📖 ZKIZ Archives


分紅無限好, 只是別強迫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5h83.html

自從拙作《強制上市公司分紅非常危險》5月23日發表以來,很多人表達了反對意見。讓我做點澄清。
(1)企業分紅當然好。我做股民也喜歡分紅, 贊成分紅。但是這跟政府無關,不能強迫。中國政企不分問題已經很嚴重。
(2)現在A股公司如果被迫分紅,很多公司就會留下一堆生鏽的機器,漏雨的廠房,和沒人要的產品。失去現金支持,股價會大跌的。特別是大量中小型的股票會很悲慘。股民必須理解這一點。英文裡有一句話,用在這裡很恰當,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意思是,你究竟想要什麼,你可想清楚!你如果真的得到了你所要的東西,你可別哭鼻子!
(3)分紅的公司未必好,不分紅的公司未必壞。龐式騙局可以從股民手上騙來10億元,分紅6億元,內部人落得4億元。股民在那裡傻樂,但終於有一天騙局爆煲。其實,股民你如果真的要分紅,還不如賣掉一些股票更簡單。如果你懷疑某公司其實是個龐式騙局,你應該遠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3

到香港買高息債「錢景」無限?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3/2574117.html
在香港發行的高息債將是未來十分值得投資的品種。」證大投資董事長朱南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們注意到內地的高息債券定價有問題,相較於內地市場,境外市場的利率更低,而債券的收益率更高。那我們投資境外高息債豈不是更好?」朱南松告訴記者。

香港高息債賺得更多?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債券牛市之後,內地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已經開始讓投資者感到「雞肋」,那麼香港的債券市場是不是一個好去處呢?

「很多非常優秀的民營企業,在各自行業內是龍頭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都非常健康良好,這樣的企業發行債券的融資成本今年有的接近10%,甚至在10%以上,收益水平要遠高於內地信用債,我們認為投資此類產品風險是比較低的。」內地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證大投資一位內部人士近日表示:「差不多的兩家企業,一家在國內發行債券,票面利息低,而且溢價交易;另一家在香港發行,票面利息高,而且折價交易。所以,我們更看好香港市場上的高息債券。」

香港企業債不同發行主體之間的利息差異較大。例如中糧香港債券0214(UBHKB110016)票面利息只有1.85%,金地集團債券2015(HSBCB12008)的票面利息為9.15%,天譽置業債券2013(0059B1209)的票面利率則為20%。

記者瞭解到,相比境內市場而言,香港債券市場沒有銀行間市場,只有OTC市場,定價更加市場化。一般而言只要不涉及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之間的發行程序簡單,投資者的需求和議價對債券的影響更大。

「對於境外投資人,他們在定價時候會考慮國家風險。而內地投資者則不會考慮這一點。加上此前內地基本沒有發生過債券違約的情況,這也有可能讓內地投資人低估債券的風險。」一家境內保險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投資經理Mike告訴記者。

由於境內外的債券評級體系不同,同一發行人在境內外的評級的確有差異,例如中國銀行,標普對其高級無擔保債務評級是A,穆迪對其財務實力評級是D,而中行在國內發行債券的長期信用評級是AAA。

「內地投資人普遍認為,債券就算是發生虧損也是國家兜底,所以他們通常認為債券的風險很低,但是境外投資者並不這樣認為,歷史上債務違約的例子很多,所以他們會認為中國企業有更高的風險,要付出更多的利息。」Mike告訴記者,「另外,境外投資者還會擔憂法律風險,不同地方發行的債券,享受的法律保護也不同。雖然現在還沒有中國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務發生違約的情況,但是一旦發生違約,投資人在香港訴訟該企業,法院怎麼凍結資產?」

內地房企高息債機會

內地房地產企業在香港發行的債券尤其備受關注。從過去一年香港債市發行的內地地產股高收益債看,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不在少數。「如果不是政策限制,一些在香港發行高收益債的公司,在內地至少也是AA評級,很多銀行搶著貸款,如果在內地發公司債,發行成本應該遠低於境外。」有債券基金經理表示,目前一些內地企業的海外高息債較內地的信用債利差更大,資金參與的熱情也比較高。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2012年共有25家內地房企進行了25筆境外融資,融資總額約合600億元人民幣。僅2013年1月,就有17家房地產公司通過境外融資渠道募集了約合42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超過去年全年內地房企境外融資總額的一半。

在境外融資的房地產企業票面利息相差非常大。例如萬科3月7日完成8億美元的5年期定息美元債券的定價,年票息率2.625%,每100美元債券發行價99.397美元,折合年收益率2.755%。3月16日合景泰富宣佈發行總額4億美元、2017年到期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有13.25%。

內地房企債券發行的利率主要和評級有關,標普、穆迪、惠譽發佈評級報告,分別給予萬科「BBB+」,「Baa2」和「BBB+」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這使得萬科成為境內房地產行業中信用最好的企業。此外,標普還給予了萬科大中華區「cnA+」的評級。這也是迄今以來,中國境內房地產企業所獲得的最高信用等級。而其他內地房地產企業受到境外評級機構認可則沒有這麼高。

一位國內債券承銷人士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內地發債的通道就堵死了,此後房地產企業要不到境外發債,要不就在內地通過信託公司融資,成本也非常高。所以這是特殊時期的產物。這種情況下,如果境內投資人並不看淡房地產市場,到香港投資高息債券會是更好的機會。」

多家機構看好香港高息債

內地不少機構已經發現了香港高息債的機會並開始參與其中。

朱南松把香港高息債看成是人民幣資產國際化之前的最後的盛宴,這種同類不同價的現象極有可能在未來資本市場國際化之後消失。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上海證大(0755.HK)在香港發行的債券交易價格跌到票面的30%,市場紛紛拋售。「因為對上海證大非常瞭解,我們相信公司不可能倒閉,於是當時想,要是能在此時買入債券就好了。」上述證大投資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此後,證大投資開始研究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的以人民幣、港元或者美元計價的高息債,並於去年6月發行了一隻投資於此類高息債的產品,規模約為1億元人民幣。

除了證大之外,其他一些機構也開始發行投資於香港高息債的相關產品。

去年下半年,鵬華基金發行了針對香港市場高收益債的專戶——鵬華香港高收益債券資產管理計劃。華夏基金去年12月份成立了投資海外信用債的QDII基金——華夏海外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

今年1月大成-中信香港高收益債券特定多個客戶境外資產管理計劃獲批成立。這也是首隻境內以中資企業在香港市場上發行的高收益債券為主要投資目標的QDII一對多專戶。

博時基金今年2月成立博時亞洲票息債券基金(QDII)。今年3月,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中銀香港全天候人民幣高息債券基金」。此基金由中銀香港資產管理的固定收益團隊管理,是中銀香港資產管理首隻公開發售的人民幣高息債券基金。

個人投資者如何參與?

境內個人如果投資香港的中國企業債券,主要有以下3條途徑:

1.購買銀行和券商發行的專門投資境外中國債券的QDII產品;

2.借助境內券商在香港的分公司,通過其國際交易平台達成投資境外債券的目的;

3.如客戶資金已在境外,則可通過香港市場上的中外投行,直接委託,由投行代理進行債券交易。

(本報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73

2013 BERKSHIRE 股東年會 投資無限

http://blog.yahoo.com/_PK2PKFLPDJ4W3CB2PD3OFUAKYM/articles/1150165/index

筆者今年去了股神年會,終於可以一睹巴菲特及芒格的風采.
可以說前往這次股東年會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若未去過又喜歡他們的話,筆者絕對推介。


1)會場當天下雨,天氣很涷。

2)展銷會場,筆者也買了出名的SEE CANDIES 和 限量版TEE。

3)大會現場。

4)SHOW ON!

5)大會外。

6)有趣的POSTER。

7)第二天早上的INVEST INYOURSELF 5K RUN, 整涷.

8)第一年舉行,但巳有幾千人參加.

9) 巴菲特就在我面前,TRY TO GIVE HIM FIVE,BUT NO RESPONSE......

10)下午商場開PARTY, BILL GATE 來打波.

11) BILL 唔夠打, WARREN 也來幫手.

12) 在筆者面前擦身而過,真想搭搭他們膊頭.

13) 旗下珠寶店當天大減價.

14)晚上去食他的理至愛, GORAT STEAKHOUSE,好食,有驚喜。


15)室內氣氛幾好。


此,OMAHA之行就完滿結束!
註:事隔一周,巴菲特昨天突然現身中國,今次感覺上有點神秘,真不知所為何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181

海潤光伏子公司欠薪工人罷工 部分被無限期放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xwzx/cj/201306/t20130618_4027321.html

  光伏業再次出現罷工現象。

  6月15日,海潤光伏控股子公司江陰鑫輝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江陰鑫輝)工人因工資問題罷工。

  據21世紀網調查瞭解,不僅是江陰鑫輝,海潤光伏的多個基地都有員工表示工資被拖欠。海潤光伏通知員工:把平均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延長至每天10小時(沒有休息日),工資不變,還是3000元;或者平均每天工作8小時,但工資降到1200元(有雙休)。

  「四月分工資還沒發完,我們找過一次,但公司表示現在很困難。」海潤光伏璜塘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網。

  拖欠一線員工的工資,表明海潤光伏的資金鏈已經十分緊張。

  江陰鑫輝太陽能有限公司是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璜塘工業園區。工人直呼「心灰意冷」。

  但即便如此,海潤光伏依然逆市擴張。5月22日海潤光伏公告,將耗資近20億元建設5個光伏發電項目。

  主業巨虧、工人罷工、信貸趨緊,海潤光伏如何玩轉「嗜血」的電站大生意?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股東陽光集團不得不將繼續為其輸血。

  「棄子」江陰鑫輝

  6月15日,一群工人拉著橫幅堵住了江陰鑫輝的大門口。據現場的一位員工介紹,罷工的直接原因是一則通知。

  「組件廠臨時通知,無限期放假,上班時間另行通知。」而在此前,江陰鑫輝員工的工資已經被拖欠了2個月。

  工人們拉著橫幅情緒很激動,廠方隨後叫來了警察,場面一度失控。最後還是大股東陽光集團董事長陸克平出面調解,事情才得以平息。

  「現在的方案是4月份的工資,17日發完,5月份的工資,28號下班時發到手。」一位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

  據瞭解,江陰鑫輝成立於2009年12月,最早由江陰瑞德貿易有限公司(下稱瑞德貿易)及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下稱振新毛紡)共同出資組建,註冊資本60000萬元。瑞德貿易出資比例為95%,振新毛紡出資比例為5%。

  經過幾次增資和股權轉讓後,目前的股權結構為海潤光伏控股51%,瑞德貿易49%。

  自2010年底控股江陰鑫輝後,江陰鑫輝一躍成為海潤光伏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基地,產能達到了500MW。

  2011年海潤光伏宣佈投資21億元,擴建江陰鑫輝組件項目,擴建規模為年產625MW;2012年,海潤光伏再次投資2億元對江陰鑫輝的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生產線進行改造。2億元的投資是同期其他幾個改造項目的總和。

  在海潤光伏的光伏版圖中江陰鑫輝的地位舉足輕重。

  不過,隨著光伏行業的下行,江陰鑫輝的業績也陷入了低谷。2012年,江陰鑫輝是海潤光伏所有下屬企業中虧損額度最大的一家,達到了1.05億元。

  江陰鑫輝的組件擴建項目更是進展緩慢,一年時間增加還不到5%,由2012年初的94.25%增加到年底的99.04%,在財務報表中依然處於在建工程狀態。

  擴建產能進展「緩慢」,對於江陰鑫輝現有的產能,海潤光伏也另有算盤。

  「公司(海潤光伏)把(組件)產能公司放其它基地了。」一位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因此才有了無限期放假的通知。」

  據其分析,在海潤光伏的幾大生產基地中,只有江陰鑫輝是控股的,其他幾個都是全資子公司。而在2012年,合肥基地和太倉基地所在的當地政府都對其伸出了援手,財政補貼都在數千萬之巨,這或許會讓海潤光伏在訂單分配上更傾向於當地的生產企業。

  多基地欠薪

  除此之外,21世紀網在調查中還發現,拖欠工資的現象並不僅僅發生在江陰鑫輝,在海潤的璜塘基地、總部基地、太倉基地、合肥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薪。

  「4月份的工資都還沒有發完,前面兩個月都只發了80%,還是分三次付的。」璜塘基地一位員工對21世紀網表示。

  「可能跟之前的股利分紅有關係。」一位在海潤光伏總部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網。

  據悉,海潤光伏借殼上市之時做了業績承諾,而根據其2012年度的業績,大股東陽光集團將要付出5億元的現金補償。為了籌到這筆資金,海潤光伏拋出了一份每10股派現7.4元的分紅。

  而就在這一分紅方案實施後,海潤光伏員工們的日子便難過了起來。

  上述總部工作人員表示,海潤光伏隨後通知員工:把平均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延長至每天10小時(沒有休息日),工資不變,還是3000元;或者平均每天工作8小時,但工資降到1200元(有雙休)。

  他表示,在實行了『十小時工作制』的一個半月裡,工人們都苦不堪言,經常發生打架事件。

  在其看來,海潤光伏此舉有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延長工作時間和增加勞動強度來節省成本,以此來實現扭虧為盈。我們公司的毛利率很低,產品以接近成本價出口。

  二是他們想裁員,但裁員要付工人遣送費的,所以用這種方法迫使工人自動辭職。

  「已經有一些工人辭職了,而因為這些人的辭職,工作時間下個月中旬會重新安排。」

  而璜塘基地的上述員工則表示,「不只拖欠工資,現在工資怎麼算的也不知道,工作量上去了,但是工資相對以前要少好幾百,工資條也不給發。我們公司也罷工過只是規模沒(江陰鑫輝)那麼大。」

  在其看來,海潤光伏陷入了業績補償後遺症。「給股東分如此豐厚的股利,是直接導致薪水發不出的原因吧!」

  對於上述說法,21世紀網多次致電江陰鑫輝和海潤光伏,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大股東再輸血

  拖欠一線員工的工資,表明海潤光伏的資金鏈已經十分緊張。

  根據其2013年一季度財報,海潤光伏虧損1.43億元,負債合計超過9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2.49%。

  但即便如此,海潤光伏依然逆市擴張。5月22日海潤光伏公告,擬投建容量共計為190MW光伏並網發電項目,投資總額合計約19.42億元。

  對於這20億元的投資,海潤光伏表示項目資金靠公司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根據海潤光伏一季報,貨幣資金接近20億,但公司短期和長期借款合計超過42億元,並且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合計也超過了38億元。

  而這僅是其電站投資的一角。在2012年,海潤光伏完成了意大利、保加利亞5個電站共計103.76MW的海外電站建設,同時啟動國內項目達到了299MW。

  海潤光伏已經由一家製造企業轉型為一家光伏電站運營商。

  一位專業光伏電站運營商則對21世紀網表示,光伏製造企業與光伏電站運營完全是兩種商業模式,組件企業進入只不過是把庫存從倉庫裡搬到了電站上,長期來看無異於飲鴆止渴。

  他表示,目前在國內,光伏電站的收益率還不到3%。

  在其在建工程一欄中,還有幾十億的資金缺口。

  主業巨虧、工人罷工、信貸趨緊,海潤光伏如何玩轉「嗜血」的電站大生意。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股東陽光集團不得不將繼續為其輸血。

  在首季巨虧之後,海潤光伏預測第二季度虧損將會放大,而根據業績補償承諾,2013年度海潤光伏的盈利要達到52858萬元,陽光集團面臨著巨大的業績補償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45

個人投資者的優勢 投資無限

http://blog.yahoo.com/_PK2PKFLPDJ4W3CB2PD3OFUAKYM/articles/1208844/index

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在投資領域裏要賺錢是一件困難事,因為從牌面看,我們需要面對的是那些有無限資源及絕頂智商的大户,它們有龐大資金左右市場。不過如果我們不去跟它們硬碰,去一些沒那麼擠迫及强手如雲的戰場,玩一些較長線,非零和的遊戲,情況可能會不一樣。

作為個人投資者,如果要同大户去玩不公平的短期對賭遊戲,論財力/心計/資源 各方面,試問優勢何在呢? 所以筆者建議不如考慮踏實地去進行企業研究,然後買入一些股票作股權投資可能更為妥當(如怕煩可考慮指數基金)。起碼在這個領域,相比起大部份專業的投資/基金投資經理,一般個人投資者幸運地享有著以下的優勢:

1.可選擇作長期投資部署,不需理會短期市場波幅,無需時刻因應市況出入市場,避免錯判時機。
2. 如沒心水,可選擇靜觀其變,甚麼事也不做,即不用强制性交易。
3. 不需向客户及公司交代,沒有季度“表現“壓力,也沒有Peer Pressure。需知道壓力是犯錯的根源。
4. 可以把遊戲單純化,看待股票如持有企業的一小部份(根本亦確是如此),看投資的角度會有所不同。
5. 可以在沒有規限下自由選股 (好多市面上基金是有選股限制如公司市值等)。
6. 可以在沒有規限下決定個股所持比重 (個股持倉比例限制在基金組合是常態)。

還不夠?實情是如果能善用以上這些優勢,並以極認真的態度及很穩健的方法進行, 若發揮得宜,在股市裏獲得滿意回報亦屬合理。所謂“ be a master of very few things rather than jack of all trade" 實為至理,說到底,大部份人如你我他也只不過是一般人而已。

至於這些簡單道理為何得不到廣泛宣揚及應用,只要稍明白金融業的運作自會了解......


"
The stock market is a no-called-strike game. You don’t have to swing at everything–you can wait for your pitch. The problem when you’re a money manager is that your fans keep yelling, ‘Swing, you bum!" - Warren Buffet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66

風雲人物:王維基無限復活

2013-12-26  NM
 
 

 

一九七九年,維港兩岸電視機播着《獅子山下》。十七歲的王維基,以高考1A2B3C成績準備由九龍城民生書院跳到中大。畢業前,同學製作紀念冊,如此描述王維基:「此人甚熱衷於工作,做事認真有衝勁,常常達無我,無人之境界,可惜怕孭鑊。是一個很好的雜務員,也是校中響噹噹的大人物,是現代的『趙高』。為人很有才幹,可惜付出能力之外,總希望能得回一些名與利。但不失為機智、聰明,現實世界中甚有前途。」旁邊配了一張王維基跟人拗手瓜的相。趙高是成語故事「指鹿為馬」的主角,王維基的老同學說,他細細個就跟趙高一樣,有將死拗翻生的求變本領。同學說他愛名利,王維基的確由細到大都諗住賺錢,搵銀之道就是一個「變」字。由中學搞補習社、大學走水貨書、廿七歲做IBM Top Sales年薪過百萬元、移民後又回流搞長途電話,三十五歲做上市公司主席、再由寬頻走入電視的花花世界,王維基從來都不滿足。九二年返香港,王維基到車公廟,求得八十七號上籤。解籤佬話過:「你要面對比你大千百倍的敵人,不過,十年後,對手將如強秦一樣,隨歷史消逝。」王維基記住這支籤,在人心惶惶的香港後過渡期,憑一招「睇餸食飯搵路行」將巨敵殺得片甲不留,而且,唔單止十年更一直行到二○一三年……然後他重重地跌了一跤,但他知道,只要「搵位走」就無有怕,這是他的強項,也是香港人由來已久搵啖飯食的特質。結果,新一年來臨前,王維基親自示範,如何將香港人見招拆招的本色,變成擊破梁振英的最佳武器。王維基體內有無限復活的基因,因為,他是香港人。五十二歲的王維基,由六十年代至今的歷史巨浪中不斷走位為求上位。由細到大,他都沒有爭取民主的宏大夢想,我們不會見他出席六四燭光晚會、也不知道他對普選的立場。他雖然做過浙江政協,但到今天仍然手握一本加拿大護照。所謂魔童,只是個識變通的地道香港仔。

七十年代他是王維

一九六一年王維基在贊育醫院出世,七十年代家住紅磡信用街首利大廈靚洋樓,是其母七○年以四萬七千元買入。王爸爸行船是上海人,王維基到今天仍不知道自己個名有何意思,但就遺傳了上海人的認叻特質。他小時在街坊名校民生讀幼稚園,六七暴動時九龍城區遍地「菠蘿」,王媽媽擔心便將兒子轉校到何文田培正中文小學。後來土製炸彈被掃走,王媽媽希望兒子讀好英文,於是在王維基升小六時又將他轉回民生。民生不是拔萃喇沙,校園無有錢公子哥兒,他們是穿人字拖,在滿布魚骨天線的舊樓天台,仰望過飛機翱翔、盼望天空海闊的基層小子。民生歷年出過的名校友包括:指揮女將葉詠詩、中電公關阿頭莊偉茵、明星就有彭羚、林志美、艾威等。七十年代民生的上課鐘響,王維基走入課室就多多嘢講,成日舉手又膽粗粗問教經濟及公共事務科的關永圻老師(邵善波中學同學、前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關Sir,你係咪追緊Miss X呀?」關Sir到今日仍記得呢個多口仔。口水仔畢業前,關Sir在他的紀念冊留言:「要問自己到底想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想想要為這個世界建造些什麼。」關Sir到今天仍記得:「我當年覺得佢有好多諗頭,係會抓緊機會的典型香港式叻仔,但我覺得佢無乜目標、無乜方向。」

王維基的班主任則贈他四個字:「戒驕、戒躁」,同班同學蕭潮順(黃霑生前拍檔、前無綫監製)聽到就笑。蕭仔記得,王維基細細個已經係校內風頭躉,唔係因為讀書特別醒或者溝女戰績彪炳,而係靠把口、寸寸貢一副招積相令同學記得,「大家都覺得佢醒目、有腦。同學個個叫佢王維——琴棋書畫都精的唐代詩人啊,作嘢得,橋又得。」蕭仔與王維都因為生得細粒被人叫孱仔(王維基身高五呎六),但佢兩個話之你點都要踢波,做唔成波牛都唔可以衰俾人睇。「某年,學校話唔准打橋牌,王維就大大聲問點解來挑戰老師。死纏爛打兩個月,他最終搞咗個橋牌會又做埋會長。佢乜都唔怕,講嘢又老積,同學都覺得佢成個師爺,似方唐鏡。」蕭仔說,王維在中學做過最出位的事,是十七歲暑假跟兩個同學,在旺角奶路臣街搞了一間有四百名學生的無牌補習社,叫「學聯教育中心」,個名無乜新意,但就賺了四萬元足夠當年買層樓。王維先問垃圾婆借架木頭車,再煮兩大桶漿糊,然後推車由紅磡家走到尖沙咀沿彌敦道貼街招,再洗樓到界限街以南的所有公屋派十萬張宣傳單。「王維仲搵埋學校的英文老師Miss Luk去自己檔補習社教,話反正Miss暑假無嘢做,你話佢去得幾盡。」王維細細個就識得搵錢,如同學所言「好名利」,「係呀,呢個王維,香港仔、醒目仔,最識走位。」「我哋民生出嚟嘅人無含住金鎖匙,都要靠自己雙手向上爬。王維,早就行先過我哋好多步。」

無嘢我係唔得

中學畢業後,王維上中大、蕭仔升浸會,兩人各有各忙無聯絡,至九十年代王維從加拿大回流,重返民生書院的校友聯誼,與蕭仔又再於球場碰頭。蕭仔與黃霑搞製作公司,自己拍過《江山如此多Fun》、張國榮《日落巴黎》特輯等,霑叔叫蕭仔諗諗搞上市,他就捉住當時已經做了上市公司主席的老同學問個究竟,點知王維成盆冷水將他照頭淋:「你唔使諗啦,唔掂呀你,你搞創作,人死咗就乜都無,唔同我,日日有人俾錢我賺。」王維無面俾將蕭仔由頭數到落腳,點知幾年後科網熱,王維就叫蕭仔幫他的城市電訊搞個iChannel,製作有如當今動新聞的Video Magazine,蕭仔找劉德華撐場,又搞噱頭造勢:「我搞鬥曱甴比賽、沙灘偷拍三點式女郎,王維話去馬啦。佢呢個人,唔悶得。」

「王維做寬頻之前已來問我,搞電視好定網絡好?我叫佢千祈唔好搞電視,燒銀紙呀。」王維唔死心,二○○九年出擊投電視牌照前,約了蕭仔在福臨門問意見,蕭仔有碗話碗說搞電視無前途,王維卻看到三色台獨大代表機會在眼前,他要像當日打低電話巨人一樣成功。他,要再變再贏。「當時王維同我講:『邵逸夫都係六十歲先搞無綫啦,而我依家只係五十歲,無嘢我係唔得。』」說罷,王維叫蕭仔看電影《魔球》(Moneyball),講述一隊沒錢沒資源的美國業餘棒球隊,如何靠畢彼特飾演的打不死教練,變成冠軍隊。「佢成世人唔怕輸,因為佢信,有困難,見招拆招就搞得掂。」正如古代詩人王維也是憑機智,被安祿山俘虜後扮啞作詩,才逃過「安史之亂」劫數。

王維基簡歷

年齡1961年12月13日出生,現年52歲家庭上海人;已婚,妻子唐靄玲,育有一子一女學歷1979年︰民生書院中學畢業1985年︰中文大學電子系乙等二級畢業2008年︰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物業王維基夫婦持有︰中半山嘉樂苑低層B室連2個車位 西半山輝煌豪園高層B室妻子唐靄玲持有︰馬鞍山聽濤雅苑1座中層E室總市值︰$1億2,690萬

八十年代踢走愛國戲

一九八○年,維港上空出現香港政局陰霾,王維基由九龍城跳入沙田中大升讀電子系,那是他的第三志願,首選次選是經濟和工商管理但都無佢份,唯有見路就行。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有強烈精英心態要講愛國講社會大事,唔愛國都要扮吓嘢睇愛國電影,偏偏王維基話之你扮都費事扮。他依然被同學叫做王維,百足咁多爪搞學生會負責「群育」聯誼,而當年他的莊員,包括陳健民(佔中三子之一)、何安達(曾蔭權年代的新聞統籌專員)。王維基開學生會時,就開宗明義講到明,他入學生會只求搞好同學福利,國家大事嘛,留番俾大家。「我當時都好奇怪,點解一個無乜政治意識,唔係好理香港前途的人會來搞學生會。」陳健民和何安達,當年分別出任學生會的外務及內務秘書,他們都忙着抗議示威,反對大學部署四年改三年,又開始討論香港去向。而王維基當年讀書以外只想做好一件事——搵錢。那些年,許鞍華《胡越的故事》、徐克《蝶變》揭開了港產片新一頁。陳健民記得,不是文藝青年的王維基也嗅到潮流氣息,跟同窗說:「依家無人睇愛國電影啦,咁老套。」然後二話不說找來一批新浪潮電影,在中大邵逸夫堂播放。當時陳健民和何安達都心想:「得唔得呀?有無人睇呀?」結果大排長龍,王維基替學生會賺了一大筆。陳健民憶述:「王維覺得,學生會唔可以脫離群眾,同學是他的市場。」他深信,市場變了,學生會也要變。中學搞補習社食過翻尋味,王維在大學繼續幫自己搵銀但要搞搞新意思,訂購平價台灣版教科書,再「走水貨」賣給同學來賺差價。而掛住賣書的王維可不是書蟲,他的畢業成績嘛——乙等二級。

不再返大陸

王維基雖然沒有像其他同學般,額頭綁紅巾上街,但原來他廿歲時對中國已有自己的睇法。一九八一年的《中大學生報》,王維基投稿「我懷疑我走錯了地方」,甫開首他便寫道:「四年前,從內地探親回來後,我就再沒有興趣,也沒有想過要再回去,探親也好、遊覽也好,無論如何,也不再去;原因或許是自己忍受不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或許是不願再看見他們這樣的生活。當時,感覺到的只是『討厭』。」王維基又在文中,敍述當年參加「省港大專生交流團」跟中山大學學生交流經歷:「偏偏你談鄧小平,他卻說四人幫如何罪孽深重,你談四個現代化,他卻說文化大革命的禍害。對於過去,他們會酌量談談,對於未來,他們卻沒膽子講了……「我真懷疑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馴服,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未來的工作崗位,都由國家支配,他們的反應竟可以如此冷漠,如此平靜,默默地承認了這些『必然的規律』。」這篇稿,可能是王維基對中國最有睇法的公開文章。那是改革開放後三年,王維基沒有像其他同學般高舉愛國旗幟,卻直率地抒發了心底對大陸無改變、無進步的不滿。王維基一九八五年中大畢業,即獲電腦巨頭IBM聘用,入職月薪有七千五百元。三年後成為Top Sales年薪過百萬,當時他只有廿七歲。他在跨國公司飛黃騰達,天空的陰霾也漸漸變成黑雲,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跌倒後,開補習社搞電影會走水貨書永遠快人一步的王維基,也搶先向加拿大領事館遞上他的移民申請表,獲批後卻捨不得百萬薪水。

六四後即走

直至八九年六月,王維基這個傑出「Sell屎佬」獲IBM獎勵環遊世界,六四當日他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玩,知道北京開槍立即回港,得知大學同學、時任《亞洲週刊》記者張結鳳,六月三日晚在北京被塑膠子彈所傷而有感受。他說過:「剎那間,我感到開槍鎮壓之類的事,好像忽然與自己距離很近,我覺得很恐怖,於是賤價賣樓、辭職,六四事件後個多月,便離開了香港。」此後,王維基在商場長袖善舞,我們也沒有再聽到他對六四的立場。九七年六月四日,不單維園點起了燭光,原來也是王維基兒子出世的大日子,但他為了籌備公司上市,整日和律師會計師開會,無法親眼看到兒子出世,「世上任何東西都有代價。」中學同學預言王維基追逐名利果真應驗。為了自己盤生意,王維基甚至改變自己,由一個唔關心社會大事的人,變成自由黨黨員,九八年更出選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但當他知道要放棄加拿大國籍時,就寧要楓葉。社會巨浪湧起了是非黑白,我們看不到王維基有他的個人立場,皆因他願意隨時走位、隨時改變。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們聽到王維基搭上國企巨頭中國移動,他亦做過浙江省政協。曾幾何時,他是六四後走都走唔切的香港人,到今天那本楓葉護照仍在他身邊。

九十年代加國Hutchison

與其說王維基創意無限,說他鍾意玩嘢其實更加貼切。王維基跟喬布斯有十萬八千里距離,他甚至未曾創作過一項新產品,但他有個「特異功能」,就係香港仔最叻的食腦,更加玩到出神入化,就算翻兜大家都唔覺唔覺。王維基移民加國後,靈敏的生意嗅覺聞到當地開放電訊市場,加上移民潮下長途電話生意有得做,於是和表哥張子建開公司。翻查加拿大政府記錄,原來九一年九月,王維基在當地開的公司,名為Hutchison-Whampoa Telecommunication(Canada)Inc.。而神通廣大的李嘉誠和黃知道後出手興訟,結果王維基九二年被迫將公司改名City Telecom Inc.。城市電訊這個名,跟當年他的補習社學聯教育中心一樣,都唔見得好特別。開完公司,王維基就看到人心惶惶的香港其實充滿機會,九二年帶着城市電訊個名、帶住加拿大人長途電話回撥的橋回流,成功抗衡老大哥香港電訊殺出血路。回歸後,長途電話市場開放又遇上科網熱,王維基要再贏一仗,決定帶頭打廣告戰。但他是個生意佬唔識度橋,講創意得找個廣告人,結果找上阿西(馮偉賢)。

好cheap好賤

阿西記得,1666將王維基變成「魔童」後,王老闆下令要更加出位的新一輯宣傳——要Draw、易明、顛覆、破格、有幾盡就去到幾盡。阿西眼見同事的橋被王老闆彈到一文不值,抓爆頭之際,突然間讀音樂出身的他靈感到,無無聊聊想起《幪面超人》主題曲,自己填埋詞哼出:「CTI殺價,殺到英美澳加,美國Canada三毫八……」王老闆聽完之後話:「嘩,好cheap、好賤呀。」然後,王老闆哈哈哈,阿西就此搞出個街知巷聞的殺價超人。王維基要食住個勢,殺價超人之後是一系列報紙廣告,大玩食字估價遊戲,阿西諗到畫兩隻鹿一隻追過一隻叫人估,答案係每分鐘「六個六」。王老闆聽罷即刻按計數機:「得喎,我就改個價六個六來就你條橋。」王維基終於憑連串變完又變的出位宣傳成功,去得最盡是影住著短裙女人的「任你上」廣告。當他的生意要由長途電話變成寬頻,他又找來阿西搞搞新意思。這次,已打響名堂的王老闆講明唔再要cheap嘢,搞寬頻是另一個品牌要與別不同、要昇華至有深度有意思,總之無得食老本。阿西又抓爆頭。寬頻的寬,令他想到「人不可以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改變寬度」,諗吓諗吓個腦就出現一句:「生有限,活無限。」然後,他成輯個廣告就變成sell死人——戴安娜王妃、喬宏、德蘭修女、李小龍,再加埋黃家駒首「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其他客人好多顧忌未必接受到,王老闆係一個例外。佢會俾我哋去得好盡、好放、好癲。佢肯變,就係尊重創作。」王維基鍾意玩嘢,因為他知道,有嘢玩,才有機會。上週五,他拿着一個接收器,給大家介紹什麼是流動電視,網民高喊:「嘩,好型呀,佢成個Steve Jobs上身。」而其實那個接收器,淘寶大把。

現在Goodbye燒味飯

步入知命之年的王維基,仍然要變、變、變,唔可以悶、唔可以停,因此搞出香港電視、搞咗部街知巷聞的電視劇《警界線》。但其實王老闆除咗計數之外好多嘢都唔識,向來寸嘴牙擦的他,對住創作人卻要收起棚牙。《警界線》總導演蘇萬聰記得,兩年前收到王維基的挖角電話開出條件:「你嚟到,可以揀自己演員編劇班底、題材任你做。」蘇萬聰在無綫由低做起做足廿年,拍過《刑事偵緝檔案》、《歲月風雲》、《富貴門》等師奶最愛劇集。他每日大喊「開麥拉」的地方其實是間工廠,所謂拍戲,演員選角要視乎珍姐和樂小姐捧邊位阿哥阿姐、劇本又要有收視保證啱師奶口味、更加做到無停手日日開兩組「飛紙仔」趕工。創作?果真如夢一般觸不可及。見完王維基,蘇萬聰不禁問自己:「再喺舊世界做落去又點?」

王維基給他開更高人工(但不願透露王老闆有幾闊綽)更多自由,蘇萬聰決定搏一鋪。點知返新工無耐,王老闆劈頭就對住佢話:「你有廿年經驗又點?如果你唔變,就係負累和包袱。」蘇萬聰即感到陣陣由上而下的壓力。究竟要點變?王老闆開員工大會,叫大家學習美國電視劇拍攝手法,兼又再發揮他「食腦借橋」本色話要買美劇劇本,激起蘇萬聰和一班創作人群起反對,認為唔尊重本土創作,向來寸嘴的王維基,對住一班性格巨星都要舉手投降。但王老闆個性改不了,他要落場睇拍劇,有導演狠心對王老闆say no,蘇萬聰無所謂由他看,結果王維基在片場大叫:「我唔要見到穿崩唔連戲、我唔要劇情無真實感、我一定要你哋盡快拍完交貨。」蘇萬聰暗暗叫救命之際,王老闆又叫蘇萬聰給他看《警界線》的毛片(即未剪輯片段),蘇萬聰又由他看,點知王維基唔識睇睇唔明即發惡大罵他拍得差,蘇萬聰被谷得有氣無定抖。

著agnes b孭Haglofs

《警界線》剪輯好後,王維基再睇片,今次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大讚,然後對蘇萬聰話:「你估我真係信你?我信成績,套戲出街就知輸贏。嗱,你可以唔聽我講,當正自己係杜琪峯話乜都得,但輸咗就入你數。」「王維基成日要變,跟住佢,有好大自由度。」蘇萬聰最記得,有次王老闆話自己想學編劇,叫同事開會傾古仔時俾佢坐入去。「點知班編劇因為唔想大老闆在場有壓力,聯手反抗。然後,我見到佢一個人好謝咁坐喺度,仲問我:『點解佢哋唔肯俾我坐入去?』」「那一刻,我覺得,平日聲大大的王老闆,其實係個幾可愛的凡人。」「我聽聞佢以前管班Sales,又爆粗又飛快勞,剷人完全無面俾。有人話,佢而家謙厚咗好多。」「對住我哋,王維基成個人,都在變。」王維基依然係著西裝、戴Prada粗框黑眼鏡、有司機駕着凌志LS 600載他返工的王老闆,但對住班電視創作人,他現在會著agnes b T恤戴cap帽、又會孭Haglofs背囊,比三十五歲戴金絲眼鏡時更年輕自然。蘇萬聰說,他喜歡替王老闆打工的另一個原因,係唔使日日食燒味飯:「他下令公司的廚師,日日要煮三餸一湯給我們,又規定多菜少肉,外景隨傳隨到。」王維基連手下食乜都要變,魔童,就係咁。

「香港仔」之路

1979年17歲中學畢業,與2名同學在旺角奶路臣街開設補習社「學聯教育中心」,一個暑假賺$4萬

1980﹣85年大學時做「水貨書」生意,替同學訂較平的台灣版書賺取差額。做學生會時又引入新浪潮電影放映會,替學生會賺錢

1985﹣89年任職IBM電腦公司,3年後成為金牌銷售員,27歲年薪過百萬元

1989年六四後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在跳蚤市場賣女裝睡衣,但失敗結業

1990﹣92年創辦ADI System公司售賣個人電腦

1991年與表哥張子建創辦城市電訊,提供長途電話服務

1992年回流香港,成立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城電),經營廉價回撥長途電話業務

1993-98年自由黨創黨黨員,98年退黨。同年打算角逐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因加國國籍不能參選,目前仍持有加拿大護照

1997年城電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35歲的王維基(中)出任上市公司主席,得「魔童」稱號

1999年成立香港寬頻;城電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集資淨額約$4.12億,盈科數碼動力認購已擴大股本約8%股權

2008年出任亞洲電視行政總裁,揚言「亞視不做中央台」,但上任12天便被辭退,後來戲劇性地轉任亞視顧問

2008-13年浙江省政協委員

2009年城電向廣管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2011年8月城電租用將軍澳工業邨一幅地皮,預計斥資$6億興建樓面面積30萬平方呎的多媒體創作中心搞電視

2012年4月王維基持有的城電宣布,以$48.7億將香港寬頻及所有電訊業務售予美國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城電獲淨利潤$37億

2012年12月王維基率領188名藝員宣布將新電視台取名為「香港電視」,城電亦改名為「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港視)

2013年10月15日港視不獲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觸發大批市民連日在政總集會及上街抗議

2013年12月20日王維基絕地反擊,宣布斥資$1.57億收購國企龍頭中移動旗下子公司,發展流動電視和網絡電視,明年7月1日啟播。港視曾因不獲發牌而股價插水。復活後,香港電視在美國的股價由拒發牌翌日的US$4.98升至上週五US$6.62;在港股價由$2.03升至$2.32,港視現時市值$18億

後記魔童的秘密

王維基的故事,欠了一個重要人物——他的太太。九三年他回流創辦城市電訊時接受《翡翠周刊》訪問,提及其妻會陪他香港加拿大兩邊飛,體會到成功人士背後有個女人的重要。此後他的訪問都鮮有提及妻子。記者想知王維基的愛情故事,但魔童公關只回覆一句:「對不起,王先生不想談私人事。」記者唯有從公開資料入手。九○年,王維基從加拿大回港結婚,妻子原來叫唐靄玲,比他小五歲,結婚時是行政秘書。唐靄玲(Helen)現在是IT人,主理Domain Extremes Inc.(DNME)旗下網站「香江食評」。DNME ○六年在美國成立,業務是開發營運互聯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顧客集中在香港和大中華區,旗下兩個網站圍繞吃喝玩樂,其中唐靄玲的「香江食評」專點評香港特色餐廳。唐靄玲畢業於九龍塘德雅中學,曾是風紀隊長(Head Prefect),現為母校舊生會主席。她去年競選校董會的政綱,沒有提及丈夫是王維基,也沒有提到香港電視,只說自己有份創辦一間上市公司。記者曾經到唐靄玲的公司但找不到她,於是拿着她政綱上的照片向王維基公關求證。今次的答案係:「對,這是王太,但王生問,可唔可以唔出?」王生,《壹週刊》同你一樣都搏到盡,而記者其實仲有好多嘢想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60

vv組合年度簡報 2013 投資無限

http://vvfounderblog.blogspot.hk/2013/12/vv-2013.html
現在距離踏入2014年只餘兩天,今年截至這刻,組合的表現優於恆生指數15%以上,而相比起國企指數或有稍多於20%的正回報差距。誠言,這個年回報是欣喜的,不過可以預期,明年的回報或許沒有這麼好,因為長期做出年回報20%是屬於頂尖投資者的成績表,所以這組合爭取的參考年回報是15%,組合重點放在Risk Adjusted Return。今年組合年終的狀況如下:
十大持股 (比重分先後)
招商 / 濰柴 / 民行 / 復藥 / 新奧 / 潤燃 / 復星 / 比亞迪 / 平保 / 昆能

其他持股 (比重分先後)
中聯 / 上藥 / 惠理 / 蒙牛 / 電能 / 長建 / 雨潤 / 百麗 / 恒安 / 雷士

表現五強2013
復藥 / 新奧 / 潤燃 / 比亞迪 / 蒙牛

表現五弱2013
昆能 / 百麗 / 雷士 / 長建 /  民行
組合表現

今年組合優異表現之原因從上面可以看到,主要因五強的持股比重較高,而它們今年有著較大升幅,一般有高於50%。而反觀五弱,它們最差的只是錄得小於10%的跌幅。值得留意的是,這只是偶然的,在一般情況下,那一些持股能在年內跑出在事前是無從預計的,所以組合的一年實現回報也不是事前可以掌握的,參考價值一般。所以要看組合平均表現還是從長期(十年以上)角度看比較合理及中肯。

在這裏特別想談談招商和民行這對銀行孖寶,它們的合計比重佔組合最高,不過隨著其他成員的升幅,它們的比重持續下降。從這裏可看到,適度的分散投資是有其必要性的。自從2008世紀金融風暴後它們持逐表現不佳,今年仍如是,不過它們逐步已下跌至淨資產值水平,而年息大部份也有5%以上。可以說,如無大規模國內金融危機爆發,這些估值是嚴重被低估的。
我傾向相信國內金融改革是有序進行,始終高民間儲蓄率,財政穩健的政府及低消費槓桿仍然能寄望給予支撐。不過作為投資人,這些宏觀經濟因素都不是能夠真正掌握旳,更實際的做法似乎還是做好價值發掘及風險管理。

若要預計那一些成員能在2014年會有較好表現,這其實跟賭大細沒有多大分別,因為就算能對個別持股有100%信心認為被低估,但這是不能代表它一定能在一年內反映其價值的。短視的投資心態是不利於投資者的。不過若當是玩票性質也無妨,這裏的瞎猜可能是濰柴、中聯、雨潤。

周期及非週期配置

今年組合明顯的一個研究重點是怎樣管理好周期及非周期類的比例。截至今年底,組合適量加入了一些相應地較非周期性的成員, 這亦反映在組合的波動性減少上。非週期性股票總給人一種沉悶及低回報之感覺,一般被受冷落,但有趣的是,現實裏很多時其實熱門的股票長期回報可能更差。不過怎樣才是如假包換的非周期股,感覺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界定。這是重要的議題,還在研究中......

回報指標

以往指標一般定在年回報15%上,但漸漸覺得這有點不切實際,如上提及,這種指標是不具備預視性的,刻意追求常會令投資人分心。未來這個15%只會作參考性指標,不會刻意為之。心態上會更多放在過程及框架完善上,深信管理好過程及投資框架,好的結果自然伴隨,這樣做法在投資上合理性較高。

中國

一如既往,對於中國的長期前景仍然抱持正面態度。另外,中國始終是比較熟悉的市場,擁有一個市場的熟悉及敏銳度對投資者是一種優勢。雖然這裏未有足夠能力分析中國經濟,不過從基本面看,和其他政治穩定的國家一樣,中國人這麼多年來也極為渴望提升生活質素,而新的「決定」要點,就是把重點落在開放市場。
當市場及社會環境,政府政策都越來越倚向這方向,民管商業活動自然越加活躍,計而進入汰弱留強,百花齊放階段,最終把巨大的內需潛力釋放出來,這是值得期待的,當然期間道路不平坦是可以理解。固隨著時間推移,我不會低估被潛伏巳久而終被釋放的那股基本人性渴求的爆炸力。

投資環境

中港股市全年在PE低位運行,這刻恆指大約11.5倍,而國指大約9.5倍,都是處歷史較低位置,而今年大部份藍籌盈利也是有增長(四月全年業績後恒指國指估值相對更低),這反映投資情緒仍然是審慎的,一般擔心著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雖然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是很多估值也巳經反映了這些擔憂。在這樣的低估值區間投資,安全系數或反而會是較高的。

投資原則

坊間有很多不同而又成功的投資法,但是沒有甚麼比建立起一個適合自己而有效的投資框架來得重要。在2014年,相信以下幾點仍然是vv投資框架的原則,它們提供了風險管理及盈利基礎。
- 組合管理 / 適度分散 / 企業分析 / 價值發掘 / 適時買賣 / 長期心態

HAPPY INVESTING!

vv.founder

..................................................................................................................................

2013組合最終回報

vv組合 = 23.2%

vv+組合 = 9.6%

綜合回報 = 19.2%

恆指收 23306,回報 = 2.9%
國指收 10816,回報 = -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88

投資最重要的二、三事 投資無限

http://vvfounderblog.blogspot.hk/2013/12/blog-post.html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 除了經常細讀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另一位著名投資家 Howard Mark 的投資哲學亦是極之值得細讀。他剛剛又發放了新的 Memo, 一如以往,他著重於分析市場投資環境及風險,在這方面他的把握及洞察能力是極強的, 而今次的 Memo 亦不例外。

另外, 其需然成名於投資不良資產 (Distressed asset), 這有別於一般的二級市場股票投資, 但其整體的投資理念是非常值得借鑑。尤其是在規避風險的層面上。下面收錄了那份 Memo 的 Highlight 供有興趣者參考 (可走入連結看全文)。

筆者認為, 如果想長期獲得優於平均的投資回報, 有效地掌握以下的二、三事是極其重要的 :
1. 風險規避能力 - 這個需要投資者對投資環境及風險有良好的評估能力及擁有審慎的投資態度。這個範疇對長期投資成績起著關鍵作用, Howard Mark 是一個好的學習對象。
 
2. 分析投資標及估值能力 - 這個不用多說了。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 那麼投資成功率會較低。這領域巴菲特是固中强手, 非常值得學習。
 
3. 自身評估能力 - 認識自己是那類型人, 找出適合的投資方法. 這是非常重的, 但亦是常被忽略的一點, 不同的性格是需要找出相對適合的投資風格才行, 強行模仿一般是無效的。不過, 要做好這方面就要倚靠自己了。

HAPPY INVESTING!

...........................................................................................................................

For full article, visit the below link.
Archieves from -  http://www.oaktreecapital.com/memo.aspx?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In short, sometimes the credit window is open to anyone in search of capital (meaning dumb deals get done), and sometimes it slams shut (meaning even deserving companies can’t raise money). "

"In fact, one way they strive to win the opportunity to put money to work is by doing increasingly dangerous things."

"Today’s financial market conditions are easily summed up: There’s a global glut of liquidity, minimal interest in traditional investments, little apparent concern about risk, and skimpy prospective returns everywhere. Thus, as the price for accessing returns that are potentially adequate (but lower than those promised in the past), investors are readily accepting significant risk in the form of heightened leverage, untested derivatives and weak deal structures. "

"Now we’re seeing another upswing in risky behavior. It began surprisingly soon after the crisis (see Warning Flags, May 2010), spurred on by central bank policies that depressed the return on safe investments. It has gathered steam ever since, but not to anywhere near the same degree as in 2006-07."

"When people start to posit that fundamentals don’t matter and momentum will carry the day, it’s an omen we must heed.

"While the extent is nowhere as dramatic as in 2006-07 – and the psychology behind it isn’t close to being as bullish or risk-blind – I certainly sens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cceptance of risk.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when risk aversion declines and the pursuit of return gathers steam, issuers can do things in the capital markets that are impossible in more prudent times."

"I believe most strongly that the riskiest thing in the investment world is the belief that there’s no risk. "

"Nevertheless, many investors are accepting (or maybe pursuing) increased risk. The reason, of course, is that they feel they have to. "

"In short, it’s my belief that when investors take on added risks – whether because of increased optimism or because they’re coerced to do so (as now) – they often forget to apply the caution they should. That’s bad for them. But if we’re not cognizant of the implications, it can also be bad for the rest of us."

"Risk aversion isthe essential element in sane markets. "

"The result is a more dangerous world where asset prices are higher, prospective returns are lower, risk is elevate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new issues deteriorates, and the premium for bearing risk is insufficient."

"It’s one of my first principles that we never know where we’re going – given the unreliability of macro forecasting – but we ought to know where we are. “Where we are” means w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arket is: Are investors risk-averse or risk-tolerant? Are they behaving cautiously or aggressively? And thus is the market a safe place or a risky one?"

"Certainly risk tolerance has been increasing of late; high returns on risky assets have encouraged more of the same; and the markets are becoming more heated. The bottom line varies from sector to sector, but I have no doubt that markets are riskier than at any other time since the depths of the crisis in late 2008 (for credit) or early 2009 (for equities), and they are becoming more so."

"Is This a Sell Signal? If Not, Then What? No, I don’t think it’s time to bail out of the markets. Prices and valuation parameters are higher than they were a few years ago, and riskier behavior is observed. But what matters is the degree, and I don’t think it has reached the danger zone yet...... A rise in risk tolerance is something that should get your attention and focus your concentration.......I think most asset classes are priced fully – in many cases on the high side of fair – but not at bubble-type highs."

"I repeat Warren’s injunction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you just can’t put it any better. When others are acting imprudently, making the world a riskier place, our caution level should rise in response."

"Over the last 2-3 years, my motto for Oaktree has been consistent: “move forward, but with cau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89

理財信箱(8):樓換樓帶來無限悲傷 諗sir

http://notcomment.com/wp/?p=16360

首先多謝諗Sir抽空

本人現年3x歲,
9年前一手購入珀麗灣低層兩房獨居,買入價$180萬。現銀行估價大約$360萬。
x年前結婚,現在和太太及一歲女兒同住。
鑒於女兒成長,想搬到同屋苑較大單位,而且只喜愛區內居住環境。
已看中單位 $550萬(屬高層優質單位)
本人月入$35,000,欠現樓按揭$124萬,月供$6,100
現金流只有$2萬人民幣及不足$1萬港幣

其他主要支出:
人壽、醫療、基金儲蓄保險每月共$4,300
太太家用$6,000
另外有私人貸款大約$74,000,2015年中前要還。
一年後,女兒打算入讀幼兒班,每月學費大約$4,000
另外各樣雜費和生活開支大約$6,000
所以每月額外儲蓄大約只有$2,000 – $3,000之間

太太現在全職家庭主婦,間中有秘撈做私己錢。
已問現供中銀樓按只可多借$20餘萬貸款
想問諗Sir,我唯一可換樓的辦法係賣了現樓套現付新單位首期嗎?
現單位放售,希望$380萬能成交。
本人實在不懂計算,純粹靠網上按揭運算。請看看付件是否正確。
如果是,到時會付4成首期$220萬,扣除現樓按揭$124萬和成交各項費用,還有$2X萬,剩餘有差不多$10萬,對嗎?
而月供$14,229 應該可以通過壓力測試吧?
本人有感2014下半年樓市開始回落,到時現樓未必賣到$380萬,而心儀的優質單位又未必會落價,所以想趁現在換樓。
另外想問,本人父母在觀塘居屋xxx,一手現金買入價$20萬自住至今,未補地價,兩人已退休。可加按套現用作投資幫補生活費嗎?

煩請諗Sir解答 。

 

答案

原本應承讀者星期五前回答此問題,看後發覺情況嚴重,提早作答,筆者亦希望自己睇錯。
讀者的月入對不少人而言已不錯,可是年到四十有幾個事項令筆者覺得需要快速作出更正及正視:

  1. 四十不惑,可是儲蓄只幾萬港元。留意讀者應攬錯了「現金流」同「現金」的分別。
  2. 雖然男人是要擔起頭家,可以誤判自身能力及情況,過早叫太太唔做野會引致往後更苦生活。
  3. 都是筆者的錯,將之前本書叫作<樓換樓>。可以唔係人人都應該現時<樓換樓>的。

大家或會覺得筆者過份憂心,或用嚴詞務求令未曾見面的讀者有個痛苦星期一。看倌更心想自己情況比讀者更不堪,只好說讀者在理財概念、自己定位、實行開支上都要再搞清楚。
在洗費上如讀者要換樓要先付雙倍印花稅,及後再退回一半,計為550萬x6% = 33萬,再加兩間樓的經紀傭金及雜費,再添三十餘萬即換樓開支60萬為保守估計。
但係讀者賣樓後有(360-124) = 236萬回籠,幾十萬洗費算什麼?
可恨是此236萬已是讀者唯一籌碼,除此已沒儲蓄更有負債。筆者的<樓換樓>是道出越換越富之法。可是讀者一換至550萬樓房,扣除幾項雜費讀者有220萬作首期殊不樂觀。如問中銀再借的20萬貸款,讀者能安然上會嗎?
用網頁計出的月供$14,229是用2.15%計出的(壓力測試下應為19,000左右)。那讀者要2015年前還清的私貸,再加上20萬中銀新貸會對借貸力構成什麼影響? 私貸每月約是4000元,新借20萬假設是分3年還,唔計息都要月供$5,555。此兩借貸對按揭上會有影響,將(4,000+5,555+14,229) = $23,784。已過讀者收入一半,不能上會。如要過壓測為(4,000+5,555+19,000) ~ $28,000

如讀者有其他財務資料未告知,最後真可樓換樓搬入三房,那往後的情況如何?

筆者看法是此事令情況更差。雖買550萬樓房只借三百萬餘,除非買入後跌超過40%否則讀者不會變成負資產。可是讀者早年買樓賺落的238萬會隨樓市下跌會由新買三房逐漸歸還,而身邊又冇現金在手。最後在財富路上只是打了個轉,猛然發覺四十幾歲人只賺得幾項負債,冇剩餘錢。如身體健康還可以捱落去,萬一要錢醫病情況不堪想像。知道讀者每月用$4300供保險,可是自己有花時間睇清楚當中的coverage是包什麼嗎?

如果換轉筆者有以下情況,筆者會加按現樓房套出128萬,將兩房租出再自己租三房。100萬適當利用可每月收息$7500,加上兩房收回租金,已夠補貼三房租金再加兩房月供之$6100。如果供係唔夠,cut左無謂既保險只剩有用部份吧!

居屋未補價是不可以套現,另外「本人有感2014下半年樓市開始回落,到時現樓未必賣到$380萬,而心儀的優質單位又未必會落價,所以想趁現在換樓。」真係不予置評。除非讀者能提出未披露的財務情況,或有強大「水喉」幫補,否則讀者要加多多多點努力,才能扭轉往後人生。

當然如果今年買入後樓市再升30%,那讀者買樓的決定就十分正確! 今次見到有人在了解自身處境、執行方略、適當運用借貸、活用投資方案幾方面都未有理解,証明筆者開設課室辦課程之事實有用處。不敢說幫大家脫苦海,但提供了新想法、多點選擇予大家參考。

知道讀者愛女深切,可是不清楚自己情況,苦作事情反會因而害了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28

復星國際 投資無限

http://vvfounderblog.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這幾年復星藉著擁有跨產業的營運經驗,內部管理得宜及有往績支持的投資能力,在國內國外算是建立了一定囗碑。

現在加上掌握了長期的低成本融資渠道,及剛遇著中國的'決定'改革,感覺上就像打通了仼督二脈之後的高手,不難預計復星在未來一段很長日子裡將會有排玩,值得期待。

若問為何復星投資能力出眾,可能就是他們想得更多,睇得更遠。且看看以下的演講就會明白的。

.............................................................................................................................

郭廣昌:學不了喬布斯 但可以學我做一個靜悟者

2014-04-28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來源:http://www.cn-healthcare.com/phone/20140428/phone-456978.html
編者按: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二十週年校慶之際推出了「大師課堂」。邀請國內外頂尖學者與商界領袖共享智慧。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先生演講的摘編。
郭廣昌:尊敬的劉吉院長,朱曉明院長,蘇理達教務長,尊敬的張(維炯)教授,今天有點誠惶誠恐,因為我一定不是中歐的好學生,張院長也批評過好多次,的確也比較忙,有機會來這裡跟大家報告,也不要我講更多的我們收了哪個項目,做了哪個投資,我覺得還是跟大家報告一下在我做企業這麼多年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去聽別人怎麼說,尤其是跟別人討論過程中,你怎麼去學到一些東西。
最近我在回想,在這20多年和中國企業界的交流過程中,其實我在不少企業家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今天也借其中幾次比較深的討論,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從中得到啟發。
第一次比較大的討論,應該是跟王石關於所謂專業化和多元化的討論。現在這個已經過去了,而且在這個討論中大家都各自學到了些東西,包括萬科開始投資銀行了,也開始做很多別的項目。
當然,我覺得從我個人體會來說,這個討論對我非常重要。其實這個討論讓我意識到,一個企業如果要做多個產業的運營,其實就已經是在做投資了。換句話說,多個產業的同時運營,不見得就一定不專業,比如你可以請這個行業裡最優秀的人來做,這樣是能做到專業的。所以說,選擇以投資帶動多元化的運營,你其實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要決定如何分散你的資源。
現在,復星意識到我們已經成為一個投資集團;接下來,復星應該去學習怎麼樣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集團,這是我們最本職的一個工作。所以我們要一直思考,作為一個投資集團,什麼是最重要的?答案是我們覺得作為一個投資集團,資金的來源是重要的,問題在於你如何讓它變得更便宜?當然,人才來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對項目的敏感性也很重要,等等。但是,你自己的精力分配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如果說你是作為投資集團,然後你的核心團隊整天還處在某個行業的運營當中,這樣你就會陷入進去,反而把最重要的投資工作給忘了。也有一種說法,叫同心多元化,就是說你只有把一行做得特別優秀之後,再做別的才可能更好。但我不認同,因為其實真正把一業做得很長之後,它帶來固有的觀念和一些想法,恰恰會阻礙你在別的行業的投資。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投資集團涉足多行業是可行的,但是多行業對於產業運營來說肯定不可行。
對於復星這個投資集團來說,未來就是兩個輪子:一個是我們要打造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另外一個就是具有深厚產業基礎的、植根於中國的全球投資能力,這是未來復星快速發展的目標和根本保證。
第二個,在企業管理這個層面對我來說影響很大的一個爭論,是跟馬云做的一個「不務正業」的事情——練太極拳。我和馬云都打太極拳,我的老師也是他介紹的,但實際上兩個人練習的方式,是各有其道的。我練的叫易太極,講究的是準確性,講究每個動作要到位,就像寫毛筆字,一開始要一撇一揦,要慢慢通過準確性來打通經絡,讓自己經絡暢通之後,才會氣血暢通,才能夠把真氣練出來,這是一個過程。而馬云不同,他的師傅是非常正宗的門派傳人,再加上馬云天性聰明,所以他直接從高處入手,一開始就講究神、氣相通,然後流暢,等等。所以我常常和他說,你不是用身體練太極,是在用思想練。
這樣一個爭論,讓我想到了什麼呢?我是想到了佛教界很有名的一個爭論,就是關於頓悟和靜悟的。也許上輩子做了很多修行的人,哪怕沒有讀書,但他很有悟性,也很有慧根,他也可以走頓悟的道路。也就是說他突然哪一天就明白了,就成佛了。但還有另外一種,天性比較愚鈍,上輩子也沒有好好修行,像我這樣的該怎了麼辦呢?我們只好把目標定成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的修行。可能這輩子成不了佛,但下輩子也許可以。所以我覺得,太極也是這樣,不是說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說你自己的稟賦怎麼樣,你自己的天性怎麼樣。
其實做企業,也是這樣。有些人做企業可以走頓悟的道路,比如說馬云、馬化騰,他們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十年就變成一千多億美金的市值。但是大家想想,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走這條路?是不是每個人都成得了喬布斯或者比爾·蓋茨?我覺得不見得,因為像這些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學的。但是還有另外一條路大家可以學,就是像復星這樣一步步的積累。因為復星起步是從一個「三無」企業開始的,那時候沒資金、沒技術、也沒人才。雖然成功的快速程度和巨大程度跟馬云、馬化騰他們不能比,但是畢竟我可以一步步去做啊。同時,作為一個投資企業來說,我注意到了巴菲特,他是可以學習的。其實他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都沒有那麼深奧,關鍵是你能不能堅持的去做。就像鍛鍊,其實大家都知道鍛鍊是好的,但是你能不能真的每天花精力,比如用20分鐘打一遍易太極?所以關鍵是能不能堅持。
所以復星一直是一個靜悟者,是一個在碰到瓶頸的情況下不斷突破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投資集團,很重要的一塊就是資金的來源。1998年復星醫藥上市之後,我以為資金問題解決了,一邊跟資本市場結合,一邊找到好的投資機會,這兩輪驅動也很完美。但是看上去很完美,而且我們在2004年之前的確做得很好。但其實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是不完善的,融資一次跟上市一次花的力氣是差不多的;第二,中國缺少支持投資型企業的銀行體系,銀行大多數是短期借貸。所以,復星一方面要立足於做一個投資型企業,另一方面我們的金融系統也是不支持的。怎麼辦?尤其2004年之後,我們痛定思痛,一定要把我們的資金渠道打開。否則你成不了一流的投資集團。
那怎麼辦呢?我們用三年時間實現了復星國際在香港上市。上市我帶來了什麼呢?我們至少讓我們具有了一個全球化的融資平台,而且為後面復星的全球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即使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還是有些問題,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跟我們想擁有的資金資源之間還是有差距。所以之後我們就在思考,復星到底後面要走什麼路線?我們要在哪些方面去突破?現在,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兩個方面突破:第一個,就是在投資能力方面,我們已經有一個香港的平台,我們一定要往全球化去走。復星的很多項目已經在跟凱雷、黑石等等競爭,他們具有全球整合資源的能力,那如果復星沒有,我們在競爭中就要處於劣勢。我們當時想,我們要跟他們競爭的話,我們的優勢在哪裡?我們懂得中國,我們能夠為全球的企業幫他在中國發展,我們的劣勢在哪裡?我們的劣勢就是全球能力,全球眼光,全球組織資源的能力比較差。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劣勢變成優勢,所以我們提出了「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戰略,利用我們的優勢去打擊人家的劣勢。
首先,我們更多是要幫助我們投資的企業在中國的增長。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應該對復星都有些瞭解,比如說我們投資的FolliFollie、地中海俱樂部,我們真的努力幫他們在中國增長。而這種增長在實現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廣告,這些企業就會幫復星去推廣。所以現在當海外企業覺得需要一個中國投資者的時候,來找我們的人就特別多。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在很多項目中優中選優。
再者,就是後來我們也有點知名度了,復星就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用自有資金繼續發展,不去管別人的錢;另外一種選擇,自己的資金不夠,我們要不要管第三方的資金?在這種討論中我們還是選擇了一方面用好自有資金,另一方面我們要管理第三方資產。為什麼?最初我們在進行全球化投資的時候,我們需要戰略夥伴,需要更多的合作者跟我們在一起。比如復星非常重要的一個合作夥伴——美國保德信,給了我們5億美金,再加上我們自己出1億美金,成立了6億美金的復星保德信基金進行全球投資,這是保德信單筆對外託管的最大一筆資金,這個基金是100%由復星來管。
雖然我們開始管理第三方資產,但是我覺得在復星這個投資集團的資金來源上,基金的模式是跟復星的投資戰略、投資風格不匹配的,所以雖然我們發展第三方資產,但顯然這是不可延續的。為什麼不匹配呢?比如說基金,一般來說存續期是5到7年,在這之後必須要退出。為什麼我願意要保德信的錢?因為他給我的時間是10年+2年,夠長,基本上是可以匹配我的投資戰略的。第二個,我覺得管別人的錢,有點悖論:一是,對我的性格來說,管別人的錢跟自己的錢,我一定花的精力是一樣的,但是管別人的錢有一個非常奧妙的事情,你管好了,基本上要分給人家,你管不好,別人就不讓你管。



而且管別人的錢是在規定範圍、規定時間做規定動作,蠻難的。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模式,還是管自己的錢。但是管自己的錢又不夠,怎麼辦呢?所以我們現在走另一條路,就是儘管要做一部分第三方資產管理,但是復星的核心,還是要學習巴菲特模式,要打造復星的第二個輪子,就是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的輪子。實際上,所有的投資型公司裡面,巴菲特模式一定是財富積累的速度、額度和規模最快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一個是他的資金成本是負利率的,二個是他的投資又是長期的,三者他個人又活的時間比較長。第三點也很重要,因為他從事投資的時間長,不管他的IRR是多少,十年的積累和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年的積累,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巴菲特如果再活到100歲,那不得了。
所以復星下定決心,2007年以後,我們一定要打造我們自己的保險。我們投資了永安財險,我們在香港成立了鼎睿再保險,我們跟美國保德信成立了復星保德信壽險。更重要的,今年我們完成了對葡萄牙最大的保險公司的收購。這個收購,意味著復星現在3000億資產裡面,30%到40%的資產是來自於保險的。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因為復星的葡萄牙保險管理著近130億歐元的資產,且現在主要配置在現金和國債上,這樣如果復星我能夠將他的資產進行一部分的提升的話,比如適當提高對房地產、股票權益類的比例,那麼他的回報率就大大的提升。所以這跟我用別人的錢或是管理第三方資產相比,對復星更有利;當然,投資加報率提升對葡萄牙保險公司來說也更有利。因此,這就是一個有效的資源的嫁接,是完全符合整個復星集團的發展戰略的。
所以我覺得對企業說回來,不管是用頓悟的方式還是用靜悟的方式,不斷完善、不斷改進,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再跟大家匯報一下最近發生的一個,不是爭論,而是私下一個討論,但我覺得很有意思。前一個月李彥宏來上海,我們在聊天的時候突然聊到一個嚴肅的問題,就是人與機器的替代關係。李彥宏跟我講一個道理,說是隨著網絡、計算機、科技以及生物醫藥大發展之後,未來機器一定會比人聰明。那時候我說機器老早就比人聰明了,比如說計算這些東西,但是我認為機器永遠不可能代替人。為什麼?因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機器再聰明也都是人賦予的。
講這個事情什麼意思呢?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可以做不一定是出於完全自身利益考慮的選擇。人的選擇永遠是充滿不確定性,而不是說被設定的程序,而機器哪怕再聰明,它的選擇也是唯一的。
那這個跟企業管理,有什麼關係呢?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推薦大家也一定要看,馬化騰寫的,就是打造一個可以進化的生物組織。現在大家開始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樣的企業組織是好的?我們企業組織是不是應該像計算機一樣準確,沒有混亂?還是說更像一個生物體,可能裡面是有灰度的,是有混亂的。就像人這個生物體,可能每天都在產生癌細胞,但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把它消滅掉了,所以我們是做不到我們生物體沒有癌細胞的。所以,我們的組織,是不是越穩定越均衡越好?最近很火的一本書叫《失控》,裡面就有一句話,「均衡即死亡」。也就是說在高度完美、高度均衡之後,這個組織還有活力嗎?所以,我們到底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如果我們確定了一套東西可以管用一百年,怎麼可能呢?我更傾向於企業要有活力,哪怕有一定混亂;反而最怕的,恰恰是看上去很完美,但其實已經完了。多少企業都死在最完美的時候?
我覺得馬化騰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我覺得他會比更多的海外高科技走得更遠,什麼原因?作為一個IT男,他有這種思維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沒有他這種思維,我可以說就沒有今天的微信,因為他允許了內部某種衝突的存在,微信不是他的主流做出來的,是所謂的一些非主流,一些有衝突的小團體做出來的,如果沒有微信,馬化騰自己說,那真的很危險。因為有了微信,讓別人變得很危險。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有,復星也是這樣。
歸根到底我講這些就一個意思,我覺得一個企業的活力,一定要讓他保持一定的開放性、一定的灰度。這個真的大家可以看到,但關於這方面的思考,可能還剛剛開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