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極端分子回流伺機恐襲

1 : GS(14)@2016-01-18 00:22:45

耶加達恐襲證明IS的魔爪,已經伸入這個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我知道IS渴望在東南亞建立一個省分,而區內已有多個組織表示效忠。」專門研究區內極端組織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羅摩克里希納;說「部份經過伊拉克和敍利亞戰場洗禮的激進東南亞戰士回流,結合本土極端組織,威脅不容忽視。」據估計,大約500至700名印尼人曾出國參加IS聖戰,數十人已回國,伺機而動。印尼採取的對策是以毒攻毒,招攬一些回流戰士,講述他們在IS統治下的悲慘遭遇,令民眾打消加入IS。不過,前天襲擊顯示這方法並不奏效。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6/194541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36

事主爆當局稱慣例 拒書面交代康文署刪「國立」劇團總監:仲有法治?

1 : GS(14)@2016-04-01 15:38:03

■糊塗戲班團員羅淑燕(左)稱沒因「去國立」事件感委屈;旁為魏綺珊(中)及陳文剛(右)。張柏基攝


【本報訊】劇團糊塗戲班團員在舞台劇《第三謊言》場刊的履歷中,原先刊登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中「國立」二字,但遭康文署刪走。事件主角、該劇目執行監製羅淑燕首度開腔,披露康文署多次強調刪除「國立」字眼是慣例,更拒以書面交代原因。劇團藝術總監陳文剛質疑當局未有明文規定,卻以潛規則作審查,「咁香港仲有法治?」促當局嚴正交代。記者:王家文 陳沛冰康文署斥資主辦的舞台劇《第三謊言》,由糊塗戲班製作,於上月18至20日演出。該劇場刊在上月初印製,負責場刊的執行監製羅淑燕昨表示,首次把場刊內容交給康文署核對時,對方刪除了其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履歷中「國立」二字,並稱因慣例不會刊登「國立」字眼。




「極之擔心溫水煮蛙」

羅多次追問「國立」是否屬敏感字眼,涉政治因素不能刊登,對方不作回應或領取指示後,重申是慣例,也不能使用學校英文全名「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提出以簡稱「北藝大」取代。羅斷然拒絕,其後再電郵署方要求書面解釋有否條例規定不能用「國立」二字,「佢用電話講唔會書面回應」。羅說原打算抽起自己的履歷,免影響劇團,但獲團員力撐,便改為刊登手持母校的學位證書照片,保住母校尊嚴,並引用該劇對白:「喺一個冇自由嘅國家生活,冇創作自由,冇言論自由,咁就足夠?」作無聲抗議。她說最初感氣憤,但從不覺委屈。羅稱這是她首次遇上被審查,「作為藝術工作者,唔係你打我,我就要打番你一拳,咁係冇意思。既然我知道有乜規則,就要繞過佢,或用自己方法去做我堅持嘅嘢」。審查被揭破,源於劇團藝術總監陳文剛在該劇第二及第三場謝幕時向觀眾披露,團員也在網上替羅抱不平。「我哋擔心如果連名稱都被審查,日後會唔會將審查範圍收窄到作品、言論甚至創作上,呢個就好得人驚,我哋極之擔心一個溫水煮蛙嘅情況出現」。陳文剛表示,印製場刊跟演出時間非相接近,當時沒揭露因免表演受影響,對演員和觀眾都是不負責任。惟事件曝光後,康文署至今仍拒絕交代原因,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僅稱作檢視,但拒道歉及承諾不重犯,特首梁振英也不作回應。




魏綺珊:發聲非為對抗

陳文剛促當局必須清楚交代,不能以潛規則行事,「我哋好擔心,如果冇條文仍可繼續執行,呢啲係可以引伸到其他任何嘢,咁香港仲有法治?」他指「去國立」非單一事件,更擔心影響日後與台灣交往,甚至聘用台灣畢業的演員,呼籲業界團結捍衞創作自由。劇團行政總監魏綺珊強調,即使劇團受資助,跟政府也是對等關係,今次發聲非為對抗,「如果咁理性發聲都被打壓,唔止我哋嘅團,業界甚至全香港都應該要擔心」。業餘舞台表演者兼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指,若「去國立」是慣例,情況更加恐怖,「係唔係傳媒要跟黨姓,攞政府資助要跟政府姓?」康文署重申會深入了解事件,並探討如何與相關團體加強溝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01/19553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30

林鄭疑抄政綱 曾笑指不介意

1 : GS(14)@2017-02-09 23:40:22

【本報訊】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周一發表政綱時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稅」,建議向中小企徵稅少於16.5%,大企業則如常徵收16.5%標準稅,變相向中小企業減稅,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座談會時,亦自稱對不改動16.5%的稅率下,為盈利較低中小企提供較低稅率「反應十分正面同積極」,預告有關建議「將出現喺我政綱」。曾俊華昨被問到被「抄橋」有何感覺時,笑指:「抄唔抄唔緊要,如果係好嘅嘢,大家做係好事嚟嘅」。


林鄭稱任志剛大靠山


被指不熟悉財金政策的林鄭,昨被在席人士問到美國加息及聯繫匯率等問題時,均未正面回應,只稱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已出任自己競選辦顧問,自己隨時可向他請教金融問題,直指「我?家有個大靠山」,強調任地位舉足輕重,她不會考慮更改聯繫匯率。曾俊華昨出席論壇時指,下任政府首要處理香港內部事務,保住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唔好為中央添煩添亂」,又指過去幾年來,政府未能聆聽和回應市民訴求,「好多好事都變成壞事」,未來最重要是建立信任,停止撕裂和內耗。曾昨又公開呼籲在席選委提名他,「喺下一階段投我神聖一票」,是昨日現身座談會3名參選人中唯一開腔拉票人士。■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9/199228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056

泛民啟動彈劾周浩鼎民建聯死頂:與被查者溝通有先例

1 : GS(14)@2017-05-19 05:22:41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決定聯手對周浩鼎提出譴責動議,啟動褫奪議席程序。何頴賢攝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與民建聯周浩鼎被揭「扯貓尾」,企圖干預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研究範疇後,周面對各方抨擊仍拒辭去委員會職務,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決定將行動升級,聯手對周提譴責動議,啟動褫奪周議席程序。民建聯主席李慧琼企圖再為周開脫,指專責委員會與受查人士溝通有先例;但有立法會前議員、前官員甚至建制陣營中人仍不滿周浩鼎,認為他必須問責。記者:陳雪玲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開會商討追究周浩鼎的行動,會議召集人涂謹申會後說他們達成共識,引用《議事規則》49(B)啟動譴責周浩鼎的議案,另外獨立議員毛孟靜連同朱凱廸、陳志全及羅冠聰聯署提譴責動議,毛說將於明日內會討論,最快6月7日大會提出,若議案經三分二議員通過,周將被褫奪議席。



郭榮鏗斥涉誤導公眾

毛孟靜指,周浩鼎作為委員會副主席,容許受查者梁振英干預調查、甚至干預整個立法會事務。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補充,周未有盡忠職守按議員宣誓行事,亦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而周在會上三番四次指有關修訂建議是由他本人提出,亦涉刻意隱瞞及誤導立會和公眾。至於民主派會否同時啟動彈劾特首梁振英,涂謹申則說明日將會一併討論。周浩鼎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繼續被傳媒追訪,但一律封口不回應。而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接受訪問時企圖再為周浩鼎開脫,指專責委員會成員與被查人士溝通,有先例亦有需要。李慧琼又自爆民建聯也是在委員會主席謝偉俊向周浩鼎查詢時,才知悉這件事,批評部份傳媒報道屬抹黑及不符事實,但承認周處理事件手法可以更好,較恰當的處理方法應是將梁振英意見直接向委員會提出。被問到這次是個別事件抑或民建聯過往亦有幫官員將修訂提交立會,李慧琼說:「係絕對冇,不可能。」


黃國健倡解散委員會

另一邊廂,委員會將於明日再舉行閉門會議,委員黃國健建議解散委員會,在內務委員會舉行重選。黃稱,對於民主派4名委員高調評論事件,「意圖要脅迫委員會按佢哋意圖去作出結論,我覺得係非常唔恰當嘅做法」。委員會主席謝偉俊指解散與否要交由內會決定,而明日會議相信會討論周是否要退出的問題。委員梁繼昌回應指立法會並沒有任何先例可以援引去解散一個專責委員會;另一委員、公民黨楊岳橋則指,如果一個委員行為出現問題、缺乏公信力,「點解要成個委員會一齊同佢陪葬?」楊岳橋質疑建制派議員只是想棄車保帥,用解散委員會的方法轉移政治壓力。民主思路召集人、立法會前議員湯家驊認為,梁振英是被查對象,有權提出意見,但以往做法是直接向秘書處或委員會主席提出,而非私下找小組成員修改文件,而事件已令周浩鼎不能履行委員會工作,認為他應辭去委員會職務,而建議修訂的內容對梁振英也未必有着數。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昨在《am730》撰文批評梁振英捨正途不走,做法不尊重,甚至有蒙騙立會之嫌。王又斥周浩鼎作為委員會副主席更是大錯特錯,「這個做法是否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值得立會研究及向市民交代」。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昨也在社交網發文批評周浩鼎愚不可及,又指周怠惰,原封不動將梁修改的文件交往秘書處,令民主派有藉口對梁作沒完沒了審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8/200250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67

國產《深夜食堂》收視插水官媒斥疏離造作

1 : GS(14)@2017-06-18 11:17:57

日本經典漫畫《深夜食堂》在兩岸三地大受歡迎,內地分杯羹近日推播國產版《深夜食堂》,但播放至今劣評如潮。該劇被批劇情照搬日版之餘,還出現不少植入式廣告、演員演技浮誇、劇中美食變成劣食即食麵。劇集推出後口碑與收視紛紛插水,就連官方《人民日報》昨日也狠批該劇給人「疏離感和造作感」。


日漫《深夜食堂》以東京深夜為背景,故事講述老闆經營的小食堂,透過菜式帶出客人背後的故事,又以食物和人情味打動人心,日劇第四季已經在去年播映。國產版《深夜食堂》由內地男星黃磊飾演食堂老闆,劇組原意是想「打造專屬華人的市井溫情」的故事,起初讓劇迷懷有期待。但國產版上周一(12日)首播後卻遭排山倒海的劣評,影視網站豆瓣網給予2.3分(滿分10分)低分,北京衞視的收視率為0.653%,浙江衞視僅為0.48%。網民發文狂插該劇,場景同樣是居酒屋,黃磊一身和服,連臉上的疤痕、內心獨白的語氣都照搬日版。不同的是老闆居然以即食麵替換原著中的茶泡飯,只見他出入廚房,撕開一碗碗即食麵煮給客人。網民批評,即食麵不能代表中國美食,也毫無中國特色,誰會在晚上出去吃即食麵?


充斥即食麵酸菜廣告

也有網民批評,該劇人物設定不符國情,「愛買名牌包的女士會到你這來吃酸菜泡麵?女博士會每天凌晨來你這費這麼長時間吃泡麵?」國產版《深夜食堂》另一致命傷是,劇集出現大量植入性廣告,畫面到處有即食麵、酸菜、果酒等商品,商業味濃厚。此外,演員也被網友力數演技浮誇、粗糙,難以呈現原本希望的暖心暖胃的情味。《人民日報》昨刊文批評,劇中人是「中國人臉孔」,人物造型和場景佈置卻是日系風,「一種交織於國內與國外『夾生』的困惑不由在觀眾心中滋長,疏離感便自然呈現」。此外,女演員吳昕演技被認為浮誇,讓人感到造作。文章指,這種疏離感和造作感是不少大陸國產劇的通病。人民網/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8/200599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29

馮仁昭四圍超:夜蒲黐實 自稱婚前派對洪永城舊愛纏身挑機唐詩詠

1 : GS(14)@2016-06-01 11:36:58

■唐詩詠係城中出名好女仔,唔知洪永城會唔會好好把握機會娶老婆。資料圖片








感情是非不絕嘅洪永城「浪子回頭」,遇上「不能錯過的女友」唐詩詠,自此修心養性努力工作,但係佢兩個公開戀情之後,花邊新聞仍然傳個不停。噚日又有報道話2012年洪永城同金融業女友Emily拍拖嗰陣,向鍾舒漫嘅形象指導Bird出擊,兩個人喜愛夜蒲經常結伴到蘭桂坊,最終因為Bird嘅介入,令洪永城同Emily分手。之不過洪永城同Bird戀情都係曇花一現,雖然係咁,佢哋一直保持聯絡,早前洪永城仲被發現孖住Bird出席友人派對,狀甚親密。



■Bird同洪永城有過短暫戀情,最近似乎愛火重燃。資料圖片

■洪永城當年被指搭上Bird,先導致同Emily(圖)分手。資料圖片



親暱叫「熊熊」

洪永城被指趁唐詩詠同馬國明去拍旅遊節目呢個空檔,約埋一班朋友去夜蒲,人腳入面包括Bird,而舊愛就全程黐到實,事後Bird仲擺相上網,自稱呢個係佢同洪永城嘅婚前派對,附上一張合照加心心圖案,下面有一條圖片說明「明天我要嫁畀你啦。」嘩!呢一下擺明係向唐詩詠挑戰喎!其實Bird同洪永城關係密切有迹可尋,每逢洪永城出騷整造型Bird都會貼相,人前人後又叫對方做「洪寶貝」或者「熊大人」,甚至更親密叫「熊熊」。呢啲超越男女關係嘅行為,已經響起警號,近月Bird速速刪走所有同「洪寶貝」嘅相,唔知係咪洪永城怕正印唐詩詠誤會,定係驚無綫扎棍,勸退舊愛放佢一馬。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01/196356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609

衞星圖揭再填海疑建新跑道

1 : GS(14)@2016-03-09 16:24:53

南海局勢持續升溫,外地傳媒報道,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繼續填海作業,衞星圖片顯示,七連嶼中填海而相連的北島及中島,可能計劃興建新飛機跑道。北島沿岸亦曾出現疏浚船,相信中國已完成人造港口,亦可能是為部署地對空導彈及雷達填出更多土地。日本英文媒體《外交官》,昨日公佈多張衞星照片顯示,中國在鄰近永興島的七連嶼持續填海造地,今年1月拍到的衞星圖,北島僅為一塊白色人造地,但3月照片中,北島和中島間已被中國填海相連,原本可通行的水域現在已變成狹長人造島。報道指,人造島總面積共約5平方公里,適合作為機場跑道。報道分析,永興島曾遭踢爆中國在當地部署地對空導彈系統,為紓解島上部署、將民用與軍用設施分開,在人造地建空軍基地也「不令人意外」。報道還提到,1月9日拍攝到在北島東南方有挖泥船作業,3月4日拍到的衞星照沒有船隻,但抽砂管仍在,料人造新港口已完成,將來有助解放軍的潛水艇通行。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9/19521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329

睡前小食助減肥裸睡都係瘦身秘技

1 : GS(14)@2016-11-12 05:54:56

如果可以一邊睡覺一邊減磅,人生會多麼美好!專家說這不是夢,原來只要養成幾個正確的睡眠小習慣,就可以睡覺時消脂,其中一項建議甚至是反傳統的「睡前吃點小食」!裸睡研究指裸睡可以增加代謝率,如果身體感到冷的話,就會製造脂肪令身體暖起來,過程中會增加新陳代謝同時消耗卡路里睡前吃小食餓着肚子上床不只難以入睡,翌朝醒來還會因為肚餓而吃多了早餐,有專家建議睡前吃不多於300千卡路里的小食,忌吃垃圾食物,而是要吃健康的希臘乳酪、水果、全穀物餅乾、花生醬多士、低脂奶酪配水果或爆谷等睡前運動睡前運動可以增加代謝率,研究指人體平均在運動後16小時,仍會持續進行新陳代謝,但要小心睡前太激烈的運動可能會干擾睡眠質素飲提子汁研究指紅酒、提子汁及藍莓內一種稱為白藜蘆醇(resveratrol)的物質,有助將「白色脂肪」變成「褐色脂肪」,可以更加容易燃燒脂肪調暗房間光線會減少身體製造褪黑素,干擾睡眠質素,而多項研究都發現,當我們睡不夠或太疲勞時,會較難控制食慾而吃多了。睡眠同時會減低體內的「飢餓荷爾蒙」(ghrelin)及增加瘦蛋白(leptin),「飢餓荷爾蒙」會刺激飢餓感,而瘦蛋白則會觸發飽腹感,因此睡眠足夠有助控制食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2/19831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07

救英自閉童東莞廠重製停產杯

1 : GS(14)@2016-12-10 03:45:12

英國一名患有重度自閉症的12歲男孩,自小只用一隻綠色水杯飲水(圖),若沒有這杯子,他就拒絕喝水,更曾因此脫水送醫。但他的心愛水杯近日已幾乎損壞到不能再用,而水杯又已停產10多年,其父親十分擔心,在網上發起行動,為兒子尋找水杯。製造商得知後,在東莞一廠房找到當年的模具,為男孩重啟生產,送給他足夠用一生的水杯。


網上發起尋杯行動

該名男童Ben Carter的父親在twitter發起「#CupForBen」行動,網民踴躍轉發,直到當年出售水杯的嬰兒用品製造商Tommee Tippee留意到,並着美國、澳洲及香港的分公司幫忙尋找。最後在東莞寶達美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找到當年生產的模具,工廠開始製造新的綠色水杯,首批製造的50個樣辦,已於日前寄到英國,而Tommee Tippee隨後會送給男童足夠用一生的水杯,大概是500至1,000隻,將在聖誕節至元旦期間送給Ben當禮物。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9/198598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84

喪父10歲仔4點起身返學「唔想媽媽返工遲到」

1 : GS(14)@2017-02-26 13:23:56

浙江杭州的10歲男童小豪,在杭州外語實驗小學就讀3年級,正在成長的他,每日卻睡不足6小時。原來小豪的父親去年6月意外觸電身亡,母親只能在兒子學校旁找到一間餐廳當打雜。每朝凌晨4時,小豪就要起床,跨區上學需要3小時路程,「不然媽媽上班就要遲到了」。小豪一家來自河南,哥哥在杭州讀初中,姐姐在下沙讀大一。去年6月之前,家人租住在離他所讀的杭州外語實驗小學、走路十幾分鐘的大關南苑;當時父親還開了一間車房修理電動車,家裏經濟還算寬裕,還在余杭購買新樓,雖然花光家裏積蓄,但一家夢想着幸福生活。天有不測之風雲,去年6月,父親在裝修車房時,意外觸電身亡。這場意外,小豪家一切都改變了。家裏失去經濟支柱,母親只能當打雜賺取2,000元人民幣工資,根本無力負擔3子女的支出。讀大學的大家姐只好退學,而房租也交不起後,只好搬到余杭的新家。每天早上6時15分,杭州外語實驗小學的保安老劉打開校門,就會發現一個小豪的身影準時在校門等候。「你又來得這麼早!」小豪跟老劉道了聲早上好,就獨自走進課室。下午4時早已過了放學時間,課室裏了無一人,小豪還是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看書,等待媽媽下班後接他。老劉發現小豪每天來回要坐3小時巴士,而且早上只吃一個包。他問:「一個包子你能吃飽?」小豪回答:「吃不飽。」老劉再問:「那怎麼不多買點?」小豪無奈地說:「家裏沒錢,不想讓媽媽多花錢了。」老劉將對話告訴小豪的媽媽,她聽後流着淚說:「我一直問他飽不飽?夠不夠?他說不餓,我以為是真的不餓。」爸爸去世後,小豪再也沒添過新衣服,也沒有買過課外書和玩具。陳老師說:「這孩子好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了,上課非常認真,作業也完成得很好。」在老師眼中,小豪比同學早熟,考慮得更多。但陳老師擔心小豪的健康,畢竟每天花3小時路程,對孩子來說太辛苦了,而且睡不夠6小時,對孩子的發育也有影響。由於小豪的戶口在河南老家,若轉學到余杭區學校需要符合當地政策,譬如父母購買社保、父母有工作合同等等;但媽媽一樣也沒有。經內地傳媒表示可接觸余杭教育部門解決上學問題,小豪聽完後說:「如果真幫我轉學了,可不可以也幫我媽媽在新家附近找一份不辛苦的工作?每天就可以多和媽媽待在一起了。」《杭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26/199407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