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52週新高投機的有效性即將發表

這是我的功課其中之一,資料搜集歷時兩個月完成,主要是用經濟日報投資理財週刊及港交所資料完成。翻閱了超過50本雜誌及按了鍵盤超過100,000次,經過一輪資料分析後,雖然有少量股票沒經調整供股的表現,但是和大結果也是一致的。

該次研究分析在2005年的超過550隻的在該年創新高的股票,監察其由1星期至6個月之後及1年後的表現。

待我稍後正式完成這份功課後,才告訴大家整體的結果。

總而言之,雖然風險較高,但是回報是更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9

投資組合


本年回報突破20%,較大市多3%。


我對組合增加資本15,000萬,至10萬大元。


今日增持了中港照相(1123)2萬股,每股38.5仙,暫時持有5萬股。


這股票只是現金都接近60仙,尚未計金融資產的20仙和投資物業的10仙,減去幾仙負債,都值80幾仙。加上快圖美每年提供約1,000萬的貢獻,應該值1元左右。

雖然今年上半年因金融資產虧損2,000萬,導致公司虧損1,000幾萬,但相信下半年股市轉暖,對利潤有利。


公司派息慷概,大股東持股60%,加上有利豐(494)因出售快圖美成為小股東之一,加上基金持有約10%股權,基本上街貨不多,加上利豐視中港照相為非策略性投資,未來出售的機會很大,加上現金充裕,私有化及賣殼均可,潛力應不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720/LTN20010720035_C.doc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2029&start=0


rookie 哥告訴大家曰:


1。 無貨亂追貨。
2。 有貨亂掟貨。
3。 搏命睇財經資訊。 包括報章,電台,電視,雜誌,網誌,網上article,網站。。。 因為睇得穿既一定唔會講。 睇唔穿既你睇完都唔知個作者想講乜撚? 一句: 可升可跌
4。 搏命問人個市點睇,隻股目標幾多,幾時會回,幾時到價。

點解?

呢亭市就係股市裡面最好之"學習"環境。

如果呢個真係牛1。 牛1既特性係"憂慮"中上升(德國股神andre講既)。 只要你係肯focus on/堅信呢個係牛一。 好好渣住你d牌。 學習/實習如何洗牌/換牌/加注/減注。

如果呢個係熊仔彈(我唔會理會係熊2 or 3),熊2既特性係"吸埋"最後個浸優秀投資者既最後購買力。 簡單d講就。。。就係牛1既相反。 點做就。。。要自我學習下啦。

真係想係股市裡面生存同賺錢。 係要有自己既一套。 arm好錯好都係你自己既。 唔好神化個市場,唔好神化你d"偶象"或者大戶莊家。 祇有你自己先至知道點解咁做(沽,吸,追,斬,加注,cash in,換馬),幾時做,如何做。 同埋"如何"一條友自己做。

fai哥當年教過一句,我覺得係最有用的。 就係"尊重市場"。 如何參透,就係睇住呢亭市點樣運作便可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59

中聯石化(346)歷史(3)

中聯石化(346)歷史(2)補遺(更新@4月15日)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255

中聯石化(346)歷史補遺(3)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40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915/LTN20040915028_C.pdf


上文寫許浩明先生及陳華先生分別持有55%及45%的Wisdom On宣佈,以0.1元(即拆股前0.5元)全面收購周先生的7.5億股,即約62.66%股權,周先生套現約7,500萬元。


收購後,公司會易名為中聯石油化工。

現時繼續寫他們兩位買殼之後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102/LTN20041102108_C.pdf


最後只有8萬股接納,那些人兄應該是不小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117/LTN20041117113_C.pdf


大股東認購26,812,800元的可換股債券,年息1厘,換股價為0.112元,可換2.394億新股。


應該是之前大股東拿走不少錢,實際現金很少,新大股東以認購可換股債券保護自己債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亦可低價增持大量股票。


他們買殼的成本增至:7,500 萬 + 2,681.28萬元  = 1.02億元,加上其他使費,應在1.1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119/LTN20041119131_C.pdf


股東通過公司易名中聯石油化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123/LTN20041123136_C.pdf
2004-11-20  大公報
明倫擬遼寧建代儲油庫 存油量由3萬噸提升至10萬涉款6000萬




明倫集團 ( 346) 主席許智明表示,近期獲遼寧市政府批出 100畝土地,(3)集團計劃興建代儲油庫,令集團的存油量由現時的3 萬噸提升至10萬噸,涉及投資額約6 , 000萬元。該代儲油庫主要自用為主,也有小部分將出租予中石化 ( 386) 及中石油 ( 857) 儲存燃油。

集團昨日在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將公司名稱更改為「中聯石油化工國際」。許智明指出,集團日後將專注發展瀋陽煉油廠業務,進一步擴大生產條件,並會以生產毛利較高的下游石化產品為主,如聚丙烯。

公司易名專注煉油

他又透露,集團日後將繼續留意東北石化項目的投資機會,包括煉油廠及瀝青廠。至於會否將私人擁有的地產及酒店業務注入上市公司,他重申暫無此計劃。

集團董事張成指出,瀋陽煉油廠經過數個月改造後,現已完成生產催化劑及生產丙原料氣化裝置的改造,年產量分別由現時的14萬噸及4 萬噸,增至16萬噸及8 萬噸,至於石油化工產品深加工裝置改造,目前則仍在進行中,預期明年五月才可正式投產。

 

(1)他又預期,當改造全部完成後,營業額可由現時的4 億元倍增至8 億元,(2)料半年利潤可達2 , 000萬元。目前集團旗下的產品毛利率約為20% 。

 

許智明坦言,國際原油價格雖然變化很大,但內地石油價格的波幅相對較細,加上需求急劇增加,在擴大生產量及成本控制下,集團可將有關成本轉嫁到客戶身上,故集團現時暫無資金壓力。

若計及早前發行的2 , 800萬元可換股債券,該集團有手頭現金約5 , 000萬元。
文匯報
中聯石化擬購東北煉油廠 發展聚丙烯瀝青廠等下游業務




  【本報訊】(記者 李永青)中聯石油化工國際(前稱明倫集團)(0346)主席許智明表示,暫時沒有計劃將其私人擁有的地產及酒店項目注入上市公司,集團 將會以石化為主業,將全力發展瀋陽的煉油廠業務。他還表示,由於內地石化業務前景理想,加上國家推出扶持東北的優惠政策,故將積極考慮收購東北的煉油廠及 瀝青廠,發展聚丙烯等下游業務,但現時未有具體計劃。

私人地產酒店暫無注入計劃

 許智明昨在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集團投資了約4,000萬元人民幣(同下),改造早前購入的瀋陽煉油廠,令催化劑及聚丙烯的年產量,將分別由現時的14萬噸升至16萬噸,及由4萬噸升至8萬噸。同時,石油化工產品深加工裝置改造,正在進行中,預期明年5月才可投產。

瀋陽煉油廠半年可賺2,000萬

 

 (1)他預料,完成全部改造後,該廠的年收入可由4億元,增至8億元,(2)未來半年利潤可達2,000萬元。

 

  (3)中聯石化副總裁張成表示,由於集團是首家投資內地煉油廠的外資公司,故獲遼寧省政府免費批出100畝土地,用作興建儲油庫,料投資金額約6,000萬元。 同時,該廠繳交的營業額及企業所得稅之中,有關繳交地方政府的部分,將獲退回一半的款項。他表示,該廠產品的毛利率約20%。

政府免費批地百畝建儲油庫

 張成說,完成興建儲油庫後,集團的儲油量將由3萬噸升至10萬噸,並會為中石化(0386)及中石油(0857)儲存燃油。

 另外,計及早前發行的可換股債券,集團手頭現金約5,000萬元,負債比率30%。同時,昨日股東特別大會通過改名為中聯石油化工國際有限公司。
成報
明倫六千萬建十萬噸油庫




明 倫集團(香港)(346)新任主席許智明表示,以他為首的大股東無意向明倫注入地產及酒店業務,反而明倫旗下瀋陽新民蠟化學品實驗廠,將投資6000萬元 發展10萬噸容載量的油庫,藉此作自用及為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代儲燃油,同時亦物色發展下游產品聚丙烯、瀝青及收購東北石化項目的機會,長遠更有意進軍國 際貿易業務。

中石油中石化 用作 儲油

明倫昨天亦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易名為中聯石油化工。許氏指,集團剛宣布發行約2681萬元可換股債券,主要發展與石化相關業務及作為營運資金,手持現金則逾5000萬元。

 

集團董事張成指,明倫已經在過去數個月斥資4000萬元改造瀋陽廠房,完成將催化劑產量由14萬噸提升至16萬噸,生產丙烯原料則由4萬噸提升至8萬噸。 至於石化原料深加工部分則要留待明年5月至6月才完成。經改造後,(1)瀋陽廠房的全年銷售額由4億元(人民幣‧下同)提升至8億元,(2)半年利潤則達2000萬 元。

 

因應瀋陽廠房獲遼寧省政府批出100畝用地,明倫計劃在有關用地,增加10萬噸儲油能力,較目前3萬噸為高。另該廠房尚有500畝用地可供使用。記者陳偉燊

公司聲稱以上各新聞上的3點(即加深字體的(1)、(2)、(3)不是主席錯,是董事張成錯。


(1) 原有業務,計入新民化工才有8億營業額。


(2) 只是物色有此等盈利的項目。

(3)仍在初步階段,未建成任何設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107/LTN20050107137_C.pdf

委任楊孫西為非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117/LTN20050117049_C.pdf


新民化工協助Rimouski Limited開發新民市的經營石油化工科學園,該項目面積1,000畝,有煉油廠及石化項目,投資100億元。


但新民化工不作投資,只作管理,費用為5,000萬元,加全年銷售1.5%的費用。


這家Rimouski Limited為一離岸公司,由一位中國人持有,可能有利益輸送及替人方便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117/LTN20050117117_C.pdf


幾日後,以收購新民化工的遼河能源和馬達加斯加合作,開發馬達加斯加的油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201/LTN20050201098_C.pdf


遼河能源和新民化工附近的遼河石油勘探局合作開發、經營及勘探油田。


可見買新民化工是新主下心腸買的,不是舊主所能控制的。那誰替周先生賣殼?這個已經是一個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224/LTN20050224101_C.pdf


委任劉夢熊、曾國文及張成先為執董,前兩者為財技高手,後者和新民蠟廠有關,可見目的真是想籌錢,多過開發油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04/LTN20050404020_C.pdf


經營石油化工科學園項目終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12/LTN20050412153_C.pdf


劉夢熊請辭,可能有大事發生。


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57

1985年11月22日: 好世界集團重組


好世界投資本身是楊受成的經營旗艦,其後因為1981年涉足地產過深,故在中英談判中,地產價格大跌,利息高企下導致債台更形高築,最終導致破產重組,獲中東財團重組,易名Agifel Properties。1996年獲萬邦投資(158)、天德地產(105)、凱聯國際企業(266)、華廈置業(278)的鍾氏家族其中一族購入,易名為鴻福地產,後易名榮豐國際。2007年把精華取走後,李豐茂在2015年收購上市公司地位,至今年更名為中國烯谷集團


P.S.能達科技收購戰仍在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33

investor的所言盈警股搞笑篇

今日街上沒有人派經濟一週,我多麼失落,然後立馬回去上網看看有甚麼笑話。點知今日佢講盈喜股,但是自己卻是不夠會計知識,誰不知就變成笑話,先自己答自己問題

(1)  A新股是哪一隻?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3545

根據我分析後,盈警新股A有以下特徵:

1. 根據招股書的回顧,該公司收入由2007年的9,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009年的4億元,年複合增長接近100%,股東應佔溢利亦由同期的2,100萬元增至8,000萬元。

2.  以這隻半新股為例,公司在2007年至2009年之間的收入和盈利,都是呈倍數增長,試想,這盤生意這麼好做,應該很快有競爭者來搶生意。但這三年內,增長如此平穩,絲毫看不出有同行欲攤薄其盈利的跡象。

3.  回顧該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在收入和利潤呈現倍增的情況下,其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淨額,竟有兩年為負數,2009年更為負3,000萬元。年終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由2007年的250萬元增長至2009年的1,200萬元。

4.  一間年生意額達到4億元的公司,至2009年底這三年間,也只有1,200萬元現金結餘。

5. 資產負債表上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帳面價值僅4,200萬元,但到了09年,就忽然變成1.4億元。

6. 07至09年公司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000萬元,7,000萬元及1億元。

其實經翻查多本招股書,查找呢隻新股唔難,因為高營業額和盈利增長的股票其實很少,實際上經我約略計算,它把數字所謂調整,只是把數字除2就算。請參看
盈警公告會計師報告。另外,亦可參看下面的tag。

(2) 有甚麼不對?

雖然他說的東西都有些合理的地方,但我就不多談了,只列出有問題的地方,留給有知識的讀者在壇內找出答案吧。

1. 試想,這盤生意這麼好做,應該很快有競爭者來搶生意。但這三年內,增長如此平穩,絲毫看不出有同行欲攤薄其盈利的跡象。

(提示: 問題著眼點是否在此? 如果生意額是大了,低利潤並且還在下降快於營業額的話,你會不會搶生意?) 

2.  但是由於實際上只做了1,000萬元的生意,故現金流只有1,000萬元,而剩下的1,000萬元款項只能計入貿易及應收賬款。造成了A公司的貿易及應收賬款劇增。以半新股A的帳目為例,於2007年應收賬款只有4,500萬元,但到了2009年,就增加至1.9億元。2009年來說,相對4億元的收入,其有將近一半的帳款都未收回。

(提示: 如果營業額大幅增加的話,那這樣的應收款是否正常,收款有沒有逾期呢? 如上面那項你答是的話,這才算是收款惡劣。自己看看2010年的年報吧。才想想自己正不正確。)

3. 一味做大應收賬款的數字,帳面上一定不好看。故還可以用固定資產來消化這些虛假利潤。即該公司可對外聲稱,動用了利潤來購買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再找專業人士做估值,誇大其帳面數值。

(提示: 自己睇番呢間公司有沒有重估過。我都懶得答。)

4. 第一種是購買原材料回來,然後誇大原材料的帳面價值來填補收入與現金流之間的差額。

第二種是虛減成本。由於損益表中,只記錄已經售出的產品成本。故公司可以將已售出產品的成本報少數,拉高毛利,並將虛報的這部份數字「撥」去未售出的製成品存貨中。

由於製成品的存貨價值只計入資產負債表而不計入損益表。故在資產負債表中,存貨的價值偏高,而損益表中的毛利亦亮麗。據該財務總監表示,這個虛減成本的方法,核數師難以察覺。因為他們的專業乃核數,而上市公司才是製造該產品的專家。當公司提供一條計算成本的公式時,只要不是太過分離譜,核數師無法挑戰公司,就會給了某些公司做假的空間。

(思考方向:

1. 是否只要高估存貨就得? 如果存貨高估,售出的價值就會高,毛利就不會好看,所以前面他也不敢說它毛利率好,只敢說它營業額增加。但正如我第1個提示所稱,如果毛利率持續跌,營業額的增長慢過跌的速度,有沒有作用。無論是購買原材料,還是在製成品期間多計員工工資下功夫,都是一樣有問題。

2. 虛減存貨雖會使盈利大增,也會使存貨偏高,也符合現金流存貨大增,導致現金流入減少的問題,但是照他所指這公司的例子來說,他的推說並不成立。 但這方法會使成品存貨偏高呢,所以可能減緩了在製品變成製成品的速度,使數字更好看。不過這財務約總監咁講,是咪想打爛飯碗?)

總而言之,這本野是開始慢慢有點水準,但是如果再好似搞些吹水稿,又請埋我睇唔起的財經公關寫文,真是為你們的未來擔憂。我仍是認為,經濟日報的智富周刊現時是做得最有水準的一本,但是為了市場,仍要放些股票貼士入去,真是有點悲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15

略談股市之狼性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36894089
羊年來到,碼哥首先祝各位碼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今年過年碼哥哪裡也沒去,有時間去看了一部不錯的電影——《狼圖騰》,當然,我本人更願意推薦看看同名的原著,那本書我在十年前看過,當時感受沒有現在那麼深,電影形象的表達又讓我打開了塵封的記憶,想想這些年在股市的搏殺,《狼圖騰》對於我們這些股市投資者而言也是很有啟發的。所以在羊年伊始,我倒是願意先跟大家談談羊的天敵——狼。

股市初學者都知道所謂的炒股三要訣:穩、准、狠。這其實就是非常樸素的股市操作的狼性原則。在電影最開頭群狼圍攻黃羊那一幕就是對這三要訣最好的詮釋。做到「穩」最需要的是耐心,狼其實是非常有耐心的動物,他們雖然不如虎獅之兇猛,但是在忍耐這方面卻是無出其右,他們在圍攻黃羊的時候一直等到黃羊吃飽肚子之後才開始進行攻擊,而那個攻擊時點的出現則恰好體現了第二個要訣,即「准」。「准」其實就是策略對頭,狼群料到此時攻擊黃羊是最佳時機,因為此時剛飽餐一頓的黃羊一旦被追擊,它們以往唯一的優勢——速度將會失去,狼群很容易得手。至於「狠」,不消說,狼群在圍攻黃羊一戰中已經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它們利用三面圍攻的戰術,加之對地理環境的熟悉,將全部羊趕入了雪湖,不僅當下可以飽餐一頓全羊宴,同時還為明春儲備了食物,狼群這次攻擊的意義顯得非常深遠。

股市何嘗不是如此。任何一次最終獲得巨大超額收益的投資無不需要耐心,而這點在浮躁的市場中更是特別需要。在如今特別發達的信息時代中,我們的信息是如此眾多,這些信息每天都會對我們的市場產生各種影響,而怎麼能對這些風吹草動做到既不忽視又不盲動這的確在考驗投資者的定力。當然耐心只是最基礎的心法,如果這一切建立在錯誤的策略上,那麼一切都是空談,白做。策略問題在這裡,碼哥就不展開了,各人有各人的交易體系,也各有各擅長的領域,我只是認為策略對頭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體系下才會充分有效。至於「狠」的意義,在我的投資過程中,我理解就是執行力,對於一次重大的投資行為,如果你已經對自己的策略和行為胸有成竹,那麼就是要有強大的執行力,打一次痛快的「殲滅戰」。同時要為這次「殲滅戰」做好全面的資金安排和後續的資金做好戰略準備。

《狼圖騰》當中還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個人投資者的操作啟示,它也讓碼哥想到了股市生態平衡的問題。狼之所以被奉為草原民族的圖騰是因為它一直在起到草原平衡器的角色,狼固然有其兇殘性,但是如果沒有狼,其後果也是不可想像的。如果黃羊沒有了天敵,就會大量繁殖,啃掉草原之本——草,那麼最終對於牧民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股市猶如一個大草原,各色生物都有,其中不乏兇猛的「狼」,而群狼圍獵黃羊這樣的場面每年也會像放電影一樣反覆播放,聰明的獵人應該避免正面跟群狼搏殺,有時候不妨撿拾群狼的大餐,甚至是「與狼共舞」。而如果草原的執法者對群狼的獵殺過度其實也會打破草原生態,導致市場平衡的打破,這種場面在我們的A股市場中也不少見,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需要對此有所洞見,以免被這種生態的傾斜所誤傷。

物競天擇,草原崇尚的是自然界的叢林法則,畢利格老人對著不願意把狼崽放回草原的陳陣說的一句話讓人警醒,他說狼的天性就是捕食,你這麼養著它就是剝奪了它的天性,讓它沒有了驕傲。在我們這個殘酷的市場中,只有切身的實踐才是一個投資者的必由之路,要想理解這個市場只有自己去搏殺才能得到。

天蒼蒼,野茫茫,祝投資者在羊年千萬別做羊,去做一次狼性十足的投資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45

鹹魚欄藏名媛私竇

2016-10-27  NM

呢排城中闊太都竊竊私語,何解樣子平凡的小三可以乘虛而入仲要搏坐正,口痕阿太就話,大婆衰沉迷跳舞引發綠帽疑雲,因而影響夫妻感情,不過社交舞乃是健康正氣運動,大家千祈咪戴有色眼鏡去睇。

好似已故船王包Sir長女包陪慶,就身體力行推廣舞蹈,喺上環鹹魚欄自置一層物業,作為跳舞私竇,讓志趣相投的闊太有個舞池練習跳舞。呢間舞蹈學校名為Dansinn Heavenly Studio,剛剛裝修完,喜歡跳舞的闊太熟晒架步;導師有來自英國、俄羅斯以及國內等,但只接受私人教授,團體課程就免問,學校幾位董事如Andrew John Sinkinson、Michal Ryszard Malitowski都屬世界級舞王高手,睇YouTube其表演,真係扭得特別有美感。佢哋經常到世界各地觀摩,吸收最新舞蹈資訊,班舞蹈老師用以持有studio的公司名都十分銷魂——Soulmate(靈魂伴侶)Investments Ltd,幾有意境,所以話班名媛唔跳到上癮都幾難!

梁君彥戀戀英倫

新任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上週二被敝刊揭發,漏報兩家英國公司權益,回應記者時就叫大家即管投訴佢,翌日梁主席急急腳向立法會補飛申報,查實又使乜咁避忌,一間公司做成衣貿易(Sun Hing U.K.),另一間47 Onslow Gardens公司,都只不過喺倫敦Kensington揸住個Town House其中一個單位啫,又唔係莊園堡壘,主席保留英籍幾十年都唔捨得放棄,唔揸番個倫敦物業仔又點夠睇頭呢?

中環寸嘴唔好教爸爸做愛

政府又攞四千三百萬搞個「提升資產財富管理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傻強話想吸納有潛能嘅畢業生加入呢行;Come on, give me a break! 教爸爸做愛咩?啲僆仔「毛都未出齊」就去同人哋做資產管理,叫佢數毛就差不多。啲僆仔見過幾多場大風暴?根本啲風暴殺到嚟都未聞到朕除,唔好話洞悉先機。有時啲銀行佬搵我食飯都唔係好想去,因為都冇料俾到我,仲問番我:「點睇個市呀,楊生?」呢個世界「羊毛出自羊身上」,你估真係銀行佬請食飯呀?你冇番咁上下生意俾到佢,真係食西北風啦。班友都係有私心去谷公司產品,尤其外資行啲洋鬼子阿頭no mercy,同下屬講明,一係個客死一係就你死呀!但條鬼仔就唔會死。最緊要佢在位時開到單,過得一陣又拍拍籮柚調去第二個地區。以我喺New York同衍生工具先驅者開盤嘅經歷,香港搞呢啲乜春金融服務先導計劃,俾唔到實戰經驗啲僆仔,我喺西岸有些少名望嘅UBC叫做戥腳做過visiting lecturer指點吓後輩,人家Business School會揀三個最top嘅二年級學生,喺UBC退休基金攞兩百萬加紙出嚟,再搵銀行佬、燕梳佬及基金佬,傍住三個學生前後浸淫三年去「炒」,三個僆仔再向同班同學仔分享兼解畫,咁樣先日子有功,非食即食麵那回事。傻強,此乃學術派同實戰派嘅分別!!!

楊國佳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八十年代往北美洲開山劈石,做一帶一路先頭部隊,自比為星仔變星爺前冇人懂欣賞其無厘頭文化,廿年後終於領略當中奧妙,與粉絲分享在北美洲各路人士交手經歷,絕不老點。

石油大王情迷嘉慧園

有「香港石油大王」之稱的劉浩清兩個月前仙遊,至本週訃聞才見報,然而通訊處未見其「東方石油」寶號,查實「石油大王」美譽又點可以冇咗愛國商人霍英東背後的支持,七三年石油危機,已富甲一方的老霍與當時為上海中大輪船總經理的劉浩清共同創立「東方石油公司」,取得內地石油的出口代理權,令中國石油在香港打開市場,從此劉浩清就領受咗「石油鉅子」甚或「石油大王」呢個朵,但商界嘅印象劉浩清仍為霍英東條「僆」;數風流往事,霍英東發展的半山豪宅嘉慧園,以邵氏影星歐嘉慧命名就街知巷聞,只不過劉浩清九十年代返上海做慈善,也不忘記念其拍檔的紅顏,他把上海一幢物業的租金撥作上海市教育基金會,呢幢物業同樣命名為嘉慧園;所以話,呢位石油大王做慈善都彰顯啲藝術o架,如果唔係點拍得住老霍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93

新華匯指數於2012年運營概況

這個指數是上一年的2012年1月3日發佈,今日剛好計曆法都1年,我們就回顧一下吧:

該指數的成分股合共24隻,包括:

0030    佳訊控股
0136    馬斯葛集團
0209    中國大亨飲品(前崇高國際)
0263    中國雲錫礦業(前順豪物業發展、新貽投資、保興投資)
0273    威利國際(前怡南實業、首創、華匯控股,中聯控股、互聯控股)
0279    民豐金融(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民豐控股)
0329    參龍國際(前金龍集團、如煙集團)
0412    漢基控股(前合盈國際、東峻集團、大雄科技)
0692    寶源控股(前正興(集團))
0720    意達利控股(前和記行)
0736    中國置業投資(前銳鴻集團、上億國際、北方興業)
0885    福方國際
0901    萊福資本
0913    合一投資
0928    野馬國際(前德發集團)
0986    中國環保能源(前南興)
1004    麗盛集團
1063    新確科技(前錫威國際)
1141    保興資本(前雄豐集團、新創綜合企業、保興投資、北京御生堂)
2324    首都創投(前中國北方企業投資、德泰大中華)
8037    郎力福集團
8153    科地農業(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
8202    匯創控股
8212    譽滿國際(前問博控股、香港生命集團)

基數均為1,000點。

至2013年1月4日,4大指數如下:
泛華匯平均指數(以100點為基數)    25.17
泛華匯加權指數(以100點為基數)    55.11
泛華匯平均指數(以反向log,100點為基數)    397.23
泛華匯平均指數(以反向e,100點為基數)    2,395.22

四大指數反映了,在這1年多一點時間之間,在平均股價上,最少下降了74.83%,市值則因部分狂印股票的新股表現良好,故「僅」跌了44.89%,但其實還是大部分跑輸大市,在今年算是不錯的市況中,都還是非常失望。至於以log及e計算的反向指數更達到397.23點及2,395.22點,兩年升幅達到2.97倍及22.95信,在資產普遍升值的過程中,他們還在貶值,可謂「若要生活好,別要掂華匯」。

至於成份股方面,由引入成份股以來下跌最多為民豐金融,跌幅達97.29%,其次為馬斯葛集團及匯創控股,下跌幅度達94.81%及91.85%,而大部分股份跌幅均達30以上,但仍有3隻股票亦算「跑贏大市」,分別是寶源控股、佳訊控股和和記行,分別上升86.11%、48.48%及23.15%,但是佳訊控股現在停牌,復牌後可能大跌,第3名計算股息後或會跑輸,真是24隻只有1隻能跑贏,買中的機會微乎其微。

在股本擴張幅度方面,匯創控股股本擴張幅度達9.43倍,名列第一,其次為萊福資本及譽滿國際,增幅達6.6倍及6.18倍,但科地農業及麗盛集團本年沒印發新股,但其他都有發行過新股,在這樣的淡市之下,他們都能套現,所以他們的抽水速度非常高。

至於市值方面,整體看僅減少6..46%,至64.81億,寶源控股增幅第一,達9.05倍,其次為及譽滿國際及萊福資本,分別增加7.31倍及2.46倍。今年有11隻股市值增加,主要是因為增加股票數目,由此可以見到股價下跌速度快於印發股票的速度,所以他們市值只是少量減少。

在未來來看,估計大市值的股票如寶源、漢基、佳訊市值會暴跌,小市值的股票如匯創、新確科技、中國置業投資、馬斯葛、首都創投等會高速印發新股,使市值增加,其中部分已表達印發新股意向,請大家小心。

今年組合檢討方面,會加入2隻股票,使組合增至26隻,分別為:
0474 昊天能源(前永保時國際)
8022 彩娛集團(前雅高控股)


由此可以證明,這系股票於大部分時間無人贏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避免購入上述股票,以招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17

給999兄:本網的意念(補充)


(註:謝Louis 兄及路人Z補充。)


999:


爆升? 點為之爆升? 一個星期升幾倍係爆, 咁用十年八載升十幾倍又算唔算爆?!

老實講, 有得短期爆的, 全部都係炒作, 又幾多係實力股?! 實力股你有幾何見佢短爆?

如果你估佢短爆, 又何需扮分析? 你隻需要內幕消息!

湯兄, 貴blog部份內容我覺得係分析, 但更大部份內容及大部份觀眾, 都隻係想知insider news. 可以快炒幾轉賺快錢. 如果想有更多長期觀眾 (或者將來的付鈔讀者), 好應該平衡下兩方面的資訊.


greatsoup:


先澄清幾點:
1. 本博是無內幕消息,我的消息隻是在報紙、雜誌、公告中找來,怪的隻是你汲取資訊不足。

2. 本博不建議你短炒,一直我都是以中期至長期眼光去看一隻股票的潛質,之前的例子已經告訴你。如果是這樣,我在此極力推介你看金錢帝國,他們那兒真的可能給你好好的建議。況且炒字可以拆開為「火」「少」,炒隻是會愈搞愈少。

有大量證據證明,中線和長線投資是好於短線,所以我相信ckm001兄巴黎兄的見解,長線投資、重分析才能賺錢。

如果你說短期爆的,必是遊資炒作,這是你對一隻股票的理解甚淺,一隻股由短線爆之前是要經過多番的收集,大約一年到一年半不等,那為何他們要收集,這就由於基本因素的改變了,基本因素的改變不外乎幾樣。

1. 無論是真是假的注資,如保利協鑫(3800)、恆寶利(3989)等。
2. (預期)某些因素導緻業績大增,如家電股、汽車股、阜豐(546)、比亞迪(1211)、京信通訊(2342)、中國無線(2389)等。
3. 賣殼後,新殼主帶來的(1)點,例子很多。

如果你指的實力股是包括有業績的股,無論是家電股、546、家電股已經給你好的理解。


 



3. 在短期內,我絕不會搞收費,因為除了業績股外,未來將不會推介那些炒股給你,玩完才告訴你。

4. 如果寫短炒的話,根本就是脫離本博的精神,我的博不是給你用來短炒、又或是投資意見參考,是為香港股票的歷史留下一點可供研究的資料。

香港就是因為「股票是賺錢的工具」的意念,局限了大家的眼光,未能把每一隻股的歷史清楚地研究,甚至沒看過中國的新聞的深入,所以我就寫這些東西把中國及香港的新聞都集起來,做成一個專題,供人研究。

就是因為這種短視眼光,令到一些多年前曾經是明星股的股票,在香港沒有留下一些可供研究的資料,反而要從非香港人如郎教授、馮邦彥先生等人才能看到一些舊股票的詳細記錄。

所以我現時預先做定,為未來數十年的人研究這隻股票時不緻太難。

香港人當股票是賺錢的東西,我卻不然,我隻喜歡研究小股票,為其留下紀錄。買當然會買,但不是買這些概念股呢。


5. 如果一個星期是爆,十年爆十倍又是爆的話,我寧選後者,因為後者的盈利或股息應是連年上升,所以我夠膽買大注,能夠博大贏。前者則因為歷時較短,所以必不能買得多也。


6.因為時間所限,現在我只希望趕走部分短炒的人,所以也不會討好他們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8

兩年注入資產、配售需配給六人的原因


網友「過客」兄今日問了一條問題,我覺得滿有學術性,所以要分享給大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347


「因為法例規定,兩年內注入大資產視作新上市處理」

能否告知確實來源, 想研究一下...


greatsoup:
根據上市規則第14章第6條,有指明反收購的意思一段:


http://www.hkex.com.hk/rule/listrules/Chapter_14_tc.pdf

(2) 在上市發行人的控制權(如《收購守則》所界定的)轉手後的24 個月內,上市發行人所簽訂的建議交易及任何其他交易,涉及上市發行人向同一名(或同一組)取得上市發行人(不包括附屬公司層面)控制權的人士(或此等人士的任何聯繫人)收購資產。

根據以上的定義,控制權轉手後24個月,新大股東注入資產以取得控制權,將被視作反收購,根據上市規則14.54條:
本交易所會將擬進行反收購行動的上市發行人,當作新上市申請人處理。

所以,可以知道,如果在買殼後24個月,即兩年內注人大件資產,則是反收購,反收購則須當作重新上市,這就是「兩年內注入大資產視作新上市處理」的由來。

另外,龍生兄之前問筆者,為何配售一定要給6人或以上。今日,在找以上資料同時,我無意中看到這一段,使到筆者終於找到配售給6個人以上的奧妙。


根據上市規則第13.28(7)條,原來配售給6個人以上不需披露認購股票者之身份,所以為免被人知道這些祕密,所以就通常配售給6個人以上,但如監管當局需要,也需披露。

http://www.hkex.com.hk/rule/listrules/Chapter_13_tc.pdf


如獲分配證券者少於6人,則列明各人的姓名或名稱;

如獲分配證券者為6人或6人以上,則對該等人士作一整體性的簡介。

本交易所保留要求發行人提供有關此等獲分配證券人士的其他資料的權利;

這些資料是本交易所認為要確定此等獲分配證券人士的獨立性所需的資料(以電子欄表或本交易所要求的其他形式載列),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實益擁有權的詳情;

故那些古惑證券行「此地無銀三百兩」,實不無原因。


延伸閱讀: 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


http://www.sfc.hk/sfc/html/TC/speeches/public/consult/consultation/takeover99d.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