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0.1,韭菜一年10倍之路 暮日愁客
http://xueqiu.com/1835203696/37633844
從14年1月懵懂入市到現在一年多時間,回頭去看,這一年形勢是很好的,在這種好的形勢下,作為一枚韭菜,我也取得了10倍的收益,只不過,是負的。攜85萬元入市,至今虧損剩下不到8萬5,創造了一個神話,額,更像是一個笑話。可是別人笑的出來我卻笑不出來,有的只是心痛和對無知者無畏的悲哀。寫此文,只對自己做個總結,不想博得任何同情,但可以坦然接受嘲笑。
很早就對股市充滿興趣,可是一直無緣進入,可能限於年齡,抑或機遇,沒有經歷大牛大熊,6000點和1000點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那麼,當去年1月有個認識的人神秘的說出威華股份有所謂的內幕的時候,在看到他的賬戶4元多買進的002240現在變成17元的時候,在他由300萬配資成1000萬進而目前市值4000萬的時候,我目瞪口呆,心癢難搔。於是東拼西湊,攜資入市。一開始的交易,當然是威華股份。稀土,對於我來說是什麼不重要,雖然我知道,如何估值,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有「莊」的。

我當然不認為自己是個蠢貨,所以內幕的話並非全信,所以一開始僅僅是試探性買入,小賺賣出(新手好像都是管不住手的吧,到現在這個毛病也該不過來),他當時給我的目標價位是24元,而經過計算,17元到24元,一萬手就可以賺7萬元,這吸引力還真是大啊,我不想賭那麼多,少來點吧,於是大約買了6000手。
而買入後似乎也是一帆風順,幾天時間,就從17元附近飆到21元多。

這時候,我到更有些相信了,這是有「莊」的,這錢來的容易啊,看了一下自己的盈利,暗暗竊喜,2萬多元,將近半年的工資啊!但是這麼好的機會,才買了這麼點,是不是太可惜了呢,於是繼續找錢加倉。

加完之後,馬上又見成效,兩天時間,股價大漲。

而這時,百度一下之後發現,「百元稀土」的言論鋪天蓋地。而那位告訴我24元目標的哥們此時也不再堅持24的目標價,打電話來說,23號24號拉高,25號大跌,26號27又大漲,這是洗盤啊,30塊以下放心拿著!鑑於17-24的目標已經實現,我信心倍增,又再次籌款衝進。


當然,這個過程中當然少不了低拋高吸,所以,我發現自己資金進入越多時,盈利點數越來越少。
![[好失望] [好失望]](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18shiwang.png)
但是,比起30元以上的價位來說,這點就算是自己的膽小付出的代價吧,我那時多麼痛恨自己謹小慎微,錯過這麼一大波,不過貌似現在「改正」也為時未晚「。
可是過完春節,形勢忽然變化,竟然從24元跌回20元區,這讓我有點手忙腳亂,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吸低拋,我的成本價早已在21元多,此時已經突破了成本價,可是我竟然暗暗高興,因為我又籌到一筆錢,現在20可以再次買進,漲到30,不是賺的更多了麼。


而此時,也達到了持倉峰值,85萬元。大約3萬多手。
後面的情形卻是越來越不樂觀,因為論壇上或什麼上都出現了帖子,重組內幕似乎要加大查處?而此時,股價被打回買入時候的原形,17元附近。

跌到18時候看自己持倉,虧損達到10萬元,這時候,心裡不免慌了,之前所謂國家意志,重組必成的觀念變成了——莫非重組失敗?於是,決定減倉,都虧了,怎麼交代啊?於是,持倉成本變成了 28元。

而這股市自己也越來越覺得,好像在一直和自己做對,因為18賣了,漲到20,20賣了,又漲到23,這可真醉了,莫非是洗盤?可是再想把18塊賣出的22買回來,終究不甘心,這次下定決心,不追高!
可是你說怪不,越不追高,他越高,幾天的時間,就從17一路幹到29元,每天看著上漲,自己17割的肉啊,那個疼啊,這是消息突然越來越鋪天蓋地,據說要停牌了!翻了一翻停牌的股票,發現,停牌後都一字板漲到天上去,我靠,這不追可真不行了。於是,

可是你說奇怪不,剛買完,第二天就來個跌停,並且幾天後形勢有似乎變得不明朗了。於是我覺得。。。風險啊,賣吧,而此時,幾個月以來我也,被折磨的心力憔悴,割了吧,我再也不碰你了。於是,在5月7日附近,全部清倉,4個多月,浮虧15萬。

這支股,這次經歷,這輩子我都會死死記得,而所謂的」內幕「,我去你媽的吧。
之後我吸取了教訓,不能死守啊 ,不能對股票有感情啊,不能那麼相信網上能搜到的信息啊
![[哭泣] [哭泣]](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5weep.png)
。所以,虧的得賺回來,研究技術吧。
於是以後的交易就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甚至這樣的:

但無論怎麼樣的,都是大虧小賺。
然後,8月份,開通了融資融券,虧損加大,並不是某一隻虧的很多,是一點點割出來的。

而後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生意寶。因為經過追來追去的總結後,發現股票要提前佈局,才能盈利,風來的時候再追,就晚啦,貌似沒錯,於是,經過仔細研究,發現生意寶很有潛力,還有什麼什麼牌照會發給他,還有雙11可能會利好他,於是:


可是?雙11來了,他卻這樣了

於是我只能那樣了。。。

可他後來偏偏又這樣了。。。

但我吸取了002240的教訓,讓我追?門都沒有,可他媽的她卻越來越任性了:

於是我再次看自己成本價的時候,哭了。
總之,生意寶虧了之後,12月份,來了雪球,天天看大V,一進來的時候,
@小小辛巴 最火,於是吸取辛巴思路,搞大盤股,藍籌股,這時候,已經都大漲一波了,心想,等等回調吧,可是越等他越漲,咋辦呢,買相對安全的吧,貌似
$京東方A(SZ000725)$ 和
$南山鋁業(SH600219)$ 漲的少,還安全一點?干進!


可又跟我做對。。。咋辦,先跑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值得高興的是,虧的越來越少,(因為本金越來越少啦)。
就這樣,稀里糊塗的,錢沒了,怎麼虧的?只記得這麼點。老油條們就當看個血淋淋的笑話吧,新手們吸取點教訓,教訓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雪球上給我非常大啟發的各位,先行謝過,無論你們發表的東西有或沒有幫助,人品是一流的。
@小小辛巴 @唐史主任司馬遷 @梁宏 @瑞鶴仙_5876 @耐力投資 @不明真相的群眾補充:
1、不要以工資定義一個人的身價或籌措資金的能力,因為我現在已經辭職;
2、有人懷疑,如何會虧的這麼多,因為我貼出來的只是一部分,只是比較深刻和經典的案例。
3、所謂85萬對於月薪3000的疼或不疼,問你自己;真或不真,我覺得我尚無必要造假,若是盈利從8萬5到85萬,倒可懷疑。
4、為何坦然。因為我經歷過比這更慘痛之事兒。
5、為何寫。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炒股心態比技術重要,比大V重要,比虧盈重要,我能碼文示眾,非我多高尚,在於心態已變,雖未大徹大悟,卻也或有靈犀一點。
7、一手與一股還是分得清的,文中說錯之處乃是筆誤,也無需更改,不要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8、所謂新手先用一點資金進來探路的想法也是不切實際的,為什麼?因為一旦賺了,你會越來越自信,進而加大籌碼。如果虧了,你能吸取到多少教訓?3萬塊錢會對你有多大深刻的影響?
更深的痛,才會有更深的悟。
以下碼一段雪球之路,一者做一整理,二來或對新手有些許提示。
我不想捧任何人為神,也不想貶誰為神XX(省略處參見釋老毛某文),只想擺一個事實,大家來做總結。
如同初入市時被薦股002240一樣,對於被封「神」的V們,我並非死心塌地的相信的,所以我開始並未「上當」,可人都有比較之心,比如,辛巴當初不是說了江西銅業,中國西電等等,後來不都是大漲了麼,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大V們提到的股都有這樣一種心路歷程:懷疑-關注-上漲-追進-回調-割肉-反彈-追進-微利-拋出-大漲-大追-大調-大割。諸如:唐主任的寶貝:
$均勝電子(SH600699)$ 最早提出均勝電子之時,我仔細研究過,確實很有道理,可是當時還是下降趨勢,唐主任也說有可能會到18以下,越跌越買,但自己終究不夠堅定,總是對於下跌的股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所以下跌中不敢買(其實12月30日掛單19沒成交),不都說要有了趨勢才進場麼,那我就耐心等等吧,於是1月23,進場了。

而後幾天三連陽,哇,這可不得了,再不買不就要飛了麼,儘管唐主任在那裡苦口婆心的喊別追高,我還是就當他在那裡婆婆媽媽,於是:

可是那種似曾相識的局面又來了:

而且破了前低,這沒辦法,短線止損吧,大不了起來了再進去,於是

而此時去追誰了呢

5天後的結果,不需要說了吧,一個飛了,一個跪了,所以唐主任那篇伏地魔與剪刀手的文章,打印出來再讀100遍吧。
再如:
$唐山港(SH601000)$ 這也是唐主任概念股裡我十分關注的,所以當盤整後一根陽線要突破時,我進場了:

可是買完就跌的魔咒真是套腦袋上不下來了,只好:

但是後來唐山港咋樣我就不貼了,地球人都知道。
所以會有一種「魔咒」,似乎你對大V說的股猶疑的時候,他就會漲,等你完全相信了,進場的時候,又會跌,等你割了,他又反彈了,等你再相信的時候,又漲的不敢追了。
所以,不是股沒買對,是進場時機不對,是心態已成驚弓之鳥,還怎麼炒股?
再看大V們看好的股的時候,即使我也看好,也要選擇好進場時機,想清自己能夠承受的虧損。
你看我的組合,不錯吧,但那是完全放開心態,拿住的,下棋有所謂當局者迷,無論你是看分時線,還是日線,你都進了一個局中,如果不跳出來,你就會被那擺動K線所左右,那就不是炒股,是股炒你。
再:近日已不再繼續虧損。
有很多朋友給我私信和留言給予鼓勵,不勝惶恐,在此一併感謝,實出肺腑。
市場造假現金上市公司推論
筆者之前曾經多次寫過一家叫做中國安芯(1149,前博智國際藥業)的上市公司,公司手上現金多多,但是又多次行使購股權,在炒高一次之後,股價卻愈來愈低,不過這家公司不知為甚麼卻吸人眾多人的興趣,其實,筆者在想到一個推論,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1. 公司進行大額收購,該收購有眾多買家,但其實都是大股東的人頭。
2. 公司利用市場交易稀疏的時機,加上多項利好消息,把股價瘋狂炒高。
3. 炒高後,該等除大股東的賣方,不斷出售股票套現,套得大量資金。
4. 這批所謂售股的賣方,套現大量資金後,會認購公司配售公司股份、或行使股權的方式,把手上套現的大部分現金歸回公司。
5. 小部分股權則以大股東則裝作增持的方式,製造利好消息,暫時把股價炒高。
6. 這些售股的賣方,買回股票後,又再一次減持股份,套現一筆現金。
7. 售股的賣方,再重覆步驟4至6,不停把市場的現金變成公司的現金,也不停製造股東增減持的情況。
8. 公司的現金則利用虛假銷售的方式,把現金瘋狂轉出,到期時則短暫裝作回款,製造現金短期巨大的假象。雖然看來有很多現金,但是實際公司當然沒這麼多現金,所以派息偏低或一向不派息。
9. 除了製造虛假銷售外,公司也可以利用大額扮作非關連交易的收購把現金大量轉出公司,終於把市場的錢變成自己的錢。
10. 在上市公司真正不能維持銷售股票的時候,他可以利用買盤退出上市公司,或製造一項大額收購,順利把上市公司賣出,再套現一筆。
這種銷售股票的方法,善用了市場盈利佳、現金多、股東增持等利好的方式,使很多計死數所謂價值投資者中招,如果大家能意識到這些股票的騙局,應能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陷阱。
1986年8月20日新聞: 第一太平實業收購康年銀行
1986年8月19日,第一太平(142)前身之一第一太平實業(前稱上海業廣地產)對其上月收購康年銀行達成協議,作價1.5億元,均以現有資金支付,其中2,500萬以現有資金支付,其餘則於1987年9月才需正式支付,並主要用於購回第一太平銀行指定的貸款。
現在的第一太平行政總裁彭澤仁表示,在1981年在香港發展業務以來,雖然他們當時其在香港有兩間可接受存款公司,分別為第一太平有限公司及恆亞有限公司,但一直尋求適合的銀行作為收購對象,康年銀行規模雖然較少,但股本有一定折讓,並能配合集團在香港及海外的業務。
在收購之後,第一太平建議把銀行改名為第一太平國際銀行,並把業務重點轉為商業銀行,但暫無意在香港上市。
但是,這些東西後來全部都有變化。
第一太平實業在1988年和同主的第一太平國際合併,成為現時的第一太平。至於第一太平銀行,在1992年購入邱德根及花旗銀行持有的遠東銀行,並組成第一太銀控股上市,最初編號是166,即太平洋興業、後改名為新時代集團、新時代能源的編號,在1993年編號改為717,就是英皇證券現時採用的編號。其後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第一太平債台高築,需出售這項非核心資產,至於東亞(23)因要增大金融資產規模,方便其進入中國內地,故在2000年購入第一太銀之控股權,並把之私有化,過兩年更併入東亞銀行,第一太銀正式在歷史上消失。

同場加映: 當時由大劉華人置業收購中華煤氣(3)由弟弟細劉作出澄清,但對華人置業及持有的中華娛樂持有多少煤氣股份不予評論。相反東亞主席李國寶則表示因管理層控制穩固,收購不易成功,華人置業購股只是作投資,但據小道消息稱,有3家公司正為華置收購作出行動。但最後都可能因為靠山夠強,都無事,不過近來四叔都話長線持有賺唔少,所以如果長期因素無變,這些都是小風波矣。

另外,永達利(291,現華潤創業)因為旗下乾豐染織廠有限公司公司清盤,借予他們的3,100萬款項須作撇帳,這筆資產佔公司資產41%,現時正在評估手上的物業價值,以決寫現時應採取的步驟及未來的發展前景,相信當時他們的情況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