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藥即將赴港IPO 輝瑞或藉機入股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764000.html

海醫藥(601607.SH,下稱「上藥」)昨日停牌,並定於5月6日正式赴港招股,而市場關注的是,全球最大製藥企業輝瑞製藥會否借此機會入股國內第二大醫藥分銷企業。

輝瑞藉機入股?

昨日,上藥董事會秘書韓敏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公司將於5月6日復牌,屆時將有重大消息發佈。而根據此前的停牌公告,復牌日即為上海醫藥H股招股開始日。

而目前市場上盛傳,上藥已引進包括輝瑞製藥、國浩集團(00053.HK)、淡馬錫及中銀集團等4家基礎投資者,認購金額合計達5.5億美元。

上藥證券事務代表陸地稱,目前處於敏感期,暫不對上述傳聞置評。

而輝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濱向本報記者表示,不知道該傳聞,並拒絕作進一步評論。

一位行業權威人士認為,通過上藥H股發行的時機入股,是輝瑞製藥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上海醫藥的最直接途徑。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告訴本報記者,對於輝瑞製藥曲線入股上藥的傳聞,他還沒有獲取確切的消息,但是他也認為,輝瑞近期頻頻接觸上藥、北 藥、海正藥業等非專利藥企業,有進行股權合作的強烈意向。「輝瑞的想法是通過收購或者參股非專利藥企業,將營銷的重點下沉到縣級市場。」

而上藥同時還是全國第二大醫藥分銷企業,輝瑞如果藉機參股上藥,將不難達成產品生產、銷售、分銷和終端的全產業鏈合作。

「從上藥的角度來看,其在工業方面專利藥比較弱,非專利藥比較強,如果與輝瑞達成股權合作,不但產品方面的互補性非常強,另外上藥也可以通過輝瑞的渠道將非專利藥推向海外市場。」平安信託一位資深醫藥投資顧問如是認為。

4月22日,上藥曾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已與輝瑞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將利用各自優勢在中國醫藥市場開展廣泛合作。根據備忘錄所述,「雙方還計劃尋求未來的合作機會,包括進一步的分銷、商業化、研發等舉措,以及生產製造和股權投資的機會」。

合作方式待解

對於全球最大製藥公司輝瑞來說,往生物製藥大公司轉型是近年戰略所向,外媒報導稱,輝瑞公司將逐漸剝離非處方藥、奶粉等多元化業務,聚焦於處方藥尤其是生物製藥。

而在中國,由於新一輪醫改啟動已有兩年多,加上人口紅利等因素,中國有望在未來十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其戰略地位對跨國公司來說不同尋常。

輝瑞中國在2009年底完成了與惠氏中國的業務整合之後,為適應中國新醫改的市場環境,一直謀求於在非專利藥領域有更大擴張。而吳曉濱此前也在各種場合表示,將與國內的醫藥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

而業界關注的正是輝瑞中國與國內企業的合作模式。從目前跨國藥企與國內企業的合作模式來看,合作研發、合作生產、合作銷售、合資建廠是幾大基本方式,但近年有呈現轉向收購內資企業為主的跡象。

於明德認為,目前跨國藥企在與內資企業的股權合作方面均以控股為主要條件,到目前還沒有一宗做小股東的案例。「對輝瑞這麼大的一家公司而言,只有控股國內企業才有意義,小股東的方式不科學。」

吳曉濱曾表示,輝瑞中國通過上藥在2010年度實現的藥品銷售量總值達30億元,今年的目標則為90億元。這一方面意味著輝瑞中國的業務要急速擴張,另一方面其與上藥的合作金額也要急速擴大,只有通過併購內資企業或參股上藥的方式才能實現。

但上藥是上海市國資委控股的優質企業,輝瑞想參股容易,要實現控股則比較艱難。外企界一位資深人士認為,輝瑞如果要與上藥進行股權合作,合資建廠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上藥與羅氏製藥、百時美施貴寶都有合資建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0

牽手輝瑞兩年後 惠氏或遭「拋棄」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29841.html

球製藥巨頭輝瑞或剝離其奶粉業務,這意味著被收購兩年後的惠氏奶粉又走到十字路口。

2009年是一個美妙的時刻,輝瑞以680億美元的天價聘禮,迎娶新娘美國惠氏公司。儘管輝瑞相中的是惠氏的製藥業務,但作為陪嫁,惠氏奶粉也一併進入輝瑞集團。

儘管開始很風光,但和所有的併購一樣,輝瑞開始了繁瑣而冗長的整合之路。據統計,從全世界來看兼併收購,不管境內的還是境外的,成功的幾率大概只有30%。輝瑞公司在2009年一度宣佈將其分紅規模減半,以籌集資金完成對惠氏的收購。來自股東的壓力伴隨著整合全程。

兩年中,輝瑞在不斷調整。

今年4月,輝瑞宣佈,將以23.8億美元的價格向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公司出售旗下Capsugel生產部門。Capsugel是輝瑞生產大批量膠囊的一個部門。此前,輝瑞管理層已經頻頻向外界發出 欲實施資產剝離的信號。而膠囊生產部的剝離,被看做輝瑞系列剝離行動開端。

當時華爾街分析師預測,輝瑞有可能將公司收入基數縮小一半,從目前的670億美元減少至350億美元。為實現這一目標,輝瑞的營養產品、消費者保健、動物健康和成熟藥品等部門都有可能被拋棄。

如今,華爾街分析師的預言成為現實。輝瑞開始了進一步的瘦身行動。這也顯示了大手筆併購之後的整合之困。

輝瑞公關負責人13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輝瑞的核心主業將聚焦在生物製藥方面,而包括奶粉業務在內的動物保健和營養品業務與核心業務有一定差 距,若放在公司內部可能不利其長遠發展。不過其強調僅處在戰略評估階段,未來這塊業務究竟是出售還是單獨上市,目前尚無定論。「預計今年年底前不會有明確 答案,剝離需要1~2年時間。」 不過,上述負責人表示,惠氏的非處方藥業務不在本次戰略評估項目之列。

對於惠氏奶粉而言,這卻未必是一個壞消息。今年,惠氏奶粉所在的輝瑞營養品業務一季度收入4.7億美元,同比只有個位數增長,管理層用「平淡」來形容其業績。

身為非核心業務,惠氏奶粉在輝瑞體系中的處境或許有些憋屈,若能被同行收購,或許更利於惠氏奶粉的未來發展。坊間傳言,雀巢、達能等乳業巨頭有意接手,再次轉賣對於惠氏奶粉而言是一次機遇。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由於輝瑞主要專注於藥品領域,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動物保健、營養品等非主營業務的耕耘力度,因此剝離有利於惠氏在中國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7月,我國奶粉市場上多美滋、美贊臣、雀巢、雅培、惠氏的佔比分別為16.76%、12.06%、10.58%、 7.29%和4.72%,若雀巢接手惠氏,則意味著雀巢的佔比將達到15%左右,市場份額明顯增加,若達能接手惠氏,則達能多美滋的市場份額將達到20% 以上。

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雀巢優勢在三段和四段的成長奶粉,而惠氏優勢在一段、二段的嬰兒奶粉,兩者結合產品線可以互補。多美滋和惠氏產品線類 似,雙方結合則可以整合各自的渠道和市場資源。」這意味著達能和雀巢無論誰未來能吞下惠氏奶粉的話,都將實力大增,並有可能一躍成為市場老大。

周思然也指出,若併購成行,這種整合方式必將對我國乳業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加劇了國產奶粉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必將助推洋奶粉渠道更加集中,整體價格體系繼續呈現上漲的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3

【諮詢】輝瑞和阿斯利康將進行第二輪併購?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113744
今年五月底當阿斯利康駁回輝瑞公司的「最終」出價時阿斯利康表示會接受每股59英鎊的價格,而輝瑞公司的最後報價是55英鎊每股的現金和股票。最後根據英國法規雙方的收購之戰告一段落,而到8月份阿斯利康恢復與輝瑞的談判。但是,紐約時報援引一位華爾街分析師的言論稱,如果輝瑞想重新出價就要等到11月,這當中除非有其他競拍加入,那所有的交易都關閉。

我們接觸到的投資者對於這筆交易是否會發生抱持各種態度,但他們對這次併購都不太樂意。

來自德國醫藥戰略的醫療投資顧問Schwarz是一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他發現,來自新產品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強,這也加強了這次併購交易的必要性。「在美國受仿製藥競爭的品牌藥價值將在2016年達到一個近300億美元的新高峰,這比2012年的專利懸崖時期還要高,因此大型製藥企業不能再只靠自己進行研發,而必須進行重組、合併、拆分和調整,」 Schwarz表示,「所以我敢肯定,阿斯利康和輝瑞公司的交易一定會進行。」

醫療戰略也是阿斯利康的投資者之一。有一些預見性言論認為,來自阿斯利康公司投資者的壓力最終將使這筆交易發生。Schwarz表示阿斯利康的免疫腫瘤產品線,尤其是抗PD-L1單克隆抗體MEDI4736,以及潛在的稅收節省價值都會激發輝瑞公司對這筆交易的興趣。

一旦這筆交易最終完成,Schwarz預計輝瑞公司將延續其早期的拆分策略,將公司拆分成「建立」和「創新」的公司,這種策略同2012年艾伯維從雅培獨立出來是類似的。

「輝瑞公司的規模就是它自己的敵人,想變得更小就要開發巨大的價值,」 Schwarz補充道。但他最終都沒有看到任何這種不擇手段是對工業有益的。「一切都是金融工程,輝瑞和阿斯利康的併購只是支持了我正在做的關於大型製藥公司弱點的議題。儘管有一些新藥進入產品線,可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研發效率增加的證據。」

Columbus Circle Investors的投資組合經理Marti對輝瑞公司的另一個報價沒有任何期待。但他認為,如果阿斯利康與輝瑞談判,並且輝瑞的報價比上一次高10%,交易就會完成。

Marti表示,由於存在「心臟病學和腫瘤學方面的交叉點」,以及對這次交易利好的稅率,會有一個很好的協同效應發生。他認為,對阿斯利康公司的估值完全取決於其腫瘤產品線的成功,但這周其癌症候選藥olaparib 未能獲得美國FDA的加速批准,給阿斯利康一次很大打擊。

Marti稱,如果阿斯利康腫瘤產品線無法建立,那它保持獨立的決定就是一錯再錯了。

還有一家醫療投資商Les Funtleyder,與英國投資顧問BlueCloud醫療保健諮詢是合作夥伴,前醫療投資組合經理Tabak認為併購阿斯利康對輝瑞而言完全是個錯誤。他指出輝瑞歷史上大型併購並不樂觀,除了2000年900億美元收購Warner-Lambert時,得到了降脂重磅炸彈立普妥。(輝瑞對阿斯利康的「最終」出價現金加股票折合約1170億美元)

Tabak還懷疑,即使這兩家公司達成一致,英國政府也不會通過這筆交易。他表示,「我不知道這比交易的任何價格,除非輝瑞能向英國政府,以及一定程度上向瑞典政府保證關於失業率的問題。」阿斯利康全球員工約51500人,其中35%約18000人是在歐洲。

Funtleyder希望看到輝瑞嘗試過不同的方法,也許是一系列小型的補強型收購,就像最近默克製藥以39億美元購買丙型肝炎藥物研發公司Idenix的產品線。他認為,人們可以發現製藥公司開始看起來更像是投資組合管理者,一個購買和出售資產的資本分配器。但他指出,令人懊惱的是做一個投資組合管理人並不總是那麼簡單。(來源:丁香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559

外資藥企爭奪國內OTC市場 輝瑞斥資9500萬美元擴大在華產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288.html

外資藥企爭奪國內OTC市場 輝瑞斥資9500萬美元擴大在華產能

第一財經日報 王悅 2015-06-17 06:00:00

“輝瑞健康藥物部在過去六年的增速均為雙位數,其中主力品牌就是鈣爾奇和善存。此次新建的蘇州工廠將主要用於布局輝瑞的健康業務,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外市場需求。”

“輝瑞健康藥物部在過去六年的增速均為雙位數,其中主力品牌就是鈣爾奇和善存。此次新建的蘇州工廠將主要用於布局輝瑞的健康業務,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外市場需求。”輝瑞健康藥物部大中華區總經理蔡寶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6月15日,輝瑞宣布在蘇州投資9500萬美元的新廠正式破土動工,預計2018年一季度投入商業化生產。輝瑞方面透露,該新廠區將主要生產鈣爾奇、善存系列健康藥物產品,建成後預計銷售額20億元人民幣/年,公司總銷售額將超50億元人民幣/年。

“目前在中國,善存的用戶超過890萬,鈣爾奇覆蓋人數超過1370萬。在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輝瑞全球健康藥物部排名第一的海外市場。”蔡寶光表示。

據了解,目前輝瑞在國內共有四個生產基地,1989年投產的大連基地主產心血管、抗感染藥物以及萬艾可。無錫工廠以生產腫瘤藥物為主。前幾年與國內藥企海正藥業合資的海正輝瑞則主產腫瘤和抗生素。而在1994年正式投產的蘇州輝瑞工廠此前主產鈣補充劑、多種維生素、抗感冒咳嗽藥、抗生素等多種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此次新建的蘇州新廠為輝瑞在國內的第四個基地。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1月19日,江蘇省食藥監曾發布《關於同意註銷輝瑞蘇州制藥有限公司藥品生產許可證的批複》(蘇食藥監藥生〔2015〕9號)的通知,同意註銷輝瑞蘇州制藥有限公司藥品生產許可證,證號為:蘇Hb20060158。

市場傳言,該藥品生產許可註銷為輝瑞的主動行為,放棄產品不占優勢的蘇州生產基地。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輝瑞方面則透露,此前的輝瑞蘇州工廠主要生產產品為非處方藥物,破除了放棄蘇州基地的傳言,表明輝瑞僅放棄蘇州基地處方藥生產,轉戰OTC。此次新廠是繼續加碼,據悉,新基地還將設置輝瑞健康藥物部亞太區研發中心。

在新的藥品招標政策下,藥價下行,如今的中國藥品市場已遠不如前幾年賺得輕松。在今年1月28日,湖南藥品招標,對範圍內的26440個品規進行了少則10%、多則50%的價格下壓,大幅度下壓使得外資藥企紛紛棄標。

另一方面,處方藥專利到期潮的來臨,也讓在華藥企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以此前輝瑞的明星產品——男性用藥“萬艾可”(俗稱“偉哥”)為例,自在中國的專利保護去年5月到期以來,國內十多家藥企已開啟“搶灘”,白雲山(600332.SH)版仿制藥“金戈”目前已成為國內首家審批完畢的國產“萬艾可”,市場預計國內版“萬艾可”將會比輝瑞版便宜六成多,競爭加劇。

處方藥市場動蕩不安,同時,中國人口優勢以及老齡化的來臨又讓外資藥企無法放棄這一仍處於成長中的巨量市場。OTC市場爭奪成為了必然趨勢。

“從1992年至今,輝瑞中國健康藥物部的銷售額從小於100萬美元上升到了去年的大於3億美元,中國現在是輝瑞健康藥物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輝瑞健康藥物部亞太、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總裁AndySchmeltz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布局中國OTC市場的絕不僅輝瑞一家。

去年11月3日,拜耳和滇虹藥業同時各自發布公告,公告宣布拜耳已完成對滇虹藥業所有股份的收購,收購價格為36億元。而對於此舉,拜耳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將有助於拜耳在華OTC業務的發展。

“中國保健品市場達到10%的增長,如果從中國的GDP來講,健康產業高於GDP的增長。現在中國的老百姓更註重自己的健康,老齡化的情況在中國也很普遍,這也是為什麽健康產業有比較好的增長。”蔡寶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銷售戰略上,輝瑞方面表示將會通過與醫院、零售藥店合作以及電商渠道來進一步拓展健康藥物在中國的銷售。

“在健康藥物這塊,目前在中國我們是以善存、鈣爾奇、惠菲寧等為主打品牌。由於任何一個新的產品引入中國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監管審批,我們會非常積極努力地考慮如何把其他新的產品帶入到中國,一旦我們獲得了這種註冊審批的批準,我們肯定願意把一些新的品牌帶入中國。”AndySchmeltz對記者表示。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32

不只是避稅 輝瑞購併最大爭議在這 全球藥廠界一樁世紀聯姻 竟掀罵名

2015-12-07  TWM

一家全球最大的新藥廠,就要誕生了。不過,它的出生,卻招來投資人的質疑、政治人物的怒罵。輝瑞與愛力根的購併案,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在避稅之餘,他們還有什麼問題?

「令人不齒!」美國總統參選人川普又開罵了。但是他這次罵的不是美國移民,或是領失業救濟金的遊民,而是輝瑞製藥集團執行長伊恩.瑞德(Ian Read)。

這家曾以「藍色小藥丸」威而鋼稱霸醫藥界的藥廠,不只惹火共和黨,就連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也發聲明指責:「長久以來,美國的稅制充滿漏洞。今天,輝瑞得寸進尺,更加過分!」水火不容的兩黨總統參選人,難得槍口一致,輝瑞到底犯了什麼法?

什麼法都沒犯!它只是用台灣三分之一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一千六百億美元(相當於五兆兩千億元台幣)的價錢,買下一家以肉毒桿菌素(BOTOX)出名的愛爾蘭藥廠——愛力根(Allergan PLC)。

若通過審核

將成全球市值最高藥廠

這樁「威而鋼娶肉毒桿菌素」的購併案流傳已久,被戲稱為「醫藥產業最公開的祕密」,終於在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宣布。如果通過美國審核,輝瑞和愛力根將超越諾 華(Novartis),成為全球營收最高藥廠;兩千億美元市值的輝瑞,加上一千億美元市值的愛力根,也將超越嬌生(Johnson & Johnson),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藥廠。

為了這樁巨額購併案,輝瑞雇了包括高盛在內的四家顧問機構,而愛力根則雇了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兩家公司。根據美國研究機構Freeman & Co.指出,兩家公司的顧問費就高達三億美元。

不過,明明是輝瑞買愛力根,新公司取名輝瑞,也是輝瑞用股權購併,以十一.三股新公司股票換一股愛力根股票的方式「娶走」的;但合約上,卻是輝瑞「嫁給」愛力根,新總部也將設在愛力根總部愛爾蘭。

原來,一切都是為了避稅。輝瑞每年要繳給美國政府二五%的實質稅率,今年預估要繳四十七億美元的稅。不過,新公司如果設在愛爾蘭,輝瑞僅需要繳約一七%至一八%的稅,稅率大約減少七個百分點。

這也是為什麼消息一出,外界馬上貼上「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的標籤,也就是透過購併海外稅負較低的公司,將總部轉移到該地,就能省下大把鈔票。同時,美國政治人物也搶著指責輝瑞「不愛國」。

但是,這應該是對股東來說的好消息,為何兩家公司股價卻在宣布合併後,雙雙下跌了兩天,直到二十三日才回穩。究竟這樁婚事出了什麼問題?難道,投資人真的賣股來譴責輝瑞和愛力根嗎?

論營運 合併後,無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其實,在避稅之餘,這樁合併案充滿疑點。市場第一個質疑的就是,這個購併案的合併綜效(synergy,即整體價值是否 大於個體價值總和)實在太低。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兩大公司的執行長接受分析師提問,高盛分析師羅賓(Jami Rubin)不給情面,第一個丟出的問題就是:「你們提出的綜效,主要是行政跟人事成本的降低,而且未來三年只有二十億美元,看起來實在很少。可以請你們 解釋一下嗎?」綜效是評估購併交易的重要指標,輝瑞財務長坦承:「我們會想辦法催生出更多綜效,但是請注意,我們兩家公司重疊的業務不多,而且兩家公司也 都已經很有效率。」換言之,能減少的成本自然有限。

未來展望令人搖頭

EPS明顯成長 要等兩年不只是綜效,輝瑞提出的未來展望數字,也令人失望。

根據輝瑞預測,直到二○一七年,新公司的EPS(每股盈餘)都不會有所提升,直到一八年,才有約一○%的成長。一樁眾所期待的世紀聯姻,對EPS影響卻要 兩年後才看到。而且,德意志銀行分析師也指出,就算是遠在兩年後的EPS提升,都需要透過財務操作,例如公司買回庫藏股、降低股本,以「擠」出EPS,而 不是靠本業強化,更加難以說服投資人。

看布局 欠缺大分子藥研發技術,還是吃不到大餅從新藥布局的角度來說,這個購併案也無法提升輝瑞太多火力。綜觀全球製藥市場,可以粗略分為「小分子」化學藥及「大 分子」生物藥。小分子藥就像阿斯匹林等我們耳熟能詳的藥物,雖然用量大,但因研發技術低,因此一旦專利過期,每個人都可以合法仿製出一樣成分、一樣效果的 「學名藥」,利潤很快就被瓜分。

以輝瑞最有名的小分子藥「威而鋼」為例,在一一年專利陸續過期前的高峰期,全年銷售高達一二七億美元,占輝瑞營收的二七%。但在專利過期後,全球藥廠紛紛仿製,一五年第三季,威而鋼只貢獻輝瑞藥品七%營收。小分子藥的興衰,可見一斑。

反觀大分子藥,則是針對癌症、罕見疾病等的重量級藥物,因為研發門檻高、成本昂貴,被少數大廠掌握。這也是為何一四年全球銷售量最高的十種藥物中,有七種就是大分子藥;全球學名藥市場中,高達八成都是容易仿製的小分子藥,僅不到兩成是大分子藥。

生技產業分析師、台灣工銀證券投資顧問廖昌亮指出,輝瑞本來就是全球小分子藥霸主;而愛力根的強項也是小分子藥,及專利過期後的學名藥產品,兩家公司在大分子藥的布局都有限。

「輝瑞買下愛力根,頂多可以在專利過期時與愛力根合作,搶先發行學名藥。但是,全球新藥市場,大分子藥仍是王道!這對輝瑞比較欠缺的大分子藥研發能量,沒有幫助。」

新藥研發遇瓶頸

美國避稅收購案層出不窮

廖昌亮指出,如果這項購併案唯一的亮點是避稅,也可以看出輝瑞在研發新藥上的窘境。「我們觀察,這只是一個開始,關鍵就是輝瑞的下一步。」因為輝瑞用股權 購併,沒有動用到手上的現金。摩根大通分析師預估,新公司將在財務上有很大彈性。「所以,它可能會用這些錢再去購併新公司,布局大分子藥。」廖昌亮指出。

不過,輝瑞大剌剌地透過購併避稅,美國政府自然強烈不滿。在購併案宣布之前,美國財政部及時發表了美國稅制的新規定,要限制美國企業將海外業務收入轉移給 新註冊的海外母公司,顯然就是衝著輝瑞而來。不過,沒有人認為這招有效;法人及媒體都指出,只要輝瑞將新公司持股維持在六○%以下,就可以輕易地避過規 定。

事實上,輝瑞不只是單純激起美國「邪惡大公司」的批評,也有人開始討論美國的稅制,在當今租稅競爭的環境,是否需要改變。《華爾街日報》就指出,美國二五%的公司稅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企業出走是理性且合法的舉動,利用「愛國」作為道德約束,無法提升美國的競爭力。

輝瑞併愛力根,雖然對台灣生技新藥並無太大衝擊,但是延伸出的租稅競爭問題,值得台灣參考與借鏡。

「小分子藥」易仿製

輝瑞難再靠威而鋼賺大錢

2015 Q3藥品貢獻營收占比沛兒肺炎鏈球菌疫苗 25%

利瑞卡 20%

恩博 14%

威而鋼 7%

立普妥 7%

其他 27%

資料來源:BMO Capital Market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63

“免疫療法”並非杯弓蛇影 輝瑞試驗混合抗癌“雞尾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083.html

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明年將在人體試驗一種由三種新的抗癌藥物組成的混合抗癌藥物“雞尾酒”,這是輝瑞為了跟上新一代“免疫療法”藥物的全球競爭步伐所做的最新努力。

同時,這也是輝瑞歷史上首次試驗三種免疫療法抗癌藥物的混合使用。輝瑞表示,其將在一小部分病人身上使用這些混合藥物,確定它們同時使用是否安全,並觀察這些藥物是否能夠讓晚期患者身上的腫瘤變小。

此前BMS和美國默沙東已經率先使用了“免疫療法”藥物,也就是所謂的靶向治療。這種靶向藥物能夠撤掉抑制抗腫瘤免疫的信號,使得免疫細胞殺傷腫瘤細胞,也就是說人體的免疫系統武裝成了一道堅固的自我防護系統。而且這種藥物事實上也被證明能夠延長晚期癌癥患者的壽命。

但是現存的免疫療法只對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用,為此,全球醫藥企業都在尋求研發能夠進一步增加這一有效患者比例的新方法。專家認為,混合抗癌藥物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張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方法是目前業界比較認可的,使用單種藥物,腫瘤細胞比較容易產生耐受;而同時使用幾種藥物,能使得腫瘤變異逃脫不那麽容易。”

賽諾菲亞太研發總裁江寧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三聯抗癌藥物可能是受到當年三聯‘雞尾酒’抗HIV相似原理的啟發。”他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抗癌方法,賽諾菲亞太區目前尚未開發這種混合抗癌藥物。

輝瑞相信使用多種藥物會讓其獲得優勢。這三種抗癌藥包括此前輝瑞和默克一起研制的,剛剛通過FDA審批的PD-L1抗體Avelumab(這是一種全人化抗PD-L1 IgG1單克隆抗體),以及另外兩種激活劑Utomilumab和OX40。輝瑞腫瘤部門臨床開發及醫學事務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學官Mace Rothenberg博士表示:“我們期待Avelumab能夠向治療複發以及難以治愈的癌癥患者提供一個潛在的新的治療選擇。”

Avelumab將起到撤掉抑制抗腫瘤免疫的作用,另外兩個激活劑則起到加速反應的作用,這就好比達到了為發動機加油的效果。

免疫療法被視為是幾代抗癌療法中最重要的一種。通常抗癌藥只要能夠在幾周內抑制癌細胞的增長就會被認為是成功的,而一些新型的藥物能夠讓晚期癌癥患者多活幾個月甚至幾年。

輝瑞研發部門總監Mikael Dolsten認為,混合治療被視作是目前最能發揮免疫療法作用的方法。他表示:“如果要把病人的壽命從幾周延長至幾年,唯一的途徑就是混合療法。”

Rothenberg表示:“這項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明確人體免疫系統究竟能夠被操控到什麽程度。我們希望找到最佳的受益和風險比,而不是讓病人治療後比原先的情況更糟糕。”

對於輝瑞的混合免疫藥物,懷疑人士指出,抗癌藥物的成本往往很高,這令已經捉襟見肘的醫療系統難以負擔。目前存在的免疫療法藥物平均耗去每個病人每年約15萬美元的高額費用。

不過,輝瑞表示,如果藥物被證明有效,他們將會給出非常“有想象力”的價格,因為這三種藥物他們已經擁有齊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張巖也認為:“三種藥物同時使用的成本肯定比使用一種藥物成本要高,但是病人首要考慮的還是療效,而且這也會激勵更多公司加入競爭,從而降低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63

GSK、輝瑞逾5000萬美元投口服整合素新創公司

美國的新興生物技術公司Morphic Therapeutic近日公布了A輪融資結果:多方戰略投資人以5150萬美元一舉買進該公司的新一代口服整合素概念。值得註意的是,此次首輪投資由GSK(葛蘭素史克)和輝瑞的投資公司共同領投,其他的投資機構還有Omega Funds和AbbVie(艾伯維)Ventures,此外,包括初創投資人北極星投資和施普格林、尚華醫藥投資集團等也參與其中。

該公司之所以在A輪融資階段就能吸引眾多明星投資機構及制藥公司的關註,一個重要的原因來自於他們解決了長久困擾整合素靶向療法的技術問題,讓原本只可用於註射型療法的整合素變成了小分子口服型藥物,在慢病多發領域,藥丸的便利性將替代註射劑給藥企帶來巨大利潤,而對於GSK和輝瑞而言,他們希望借此進一步進軍免疫治療藥物領域。

什麽是整合素?

整合素是大量表達在人類細胞表面上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受體家族,它的信號可參與影響廣泛的細胞內功能,包括細胞存活、細胞周期進程、細胞分化和細胞遷移。

有研究表明,整合素所介導的異常細胞信號是導致眾多人類疾病的因素之一,這些疾病就包括Morphic Therapeutic公司目前的研發重點:纖維化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腫瘤療法,這些都是被生物制藥領域未來所看好的重要的疾病方向。

以腫瘤免疫療法為例,目前全球著名的跨國制藥企業如羅氏、阿斯利康、輝瑞、葛蘭素史克等已全部涉足,在目前,這些制藥公司選擇與Morphic Therapeutic類似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是主要的途徑。今年3月15日,羅氏就宣布與另一生物技術公司Blueprint Medicines達成一項高達10億美元的合作,共同開發和商業化靶向癌癥免疫療法中重要激酶的5種小分子療法。

而此次GSK和輝瑞所關註的Morphic Therapeutic作為一家致力於開發新一代口服型整合素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其研發思路來源於該公司的創始人——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Timothy A.Springer教授幾十年在整合素領域的學術研究。

技術應用任重道遠

上個世紀80年代,該公司的科技創始人Springer博士對整合素的最初發現推動了第一代針對整合素的研發項目,六種註射型整合素療法被批準用於治療包括多發性硬化癥、潰瘍性大腸炎、克羅恩病、牛皮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期間的並發癥在內的疾病。

“實際上,Springer的發現催生了六種不同的藥物的出現,其中受益於此的一些藥企當時的規模已經變得非常龐大。”Morphic的總裁及首席執行官Praveen Tipirneni博士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但因為臨床使用後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大量的制藥公司後來走下坡路,有一些甚至最後退出了行業。”

在後期的研究中,他們發現這些問題源自於沒有有效設計靶向小分子候選物去阻斷整合素的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居於這個理念,Morphic Therapeutic開發了一個獨特的平臺,從構建和解析超高分辨率的整合素晶體結構入手,設計研發最有潛力的小分子化合物。

Praveen Tipirnen表示,目前他們將同步推進兩個項目——已驗證的生物制劑靶向的小分子,同時還有新靶向的小分子。特定的戰略投資者們對這兩種項目都抱有興趣。

“有意思的是,這是計算機化學公司Schrödinger第一次對外投資。”Praveen Tipirneni說道,他們希望能仿照與Schrödinger同屬夥伴關系的Nimbus。今年春天,Nimbus制藥公司將ACC(乙酰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項目,賣給了GILD(Gilead Sciences),前期投資4億美元,後追加至8億美元,成為Nimbus事業發展的里程碑之一。

“從物化學視角看,我們已經有了完美的小分子制劑,但以前他們總不如生物制劑效果好。現在我們知道了原因:一種理論證實,整合素是一種激動劑,它強化了信號傳導而非抑制。生物制劑的物理體積龐大,所以能抑制整合素粘附細胞,也因此效果更好。”Praveen Tipirneni這樣總結道。

“但是過去沒有人能做出整合素小分子。現在我們可以把整合素封閉式鎖定,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出史無前例的適合整合素的小分子。在慢性病多發領域,藥丸的便利性將會成為巨大優勢。”他補充說。

據了解,目前Morphic正在與Schrödinger合作,利用計算機化學軟件和服務,加速開發設計出滿足發展需求的候選叠代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61

輝瑞近八年來最大海外投資:欲重奪在華生物藥市場份額

“生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是我們認為應對目前全球經濟領域挑戰的最佳解決方案。”輝瑞執行副總裁兼全球供應集團總裁Anthony J. Maddaluna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

6月28日,輝瑞宣布在杭州斥資3.5億美元建立繼美國和愛爾蘭之後的全球第三個生物技術中心,這同時也是亞洲首個生物技術中心。

3.5億美元意味著,這將成為輝瑞近八年來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根據美國《制藥經理人》雜誌(Pharmaceutical Executive)在本月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制藥50強榜單”, 輝瑞在這一基於處方藥銷售排名的全球制藥榜單中排名第一。其2016年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潤30.2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0%,至130億美元。

“我們將在此生產包括生物原研藥以及生物類似藥在內的生物藥品,此外我們還將提供包括測試服務在內的多種工程項目。”Anthony J. Maddaluna說。

按照規劃,該生物技術中心將運用GE醫療的KUBio模塊化廠房解決方案,在這一方案下建造時間將縮短至18個月,預計在2018年完成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GE醫療在今年5月完成喜康生物制藥的模塊化工廠交付後,中國區對外宣布進行的第二個模塊化廠房建設合作。

“作為未來全球制藥領域重要的市場方向,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銷售增長最快的藥物中70%以上是生物藥。在美國,生物制藥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2%,而中國目前只有4%。顯然,這是一個亟待加速的市場。”GE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ieran Murphy如此表示。

根據知名醫藥市場咨詢公司IMS Health的統計數據,2014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規模已達到2140億美金,市場占有份額也從2001年的10.5%增長至2014年的21.3%,正以高於全球制藥市場增長的良好態勢蓬勃發展。

從疾病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看,排名前五的生物制劑治療領域依次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8%)、糖尿病(17%)、腫瘤(13%),以及疫苗和免疫激動劑(占比分別為7%和6%)。

“消耗類疾病的生物類似藥將成為布局的一個重點,在病種的方向上,癌癥將是主要方向。”輝瑞執行副總裁兼輝瑞核心醫療集團總裁楊宇瀚在現場表示。

而此次輝瑞下重金布局國內生物藥市場,除了因為中國區這一市場的迅猛增長,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此前輝瑞在國內的生物藥領域可能已失去了部分領土。

根據IMS的這份統計,目前國內生物制藥銷售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諾和諾德以及羅氏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布局的領域包括糖尿病和癌癥。而在這一排名中,輝瑞則跌出了十名以外。

中國生物制藥銷售額排名前十的企業

來源: IMS Health生物制藥市場數據,2014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72

財報強勁 輝瑞引領基因療法研究

基因療法在不久的將來或能造福於罕見病患者。

就在昨天,輝瑞宣布以6.45億美元收購從事基因治療開發的生物技術公司Bamboo Therapeutics,以拓展在基因治療領域的業務。如果協議達成,輝瑞將接管Bamboo公司尚未投入人體測試的藥物研發項目以及公司的生產設施。

Bamboo Therapeutics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hapel Hill,是一家封閉持股型公司,致力於研發治療神經肌肉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等方面的藥物。Bamboo的創始人CEO Jude Samulski也是基因治療領域的先鋒人物之一,他是最早發現病毒能夠作為一種載體,用健康的基因來替代被感染的基因。

輝瑞全球研發主管Mikael Dolsten在一份聲明中稱:“基因療法研究領域近年來掀起了一股巨浪,我們很高興能與Bamboo合作,領導該領域的變革。我們堅信通過基因療法能夠讓疾病發生改變,讓病人免受疑難病的折磨。”

輝瑞在聲明中稱,基因治療的目的在於在喪失功能的細胞中插入修改過的基因。至於基因如何被運往人體細胞,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通過病毒載體。最初的基因治療研究要追溯到25年前,不過出於對安全性的擔憂,該領域一直未能有重大突破。

Bamboo創始人Jude Samulski表示:“輝瑞的收購能夠把我們尚未進行試驗的產品早日帶入臨床,最終研發出藥物,造福病人。”

目前美國食藥監局尚未批準任何基因治療,不過歐洲批準了兩個項目,其中包括葛蘭素史克的一項針對一種罕見的嬰兒免疫系統紊亂的藥物和uniQure NV的一項治療嚴重血液病的藥物。

近幾年來,輝瑞一直致力於投資基因治療領域,基因療法被認為是能夠一勞永逸地去治療一些原本治療成本高昂的疑難雜癥。2014年,輝瑞就在倫敦設立研發團隊,尋求潛在的基因治療項目,並與另一家公司Spark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一款名為SPK-9001的針對血友病的基因療法藥物。今年初,輝瑞還與加州埃默里維爾的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針對心臟疾病的靶向載體藥物。

基因治療也吸引了其它大公司的投資。比如百時美施貴寶與uniQure合作開發針對心臟疾病的基因治療藥物,美國Celgene也和Bluebird聯合開發基因療法的抗癌藥物。

輝瑞是全球最大的制藥企業,北京時間今晚7點,輝瑞發布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凈收入達到20.2億美元,每股盈利33美分;營收131.5億美元,均好於分析師預期。

輝瑞預計全年每股盈利將達到2.38億美元至2. 48億美元之間,全年營收將達到510億美元至530億美元之間。今年以來,輝瑞股價已經累計上漲16%,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40

輝瑞將收購Bamboo公司股份 最高可達6.45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輝瑞制藥公司周一表示向從事基因治療開發的生物技術公司BambooTherapeutics發出1.5億美元或更高價格的收購要約,以拓展該制藥巨頭在基因治療等試驗領域的表現。收購並附加其他條款方式,輝瑞還將額外向其支付最多可達4.95億美元的金額。

據了解,Bamboo Therapeutics總部設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hapel Hill,是一家封閉型持股公司,Bamboo公司公司目前致力於研發用於治療神經肌肉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等方面的藥物。

輝瑞制藥公司還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接管Bamboo開發中的療法,目前其療法尚未應用於人體;同時,輝瑞還將接管該公司的制造設施。除了上述1.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以外,如果Bamboo開發的基因療法能通過各種檢測及達到監管標準,那麽輝瑞還將額外向其支付最多可達4.95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