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學聯今與政府對話 提三大訴求

1 : GS(14)@2014-10-21 08:18:21




■左起:學聯鍾耀華、岑敖暉、周永康、羅冠聰和梁麗幗今日將會與政府五名代表就政改對話。陳奕釗攝



【本報訊】佔領行動踏入第24天,政府與學聯今天就政改的對話成為焦點,學聯要求政府接納市民三項訴求,包括向人大常委提補充文件、爭取公民提名及廢除功能組別等,否則亦要交出時間表落實上述訴求及擱置政改;據了解,政府立場不會有重大改變,會藉直播解釋提交補充文件及公民提名等要求不符人大框架及《基本法》,並游說學聯第二階段諮詢仍有增加選舉民主成份的空間。



旺角佔領區連日發生衝突,瀰漫緊張氣氛,各界希望政府與學聯今日的對話成打破僵局的關鍵。會面今日傍晚6時於黃竹坑醫專學院舉行,預定兩小時,全程直播。政府五名代表包括政改三人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該局副局長劉江華及特首辦主任邱騰華;學聯方面有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常委羅冠聰、梁麗幗及常務秘書鍾耀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擔任主持,他昨稱會以不偏不倚態度主持會議。



將評估有否力量「三罷」

雙方陣營昨亦開會備戰。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說,席間會要求港府即時接納佔領者的政改訴求,包括公民提名等,若做不到,至少要公開承認政府需要時間,透過行政程序落實上述訴求,若政府不能做到首兩點,即要求擱置政改。學聯會在三個佔領區設置大螢幕,供佔領者一同收看直播。周永康稱,若市民看直播時覺得政府沒誠意對話,管治危機將進一步擴大,學聯亦會評估社會是否有足夠力量進行「三罷」,即罷課、罷工、罷市。據了解,政府今日會上着重打出誠意牌。政府消息人士直言:「席間唔會講到石破天驚嘅嘢,講得嘅之前都講咗,唔講得亦唔會到時講。」據了解,政府希望透過直播,向港人再次解釋人大決定,並強調第二階段政改諮詢仍有討論空間,增加民主成份,如提名委員會的組成,38個界別分組是否可有一些新的界別分組?一人一票選特首時能否讓選民「守尾門」等。據悉,政府極關注學聯對話後的定位,到底是願意繼續對話還是將行動升級。前政務司司長、「香港2020」召集人陳方安生昨發表聲明,指能化解佔領僵局的只有特區政府,希望政府把握對話契機,提出有意義、實質的方案,並促請政府重開人民廣場,舒緩社會當前的緊張狀態。她希望政府至少能提出修改立法會功能組別和提名委員會組成的方案,將公司或團體票改成個人票。民主黨何俊仁認為政府最起碼要承諾向人大提交補充報告,雙方才能進行下階段對話。



【直播學聯政府對話】時間:周二下午6時雨傘革命: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21/189068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81

雨傘運動令星洲才俊醒覺「慣咗唔出聲好危險」

1 : GS(14)@2015-03-24 08:26:21





■沈文才稱雨傘運動(左圖)讓他明白下一代須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


【本報訊】李光耀預言香港無真普選,但港人在雨傘運動昭示出來的不認命與自救精神,仍得到新加坡金融才俊欣賞。居港新加坡人沈文才(Eric Sim)說,相對港人,新加坡人更習慣依賴政府,他希望在港成長的子女可學到港人的自強,「我一路成長都係好聽話,如果一直留喺新加坡教小朋友,好可能都係咁。希望小朋友學習香港人,會主動掌握自己命運」。
Eric居港四年,現於金融公司任高層,十分為其新加坡人身份自豪,也很尊敬李光耀。出身基層的他,父母在新加坡到處可見的熟食中心經營小吃攤檔,小時候一家五口居於組屋。他說,香港最令他amazing(驚訝)之處,是無處不在的自由市場,如「紅van」路線及收費皆自由,毋須政府介入,卻運作完善、順暢,「新加坡係樣樣嘢都有政府參與,我來香港之前,冇諗過有啲嘢就算政府唔介入,都可以行得咁好」。但他也認為,並非所有事務都應以自由市場形式運作。以照顧普羅大眾來說,新加坡政府做得比港府好,前者在多方面的硬性規定,雖限制了自由市場的運作,卻讓基層有向上流動的可能。



遇問題多求諸政府

不過,Eric亦看到,星洲國民遇上問題,求諸政府多,自行解決少,很難想像可如港人般挺身而出造就一場雨傘運動,「我好欣賞佢哋(傘運者),有意見就努力爭取,唔會等政府安排。新加坡前五十年好幸運,有個好好嘅政府,但難保將來有機會出現冇咁好嘅,如果新加坡人習慣咗唔出聲,係好危險」。長遠而言,Eric有意回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或加入政府,以自己在外吸收到的各家所長,回饋教他最自豪的故鄉。■記者朱雋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42

浸大校長趕獻傘畢業生落台「聽日揸八旗點搞」

1 : GS(14)@2014-11-18 22:10:03




■陳新滋模仿學生撐傘動作,稱舉傘上台影響典禮。



【雨傘革命 第52天】【本報訊】浸大畢業生繼續藉畢業禮發聲爭普選,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校長陳新滋則繼續跟學生鬥氣。在昨日的浸大畢業禮,再有傳理學院及視藝學院學生撐傘,更有學生在台上下跪向校長獻傘,被陳新滋示意落台離開。他事後辯稱,畢業典禮神聖不可侵犯,又說擔心學生下次會揮旗。浸大學者批評,陳新滋忘了畢業禮主角是學生,他們只是表達心中訴求。記者:彭美芳 黃靜薇



香港浸會大學四日的畢業禮,共舉行12場儀式,前日已有畢業生在典禮上撐傘,被陳新滋拒頒畢業證書。昨日輪到傳理及視藝學院的畢業禮。


浸大學者:忘了主角是學生


傳理學院及視覺藝術學院學士畢業禮前,浸大傳理學會獲校友和教職員資助,買入100把黃傘及準備好黃色氣球送給進場的畢業生。一群應屆畢業生印制500張解釋雨傘運動的單張,派給觀禮的家長及學生。電影電視學系一名畢業生陳同學上台後,突然向陳新滋下跪,送上黃色摺傘。陳新滋猶豫片刻才接過雨傘,但未與他握手及頒授畢業證書,並揚手指示他離開。陳同學其後表示,只是想向校長送上小小心意,希望他接受訴求。另外,亦有一名畢業生上台時手持「我要真普選」條幅,校長向他伸手準備握手時,他則向校長鞠躬,並無接過畢業證書。陳新滋在典禮上臨時致辭,引用梁啟超的名句「十年以後當思我」,認為學生十年後回想就會覺得學校並沒做錯,並呼籲學生對香港和中國未來前途有所承擔。又引用另一句「獻身甘作萬矢的」,並解釋說:「我哋做大事,做任何嘢,有一個犧牲精神。我哋要爭取任何最重要公義嘅時候,我哋亦唔怕人哋攻擊,一千萬支箭射埋嚟,我都願意擋住。」他在典禮後又批評學生,指他們雖有崇高理想和抱負,但社會經歷不足,做事未必全面。今次如不阻止舉傘,擔心「聽日揸八旗點搞」,阻礙神聖典禮。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認為,陳新滋只是拘泥於形式,畢業並非神聖不可侵犯,他忽略畢業禮的主角是學生,學生心中有強烈的訴求,校方也應予尊重。


陳新滋部份出位言論


要求撐傘學生「自重」:今日話揸把遮,聽日揸支旗揈吓揈吓,如果你係八旗子弟,揸晒八支旗出嚟,咁點搞呀?讀書人未必能做到大事:讀書人唔係得個講,空叫一句口號,而係要長時間、盡各種渠道去爭取。引梁啟超詩《自勵》喻不怕成為眾矢之的:我哋做大事,做任何嘢,有一個犧牲精神,我哋要爭取任何最重要公義嘅時候,我哋亦唔怕人哋攻擊,一千萬支箭射埋嚟,我都願意擋住。資料來源:浸大畢業禮、陳新滋見記者內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18/189390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87

「香港發生什麼事了?」香港中文大學老師從頭解釋給你聽

1 : GS(14)@2014-10-05 13:33:12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77826/

文:梁啟智(在香港中文大學上班。職責是透過推動公民與社會參與,促進學生的成長。這是一份好工作。)

問題1:香港發生什麼事了?

答:香港人現在正以和平方式爭取一個平等和開放的普選方案。《基本法》規定香港的行政長官最終由普選產生,而人大常委於2007年也決定了香港最早可於2017年實行普選,現在香港人對普選的期望正正是基於這些承諾。現時香港的行政長官由一個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候選人只要得到當中601人的支持便可以當選,整個過程和香港的民意沒有必然關係。

許多人認為這1200人不能代表所有的香港人,因此要求改變選舉制度。然而人大常委於2014年8月31日的決定卻列明日後就算實行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參選人也一定要先經由同樣是這1200人出任的提名委員會篩選,要得到當中的過半數支持才可以成為正式候選人。換言之,香港人爭取普選是因為覺得這1200人沒有代表性,現在改革的方案不單止沒有換走這1200人,反而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香港人感到被忽悠了。

(推薦閱讀:香港人給台灣人的10個快問快答:中國都給香港「普選」了,為什麼學生還要罷課?

問題2:我不明白。這1200人的委員會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答:這1200人的正式名稱是選舉委員會,而人大常委則決定要讓他們成為普選行政長官時的提名委員會。這1200人的代表性是現時爭議的其中一個核心。首先,香港現時有超過350萬選民可以在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當中投票,但是可以直接參與產生選舉委員會的選民卻不足24萬。也就是說,一開始就已經有300多萬人是這個選舉委員會所代表不了的。

再細看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則發現它的代表性是極不平均的。舉個例,委員會當中有30人是教育界的代表,由中小學的教職員選出,而登記在教育界的選民共有81831人。委員會當中又有60人是漁農界的代表,香港是一個現代城市,漁農業只佔人口和經濟產量很少的部分,現在只有4千多人的工作是和漁農業相關的,但漁農界的代表卻竟然比教育界多一倍。更大問題的是這4千多名漁農業工作者其實是沒有資格投票選出那60個代表的,只有政府認可的158個「投票人」才有資格。為什麼選舉委員會的代表組成要這樣分配,誰才有資格成為「投票人」,基本上都是上屆政府說了算,這點就足以決定這個委員會的組成不可能是公平的。

選舉委員會當中有不少界別是以行業劃分的,例如飲食界、旅遊界和出版小組等等,但這並不代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可以參與,而是只有這些行業的老闆可以參與。這種安排產生了兩個問題。首先,有意種票的人可以給錢開設很多間的空殻公司,便能夠增加在選舉委員會的影響力。第二,選舉委員會明顯地向商界傾斜了,參選行政長官必須要先討好商界而不是香港市民。

問題3: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也是應該的?

答: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不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往往會拉闊貧富不均,而過度的貧富不均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需要政府適當的介入來維持。香港過去十多年機的貧富不均已經越來越嚴重,為社會增加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一個向商界傾斜的政治制度會訂出很多短視的政策,引發社會不穩定,最終其實同樣不利營商環境。資本主義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公平的市場環境,而民主制度是掃除貪污腐敗的重要條件,所謂向商界傾斜很容易會變成向個別利益集團傾斜,市場也就變得不公平了。

其實環顧全球運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和地區,其經濟和政治制度雖然有所差距,但公平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須的。香港現在已列全球裙帶資本主義的首位,這樣的制度只會於短時期內有利於一小撮人,對其餘所有人也是不利的。

▲ 撐香港!「關鍵評論網 香港」 Facebook 專頁面世了,由香港本土編輯精選「佔中」分析好文,現在就Like,一齊風雨中抱緊自由!

問題4:不要和我說外國怎麼樣。無論香港的選舉制度如何改變,也要顧及中國的國情,要按實際的情況,不可以照搬外國的一套啊!

答:中國政府答應了香港的政治發展要按國際標準。《基本法》規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香港適用,該公約例明公民參與政府管治的時候,不應該設有不合理的限制。甚麼叫作不合理的限制呢?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公約的進一步解釋,公民的參選權是不應基於一些不合理或帶有歧視性質的原因而被剝奪,例如參選者的政治聯繫,個人的政見亦不應成為剝奪任何人參選權的理由。

有關按實際情況這一點,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是沒有真普選的話政府將會難以運作,對真普選的追求是為了理順香港的各種政治和社會問題(詳見問題六)。事實上,沒有人要求把美國或英國的選舉模式照搬到香港,大家要求的是「確保市民在選舉中有真正的選擇」這一點能夠在選舉制度中得以落實,具體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案。

至於中國國情這一點,1944年2月2日《新華日報》的社論清晰地說明:「真正的普選制,不僅選舉權要『普通』、『平等』,而且被選舉權也要『普通』、『平等』;不僅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選舉權,而且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被選舉權」。相信在承受政治改革這一方面,今天的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國情應該不會比解放前還要差。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5:民主要一步一步來,就算提名的過程有問題都好,但最終投票的人數從1200人變成350萬,這不是也算是走前一步嗎?

答:如果按現時的方案改革的話,民主進程將會是倒退了而不是進步了。香港有過五次的特首選舉(四屆特首和一次繼任補選),每一次也是由選舉委員會過半數支持產生,但成為正式候選人只需要八分之一的委員支持,過去兩屆也出現過不同政見的參選人,可以以正式候選人的身份在電視直播的競選論壇上同台辯論。

因為選舉委員會都是由既得利益所把握(詳見問題二),把成為正式候選人的門檻從八分之一上調到二分之一(如每名委員可從眾多參選者當中選擇兩到三名成為正式候選人),那麼篩選出來的正式候選人已不能提供真正選擇,350萬選民所參與的已不是一場真正的選舉,而是變相被迫一起當群眾演員,為已經內定的候選人當橡皮圖章。因此,不少香港人也表示:「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

問題6:你們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香港怎麼發展?

答:無止境的政治爭拗確實令人煩厭!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爭拗呢?社會中總有不同利益,爭吵的出現本來很正常,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譴責那些爭吵的人,而是設計出一種大家都信服的制度來在爭吵過後做最終決定。這也是為什麼真普選是必要的。有了真普選,當權者大可以說自己是民意代表而堅持推行政策,不服氣的也大可以到下次選舉時捲土重來,雙方都不用無止境的糾纏下去。今天的香港政治亂局,就是沒有真普選所做成;而萬一繼續沒有真普選,爭拗只會變本加厲。現在爭取真普選的並不是要吵鬧,而是為解決無日無之的吵鬧而爭取。

有破壞沒建設當然不好,而真普選就是糾正這問題的終極方法。在香港的畸形選舉和議會制度之下,建制派永遠在朝,民主派永遠在野,這就是政治人才凋零的罪魁禍首。無論建制派支持任何後來被認定失敗的政策,例如地鐵和領匯上市,也不用受到懲罰;相反,民主派有什麼新的政策主張也不會得到實施的機會。如是者,建制派就沒有吸納政治人才的需要,而政治人才也沒有加入民主派的誘因,最終兩邊變成海軍鬥水兵,香港的管治水平越來越低。因此,如果為了糾正「只懂反對」的問題,才更有必要支持真普選。

問題7:但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總不能自作主張吧?

答:中國政府答應過香港人可以自作主張。以立法會選舉為例,《基本法》例明立法會的產生方法如果需要修改,只要向人大常委報備就可以,不需要批准。回到1993年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也表明:「將來香港如何發展民主,完全是香港自治權範圍內的事,中央政府不會干涉」,立法會的組成方法「不必要中央政府同意」。

回到行政長官選舉,香港有許多政黨和學者也提出過各種改革方案,當中不少都能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完全沒有挑戰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權力。舉個例,如果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改為立法會議員,只要有若干比例的立法會議員支持便能夠正式參選行政長官,這樣的安排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而立法會相對於現時的選舉委員會也明顯地更能廣泛代表民意。這些相對溫和的方案很不幸地也被人大常委的決定排除了,才是做成今天民怨的原因。

問題8:但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呢?許多外國勢力想借作香港來為中國製造混亂,參選不設關卡的話怎麼辦?

答:真普選和國家安全沒有矛盾,大多數香港人也接受中央政府在行政長官選舉當中的最終決定權。《基本法》規定香港行政長官的人選於選舉後要報中央政府任命,也就是說中央政府有權不任命,而這一點在之前的諮詢當中沒有多少爭議。



如果有什麼外國特務要參選行政長官,中央政府可以⽴即公開相關線報然後表明拒絕任命,事情有根有據也容易操作。 相反,提名委員會的成員⼤多不是什麼國際關係的專家,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按國家安全的需要為港人排除外國特務當特⾸候選⼈。除⾮提名委員會只由國際關係專家組成,又或參選提名委員會之前要考一個國際關係基準試,否則所謂要為國家安全把關只可能是一個借題發揮的差勁藉口。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9:萬一選出一個對抗中央政府的特首怎麼辦?

答:那麼我們就要相信制度。美國總統由美國選民選出,紐約市長由紐約市民選出,兩個人不用是同一個政黨,紐約市長有時候會罵美國總統,也不見得紐約市的發展因而受到影響。曾幾何時,英國保守黨控制國會,工黨則控制倫敦市議會,議長天天在市議會拉橫額批評就對岸的西敏寺國會,這些都是成熟政治制度的表現。就算時在華人社會,中華民國的總統和台北市的市長也不一定是同一套政治觀念的,一樣可以運作如常。如果我們對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問題10:其實香港已經很自由了,為什麼香港人還不滿足,還要諸多要求?

答:自由民主和法治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政府,就沒有壓力保持人民的自由。就算有公正的法院,如果法例本身不是按民主程序訂立的,法院還是要跟着來判案。過去十多年來,香港人發現香港的自由和法治正在不斷受損,而原因正正在於沒有民主的保障。《中英聯合聲明》要保障香港既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但是沒有民主制度的支持,這個承諾又可以由誰來監管呢。

問題11:你們要民主是一件事,就算要爭取也不該訴諸暴力手段吧?

答:沒有任何一個爭取民主的團體提出要訴諸暴力。示威者現在是透過公眾集會向政府提出要求,他們唯一的行為就是在這些地方出現,沒有帶同任何攻擊性的武器。現在唯一使用暴力的人士,是強行把這些示威者趕走的警察。號召示威的團體也多番強調,當警察要清場的時候他們將不會作任何的抵抗。事實上每次警察和示威者衝突,示威者的第一個反應也是高舉雙手,表明自己手無寸鐵。

在示威集會之前,香港人其實試過很多不同方法,和平地表達意見。例如香港政府就政治改革所作的諮詢,市民提供了124,700份的書面意見,然而當中的許多意見卻被香港政府所曲解,沒有如實反映給中央政府。今天示威者選擇以直接行動的方式表達不滿,是因為其他的方式也得不到回應。

問題12:學生們不是衝擊政府總部了嗎?

答:學生沒有衝擊政府總部,學生是爬過圍欄進入政府總部外面的廣場靜坐。這個廣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公共空間,也有負責的官員答應開放公眾使用,市民過去也是一直使用這個地方進行公眾集會,圍欄是最近才加上去的。及後的衝突都是因為警察不容許市民在政府總部外面聚集而來的,並不是因為直接衝擊政府總部。(本段原稱此處規劃上為公共空間,唯有報導此說法存疑,現予以修正。)

問題13:這些抗爭只是政客撈選票的表演吧?根本是教壞學生!

答:這次抗爭完全由學生主導,政客一直被批評未能跟上時勢的發展,實情和所謂的「學生受政客唆使」的說法完全相反。

宏觀來說,有時候一些人示威看起來很激進,後面的原因卻很理性。在今天的香港,就算你獲得多數的選票,也只會得到少數的議席,更完全沒有機會執政。不正常的議會政治,源於不公平的政治體制。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過去數年以來,特首以及眾多問責高官醜聞不斷,官商勾結指控不止,卻往往連立案調查也困難重重。常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香港官場卻是背道而馳,這才為我們的下一代豎立一個極壞的榜樣。

問題14:我覺得這次抗爭一定是外國人指示的吧!

答:如果你擔心外國勢力影響香港選舉,你最好去查一查選舉委員會那1200人當中有多少人有外國護照。除非政府把他們驅逐出選舉委員會之外,否則外國勢力這個說法還是不要提了。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15:這次抗爭只不過是香港人憎恨中國內地,看不起內地人的表現吧!

答:這個問題其實倒果為因,應該說是因為沒有真普選,香港人的不滿無路可訴,加速了香港人對中國認同的抗拒。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有很多個面向,有些時候香港人會刻意和中國人認同區分開,有時卻會表現出極大的愛國情懷。香港這個地方之所以存在,本來就是因為有很多害怕共產黨的人在從49年起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而他們的選擇使他們逃過了中國多次的政治動盪,故此對中國一方面會有情感上的聯繫,同時又充滿懷疑。

以九十年代為例,一方面有數以十萬計的香港人移民外國,91年華東水災卻又於短短十天之內向內地捐出4.7億元賑災。這些都是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那一個面向被反映出來,在乎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假設,如果香港能有真普選,現時刺熱的中港矛盾或能得到舒緩。

問題16:為什麼從前港英時代的總督不是香港人選舉產生的,卻又不見香港人爭取?

答:這問題很常見,但也錯得很離譜。首先,港英時代有大量針對港英政府管治的民間抗議活動。遠的不說,「爭取八八直選」運動就是這問題最好的反證。第二,港英政府其實一直有打算在香港推行更多的民主管治,但是因為中國政府表明反對而沒有推行。

早於1956年時,周恩來便向英國政府提出不容許港人治港的改革,當時英國政府為免給予借口讓中國政府提早收回香港,才沒有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近至90年代,港督彭定康提出加快香港民主化,卻被中方批為「千古罪人」。因此,如果你認為英國在九七前沒有給予香港充分民主的話,請向中國政府而不是香港市民投訴。

順帶一題。從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中國如果要拿當年英國人的做法來把自己在香港的做法合理化,邏輯上說不過去,從人民立場上說也未免有失尊嚴。

問題17:既然人大常委已經決定了,你們還吵什麼?

答:人大常委提出的是香港普選的框架,還要變成具體立案,經過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的同意,行政長官許可,再交回人大常委確認或備案。換言之,人大常委提出的並非定局,香港人還可以否決。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梁啟智臉書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80

「We will be back」滿佈廣場

1 : GS(14)@2014-12-11 08:19:28





【本報訊】面臨清場,昨日金鐘人各懷心事,都想盡最後努力將爭普選的信念,重申再重申。曾在廣場食胡椒、催淚彈,在快速公路中央捱老麥、聽演講,已經永久烙印在這一代港人心裏。一句句「We will be back」昨日散落廣場每個角落,對拒絕接受民意的政權作無聲控訴。




OL籲當局好自為之


久未逼爆的夏慤道,昨日午後人潮再現。不少中環、金鐘白領,都在午飯時間提着飯盒走到夏慤道中央,重溫佔領初期一起在馬路吃飯的經歷。不少人更自攜相機,仔細拍下雨傘廣場的最後時光,連儂牆、大黃傘、縮水獅子山與上千帳篷散佈夏慤道,還有廣場上的人和事,都是鏡頭下的美好構圖。白領麗人伍小姐,趁午飯時間獨自到場坐在路邊石壆午膳。她不定期到金鐘紮營瞓身爭取真普選,對清場在即感到失望,指政府無視港人的民主訴求只顧經濟利益,甚為冷血,希望政府即使無法否定人大常委決議,也要做好如實反映民情的「份內事」,籲當局好自為之。陸續有留守者開始掛起「We will be back」字樣的氣球和橫幅,更有人用噴漆在馬路噴上字句,表明示威者人退心不退。曾在龍和道行動中被捕的孫先生昨日重來,並製作了一張雨傘廣場大地圖,讓到場者留言。他說最怕清場後港人很快遺忘,希望日後有機會重新向外展示此地圖,提醒港人勿忘初衷。各物資站內物資已較留守初期大幅減少,但未見大規模搬移運走。除了個別大型帳篷已陸續拆除移離,佔領區內帳篷數目也沒有明顯減少,不過大都人去篷空。也有人選擇留到最後一刻,但不是「等拉」完成公民抗命,而是監察警方行動,保護學生安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11/189653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747

對話無助勸退佔領人士

1 : GS(14)@2014-10-22 08:43:41




■學聯五子昨晚與政府對話後返回佔領區,呼籲市民留守。朱永倫攝



【拆局】經過第一輪學聯與政府對話後,政府官員及警方均忙於「收風」,評估對話對佔領行動的影響,他們關注對話能否緩和氣氛、甚至對促成佔領者退場有正面作用,但有泛民中人直言,昨晚對話極其量只能令情況不進一步惡化,「冇可能咁就撤退」。據知在學聯與政府對話結束後,不少政府官員已四出「收風」,「問點睇今次對話、對促成佔領者退場有冇幫助、點睇林鄭提出兩項建議」。有政界中人直言,若政府以為一次對話、兩項「冇乜作用嘅建議」,就能令佔領者退場,「係咪大想頭咗?」該政界人士向政府官員表明,對話極其量只能令情況不進一步惡化。


警憂再清場易擦槍走火

而有關官員則向該政界人士表示,因針對政改、佔領行動策略,由中央主導,「政府可以打嘅牌真係唔多,只能見步行步」。也有官員評估,學生堅守佔領區多時,其實是有退意,但目前仍未能找到一個退場的下台階。據了解,警方也關注對話對佔領行動的影響。據知警方現階段不打算再有任何清場行動,特別是在上周五9,000人重奪旺角後,擔心若再有衝突,會容易擦槍走火,警方不想再次出現流血事件。若真的要清場,據知政府會先清旺角,因該區形勢極度複雜,然後再向銅鑼灣、金鐘埋手。另一消息人士稱,政府現階段只能等待,等到佔領者的熱情去到一個水平──即使清場過後,也不會有太多人重奪,才是出手的適當時機。《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22/189083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01

這夜的旺角 竟像羅湖橋

1 : GS(14)@2014-10-05 12:40:20



【採訪手記】10月3日晚上8時30分,我到達旺角佔領現場。群眾對罵聲中,突然一陣騷動,十多名戴上口罩,手臂滿是紋身的大漢衝向人群。警察上前分隔,但口罩漢繼續衝向警察,有人甚至揮拳擊中警察,警察倒地,不過他同僚手持的警棍一直沒揮出,只用手推走口罩漢。眾人在旺角道一帶除下口罩,化整為零後散去,無人被捕。現場不斷有市民被打,我目睹一個戴着藍絲帶的阿叔,撞向在場一個年輕人,良久,警察到來,護送阿叔到旺角港鐵站內,讓他入閘離開。


「偶爾有市民路過指着他們大罵『你哋呢班人渣!』眾警即別過臉若無其事。」

回去亞皆老街途中,又有一個反佔中的中年漢動手擊向一名青年胸口,被一班市民包圍,警察到場,稱會將中年漢帶返旺角警署,部份市民聞言離開,但警察最後把中年漢帶到旺角道,讓他坐上自己的跑車絕塵離去。凌晨,獲悉旺角警署被市民包圍,原來有人目睹警察將兩個涉打人的反佔中暴徒帶入警署,10分鐘後卻發現對方在後門上的士離開。至於早前在鏡頭下被反佔中人士圍毆至頭破血流的熊先生,送院治療後卻被轉送到旺角警署,遭控告在公眾地方打鬥。我坐在警署門外石壆,靜候熊先生保釋,數名站崗的軍裝警察談笑風生,偶有市民路過指着他們罵「你哋呢班人渣!」眾警即別過臉若無其事。手機內收到旺角另一邊的同事「求救」,說警察已出動胡椒噴霧,也有同事被反黑組包圍拉扯。入行以來,自問甚麼三教九流的地方也去過,心裏知道這裏是香港,香港人很和平,遇事也有警察照應,不會害怕。但這夜的旺角,坐在警署門外,不安感瀰漫心頭,多年來價值觀一夜間崩潰,百感交集。驀然想起,每次走過羅湖橋,警覺性會自行調校到最高,因心裏明白,在中國境內遇事沒人會幫你,包括公安。這夜的旺角,給了我相同感覺,悶熱天氣下,心頭冷得發抖。記者 梁御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5/18890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66

傅振中踩場10分鐘被收工

1 : GS(14)@2014-10-05 12:36:22



【本報訊】愛字堆組織昨再到旺角佔領區挑釁佔中示威者,「保衞香港運動」發起人「收工男」傅振中昨先拿着大聲公,單人匹馬踩入集會大台,全場噓聲四起,5分鐘發言未完即被便衣警察帶走,露面僅10分即「收工」。愛港行動發言人陳淨心則於旺角行人專用區設「淨心論壇」撐警,也受大批佔中支持者喝倒采。傅振中昨下午2時5分抵達旺角佔領區大台,全場高喊「收工、收工」達一分鐘,着他離開去收錢,他要求「民主啲」讓他發言5分鐘獲准。他稱支持非暴力,「民主唔係叫收工得番嚟」,又指學生要返學、大人要返工,促停止佔領旺角。一名男子突從背後走來,令發言中的傅振中嚇了一跳,全場又起哄,埋伏在旁的一男一女便衣警察表露身份,連同另一女便衣將傅帶離佔領區,其時他只發言了3分鐘,前後僅約10分便「收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5/188899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49

誰是最不受歡迎警員百萬富翁有答案

1 : GS(14)@2014-10-21 08:23:29



佔領運動發展至今,我們每天都聽到政府官員那些似是而非,邏輯倒錯的論述。如果今年重製《百萬富翁》節目,或許會變成這樣:主持:歡迎回到百萬富翁時間,我們繼續8萬元的問題。挑戰者準備好了嗎?挑戰者:隨時也可以。主持:8萬元題目。狼英口中的國家勢力介入,究竟是指哪個國家?
A.英國
B.北角
C.美國
D.中國挑戰者:答案是D,中國。連紐約時報也說,習近平每天也在關注,還不是中國。主持:答案正確。我們繼續挑戰15萬元題目,狼英為何會接受亞洲亞洲國際台訪問呢?
A.展示英語能力好
B.Cut不到有缐
C.想跟港男鬥收視
D.亞洲國際台收視低挑戰者:答案是D。亞洲國際台恐怕沒有多少人看,受訪了也沒有人知道,卻可以假裝面對觀眾。主持:厲害,真是他心內那條蟲也沒這麼清楚。我們繼續25萬元的問題,佔領運動的領袖是誰呢?
A.三子
B.學民
C.學聯
D.狼英挑戰者:不用想,是D,狼英!他每次發言都能發揮號召功效,總有大量人響應上街。主持:沒錯,背後有勢力支持其實就是指他。接下來是50萬元問題,要拿支票還是要繼續答?挑戰者:繼續答。主持:哪個警員最不受歡迎呢?
A.四點鐘許Sir
B.冷靜飲水Sir
C.禿鷹
D.戴錯帽Madam挑戰者:是D,戴錯帽Madam。因為她戴上皇冠徽章的警帽,很明顯戀英,有理由相信是狼英!主持:沒想到這樣也被你答中。我們現在就挑戰最後一題,100萬元題目。有信心嗎?想清楚才回答。根據警方規定,所謂最低武力是甚麼呢?
A.警犬
B.催淚彈
C.胡椒噴霧
D.警棍挑戰者:應該是D,警棍。最近數天警方拿它亂揮,如入無人之境。應該是最低武力。主持:是最後答案嗎?挑戰者:是。主持:真可惜。答案是A,警犬。你叫牠坐就坐,貼著地面,這樣才是最低武力。(主持心想:幸好他沒答中,我們連薪金也沒能支,上哪找100萬出來給他。)【雨傘革命】下午4點直播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直播學聯政府對話】時間:周二下午6時雨傘革命: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21/18907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84

議員憂政府截聽佔領者通訊

1 : GS(14)@2014-12-03 08:17:19





【本報訊】雨傘運動以來,港府及警方一再將暴力「重新定義」,指出市民佩戴眼罩和保鮮紙等都可構成暴力。有立法會議員憂慮,當局會以「保障公共安全」為藉口,對政治人物或佔領人士進行政治監控。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邵德煒昨出席周年簡介會時,無直接回應是否有可能出現相關政治監控;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則希望市民信任小組法官審批授權申請時的獨立性。



去年10宗違規個案


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邵德煒昨日就2013年周年報告舉行簡介會,法官去年合共發出1,412項截取通訊的授權,相關被逮捕者總共261人。違規個案共10宗,包括有申請人未有按要求,評估對取得法律專業保密權資料或新聞材料的可能性,專員對此表示失望,形容事態嚴重,令人難安。另有個案在法官撤銷授權後,繼續進行22分鐘未獲授權的截取通訊。被問到政府當局是否有可能截取政治人物或雨傘運動參與者的通訊,邵只引述條例實務守則內規定,除非倡議、抗議或表達異見時,相當可能是藉暴力手段進行,否則不得視為對公共安全的威脅,暴力的定義亦不涵蓋輕微推撞或輕微損壞公物等。有報道指,解放軍在大帽山截取本港通訊,邵指無看過相關報道,其角色亦不宜作出評論。至於當局會否截取市民的手提電話短訊或者應用程式的對話,邵德煒表示,不能回答有關問題,只稱執法部門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要求通訊服務供應商提供協助。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上述報告。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和梁國雄憂慮當局會以「保障公共安全」為藉口,進行政治監控;另一議員林大輝亦質問與會的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有否截取佔領人士的通訊。黎棟國回應稱,絕不會利用條例作政治監控,所有申請都要經獨立的小組法官審批。當局已就《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進行全面檢討,包括授權專員查核執法機關的截聽成果,以阻嚇執法部門作出或隱瞞不當行為。黎棟國指,條例修訂草案會於本月底至下月初提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03/18956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