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加薪 高層3.42% 中低層4.12%工會不滿無參考私企升職加幅
1 :
GS(14)@2015-05-20 08:17:55■中低層公務員今年加薪幅度或略高於預測通脹3.2%。朱永倫攝
【本報訊】攸關17萬公務員加薪幅度的薪酬趨勢調查昨日出爐,扣除遞增薪點後,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42%;中層和低層公務員分別是4.12%及3.02%,按慣例政府會將低層加幅與中層看齊,即統加薪4.12%,最終加幅略高於今年預測通脹3.2%。今年加薪幅度在過去6年排第4,有公務員代表批評薪酬趨勢調查有盲點,低估加薪幅度。記者:潘柏林
今年薪酬趨勢調查依據105間公司合共16.7萬名僱員過去一年的薪酬變動,得出各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指標。今年低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為4.73%,略低於去年的5.32%,在扣除公務員遞增薪點後,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02%。而中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為5.06%,扣除公務員遞增薪點後,薪酬趨勢淨指標為4.12%,屬加薪幅度最高的群組。
高層淨指標去年5.96%
高層公務員過去一年兩度加薪,分別達5.96%和3%,今年度則大倒退,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42%,加幅較去年5.96%大跌。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陳世炯指,私人人力資源公司的調查加薪幅度約在4.5%至5.5%,質疑公務員加幅偏低,「呢個加幅同舊年比少,近50%,係咪相差得咁大呢?大家心中有數」。據悉,出現落差與薪酬趨勢調查計算方法有關。今年部份公司有多達五成僱員升職,這批升職僱員加薪幅較一般僱員高。但按慣例,因升職而加薪的數據,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剔除,不納入計算。有公務員代表認為,有公司過去一年因應搶人潮,透過升職加薪鼓勵員工,並非一般按年資晉升。若數據不被採納根本未能反映市場狀況,「如果呢啲數據都計埋,今年公務員加薪幅度應該會更高」。
前紀評代表促考慮士氣
陳世炯促請政府檢討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考慮引入與通脹掛鈎元素,將私人企業升職後加薪的數據納入計算。第一標準薪級公務員評議會職方主席李惠儀表示,對調查結果感無奈、失望,擔心影響低層公務員士氣。她希望實際約加6.29%,追上過去一年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6.1%,她否認是獅子開大口。華員會副會長利葵燕不評論是否滿意指標,稍後會仔細審閱報告,再向政府提反建議。而警察評議會及紀律部隊評議會連續第二年杯葛薪酬調查機制,本身是入境事務主任協會主席的前紀評代表倪錫水表示,對公務員可能只加薪約3%至4%失望,「連通脹都過唔到」。他促請政府交代調整公務員人工時,考慮公務員士氣、通脹及經濟數據的比重,否則紀評無意重返調查機制。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主席黃錦沛強調,調查專業公正和公平。委員會下周二再開會確認指標,再交由行會決定公務員今年的加薪幅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0/19154007
每日8杯 上班族飲水提神減生腎石尿道炎風險
1 :
GS(14)@2016-05-24 10:19:55【本報訊】忙碌的OL工作中途即使口渴,都未必有空停下來飲杯水。飲水對健康其實十分重要,腎科醫生表示,脫水可以引起很多問題,例如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倦、便秘,甚至因血液的水份減少引致低血壓,長遠可增加生腎石、尿道炎風險,故建議上班族培養按時飲水的習慣,每日飲6至8杯水、每杯約250毫升。記者:梁麗兒
腎科專科醫生陳小劍表示,不少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忽略了身體的飲水需要,建議可利用智能手機app,或預先將一支1,000毫升的清水放在辦公桌,有助提醒自己多飲水,也可制定飲水時間表,確保每日水份充足。尤其每朝都匆匆忙忙趕出門的人,返到公司後,情緒都比較緊張,受緊張的荷爾蒙影響,例如腎上腺素上升,會令人出汗,以至水份流失,此時最好要飲水補充。水份有助新陳代謝,陳指身體若輕微脫水,會令血液濃度上升,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引致精神不集中及容易疲倦。打工仔若出現此情況,不妨放下工作先飲杯水,補充水份,幫助頭腦清醒。 至於因工作環境未能隨時如廁,平日較少飲水的打工仔,如職業司機、收銀員、派傳單或銀行櫃台職員等,陳建議除早上起床後要飲水外,可在午飯前或小休前一小時,先飲兩杯水,到休息時段便可如廁,可避免工作中途要去廁所,但放工後更要適當補充水份。長期飲水不足會增加生腎石及尿道炎風險。陳指當身體脫水,尿液的物質會結晶及累積,引致生腎石,影響腎臟、膀胱及輸尿管,常見如地盤工人會較易生腎石,因他們飲水較少,加上出汗太多,令身體容易散失水份,當排尿量減少,便可致尿液結晶及形成腎石。另外,飲水不足令尿量減少,可增加尿道炎風險,尤其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細菌容易經尿道走入膀胱,誘發尿道炎,如飲水足夠,尿量正常,「小便可將細菌沖出嚟」,就可減少細菌殘留,預防尿道炎。
一小時不可連飲4杯
飲水都有方程式,陳指,每公斤體重需要30毫升水份,以一名50公斤體重女士為例,每日最少應飲用1,500毫升、即6杯水。但切忌一次過飲太多水,如不應在一小時內連續飲4大杯水,否則會因血鈉濃度過低,即血液中的水份比鈉多,水份會進入腦細胞,增加腦水腫等風險,引起頭痛、嘔吐、惡心等症狀,即「水中毒」,過往也曾有馬拉松跑手在賽後因狂飲水而出事。想知道自己是否飲水足夠,市民可觀察小便的顏色,小便呈淺黃色,代表身體飲水充足,小便變深色,例如深橙色甚至啡色,則可能是身體水份不足的警號,須多加留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802
職場新人要忍周圍都係「老Seafood」
1 :
GS(14)@2015-06-25 08:19:06人在職場身不由己,不yes yes yes順從老闆、不埋堆、不慎言者實在難以生存。打工仔跟同事、上司日見夜見,若不幸遇上愛在老闆面前顯示實力,經常做騷教導別人的「老Seafood」,職場新手不但難受,工作能力還會受到質疑。他要扮能幹,為何要犧牲我?要是遇上不停Repeat、附和甚至誇大老闆說話、愛把簡單事情複雜延長化的Big Echo,離地的任務、不設實際的想法、罔顧同事的工作量,職場新手又怎麼辦?「我都有阿媽生!」《辦公囚室》第一集,請來前新聞主播、企業培訓高人李燦榮,逐一拆解上述難題,分析最有效率的會議長度和個人發言時間,助我們見招拆招,並揭示辦公室最常見三大罪行—「扮篤擦」(扮嘢、篤背脊和擦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24/19196348
上班族失控大叫 或患情緒病
1 :
GS(14)@2015-10-15 07:35:56■如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就爆」,可離開現場冷靜放鬆。
【本報訊】當工作壓力達到頂點要爆發,上班族或會無視正身處工作場所,照樣大叫大喊、唱歌甚至爆粗來宣洩壓力,隨時「嚇親」隔籬位同事或上司。精神科醫生指出,雖然事後可令當刻情緒得到紓緩,但其實無助解決問題,應尋找壓力根源並正視問題,若長期壓力過大,無法放鬆,便要留意是否已患上情緒病。
「就爆」應離座冷靜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佩瑜表示,一般人會對工作抱有期望,當個人能力或外來資源無法應付期望,便會產生壓力。有壓力未必一定是壞事,可視為一種推動力,但若壓力過高,身心無法應付,出現「想爆出嚟啦」的想法,便有可能出現情緒失控、大叫大喊、因小事便落淚等情況。趙指,上班族遇到壓力一般會自動壓抑情緒以保持專業形象,若感到當刻「要爆」,其實是一個壓力爆燈的訊號,應正視原因,適時休息及放鬆。她提醒,一旦在眾人面前爆發,「嗰一刻會鬆啲,但大部份人之後都會好後悔」,因有機會引起同事側目、互相口角及擔憂等,「日後要收拾殘局,花費嘅氣力更大」。她建議,當感到自己「就爆」,應立即離開現場,「去一去洗手間、洗個臉、飲杯凍水、出去行個圈,放鬆一下」,待冷靜後才返回工作環境。若壓力只屬一次性,譬如有大型工作項目要趕「死線」,衝線後能得到放鬆及休息,問題不大,但若壓力經常出現,顯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需要檢視工作情況,重組工作量或找同事幫忙,同時留意是否有出現其他情緒問題。若放工後也無法放鬆,或假日也沒有心機「好
買樓無望 港青求開心 寧「炒散」拒做長工
1 :
GS(14)@2015-05-26 17:09:10【晴報專訊】新世代工作觀不再只求穩定,有人力顧問指港青短工族趨增,大專生也「炒散」,但有副學士畢業生打散工三至四年,欲轉長工卻被拒。有社工稱,部分港青自覺「反正做極都唔會買到樓」,不如賺夠錢先見識世界。
八十後旅遊Blogger Lala雖非散工族,但找工首要條件是有十日以上年假,儲夠錢便出發旅行,「我嘅人生唔應該畀層樓綁住!每個月儲幾千蚊,點儲到層樓返來」,倒不如外出闖蕩增廣見聞,至今已去過十個國家。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年輕人都喜歡趣味性工作,約三年前出現「遊戲測試員」職位,只需「全天候打機,看看遊戲有沒有問題」,加上時間夠彈性,即使時薪只約五十至一百元,仍「一百人爭一個位」。
大專生自視大學生 不打基層工
周透露,認識部分「散工王」有大專或大學學歷,但主要是遙距課程學位或副學士。他們認為自己有大專學歷,不願做基層工作,但應徵大學學歷工作時,僱主未必願意聘請,故便先做散工,最後卻難找回長工。她指去年曾有二十五歲副學士畢業男生,因性格內向,難找長工,當了三至四年散工,包括展覽場地助理及推廣員等,兩年間任職超過十份工作,其後有感不可再浪費光陰,要求周介紹工作,但已沒有僱主願意聘請,周說:「我都幫佢唔到。」
努力捱仍難上樓 不如及時行樂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鄧良順認為,上一代年輕人,目標可能是買樓養家,生活安穩,但現時年輕人因面對不少社會壓力,如樓價高昂,覺得「反正做極都唔會買到樓,不如及時行樂」,加上年輕人注重私人時間和娛樂,因此轉為做「散工」,「搵夠就走。」
鄧曾見不少「散工」年輕人完成一份長工後,拿到薪水便去旅行,「時下年輕人喜歡去看看這個世界,去旅行玩完就回來再賺錢。」他認為,近數年抱持這種想法的年輕人愈來愈多。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陶兆銘認為,現時青年工作價值觀是「搵夠就去發展興趣、見識世界」,此屬全球趨勢,但不代表他們懶惰、無毅力。不過周綺萍提醒,「做一年散工,已好難轉正職。」
心態變 打兩年工即去工作假期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會長李志明指,現今青年工作心態更重視工作生活平衡。他指,金融、零售行業極需人手,但時間不穩定,「年輕人會認為工作與期望有落差。」
另外,不少年輕人希望多見識世界,故打一、兩年工便辭職去工作假期。而本港就業模式轉變,市場上多短期及兼職工作,故畢業生未獲聘前會打散工。但李志明提醒,年輕人不宜長期打散工。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補充,不少人趁三十歲申請年齡上限前,辭職參與工作假期,他不少同事亦這樣做。此外,樓價高企亦影響年輕人工作心態,「儲極都儲不到首期」,寧願用收入做想做的事。
https://hk.news.yahoo.com/%E8%B2 ... 7%A5-224634127.html
為份工勁發牢騷激親伴侶點算好
1 :
GS(14)@2015-03-16 08:45:00
不少人都因工作而滿腹牢騷,那麼誰會聽得最多?應該是伴侶吧。但若其中一方說話欠缺技巧,便容易傷感情。下列情況可供參考:1.「好攰呀!唔撈喇!」如果你的伴侶說了這句任性的話,你又不經大腦的回答:「唔想做咪辭職囉!」便很易換來一句:「咁你養我呀?」所以為了替對方減壓,其實不妨說句:「返工咁攰,我幫你按摩一下吧!」保證對方馬上開心起來。2.「好多人都升職」看到身邊不少人都升職加薪,失落感油然而生,希望自己會被賞識。如你想鼓勵或安慰對方,可以說:「你咁畀心機,升職實係遲早嘅事,下個到你架喇!」3.「阿邊個,係我見過最醒嘅人」在家誇獎你的同事或上司,尤其在自尊心較強的男人面前這樣說,容易令他心生嫉妒。女士們若見到另一半面色有變,不妨補句:「如果你响度,實叻過佢!」4.「唉,唔識做呀!」伴侶工作了一整天,單憑這句話就想暗示人幫忙,對方可能會因太隱晦而不明白,令你失望。如換一種表達方式,撒一下嬌:「唉,呢度唔明呀,可唔可以幫幫我呀?」刺激起他英雄氣概,或她女強人的一面後,你的煩憂就會很快被消除。5.「好多嘢做呀,咪煩我!」工作狂最容易與愛人不合,尤其是在家時仍不停講電話及處理文件,雙方便容易吵架。如果真要在家處理工務,最好先抽少少時間陪對方,不然也可主動要求對方陪自己工作:「親愛的,我要做一陣嘢先,但唔捨得你呀,可以陪我一齊做嗎?」對方必然冧爆。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6/19078286
月薪1.5萬以下擬設標準工時
1 :
GS(14)@2015-05-27 08:28:04【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開會,決定集中保障低收入但長工時的打工仔。政府傾向「劃線」規管工資1.5萬元以下職位的標準工時及超時津貼,並研究措施對勞資雙方的影響,倘建議成事,料逾161萬打工仔受惠。有委員批評政府未研究先落閘,會計及教師等長工時行業的平均工資雖然稍高,但不應被忽視。
會計師教師未受惠
目前全港約72萬打工仔每周工作逾51.5小時,飲食業是重災區。標時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於會後表示,委員一致同意三大原則,包括立法規管工時、規定僱傭合約必須訂明工時,以及保障工時長但工資低的弱勢員工。雖然委員會諮詢小組及研究小組委託外間顧問的研究報告已於今年初出爐,但委員認為仍需參考更多數據。梁否認拖延,將加開會議,望如期於明年3月前有定案。勞方委員周小松稱,政府有意為某個工資水平以下的僱員提供標準工時保障,規管加班須有超時補水。政府經濟顧問將研究若於1萬元、1.2萬元及1.5萬元三個工資水平劃線對勞資雙方的影響,以及受惠僱員數目,意味政府無意立法保障工資1.5萬元以上的僱員。另外,政府亦會研究以每周44小時、48小時及52小時為標準工時,以及1.3倍及1.5倍兩種超時補水方式,對僱員的影響。根據統計處報告,去年第4季約161萬人的月入低於1.4萬元,若標準工時保障最終劃線於1.5萬元,他們將全部受惠。若劃線於1.2萬元或1萬元,受惠僱員將分別降至122萬及83萬。周小松不滿政府先設上限,不利打工仔。但他建議劃線於2.5萬元,「越多僱員納入保障越合理」。另一委員、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亦指,顧問報告反映會計、教師及傳媒等行業也屬長工時,這些行業的平均工資雖高於1.5萬元,同樣需要保障。■記者袁樂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7/19162033
OL睹天花板沾滿焦油 決心戒掉
1 :
GS(14)@2015-01-29 20:45:20
【成功個案】【本報訊】戒煙除了講究意志力,增加對煙害的認識亦很重要。吸齡廿多年的池小姐曾數度戒煙,一度能連續九個月不沾煙草,但又因在朋輩影響下按捺不住再吸煙,直至她參與戒煙治療,明白吸食二手煙、甚至三手煙對身邊人的害處,一次躲在家中廁所內吸煙時,看到沾滿焦油的天花板,突然醒覺不能再危害家人健康,終下決心成功戒掉煙癮,「
【職時新聞】千禧世代坐唔定 頻轉工為有抱負?
1 :
GS(14)@2015-10-08 07:27:19香港年輕人「坐唔定」,轉工意欲強。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任仕達發表2015年第三季度工作趨勢報告(Randstad Workmonitor),報告指80年代至千禧年出生的香港「千禧世代」對長期服務同一機構的熱情降低,每5個人就有4個考慮轉換現有工作,部份原因是千禧世代對自身工作前景充滿信心,有83%人認為能在半年內找到同類工作。調查發現,18歲至24歲組別香港被訪者中,有33%正尋找另一份工作,緊隨其後是25歲至34歲組別,達26%。這趨勢顯示千禧世代缺乏工作滿足感,其中對現有工作感到滿意的人少於一半。任仕達香港董事俞國輝表示,如何長期吸引及挽留年輕世代員工將成為香港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香港每年有7萬名畢業生找尋工作,僱主應制定各種計劃挽留及激勵人才。他又說,千禧世代是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關注企業聲譽及文化,也是最具抱負的一代,僱主需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覆蓋全球33個國家,包括亞太地區、歐洲及美洲,每個國家最少要有400名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受訪者,他們每星期受聘工作要最少24小時。第三季度調查於今年7月20日至8月4日期間進行,香港共有400名受訪者接受訪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8/19325260
不是儘量,是一定要做到
1 :
GS(14)@2014-03-18 21:56:53http://tips.ctgoodjobs.hk/column ... %E5%81%9A%E5%88%B0/
在新城財經台的節目中,和青年朋友分享初進職場的竅門。年輕主持問我,是否要「聯群結黨」才能立足。我想她可能看得太多渲染辦公室的電視劇了,便強調責任心和自我要求的重要 - 像速遞公司要做到「使命必達」般重要。
跟唸書不一樣,開展打工生涯時,很少會有同一年級的「同學」,公司部門裡只有你一個新員工,且多半是職位最低而經驗又最少的一位。情況就好像是,大學一年級的新生要插班到研究院裡去, 身邊都是像碩士生或博士生水平的老手,上司便是偶爾露面講課的「教授」。
問題來了,資深同事都有活要幹,雖然知道規矩門路,但大都沒有閒情或善心,來好好提點你一下,所以初時只負責閒雜小事的新人,誰都得自行摸索及展現個人才德,這是必經的入門試探。我的忠告是,不要看輕看來簡單容易的零碎任務,如文件存檔或複印報告,以致幫忙打幾個電話提醒開會及確定人數之類,不要忘記見微知著,工作過程中態度是否認真落力,見慣世面的同事及上司心中都一清二楚。
多年前在澳門氹仔籌建賽馬會的時候,新聘來的秘書是位緬甸華僑,英文很好但只懂幾句中文,坦白說不是我的首選助手,但開業日程十分緊迫下只好試用。頭一天早上,她調了一杯挺難喝的咖啡,從我的樣子應該知道反應。午飯過後,她問要不要來杯咖啡,我想了想搖搖頭,她開朗地說和早上的不一樣,然後拿了用不同外送紙杯盛著的兩杯讓我嘗試。這次味道如何呢?是比之前的好了點,但其實還只是一般,然而用功肯改,我便說不錯鼓勵一下。
故事還未完,正要動身去開會之際,感動時刻出現了。原來好戲還在後頭,只見她連忙棒上另外一杯,用了新的馬克杯子,說我應該會喜歡。彼時彼景,換了是鐵面判官都會給融化,我禁不住說聲非常感謝。事實証明,初到貴境人生路不熟的她,盡了非凡的努力,務求做好簡單任務方肯罷休。自此以後,我對這位助手不得不另眼相看,其工作表現也沒有讓我失望。
職場上,面對工作困難或阻滯時,口頭上說盡量做到的新人很多,但實際上肯用努力、能用行動完成任務的卻很少,誰會得到多一些賞識以致發揮的機會,不用多說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