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22日報道,深陷用戶信息外泄醜聞的“臉書”公司CEO紮克伯格5月22日晚將通過視頻連線回答歐洲議會議員質詢,聽證會將公開進行,並在網上直播。
歐洲議會議長塔亞尼表示,歐盟想要知道,“臉書”用戶的信息是否在美國總統選舉和英國脫歐公投期間遭到利用。
歐盟委員會4月初收到“臉書”公司信函,後者確認,劍橋分析公司可能掌握了約270萬歐洲用戶的信息。
紮克伯格5月中旬同意出席歐洲議會的聽證會,以商討醜聞影響。
據悉,劍橋分析公司醜聞過後,歐盟當局在加強現有的社交網絡用戶個人信息處理規定。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劍橋分析公司在競選期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合作,非法獲取5000萬臉書用戶的信息。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研究人員評估了選民的政治偏好,並直接按照其興趣向選民投放廣告。美國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希莉宣布,開始就臉書與劍橋分析公司的關系展開調查。
光大銀行26日晚間發布半年報,期內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69.68億元,同比增長3.14%;實現凈利潤164.68億元,同比增長1.24%。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為37,649.1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85%,其中,各項貸款余額17,003.72億元,增長12.34%;負債總額為35,349.84億元,增長20.09%,其中,客戶存款余額21,773.69億元,增長9.20%。
期內,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326.25億元,同比增長1.6%;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38.98億元,同比增長2.5%。而凈利差為1.68%,同比下降35個基點,凈利息收益率為1.88%,同比下降39個基點。
截至期末,光大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255.07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32 億元;不良貸款率 1.50%,比上年末下降 0.11 個百分點;信貸撥備覆蓋率 150.25%,比上年末下降 6.14 個百分點。
此外,期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為 10.87%,比上年末下降 1.00 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8.54%,比上年末下降 0.70 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 9.36%,比上年末下降 0.79 個百分點。
經濟粗放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霧霾、重金屬汙染、地下水汙染等正在威脅中國人的健康,為了改變這種狀態,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下稱《綱要》)。
《綱要》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複,實現全民健康。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是前所未有的。當前的中國,健康已經不僅僅是醫療的事情,如果僅僅將健康的追求等同於醫療治病,不加強預防,就難以應對嚴峻的健康國情。規劃綱要從健康生活入手,幫助人們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對疾病挑戰最直接、最積極主動的應對。”協和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劉遠立表示。
這是一部融入中國所有大政的一個戰略,未來所有行業的政策都將健康優先。
以健康需求推動改革
粗放式發展帶來的弊端已經顯現。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重度汙染耕地在5000萬畝左右,重金屬汙染面積已占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
“目前,超過90%的受汙染土地都來自重金屬汙染。同時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和難恢複性,土壤汙染就像慢性病,很難被發現,發現的時候已經很嚴重,且修複土壤的時間比較長,甚至需要幾十年,成本高,目前真正成型的技術非常少。”一位環境治理的專家表示。
但是中國13億的人口,仍然需要靠曾被汙染的土地來養活。
而對於人類無法脫離的空氣,北京市民體會更深。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去年有179個汙染天,其中46天有重度汙染。2015全年的PM2.5濃度平均值為每立方米80.6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大年均值10的八倍多。PM2.5是能滲透到人體肺部的有害細微顆粒物,這個數字同比下降了6.2%,但北京市民所呼吸空氣的PM2.5濃度仍然是中國自身標準的1.3倍。
還有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5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去年全國202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工作,監測點總數為5118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1000個。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有466個,占監測點總數的9.1%;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1278個,占25%;水質呈較好級的236個,占4.6%。有2174個監測點水質呈較差級,占42.5%;964個監測點水質呈極差級,占18.8%。上述較差級和極差級的水質監測點占所有監測點的比例超過60%。公報顯示,個別監測點水質存在砷、鉛、六價鉻、鎘等重(類)金屬超標現象。
無論是土壤、空氣、還是水質,都在影響著中國人的健康。隨著《綱要》的落地,中國人生存環境或將變化,健康也將朝著目標邁步。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秀峰表示,堅持健康優先的核心是摒棄過去以物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長、將衛生與健康單純作為消耗性行業的發展觀,把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健康需求為牽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和推動全社會都采取和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在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時帶動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健康紅利”。
“為保障健康優先,必須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要建立健康影響評估評價制度,從制度層面保障‘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確保將對健康的考慮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我國在完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基礎上,可以在健康城市建設中可率先探索獨立的健康影響評估試點,積累經驗。” 王秀峰表示。
多層面形成健康合力
《綱要》將“共建共享”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實現政府牽頭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個人體現健康責任,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
“全民健康光靠醫療無法做到,有時治愈,時常幫助,永遠安慰,這是我們醫療能夠幹的事。雖然很多病不能治愈,但都可以預防,通過環境、生活行為方式的幹預,真正做到可控可防。”劉遠立表示。
劉遠立表示,健康中國2030,不是衛生系統單獨來完成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了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30年前的《渥太華宣言》就把健康定義為五大類別的系列合作,制定健康的政策,創造特殊的健康環境,加強社區的行動,發展個人的健康素養技能,調整衛生服務的方向,從被動治療到主動的健康服務。”劉遠立表示。
《綱要》已將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放在戰略任務的首位,把健康素養水平列入規劃的一級指標。而打造健康城市、健康社區是促進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綱要》在未來15年內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人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0歲,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養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於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基本形成,食品藥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
“健康中國的五個重點工作是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然產業。N個健康社區=健康中國。”劉遠立表示。
而健康社區恰是能夠體現全民健康合力的落足點。每個人的健康素養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目前這種素養在中國仍然不足。
“健康素養的提高不僅僅是讓老百姓生活行為得到把握和改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還包括我們的心理、精神的完好狀態。我們如何把健康知識傳達到千家萬戶?這些都需要打造。”劉遠立表示。
素養的提升依然離不開我們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這也是《綱要》的重要一步。而這一步在中國已經打好了基礎,全面推開的醫改無論從硬件還是醫療服務上,都進行了加強。
“但是目前推行的全科醫生,需要把關口前移。首先要對服務對象全面情況的掌握,這是大專家和大醫院醫生做不到的,包括營養的指導、健身、心理咨詢。服務對象全面健康的管理,要把這個工作做好當然要有能力,光有能力不夠還需要有動力,就是把健康產業搞好,幹不好就要有懲罰和壓力。做好關口前移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加強二級預防,第二就是要能力建設和動力壓力建設以及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劉遠立表示。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則認為,從個體健康角度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影響健康因素主要有生物學因素、環境因素、行為和生活方式,以及醫療服務四個方面,其中行為和生活方式所占比重達到60%,是影響健康最重要的因素,這與我們以往的認識不同。其次是環境因素,所占比重為17%,再次是遺傳因素,比重為15%,而醫療衛生服務的影響僅有8%。醫療衛生服務隊健康影響比人命一般的認識低的多,主要因為醫療服務的特點是緩解基本的痛苦,對患者的健康是有貢獻,但是與其他因素相比占比不大。這也是提示人們,在考慮臨床健康因素時,要考慮地更為廣泛,影響健康的因素與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
日前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計委等6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力爭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與居民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指導意見提出,2016年,將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試點。重點在簽約服務的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基層的醫生是無法給健康把好門,但是他們可以做好服務。上海家庭醫生的主要特色是簽約服務費,每一個社區醫生簽約居民,政府從醫保里面給他100元,如果簽2000人,光簽約服務費就是20多萬。所以極大的提高了我們家庭醫生的積極性。福建是專科醫師、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員三者組成一個團隊,來對居民進行有動力、有競賽壓力的、有績效考核的這麽一套體制。那麽它的考核不是看你幹了多少活,是看你有沒有把高血壓的病人給管過來,糖尿病人是不是管好了,以健康為導向,以健康結果改善為導向的新考核制度。”劉遠立表示。
中國深化醫改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現在已經開始托起中國人健康的底。
當地時間12日淩晨,美國參議院通過預算決議(budget resolution),距離廢除奧巴馬醫保法案更進一步。
上周,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恩茲公布2017年預算決議,也被稱為“廢除奧巴馬醫保決議”。參議院就預算進行討論,全院投票於11日晚進行。
參議院完成投票後,接下來眾議院領導人將接手。
共和黨將把該預算決議案當做加速廢除平價醫療法(即通常所說奧巴馬醫改法案)的工具。
此前報道,共和黨聲稱2010年醫改法已經破產,必須廢除並以某種較好的東西替代,盡管國會領導人還沒有提出替代計劃。批評者說,由於部分保險公司的退出,保費猛漲,自費大增,病人可選擇的醫療項目減少。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說,“奧巴馬的支持者強迫我們國家接受他們黨派性的法律時,他們承諾一個容易使用的體系,一個能降低保費、減少醫療自費部分的體系,一個更多選擇和允許家庭保留自己所喜歡計劃和醫生的體系。”但美國人很快發現奧巴馬醫改法真相。太多人受到該法的傷害。太多人感到他們比醫改法出臺前更糟。
民主黨說,廢除該法將剝奪數百萬美國人的健康保險,讓已經有病的人找不到保險,今後10年增加國家預算赤字3530億美元。
盡管共和黨急於廢除醫改法,他們承認,如果沒有現成的替代計劃,廢除該法可能給美國人造成嚴重問題。
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日前說,他們的目標是廢除和替代同時進行。他聲稱,要通過可以使用所有工具--包括立法和監管,在廢除的同時提出替代,以便讓人們免遭混亂。但他並沒有提出替代計劃的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並且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首先針對我國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總體運行狀況進行了總結。比較值得關註的是此次會議特別指出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作為定調經濟的高級別會議,對於2018年下半年經濟發展無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給我國下半年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提供了堅實基礎,給公眾和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
會議的召開預示著,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正面回應這些問題挑戰與外部環境變化,實施“相機抉擇”。相機抉擇是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根據市場情況和各項調節措施的特點,機動地決定和選擇當前究竟應采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政策措施。
當前,重要的外部環境變化主要有兩個:中美貿易摩擦和美元加息周期的影響。美元加息周期影響從去年就開始了,從目前來看,央行等應對有力,保持了較小影響。
而對中美貿易摩擦,相關部門其實也早有應對,此前召開的央行、銀保監會會議以及兩周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事實上都是圍繞拉動內需、結構調整和刺激實體經濟采取的針對性舉措。本次會議又一次重申了經濟增長動力的結構性調整和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足以證明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加碼的狀態下,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轉化已經迫在眉睫,擴大內需以及開辟其他國際市場是接下來我們將要解決的重要議題。從目前來看,我國擴大內需的空間仍然較大,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影響是有相當大空間的。
貨幣供給、流動性不會特別緊張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所采取的基調依舊是穩中求進,要堅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這里有個細微的差別需要註意,貨幣政策穩健而財政政策積極。從縱向來講,相對兩周前國常會所說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明顯本次會議則顯得更加謹慎,這里對相關經濟部門對松緊適度的把握要求更高。從橫向來看,本次會議顯現出調控對財政政策的偏重。
之所以采取積極財政、穩健貨幣這樣一個組合,其實是和此前會議提出的由大水漫灌轉向針對性調控一脈相承的。從內需動力構成來講,消費是不能在短時間快速提升的,制造業發展後勁不足,而房地產自顧不暇,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基礎建設將會承擔起我國內部增長的重任,這也是目前防止經濟下滑,保證我國經濟穩步發展必須要完成的艱巨任務,所以財政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都將保持積極的態勢。
從表述來看,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為穩健,沒有發生轉向。但值得註意的是,此次會議要求,“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預示著,接下來貨幣供給、市場流動性不會特別緊,相對上半年而言,“適度寬松”是可以期待的。
貨幣政策的這個變化不僅僅是完善了貨幣政策機制本身,疏導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同時也是將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重大風險有機結合起來。貨幣政策在支撐實體經濟的道路上保持穩健的步伐,是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重大風險的。
房價或將階段性見頂
當然此次會議最引人註目的就是首次出現對房價堅決遏制上漲的提法。從歷史上來看,國家對房價的調控通常的說法是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對比之下,傳遞出的信息有兩個。首先,房價已達高位,房價大頂已經形成,房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橫向運營。其次,國家下定決心表明國家已經充分意識到目前的房價已在風險邊緣,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以防止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
房地產是一個具有較強民生屬性的特殊性行業。對於房價的調控,一方面是為了完善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以穩定國民整體經濟;另一方面它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還是脫貧攻堅,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對於打好三大攻堅戰都至關重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調控好房市對於打好三大攻堅戰將有巨大的幫助。
當然,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最重要的還是就業,羅斯福新政基建對於就業和經濟的刺激作用可見一斑。所以不論從民生還是從經濟增長內動力來看,基建都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最佳選擇,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吸取教訓,建立長久機制,防止經濟資源的無效與浪費,為經濟發展註入長久動力。
總體來說,此次會議給我們釋放的信息是積極的,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基建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
(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今年以來,在港上市的騰訊控股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公司市值也隨之節節攀升。8月中旬騰訊市值超過阿里巴巴,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科技股,昨日騰訊股價大漲4%成亞洲市值最高公司,今日騰訊股價繼續上漲,市值突破2萬億港元。
截至周二收盤,騰訊股價上漲4.80港元,報收於215.00港元,漲幅達2.28%,當日最高股價達到216.80港元,繼續刷新52周新高紀錄。
以收盤價計算,騰訊市值達到2.0353萬億港元。中國移動目前市值為1.96萬億港元,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市值為2454.5億美元,約合1.90萬億港元,韓國三星電子市值則約合1.83萬億港元。騰訊亦成功躋身全球市值前十位,市值約合2624億美元。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為蘋果,市值5805億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二,微軟第三,亞馬遜第五,Facebook第六。
從2006年起,中國最有價值的企業一直是國企,如中國移動、中石油或中國工商銀行。騰訊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之初市值曾短暫占據過第一。
此前騰訊控股公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總收入為人民幣67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盈利人民幣27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期內盈利為人民幣201.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人民幣19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
騰訊過半營收來自於其兩大社交平臺的遊戲銷售——QQ、微信和其他消息類APP。第二季度,移動遊戲營收增長超過100%,至96億元。在線遊戲營收增長32%至171.24億元。更為驚人的是,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06億,同比增長34%;微信企業號註冊用戶已超過2000萬。
據沈陽日報10日消息,10月9日,沈陽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三十五次會議,會議決定,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6年10月19日召開,建議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補選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沈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審議並表決通過了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議程(草案)和日程(草案);聽取了關於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籌備工作情況的報告;聽取審議了沈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審議了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主席團常務主席、副秘書長及列席人員建議名單;會議還進行了人事任免事項。
沈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長義說,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紀委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和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籌備組的有關要求,加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開好這次人代會、完成好省人大代表補選工作,不僅是對我們深刻吸取拉票賄選案教訓、堅決與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檢驗,也是凈化和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優化代表結構、提高代表素質、改進人大工作的難得機遇。
趙長義強調,在會議籌備和組織過程中,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好中央和省、市委關於選舉工作的各項要求,以及選舉法、代表法、地方組織法等相關法律和規定,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有機統一,認真統籌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確保省人大代表補選工作依法、依紀、依規有序開展。常委會組成人員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正確行使好選舉權。在會議期間,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覺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和選舉紀律,帶頭執行各項規定和要求,以實際行動為營造風清氣正的選舉風氣、高質量完成省人大代表補選任務做出貢獻。
5月23日,上證指數在銀行和有色等權重的帶領下,重新站上3100點,無奈次新股和雄安概念股再次走弱,中小板指再次殺跌,導致上證指數在站上3100點後一路走低,午後這種震蕩下行的走勢持續,上證指數報3061.95點,跌幅0.45%。
創業板指在這一天報收1758.23點,下跌了1.67%。盡管指數並未創出近期新低,但是很多個股的股價已經創出了新低。據記者統計,有1404只股票的價格比2016年1月27日大盤創下2638點的近期低點的時候還低,在3238只股票中占到了四成以上。
其中,中小創股票跌幅更大,有449只創業板股票的股價比2638點的時候還低,在640只創業板股票中占到了七成。此外,代表市場人氣的兩大風向標——次新股和雄安概念股的股價走勢在近期也有倒塌的跡象。
449只創業板股票比2638點還低
“近期指數下跌幅度並不算特別大,但很多個股的跌幅遠超指數,情況相當糟糕,這樣的行情,還是休息為妙。”上海市某市場人士表示第一財經記者。
記者統計了解到,在這輪下跌中,中小創個股成了“重災區”。有4只個股相對於2638點的時候,跌幅已經在七成以上,均為中小創公司,分別為金亞科技、欣泰電氣、暴風集團、華信國際,跌幅分別達到了77.4%、75.95%、73.18%和71.79%。
此外,還有48只個股的跌幅超過了一半以上,其中有36家為中小創公司,如易尚展示、新文化、朗姿股份、海倫鋼琴、冠昊生物的跌幅分別達到了67.7%、65.86%、59.94%、59.89%。其中有不少VR、機器人、智能可穿戴等概念個股的股價走勢疲弱,熱門概念股股價去泡沫是最近這段時間行情走勢的一個顯著特點。
“2016年起創業板估值持續回落,目前創業板指數、創業板綜指的市盈率分別降至39倍、52倍,已低於歷史均值、中值,但還很難斷定創業板整體板塊性的機會已經來臨。”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谷永濤認為。
在他看來,業績方面,創業板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增速為4.26%,對估值支撐不足。從市場環境來看,外延並購占創業板業績比例在去年出現拐點,向下滑落。如外延並購帶來的增長進一步削弱,創業板未來業績增速的不穩定性或進一步提升。
華泰證券認為,由於監管環境不斷趨嚴,遊資離場避險,也導致市場彈性下降,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減低,另外缺乏增量資金,存量博弈下成交量放大接近極限後行情不進則退。
兩大市場人氣風向標倒塌
總體來說,目前次新股板塊和雄安概念板塊是市場的兩大風向標,也是市場下跌中難得的兩大熱點,但目前來看這兩大風向標也已經出現了倒塌的跡象。
5月23日,次新股延續上一個交易日的跌停潮,三角輪胎破發後延續大跌,此外,包括皖天然氣、江龍船艇、海峽環保、碳元科技、豐元股份等多只次新股都處於跌停狀態。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在對次新股惡性炒作展開全面調查,此前,證監會便部署了專項執法行動的第二批16起案件,聚焦於堅決打擊次新股等惡性炒作,有的案件甚至取得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次新股目前正迎來首發限售股解禁的小高潮,第一創業在短時間內的大幅度下挫對次新股板塊起到了“警示作用”,而包括帝王潔具、中亞股份、吉祥航空等多只個股涉及首發限售股解禁,受此影響,股價紛紛走低,帝王潔具的股價創出了33.90元的歷史新低,中亞股份創出了38.16元的歷史新低,吉祥航空也創出了41.1元的歷史新低。
一位上海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次新股走軟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新股供給增加,場內有限的存量資金不足以支撐股價持續走高,而監管的趨嚴也導致炒作次新股風險加大。
巨豐投資認為,股市放量下跌,尾盤有部分資金介入,但力量有限,指數還存在反複。總體看,大跌之後,次新股已經出現連續下挫,短期市場對藍籌股的偏好比重增強,而隨著今年500只新股的發行計劃推進,存量資金或無法有效推動市場的上行。
因此,次新股連續走低,一方面表明短期進入加速趕底期,另外或許表明資金從小盤股向大盤藍籌股的轉向在繼續。
除了次新股之外,雄安新區概念憑借著“千年大計”,也是市場上難得的熱點。不過總體來說,也存在熱點淩亂的情況,從之前的冀東裝備,到先河環保,再到後來的太空板業,本周以來已經出現了回調的走勢。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過去一個多月,Uber和特斯拉的兩起致命事故令自動駕駛領域風波不斷,但這並沒有打消汽車技術企業發展自動駕駛的熱情。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5月7日在上海宣布,2018年亞洲消費電子展即將產生歷屆規模最大的汽車技術展區,展出面積較上一屆增長近50%。
百度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亮相
今年的亞洲消費電子展將於6月13日至6月15日在上海舉行,據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介紹,屆時將迎來56家汽車技術展商,占到全部500家參展公司的超過十分之一,包括百度、本田、現代、3M、拜騰、起亞、廣汽、奇點等。
“全球領先的整車廠商和汽車技術公司將發布最新自動駕駛技術和全新的概念車。觀眾也有機會親身體驗自動駕駛汽車最新的突破性技術以及更多人車交互的功能,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在汽車系統中的應用。”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國際項目高級總監兼亞洲消費電子展展會總監約翰·凱利(JohnKell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今年1月份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汽車技術展商陣勢強大,多達數百家企業。無論是新興科技公司還是傳統汽車廠商,都把目光聚焦在自動駕駛技術,他們在介紹自動駕駛技術的時候,讓臺下的聽眾激動不已。福特CEO哈克特(JimHackett)高調宣布:“未來將把一支無人駕駛車隊布局到一個最需要無人駕駛的城市中。”
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也和當時的大眾汽車CEO、現任大眾集團CEOHerbertDiess共同宣布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項目,與大眾汽車以及Uber的重大合作項目。黃仁勛還透露,Uber的先進技術團隊(AdvancedTechnologiesGroup)決定把英偉達的技術應用於旗下自動駕駛車隊的人工智能計算系統。
不過兩個月後Uber的一起致命事故震動了整個業界,包括豐田、英偉達在內的企業隨即宣布暫停公共道路的自動駕駛測試,將通過研究對事故原因得出結論之後再重啟路測。
黃仁勛在今年3月舉行的GPU技術大會上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動駕駛技術的終極目標是拯救生命,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也不會因為這起事故而停止,未來該領域的投資仍然會進一步增加。”
在被問及是否有汽車技術公司因為擔憂自動駕駛技術被詬病而放棄參展,美國消費技術協會消費電子展執行副總裁凱倫·查布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並沒有看到有哪些廠商因為近期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擔憂取消參展的。事實上,今年的汽車技術展上創下了歷年之最,展區規模也再創新高。”
查布卡向第一財經記者特別強調,今年百度將在室外場地進行L3(有條件自動化)級別的自動駕駛試乘,並首次展出L4(高度自動化)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不過據第一財經向有關方面了解到,因場地限制的原因,百度可能無法在現場進行L4級別的試駕。
在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最近更新的加州路測無人車公司故障詳情報告中,其中包括百度美國、德爾福、Drive.ai等公司。百度最新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自動駕駛總里程數達到1323.78英里,其中事故9起。對比來看,2017年6月百度自動駕駛總里程數122.15英里,同樣發生了9起事故。
亞洲是絕佳試驗田
在Uber發生致命車禍後,針對美國無人駕駛公共道路測試的監管政策可能面臨收緊。雖然車禍的發生地亞利桑那州並未就此向無人駕駛汽車關上路測大門,不過馬薩諸塞州則悄然與當地進行無人測試的企業接洽,要求它們先暫緩測試。
無人駕駛汽車的反對者希望借此擱置甚至廢除無人駕駛在公共道路上的測試。但無人駕駛技術的倡導者認為這項技術能夠拯救千萬人生命,不應被拘泥於舊式傳統的監管模式。
在美國的政策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亞洲或許將成為無人駕駛技術最好的試驗田。
亞洲消費電子展展會總監凱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亞洲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絕佳地區,這項技術可以極大地減少人為操作的失誤,降低交通事故率,也能方便老人和殘障人士出行,成果將惠及亞洲和全球其他城市。”
IEEE會員、香港科技大學劉明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技術層面來看,技術的研發一定要經歷從理論到原型機,從小批量測試到大量公開測試的過程。技術的本身不是限制。而整體的工程實現與測試的完備性上,無人駕駛也好,任何其他的新技術的應用也好,都要遵守循序漸進的過程。”
今年的亞洲消費電子展上,自動駕駛技術將通過概念車和室外場地演示等形式充分呈現。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初創汽車公司拜騰將在亞洲消費電子展期間發布其第二款概念電動轎車。拜騰第一款概念車首次亮相是在今年1月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
這款新的概念車與拜騰首款電動SUV共用一個生產平臺,預計2021年上市。量產版電動SUV將於2019年下半年在國內交付,美國和歐洲的交付時間為2020年,拜騰還將於稍晚推出一輛7座的電動MPV。
美的集團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本次要約收購的要約期已結束,庫卡股東將不能就要約收購繼續接受要約以出售股份。本次要約收購前公司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加上已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本次要約收購交割時,公司將共計持有庫卡集團股份37,605,732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94.55%。
今年6月16日,美的宣布旗下子公司MECCA啟動收購德國庫卡集團所有股份的自願公開要約收購流程。美的以每股115歐元價格溢價30%收購庫卡,目標是增持庫卡股份至30%以上。
目前庫卡約50%的收入來自汽車行業,未來在一般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潛力較大。且2015年庫卡在中國境內的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對於庫卡來說,未來想有更好的發展,中國一般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機會不可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