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从安莉芳(1388)折射戴维斯双杀的巨大威力和风险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nf3g.html
在2008年,自己的博客记录了安莉芳投资历程: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9xoz.html
当时安莉芳徘徊2元,金融风暴还跌过一元(现价七元多)。很明显,她当时因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仅仅是增长预期达不到而不是出现亏损)遇到了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从上市八元一路下跌)。遗憾的是,安莉芳在已经过早卖出,笔克远东则一直持有,很明显,笔克远跑输安莉芳。
首先了解戴维斯双杀
关于戴维斯双杀的百度解答: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以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为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的说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称为戴维斯双杀效应。

双杀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杀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杀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杀更实用一些。 双杀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戴维斯坚持的操作很简单,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客观的。 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

1 1.2 1.4 1.6 1.8 2.5 3.5 5

10 倍PE 10 12 14 16 18 (此时的价格很可能在12元) --转折
20PE*2.5元=50元---100元 即由12---50元--100元,获利4倍--8倍,
而净利润只是转折性地由10%/年增长到40% ,同时双杀中的PE变成了20,

即DAI氏双杀的高获利度在于其 PE的大幅提高,而净利润的拐点大幅增长即是催化剂!
 
在看到暴利的前面,先看看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风险。当达不到市场预期及市场给予的估值下调时,股价会短时间内暴跌至非理性的价格,如果又碰到大的金融危机或大熊市,股价的跌幅可以说不言底。安莉芳在08年正是碰到了。类似的味千也似乎碰到。而一旦市场恢复信心及恢复增长,戴维斯双杀的效应也可以使股票暴涨。但人性的弱点会驱使我们作出反金字塔的投资,在恐惧的时候也恐惧小资金投入,在贪婪的时候大资金投入,其结果也可想而知,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在股市难以赚钱而又难以克服的心理。
投资首先要保住本金,骑不到黑马不会有损失,但骑了白马摔下来则可以轻易让你损失过半。跌50%容易,要回本,可要升回100%,这也是大家同样的感觉:升起来很慢,跌起来很快。要避免买入高估值,市场给予高预期的股票,她的股价聪明人已经反映出大部分好消息了,这也正是今年港股操作的要点,今年无论A股和港股股价都不太便宜,今年选的港股都偏重安全第一。而建仓不久的合生创展00752,今年似乎在遭遇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不断的房地产调控,大股东做出损害小股东利益低价给自己配股(还好不是圈钱),也许还有人为的故意打压,股价仍一路小幅下滑。如果再遭遇金融危机或经济二次探底的打击,她的股价也可能现价夭折而不言底,但可以保证的是,我那时候一定在场,而且有充裕的资金不断买进。市场会对其不利因素充分反映,一旦反转,相信会有可观回报,从货币发行角度看,房地产的升值可以说是合理,但投资房产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路人皆知。希望能博一回戴维斯双杀。
股市有风险,谨慎!独立思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53

三萬元高粱 兩小時秒殺的品牌戰

2012-02-27  TCW




同樣是十五年存放於戰備坑道的陳 高,不同的是,成立超過一甲子的金門酒廠,首次出現身價創新高、達二萬九千八百元的高粱酒。

這支去年十二月底發表的高級酒款,在瓶肩及瓶口 有手工雕飾鎏金,並由歌手江蕙代言,搶攻頂級高粱市場。近三萬元的定價,相較於金門酒廠以往最高單價產品八千元,差距近三倍;推出後,限量兩千瓶兩小時即 完售。「秒殺」產品背後,是金酒的品牌轉型嘗試。

去年二月吳秋穆接任總經理,金酒去年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EPS)二十八元, 比台灣菸酒公司多八倍,也比多數上市櫃公司強。金酒去年盈餘上繳縣庫約五十億元,擁有金雞母,讓金門成為全台唯一財政盈餘的縣市。

金酒做了 什麼改變?「公營事業必須要有更多的創意!」吳秋穆說,金酒在台灣高粱酒市場市占率達八成,許多人認為市場已近飽和,難以突破;但他強調,「若不成長,就 無法永續經營。」因此,一上任就訂下品牌轉型的目標。

推品牌轉型,吳秋穆壓力很大,因為先前提出者,在金酒待不到兩年,就鎩羽而歸。金酒五 年換了三任總經理,異動頻繁與縣議會有關。

二○○九年,金酒請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所畢業的姚松齡,他過去曾任麥肯錫公司中國專案經 理、瑞士信貸投資銀行部經理等,是第一個和金門毫無淵源的金酒總座。

解決首道難關:說服議會,推動品牌轉型

姚松齡喊出「金酒 產品要朝向精品化、時尚化與多樣化」,他不僅敢衝,還創造單年稅前盈餘成長七億元的高獲利。但後來卻因「適應」問題,不到兩年就閃電請辭金酒總座。

二 ○一○年五月,姚松齡到議會報告業務狀況,但縣議員關心的卻是金酒人事,雙方不搭調,專業經理人與縣議會民代衝突升高,議員甚至拿起桌上不鏽鋼保溫杯蓋砸 向備詢台,造成議程一度中斷。

舉凡金酒預算審核、漲價、廣告預算、幹部不適任案等,金門議會都有通過與否的生殺大權;因此,要推動品牌轉 型,議會是第一道關卡。

拉高產品價值:把豪飲形象,變品酒文化

出生於小金門的吳秋穆,雖從淡江大學機械系畢業後即在台灣本島 工作,其後在中山科學研究院、茂能科技工程、中衛發展中心等任職達三十二年,但畢竟人不親土親,與議員有共同語言;他在金門縣長李沃士邀請下,回金酒工 作。

任職過公、民營機構的他深知兩套遊戲規則,因此在面對議會諮詢時,先用數字佐證,再耐心釋疑,讓老機器在快慢中得到最佳配速。「轉型成 長好像開車子轉彎,快慢拿捏很重要。太快,企業會擔心組織抗拒,甚至犧牲短期成長;但若是太慢,容易錯失時機。在公家機關,快慢拿捏更為重要。」

他 坦言,「在人的關係上,以慢打快;在策略布局上,要以快打慢。」他評估國內市場已近飽和,既有顧客群年齡層偏高,唯一突破點便是創造嶄新產品。

此 外,他也想搶攻中國市場。二○○九年中國白酒市場總產值約新台幣七千億元,但金門高粱酒市占率僅○‧○三%。他盤算,若能提升到一%,營收就能增加約六十 八億元,約金酒年營收的一半。

即使在台灣是龍頭,思維也非變不可。「過去金酒給人的印象是豪飲,要將頻道切到品酒文化,才能創造高價值,」 吳秋穆說。高端白酒單瓶利潤高,以中國貴州茅台為例,毛利率在七○%到九○%不等,比金酒產品平均毛利率,足足高出三十到五十個百分點。

要 創造新產品,切入中國高端市場,就得靠設計與包裝。

改造公家體質:加班動腦,創三十項新品

他上任後首件事,就是成立「新產品 會議」。召集營業、總務、物料和研發一級主管,利用每週一個晚上,進行腦力激盪。一年來開發品項已達三十多件,是前年的三倍。

許多金酒主管 從畢業後就在金酒任職,優點是向心力足,缺點是欠缺民營企業的靈活思維。當他嚴格治軍調體質時,自然遇到雜音,「網路上罵我的人,還不少,」他戲謔的說。

「公 務員文化少做少錯,過去金酒員工幾乎很少加班,一到六點就下班,光要求晚上開會,心態調整就是一道工程;」金酒營業組組長林文君坦言:「還要換腦袋,除了 原專業,還須有跨界思維,生產和包材設計的人,光是對話就要磨合半天。」吳秋穆也推動目標管理制度,讓員工對個人產值負責。

此外,由於離島 吸引設計人才不易,他以「委外」方式引進創新活水。去年,金酒首度舉辦設計比賽,將包材設計人才養在民間,再靠金酒團隊力量,將創意轉成商品。

吳 秋穆指出未來金酒將朝三方向進行,一為年輕化,開發三十八度的喜宴酒,讓年輕人接觸金酒;二是開發禮盒和珍藏市場;三為高價白酒。

過去一 年,金酒這隻恐龍開始跳舞,轉型策略是否成功,不但影響金門縣庫盈餘,也攸關台灣白酒商品,能否在中國市場占一席之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2

「他們都是我殺的!」

2016-05-16  TWM

自一九八二年一月三十一日開始,德斯特就開始殺人。 檢調一直奈何不了這位又聰明、又有錢的犯人,直到他無意間被錄到:他們都是我殺的!

羅伯.德斯特(Robert Durst)是美國最傳奇的殺人嫌犯。一九八二年一月三十一日,他的妻子凱瑟琳(Kathleen McCormack Durst)失蹤,三十四年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德斯特的說詞疑點重重,檢察官一直認定他是凶手,但就是找不到直接證據。

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德斯特的密友蘇珊.伯曼(Susan Berman)被殺,警方認為是德斯特幹的,但一樣證據不足,無法定罪。○一年十月,德斯特的鄰居布萊克被分屍六塊,警方逮捕德斯特,之後他棄保潛逃,再度被捕。到了法院,這回罪證明確,他居然說服陪審團他是自衛殺人,因而被判無罪釋放。 一五年三月十四日,德斯特被聯邦調查局逮捕,因為他自己說出「他們都是我殺的!」無意間被錄下來。司法人員費了超過三十年的工夫,苦無鐵證,現在證據被嫌犯自己製造出來,這是怎麼回事?

童年失去母親 蒙受陰影

德斯特的父親是紐約地產大亨。家境富裕沒有帶給他快樂,他七歲時,有天晚上被爸爸叫起來,他看見母親站在屋頂,他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向媽媽揮手,爸爸叫他回去房間,然後他媽媽就跳樓自殺。也許是童年的陰影,他少年時期行為經常脫序,而且和弟弟感情很差,嚴重到兄弟都需要心理輔導。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家族企業工作,後來父親決定讓他弟弟接班,執掌四十億美元的資產。德斯特又氣又恨,從此跟家人斷絕關係,但他還是擁有一億美元的財產。

德斯特和凱瑟琳的婚姻也沒有驅散他的陰霾,夫妻時有爭吵,甚至動粗。

一九八二年一月三十一日,他們在康乃狄克州的朋友別墅又發生爭吵,凱瑟琳決定一個人回紐約,德斯特送她去搭火車。晚上德斯特出門散步,還在路上打公共電話給妻子,她那時已安全到家。

之後不知為何,凱瑟琳就人間蒸發。這些當然都是德斯特的說法,經過查證,時間、地點都兜不攏,但檢方只能證明他說謊,無法說他有殺人。

這時,跟在德斯特身邊捍衛他的人就是蘇珊。他們在學生時代就熟識,德斯特妻子出事後,他們關係變得親密。蘇珊的出身也有點不尋常,她的老爸是大黑道,蘇珊外放光亮,德斯特內斂陰沉,相反的兩個人正好合得來,但之後也因差距過大而分開。

二○○○年,紐約檢方再度盯上德斯特,重新調查凱瑟琳案,準備傳訊蘇珊。此時德斯特與蘇珊已經沒有親密關係,她有可能說出來。結果蘇珊還來不及應訊,就在洛杉磯被槍殺,而德斯特有殺人滅口的動機,且案發時,他人從紐約跑到洛杉磯附近。

最怪的是,案發後,洛杉磯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警局收到匿名信,告訴警方蘇珊家有屍體。這很可能是凶手寄的,因為沒有這封報案信,警方根本不知道有人被殺。這封信有個特徵,就是信封上的比佛利(Beverly)拼錯了,寫成Beverley,多了一個e。

德斯特雖有重嫌,但他有錢,能請到最厲害的律師;警方證據有限,所以奈何不了他。德斯特因此案搬到德州,隱居在日租公寓。○一年十月,他用槍殺了鄰居布萊克,再用水果刀、鋸子、斧頭,把鄰居分屍,屍塊丟進海灣。這回罪證明確,他也承認是他殺的,但居然可以逍遙法外,只能說他的律師真有兩下子。

事情喧騰一時,不久就被淡忘,但有個人沒忘記。好萊塢的製片安德魯.杰瑞克(Andrew Jarecki),用德斯特的故事拍了電影《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在一○年上映,票房很好,又勾起媒體的記憶。杰瑞克接到德斯特的電話,說他願意現身說法。

關鍵一封信 揪出凶手

杰瑞克立刻籌畫一部紀錄片,取名為《黑色豪門疑案》(The Jin)。除了採訪德斯特長達二十個小時,還採訪所有相關人物,完成六小時的電視紀錄片。杰瑞克在拍片過程中,意外找到德斯特當年寫給蘇珊的一封信,信封上的比佛利(Beverley)同樣拼錯字。他們先把信拿給德斯特看,確認是他寫的信沒錯。然後再把匿名報案信拿給他看,問他兩個信封有何相同的地方,德斯特對著鏡頭冷靜地說:「兩封信的Beverley都多了一個e。」德斯特心裡有數,他被抓到了。這時,杰瑞克和現場人員也故做鎮定,問他要不要休息一下。他說好,便起身進了洗手間。他忘了身上的麥克風沒關,在洗手間自言自語地說:「就這樣,被逮到了。」(There it is. You're caught.)「我到底做了什麼?那還用說,他們都是我殺的。」(What the hell did I do? Killed them all, of course.)德斯特不知道他說的話都被清楚錄下來。紀錄片最後一集在一五年三月十五日播出,前一天,德斯特被逮捕。

事情到這裡算真相大白,但官司有得打。其實德斯特如果不主動要求上節目,法律真的奈何不了他。

而他的聰明機智讓他逍遙法外,也讓自己陰溝翻船。他露出尾巴,自己踩住。當人可以隨心所欲時,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

撰文 / 郝廣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92

如果沒有相愛相殺的超級對手,你的企業憑什麽稱得上偉大 |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2/158692.shtml

如果沒有相愛相殺的超級對手,你的企業憑什麽稱得上偉大 | 黑馬薦文
線性資本 線性資本

如果沒有相愛相殺的超級對手,你的企業憑什麽稱得上偉大 | 黑馬薦文

大凡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推薦人:常皓靖

推薦星級:★★★★

閱讀時長:2619字,需用時5分鐘

推薦理由:麥當勞與肯德基、國美與蘇寧、蒙牛和伊利......縱觀商業發展史,我們註意到凡是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偉大的、旗鼓相當的對手。本文由線性資本(ID :LinearVenture)授權i黑馬發布。

如果沒有司馬懿,就沒有了諸葛亮在《三國演義》里堪稱經典的孔明戰仲達的傳奇; 如果吳王夫差,就沒有了越王勾踐後面的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如果沒有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就沒有了華山論劍的熊熊壯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如果沒有了交戰雙方,怎麽會有精彩的戰役,又怎麽會有偉大的將軍?孤掌必然難鳴,每個英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對手。英雄企業也不外如是。

大凡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眾所周知的麥當勞肯德基、國美蘇寧“美蘇大戰”、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兩樂”之爭、蒙牛和伊利、寶馬和奔馳、茅臺和五糧液等,無不不是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兩對相愛相殺的競爭對手們。

可口可樂 vs.百事可樂

說到可樂,你會想起紅色的可口可樂,還是藍色的百事可樂?都說自古紅藍出cp,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就相愛相殺接近兩個世紀了。

前面的70年對百事可樂來說可謂是漫漫長夜,長期生活在可口可樂的強大壓迫之中。百事可樂也曾三次上門請示可口可樂收購,卻遭到對手拒絕。大家知道,美國1930年代是經濟蕭條時期。當時,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售價都是五美分,但前者的容量是後者的兩倍。這時百事推出了一個廣告,說:“花同樣的錢,買雙倍的可樂。”它從價格上去打擊可口可樂,短期內奏效了。但很快,當可口可樂把價格降下來之後,優勢又回到可口可樂的手中。

進入1960年代末期,當百事可樂定位於“年青人的可樂”時,才算找準了可口可樂戰略上的弱點。因為可口可樂是傳統的、經典的、歷史悠久的可樂,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鎖在亞特蘭大總部的保險櫃中,全世界也只有七個人知道保險櫃的密碼。所以當百事可樂找出針鋒相對的反向策略,從而把可口可樂重新定位為落伍的,老土的可樂時,百事可樂從此才走上了騰飛之路。

回顧三次請求收購之路,我們可以看到百事可樂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是我們在看到它最近挑戰結果之外,還看到了什麽?產品的不斷完善,營銷的創意頻出,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所以百事其實開始打這場仗,就已經贏了。

阿迪 vs 耐克

一直以來,阿迪達斯(以下簡稱阿迪)與耐克都是一對死對頭。在過去幾年中,阿迪一直嘗試摧毀耐克這個無堅不摧的競爭對手,打官司、挖走代言巨星以及設計師,無所不用。同樣的,耐克也在各方面不斷的打壓阿迪,使其不能很好的發展,所以,兩個企業間結下了很深的梁子。

在2001年到2005年,兩大運動服裝巨頭勢均力敵。阿迪由世界級的設計師——山本耀司(據傳,山本最初是欲與耐克合作)擔當其創意總監,在此期間極大的提升了阿迪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與受歡迎程度,不僅如此,阿迪還以1.6億美元的天價,簽下大衛.貝克漢姆這的終身代言權這一大單。反觀耐克,在這一時期也達成了數項重大收購——搶購Hurley,匡威Starter,據估算總購價或達4.5億美元。

而在2006年到2010年,是耐克大火的時期。從當時的財務角度來看,總營收高達190億美元,同時,其品牌的市值也飆升至634.5億美元。同是從財務收入的角度來看,作為對手的阿迪,則是處於低谷,被耐克甩了好幾條街,連車位燈都看不見!

接下來,在2011年到2015年,則是阿迪的show time。 從2010年開始,無論是營收還是人氣、聲望,耐克都是扶搖直上。即使在2012年,股票分割令耐克的市值曾有短暫下跌。不過,這並未阻止耐克觸及現如今的峰值。目前,耐克的規模是阿迪達斯的四倍。阿迪的話,也在默默的努力著,面對勁敵的蒸蒸日上也不退縮,選擇了正面迎敵,積極研發新產品及增加對美國運動員的贊助,足見其重奪霸主之位的決心。

我們可以看到,在阿迪與耐克的競爭中,雙方都在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僅僅進行了品牌的精準定位和市場細分,更是塑造了更豐滿的企業形象。同時,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並且對消費者的心理拿捏得更為準確,成本也在不斷削減。

蘋果 vs 谷歌

在iphone7剛剛發布的今天,說到科技企業可能有不少人蹦入腦海中的第一個詞都是“蘋果”。但是你是否知道,在今年2月份谷歌的市值已然反超蘋果。沒錯,谷歌和蘋果都是科技企業我們都知道,但在我們前面討論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阿迪和耐克這相愛相殺的同質性極高兩對之外,為什麽這里要討論一個手機電腦品牌和一個搜索引擎平臺,感覺突然出現了奇怪的cp?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谷歌和蘋果分別代表著工程師的兩種極端文化:軟件和硬件的極致。谷歌是軟件文化極致的代表,非常講究工程師的主導性、技術為王,技術人員的地位至高無上,且非常強調透明度和協作。蘋果則更講究執行,把硬件方面的思路執行到極致,不允許犯太大錯誤。硬件的特點是很難通過叠代慢慢實現既定目標,只要產品賣出去都盡力達到最優,所以沒有太多機會去叠代(除非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召回)。

這兩種風格反應在產品的制造流程、團隊文化上就很不一樣:蘋果對錯誤的容忍度很低、跨產品的協作很少,不像谷歌和Facebook,做了很多共用的library,且鼓勵內部跨部門的協作。而蘋果更垂直化,不強調橫向的交流切磋。此外,蘋果雖然在硬件人才方面是世界頂尖的,但缺乏好的軟件人才也是在矽谷是公認的。

蘋果和谷歌這一對科技企業,兩家相反的企業文化導致了完全不同風格,一個軟件導向一個硬件導向,一個工程師思維一個產品經理思維,但他們又各自和諧相處著,他們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縱情鏖戰於江湖,誰也滅不了誰,誰也殺不死誰,卻永遠在進行著天王山之戰。一個行業、一個產業要持續進步,不僅僅需要一條條鯰魚,更需要領導型企業之間的積極競爭,良性競爭推動行業走向一個個高潮和巔峰。

對手 肯德基 麥當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13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滴滴程維:Uber離開中國是市場拼殺的結果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11月18日上午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枕水廳舉行滴滴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表示,Uber離開中國不是因為政府的保護,是在市場上拼殺的結果。

“兩個禮拜以前,柳青在美國參加一個論壇,有人唱衰中國經濟,我們上去非常高調地介紹自己,我們每天服務的訂單數是Uber全球訂單數的三倍,我們努力地澄清全球媒體對於中國的誤解和偏見,Uber離開中國不是因為政府的保護,是在市場上拼殺的結果,滴滴主場的比賽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們去客場試一試。”他說道。

在談及網約車新政,他表示,“中國的網約車新政領先於美國、領先於歐洲,我們也堅信中國的互聯網出行企業一樣能夠引領全球互聯網出行和分享經濟的發展。滴滴下一步也會繼續推動和出租車行業的融合和發展。上周全國有150家出租車公司和滴滴合作,也許很快,我們用手機來叫一輛服務很好的出租車不足為怪。”

另外,他還提到,並購了Uber以後,中國的GMV超過了Uber的全球,滴滴實現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而第二個五年,滴滴的使命是建設一家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繼續推動交通和互聯網領域的變革。

下為程維演講全文

謝謝大家!滴滴我是第二次參加烏鎮大會,每次都很感恩,我想只有在中國,只有堅持創新,滴滴才有可能四年的時間獲得如此快的成長和發展,我們成為為全球前三的獨角獸公司,只有在中國只有堅持創新,年輕的滴滴,80後的我,才有機會這麽短的時間獲得這麽快的發展。四年以前,互聯網已經連接了所有的產品,連接了所有的信息,連接了所有的人。但是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離線的,我們創辦了滴滴,我們相信互聯網也會連接所有的交通工具,大數據會提高整個城市的效率和每個用戶的體驗。我們定下我們的使命,科技讓出行更美好。

四年的時間,我們非常快速地發展,我們的出行也一點點開始改革,我們慢慢習慣在屋里面叫好車,車到再出門。昨天晚上姚勁波吃飯的時候和我講,他是長沙人,長沙的市長來看他,也是用滴滴叫了一輛車,我們慢慢習慣不付現金,我們也慢慢習慣各種各樣的方式,創新和互聯網在一點一點改變出行。

兩個禮拜以前,柳青在美國參加一個論壇,有人唱衰中國經濟,我們上去非常高調地介紹自己,我們每天服務的訂單數是Uber全球訂單數的三倍,我們努力的澄清全球媒體對於中國的誤解和偏見,Uber離開中國不是因為政府的保護,是在市場上拼殺的結果,滴滴主場的比賽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們去客場試一試。中國市場高速發展,這孕育出了滴滴,滴滴的發展有四個主要的動力。

第一個是“互聯網+”出行帶來的效率提升,現在北京高峰期每分鐘有上萬單的需求,每天車可以覆蓋北京的道路三百遍,交通第一次變成了實時動態的大數據。在雲端的滴滴大腦,我們對於十五分鐘以後的出行預測準確率超過了85%,這使得我們有機會提前根據需求調度好運力,有機會猜到每個用戶的目的地,有機會拼車。

第二個創新,動力,是全職加兼職的潮汐模式,高峰期訂酒店為例,不好訂,唯一的解法就是全職加兼職的潮汐模式,還是以酒店為例,我們按照需求投放職業酒店專業酒店,平峰是企業能保證70%的入住率。出行也是一樣,我們有20%全職的司機,也有80%兼職的司機,使得出租車時代70%的叫車成功率提高到了98%。

第三個動力出租車行業的改革,互聯網讓這兩年打車難越來越少,也讓出租車行業的改革逐步開始破冰,電子商務在零售行業,零售本身就是市場化的,互聯網讓它實現了信息化,爆發了巨大的增長動力,但是交通領域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推動了市場化和信息化的變革。有很多的挑戰和困難,但是改革釋放的紅利和增長也是巨大的。

第四個動力是分享經濟,過去幾百年城鎮化的過程,每個家庭都希望買一輛汽車,但是隨著人口越來越聚集,這種模式顯現出越來越低效,我們買一輛車只有3%的時間是在開的,97%的時候停在那里,城市為閑置的汽車建大量的停車場,在北京一個車位可能比車還要貴,就算我們開車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是坐滿的,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兩個人坐。這種低效的發展模式,使得交通越來越難以維續。全世界有七個城市限制購車、限制出行,有六個在中國,我們相信未來擁有汽車變成共享汽車,十年以後大家不會像今天熱衷於買一輛車,出行會變得非常方便,我們特別希望互聯網帶來穩定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大家不需要擁有為使用付費就好,這些動力共同推動“互聯網+出行”非常快速的發展。

聊一下政策和監管,互聯網創新早於監管,但是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融入監管,如果看交通領域這四年的變革,從最早的投入電話呼叫中心,打成軟件、手機約出租車,一開始也是被限制的,大家可能依稀還記得,車里面不能用手機,高峰期不讓加價等等的限制,到2014年6月份,手機叫出租車被國家鼓勵,逐步取代電話叫車,再到專車快車的創新,到今年的7月28號,中國是全球第一個立法層面肯定立法網約車的創新國家。從最早的各地數量管制、價格管制,到今年十月份各地的新政,幾乎看不到數量管制、價格管制,雖然還有一些細節的挑戰,但是作為行業的從業者,我們堅定地相信,我們看到的交通領域擁抱互聯網,擁抱創新、推動改革的趨勢非常明顯。

中國的網約車新政領先於美國、領先於歐洲,我們也堅信中國的互聯網出行企業一樣能夠引領全球互聯網出行和分享經濟的發展。滴滴下一步也會繼續推動和出租車行業的融合和發展。上周全國有150家出租車公司和滴滴合作,也許很快,我們用手機叫網約車來叫一輛服務很好的出租車不足為怪。滴滴也會努力加大對就業的扶持,在過去的四年時間里面為十七個去產能的省份,貢獻了38.6萬個就業崗位,和淘寶這樣的就業平臺不一樣,滴滴的就業平臺更加扁平,只要努力服務好就有收入,新經濟已經變成了就業的蓄水池和經濟的穩定器。

滴滴的第一個五年,我們的使命是打造中國人領導的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並購了Uber以後,中國的GMV超過了Uber的全球,我們實現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滴滴的使命是建設一家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繼續推動交通和互聯網領域的變革,變革只是剛剛開始,創新、科技,讓出行更美好,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19

為什麽大家都在玩狼人殺的時候,我卻說它不會長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0/161794.shtml

為什麽大家都在玩狼人殺的時候,我卻說它不會長久

為什麽大家都在玩狼人殺的時候,我卻說它不會長久

狼人殺遊戲本身,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消失的,但是狼人殺遊戲目前這麽火熱的現象,是有大概率在短時間內消失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ID: woshipm)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崔植源。

狼人殺火了,但不會持續火下去。之所以下這樣的判斷,是因為現象級產品沒有經過市場經濟考驗,非自然選擇的結果,那麽市場經濟對產品的選擇是什麽?狼人殺的走紅,又折射了關於娛樂方式的哪些問題?

狼人殺現象是否可以持續

現象級產品為何難以持續

大眾娛樂方式的匱乏

未來可能的娛樂方式

狼人殺現象是否可以持續

狼人殺遊戲本身,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消失的,但是狼人殺遊戲目前這麽火熱的現象,是有大概率在短時間內消失的。

狼人殺遊戲是市場經濟的結果,從國外(有說起源於法國)傳至國內,並在國內流行傳播下去,經久未衰。在讀大學時,集體活動中最多的,除了唱 K 就是去轟趴館玩狼人殺了。但是狼人殺現象並非如此,其突然火爆的背後不是市場經濟的自然積累所引起質變,而是由其他外力催化放大的:

大流量網生綜藝節目

遊戲直播平臺

對於“大流量網生綜藝節目”,這里主要指米未傳媒的《飯局的誘惑》。盡管《飯局的誘惑》每期播放量非常大,但我認為其在狼人殺現象的形成中只占很小的作用。本打算梳理出做出這一判斷的邏輯,不過最後我發現省事兒了,得感謝馬東老師,因為《飯局的誘惑》在去年 12 月就已結束第一季。

4ede467285c655eb25f469a9ed812199

a7589cff302dd0a69cb8b0376ec04940

圖:百度指數:狼人殺(藍)VS天天狼人殺(綠)VS飯局的誘惑(橙)

《飯局的誘惑》第一季最後一期於 2016 年 12 月 11 日更新,“狼人殺”關鍵詞的百度指數則是從 2017 年 1 月起開始大幅攀升,而且從圖中的百度指數趨勢來看,飯局的誘惑對狼人殺本身並無特別影響。那麽我們看下在飯局的誘惑百度指數最高的時間段里(2016 年 11 月上旬),用戶同時在需求什麽。

e8a2f74e36713ca7724696c215be915b

需求相關度最大的是”鬥魚“和”狼人殺“,所以我們更多的可以理解,作為大流量網生綜藝節目的《飯局的誘惑》,對狼人殺更多的是”啟蒙“作用,”啟蒙“了狼人殺在遊戲直播平臺上的生長。

所以,對狼人殺現象起主要放大作用的是遊戲直播平臺。我們可以類比同樣兩個被遊戲直播平臺放大的遊戲(由於我們討論的是國內市場,故 twitch 不納入分析)。

1)黎明殺機

f2939d7d17a609c9f17b351b9f848b74

圖:黎明殺機

黎明殺機是一款非對稱對戰遊戲,憑借其出色的可玩性和觀賞性,在去年 6 月份迅速成為各大遊戲直播平臺的熱門直播遊戲。對於遊戲直播平臺,直播內容的觀賞性甚至高於遊戲本身的可玩性!

至於黎明殺機當時如何火,以及之後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從百度指數中知曉:

a54e2d5f3dd3a6dd30ec30702a01972b

圖:百度指數:狼人殺(藍)VS天天狼人殺(綠)VS黎明殺機(橙)

黎明殺機在6月份爆火,之後隨時間推移,由於各直播平臺用戶向主播表示“看膩了殺雞”,黎明殺機開始淡出直播平臺視野,該遊戲迅速降溫,回歸一定正常水平。

2)H1Z1:king of the kill

6ea9c1f6b1218f27df2c1180d48d6a24

圖:H1Z1:king of the kill

同樣,H1Z1(專指 king of the kill)以更高的可玩性和觀賞性,成為遊戲直播平臺的新寵。對比 H1Z1 與狼人殺,我們會發現二者是在同一時間點開始爆火的,這一時間點是 2017 年 1 月。

4153d5706e83fc05787cc03ef29ad700

圖:百度指數:狼人殺(藍)VS天天狼人殺(綠)VSH1Z1(橙)

而這一時間點,也正是各大遊戲直播平臺的主播開始將 H1Z1 、狼人殺列為日常直播項的時間點。此前,遊戲直播平臺本身有 PGC 狼人殺的直播節目,但此時平臺上的主播並未自發的將狼人殺列為自己直播間的日常直播內容。同期還有平臺 PGC 的德州撲克競技節目,但未成勢頭。

b075c6641de2d2022295d1a3d8fa970a

圖:alexa:douyu.com

我們取周平均、月平均的一個均值,800 萬 UV,近似相當於 800 萬的 IP 、用戶。該遊戲直播平臺的長尾小主播我們無法去嚴格考證到底有誰播過狼人殺或者沒播過,但平臺的大主播則一定直播過狼人殺,我們按照一個其實很保守的比例估算,即平臺流量的 80% 由大主播貢獻,那麽狼人殺的流量在該平臺我們近似可以估算在 640 萬 IP /日。

簡單說,就是在鬥魚平臺上,狼人殺線上遊戲每天大概曝光給了 640 多萬人看。而且由於觀眾老爺們在觀看狼人殺直播中,處在的是上帝視角,而且可以通過彈幕跟大夥一起分享對局勢的判斷,對遊戲選手的判斷,所以直播效果非常好,觀眾用戶體驗很高,甚至超過自己本身去玩。

但當遊戲主播因為觀眾老爺們對 H1Z1、狼人殺審美疲勞,重新將直播的 timeline 改回之前的直播內容後(英雄聯盟、爐石傳說、DOTA2、守望先鋒等),上述兩個遊戲將快速降溫,至一個較低且相對穩定的核心用戶活躍度。

我們找再找一組相似的其他產品來類比,當年一度火爆,各路VC追捧的陌生人電話聊天應用:比鄰、陪我。

cdca9db49348d4460a7c0bcabf4d9a05

圖:百度指數:比鄰(藍)VS陪我(綠)

因為很多人跟我說跟我講,把狼人殺線上遊戲跟社交掛上鉤,所以就找了陌生人電話聊天應用的例子來佐證。至於再有人深究什麽二者(狼人殺、比鄰)不一樣,什麽遊戲化社交的,則可以私下我們再交流。

現象級產品為何難以持續

現象級產品難以持續,我們按這麽一條邏輯線分析:

現象級產品未經過市場經濟考驗,非自然選擇的結果;

未經市場經濟成長的熱門產品,為何不能保持活躍。

我們先來看兩款在自然選擇中脫穎而出的成功產品:

1)陌陌

4b86ddf9570bd92a68cf50cd11c6abb0

2)王者榮耀

ee2305e49fbb6297334acee1ecf4a39b

前者陌陌是一個相對標準的周期,後者的王者榮耀,則是還處於產品上升期且市場可能已趨於飽和。兩者在發展過程中,雖然都進行過各種市場營銷活動,也有各類用戶需求爆發點,但從長期時間的結果來看,其發展是在相對穩定中增長過渡的。

DOTA 其實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選擇產物,DOTA 曾經有多麽的火,甚至一度代表了 MOBA 遊戲,但其僅僅只是源於 war3 的一張地圖,在玩家的持續使用和遊戲制作人的不斷更新叠代中,走上一個輝煌。

那麽,為什麽未經市場經濟成長的熱門產品,會比較難保持持續活躍?或者換句話說,所謂市場經濟對產品的選擇,選擇的是什麽?

新產品對用戶原有生活/工作/娛樂方式的某種替代甚至創造。

我們舉幾個正反例子來說明:

正例:英雄聯盟(→ DOTA);遊戲直播(→其他娛樂方式);微信(→短信)

反例:除美圖秀秀外的圖像處理軟件,包括臉萌、魔漫相機等;足記

這里面有這麽一個前提:互聯網2C的機會不多甚至幾乎沒有了,也就是說把線下的某種生活、娛樂方式在線上找到一種產品去實現,這種機會目前基本找不到了,所以新的產品機會,大概率只會發生在對其他線上產品的替代(以及創造新需求)。

至於產生這一替代過程,用戶是要付出成本的,成本最高的主要有兩塊:

用戶習慣的轉移成本

用戶的可支配時間成本

用戶習慣發生遷移,比如我之前打 DOTA 現在打 LOL,之前叫外賣直接打電話給商家或微信叫餐,現在用餓了麽/美團/百度外賣。用戶可支配時間成本,這個實際上是成本最高的。除工作上班和休息睡覺時間外,用戶的可支配時間並不多,而且是有一個絕對限量的。你遊戲直播平臺火了,一定是替代了用戶打遊戲和看視頻網站的部分時間,換句話說,用戶喜歡遊戲直播平臺的內容,並為此放棄了打遊戲或看視頻的部分時間。

我們再看狼人殺,狼人殺創造了新娛樂需求?沒有。狼人殺 App 是借這波勢,將線下的狼人殺遊戲搬到了線上。

那麽我們再看:線上狼人殺遊戲替代了什麽的時間?

首先狼人殺有個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它的單局遊戲時長很長,目前每局 12 人參與的人數,是很合適的,若減少人數,遊戲娛樂性則會減弱(身份變少)。這麽長的單局遊戲時長,在目前移動碎片化時代,我很難找到場景去替代。

相比目前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單局遊戲時長在 20 分鐘~ 30 分鐘,而直播平臺則是隨時可看隨時可離。從遊戲上來看,無論是 MOBA 遊戲還是其他常見的頁遊端遊手遊,其對用戶的正反饋激勵都非常強,也有許多上癮性的機制。但對於狼人殺,大家遲早會玩膩(而且很快),尤其是之後主播們不直播這個了。

大眾娛樂方式的匱乏

狼人殺火了我知道,但能這麽火,意想不到,這也反應了大眾娛樂方式的匱乏。

在看起來什麽都有,娛樂方式非常多元化的今天,我們發現,其實大眾的娛樂方式是比較簡單的。在物質和經濟還不發達的過去,大家都忙著養家糊口,不怎麽去考慮娛樂、考慮精神生活,所以很少的娛樂方式即可滿足那個時代大眾的需求。

我們將現有人群分三類,學生、職業人、退休人。作為退休人員的大爺大媽,大爺逗鳥遛彎、散步下棋,大媽拎著音箱出去跳廣場舞,其樂融融,我們暫且不論。對於學生及職業人,我們以線上、線下作為兩條線歸納:

線上:遊戲(手遊頁遊端遊)、遊戲直播及秀場、視頻網站(含短視頻)、媒體及社區

線下:網咖、棋牌室、轟趴館、KTV、酒吧、餐飲(聚餐)

在去年及前年,文化娛樂是非常熱的一個主題。這個行業火熱,至少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大眾對娛樂的需求和向往在快速增大。

面對迅速增長的娛樂需求市場,創業者們給出的解決方案大多是提供更多的內容以及內容本身更精良,但是如此,從娛樂方式本身上,就是我們玩什麽怎麽玩上,並沒有什麽大的變革(遊戲直播及秀場算是一種)。

未來可能的娛樂方式

那麽未來的娛樂方式會是什麽樣呢?

我沒寫過科幻小說,所以只能就我眼前看到的,簡單聊聊我想象中未來會有的一些東西(以下 YY):

1)VR 娛樂館

跟現在這個時代的網吧類似,未來會有基於 VR 的娛樂場所,也可能本身就是由網吧升級而成的場所。

與頭戴式的 VR 頭盔不同,未來可能是如《納尼亞傳奇》中的衣櫃式的硬件,“衣櫃”當然不是穿越到另一空間,而是內部六面壁全部由顯示屏構成,全黑暗環境,人在其中通過某種儀器或駕駛艙操作,操作有六面壁所構成顯示的“世界”中的內容。

2)虛擬智能“生命”

32990f852539cb24c8b6faf008026b66

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突然火遍大江南北又突然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電子寵物。因為 3D 全息技術的提升和一定 AI(先不要想像太高)的水平,可以創造出很多虛擬的智能”生命“作為我們的小夥伴….甚至是女朋友哦~

國內外已經有公司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去做了,雖然目前來看這類產品與我們所想象和期待的還相距甚遠,但我覺得技術一定不是門檻和難題。

3)虛擬偶像

這個概念大家已經很能接受了,畢竟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在這方面做了蠻不錯的開頭。但是,虛擬偶像會以怎樣一種形式,通過什麽樣的方式能夠面向主流社會,被主流人群喜愛或接受?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也想象不出,可能真就要靠運氣和一點點試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虛擬偶像不僅僅是這個”偶像“變成虛擬人造的了,更重要是整個娛樂產業鏈也會因此發生變革,傳統藝人經紀的模式發生變革。

未來的娛樂方式,一定是由高科技驅動升級所產生的,是信息技術以及其他非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突破,最後落地商業化。對於未來真的特別有期待和暢想的創業者或投資人,我推薦看一部動漫——《攻殼機動隊》,盡管是 90 年代的作品,但是其對未來的設想,真是挺震撼的。

狼人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47

16年後飛上風口,社交是狼人殺的解藥還是毒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31/164388.shtml

16年後飛上風口,社交是狼人殺的解藥還是毒藥?
商業模式觀察家 商業模式觀察家

16年後飛上風口,社交是狼人殺的解藥還是毒藥?

越多人迷上狼人的面具,社交離狼人殺就越遠。

來源 | 商業模式觀察家(ID:moshiguancha)

文 | 陳誌強

編輯 | 梁爽

手機應用商店,就是App們的凡爾登絞肉機,每天都在上演慘烈的廝殺。在方寸的屏幕中只有奮力搏殺,才有一線生機。下載排名前10位的榜單,就是一份實時刷新的生存者名單。

即使競爭已經如此激烈,每一個榜單上都有成功的守擂者。

遊戲榜上有《王者榮耀》《紀念碑谷》《我的世界》《皇室戰爭》,社交榜上有微信、QQ、陌陌、知乎、YY、映客直播,以及那個火得有些莫名的派派。

遊戲刺激感官,社交刺探人性,都是難以計算,但又充滿商業想象。能長期盤踞於此者,就已經獲得成功。

也正因此,當我們在社交榜里看見,一系列應該屬於遊戲的狼人殺App,頻繁又突兀地出現在社交榜單上,我們一時很難斷定,這是一種成功,一種風口,還是App們的一廂情願。

1

又一場資本競速賽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昨晚”的情況。

上一個同時火爆線上、線下的桌遊,是《三國殺》。

2009年,僅僅通過《三國殺》卡牌銷售,遊卡公司營收額就接近2000萬元。有了《三國殺online》後,遊卡2013年的凈利潤達到了4166.25萬元。

龐大的用戶基數、家喻戶曉的世界觀、極強的用戶黏性……這些都足以成為一個現象級企業的支撐。

最火時,只要講到有三股力量爭奪的話題,大家都會用“XX《三國殺》”來作比。

三國

作為一款遊戲,《三國殺》已經足夠成功了。就算是《魔獸世界》也擋不住《王者榮耀》的崛起。

不過現在,還有多少人聚在一起玩《三國殺》?《三國殺online》還有多少個活躍用戶?

《三國殺》與狼人殺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只屬於諾基亞的塞班,《三國殺》的成功只有它的制作公司能夠分享。但狼人殺文化是開放源代碼的安卓,人人都能從這個生態中受益,如同棋牌類遊戲,可以催生出聯眾、博雅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這條產業鏈上還可以誕生無數的受益者:各種版本的卡牌制作公司、直播平臺的節目與主播、開在線下的桌遊店、狼人殺賽事組織者……

最受追捧的,還是智能手機上那個小小的App。一款自帶流量的App,增長勢頭又如此兇猛,當然有投資人追著投。

2016年12月4日,天天狼人殺在App Store上線,幾個月後就接到了將近30家投資機構的見面邀請。有投資人看到某款狼人殺App的數據,馬上就拍板決定投資,3天內就完成了付款。

61.webp

▲狼人殺App的融資速度很快。

然而,資本更像是流量的追隨者。

行業絕對門檻低,開源的狼人文化,企業間比拼的不是產品或技術。就像共享單車,換個顏色就能推上街頭,其考驗的是運營和資本。

產業推動者多,卡牌制作公司、桌遊店、直播平臺、綜藝節目、賽事組織者,都在提升狼人殺的熱度,線下也積累了龐大的流量基礎。

前期數據好看,眾多參與者的助推,促使幾款主要狼人App用戶數持續增長,用戶每天平均在線時間超過3小時。

投資了上海假面科技的青松基金,其創始合夥人董占斌的邏輯是,“這個市場現在火爆,是個增量市場,上海假面數據也很好。”

擔心錯過市場熱度,這才是資本追捧狼人殺的原因。

可以預見,還會有大量狼人殺項目和資本瘋狂入局。然後經過殘酷的“百團大戰”,大多數人成為失敗的陪跑者,第一集團之間再相互合並,最終只留下一兩家收割市場。

狼人殺這個風口的起源、經過和團購、網約車、共享單車似乎沒有太大區別。狼人殺依然是一場資本的競速賽,越早入場,套利退出的成功率越高。至於行業的未來,則交給留下的人去探索吧。

52.webp

▲狼人殺與三國殺的區別在於,前者文化是開放源代碼的安卓,人人都能從這個生態中受益;而後者只屬於諾基亞的塞班,其成功只有制作公司能夠分享。

2

狼人殺里沒有真社交

狼人殺的未來,會是社交麽?

天天狼人殺創始人李宇辰說,狼人殺最重要的是社交屬性。

米未傳媒創始人馬東說,希望圍繞飯局狼人殺IP建立社交。

還有一位App用戶說:“我看到一個漂亮姑娘要被人票死了,就可以拼命往她頭上砸金蛋,讓她不被投出局,之後就能和她多聊聊交個朋友什麽的。”

這讓我想起QQ麻將里有一句快捷語音:“都別吵了,好好玩牌。”

《三國殺》被老玩家吐槽的一個點是,在低血量的遊戲模型里,突然加入了太多高傷害機制,數值模型的膨脹徹底損害了遊戲平衡。

對狼人殺而言,一個以推理為基礎,甚至需要設計發言順序的遊戲模型里,突然加入了“插麥”、“好友”這樣的社交模式,會不會影響遊戲模型。

作為一款遊戲,該如何平衡競技與社交?

更現實的問題是,2015年時,一款手遊的平均壽命僅為25周,大多數手遊都活不過半年。

線下社交的體驗,是線上遊戲無法實現的。網絡遊戲換了一撥又一撥,但鬥地主和麻將卻一直活了下來,甚至反攻到線上。

在25周這個殘忍的數據面前,用社交屬性讓狼人殺App活下去,顯然比如何在競技與社交之間找到平衡更重要。

然而在狼人殺的世界里,似乎找不到真社交。

微信、微博、陌陌上,我們盡可能地去扮演更符合期待的自己。互聯網越來越趨向真實的社交世界,我們都知道,和你聊天的肯定不會是一條狗。

狼人殺遊戲中,我們扮演著其他角色,沒有人知道你是不是“一頭狼”,也沒有人知道你是不是“真預言家”。這個遊戲滿足的是人們內心對身份推理的需求。

53.webp

▲狼人殺似乎形成了一股亞文化。

偽語境下,所有的信息都是片面、失真的,很難沈澱出真實的社交關系。

“殺累了”的用戶,只會選擇退出狼人殺App,而有狼人殺功能的陌陌,則可以把用戶引向圈子、社群。成熟的社交App,是狼人殺躲不過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聯眾世界曾是在線棋牌遊戲的開創者,最輝煌時擁有2億個註冊用戶、1500萬個月活躍用戶。社交巨頭騰訊進入後,QQ遊戲很快就擊潰了聯眾世界。

社交+遊戲是寬門,遊戲+社交是道窄門。

社交真的這麽重要麽?

2016年1月,張小龍在一個演講中透露,“一個微信用戶平均每天要刷30~40次的朋友圈。”

現在,只能查看三天朋友圈的好友越來越多。微信在試著引導用戶從社交過載中走出來,好多人都快被那個小紅點逼出焦慮癥了。

狼人殺成不了下一個微信,但它可以成為強化社交關系的工具。

就像張小龍對小程序的期許,“好的產品是用完就走的”。

用戶用完就走,你卻毫不擔心會被客戶拋棄,也不擔心賺不到錢,更不會設法讓客戶打開率更高、停留時間更長。原因是什麽?

不是因為有社交,而是因為你的價值不可替代。所以,現在開始一局,沒有社交,但好玩的狼人殺還來得及。

“天黑請閉嘴,狼人請睜眼……”

狼人殺 社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