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留言恐嚇奧巴馬全家黑客襲《新聞周刊》網站

1 : GS(14)@2015-02-12 23:46:08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的Twitter戶口前日遭親「伊斯蘭國」(IS)的黑客入侵,留言恐嚇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家人,戶口在十四分鐘後才回復正常。《新聞周刊》Twitter戶口前日早上十時半後出現不尋常畫面,一個自稱「網絡哈里發」(CyberCaliphate)的黑客組織寫上「Je suIS IS」字樣(圖),模仿《查理周報》血案後民眾高呼「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反聖戰宣言。黑客又連結「血腥情人節」推文,針對第一夫人米歇爾:「我們在監視你、你的女兒和你丈夫!」黑客留言指摘美國跟盟友在敍利亞、伊拉克及阿富汗殺他們的兄弟,所以「我們要從內部摧毀你們的網絡保安系統」。白宮發言人沒評論黑客的恐嚇留言,只表示聯邦調查局(FBI)已着手調查事件。白宮同日宣佈設立網上威脅情報整合中心,加強網上反恐。上月初負責統籌中東戰事的美國中央司令部YouTube及Twitter戶口也遭「網絡哈里發」黑客攻擊。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12/190385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92

「以己力助星打入第一世界」

1 : GS(14)@2015-03-24 08:22:53





李光耀去世,中外各大傳媒都以顯著篇幅報道及評論其生平,雖有提及他壓制新聞自由等民權,但普遍都讚揚他對新加坡的貢獻和成就。英國《經濟學人》盛讚李光耀以一己之力,將資源匱乏、移民雜處的小小新加坡打入第一世界,比獨裁者卡斯特羅、金日成優勝。他推動經濟年年高增長,國民享受舒適生活環境,但另一方面民主自由諸多限制。文章如此作結:「如果命運安排他生於超級強國,而不是小小城邦,又會如何?」英國《金融時報》就稱李光耀是二戰後亞洲最受尊敬和富有爭議的政治家之一,最偉大成就是在腐敗和效率低劣的東南亞宣揚良治理念,但就以壓制新聞自由等作代價。美國《紐約時報》形容他是帶新加坡走向繁榮路的堅定推手,新加坡就等於李光耀:高效率、不感情用事、廉潔、凡事向前看,務實主義。文章續稱,李光耀有時被批評為壓制自由,但其施政模式成功。中國內地傳媒就藉李光耀「擦鞋」,主力報道他對中共領導人的讚許,亦談引述李光耀的中國論,「中國不會成為一個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國家,否則就會崩潰」。英國《經濟學人》/美國《紐約時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36

意國四成通姦證據由WhatsApp外洩

1 : GS(14)@2014-11-11 22:15:28



全球最受歡迎的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圖),不但方便人傳遞訊息,還是導致家庭破裂的幕後黑手。意大利有40%離婚個案的通姦證據,是偷食者不小心使用WhatsApp所致。意大利婚姻律師協會主席加桑尼表示:「社交媒體在意大利助長了不忠,令夫婦更易偷食,以前是用短訊,之後是facebook,現在是WhatsApp,情侶更用來互傳挑情淫照。我們曾見過偷食人士用它同時維持三至四段婚外情。作為社會基石的家庭關係不斷受到侵蝕,WhatsApp成為最後一根稻草。」他說當地有四成離婚個案都是因配偶在WhatsApp發現伴侶不忠,而這些輕易傳送的資料便成為通姦的最有力證據。他建議用WhatsApp偷食的人要謹慎。英國《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11/1893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27

台6.3級地震引發奪命火101大樓搖晃

1 : GS(14)@2015-04-22 08:23:56

■地震後台北機械停車場停車板塌下,車輛壓成廢鐵。


台灣東部沿海昨上午發生6.3級淺層地震,是今年以來3次6級地震中最強一次,氣象局稱釋放能量相當於1.4枚原子彈。全台有震感,北部、東部有民眾形容感到「天搖地動」。地震引發奪命火警,1死1傷。而晚間短時間內又連續3次5級以上地震,不少台灣人震得不敢眠:「4次了,真的是能量釋放嗎?」「今晚不用睡了。」


■新北新莊一個變電箱,地震後發生爆炸,引發民宅奪命大火。

港旅團感輕微震動


昨日上午9時42分,全台民眾明顯感受到先上下、再左右搖晃,持續超過120秒。氣象局稱地震規模達6.3級,震央位於花蓮以東約70公里,與2002年日本3.31地震震央相近,預計年內再有六級以上地震。日本南部沖繩縣也有震感,一度發出海嘯預警,一小時後解除。港台航班和在台的香港旅行團未受大影響。本港旅行社縱橫遊昨表示,三個台北團約120人感到輕微震動,連另外兩個日本沖繩團人數約60人,行程皆不涉沿海地區,預計不受阻,仍將密切留意當地最新情況作出應對。昨日的地震在大陸福建也能感受到震動。台北市雖只感到震度3級,但101大樓嚴重搖晃,88樓觀景台上遊客站不穩,仍有人忙着照相,這裏世界最大防風制震阻尼球出現15厘米振幅,為2004年啟用後地震最大擺動。新北市新莊區一處2樓高的變電箱在劇烈搖晃中短路,引發火花爆炸,波及民宅。烈焰一度竄至4樓高。消防疏散住戶並救出2名傷者,其中84歲莊姓老翁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迹象,28歲徐姓男子則是嗆傷,無生命危險。台電稱屬地震引發的「天災」。




晚上40分鐘三連震


昨晚7時20分,台灣東部海域再發生規模5.5級地震;7時45分,發生一起更強的5.8級地震;8時正再來5.7級地震。台灣氣象局稱,這40分鐘內三連震中,第一次是昨早地震觸發的,後兩次是昨早地震的餘震。而民眾大呼怕怕,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在facebook上說:「可以這樣震完又震,震完又震嗎?」S.H.E成員田馥甄(Hebe)也在fb寫道:「姐孤身在高樓,起身默默的說了一小聲:『救命啊!』」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今年6級以上地震紀錄

2月14日 台東縣東南方33.6公里海域發生6.1級地震,全台感受到震動,未造成災情及傷亡3月23日 花蓮縣以東35.8公里海域發生6級地震,震感明顯,沒有傷亡報告4月20日 花蓮縣以東76.2公里海域發生6.3級地震,觸發新北市一個變電箱爆炸,緊鄰的住所波及起火,釀成1死1傷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1/191199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95

疑火山灰越洋來襲天降「牛奶雨」美西北蒙灰

1 : GS(14)@2015-02-09 08:55:55





■舍維留奇火山上月爆發,火山灰噴上高空。



美國西北部三個州部份地區,最近受一股神秘白灰籠罩,令到天空下「牛奶雨」,汽車蒙上一層白灰。是從俄羅斯、墨西哥以至日本千里吹來的火山灰?是本土的山火灰,還是只是強風吹起灰塵變白灰雨?氣象學家對這異象成因有眾多猜測,但承認白灰來源現時仍是個謎。


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的喀斯喀特山脈(Cascade Range)以東地區,以至愛達荷州,上周五起都發現空氣中多了一股白灰,汽車車身窗戶積了一層灰塵,氣象局雨量計收集的雨水不再清澈,而是呈奶白色或淺灰色。



神秘白灰來源未有科學證實

華盛頓州瓦拉瓦拉縣(Walla Walla)緊急事務部,前天率先為收到汽車出現「白色東西」的報告,提出解釋,稱白灰「很有可能」來自超過六千公里外的舍維留奇(Shiveluch)火山,指這座位於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的火山,上月爆發,火山灰噴上六千米高空,「灑落包括華盛頓、俄勒岡兩州廣泛地區」。不過緊急事務部之後隨即修正,指白灰來源未得到科學證實,又指現時有多個火山活躍。有線新聞網絡(CNN)氣象專家范達姆,則指墨西哥的科利馬(Colima)火山上周三爆發,火山灰有可能隨着一股由南向北吹的噴射氣流,吹到美國西北部。另一些專家則猜測白灰可能來自日本櫻島火山,指櫻島火山過去一個月異常活躍,一日噴發六至八次,上周更噴出五公里大的火山灰雲上天。美國國家氣象局俄勒岡州彭德爾頓(Pendleton)分局的氣象學家克蘭普,卻質疑火山灰論,指如果是火山灰雲吹來,受影響地區會大得多,但現在出現白灰和「牛奶雨」報告的地區,集中在哥倫比亞河盆地區域,西雅圖和波特蘭等較近海大城市,近日下大雨未見有「牛奶雨」。



■華盛頓州居民發現汽車蒙上一層白灰,一抹即沾滿手。

■氣象局雨量計收集的雨水,顏色灰灰白白。




有網民歸咎亞洲工廠污染


亦有人指這是鄰近地區的山火灰屑隨雨而下,一個可能是上周加州和內華達州的一場燒毀四十間房屋的山火,另一可能是去年俄勒岡州東南部和愛達荷州西南部山火留下的灰塵。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分局的氣象學家特納,有更簡單的理論,指「牛奶雨」可能只是下大雨前剛巧颳大風,把附近地區的灰塵吹起,混入雨中。網民的猜測則天馬行空得多,有人歸咎於亞洲工廠的空氣污染,有人則一貫用政府陰謀論分析。專家和民眾對白灰來源猜測多多,特納表示現在還未有答案,「我們真的不知道。現階段這仍是個謎。」斯波坎氣象分局表示正分析「牛奶雨」的化學成份,並聯絡其他可能收集了樣本的機構,要求分享測試結果,又會將分析污染源在大氣擴散情況的電腦模型倒轉行,希望得出白灰源頭位置。美國有線電視網絡/美國《俄勒崗人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9/190349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88

葬禮部署數年 傳媒抹煞歷史

1 : GS(14)@2015-03-30 08:20:10





【採訪手記】新加坡政府的有形之手無處不在,甚至早已伸進李光耀的葬禮。李光耀上周日逝世後,新加坡政府立即公佈公眾悼念、國葬安排,政府旗下的電子傳媒、報業更立即刊出大量高官、名人回憶李光耀生平的專訪。據了解,政府在數年前已開始部署,由靈柩的行車路線、傳媒「福壽版」所刊登的訪問內容角度,都開過多次會議。除了讓公眾致敬,更把握這次機會,進行洗腦工程。



新一代不知李惡行

新加坡的電子傳媒、報紙都由政府擁有。為塑造「完美光耀」,當地傳媒全面淡化、甚至抹殺多段政權鎮壓人民的黑暗歷史。例如50年代開始,他發動冷藏行動(Operation Coldstore)引用內安法大舉拘捕政敵,當地傳媒對惡法及其違反人權的手段隻字不提,只以「一批共產黨人及其支持者被捕」輕輕帶過。長年累月的抹煞歷史,新一代對李光耀打壓人權的惡行幾乎一無所知。首位被李顯龍控以誹謗的博客鄞義林笑說,幾年前才首次聽過冷藏行動,最初更以為cold store是一間超市。這一個星期,電視台抽起肥皂劇,由朝到晚播放李光耀歷史,據說下周還想介紹他的外交成就,希望用盡這機會向國民洗腦。一連四天的公祭,全國逾150萬人煼與,有關心當地民主發展的新加坡人認為,這數字對得票率下降的人民行動黨有沖喜作用,但對當地民主發展非好事。若下屆大選不能變天,人民行動黨必大舉打壓網媒和博客。■記者雷子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30

90年代殺出血路「美國製造」成潮着

1 : GS(14)@2015-01-05 08:59:31





美國業界比日本更早意識到中國便宜貨的威脅,1990年代中就開始標榜「美國製造」(Made in USA)推廣產品,由最初以「愛國」為名,到近兩年成為潮流,象徵「品味、高質素、安全」,美國製運動鞋、牛仔褲在海內外追捧者眾。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指引,只有「完全或幾乎完全在美國製造」的產品,才能標籤為「美國製造」;其中對服裝的要求,跟日本即將推行的J Quality認證相若,布料及完成品要百分百美國製作,布藝及羊毛家品都受到管制,法例應用更廣泛。美國市場在1960年代只有約8%進口貨,但現已急升至60%,打沉國內製造業。近年進口貨問題曝光,例如剝削海外勞工的「血汗工廠」,部份地方產品安全和質素亦成疑,促使消費者逐漸回歸本土。2013年一項調查中,有80%人願多付金錢買國貨。《今日美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5/18991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58

蘋果藍寶石物料商 申破產保護

1 : GS(14)@2014-10-08 13:43:58



【本報綜合報道】供應蘋果(Apple)藍寶石裝飾物料的主要設備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周一宣佈已申請破產保護,震驚市場,股價暴跌92.8%,當日收市價僅跌剩80美仙。該股昨開市後略見反彈,股價升35%至1.08美元。
GT Advanced表示,截至9月29日止,集團持有現金8,500萬美元。該公司希望達成破產融資安排,讓其可滿足日常業務的資金需要。蘋果去年11月與GTAT達成協議,簽訂5.78億美元的藍寶石物料生產合約。受合作協議推動,GTAT股價曾一路狂飆。GTAT已用蘋果提供的資金,於美國亞利桑拿州建立一座藍寶石產品工廠。若亞利桑拿州工廠實現預期營運目標,GTAT將在本月底取得蘋果最後一筆分期款項。但蘋果9月公佈的新機iPhone6與iPhone6 Plus,卻未如市場預期採用藍寶石玻璃為螢幕,拖累GTAT股價急跌。分析師質疑,蘋果與GTAT的合作關係恐已生變。但市場人士相信,2015年推出的Apple Watch,很可能配置來自GT Advanced的藍寶石裝飾物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008/18892963
2 : LHC(34894)@2014-10-08 15:14:32

算吧啦蘋果,已經變身成一個廣告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83

濃煙蔽日記者全身一片灰

1 : GS(14)@2014-09-29 22:10:20



【爆發一刻】「我的同事告訴我,當時以為必死無疑。」NHK一隊拍攝隊伍當時身處御嶽山麓採訪其他事宜,怎料卻見證了火山爆發的一刻,其中一名記者更透過手提電話拍攝和直擊情況。記者大黑幹夫當時身在現場,目睹火山爆發時,大量濃煙從火山口噴出,頓時阻擋了陽光,能見度近乎是零,四周都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大量火山灰噴出,整個範圍都被濃煙和灰遮掩」。大黑和同事當時都以為今次必死無疑,他們一行人馬上用手提燈照明,並找地方暫避,身上的衣服和背包就全被火山灰覆蓋,難以辨認原本的顏色。


爆發前一小時風和日麗

52歲的齊藤聰在爆發前約一小時下山,當時風和日麗,山上遊客處處,「當時並沒有任何地震或奇怪徵兆」,只有一名酒店東主透露,過去兩個月曾發生輕微地震,但由於當局未有發出任何報告,遊人並未停止登山。但在本月13日,有「噴火男」在網上預言御嶽山在一個多星期後會爆發,沒料到一語成讖。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9/18883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37

穿宋錦新中裝 設計師轟「似壽頭」北京奢華國宴迎眾領袖

1 : GS(14)@2014-11-11 22:06:52




■出席APEC會議的各國元首或地區代表在水立方聚首一堂,並穿「新中裝」拍大合照。



【APEC】萬邦朝儀、盛大國宴、煙花璀燦、燈紅酒綠。亞太經合組織(APEC)峯會晚宴昨在北京水立方舉行,各國(地區)領袖或代表和夫人們乘車來到歌舞昇平、霓虹閃爍的會場,穿上東道主為他們精心設計、備受詬病的綢緞「新中裝」,依次與習近平伉儷握手,在「習大帝」引領下遊覽水立方、列隊合照、觥籌交錯,將本屆APEC氣氛推向高潮,成為中國變身世界強國、亞太新盟主的另類寫照。



首都北京昨夜如狂歡之夜,但慶賀者非普通民眾,而是本屆APEC的政要商賈、外國貴賓。水立方外牆燈全亮起來,閃爍出魔幻般的光;相鄰鳥巢的裝燈,則將這座巍峨的現代建築照射得格外壯觀;國宴的同時,鳥巢上空再升騰起璀璨的煙花,雖無六年前奧運會開幕式那般創意,但走向成功的寓意一脈相承。


奧巴馬嚼香口膠似黑社會

傍晚6時開始,領導人的車隊陸續抵達,經過一段特殊的道路,兩邊不但青少年載歌載舞夾道相迎,還用燈光鋪出「彩虹路面」和「燈光紅地毯」,猶如奧斯卡頒獎儀式,令各國領袖(或代表)和夫人們無不倍感榮幸;他們下車後被沿紅地毯引向正中央位置,那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佇立相迎,握手致意;恍如古時接受朝聖的大帝。更令人嘆為觀止是,各領袖和夫人們一律換上東道主為他們精心準備的「新中裝」,這些服裝用名貴中國絲綢「宋錦」量身縫製,男式為立領、對開襟、連肩袖,飾以海水江崖紋;女式為立領、對襟、連肩袖,雙宮緞面料,飾海水江崖外套;而他們的夫人則為開襟、連肩外套,內搭立領袍裙。據介紹,取「海水江崖紋」寓意21個APEC成員體「山水相依、守望相護」之意。縱觀出場所着,男士們較得體者應是東道主國君習近平;夫人們最搶眼當是歌星出身的習夫人彭麗媛;而女領袖最獲好評是南韓總統朴槿惠;至於嚼着香口膠出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有網民指其穿着作派如「黑社會大佬」。晚宴前,21位領袖(或代表)和夫人們穿着這套「新中裝」排排企,拍下每屆APEC例行的全家福。「幾乎人人着得似壽頭,且部份龍紋繡花顯得太隆重、太Heavy,特別是放到一些女士身上的中褸,本來已衣不稱身,加強了『着起龍袍唔似太子』的觀感!」本港時裝設計師鄧達智接受《蘋果》專訪時指,這套服裝設計基礎很好,以絲緞為面料顯得華美,選用湖水綠、布根地酒紅作為顏色,亦顯得很矜貴,但服裝有點衣不稱身。



■載着與會各國(或地區)領導人車輛駛入水立方。新華社

■昨晚的水立方,燈火璀璨。新華社


網民轟「當代朱門酒肉臭」

昨晚國宴同樣了得,每道菜搭配精美如工藝品,驚艷吃者;計有上湯響螺、翡翠龍蝦、檸汁雪花牛、栗子菜心、北京烤鴨,外加點心、水果、冰淇淋,以及長城紅酒、長城干白。有網民慨嘆:「不是說國宴一律三菜一湯嗎?怎麼又不執行了?」「品這美酒佳餚,看那煙花燦爛,豈不是當代版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鳳凰網/新浪微博/《蘋果》記者


■與會領袖及嘉賓正欣賞台上的節目,桌上已擺放金光閃閃的餐具。新華社

■峯會晚宴的壓軸節目,是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上空進行煙花匯演。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11/1893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