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半年治理數百家“騙子交易所”,劉士余有何高招

新一輪違法違規交易所治理獲得了普通投資者的“點贊”,但他們擔心,為期半年的清理整頓能否擊中“騙子交易所”的要害。

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第一財經記者從不同信源獲得的同一份此次會議的相關資料(下稱“會議資料”)顯示,經摸底調查,全國共有300多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類證券”投機交易等違規交易場所,集中在大連、河北、湖南、寧夏、北京、江蘇、貴州、青島等地,多為貴金屬、郵幣卡、原油交易所。由於摸底調查未能將轄區內交易場所全部納入現場核查等原因,各類交易場所的實際違規比例可能更高。

雖然官方未明確這份會議資料的真實性,但有知情人士證實,上述會議討論的正是這份資料。具體來看,會議資料明確了各省級政府的清理職責,並要求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其涉及的治理方式,為打好清理整頓“騙子交易所”這場仗指明了方向。

然而,地方交易平臺往往會受到地方偏袒,要真正清理到位,必須有法可依。

國務院和國務院辦公廳近年先後下發了《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下稱“38號文”)、《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號)(下稱“37號文”)。但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文件只是做出清理整頓要求,目前還沒有針對各類交易場所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因此建立長效機制需要“有人管、有法管”,才能落到實處。

多部聯手刮起監管風暴

痛斥了“野蠻人”後,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上任以來第一次召集部際聯席會議,並聯合多部門全面治理違法違規交易場所。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會議資料有兩點與證監會的公開消息完全符合,一是,監管層在全國範圍開展一次清理整頓“回頭看”活動,上述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聯合行動,省級政府切實負起清理整頓和屬地監管職責;其次,清理整頓時間為期半年,力爭到今年6月30日基本解決交易場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會議資料顯示,“回頭看”清理整頓工作中,各地省級政府應對轄區內違規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治和分類處置,該規範的規範,該撤並的撤並,該關閉的限期關閉,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機關。堅決防止違規行為死灰複燃、養癰為患,及時做好風險處置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應根據違規交易場所名單和“微盤”(微交易電子盤)交易平臺名單,在今年6月30日前逐步停止為違法違規交易場所和“微盤”交易平臺提供服務;對於沒有省級政府批文的非法交易場所,不得為其提供服務;對於監管部門認定違規並通報的交易場所,要及時停止服務。

在公安部牽頭下,將查處一批交易場所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等渠道進行非法經營、詐騙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並適時曝光典型案例。統一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對開展“二元期權”交易的“微盤”交易平臺,開展專項執法行動予以打擊。

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將以名稱、營業範圍、交易品種、宣傳內容等中間帶有“微盤”、“微交易”、“雲交易”等關鍵字為標準,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網站等全面摸排“微盤”交易平臺名單,限期盡快關閉,並建立“微盤”交易平臺動態監測和清理處置機制。

鑒於近年來非法證券期貨從業者通過媒體大肆宣傳和招攬投資者,會議資料還要求媒體加強自我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公信力。要求叫停違規交易場所及其會員、代理商通過網絡、電視臺、電臺、報紙、期刊等媒體進行的廣告宣傳、行情發布等推廣活動。

對於為違規平臺提供交易軟件的服務商,材料指出,將制訂地方交易場所信息技術規範,督促違規軟件開發商整改,約談鄭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軟件企業,要求其對不符合38號文和37號文規定的軟件產品限期整改並組織驗收,否則依法予以處理。

爭取不是“一陣風”

早在2011年11月,38號文發布之時,全國就掀起了一場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風暴。截至2013年底,經過清理整頓,全國各類交易場所關閉了215家,保留了820家。

不過,三年之後,違規交易平臺的數量不降反增。全國交易場所較上一輪清理整頓後保留的數量相比,增加了311家,增幅38%,增加最多的是貴金屬等商品類和文化藝術品類交易場所。此間,雖然監管措施不斷,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

 

因此,根據會議資料,此次治理將由商務部、文化部、一行三會、發改委等國家部門對各類別交易場所分頭規劃指導和監督,由省級政府按照屬地原則實施日常監管,落實情況納入地方主要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

具體而言,各省級政府應盡快出臺完善交易場所監管辦法,明確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標準,要求交易場所電子化交易系統一律接入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便於實時監測和隨機抽查;省級政府要對轄區內違法違規的交易場所建立“黑名單”制度,及時更新維護並對社會公布等。

胡俞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回頭看”清理整頓能夠打壓違規交易活動泛濫之風,但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並不容易。目前還沒有規範地方交易平臺發展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在國務院層面沒有主管機構,行業處於多頭監管卻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作為日常監管機構,地方金融辦卻缺乏必要的監管資源和監管手段。因此建立長效機制需要“有人管、有法管”,才能落到實處。

目前,一些地方交易場所處於無人監管的真空狀態。比如,廣州的鄒先生2016年3月開始在青島齊魯商品交易中心(下稱“齊魯商品”)開戶交易重油、白銀等品種,前後共虧損600多萬元。今年1月,鄒先生和其他虧損投資者來到青島,請求有關部門認定齊魯商品是否存在非法期貨交易行為。但截至目前,多個政府部門都沒有給出正面答複,當地派出所也以齊魯商品具有政府批文為由不予立案。

青島證監局新聞處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回複是,原油、白銀等現貨由當地政府、青島商務局主管,證監局的功能主要是配合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出具非法證券期貨認定函。截至目前,青島證監局還沒有出具過此類函件。

第一財經記者又致電青島市金融辦,得到的答複是,現貨和郵幣卡交易均由市商務局審批和監管,與金融辦無關。然而,截至發稿,記者始終未能與齊魯商品審批部門青島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處取得聯系。

有法可依才能擊中要害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近幾年來各地投資者起訴地方交易平臺案件的判決書時發現,法律判決表現出明顯的轄區特點,案件如果在平臺的所在地審理,以平臺勝訴居多,在外地,則以投資者勝訴居多,但絕大部分投資者仍無法挽回損失。

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潘衛平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現貨平臺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因噎廢食一刀切,而要提供法制保障,劃清現貨平臺的權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實現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

根據會議資料,監管層要求商品類交易場所及交易品種的設置應立足現貨,具有產業背景和物流配套能力,不得上線與當地產業無關的交易品種,交易必須全款實貨,交易客戶限定為行業內企業。交易場所不得開展分散式櫃臺交易模式和現貨發售模式,要限期停止貴金屬、石油、郵幣卡等違規交易品種。

但有業內人士對此指出,全款實貨並不現實,即使在線下實體的批發市場,也無法做到全款實貨。此外,作為交易場所,如果把交易客戶限定為業內企業,可能導致投資者結構單一,交易商缺乏對手方,市場流動性不足,也難以形成有效價格。

該業內人士建議,盡快出臺有關大宗商品交易管理辦法並加強現貨金融化立法工作,加強證監委、商務部及地方政府協調行動,落實認定非法期貨交易職責。

此次部際聯席會議提出由國務院法制辦統籌研究推進地方交易場所監管立法工作,明確違法違規行為的法律責任,同時,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臺交易場所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以推動地方法院案件審理的統一性,強化交易場所和會員機構舉證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業內人士時獲悉,監管層正在考慮由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把五倍以上杠桿的現貨認定為期貨,並且限制自然人進場交易,但是推進法制仍會是“難啃的硬骨頭”。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告訴第一財經,受制於地方保護等諸多案外因素,地方法院在現貨交易糾紛案件的處理中,裁判標準五花八門,增加了投資者維權的不確定性。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或公布指導案例,有利於地方法院掌握立案標準,統一裁決尺度。

(第一財經記者洪偌馨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00

央行:9月貨幣市場共成交59.3萬億元 同比增29.3%

一、債券市場發行情況

9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3.0萬億元。其中,國債發行3066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2734.6億元,金融債券發行1862.1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8173.7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473億元,同業存單發行1.3萬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2.6萬億元。

截至9月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60.9萬億元。其中,國債托管余額為11.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托管余額為9.7萬億元,金融債券托管余額為15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托管余額為17.1萬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托管余額為5107億元,同業存單托管余額為5.9萬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54.5萬億元。與上年末相比,9月末銀行間債券市場公司信用類債券持有者中,商業銀行持有債券占比為28.09%,下降6.26個百分點,非銀行金融機構占比為11.21%,下降0.89個百分點,非法人機構投資者和其他類投資者的持有占比共為60.7%,上升7.15個分點。從銀行間債券市場全部債券持有者結構看,9月末,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非法人機構投資者和其他類投資者的持有占比分別為57.34%、8.16%和34.5%。

二、貨幣市場運行情況

9月份,貨幣市場成交量共計59.3萬億元,同比增長29.3%,環比下降19.9%。其中,質押式回購成交48.5萬億元,同比增長24.4%,環比下降18.9%;買斷式回購成交2.5萬億元,同比增長36%,環比下降28.5%;同業拆借成交8.3萬億元,同比增長64.7%,環比下降22.9%。

9月份,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25%,較上月上行12個基點;質押式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28%,較上月上行16個基點。

三、債券市場運行情況

9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11.2萬億元,日均成交5327.1億元,同比增長32%,環比下降10.8%。交易所債券市場現券成交4292.7億元,日均成交186.6億元,同比增長23.9%,環比下降30.8%。9月末,銀行間債券總指數為177.01點,較上月末上漲0.74點,漲幅為0.42%。

四、股票市場運行情況

9月末,上證綜指收於3004.70點,較上月末跌 2.62% ;深證成指收於10567.58點,較上月末跌1.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07

新加坡感染寨卡病例增至189例 專家警告稱還將上升

9月2日,據新華社消息,新加坡衛生部和國家環境局2日晚發布聯合聲明說,截至2日中午,該國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總數已增至189例,比一天前新增38例感染病例。

聯合聲明說,新增38例感染病例中,34例與此前發現的阿裕尼彎、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和巴耶利峇大道疫區疫情有關,另有4例與此前發現的疫區疫情沒有關聯。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強調,病媒控制是減少寨卡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要減少伊蚊數量,破壞病毒傳播鏈,以降低由伊蚊傳播的感染發病率。

為此,國家環境局已開展大規模滅蚊行動。截至1日,該局已在阿裕尼彎、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巴耶利峇大道疫區搗毀55處蚊蟲滋生點,在勿洛北三道疫區搗毀19處蚊蟲滋生點。此外,國家環境局也將與抗擊登革熱特別工作組合作,以對抗登革熱疫情的策略來應對寨卡疫情。

新加坡衛生防疫人員在一處居民區進行煙熏防蚊作業(來源:新華社)

聯合聲明還說,在未來兩周的周末,新加坡政府將在各個社區開展活動,講解防控寨卡病毒的相關措施,並呼籲居民共同抗擊寨卡病毒。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當地衛生專家警告稱,寨卡病毒感染率還將上升。目前,美國、英國、韓國等國已建議孕婦避免前往新加坡旅行。

據中國外交部9月1日消息,截至8月30日中午,21名在新中國公民確認感染寨卡病毒,患者癥狀較輕,部分人已痊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126

微軟拿下了LinkedIn,但Salesforce其實原計劃出更高價

Salesforce此前在與微軟競購LinkedIn的過程中失敗。該公司CEO馬克·貝尼奧夫(Mark Benioff)表示,如果LinkedIn願意繼續與他談判,那麽他原本將會出更高的價格。

這一消息出現在本周五LinkedIn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中。微軟6月13日宣布,將以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

文件顯示,“A公司”CEO在看到了7月1日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之後,曾向LinkedIn CEO傑夫·維納(Jeff Weiner)和董事長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發郵件。A公司此前已被確定為Salesforce。根據監管文件,LinkedIn於5月12日要求兩家競購方提供“最好、最後的報價方案”,而隨後決定與微軟展開排他性談判。

貝尼奧夫的電子郵件顯示,如果LinkedIn繼續與Salesforce溝通,那麽他將提供“更高的出價”,其中包括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

LinkedIn在文件中表示,在簽署了排他性協議之後,於6月5日收到了Salesforce的最終報價。不過相對於此前報價,這一報價並沒有更高,也沒有包含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LinkedIn的交易委員會評估了這一情況,最終決定不予回應。

由於Salesforce參與競購,微軟收購LinkedIn的最終價格上升了22%,多花了50億美元。

此外,接近這筆交易的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和Facebook也曾與LinkedIn管理層會面,討論可能的收購。SEC的文件中沒有具體列出這些公司的名稱,僅僅用A、B、C、D公司來代替。不過根據消息人士說法,A公司是Salesforce、B公司是谷歌、D公司是Facebook,而C公司身份仍然不明。

文件顯示,B公司一名高管曾於3月中旬與LinkedIn CEO傑夫·維納會面,當時微軟和Salesforce都已表明有意收購LinkedIn。在此次會面之後,這名高管曾希望維納和LinkedIn董事會主席雷德·霍夫曼安排隨後的會議,討論收購事宜。

他們於3月晚些時候再次會面。到4月4日,B公司正式表達了收購意願。隨後5月3日,在Salesforce和微軟都提出報價之後,B公司決定退出,並告知LinkedIn不再繼續尋求收購,但仍對商業合作感興趣。

相比而言,Facebook求購LinkedIn的興趣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

 

(綜合來源:新浪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78

方星海:滬倫通有望年內順利推出

6月14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推出CDR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滬倫通有望年內順利推出,大的制度安排已經就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42

律師就鴻茅藥酒再註冊等提請政府信息公開

由於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其生產、註冊由藥品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廣告宣傳行為則由藥品主管部門及工商部門進行管理。鴻茅藥酒已被曝出存在2600多次廣告違法,但其廣告依然頻繁在各類渠道出現。它的註冊、生產審批也被提出質疑。內蒙古藥監部門目前尚未對外介紹這些情況。

第一財經1℃記者獲悉,4月17日上午,上海律師鄧學平向內蒙古自治區食藥監局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的內容包括:許可及核準鴻茅藥酒再註冊為甲類非處方藥的依據;對鴻茅藥酒質量及廣告內容進行監督檢查的情況。

鴻茅藥酒目前是一種非處方藥,藥品的註冊、生產、廣告宣傳,都有專門的法律法規的規定。鄧學平告訴1℃記者,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藥品主管部門負責其註冊、生產管理,也要對其廣告宣傳進行審批。工商部門則對其廣告宣傳是否符合廣告法的規定進行管理。從現有的公開信息來看,由於廣告宣傳行為違法,鴻茅藥酒已在近5年內被全國很多地方的工商部門處罰。鴻茅藥酒的廣告宣傳行為遭到質疑,已有大量輿論提出,工商部門作出了處罰,藥品主管部門有沒有作出相應反應?鴻茅藥酒的註冊、生產信息究竟有沒有問題?這些成為另一個焦點。

據此,鄧學平向內蒙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的內容包括:許可及核準鴻茅藥酒再註冊為甲類非處方藥的依據;對鴻茅藥酒質量及廣告內容進行監督檢查的情況。鄧學平對1℃記者表示,他已在今天上午將申請材料通過快遞方式郵寄至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這份申請的理由主要包括鴻茅藥酒是非處方藥,由原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藥政部門審批,於2002年完成國藥變更,其後每五年需要申請再註冊。

根據2007年生效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鴻茅藥酒申請再註冊時,應當自行對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控制情況,如監測期內的相關研究成果、不良反應的監測、生產控制和產品質量的均一性等進行系統評價,向藥品主管部門提供有關申報材料。藥品主管部門應對非臨床研究、臨床試驗進行現場核查、有因核查,以及批準上市前的生產現場檢查,確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此外,《廣告法》、《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都對發布藥品廣告作了明確規定。鴻茅藥酒發布廣告前需經過藥品主管部門批準,藥品主管部門應對其批準的藥品廣告進行檢查,發現違法線索的,應當向廣告監督管理部門通報並提出建議。

之所以向內蒙古食藥監局提出這一申請,鄧學平解釋說,《藥品註冊管理辦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藥品再註冊申請由藥品批準文號的持有者向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按照規定填寫《藥品再註冊申請表》,並提供有關申報資料。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對藥品再註冊申請進行審查,符合規定的,予以再註冊;不符合規定的,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由此可見,這些信息均由內蒙古食藥監局掌握,所以向其提出申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39

福島核電站故意關閉警報器 日本東電公司遭警告

隸屬於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二核電站因此前被查出故意關閉警報器,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12日以違反核物質防護規定為由,對東京電力公司發出書面嚴重警告。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12日宣布,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二核電站故意關閉警報器,導致難以確認外界人員的侵入,有可能發展成重大事件,這違反了有關核物質防護規定,因此給予東京電力公司書面嚴重警告。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認為,這反映了東京電力公司的組織管理能力下降。

2015年10月的檢查中,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發現了當年9月和10月福島第二核電站數次故意將感知外界人員入侵的警報器關閉。起因是警報器很敏感,頻繁發出錯誤警報音,該核電站的警備室嫌煩而將警報器關閉。

福島第二核電站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約12公里,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該核電站的4個機組全部停止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90

英國重罰輝瑞近1.07億美元 因哄擡抗癲癇藥價格

12月7日消息,據BBC報道,由於制藥巨頭輝瑞和弗林制藥公司(Flynn Pharma)將抗癲癇藥物的費用提高達2600%,英國競爭監管機構周三表示,已對輝瑞公司開出創紀錄的8,420萬英鎊(1.0654億美元)罰單。

競爭與市場管理局表示,制藥公司輝瑞和經銷商弗林制藥公司違反了競爭法,他們增加了英國約48000名患者使用的藥物的成本。這些特效藥的價格上漲已經使納稅人多花費了成千上萬英鎊。

監管者稱,輝瑞的這一舉動致使英國患者藥品支出成本從2012年每年約200萬英鎊上升到2013年約5000萬英鎊,這遠遠超過輝瑞在任何其他歐洲國家的費用。

輝瑞公司被罰8420萬英鎊,而Flynn Pharma被罰款520萬英鎊。CMA還命令兩家公司降低其抗癲癇藥的價格。CMA的Philip Marsden說:“這些公司故意利用藥物去品牌化提供的機會提高藥物的價格,而這種藥物恰恰是被成千上萬的患者所依賴。”

輝瑞表示對此將提出上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478

從騰訊到微軟 打響AI人才拉鋸戰

“微軟目前人工智能事業部目前有7000多個工程師和科學家,還在繼續招人,因為Pony和Robin經常來挖我們的人,Jack也挖。”在今日舉行的IT領袖峰會上,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調侃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平臺級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博弈日趨激烈,專業領域人才成為誰能在關鍵領域迅速實現突破的機會。因此,對於人工智能人才的爭搶成為現階段平臺級企業布局人工智能的關鍵。

在本月不久前,騰訊宣布任命百度前研究員高管張潼為AI Lab負責人。幾乎同時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布離職。騰訊獲得助力,百度折損大將,盡管在IT峰會的高端對話上,李彥宏和馬化騰並無針尖對麥芒,但兩者在臺面下的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

盡管中小企業在搶占人才上並沒有優勢,但是提前布局人工智能有助於更好搶占商用市場機會。

人才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第一次除了有市場之外,還有了資本、有了企業、有了人才,我堅定不移地認為人工智能的爭奪是世界未來最主要、重要的爭奪。”在IT峰會上,經濟學家朱民激動地說道。

根據《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數據顯示,目前美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達到2905,遠超中國709個數。然而,在人才數量上的占比讓國內在人工智能技術上迎來趕超美國的希望。

從數據而言,2005-2015年全世界兩萬篇最重要的人工智能文件,28.2%文章是由華人撰寫,引用率達到32.1%。而在2016受到大量關註的Google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狗首創開發人也為華人。

華人為國內平臺企業布局人工智能打下基礎,為了爭搶人工智能人才,BAT在美國設立人工智能專門研究院。

在IT峰會上,對於文章開頭沈向洋所提到的“搶人說”,馬化騰並未否認,“通過一年我們也招了挺多的人,我們在微軟(總部)西雅圖還設置了一個實驗室。因為很多微軟的人不願意離開西雅圖,所以我們就在旁邊設實驗室,沒辦法人才就是這樣。”馬化騰說道。

據了解,目前,騰訊AI Lab中50名科研人員中90%以上有AI相關博士學位和海外留學背景。

“中國人扮演人工智能領頭羊的角色,但是從企業角度來說,最大的人工智能企業,尤其率先推出人工智能平臺級服務的公司,在落地執行以及投入規模都比中國要領先,但是中國有不少的人才儲備所以有巨大的市場機會。”迅雷CEO鄒勝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說道。

長期以來,百度擁有國內最為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以吳恩達為首的深度學習領域的科學家為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打下基礎。盡管吳恩達離職,但陸奇入職讓百度在深度學習領域技術仍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而隨著騰訊在一年前成立AI Lab,BAT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較量也逐漸明朗化。

不久前,騰訊研發的圍棋機器人“絕藝”以11戰全勝的戰績奪得“UEC杯”計算機圍棋大賽冠軍。盡管距離百度的深度學習仍有不小差距,但看到人工智能前景的騰訊正在往此方向“發力”,“李彥宏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得更前,對騰訊來說我們還是落後不少。”馬化騰說道。

商用頭啖湯

“2013年以前,我們不斷跟外界說百度是一個商業公司,我們不應成立研究院,不應有純研究機構,這些機構要想轉化成產品,進入市場被市場所認可的話,應該跟那些產品部門、跟那些業務部門緊緊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單獨成立一個研究院,但是深度學習這一波起來之後,我覺得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它需要在理論上、在算法上,在很多方面有長遠的布局和突破,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們也大規模投入來吸引人才,推進算法。”在領袖峰會上,李彥宏說道。

在人工智能技術上,微軟、Google、BAT等企業都在打造平臺級的技術和產品。而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吸引人才、引進技術都需要大量資金,等待大企業完善技術以及平臺的同時,中小型企業的優先布局更有利於未來商業化產品的發展。

“人工智能分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做人工智能平臺建設的企業,第二個陣營是用好人工智能的企業。第一個陣營需要資源整合的能力,能號召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持續開發算法,類似BAT這樣的企業,擁有能夠輸出人工智能的能力。第二個陣營是行業的各個層面能都用人工智能改善甚至顛覆產品模式,包括產品用戶體驗、效率及結構。”鄒勝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鄒勝龍告訴記者,目前第一批人工智能的企業在技術商用上還沒有很大突破,缺乏可以使用的工具,因此這時處在一個過渡期,對於中小企業是一大機會。目前,迅雷人工智能實驗室集中在對商用產品的研發上,“這個實驗室的最主要工作,首先是了解世界上有哪些最好的配方,然後把這些配方變成工具,像一個餐廳的廚房,用到我們現有場景上和探索的應用上。”鄒勝龍說道。

而平臺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開放程度也能幫助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完善。

“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而且會持續很長時間。我們判斷,未來20-50年都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時期。大潮下,顯然不是一個公司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來的。相反,如果說我們先進入了這個領域,把我們平臺開放出來,提供一些平臺給一些尤其是沒有這麽多計算資源、沒有這麽多做長遠研發能力的機構去做他們擅長的,對大家都有益。”李彥宏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99

上市險企三季度三家凈利大幅下滑 平安逆勢增長

業績分化,成了A股四家上市險企三季報中最顯著的特點。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三家凈利潤同現大幅下滑,僅中國平安一枝獨秀,可謂“一家歡喜三家憂”。

一方面,受市場利率下行、資本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下滑影響業績,另一方面,費率改革背景下,準備金折現率假設變動的影響加大了公司資本計提從而減少了利潤。

值得註意的是,三季度四家險企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獲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小幅增持,中國太保遭小幅減持。

影響利潤兩因素:準備金折現率變動 投資收益下降

前三季度,上市險企凈利潤普現下滑。其中,中國人壽凈利潤135.28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60%,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凈利潤分別為88.29億元、47.86億元,同比降幅為41.3%、44.6%,降幅均超過四成。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主要是受到今年投資收益下降和準備金折現率假設變動的影響。

在準備金折現率方面,國債到期收益率750天移動平均線下行導致折現率假設調低,意味著準備金計提壓力增加。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因此項變動增加計提壽險及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而減少相應的稅前利潤。

投資收益方面,在今年資本市場降溫、市場利率下行的環境下,上半年行業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 個百分點,行業總投資收益下降約1200億元。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投資收益分別為849.45億元、341.49億元、248.92億元,同比下降30.3%、22.09%、36.9%,投資收益大打折扣。

在保險業利潤普遍承壓的行情下,中國平安則逆勢大增。前三季度,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5.08億元,同比增長17.1%。同時,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為3793.78億元,較年初增長13.5%;公司總資產約5.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2%。

對於中國平安逆勢增長的原因,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核心金融業務的穩健發展是其增長的原動力。具體包括:壽險和財險保費收入的高增長;品質提升;投資收益率的提高,陸金所重組帶來股權投資收益;多元金融的共振發展及互聯網金融的促動。

上述分析師表示,由於中國平安去年上半年減計遞延所得稅和平安普惠重組交易獲利的原因,剔除非經常性因素之後,帶來前三季度利潤微增長態勢。另外,去年股災後該公司投資策略相對穩健,因此前三季度投資收益有所提高。

相較於另外三家上市險企,中國平安投資收益向好。前三季度,公司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1.8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6%,年化凈投資收益率6.0%,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9%。

“保險公司利潤下行是長期性趨勢,預計四季度準備金計提壓力會稍微有所緩和,投資收益最多與去年持平,全年整體投資收益水平好於半年。”上述分析師預計。

對於四季度的險資投資策略,上述分析師還表示,各家保險公司定期存款、債券、股票和基金等標準化金融資產配置比例均呈減少趨勢,非標資產配置顯著增加,投資優質非標資產成為各大保險公司應對未來資產端壓力的重要手段。

保費收入增加 三家險企獲證金增持

2016年是保險行業尤其是壽險行業加速發展的一年,上半年實現原保費收入18812.82 億元,同比增長37.3%,增幅較去年同期提升18.02 個百分點。其中,壽險業務同比增長45.02%,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89.37%,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期。

從上市險企的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上述趨勢在第三季度得到延續。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1.21%、26.2%、31.0%。

在壽險業務方面,中國人壽壽險業務收入3763.04億元,同比增長21.21%,獨占鰲頭。中國平安壽險業務規模保費2955.52億元,同比增長26.2%。其中:個人業務實現規模保費2807.65億元,同比增長26.6%;壽險業務實現新業務價值353.48億元,同比增長48.1%。中國太保壽險實現業務收入1173.35 億元,同比增長 31.0%。僅新華保險保費收入934.18億元,同比出現1.3%的小幅下滑。

在產險方面,盡管增長勢頭遠不如壽險,但也在三季度實現了小幅增長。前三季度,中國平安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274.27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車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1054.09億元,同比增長11.9%。中國太保產險實現業務收入715.94 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車險業務收入 553.33 億元,同比增長 1.3%;非車險業務收入162.61 億元,同比增長0.6%。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收官,外界註意到五大國有銀行均遭證金公司小幅減持。而在上市四家險企中,證金公司則小幅增持了三家公司,減持了中國太保。

具體而言,截止到9月末,證金公司持有中國人壽股份比例由半年報中的2.03%增至2.09%;持有中國平安的股份比例由4.02%增至4.05%;持有新華保險的股份比例由2.79%增至2.86%。證金公司在中國太保持股比例為2.62%,持有該公司2.37億股,減持股票數量為4222.68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