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是港股的大好年份啊,街上的二級狗們應該都是一聲驚嘆:握草,碰上大年了,年底咋花錢(不要擔心,下周蝸牛妹會來給你們講一講)!
難得遇到一個公募基金跟對沖共狂歡的年份,蝸牛妹想來先講一講,都是投機倒把,這兩群人有什麽不同。
什麽支持你在市場投機倒把
對沖基金收入來源是2%的管理費,20%的表現費,客戶要有錢不要多,抓住幾個大金主就能開張大吉了。
公募基金對金主沒有對沖基金那麽挑,開門都是客。管理費他們是和對沖基金一樣收的,但是表現費就很少有基金能收的出來了。內地的公募大不了就再加上申購、贖回、托管再收上一筆;境外的公募倒是還有些嘗試過加收表現費,至於賣出去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對於對沖基金而言,比規模更為重要的,是基金表現;而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是規模,大起來收入才能做上去。
舉兩個極端的例子。
盡管2007年以前,John Paulson在華爾街上不算特別有名,但一場次貸能賺上150億美元的基金經理有幾個?
所以那幾年基金的AUM是蹭蹭的漲啊,最高峰是在2011年(歐債危機最捉急的時候),AUM有360億美元。然鵝,之後的業績越來越差,到了今年AUM已經跌到10億美元以下了。
當然也完全不用為大佬傷心,盡管身家縮水了20億美元,但福布斯說他還有79億美元的身家哦。
而另一邊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2016年的AUM是1500億美元;但你們知不知道,公募界主動管理基金Fidelity中,有個叫做William Danoff的基金經理。
他管了一只叫做Fidelity Contrafund主動基金(主要投美國股市),截止2017年11月30日,他一個人的AUM是1246億美元(一個人基本抵上了整個橋水)。
感覺只要收上一年的管理費,就可以財富自由了。特別想知道是什麽支持著這位基金經理堅持在市場里投機倒把,錢不夠花可以找我們幫忙啊!
用什麽衡量你的投機倒把
公募基金需要比自己的benchmark(多為指數)跑的好去交差。比如上面那個管了1000多億刀的PM,基金YTD(月度)上漲了31.83%,贏了標普500指數20.49%的升幅,今年可以交差了!
但註意,公募是要跑贏指數,跌的比指數少也算贏的。2008年時候,上面這位PM就虧了37.16%,那一年標普500指數是跌了37%,所以那一年算是不及格了。
對沖基金就不能跟指數比,要跟自己比啊,無論市場升跌,你都要有正回報才可以。
這就意味著對沖基金對於回撤及波動的容忍度非常非常非常低!
KPI不同,就導致兩類基金的配置方法不同。
公募最簡單就是跟著跟蹤指數去配置。但今年的情況又有點特殊,大港股漲的最多的是什麽,是大騰訊啊。但在今年上半年,騰訊占恒指比重都超過10%,而多數公募的mandate都規定單一股票持倉不能超過基金的10%,所以怎麽買都買不滿騰訊;而且大企鵝越升越有,就意味著企鵝一邊升,公募就要一邊賣,不能超過10%的最大倉位。
而且也不是所有基金經理都敢配滿騰訊,就有一類mentally lazy的公募基金經理,典型特征是這樣的:出來就給你一套fancy的不要不要的ppt,什麽看好消費升級、新能源、新科技,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結果一翻到基金板塊占比,丫配的最多的全是什麽能源、銀行、國壽,騰訊、阿里這種還非要來個underweight。簡直比驚嚇過卸了妝的女生,差評差評!
只能祝福他們的基金回報可以跟ppt一樣fancy了。
到了對沖基金這里呢,選股那就是門藝術了。首先,不要推太容易的票!
Billions里就上演過,大Boss向下面的小PM搜刮股票,一個PM弱弱的說了句,咱能買點蘋果麽?
被大Boss直接懟了個體無完膚:“我們的客戶付給我們3%+30%的收費,你要我跟他們講,我們為他們買了無fk可說的蘋果?”
其次,一定要有相當高的確定性!
正確跟Boss推票的方式如下,當老板問:What’s your level of certainty?
回答:I AM NOT UNCERTAIN.
當然了,確定性高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內幕交易。
像我們這種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金融民工吧,蝸牛妹覺得最大的底線就是不犯法,別把自己搭進去對吧,所以貼一段原來A股之神徐翔在逮捕後的懺悔:
“我原以為我是站在監管之上的人,沒人可以打敗我,但你們卻徹底打敗了我,更是征服了我。”
無論怎樣,還是要做個有底線的人。金錢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啊!
走在投機倒把的大路上
大概前段時間吧,正好跟倆基金經理吃飯,他們一個公募、一個私募,一見面就開始熱烈的討論最近都在買啥,哪個哪個票靠不靠譜。
然後我問:你倆投機倒把時候,有啥不同麽?
他倆沈思了三秒鐘:買入決策時候大家差別不大,主要差別在於投後管理。
你們看哈,一個票從被分析猿發現,到搭好model,然後安利給基金經理,到最後買入,這流程是可快可短。
放在個regional的對沖基金,也就是需要一個分析猿加一個基金經理拍板的事兒;但要是擱到個公募基金,一個分析猿伺候N個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區的基金經理們,這個耗時、這個過程長度,估計等基金經理想明白這票,股價都已經先漲20%為敬了。
買完到了投後管理。記得上面我們說過,對沖基金對於回撤及波動的容忍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Billions原型Steve Cohen的基金,任何一只票只要跌了5%,那麽可就到了斬倉的時候了。
對股價的敏感度上,假設一只票每天跌個1%-2%,15個交易日中10天都在下跌,可能對沖基金在第三個交易日,就要開始琢磨這票出現了啥問題,是不是要賣了。而公募基金就稍微慢些,跌到第十天,沒了個10%,基金經理才開始找分析猿:哎,這票最近是怎麽了?
兩種基金容忍度差別這麽大呢,主要還是錢的多少決定的。你說,讓一個幾千億的公募經常換倉,市場上也沒那麽多他能買進去的票啊,還不如老老實實待在原來的票里面。除非是有那種特別極端一下子跌成翔的票,比如紅黃藍這種,否則公募基金真的比較難會在下跌階段的前期就開始采取措施,我們可以在IPO解禁時候看看公募會不會來砸盤。
而對沖基金則是規模與持倉時間長度成反比,盤子越小的、就越好調頭,否則一個票跌個10%,這季度就白幹了啊,必須反應神速。再加上對沖基金比公募多了一個可做空的選擇,這令他們投機倒把時候可以更為靈活。我們以阿里巴巴舉例。
如果你是個公募基金,有幸IPO時候拿到allocation,一路拿到現在那是大漲了2.6倍,只要你有這個信心和耐心。
但如果你是個對沖基金,要保證最大回報,肯定要在2015年多翻空,2016年空翻多才能賺上大錢的。能不能踩準點,會深刻的影響你的回報。
至於提高踩點率,主要就是靠zuo了。比如:看中國宏觀的,花錢雇衛星去拍中國地圖;看澳門的,花錢雇人去賭場里數桌子;看互聯網的,還要自己學會編程抓關鍵詞看熱度看評價等等。當然這些在大A股,還可以有更簡單粗暴的方法,請見下圖:
總之呢,公募基金的投後管理基本奉行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策略,對沖基金的投後管理差不多就跟張雨綺願意跟王全安出事後一起承擔一樣,你們可以再去體會下。
好了,我差不多也就寫到這里,大家周末愉快哦!
港股今年最大的六合彩,下午兩點,由Carson Block開出,有昨天已經跌了一輪的敏華控股(1999)。
感受下兩點鐘時候,大佬講話的威力,瞬間沒了10%。
本來以為這是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沒想到竟然胡建女首富的達利食品(3799)還被殺了個回馬槍。
股價也是給跪了。
鑒於博主最近樹大招風,就不參與這兩只股票的討論了。但不妨礙我們再一次回顧歷史,看看過去這麽多被沽空的公司,之後都怎樣了。
像海外這種走在路上就能摔個半死的事,還真不是偶然,只能說我們小小的港股,又再一次讓內地的小夥伴們見笑了。真沒想到一國兩制、中港融合中,最不適應的是南下的莊家啊,聽聽他們的怒吼:
“我K線打的這麽好,一年四倍,韭菜為什麽不來接盤???居然自己被空頭當韭菜給割了!快,找影響力大的大V幫我們寫文章輿論造勢,讓韭菜來接我們的籌碼!”
然後我仔細想了想,這麽多年在香港,唯一比渣男更加活躍且轟動的,就是這些毀人不倦的唱空機構了,所以那些年被唱空的中國公司,然後呢?
1
渾水 Muddy Water
由美國空頭Carson Block創立,他上學時候輔修過漢語,畢業後還在中國工作過幾年。名字借意“渾水摸魚”,專門對騙子中國上市公司進行投機倒把的。
渾水的盈利模式是這樣的:先尋找問題公司,然後建立空頭倉位,接著發布做空報告,Carson Block還會上個彭博電視宣講下自己的做空觀點,然後等著公司股價嘩啦啦的下跌,然後低價買回公司股票,這樣就賺錢了。
這里我想說的是,任何做空者,不管多不喜歡這間公司,最後都是要把公司股票給買回來,還給借貨者的,就錢論錢,算是個價值發現的市場機制,只要空著,就說明對公司還是有tough love的~~
Carson Block最開始喜歡找通過逆向收購、在北美上市的中國小型公司做空,被稱為“中概股殺手”,下面來看看他的勝算概率。
2010年6月28日:東方紙業
一戰成名!渾水報告稱,東方紙業涉嫌嚴重的詐騙和造假行為,涉嫌資金挪用、誇大營收和資產估值、毛利潤率等,並且利益申報自己持有了大量東方紙業的空單。
當時東方紙業的股價為8.33美元,東方紙業股價在隨後的一個交易日重挫13%,日成交量接近前一天成交量的7倍多;之後6月底至2010年7月22日期間渾水連續發布了六份針對東方紙業的報告,期間東方紙業股價累計下跌近50%。
2010年7月下旬,東方紙業董事會宣布,聯合法律事務所Loeb、德勤(港股當中只要是德勤加建銀,你懂的)等機構,就渾水的質疑展開獨立調查。經過近5個月的調查後,東方紙業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於2010年11月29日公布了聯合獨立調查結果,全面否定了渾水的質疑。
But,打嘴炮是沒有意義的,股價不回家鄉是沒有意義的。
2010年11月10日:綠諾科技
質疑公司偽造客戶關系和誇大收入等,比如綠諾公布的2009年1.9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實際只有1500萬美元,管理層還挪用了數千萬美元的公款,包括花費320萬美元在美國Orange County購買奢華房產。
11月9日時候,綠諾股價還有15.52美元,報告出來之後,股價開始暴跌;11月17日早盤突然停牌,最後一筆成交價為6.08美元;2010年12月3日,納斯達克向綠諾科技發出了退市通知;2010年12月9日,綠諾被摘牌並轉至粉單市場,股價只剩3.15美元。股價長這樣。
2011年2月3日:中國高速頻道
質疑公司財務造假,比如中國高速頻道有5.5-6萬塊廣告屏幕,華視傳媒有12萬塊,但2010年Q2,華視傳媒營收3100萬美元,中國高速頻道5300萬美元,嗷~~
當年二月還沒過完,Abraham, Fruchter & Twersky LLP、PomerantzFirm事務所已經發起集體訴訟;3月份Pomerantz律師事務所、Rosen律師事務所等紛紛代理投資者索賠。
一下子引發了美國證監會的調查,並迫使納斯達克收緊了上市規則;納斯達克交易所根據5101條款,決定2011年4月12日暫停中國高速頻道股票交易;5月19日,納斯達克交易所否決了公司的複牌申請,中國高速頻道被清理至粉單市場交易。股價長這樣。
2011年4月4日:多元環球水務
渾水認為公司有系統性造假,如誇大營收,捏造審計報告,工廠無發貨跡象,多項財務數據不實。接著Levi & Korsinsky律師事務所又來神補刀,代表投資者集體訴訟了。
公司董事會在2010年9月14日授權第三方調查,2011年4月7日宣布擴大該項調查。
結果2012年1月25日,紐交所監管公司對多元環球水務作出摘牌決定,並暫停其交易;多元環球水務5月17日也向紐交所監管公司董事會的一個委員會提出了上訴;但5月31日,該委員會還是決定將其摘牌。股價長這樣。
2011年6月2日:嘉漢紙業
巔峰之作!渾水稱嘉漢紙業為大型機構詐騙案,在被渾水踢爆前,公司市值達到了70億美元,並且在次貸危機中賺了大發的保爾森也是大股東呢。渾水報告發布的當天,嘉漢林業股價暴跌64%,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33億美元。
2011年8月,公司遭到安大略省監管部門停牌;2012年3月30日,按照加拿大《公司債權人安排法》的規定啟動破產流程;隨後加拿大有關當局正式質控陳德源和其他幾名嘉漢林業前高管欺詐(自2006年底,多名高管在停牌前拋售了約83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作為嘉漢林業最大股東的保爾森在6月17日拋售了所有的股權,就算賬面價值,大概虧損了7.2億美元;公司最終退市。
2011年6月28日:展訊通信
渾水對展訊通信的高層變動、銷售情況等15個問題提出質疑;報告出街後30分鐘,展訊通信股價大跌30%。
不過美國當地時間中午,已經有投資機構Needham芯片分析師Quinn Bolton力挺展訊通信;公司也召開了全球投資者電話會回應渾水質疑,並且回購144萬股ADS;股價最終上演了V字走勢,收盤時跌幅收窄到3.54%,成交量3700萬成交量,換手率達到70%。最後公司私有化了。
2011年11月21日:分眾傳媒
這絕對是一場漫長的撕逼大戰。2011年11月22日渾水第一次之一,分眾股價最低跌了60%,管理層當晚召開會議反擊,股價次日回升5%;11月29日第二次撕逼,股價盤中拉鋸,收盤微升0.53%;12月10日,不屈不撓的渾水第三次來了,分眾表示只要找到證據,一定要起訴渾水;2012年1月6日,第四次撕逼大戰,分眾股價下跌5%,公司在淩晨又一次予以了回擊;2月9日,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撕逼大戰,股價終於免疫了,報收24.23美元,反而達到了做空以來的最高值。
最終分眾傳媒2012年8月13日宣布了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總金額35億美元,最終私有化價格定為每ADS(美國存托股票)27.5美元,以2012年5月24日停盤價27.42美元計算,分眾傳媒市值為35.45億美元,較上市之初募資的1.72億美元對應的70億美元,還是腰斬了啊。
祝A股的投資者有更好地投資回報!
2012年4月10日:傅氏科普威
渾水認為傅氏科普威存在高度欺詐風險,但做空報告出街後,傅氏科普威股價反而還升了5.35%,公司股價從4月11日至13日,股價升了9.01%。
然後到了6月29日,公司就宣布私有化了,公司董事長兼聯合CEO傅利、AbaxGlobal Capital和TPG Growth Asia達成協議,後者將以現金方式和每股9.50美元的價格收購不屬於傅利、其關聯方或Abax的傅氏股份,股價盤後大漲13.5%;最終12月12日,私有化方案獲得股東投票通過。
2012年07月18日:新東方
7月11日,新東方先是宣布調整VIE結構,結果17號公布業績時候,告訴市場收到了SEC關於VIE結構調整調查函件,關註關註公司VIE北京新東方教育技術公司的結構調整根據是否充分。
7月18日,渾水就發出了一個百多頁的報告(肯定不是當天加班寫的,絕對寫好了等待合適時機才發的),認為新東方涉嫌欺瞞投資者,並在財報上存在多處造假。於是股價立馬沒了35%,當日成交量近7000萬股。現在看,這是為數不多,今天終於揚眉吐氣的公司!
兩天時間,新東方市值沒了20億美元,高盛還表示對新東方失去信心,暫停了對新東方的評級。新東方元老級人物、現創投界網紅徐小平發微博感嘆:“巨額財富,就在這驚心動魄幾十小時中交接!”
7月19日下午,俞敏洪現身小型新聞發布會澄清謠言,當晚連發兩條微博,高調回應渾水的質疑,屢次信誓旦旦表露決心,“我會努力讓股價漲回去。”最後,10月份新東方給美國證監會的20-F年報通過了審批,股價也直線上升12%。
同時,創新工場的李開複也坐不住了,把他和香櫞抓在一起罵了一通。
2014年9月:500彩票網
Carson Block是在美國價值投資大會上表示,從法律上而言500彩票網處於灰色地帶,而市盈率達到37倍,市值為12億美元,稱渾水已經在做空500彩票網;500彩票網隨即做出緊急澄清,重申公司已獲得了所有相關和必要的牌照和批準;當天500彩票網股價下跌8.04%。
從以上戰績就不難看出,嘉漢林業後,Carson Block的做空戰績就難現輝煌了,他還跟財新說自己將不再關註中概股,把做空經歷轉移到美國、日本和印度公司上。畢竟證偽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麽高調的打假,他自己也兩年沒訪問大陸了,遠程指控還是挺難的(雖然這個理由我不buy,因為Jim Chanos也沒在安然上過班啊)!
不過我們可以了解下渾水的調查方法:查閱資料、調查關聯方、公司實地調研、調查供應商、調研客戶、傾聽競爭對手、請教行業專家、重估公司價值。
最後看看渾水的戰績,只能說,一定要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2
香櫞 Citron Research
但如果要評比中國企業家最痛恨的空頭,香櫞的創辦者Andrew Left一定是位列榜首。
2012年9月,李開複連同60多名內地科技界、財經界人士(還有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賽富亞洲閻炎,A9音樂董事長劉曉松,奇虎周鴻祎),聯名聲討香櫞。
大家還做了個英文網站http://www.citronfraud.com,告訴美國人民,香櫞是個騙子。但為啥這網站現在看起來啥都沒了呢?
香櫞在五年時間里,發布了關於18家中國公司的報告,財新做過關於香櫞研究的戰績,發現唱空過的中概股約20家,16家股價跌幅在80%以上,7家中概率已經摘牌,只有新東方和哈爾濱泰富電氣做空失敗。(由於大多數公司都有退市,所以下面就重點說幾個轟動案例)
2011年4月26日:東南融通
認為公司利潤率造假,股價當天跌了13%;五月份審計師德勤(為什麽又是德勤)和東南融通解除了審計關系;8月份就退入粉單市場,收盤價0.78美元,較停牌前下跌95.9%,13億美元的市值灰飛煙滅。
(不知道為啥拉不出來圖)
2011年11月1日:奇虎360
第一次交鋒時,認為奇虎用戶滲透率數據造假,奇虎雖然反駁,但股價跌了10.34%;11月15日,香櫞換了個質疑的態度,但奇虎16日公布的Q3財報比較靚麗,股價上漲4.47%;12月6日,香櫞又一次質疑奇虎360財報不實,奇虎股價微跌0.71美元;12月8日,第四次撕逼的時候,奇虎實在受不了了,就說保留對香櫞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2015年2月,香櫞又質疑奇虎流量增長不代表未來利潤必然增長,換來的是奇虎的淡定回應,說不會針對質疑作出專門回應了,股價盡管有一些波動,但收盤仍然漲了1.92%。
2015年12月底,奇虎360宣布,已與投資者聯盟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 93億美元現金收購奇虎360,以交易總額計算,是目前為止中概股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2012年6月21日:恒大地產
報告中稱恒大誤導投資人,代表中國新型資本主義至糟粕中的糟粕。開盤時候股價4.48港元,早上最低跌到3.6港元,市值少了132億港元;不過中午時候恒大已經火速找花旗給他們開了電話會,股價也一度反彈到4.2港元;最終收拾3.97港元,跌11.4%,沒了77億港元。
電話會上,許主席氣的不打一處來,一直說這樣的人,在中國是要槍斃的,呼籲股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自己在6月26日至28日,以每股3.956至4.066港元的價格,共增持恒大1790萬股股份,出資總額近7200萬港元;7月6日,恒大股價反彈至4.39港元。
並且事情還沒完哦,2014年12月22日,香港證監會已展開針對Andrew Left的調查,指控他對恒大的做空報告含有錯誤和誤導信息,特別是有關恒大無力償債和涉嫌欺詐的說辭;並且證監會還透露,香櫞在做空恒大中,賺了170萬港幣。
還能說什麽,炒港股,我只服許老板!
2015年10月:Valeant
這是當年美股最轟動的做空事件了!
香櫞指Valeant利用Philidor及一些類似的未指名特種制藥公司,開出虛假發票,計入從未存在過的銷售收入等醜聞,令Valeant股價從將近200美元的高位一路向下;但更加令基金經理蛋疼的是,Valeant邀請監管部門對香櫞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道德進行調查,雖然證監會的調查主要關註Philidor,但也在就Valeant和特殊制藥商Philidor RX Service的關系,也成了美國證監會調查的對象,完美詮釋了什麽叫做no zuo no die;我倒是挺為華爾街帥哥Bill Ackman難過的,就這麽沒了好多好多個億~~
香櫞通常采用的方法:徹查中美財務審計差異造成的漏洞缺口,主要包括銷售收入虛報等;檢查企業高管的不當行為;監測企業是否符合程序,按照規定定期向監管機構和公眾投資者報備等。
3
Glaucus
既然說到帥哥,我真心覺著Glaucus的研究總監Soren Aandahl,那是真心實意的帥啊(讓我看著照片花癡三秒再往下寫)!
Soren Aandahl(哈佛法學博士)和MatthewWiechert(之前做過投資銀行家),共同成立Glaucus,目的是戳破那些看起來好得不像真實情況的機會,以便提醒投資者和監管者,一些公司提供了有誤導性的公開信息以及不準確的財務報告。此前曾經做空過的11只股票幾乎全部低於報告發布之前的價格,兩只已經被摘牌。
2011年4月:旅程天下
這是Glaucus的第一次唱空,覺得他們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造假,一些不必要的募資和成本高昂的收購稀釋了股東權益;5月份,公司審計師Windes& McClaughry Accountancy辭職;2012年4月,公司從美國退市;2013年9月,兩位公司前高管同意支付93.5萬美元罰金與SEC達成和解。
2011年4月:海灣資源
覺得是董事長在玩財技,高價買了董事長的資產,這項目還不知道去了哪里;當然公司是否認的,股價嘛。
2011年8月:龍騰礦業
偽造銷售數據,資產估值過高,披露的收購還不存在;2014年3月,西雅圖聯邦檢察機構指控公司CEO披露虛假信息,那就集體訴訟見吧。
2011年12月:中國醫療技術
會計造假,關聯交易支付款項過高;2012年6月退市;2012年8月,債券違約,被迫進入強制破產程序。
(又沒拉出來圖,不好意思)
2012年4月:福山資源
認為公司擴大利潤率,對關聯方煤礦出價過高;結果公司馬上開了投資者電話會議反駁;股價跌幅不足2%。
2012年8月8日:西部水泥
覺得公司高報了市場份額和定價,還向出現虧損的工廠多付款項;公司火速停牌,停牌前跌了1.5%;公司的回應說自己業務非常健康;不過在Glaucus的報告前一年,穆迪就說這公司是少數幾家可能存在公司治理或會計風險的中資公司之一(當年這小紅旗一插,五年之後,就被香港證監會罰款罰了1100萬港幣)。
2013年1月28日:中金再生
1月27日,控股股東秦誌威向央企中國節能環保出售3.41億股,套現3408萬元,後者成為單一最大股東;28日,Glaucus從中國海關公布的進口數據,看出來中金再生在2009年上市以來,捏造銷售和業務規模;此後公司便停牌了!
2013年7月26日香港證監會首度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212條款,認為有證據顯示中金再生IPO招股說明書及上市當年度已涉嫌誇大財政狀況,直到目前的財務數據都涉嫌虛構,申請將該公司清盤;公司主席秦誌威及其他三人被香港警方以會計造假逮捕。
插播的是,中環女股神劉央從中金再生上市起便開始支持,2009年招股時認購了4億,之後還三度加倉;根據聯交所資料,停牌時持有7.01%的股份,按照停牌前9.43元計算,就這麽沒了7.8億港幣!
2013年4月3日:搜房
被Glaucus發現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挪用公司資產進行一系列問題交易,包括購買紐約地區高價地產,損害股東利益;公司回應稱報告結論具有誤導性;股價跌2.75%;之後兩邊又打了一輪嘴炮,反正股價長這樣。
2013年8月26日:閩中有機食品
新加坡上市公司被指控在上市文件中,捏造部分供應商和客戶,還誇大了資本支出和應收款項;股價兩小時內跌了47.8%;由於Indofoods在暴跌錢就增持了閩中有機食品的股份,暴跌後進一步增持,觸發了對閩中有機食品的強制性要約收購。
2013年10月16日:青蛙王子
Glaucus覺得公司虛報了市場占有率和收入,銷售額和庫存周轉也好的令人難以置信;股價跌了25.68%後停牌,市值蒸發16.27億;嘴炮打了一個月,11月21日複牌之後,股價繼續跌22%;2014年4月7日,改名叫做中國兒童護理。
2014年3月25日:旭光高新材料
認為旭光實際銷售額比公布金額低90%,當然公司是否認的;股價跌了7.4%之後停牌;然後打嘴炮。
2015年7月:中國天然氣
認為公司市帳率比漢能高位還多一倍(但是竟然沒有一家沽空機構寫過漢能),認為公司只能靠承諾支撐股價;公司15分鐘內閃電停牌,那會兒股價跌1.35%;主席對Glaucus非常不屑。
4
Anonymous Analytics
他們自稱是網絡黑客組織Anonymous的分支,宗旨是利用自身技能揭露上市公司的詐騙與腐敗。
2014年9月:天合化工
這公司上市前新聞就沒消停過,主要集中在公司高層的子女與香港投行之間的工作關系;2014年6月20日,終於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了,招股價2.25港幣,集資63億港元,這還是當年港交所最大的一只新股呢;結果9月2日就被67頁的沽空報告弄得停牌了。
報告就質疑公司賬目造假、盈利及收入都被誇大;閃電停牌前,股價跌了4.9%;之後就基本處於停牌狀態。
2015年6月24日:禦泰中彩
認為公司線上業務澳客網收入被嚴重誇大;股價跌了9%,然後停牌;十個月後複牌當日跌了50%。
然後,就在本周,看熱鬧不嫌事大的Anonymous出文懟蝙蝠俠,我們不僅會做空,還會做多哦,瑞聲科技(2018)哪里不對了?
5
Gotham City Research
這是今年在港股大紅大紫的第N間沽空機構,出手就是大藍籌、大白馬——瑞聲科技(2018)。
不過瑞聲科技的第一份回應聲明著實是讓投資者看了都替他捉急啊。
蝸牛妹想說,敢對這麽一家命硬的公司下手,蝙蝠俠也不是等閑之輩。創始人為美籍韓裔Daniel Yu,MIT的高材生,做過HF,次貸中輸慘了之後,決定揭露造假公司的真面目。
他的理念是:“Someone who shorts something is not necessarily a shortseller. A shortseller is one who focuses on ‘frauds, fads and failures’.”
成名是在2014年4月,一份報告令英國科技公司Quindell單日大跌四成,9.5億英鎊市值灰飛煙滅。74頁的研究報告這麽算,等於每頁就1200萬英鎊。最終公司CEO人頭落地。
三個月後,做空西班牙Wifi供應商Let’s Gowex。然後CEO承認公司財務作假了四年,然後清盤了。
在沽空瑞聲科技前,今年3月他們還唱空了德國的Aurelius Equity Opportunities,股價從60+插水到40+,然後最近幾個月才慢慢漲回來。
這個track record還是比較厲害的。唯一我的建議就是:沽空報告能不能一次全發出來,不要弄這麽多preview和part成不成。
6
烽火研究
當然,趁著瑞聲科技被沽空,港股科網股也遭遇另一波唱空,主角是科通芯城(400)。股價如下:
烽火現時只有科通芯城這一份研究報告。
base在新加坡,不知道跟警察叔叔報了案會不會有用。
7
證券網特約記者金麥
根據官方介紹,《證券市場周刊》創辦於1992年3月,是中國最早的專業性證券傳媒,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證券網是《證券市場周刊》推出的財經資訊網站,是專業財經媒體在互聯網上打造的最具權威性的資訊和產品平臺。
至於特約記者金麥,應該是個筆名吧!
2013年7月8日:青蛙王子
2013年12月:中國貴金屬(這個我沒有搜到)
2013年12月13日:海隆控股
2014年3月7日:蠟筆小新
2015年7月31日:博耳電力
2016年4月22日:天能動力
看看命中率還是蠻高的。
這麽多的唱空中國公司的事跡說明:
第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第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真的比例確實也不樂觀;
第三,這時候就錢論錢,該開投資者會就趕緊開,該回購也別手軟,大股東也別落後於唱空者,有水平的請學習Ackman,上個CNBC、BBG什麽宣傳下公司的好;
第四,真要是騙子公司,支持各處證監會的處罰;
第五,做空賺錢和做多賺錢一樣是不分國籍的,出事了千萬別跟我扯情懷;
第六,投資有風險,做好自己的功課,不然只能聽以上這些人給你做基本面研究,心驚膽戰看股價上躥下跳了。
所以加送小夥伴給大家的溫馨提示是:港股無韭菜,莊家也經常被人割,投港股,必須選紮根本地有經驗和業績的靠譜團隊!
刮風打雷下雨啦,周末趕快回家收衣服啊!超強颶風山竹正在以偏西北路徑迅速向珠三角洲一帶移動,衛星雲圖看起來是相當的壯觀啊。
雖然今年香港夏天沒咋來風球,但現在這一來就來了個大的。根據香港天文臺的預測, 9月15日周六就會考慮掛3號風球了,周日會是風雨最大的時候,大家記得周日一定要乖乖待在家里啊。
當然,我知道你們最關心的問題一定是,那周一有沒有機會掛八號(畢竟今年夏天竟然一個八號都沒有)。根據天文臺未來幾天的風速預測,周一有機會吹8至9級的東南風,但能不能撐到上班前,那就要看老天了。
緊接著在天文臺的網站上遊蕩的時候,發現這次山竹來勢還是挺兇猛的,風速已經是颶風中的戰鬥機了。畢竟史上能讓天文臺掛出十號的風球,是數的出來的。
歷史上的十號風球,有1957年的羅莉亞(Gloria),1960年的瑪麗(Mary),1961年的愛麗絲(Alice),1962年的溫黛(Wanda),1964年的露比(Ruby),1964年的黛蒂(Dot),1968年的雪莉(Shirley),1971年的露絲(Rose),1975年的愛茜(Elsie),1979年的荷貝(Hope),1983年的愛倫(Ellen),1999年約克(York),2012年韋森特(Vicente),2017年天鴿(Hato)。
風球都是人名來命名,因為香港從1952年開始,采用駐關島美軍制定的熱帶氣旋名單,所以全部都是女性英文名。但是,男女總要平等,美軍從1970年代開始接受以男性名字命名臺風,所以1999年見到了第一個男性名字的十號風球約克。
為了讓風更有本地特色(是想多招幾個八號來的意思麽),香港在1997年向世界氣象組織颶風委員會提出,用颶風一帶國家地區提議的風名命名颶風。提議被通過了,於是14個國家地區分別建議10個名字輪流使用,從2000年開始。想看全部颶風名字的,鏈接在這里:https://www.weather.gov.hk/informtc/sound/tc_pronunciation2017_uc.htm#HK
中國提議的名字如下,想象下:八號風球悟空要來香港了。
香港和澳門提議的名字如下,天文臺的員工也是really有前瞻性,把菠蘿包和葡撻這兩個好吃的名字都拿走了,不然被菠蘿包打了個十號,可能真的是有點黑色幽默。
畢竟,天災面前,還是不能大意。你們看,十號風球在上世紀也是給香港社會造成巨大損失的,比如1962年的風球就造成了183人死亡。不過由於經常遭遇風球,香港發展出了一套比較有效的警告系統和嚴格的建築標準,再加上各種防災減災措施,過去50年由熱帶氣旋引發的死亡或失蹤數字已經穩定下降了。
基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後,大家對於風球的集團回憶,便是討論李氏力場是不是真的很神奇。
天文臺也是really耿直,特意還寫了篇文章跟大家論證,掛風球的時間,有沒有經濟因素的考慮。
根據天文臺的統計,1997年至2010年共有67個風球,其中20個是八號以上,15個都發生在工作日,5個發生在周末或公眾假期。
這15個工作日的八號風球,導致停課13天(一眾家長哭倒在廁所里),港股停半日市的有8次,全日停市的有4次(每個金融中心,都有一個tail risk)。下面是掛八號的時間:
然後是取消八號的時間:
反正天文臺表示,絕對沒有要遷就上班開市時間來發出或者取消八號風球的事存在。
畢竟,最重要的是公眾的安全。
講到安全呢,大家都在講趕緊在八號來之前把家里的窗戶貼一貼,這樣萬一萬一玻璃被風吹碎了,也可以減少一些損失。這里普及下貼窗戶的姿勢,不是這樣的。
是要這樣貼的。
不過,逛了兩家日本城,一家惠康,一家百佳後,大周五的晚上,店員都表示,膠紙已經全部賣完了,只剩下透明膠紙和雙面膠!
當然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當我走進準備廣屯糧抗山竹的時候,才是震驚啊。才晚上八點左右,惠康里的蔬菜(這塊是相對便宜的菜),連葉子也不剩了。
貴一點的有機蔬菜,也空了不少。
水果空了半邊。
肉是不要指望了。
吃雞就不要想了。
牛奶空了三分之一。
速凍水餃是全櫃清空。
冷凍肉也是肉去樓空。
面包全部清空。
方便面櫃臺也是人流不斷。
純凈水看著盒子空下來,感覺周末賣的也還行。
在超市,已經感受到了風球的威力。在香港及珠三角的同誌們,記得備足口糧,註意安全啊!
自從2016年底美圖上市以來,港交所的改革,吸引了很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美圖當年也是受到某公號一生推,將其上市定義為“一次里程碑意義的多邊救贖”:救贖了了無生趣的港股市場、救贖了無數新經濟互聯網公司、救贖了投資者、救贖了風投行業,更救贖了中國經濟。
這種偉大的情懷,還是要拿事實來曬一曬的。選取了美圖上市後,幾間具有代表意義的新經濟股後,統計了一下股價表現,這個表現真的是令人震驚:
想想今年這市場這麽多雷,這八間公司沒有踩中一個雷;但誰能想到,這些沒踩到雷的公司,跌起來比雷還要雷!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拿2018年港股主板IPO企業的表現做一個分析,此處感謝蜂財經BeeFinance(ID:beefin2020)的數據支持。
剔除募資金額3億港幣以下的IPO(主要為了排除募資規模太小,可能有股價操縱嫌疑)。今年的IPO也體現了新經濟的存在,IPO企業主要分布在以醫藥、教育為代表的消費行業、科技互聯網、金融地產及工業板塊。
截止2018年12月11日,港股主板共有54只股票上市。上市首月平均升幅0.1%,但拉到12月11日,平均跌了15%。
不過論板塊的認購熱情,以醫藥和教育領銜的消費板塊,平均認購倍數都超過了100倍,買不買得到主要靠搶跟運氣。科技板塊的平均認購倍數也有69倍。人氣相對冷清的是金融地產板塊,平均認購只有4倍,喊破了嗓子也沒人管。
但是今年的市場也真是令人想也想不到。在港股的熊市中,跌的最少的,反而是群眾們認購熱情最低的金融地產。比如,認購倍數1.8倍的正榮地產,YTD漲了28.57%;認購僅0.18倍的弘陽地產,升幅21.93%;認購倍數0.36倍的新城悅,升了17.59%。
如果按照認購倍數分類進行統計,倒是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現象。上市至今跌幅不到10%的股票,要麽是認購倍數超過100的超級熱門股份(跌幅為6.47%),要麽是認購倍數不到1的無人問津股份(跌幅為6.79%)。平均跌幅最多的,是認購倍數在10-99倍區間內的股份,跌了25.3%。
八過,如果我們細看超熱門認購股份,就會發現,平均跌幅6.47%,主要是因為希瑪眼科升了82.76%。剔除希瑪眼科,平均跌幅就達到了24.32%。
而認購倍數墊底的IPO中,其實表現也比較分化,讓虧損沒有那麽多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地產、金融,新經濟相關的IPO啊,股價表現還是不忍直視。
再說幾個今年的新經濟股,認購近10倍的匯付天下,跌了56.8%;認購不到3倍的映客,跌了45.97%;認購倍數654倍的平安好醫生,至今跌了37.5%;美團認購1.5倍,跌幅24.13%;認購10倍的小米,股價跌幅19.06%;認購13倍的創夢天地,上市才一周,股價跌了18.94%。唯一一個升幅來自同城藝龍,升幅9.39%。
因為幾家新經濟巨無霸表現特別差,今年整體回報如果按集資金額加權平均來算更慘,加權首月回報-6%,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當年-8%)。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麽一個雷都沒踩到,但這些新經濟股跌的比雷還要雷呢?
一個解釋,上市時候,定價太高;後面業績沒做到,或者市場開始變差,那第一個殺的就是沒盈利,沒現金流的企業。
以招股價為基準,可以看到上市後:新經濟公司平均只有28.5%的交易日,收市價是高於超股價的;其余71.5%的交易日,收市價全部潛水。
這波新經濟公司上市的心路歷程應該是:
盈利不夠竟然能上市了,這是送錢啊,憋說話,快點沖。巔峰期莫過於交易日直播自己家股價大起大落的蔡老板(點擊下圖溫故而知新)。
我擦,這麽吹牛逼的公司都上市了,大牛市還不趕緊的。看看上市高峰期,各Printer忙的日夜通明,投行板客各個忙的臉上泛著變態的紅暈,連港交所的鑼都不夠敲了,趕緊來香港收割一個時代啊同誌們!
嗯,市場好像有點調整了,可是我不想便宜賣啊,啊啊啊。早幾個月還能搏搏傻,就晚了一丟丟,市場怎麽就這麽砍價了呢!(點擊圖片可以再溫故而知新哦)
尼瑪,市場真的調整了,經濟這麽差,現在不是什麽價格賣的問題了,而是上市能不能給自己續命的問題了
熊市見真章啊,如果將新經濟股的收市最高價,與收市最低價進行比較,這一籃子公司的平均最大回撤達到61.26%;倒是不得不說,現在回頭看,中國證監會對小米的84問,確實阻止了A股股民的損失啊。
其中要救贖整個港股市場的美圖,從高位整整跌了85.33%啊;而你看內房正榮地產,今年IPO至今升了都快三成了。都是福建公司,差距怎麽那麽大呢?BTW,12月14日,美圖就這麽跌了9.47%,市值從蔡老板驕傲到要發票圈的900億港幣,到今天99.89億港幣,說好的多邊救贖在哪里啊?
但是,買內房的土豪們,你們升幅再多,我們也不羨慕,因為你們,代表的是中國的舊經濟。今年經濟這麽困難,買了新經濟虧錢的,全當為經濟轉型做貢獻了,QAQ~~
希望各個吹牛逼的新經濟股,爭口氣啊,別總畫十年後的餅。趕緊踏實賺錢,把公司、股價搞好啊。
怎麽評價新經濟公司高估值上市,以既監管又要自己賺錢的上市公司港交所李小加的話做總結吧:
開篇先說最重要的事情。我親爹,是小米的超級無敵粉絲,不管我文章寫了啥,你們如果誰見了雷總,能不能幫我要個簽名,我好拿去對沖下萬一我爹看完文章不讓我回家的風險。
昨天小米在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後,從公號民工到堆model的金融民工都不淡定了,第一反應全是:來來來,數一數IPO後能出多少億萬富翁!
要我說,你們這種心態是不對的,食物鏈的分工早就定好了,這種創業型公司創始人及員工本來,開的就是印鈔廠!二級狗雖然沒有財富自由,但你們也是一年七八位數字的bonus的高級民工啊,你們也可以做好本職工作,跟他們殺價砍估值啊。
如果你們不好意思做,可以讓我來啊!
5%
小米呢,是賣手機起家的。解決了當年廣大人民群眾買不起蘋果、又用不下手步步高的深刻痛點。成功程度就看他這四年時間里,從一級市場上融了多少錢吧。
終於熬過了2016年的低谷,趕緊趁著2017年的高點來上市了。並且,我覺得雷總特別聰明,寫了一封誠懇而感人的董事長信,讓像我爸這樣的米粉看了簡直是痛哭流涕。
你說小米最重視的東西到底是什麽?跟著招股書數關鍵詞,推特上有鬼佬數了,得出以下結論:
平臺、loT、生態系統當然是占了大頭。就跟美圖啊、眾安上市一樣,如何獲得高估值,當然是往互聯網里靠啊!
然後關鍵詞是創新、產品等等。但是這位歪果仁,沒有領會我們雷總中文的精深,明明雷總最能打動米粉的一個詞是啥——厚道啊!
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呢!厚道這個詞,蝸牛妹數了,一共在招股書里出現了31次,排名第五。
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厚道的人,做厚道的產品,雷總還特意表示,小米產品的硬件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
這就有意思了。有些公司,比如我男神Bezos的亞馬遜,人家當年也是說不盈利不盈利,要給消費者最好的價格;但當花街對他有盈利要求的時候,人家是說能deliver就可以deliver的。
對小米來說,硬件凈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我覺得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這是一個願不願意的問題呢?還是一個能不能的問題?
看看小米及其他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手機的售價。
常識應該都能想到,小米賣手機,應該,不太賺錢。果然,廣發拉了個數,2017年三季度,一臺小米手機,平均只賺2美元,還不到20人民幣。如果這樣都能超過5%的硬件凈利潤率……
競爭對手華為反正表示先吐槽為敬。
不過,能夠把不利的事實,描繪成更為宏大而崇高的理念,讓消費者相信(投資者信沒信我不好說),我覺得雷軍這一步,是成功的!
壓了多少貨
一臺手機賺2刀雖然不算多,但是小米走的是極致發貨路線的啊。人家一年的發貨量,說出來真的不少。
氮素,雷老板真的也要解釋下,2017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令小米的流動資產總值,比2016年翻了一倍還有多麽?存貨double了,應收合計增加了2.69倍。
存貨里面呢,在制品增加36%,制成品增加了1.54倍。
就算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管理層說說,為了沖上市,2017年壓了多少貨下去啊!
步子賣的這麽大,不怕扯著現金流麽!你看,2017年經營性現金流都是負的了!
那2018年的報表,你們打算怎麽整呢。
怎麽估值
手機那塊業務,我看大家分析的都很透徹了。反正蘋果一年賺千億美元,隨便拋個回購也是千億美元規模的(回購了個小米),現在的估值也就15倍。巴菲特已經帶頭加倉了。那麽,占了小米收入70%的的手機業務怎麽估值,你們的model skill都比我好。
我今天主要要說的,是小米另一塊增長迅速,被雷軍拔到很高位置的l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啊。就像眾安最好需要搭配互聯網和保險猿猴一起看,小米我建議搭配硬件和消費猿猴一起看。
你看,雷軍的願景是這樣的:
小米創辦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宏大的理想:要改變商業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一件成本15美元的襯衣在中國的商店里要賣到150美元,定倍率有驚人的10倍。一雙鞋要加5到10倍,一條領帶加20多倍,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
但我總是難以理解,為什麽生產和流通的效率長期不能提高?為什麽商業運轉中間環節的巨大耗損要讓用戶買單?為什麽所有的“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10%的生產成本里摳索,而從不向無謂耗損的那90%運營、交易成本開刀?
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
不得不說,雷總這段話寫的真的是非常之好。只是,這商業邏輯,蝸牛妹好像早也在另一家公司上見過,那家公司叫做Miniso(不知道這個是啥的男猿猴,給你兩條方法:一是回家問領導;二是金鐘廊、上環無極限都有店,你們逛一圈就明白了)。
Miniso的創始人叫葉國富(雷軍的湖北老鄉,哎呀呀的老板,跟雷軍一樣也是二次創業),兩年內開了1100家實體店,營收50億,非常牛逼的。你看他接受訪問時候是怎麽講生意起源的,跟老鄉雷總英雄所見略同嘛,為什麽外國性價比高的東西,中國消費者不能享受呢?
另外,獲取消費者最重要的是什麽啊,當然是性價比高啊,Miniso說了,自己公司的毛利嚴格控制在8%左右,店鋪毛利的上線是38%,通過口碑去營銷費用;量大起來就又可以控制采購的價格了。是不是,老鄉所見略同!
米家、有品跟Miniso某種意義上講非常相似,不同主要是產品的類型及對產品的掌控。Miniso是上中下遊都是自己搞定,賣的都是生活用品;小米是合作共贏搞孵化導流路線嘛,好處是可以以最小的資本投入,撬動最大的回報。這個路線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生態系統,主要是以下幾點理由:
多數產品為電器類,可以連接小米手機,形成閉環、並遠程手機操作(這就顯得非常智能高級了);
因為手機便宜有大量用戶,轉化率是很高,令米家、有品的獲客成本hin低;
早期智能硬件和手機一樣,解決用戶貴的用不起,便宜用不下手的痛點,所謂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等這個閉環不斷循環、自我認證後,就可以像網紅賣衣服一樣,先預告(眾籌)、再上新,你出啥東西,米粉會買單的。
下面給你們舉例子。直到跟著小米的招股書,去看他們現在到底賣多少周邊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家一半的東西都是我爹從小米上買的,包括哪些東西呢:手機肯定少不了啦,還有小米的電視,智能插座,凈水機,空氣凈化器,保溫壺,充電寶,電飯鍋等等。
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除了電器類,我發現我爹還在小米系統內買了很多消費品啊,比如:羽絨服、襪子(買了兩次)、大閘蟹、床墊、被子、被套、鞋子。除了給他自己和我媽買,他還會總問我:
小米出了旅行箱,要不要我給你搞一個?小米眾籌了個眼部按摩器,我給你買!小米那個羽絨服真的很好,你要不要拿去香港穿!
然後,我把我爹這兩年的購物清單匯了匯總,我爹2014年把手機從三星換成小米後,就徹底入坑了,在小米商城上合計購買了19件產品,消費15841.4人民幣;在米家APP上從2016年開始剁手,合計購買了22件產品,消費4176人民幣。合計消費20017.4人民幣。
要知道46歲以上用戶只占小米手機人群的4.4%,我不得不說,我爹很fashion啊。
我問我爹為啥買這麽多?我爹回答:性價比高啊,我還有很多想買的沒有買呢!(此處還有個笑臉呦)
我爹的想法還是有hard fact支持的,因為小米這個關聯推薦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入坑容易出坑男,真的不得不讓人佩服雷軍的商業化能力。
我也采訪了下我媽的感受。她首先吐槽了電飯煲做出來的飯不好吃(當然了,指望造手機的造好電飯煲,想啥呢),但也肯定了我爹的買買買:你爹越來越精致了!(讓人更加佩服雷軍,讓我爹都成了追求極致生活的人)
想想我爹連襪子都要在米家APP上買,7雙60.51人民幣(快趕上香港的價錢了),淘寶上銷量最好的男襪,10雙17.8人民幣。你說,我對於米粉,敢吐槽啥?還是男人的錢好搶啊,我佩服雷軍都來不及啊!
而且厚道行得通啊,你看小米手環,直接把fitbit打趴,活生生的數據啊,不能不服啊。
唯一安慰的是,無論手機還是其他周邊,毛利率看確實雷老板沒有賺啥錢,比5%的凈利潤率並沒有高出來太多。
至於估值,我覺得可以將這塊業務拆分成電器類和生活品質類,分別對標格力、美的及無印良品(強烈建議Miniso趕快上市)。
可以給什麽樣的估值,期待什麽樣的市值,我只能幫你們到這里了。
雞年到了,新的年度策略展望會也紅紅火火霧霧霾霾地開始了。
但是券商幾百家,每年策略會上千場,光本周德銀在北京開會,UBS和興業在上海開會。求為躲霧霾去了pass北京去了上海的二級狗心理陰影,我就一句忠告:跟人鬥窗外霧霾時候,註意背景反光,不要走光。
到底去哪場呢?今日朋友圈最佳給出了答案:
某券商組織的互聯網會議參會者寥寥無幾,這和前兩年形成鮮明對比。大家紛紛尋找原因:板塊估值過高、業績無法兌現、投資者開始拋棄純講故事的公司。然而,他們還是太年輕,只有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十年之久的我,看出了背後的原因:
主辦方沒有提供午餐!
憋笑,金融民工的生活就是這麽黑色幽默好伐,下面就要來港一港券商策略會翻牌指南。
1為什麽要有策略會?
顧名思義,是要討論來年策略的。
但是,街上隨便哪個分析師,你問他來年策略展望你們是怎麽寫出來的?忽悠點地告訴你,這是我們團隊研究結果,下面省略三萬字;直接點的回答你,隨便寫寫唄;關鍵是啥,關鍵是看看別人都想怎麽忽悠別人,所謂拿一個市場預期呀。
辣麽,這樣的基礎上,策略會存在的意義是什麽呢?
蝸牛妹總結一句:投資界的線下相親交友大會!
比如交友軟件,關註的是每日、每月訪問量,男女比例協調不協調,用戶是用他來嚴肅交友還是約X,變現渠道多不多,流水好不好,這是決定公司估值的關鍵呀。
就像券商的每一場策略會,關註的是參會者人氣,請的上市公司夠不夠多、投資者踴躍不踴躍,活動足不足夠體現券商平臺的品質,這樣才能在日後的傭金啊、投行業務中得到體現。
對公司來說,誰請我去開會我就去呀,畢竟又來了一次見新投資人的機會!(想想爹媽逼你們相親時候,你們會怎麽安慰自己,認識認識做個朋友也好嘛!)
對投資者來說,有機會見見公司,又有人願意服務我們,幹嘛不去!
See,券商要有存在感,投資者要見公司,公司要見投資者。策略會絕對是三贏之選哦!
2策略會,誰家技術最強?
內地的券商,一個季度得弄個策略會。一般開上兩三天,券商的差異化就在大券商有宏觀團隊,一定會秀秀肌肉整上半天的大類資產配置會議,請牛逼的大佬給臺下牛逼的客戶們,吹一吹明年可能會牛逼的投資策略展望。比如當年新財富N年第一的徐小慶,現在就是各大論壇的主力嘉賓之一。
之後大小券商的標配就是行業之上市公司交流會了。
香港的外資行呢:大會一年兩次;日常就辦辦行業corporate day(差不多也是一年兩次);為了凸顯環球氣質,還會每年歐美各一次的海外路演及海外corporate day。
既然核心都是安排基金與上市公司見面,那你覺得這技術能有多大的不同?
根據蝸牛妹的線下小範圍調查,除了大摩每年新加坡的投資會以外,小夥伴們紛紛認為其他的會沒有太大的差別,至於大摩新加坡的投資會是怎樣的與眾不同,兩年前的我是這麽記錄的:
大摩這幾天在新加坡開亞太投資峰會,聲勢非常浩大。三天的會議,據說從香港飛去了三四百人幫手,文華酒店所有的酒吧、餐廳全被包場了,過來參會的見面禮是紅米手機一部,每天馬卡龍無限量供應,餐餐飯都是米其林大廚掌勺,Spa和按摩也被承包下來了,開會開累了就去做個馬殺雞放松下。 關鍵詞:以上服務對參會者全部免費。 據估算,2009年這樣三天的會議預算大概在150萬美金左右,今年可能至少200萬美金往上才能拿下。
剩下還比較有特色的券商策略會,還有CLSA每年在香港的投資會,蝸牛妹曾經給你們八卦過。
還有wuli大招商的策略會,這種開一次會大盤就要抖三抖的市場震撼力,全市場也沒sei了。據說今年招商開會那幾天,二級狗們不敢出去,守在電腦前生怕市場大跌,等到招商開完會,才敢出門去吃飯。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實力。
3策略會策略趨勢:摳門
以前送禮物很大方的(參加上面大摩14年新加坡會送紅米),現在很多家已經淪落流行送旅行轉換插頭,更有不少家已經經常不送禮物了。
聽過最悲催的一個故事是,有家歐洲投行在國內開會,送了充電寶作為禮物;然後客戶沒看打包到行李里,結果人降落大西部了,棉衣還在行李里,滯留在北京國際機場,凍了個狗的。
開會地點還會往便宜的地方換,比如CS去年就從上海換到了深圳,這樣大家就可以愉快的坐著大巴而不是打著飛的過去了,這里還沒算深圳的Ritz比上海的Ritz破了幾個級別。
更加令金融民工們痛心疾首的,是策略會的午飯質素出現了嚴重下滑。開頭提到那個不是段子,是真事來的!
還有不少券商就在酒店樓下搞個大宴會廳發自助餐餐券,好吃程度和人數明顯呈反比,其中今年都開去深圳的CS被吐槽之,午飯自助餐還沒有位子,大家需要站著吃。
感覺金融民工的待遇快要趕上趴著吃飯的真正男子漢劇組了。
美資一般提供三明治、橙汁可樂自助,被小夥伴評為最難吃;直到碰到中金的策略會,午飯發了一盒飯,是真的盒飯。
可惜此處並沒有一張照片,不然就完美了。
所以呢,很多中資券商的分析師,都會自掏腰包,出去幫客戶啊、上市公司買咖啡。
當然不是所有家的飯都這麽難吃,日資比如大和每次的飯盒都能讓人感動到。
但是說到吃的最驚艷獎項,必須頒發給Citi澳門投資會,每年都必須是盆友圈飯前消毒的水準,請圍觀。
你們看連足療都有,就問你服不服!
除去午餐,這一最能體現差異化的細節外。各家corporate access(ca)的工作細致程度也是hin重要的。
CA是要代表分析師向上市公司發邀請函,然後跟公司參會CFO或IR確認時間、航班、接送機、酒店、會議日程本等等細節的人。
表現最佳的不用懷疑,還是日資行,超級細心;歐美行就秉承了國家傳統,經常粗心大意、有頭沒尾的;至於中資行,很多都還沒有CA這個職位,都是分析師自己照顧上市公司。
你以為這是件很輕松的活麽?開一次會,上百家上市公司,上千家機構,有的投資者想一對一,有的投資者想參加小組會議,一天slot只有那麽多,這麽多的request排起來,怎麽可能容易!更不要說還有很多人,喜歡最後一分鐘變這個變那個,你們當CA是阿拉丁神燈呢!
所以CA最喜歡的公司是啥樣的呢?
從來不改時間,很早確定日程,全天slot都open的。(碰到這種好IR,老板就多加點人工吧,多招市場喜歡呀)
畢竟對買方來說,參加一場投資會,機票酒店都是錢,一天不聽上八九家公司,小fund的老板怎麽可能不心疼cost啊。
當然開會前準備資料辛苦的是買方,但是開會時候,講的辛苦的就是IR了。二級狗開了四場累了,第五場要是小組會,還能找個地方歇歇去;但是公司不行啊,說好了今天九場,那就一場都不能少;當然這里也必須提醒約了1 on 1的二級狗,要是實在懶癌發作,去不了,一定記得提前和sales說,不然被記錄在案,有了這次就沒下次約會的機會啦。
5有會好好開
不同風格的投資者,提問風格是不同的。比如沒拿到1 on 1、但又想裝逼的,於是在小組會上壟斷了所有的問題。
喜歡鉆牛角尖的投資者,就喜歡對上市公司進行尖刻的批評。據說某此投資年會上,有個鬼佬小夥,在某上市公司的大群訪上,慢悠悠地向管理層調侃式提問,“哎呦餵,這個數字下降了0.3%,額,那個數字又跌了多少多少”,據說CFO等到回答機會的後,明顯地憤怒到臉都紅了,劈頭蓋臉說了一大通。(合理的猜測是,可能這間基金做空了這間公司,於是故意找壞消息。)
對付對沖基金,公司是這麽劃分的:有被認為是長線基金一般的smart money,拉攏之;有懷疑他們目的不明(表面粉你,實際空你),過於追求短期回報、進出頻繁、不利於公司股價保持穩定;還有一類想在短期內做高股價的公司,這種公司也是資瓷的。
對公司來說,長線基金是最招人喜歡的高富帥、白富美,但他們的風格變化也是蠻大的。
海外投資者,由於見公司的機會比較少,所以珍惜每一次的見面機會,一定會提前做好功課,不會上來就讓IR介紹20分鐘的公司基本情況;不過因為他們對中國的公司了解相對比較少,觀點會略顯悲觀,會在他們自己喜歡的行業中挑選個別公司。
對應有些香港的投資者,因為見公司比較方便,所以可能上來就是,哎呀我對公司不太了解,對行業關註的也不多,要不你先介紹下基本情況吧。當然亞洲投資者的觀點肯定沒有海外投資者那麽悲觀,比較偏重數字,有時候問完數字後就會直接放到模型中算算結果。
一直跟蹤公司的大陸投資者,那就直接進入問答環節,問問update,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看的也都比較深入。但是大陸投資者的風格,雖然也是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中選公司,但對行業的選擇不是根據基本面,而是根據宏觀政策風向標,政策支持什麽,就去炒什麽。
反正投資嘛,你們開心就好!
你心里,最喜歡的策略會是哪家呢?
潘蘇通,一個陌生的名字,在香港地產界忽然爆紅起來。由他打骰的高銀金融(530),去年三月以近六十四億元,奪得何文田常盛街豪宅地皮,到十二月再下一城,投得何文田站上蓋一期項目,撼贏一班本地龍頭,令市場嘩然。嘩然不止於價錢,而是高銀的檔次,曾經與「妖股」漢能薄膜(566)齊名。被稱為「高銀孖寶」的高銀金融及高銀地產(283),市值曾炒上千億,又試過一日插水四成,股民如食驚風散。追蹤高銀的招數,經常將地皮抵押給中資銀行借到盡,再瞓身搶地,揸實磚頭。現年五十四歲的潘蘇通,出生於廣東韶關,當初只是當地一名幫官員開車的司機,現時竟變身何文田地王,在香港起四面佛、擺風水「迷」陣,兼有八匹靚馬。他仍不脫內地人賭性強的本色,索性將香港地皮變賭枱,「晒冷」搶高地價,賭的是樓價升跌。樓價升變大孖沙,樓價跌,繼續找內銀籌旗,本死無大害。 鐵路上蓋項目,一直以來都是本地龍頭地產商的囊中物,不過去年就被高銀打破這慣例。去年十二月,由高銀金融牽頭的高鉎投資,爆冷擊敗五個財團包括長實(1113)、會德豐(20)、新地(16)等,投得何文田站上蓋一期項目。項目規模龐大,可建樓面面積七十四萬呎,提供約一千個單位;又位於豪宅地段,部分單位更有海景,市場估計落成呎價約兩萬至三萬元。去年三月,高銀已經試過揮低十二個對手,以近六十四億元,投得何文田常盛街豪宅地皮。兩塊地可產生協同效應,還讓主席潘蘇通贏得「何文田地王」這個「朵」,就如講起啟德地,一定想起海航!新手加入競爭,本地薑百利保(617)執行董事范統慨嘆,本地地產商買地辛苦,因為內地發展商那種競爭是「勇往無敵」的︰「內地發展商來香港做,一定要搶到個job,首先插咗支旗。當交學費又好,opening fee又好,搶嗰時會高過個合理價。」 抵押地皮撲水 翻開高銀金融中期報告,在購入第一幅何文田地前,公司原來只得三千五百萬元現金,卻夠膽?起共值一百二十億元地皮,關鍵在於潘蘇通愛玩「show hand」(晒冷)。潘蘇通○八年收購上市公司廣益國際,改名為現時的高銀金融,並立即以兩次供股集資三十一億,兩年後瞓身以三十四億投得九龍灣啟祥道地皮。發展地皮也需要錢,一二年十一月,高銀將地皮抵押給交通銀行,到一六年三月地皮差不多建成商廈可以出租,旋即轉按予工商銀行,並償還交通銀行的按揭,由於已建成商廈,數年間樓價亦飛升,物業估值提升,估計工商銀行按揭額度較交銀高。同一個月,高銀亦投得何文田常盛街住宅地。一個月後又將這地王抵押予招商旗下的永隆銀行,行內人指,一般抵押地皮可借得地價五成,亦即常盛街地皮可借得三十億元。到十二月高銀又再投另一幅何文田地。 睡衣公司承租 而高銀金融去年的盈利,主要是靠物業重估,多年未派過息。未來高銀金融最重要收入來源是九龍灣啟祥道、已建成二十七層樓高的甲級商廈「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在去年十月正式啟用。高銀金融國際中心頂層二十五至二十七樓,已由高銀及旗下公司承租為集團總部。高銀金融租務總經理李景燊曾表示,目前已租出部分樓層,意向呎租介乎二十七元至四十元,目標租戶為銀行、保險及金融業,傾向全層出租。不過,土地註冊處暫時只有一個出租記錄,就是大廈十七樓一單位,被一間「非金融」的跨國公司——佳達睡衣,以月租五十八萬元租下。 於觀塘起家、在九龍灣有多個工商廈投資的理想集團行政總裁鄧建明,指同區未來寫字樓供應頗多,因此租金上升空間不大。他估計,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的樓面面積很大,租客在同區有很多同類型的選擇,而且交通方面,九龍灣不及觀塘,呎租或只可做到二十多元。他又補充,金融業租客對商廈的要求愈來愈高︰「所謂商廈只係個硬件,將來趨勢都係要軟件配套,有無提供寬頻、雲端或者大需求的數據中心。只係齋講自己係金融中心,係好落後嘅諗法。」面積八十萬呎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要全面租出,並非容易。 高銀大樓極盡浮誇 此商廈環境尚算清靜,鄰近九龍灣公園及輔警總部。大廈外形如數塊積木砌成,全幢採用玻璃幕牆,看起來幾摩登,但原來充滿「迷陣」。在大廈入口旁邊,平台竟有一座包金的四面佛,有不少途人影相圍觀,有工作人員指:「開放俾公眾參觀都得嘅。」在入口處還有兩隻獅子,一隻開口一隻閉口,恍如滙豐總行門前的銅獅Stephen和Stitt。潘蘇通平時愛打金色領呔,傳聞寫字樓有雪櫃般大的金色保險箱和金色煙灰缸。記者踏入高銀大堂,下午二時多不見很多上班族出入,反而有工人在長櫈聊天。前往寫字樓的升降機均需拍卡出入,除了數名南亞裔保安駐守,更有保安拖着一隻中型狗隻巡邏。但該狗隻並非狼狗,而是拉布拉多,相當乖巧。上層仍在招租,但下層大堂至二樓已有四間高級食肆,貫徹其豪華風格,包括有由米芝蓮二星大廚曾超敬打骰的中餐廳「皇御園」、法國餐廳「Le Pan」、日本料理「大松日」及以雲吞麵聞名的港式食店「江南庭敘」。據知四間餐廳全部由潘蘇通話事,總廚一定要過到潘蘇通那關。過去潘蘇通邀請香港傳媒參觀旗下天津項目,也會特別推介裡面的雲吞麵館。 大迷信李居明 潘蘇通在內地還有天津高銀天下項目,其中高銀金融117是世界第五、及內地第三高建築物,樓高一百一十七層,較旁邊只三數十層的樓房顯得分外標青。此項目潘蘇通找來他非常相信的李居明睇風水。據李居明身邊人透露,當時是潘蘇通主動聯絡李居明,邀請他參與高銀天津項目的規劃:「潘生係信命運的人,希望借助風水,知道自己條路點行。」當提到高銀金融國際中心設置四面佛,他亦不感出奇:「好多香港人都崇拜四面佛,佢(潘蘇通)都一樣。佢喺高銀天津嗰度都有一個私人的四面佛花園。」對於潘蘇通在福布斯本港富豪榜由去年排名第六位,跌至今年第十七名,身家蒸發八十一億美元,身邊人指:「佢仲行緊運嘅,但行運都有傷風、感冒的時候。」這座高銀金融117,起得一樣「掹掹緊」,○七年奠基,起到一五年才封頂。但其他商業中心項目、商場等仍在建築中。去年三月,潘蘇通要抵押六成四高銀地產的股份給中國銀行,取得一百億元信貸額度,聲稱用於發展機械人業務等。到五月又拉來專收垃圾資產的中國信達(1359)參與項目融資,總投資規模為一百八十億元人民幣。內地的房天下網站顯示,天津高銀住宅項目富國高銀平均每平方米四萬元人民幣,即二千呎的三房單位,售價要八百幾萬人民幣,貴同區一倍有多。雖然走豪華路線,但價錢未免太離地。因此項目也被部分大陸網民批評交通不便、地段不佳而且太貴︰「不知道消費群在哪裡,也看不見專案推廣,有錢任性啊!」 「我係香港人」 記者想找潘蘇通做訪問,公關婉拒,並強調:「高銀是香港公司,總部在香港,不是出面傳媒講的內房,而且潘蘇通亦是香港人(按:已拿取香港身份證的新香港人)。」潘蘇通現年五十四歲,出生於廣東韶關,從小跟祖母生活,直到他十三歲時,祖母患癌症去世,他轉跟繼祖母並被送往美國加州讀書。可是成績不好,又經常走堂,高中都未畢業,於八四年便返回大陸,並為韶關一名官員當司機。八十年代,大陸很多人靠再加工行業發達。潘蘇通當時從國外進口零件到內地來組裝,賺了第一桶金,到九三年在香港創立了松日集團,最出名是「松日MP3」,賺了更多的錢。有行內人士指,潘蘇通早年與楊受成家族涉足電子生意﹕「其實MP3即係USB手指,早年楊家做過USB,同潘蘇通有生意來往。」松日在內地生產,但因改了個日本名,更大灑金錢,起用英皇的藝人任代言人,風靡一時。不過這段發跡史相當神秘,過往傳媒稱他為「暴發戶」,據知他在內地官場有人脈。 曾強吻Twins 潘蘇通與楊受成亦十分老友。早年請英皇藝人Twins出席公司活動時,因為酒醉,曾強吻阿Sa和阿嬌,當時已發生艷照門事件,他攬着阿嬌,叫佢:「堅強啲!」令在場人士嘩然。潘蘇通在香港最早留低的腳毛,是○二年成立投資公司,申報地址是灣仔會景閣,而潘當時報住炮台山柏景臺。同年他借殼楊受成的英皇科技上市,易名松日通訊控股,後來○八年再易名為高銀地產,主要發展天津的「高銀天下」,曾多次贊助無綫節目及選美比賽。 華融闖入香港地產 潘蘇通找來華融金控(993)一同發展何文田站上蓋項目,華融金控母公司是專收「垃圾壞賬」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2799)。華融跟海航一樣,近年殺入香港狂插旗,甚至一樣開始沾手房地產!華融金控前身是本地券商天行國際,於2015年3月賣盤,正式成為「國家隊」。華融在香港已有三家上市公司,除了中國華融、華融金控,還有華融投資(2277,前身是2014年才上市的震昇工程)。中國華融的來歷,本身隸屬於財政部旗下,以工行班底起家,專處理工商企業。持有華融金控20.61%股權的中國天元金融,則由賈天將及東菊鳳夫婦持有,兩人於2016年以55億元人民幣身家,首次打入胡潤百富榜,排名全國第696名。 二千億神仙股 ○八年潘蘇通再收購工業股廣益國際,易名高銀金融。一二年曾溢價供股,包銷商是大股東潘蘇通擁有的高銀證券。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指,明顯是逼小股東放棄供股,再由包銷商即大股東潘蘇通包銷,令大股東增持股份︰「貨源歸邊,令股價更易受控制,更易炒高佢。」完成多次供股後,潘蘇通持股增至超過百分之八十五。在○九年至一五年間,證監會曾兩度點名指高銀金融股權高度集中。貨源歸邊兼一五年滬港通引發的大牛市,令高銀金融股價由一元五仙,暴漲至一五年歷史高位三十五元四毫,三年累升三十三倍!連同一樣累升十二倍的高銀地產,令高銀系市值達二千億!不過虛假的事終歸要爆破,高銀孖寶在大牛市後亦曾一日急跌逾四成。潘蘇通擁有的高銀融資,曾為妖股漢能薄膜一單交易做財務顧問,懷疑因此受拖累。其後潘蘇通暗指有人借貨沽空高銀地產,「佢哋有幾多貨(股份)?全部都係左手交右手,你話值五毫子都無人理。」充滿賭性的潘蘇通亦熱愛賽馬,他在一三年在澳洲買了一塊一千二百多公頃的馬匹繁殖及訓練場地,命名為Goldin Farms。他先後擁有八隻馬匹,現時有「代代為王」、「大印銀紙」、「大運起」與「大雄圖」。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就是榮獲香港「最佳一哩馬」的愛爾蘭馬「大運財」,曾幾度勝出級際賽,在港贏得獎金超過四千七百萬元,可惜去年八月,「大運財」在法國一級賽紀爾斯大賽中突然斷腳,因傷勢太重要人道毀滅。潘蘇通特別為洋名GOLD-FUN的「大運財」在其生前居住的馬格內搞告別儀式。馬格以白色玫瑰花及牠昔日勝出賽事的彩帶和紀念品作布置。潘蘇通又向馬房員工致謝,感激他們對「大運財」的照顧。最後練馬師高伯新把「大運財」的馬房名牌交予潘蘇通,希望他感受到與愛駒同在。高伯新是潘蘇通近幾年經常合作的練馬師,但高伯新馬房近兩季成績退步,連潘蘇通的馬匹亦無戰功。去年十二月潘蘇通指會將其四匹現役馬轉馬房至告東尼馬房。潘蘇通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最新排名第十七位,現時手持四個物業,最值錢是寶雲道富匯豪庭兩個同層A及B單位。而潘蘇通的獨生女Jenny Pan,曾任職高盛,現已接管父親位於加州的酒莊。除了難改的賭性,這個家族來自內地的味道,已愈來愈淡。 撰文:黃嘉慧 攝影:財經組 協力:黃綺敏 |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出爐,人稱「大劉」的華人置業(127)前主席劉鑾雄,以$1,200億港元身家,打入排名榜第4位,揮低了新鴻基地產(16)的郭氏家族。近日,大劉為了讓新任劉太「有個倚靠」,將尖沙咀全幢「The One」送出,造就甘比成為香港女首富。 豪氣、疏爽、如梟雄般的性格,是劉鑾雄給人的印象。但他的背景、身世,卻從未由他口中透露半句。單單是網上流傳他肄業於哪間大學,竟有兩個版本,而大劉從無澄清。想知原因,要由他父親劉火榮和母親葉淑婉的發跡講起。 侍母至孝的大劉,過往常帶母親葉淑婉出入福臨門;老人家一身名牌,手挽Hermes手袋,由女兒或大劉當時女友甘比結伴前來,相當富泰。大劉日後的成就,母親擔當着重要角色。葉淑婉祖籍潮州,在圈內有「潮州婆」之稱,與潮州籍的「大毒梟」跛豪(吳錫豪)相識。丈夫劉火榮有兩頭家,葉淑婉是繼室,先後誕下鑾雄、鑾鴻(細劉)、玉玲、玉慧及玉珍。六一年,劉氏以六萬五千元,購入黃泥涌道一百四十七號五樓連天台單位自住,面積有一千三百呎。據附近街坊指,三十多年前能夠住在該處,都算是很「巴閉」。這個單位劉家早年已賣出,後來曾購回緬懷昔日歲月,最終再出售。 大學鬧雙胞 劉父財政鬆動,能夠供所有子女往加拿大升學。第一個出國的,是劉鑾雄。他前往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修讀數學。不過網上亦廣泛流傳他畢業於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但對比外間指他對女友呂麗君孤寒便大動肝火,大劉從未對學歷作出澄清。睇睇排名便知,滑鐵盧大學的世界排名,是一百五十,而溫莎大學只是排六百多,「級數」有所不同。反而弟弟劉鑾鴻,畢業於更頂尖的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其後大劉透過妹妹劉玉珍(Mary),結識當時在滑鐵盧大學修讀社會學、青春逼人的寶詠琴,開展大劉年少時的溝女歲月。一如其做股壇狙擊手,當時盡顯了「快、準、狠」本色。一名舊校友回憶指,劉父當時「揸緊」大劉的生活費,零用錢未匯到時,他也要問朋友「度住」一百幾十元加紙,「話就話借住嚟入油,但一缸油打爆都係廿蚊,剩低就用嚟做溝女經費,揸住架二手車直剷上去寶詠琴就讀嘅Waterloo大學。」 風扇起家 七十年代出國留學的「港女」相當矜貴,事關父母通常供仔不供女。當時溫莎大學靠近美國的「車城」底特律(Detroit),故大劉不僅玩車也識車,「集郵」個性也盡顯於此,二十多歲時曾在一個星期之內,連買四部不同款式的法拉利,回港後更會叫伙記駕駛其名車到吐露港兜風,對車的要求更由車類延伸至車牌,其在政府車牌拍賣會上多次購得車牌,包括1L0VE U、1LOVEU2、1M1SS U等,由頭威到落腳。近排他出入養和醫院覆診,都要保持氣勢,坐住車牌11號的Maybach 62S型號超級跑車。大劉除了開車風光,識人同樣架勢堂,其一家與香港毒販「四大家族」之一的「跛豪」牽上關係。七四年大劉畢業歸港,同年十一月,屬潮州幫中「義群」的領導人大毒梟「跛豪」,在九龍塘根德道二十八號家中被捕,並被控於六九至七四年五月間販毒。當年的檢察官曾指出,其為國際販毒集團的首要人物,販毒出售逾十六公噸重的毒品,價值高達三億二千萬至四億五千萬元。七五年七月,四十五歲的「跛豪」,因罪成被判三十年徒刑。「跛豪」出事前幾個月,六十一歲的劉火榮在友人支持下,斥資五百萬,與葉淑婉、大劉五兄妹,以及許義通(其後是葉玉玲夫婿)成立友聯岳記吊扇。對比現時五百萬只能買到一個兩房的美孚新邨單位,此筆錢當年足以掃入一百六十個該邨單位,可見金額之巨。友聯岳記吊扇廠初期設於土瓜灣浙江街,八十年代大劉從大會堂拍賣買入柴灣利眾街地皮,把吊扇廠搬進該十四層高的工廠,請了百多名工人,把吊扇外銷到中東地區,大劉「風扇劉」之名正緣於此 。 撰文:財經組 |
鄉親們,又來到II投票季了。就在我還沒動筆開始為大家拉票的時候,今年拉票最拼的冠軍,已經出現了,多年蟬聯II Utilities第一的花旗大佬Pierre Lau,在拉票郵件中,附上了自己的健身視頻 ~~
首先,利申我是真的覺得Pierre工作很勤勞,盡管多年前已經成為花旗floor上的大佬之一,但無論大小投資者甚至是媒體,他多年以來沒有一個落下,堪稱中環勞模,平時的畫風如下:
用小夥伴的話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常年工作這麽辛苦,2017年他的朋友圈拉票直接是在醫院進行,自嘲配字“請幫助傷殘人士”。
當年他也做了視頻的,比較簡單,換著文字特效讓大家給他投票。
沒想到短短兩年,Pierre竟然華麗麗從病人轉身變成中環郭富城,你們感受下今年拉票視頻的風格。
建議II今年為Citi單獨頒發“體育健身”五星大獎。
吃瓜的健身群眾們紛紛表示太震驚了,目測體脂率只能有個中低個位數吧。Ex sellside猿猴看的都想來拉票了~~
八卦的我問了Pierre練成這樣花了多久,他說一年,我看了看我的肚子,人比人,氣死人啊。
同樣要參選的男分析師們,心情便變得複雜起來:這才剛開始拉票,但現在真是練什麽也都晚了啊!亞歷山大!
還有些男猿猴不敢相信這視頻是不是沒有PS,這實在沒法比,要不贊助小妹一年健身卡,明年讓小妹發健身視頻算了,QAQ~~
連同行業競爭對手、去年跳Big Bang的猿猴,看完都要感慨前幾天見到Pierre時候怎麽沒想到拍張合照呢。
像Pierre這個位置的大佬,為了拉票都這麽拼了,應該向II反映一下:他們這每年改規則的,都把大家逼成什麽樣了。
是的,今年II今年又改了投票規則:投票要先給券商評價,每個行業能給八家券商打分,五分可選三家,四分可選兩家,剩下三家可分別打三分、兩分、一分。給券商打完分後,券商里的分析師才能出現在同一個頁面上任君挑選。
搞得大家今年紛紛變成淘寶賣家:請大家一定要給我們五星好評哦。
所以看完Pierre今天這先拔頭籌的拉票視頻,怎麽說呢,人千萬不能活的喪,看看MD級別的大佬還拼了命的去拉票,工作hour跟手下猿猴一樣長,連腹肌都比你多八塊,慚愧不慚愧。
我男神離婚的時候,網友說,如果一個中年男人突然開始健身,那你一定要註意了。
讓我感慨下,二級狗的世界里,能讓二級狗突然開始健身的,除了新女友,可能還有II投票季。
再過28天,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就要開始了。
貝克漢姆退役後,我這個偽球迷也退役了,世界杯我沒啥comments。但是,跟著世界杯投機倒把,我有話要說。
Long
啤酒
No Beer, No Football.
從某個角度上,沒有啤酒,現代足球的發展水平可能都會倒退五十年。你看,利物浦就是因為老板要賣啤酒誤打誤撞成立的,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貢獻了俱樂部的主要收入。
多特蒙德也是在一個小酒館里誕生的。一個球迷如果真的愛上一只球隊,那很可能他這輩子也只會喝球隊贊助啤酒商的酒,用戶黏性相當之高。贊助一次世界杯,對啤酒產量的刺激應該會增長5%-10%。
我也思考過為啥啤酒跟足球更配這個事。知乎上的回答真是笑死我了:啤酒是男人的韓劇,男人需要喝一點,才能釋放自己的意誌,容忍另一個男人在綠茵場上表達意誌……
想想也對,22個大男人在場上搶的要死要活、渾身臭汗的,舉個紅酒,那直接就是裝逼裝成車禍現場了。幹白的吧,我怕半場還沒踢完,觀眾席上就倒了大半。
只有啤酒,能最恰當的表達感情。
俄羅斯世界杯的FIFA贊助商中,啤酒的贊助是被百威搶了的。
但海外啤酒公司今年的股價表現都一般般,過去三個月,flat就算贏。
看看我大中華區的啤酒商。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六個月不升個50%算我輸。
風險提示,傳了N久的提價終於塵埃落定,年底價格能漲5%算是他們厲害;只是這5%的增長,基本又被啤酒公司拿回去做市場宣傳了,所以不會對利潤率有太大影響;等世界杯結束,半年報粗來,會不會就這樣了,你們自己看。
Long
鴨脖子
全智賢說:下雪了,怎麽能沒有炸雞和啤酒。
現在是:世界杯了,怎麽能沒有鴨脖子和啤酒!
在一篇長沙絕味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發出來的新聞稿里,他們把世界杯稱為“七點鐘現象”。原來每晚七點吃著飯看著新聞聯播的慣例,碰到世界杯,都會變成:趕緊把晚飯買單了,排隊買點鴨脖子,直奔酒吧開始浪!
蹭世界杯熱點這個騷操作,絕味鴨脖在之前的世界杯就幹過!出了個世界杯套餐,買鴨脖子就送啤酒,讓球迷們啃得開心,喝的舒心。(我查了天貓,今年各大鴨脖子廠商的世界杯套餐還沒出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