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車限制多 有辣有唔辣 買公屋得豪宅

1 : GS(14)@2011-02-17 23:02:26

2011-2-12 iM

香港的冬天,正值新加坡的夏日。

獅城四季如夏,樹葉都是綠油油的。巿面秩序井然,數量佔了整個樓巿八成半的政府公屋(當地稱為「組屋」),外牆髹上了搶眼的油漆,一幢幢猶如鮮花盛放在路上。那種高調的姿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

組屋不是貧富的分野,而是新加坡政府鼓勵國民齊齊「上車」的國策。組屋由政府籌劃興建保養維修,每兩三載便重新粉飾外牆,現金補貼達樓價四成之多,務求逗國民上了車就別下車,別搞轉讓也不要炒賣圖利,好好的安居樂業。

本刊記者遠赴新加坡直擊當地人的「上車」故事,當香港「蝸居」處處而獅城卻滿目「安居」的笑臉時,星洲人「上車」背後原來也掣肘重重,同樣負債纍纍,屋債普遍一孭30年,最大噩夢是失業斷供,前功盡廢。

組屋9年升65% 上車容易轉車難

夜晚10時,記者來到Kallang區。沿途經過一幢幢組屋,拐好幾個彎,才找對了地址。走在組屋的平台,耳朵傳來鼎沸人聲,遠處燈火通明,一家街坊食肆竟開在供居民休憩的大堂上,老闆落力招呼,陣陣飯香飄來。大堂每隔幾米就亮起一枝光管,簡陋但開揚。紙皮石牆身還黏住了一只壁虎,是一個典型的公屋排場,自有一股亞熱帶的草根風情。

這是小夫妻Eugene和Katherine9年前花了大概30萬新加坡元(約180萬港元)買入的二手公屋,樓齡37年,由政府承辦興建。記者登門造訪,客廳漆黑一片。1,300平方呎的大房子,鋪了深褐色柚木地板,牆上裝了一個八爪型款式燈罩。

「劈啪」按下電掣,黃澄澄的鎢絲燈光一傾而瀉,倒映牆上,恍如開出了一朵花,很教人驚喜。唱碟機正播放?一首國語老歌,聽不出年代,但那種婉約的鬱鬱的唱腔,一聽就知是上世紀的繞樑之音。

從老歌裏走出來相迎,頭上頂?棒球帽的Eugene竟年輕得很,他靦?一笑,給記者送來一杯冰凍的葡萄汁。在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大概沒有人會替客人奉熱飲。

鍾情組屋夠寬敞價錢平

Eugene是室內設計師,花了很多心思打做這一家豪華公屋。他把室內原有的牆壁推倒,物業變成兩廳兩房。他還刻意在家裏拉起幾根方型柱子,增添視覺玩味。很有藝術家脾氣的他鍾情椅子,屋內傢俬簡單,卻擺放?近十張平均幾千塊美元的Designer Chair。總之置身屋內,你難以跟樓下雜七雜八的油煙味,以及只作了基本批盪的屋?大堂拉上關係。

太太Katherine在一家跨國電訊科技公司當業務發展經理,她說新加坡人人都住組屋,除非是富豪級,才有能力買私樓。「私樓基本售價過百萬元(逾 600萬港元),面積大大不如組屋。這屬於舊式而且樓齡較高的組屋,我們喜歡舊樓不好新樓,是因為舊屋設計較寬敞,位置較近巿中心,新建的一手組屋通常較偏遠。」

香港人都貪新厭舊,買屋當然鍾情一手樓;樓齡高達37年的,大概殘舊剝落如戰前物業。但新加坡政府每兩三年便重新粉飾組屋外牆,並且定期更換水管和進行執漏,所以二手組屋一般樓齡皆有二、三十歲,卻簇新得很,而且這些舊樓還較新建組屋貴四成。原因是政府對購買新建組屋有較多規條,包括國籍和入息限制(夫婦月薪不超過8,000新加坡元,約4.8萬港元),但同時卻提供約樓價四成的現金補貼,催谷國民「上車」。

兩口子最後還是選擇購買二手組屋,攤分30年還款,利率以2.4%計算。新加坡政府為著獎勵他們住在父母居所兩公里範圍內,故減免其樓價四成,換言之他們少付了4萬新加坡元(約24萬港元)。

Katherine笑?說:「我們選擇住址時以此為首要!政府政策還規定我們於5年內不能搬走,否則要將4萬元償還給政府呢!」

「買樓公積金」八折支薪

兩人同為「七十後」,回首當年「上車」時年紀尚輕,要繳付約兩成首期的壓力不輕,絕不見得比香港人買樓容易。但新加坡總給人一種易上車的感覺,關鍵之處可能在於他們的公積金制度(CPF)。

Eugene跟Katherine每月的兩成薪金,都被自動轉帳至CPF帳戶,裏面的錢不准提取,被規定作買樓、醫療和退休之用。而這個公積金帳戶同時獲得僱主每月達15.5%的供款,換言之,CPF帳戶一個月的進帳,足為每月薪酬的35%。

以新加坡大學畢業生起薪點2,800新加坡元(約6,800港元)計算,他們每月只得八折支薪,兩成約560新加坡元(約3,360港元)被收納至CPF 戶口,僱主供款為434新加坡元(約2,604港元),帳戶每月便有高達994新加元(約5,964港元)的公積金存款。

而這個帳戶還得享政府擔保的零風險利息2.5%,當達至某個規定的存款額時,還會獲得政府額外派息。至於帳戶被指定的3種用途,則各有最低存款規定,打工仔必須滿足了最低存款要求後,才能自主的分配存款比例。

而彼時當他倆購買房子時,便是透過這個帳戶繳付首期,而從沒有掏過一分錢現金支付。至今Katherine兩口子尚餘21年的供款期,但他們卻不覺得供樓吃苦:「我們早習慣八折支薪,以及高稅率政策,打從第一天工作已經如此。我們每月真正收到的人工只有月薪五成左右,習慣了以後,並不覺得甚麼。」

規定買樓呎數杜絕炒賣

其實不止香港樓價?升,新加坡物業價格同樣瘋狂。根據資料,新加坡樓價於1997年一度去到高峰,跟香港一樣受亞洲金融暴影響,樓價其後一直回落,至 2002年跌至新低,價格持續徘徊幾年以後,約2005年開始便一直沿上升軌狂飈。5年幾之間,漲幅高達六成以上,尤其是金融海嘯結束後至今,升幅更達兩成。

兩人買入這間房子9年,現已由當日的30萬新加坡元(約180萬港元)升值六成半至50萬新加坡元(約300萬港元),運用香港人的投資思維,當然是套現離場一筆過大賺20萬新加坡元(約120萬港元),但基於新加坡獨特的樓巿情況和政府的嚴格監控,轉手賺錢竟然不在Eugene和Katherine的考慮之列。

「我們不會這樣買樓賣樓賺差價的啊。因為買賣樓宇的規限多,而且二手組屋價格升得太貴,同等價錢我們絕對買不回這個質素的房子。我們不買新建組屋,又負擔不來私樓的話,基本上沒甚麼選擇。所以沒想過要轉手賺錢。」

香港人最怕地產商賣發水樓,但佔新加坡整個物業巿場達八成半的組屋,政府都是幕後話事人,故此從來不會出現「呃秤」事件。組屋面積大細一定「足秤」,沒有窗台也沒有會所「發水」,每個屋苑外表設計不一樣,但都有公園等基本設施。而屋苑居民的種族也在政府計算之內,按照全國人口的比例將住所售予不同族裔,以達至一個「和諧」數目。

購買和居住組屋限制多多,大大打擊國民的炒賣意慾,惟涉足私樓巿場藉買賣套利,對Katherine來說也是不切實際。原因是政府規定擁有組屋的國民不能同時擁有私樓,二者只能擇其一,除非以公司名義購買才可行。但任何買入私樓者,若在4年內轉售,便需繳由4%至16%不等的印花稅,可見新加坡政府為?規限樓宇只售予用家、而杜絕一切炒賣的措施,已成為一等一的國策。

政府致力安居人民安心

香港人呻上車難,對於新加坡這對小夫妻來說,兩人每月須償還1,000新加坡元(約6,000港元)的樓宇貸款,全數由公積金戶口轉帳。

Katherine吐吐舌頭道:「新加坡人同樣是負債纍纍的,房屋貸款通常30年,還有高稅率,以及供款公積金等。新加坡的『八十後』買樓比我們貴得多,所以他們通常買新樓,而負擔不起二手樓,但普遍來說實在不會擔心無瓦遮頭……」

讓國民安居是國策,故此新加坡人上唔到車而窩居「籠屋」的情況,幾乎不太可能發生,只是住屋同樣佔了他們開支的一大部分,擔子一點不輕,「We are forever in debts,好的是已經習慣了。」

...................

Case 1 Katherine˙Eugene

房屋類型:37年樓齡二手組屋

2001年:180萬港元買入

2011年:現值300萬港元

貸款年期:30年(年利率2.4%)

每月供款:6,000港元

面積:1,300平方呎

居住人數:夫婦二人

----------------------------------

非國民住宿限制多

二人剛抵?新加坡幾個月,之前一同居於西非國家尼日利亞,Randy是派駐當地的記者,Emma則在這個貧窮國家進行發展工作。一天夜晚他倆被AK47槍聲驚醒,始發現這個地方對於寶寶來說似乎很危險,Randy遂向公司提出調派新加坡,並會於此地居住兩年。

Emma一臉驚詫的道:「新加坡的樓價足可媲美倫敦,讓我們非常震驚!」由於兩人不是國民也非永久居民,故此在新加坡買樓限制很多,也沒能得享任何優惠和補貼,所以租樓成為了唯一選擇。

而基於他們的國籍身份,兩人不符合資格租住組屋,不得不涉足昂貴的私樓巿場,「比較近巿中心的每月大概5,000新加坡元(約3萬港元),這裏偏離巿中心也離地鐵站較遠,所以才較便宜,否則真的負擔不來。」

...................

Case 2 Randy˙Emma

(路透社駐新加坡記者)˙(救援組織發展工作)

房屋類型:私人樓宇

2010年:月租1.8萬港元

面積:1,000平方呎

設施:泳池、會所

居住人數:夫婦、兩歲兒子

----------------------------------

結婚為上車早買多優惠

想買樓卻沒錢付首期,遲遲上唔到車,令香港女生遲遲未肯披嫁衣裳。新加坡為了鼓勵結婚與生育,想出絕招一條,就是規定購買組屋的國民必須為21歲以上已婚夫婦,才合符資格上車,否則單身人士必須等到年屆35歲,才能真正做個有殼之人。

當香港人都為?結婚而買樓時,新加坡處處都是為了買樓而結婚的後生仔。Marcus13年前已經晉身為組屋業主,彼時他23歲,身邊有拍拖的朋友都趕結婚,為的就是快快上車當業主,否則再待幾年若加薪太快,入息超過政府規限的話,便會錯過很多買樓的優惠措施。故此當香港學生哥21歲大學畢業愁出路的時候,新加坡年輕人愁的竟是買屋要買哪一區。

23歲結婚挑近父母屋苑

「我買這個房子的時候,樓價為20萬新加坡元(約120萬港元)。我23歲立即結婚,那時不過工作了一年就上車了,結婚老實的是為了買房子呀。」Marcus說?跟太太相視而笑,他現已是兩女之父,生活重心凡事以妻兒為先,盡管年紀輕輕,卻是個老成的爸爸。

由於兩人皆是首次置業,故彼時購買二手組屋即獲政府獎勵5萬新加坡元(約30萬港元),但條件是餘生不能購買新建組屋,否則須將獎金償還。最後房子折實 20萬新加坡元(約120萬港元),攤分25年償還,Marcus每月跟太太合共供款700新加坡元(約4,200港元)。

隨?女兒長大,Marcus心思思想換樓,但他的選擇有限,只能購買私樓或者二手組屋,說?他瞪大眼睛:「所以我是誓死不會買新組屋的啦!」

新加坡的私樓巿場分為政府跟私人地產商合建模式(EC),以及純地產商興建的樓宇,前者樓價比後者便宜。思前想後,Marcus決定買入簡稱EC的物業。

愈早結婚愈多特別優惠

以EC每平方呎賣450新加坡元計,要買得他心儀的單位,大概要花80萬新加坡元(約480萬港元)左右。基於政府規定國民不能同時擁有組屋和私樓的政策,若他買入了私樓後,須於半年內售出其組屋單位,「我現在盤算的是,當這個組屋升至大概35萬新加坡元(約210萬港元)時,對我來說便是合適的價錢賣出,好補貼我買私樓的費用。」

彼時23歲工作未及一年便能夠買入人生第一個磚頭,是因為得到政府大量補貼以及得享低息貸款,Marcus甚至毋須繳交首期便輕易上車,故此唔夠手期買樓從來不是他的噩夢:「重點是你要年輕,工資仍然很低之時,又結了婚,就能符合很多特別的資格,獲得優厚的政府補貼而上車。所以買唔到樓住實在不會是我的憂慮!」

新加坡人真正的安居噩夢,應該出現在上了車以後:「我們兩夫婦最擔心的,是不能失業。因為買樓的擔子一背上了就卸不下來,對我們來說,keep住有份工,每月可以定期還錢,才最是重要。」

...................

Case 3 Marcus‧Josephine

(廣告業)˙(家庭主婦)

房屋類型:二手組屋

1998年:120萬港元買入

2011年:現值180萬港元

貸款年期:25年

每月供款:4,200港元

面積:1,200平方呎

居住人數:夫婦、一名傭人、兩名女兒

----------------------------------

房策 多得記不住

新加坡出生率極低,加上其行之已久的優生學,故國策之一是鼓勵國民快快結婚、早早生育。Wilson夫婦同樣廿歲出頭便拉埋天窗,並立即買樓成為有殼一族。當年他買樓時獲得政府補貼18萬港元,但條件是起碼住夠10年才能轉讓,如今他們安居12年,房子升值逾百萬港元,但他們卻仍然眼觀鼻鼻觀心沒想過樓換樓。

Wilson:「政府推出的打擊炒樓措施很多很多,感覺上幾乎每個月都有新招,房屋政策多得讓人記不住。最近一招是規定不准同時擁有私樓和組屋。能否上車確實不是我憂慮的東西,十幾年前買入這間屋也不覺得太吃力,地方也大,就算現在樓價狂升,我也沒有想過要賣樓圖利,因為這樣做的話你會發覺規限多多,讓人打消這個念頭。安安穩穩住就好了。」

...................

Case 4 Wilson‧Karen

(五金生意)˙(護士)

房屋類型:二手組屋

1999年:248萬港元買入

2011年:現值360萬港元

貸款年期:30年

面積:1,400平方呎

居住人數:夫婦、三名子女、兩名傭人、祖母

----------------------------------

生活簡單 物慾減少

單身人士如想在新加坡獨居,必須年屆35歲以後,才獲准許買組屋自住,否則並不符合上車資格,原因是政府鼓勵結婚生育,故對於遲婚一族來說,上車特別困難。

不過港女Yvonne依然鍾情新加坡,認為星政府的家長式管治,比香港議而不決要討好得多,對移民生活非常滿意,「在香港生活很緊張,壓力大,便不斷消費麻醉自己。後來覺得整個生活狀態有問題,有一次來新加坡探朋友,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裏的生活,便申請移民,直至6年前來報到。在香港一直儲不到首期上車,這裏的公積金僱主供款多,個人入息兩成也要上繳,變相迫自己儲錢,而生活簡單了亦令物質慾望減少,前兩年終於買到樓,已決定在新加坡安居。」

...................

Case 5 Yvonne

(香港移民,從事Marketing)

房屋類型:二手組屋

2008年:192萬港元買入

2011年:現值252萬港元

首期費用:30萬港元

供款年期:15年

面積:1,000平方呎

居住人數:一人

----------------------------------

香港樓市的NO return!

坊間似乎都喜歡將香港和新加坡兩地的樓巿進行比較,認為港府該仿效獅城模式。但曾經在該地著名的東南亞研究所當過訪問學人,由此而愛上獅城,並一度在當地買過一個組屋單位,打算日後退休養老的香港大學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見圖)直言,香港已經「No return」,而獅城也不是好的模仿對象。兩個地方人民性情素養大不同,根本無從比較。

政治產物 Vs 商業結果

新加坡已被打造成一塊「人人有車上」的樂土,「上車」是其房屋政策的核心思想,甚而已達到國策層面,不容有失。故此獅城樓房買賣規條繁複瑣碎、限制亦多,以盡量確保所有人上了車就不落車,減少一切轉讓炒作的可能。

周永新說,新加坡組屋是政治產物,香港樓巿是商業結果。前者透過全民的公積金計劃供樓,公積金?弗人是政府,政府收了國民供款後便用來建屋、建機場,政府組居佔了八成半,羊毛出自羊身上。後者的強積金計劃?弗人是銀行和金融機構,樓巿逾半是私人發展商推的單位,兩者國情完全不同。

他舉例,獅城的親政府議員會以「組屋翻新」為競選大綱,以此作為「箍選票」的條件,他們並會經常使用組屋的空地大堂搞政黨活動,是以反對黨在政壇上總難以立足,也可見組屋的政治意味。

「我們不可能學新加坡的。香港樓市模式是No return的東西,房屋政策沒可能重新規劃,一改就是牽一髮動全身,沒可能。」

自由受損 Vs 安居樂業

在獅城安居看似容易,但實際上買賣物業的自由卻諸多限制,例如單身人士被限制買樓,直至35歲才解禁,看在香港人眼裏似乎難以接受。但周永新笑言,幾乎所有調查都顯示,房屋、教育、醫療、就業、經濟等,永遠都是巿民關心的Top 5,所謂犧牲了的自由,其實九成人都不在乎,故此他相信不論是星州人還是香港人,置身這個環境都不會認為自由受損,相反會頗為享受安居政策。

不過,周永新最後卻賣掉了該幢獅城物業,原因是組屋限制多多,他寧願早點脫手,「如果我安於做一個研究型學者,不批評社會政策,我是寧願在新加坡安居,而不揀香港的。」

﹏﹏﹏﹏﹏﹏﹏﹏﹏﹏﹏﹏﹏﹏﹏﹏﹏﹏

10絛新加坡家長式「上車」校規

(1)必須為年滿21歲的已婚夫婦,或者與父母或子女共同申請

(2)任何未婚的單身人士如想購買組屋自住,必須年滿35歲才合乎資格,並且只能購買二手組屋,不能購買新建組屋

(3)購買新建組屋能享多項優惠,包括比巿場低的貸款利率(介乎1%至2%),以及高達九成的按揭,但一生人只能循此方法借貸兩次

(4)若為首次「上車」的夫婦,政府會提供多項折合約四成的樓價補貼

(5)一對夫婦一生人只能購買新建組屋兩次,以防補貼優惠被濫用圖利

(6)若購買的組屋單位鄰近父母居住範圍,可獲最少1萬新加坡元的現金回贈

(7)新加坡打工仔每月的兩成月薪被自動轉帳至公積金戶口內,其中一大部分被規定作買樓之用,藉此降低國民上車壓力。故此他們的供樓款項皆透過戶口進行,一般情況毋須繳付現金

(8)不能以個人名義同時擁有組屋和私人住宅,也不能同時購買兩間組屋,政府藉此規限買樓者皆為自住用途,杜絕炒賣

(9)若夫妻二人離婚,不論是否育有子女,政府皆規定須於6個月內將組屋賣掉搬出

(10)凡有賣樓打算,必須邀請官方人員為單位定價,確保政府有效掌握組屋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18

白居二80萬買青衣邨凶宅

1 : GS(14)@2016-02-02 15:53:33

【本報訊】樓市低迷,繼上周青衣公屋長安邨120萬元低價成交後,青衣區驚現低市價近七成公屋成交。市場消息指,白居二買家剛以80萬元超低價,購入青衣邨凶宅單位,呎價僅1,632元,低市價近七成。消息指,單位是青衣邨宜居樓低層4室,實用面積490方呎,白居二買家剛以80萬元買入單位,呎價僅1,632元,由於單位內有人燒炭身亡,列入凶宅,遂大幅低於市價。據知,業主原放盤叫價150萬元,其後數度減價,先減至110萬元,再減至90萬元,最終以80萬元沽出,劈價70萬元,劈價近47%。同區車位貴達200萬元,一個車位等於兩間公屋凶宅。不過原業主2002年18萬元買入,持貨14年,賬賺62萬元。



低市價近七成

同類單位對上一宗成交追溯至去年11月,為宜居樓低層5室,實用490方呎,未補地價成交價254萬元,呎價5,184元,成交價差距68.5%。旺市時凶宅一般較市價平一成,淡市平兩至三成,就算凶宅之王荃灣中心六屍命案亦不過市價一半,代理形容今次青衣公屋凶宅「平過龍」。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房委會為白居二買家提供擔保予銀行,按揭成數最高九成,雖然上述單位被指為凶宅,然而凶宅沒有官方定義,估計房委會不會因為單位被指為凶宅而不做擔保。假設今次買家借盡九成,首期只須8萬元上車,若承造按揭25年計算,息率2.15厘,月供僅3,105元。以房委會新公屋每月呎租約4.5元至6.5元推算,上述公屋月租約3,000元。換言之,租公屋,不如供公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7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27

美國稅制複雜 置業前宜諮詢會計師

1 : GS(14)@2019-05-23 08:20:1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283&issue=20190523
【明報專訊】所謂不熟不買,地產代理監管局行政總裁韓婉萍上月在本欄表示,建議準買家在海外置業前須做足功課,了解樓盤實况及發展商實力,最好可到當地實地考察,增加買到具備升值潛力優質海外物業的機會,故讀者擬投資三藩市物業,可先親身飛往當地調研,目前本港往來三藩市每日有3班航班;另外,Pillar Capital Real Estate亦與方土房地產合作,通過一站式服務、股權或基金等多元方案,根據投資者的不同需求,直接或間接投資於三藩市物業。

置業要取稅務號碼 免1/3利潤繳稅

美國被稱為「萬稅」國家,在當地置業投資當然亦要留意稅務事宜,Angela回應,她不具備向客戶提供稅務資訊的牌照,故投資者應該就此諮詢具備相關專業資格的會計師,但可以分享一些在美國置業的稅務常識。

Angela表示,一般來說,投資者在美國買賣物業賺取利潤,須繳付稅率高達三分之一的資本增值稅;但若他們在置業時已向當地稅局取得稅務號碼,日後出售物業時可扣取多項費用才計稅,詳情可與會計師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36

「股壇猛人」1.5億買嘉慧園

1 : GS(14)@2017-12-10 23:51:26

【本報訊】豪宅市道持續造好,即使樓齡已45年的中半山老牌豪宅嘉慧園,亦獲股壇名人入市。中半山馬己仙峽道的老牌豪宅嘉慧園,除了影帝張家輝斥逾億元豪氣購入外,連有「股壇猛人」丁鵬雲(圖)趁勢入市。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嘉慧園D座中高層單位,實用面積3,349方呎,建築面積3,700方呎,上月初獲買家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以1.49億元買入,實用呎價4.44萬元,建築呎價4萬元,登記買家TING PANG WAN RAYMOND,與丁鵬雲英文名相同。丁鵬雲早前斥逾半億元場外增持小南國逾5%股權,每股作價0.45元,當時有市場猜測,丁入股不排除為了部署日後買殼。至於今年同樣買入嘉慧園的張家輝,則斥1.31億元購入J座實用3,366方呎單位。

瑞峰花園呎價13,807元

世紀21奇豐張文鏗表示,大坑瑞峰花園6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521方呎,四房向東北,換樓客以2,100萬元連車位沽出,實用呎價13,807元,創屋苑呎價新高。原業主1991年1月以239萬元購入,是次賬面賺1,861萬元,升值7.8倍。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7/20237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32

彌敦道隱形富婆曝光

1 : GS(14)@2010-07-25 20:11:1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68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53

豪客7,300萬元掃3伙My Central

1 : GS(14)@2017-10-30 00:51:59

【本報訊】樓市火熱,市民恨買樓「恨到發燒」,樓價望難跌,新盤賣樓往往大排長龍。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實,與市建局合作的上環豪宅My Central昨日進行第3輪銷售,68個單位短短4小時沽清,有「公司客」支付逾千萬重稅入市。


數百人大排長龍


My Central雖然昨天已經是第3輪賣樓,而且入場費全部逾千萬元,最平679方呎兩房單位折實價近1,800萬元,最貴呎價逾3.5萬元,但是下午3時半開售時,位於中環長江中心售樓處樓下現排隊人龍,現場連地產代理估計有數百人排隊。過去兩輪均有大批向隅客未能揀樓,長實昨安排大手向隅客優先揀樓。消息指,該時段已售出逾四成單位,涉約29伙,當中13組客各購兩伙。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最大手有買家動用逾7,300萬元連掃3伙作投資用途。另市傳有公司客掃入中層D及E室,以折實價約4,528萬元計算,因以公司名義入市,須支付30%印花稅,涉及辣稅逾1,300萬元。消息指,截至晚上7時40分,68伙已全數獲認購。細價樓亦搶購。資本策略的屯門單幢新盤城.點,昨以招標形式推出21樓E室撻定貨,屬項目最後一伙,實用232方呎,開放式間隔,成功以438.8萬元售出,呎價近1.9萬元創樓盤新高。此單位原於上月以378.86萬元售出,但買家撻定,事隔一個多月後,透過標售竟搶貴16%或近60萬元。只能山水煮食的大埔村屋元墩下2號,昨賣出一樓最後一伙,成交價450萬元,呎價約6,190元。會德豐的將軍澳Capri昨售出13號洋房,成交價5,000萬元,呎價約25,853元。■記者朱連峰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28/201970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55

黃竹坑站2期招意向 估值最高逾百億

1 : GS(14)@2017-10-27 11:50:1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149&issue=20171027
【明報專訊】繼今年4月港鐵(0066)以代理人身分推出西鐵錦上路站項目後,港鐵昨公布,推出黃竹坑站第二期物業發展項目,即日起招收意向,市場估計,項目最高估值逾百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逾2萬元。

上述黃竹坑站第二期項目,將於即日起招收意向書,並於下周四(11月2日)截止,該地盤為純住宅項目,地盤面積約92,570方呎,可建樓面約49.3萬方呎,預期可建2座住宅,提供約600個住宅單位,物業預計於2023年落成。資料顯示,今年2月截標的黃竹坑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爆冷由中資中國平安保險(2318)旗下平安不動產資本,伙拍本地建築商路勁基建(1098)投得,當時有傳中標財團出價約65億元,連同46.84億元補地價計,即總地價逾百億元,折合每呎樓面地價約1.9萬元。

可建49萬呎 兩座涉600伙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項目地皮估值介乎約88.7億至103.5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約在1.8萬至2.1萬元水平。他估計,項目將吸引逾20家發展商遞交意向書,但由於發展規模大,相信除資金雄厚的大型發展商獨資參與外,部分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將合組財團競投,以便攤分發展風險。

新地研入標長沙灣酒店住宅地

另一方面,長沙灣興華街西對出酒店地將於今日截標,項目佔地52,528方呎,最高可建樓面374,264方呎。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項目鄰近港鐵南昌站,交通便捷,未來項目可享全海景且具一定規模,料將主要吸引有酒店業務的發展商及財團入標,項目估值約29.94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8000元。

市場另一焦點地皮、長沙灣興華街西對出住宅地,則於下月10日截標,佔地208,262方呎,指定作私宅用途,可建樓面987,812方呎。中原測量師張競達表示,同區匯璽早前錄得理想銷情,為發展商注下強心針,相信可吸引各大發展商入標競地,估計該幅住宅地估值約148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5,000元。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集團對兩地均有興趣,將會積極研究入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93

啟德1號II 第5座樓王登場

1 : GS(14)@2017-09-04 11:44:00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55&issue=20170904
【明報專訊】作為東九啟德新發展區首個住宅項目、加上是全港暫時唯一「港人港地」樓盤,中海外(0688)發展的啟德1號I及II,自去年夏天、今年初推出以來,都是市場焦點所在;項目已獲批入伙紙,預計可於10月收樓,發展商近期開放啟德1號II第5座現樓單位,讓買家可實地感受啟德新區魅力。

廣告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攝影 蘇智鑫

啟德1號II由兩座高座及7座低座住宅大廈組成,共提供624伙,高座部分提供1房至3房,實用面積375至799方呎。至於低座則全屬4房大戶,實用面積1561至2414方呎。中海外早前開放項目6個現樓單位,包括高座第5座33樓的5個單位,位置是整個屋苑、甚至是整個啟德新發展住宅區內最接近港鐵沙中線啟德站廣場的住宅項目,步程只需數分鐘,出入方便。

最接近港鐵啟德站廣場

不過,項目大部分單位的景觀,均是望屋苑本身或周邊屋苑樓景,景觀較開揚單位,為實用面積799方呎G室,屬3房1套間隔;單位大廳外望新蒲崗一帶,前臨區內兩個地標商業項目,包括早前由南豐以逾246億元投得的商業地王,以及去年利福國際(1212)以78.33億元奪得的雙子塔式商廈項目,計劃打造成SOGO旗艦。單位配套方面,廚房配備一系列德國家電,U字形設計的桌面,方便下廚。

另今期項目中,有近六成為2房戶型,可細分為2房、2房連儲物室兩款間隔,實用面積547至563方呎,發展商同時開放3個不同類型的2房現樓單位,包括實用面積561方呎的5座33樓J室、面積相同的33樓K室,另33樓F室,實用面積為563方呎。可留意的是,上述J、K室均望內園或屋苑樓景,而K室景觀與上述3房G室相若,同望未來兩個地標式商業項目。

至於同層H室,為實用面積375方呎的1房戶,大廳及房間均以樓景為主;單位採開放式廚房設計,睡房則配置趟門,空間更靈活。

六成屬500餘方呎兩房戶

除高座第5座單位外,發展商同時開放一個位於低座第8座的4房大單位,實用面積1606方呎,大廳面積約440多方呎,L形窗戶令景觀更廣闊;大廳外連露台,可望內園、泳池景,主人套房連浴室面積超過280方呎,十足豪宅氣派,惟部分房間望公屋景。

[睇樓速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18

新盤速遞:舊區蚊型盤 樓花期逾兩年深水埗海柏匯 戶戶不足300呎

1 : GS(14)@2016-01-23 18:56:17

■大門旁為開放式廚房及儲物間。








深水埗海柏匯前臨西九龍走廊,開揚遠景單位要日夜承受行車聲浪,享有遠海景的代價是噪音入室兼有西斜。物業附近有多個市建局重建項目,顯示地區老舊有待重新發展的逼切性,不熟悉此處的外區客一定要有心理準備。物業主打挑戰居住空間極限的細碼戶,發展模式跟近年氾濫的市區劏房新樓無分別,在樓價被唱跌的大環境下,這個樓花期超過兩年的舊區蚊型樓,後市變數極大。記者:伍志輝攝影:袁志中 陳東陽



■物業附近西九龍走廊橋底環境認真麻麻。


海柏匯與西九龍走廊高架行車天橋只是相隔一條通州街,物業基座平台與天橋高度相若,住宅樓層最低的3樓單位,向西南戶外望橋上迎面而來的高速行駛車輛,景物極富動感及聲勢,基本上西南向單位都免不了受影響,尚幸中高層單位雖然有噪音,但同時可以遠眺通州街公園、南昌公園以至西區海景,觀感上得到補償。



開放式最細183呎

物業每層7伙,A、B及G室為開放式間隔,面積183至214方呎,以A室窗戶最大,浴室無窗兼且僅設露台,B室大廳偏細但採用對流窗設計,G室玄關最短大廳相對見使,兩者浴室淋浴間外連工作平台,沖涼記得鎖緊門。每層C至F室為一房單位,面積259至286方呎,廳房大小相若,分別外連露台及工作平台,大門旁均設有由趟門劃出的儲物間,大小與中細碼衣櫃相若,實用性一般。物業3樓僅B至G室均設平台,面積60至327方呎,29樓單位一律附設天台,面積93至218方呎。單位用料方面屬於中小型級數新樓標準,開放式廚房以德國西門子爐具電器為主,包括電磁爐、抽油煙機、微波爐、洗衣乾衣機及雪櫃,無窗浴室設備包括日本Panasonic抽氣扇、德國Stiebel Eltron電熱水爐或TGC煤氣電熱水爐,所有單位浴室淋浴間只有約4呎長,沖涼不宜太大動作。



海柏匯18樓D室【示範單位資料】

實用面積:286方呎(包括22方呎露台及16方呎工作平台)間隔:1房1廳;另儲物間





■平面圖

■大廳附設露台,落地窗夠大。

■浴室無窗,淋浴間地方淺窄。





■睡房外連工作平台。

■開放式廚房提供西門子爐具電器。

■浴室入口設於睡房內。



會所設健身室 管理費貴

【配套設施】物業配套簡單,地下停車場提供8個住客泊車位及4個電單車位,小型會所設於2樓,連同平台面積合共約5,673方呎,設施包括健身室、兒童攀石天地、遊樂場及燒烤聚餐間,管理費約每方呎4.95元,最細碼183方呎開放式單位管理月費約905.85元。大廈附近商舖不多,通州街臨時街市開業的商販有限,深水埗玉器市場人流則較多,但環境亦比較老化,沿通州街前往大角嘴港灣豪庭有較具規模的購物商場。跨過荔枝角道、接近北河街市政大廈的橫街則是熱鬧的街坊地段,攤檔小販密集的鴨寮街亦在附近,同時亦是港鐵深水埗站的所在地,距海柏匯約10至15分鐘步程。由海柏匯亦可以步行往港鐵南昌站,需時約10至15分鐘。




鄰近長實項目 涉877伙

【同區供應】海柏匯附近現存多個市建局重建項目,以長實於2014年12月投得的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發展計劃最具規模,項目由A、B及C三個地盤組成,原計劃興建5座大廈提供845個單位,早前長實對項目作出修訂,包括減建1座住宅及縮減平均每伙面積,將單位總數增至877伙。項目預計落成日期為2017至2018年。2014年12月由遠東發展投得的海壇街229A至G號項目,鄰近深水埗公園,預計2018至2019年完成,發展商去年表示項目會在2017年底應市,提供約80伙,主要有一房及兩房戶型。其他鄰近的發展包括由新地發展的港鐵南昌站項目,共分3期,其中1A期約1,000伙,提供開放式至四房單位,今年第四季登場。



海柏匯Harbour Park【屋苑資料】

地址:深水埗通州街208號座數:1座樓層總數:26層(地下至29樓)每層伙數:7伙單位數目:161個實用面積:183至286方呎間隔:開放式及1房預計關鍵日期:2018年3月15日發展商:香港小輪管理公司:恒益物業管理管理月費:每呎約4.95元設施:會所及停車場校網:小學40網;中學深水埗區物業網址:http://www.harbourpark.com.hk



■海柏匯預算關鍵日期為2018年3月15日,樓花期超過兩年。

■海柏匯地圖

■優點與缺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3/19463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50

CCL最新報161.36點 連升三周兩破頂

1 : GS(14)@2017-09-04 11:47:4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61&issue=20170902
【明報專訊】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7月私宅售價指數連續9個月破頂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的CCL Mass、CCL(中小型單位),均齊升3周、為16周即約4個月以來再現,並連續兩周齊創歷史新高。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上述數字確認樓價已擺脫高位橫行局面,蓄勢待升,預期9月份樓價重拾升軌。

CCL最新報161.36點,按周升0.35%;CCL Mass報163.3點,按周升0.26%;CCL(中小型單位)報161.40點,按周升0.31%。至於CCL(大型單位),最新報161.17點,連續4周創歷史新高,按周升0.52%,反映豪宅升勢持續。

分區方面,港島CCL Mass報175.12點,創歷史新高;新界東CCL Mass報167.73點,按周升0.02%。不過,九龍CCL Mass報156.99點,按周跌1.81%;新界西CCL Mass報146.52點,按周跌0.09%。此外,樓價指數創紀錄同時,地產代理監管局資料指,截至8月底持牌代理人數38,164人,按月增122人或0.3%,再創歷來新高。

建生邨實呎10817 屯門公屋王

另外,祥益地產營業董事胡志偉表示,屯門建生邨6座(泰生樓)高層3室,實用面積208方呎,獲外區上車客以225萬元(已補地價)購入自用,實呎10,817元,打破2015年同區良景邨錄得的10,131元舊紀錄,膺屯門公屋王。胡指,原業主1998年以6.34萬元向房委會購入(未補價),即使扣除補價,相信仍獲相當利潤。

東港城複式6年升五成

新地(0016)將軍澳日出康城晉海快將推出,區內錄高價二手成交。中原分行經理張炳輝指,東港城8座高層複式特色戶,屬3房連套房和士多房間隔,實用面積1075呎(另連758方呎天台和84方呎平台),以1580萬元易手,實呎14,698元,新買家為用家;原業主2011年以1050萬元購入,持貨6年帳面賺530萬元或五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