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大鑊星級股評人鄧聲興背妻玩o靚妹
2008-07-24 NextMagazine近幾年股市熱爆,電視台電台紛紛請來分析員講股,要在一眾財經演員中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當中東泰證劵研究部董事鄧聲興,頻頻在各大傳媒亮相,受歡迎程度直逼他的前輩陸叔陳永陸。
鄧的殺食之處在於青靚白淨,且聲線溫柔的乖乖仔形象,出道至今深受師奶股民歡迎。可惜他真實形象卻要叫所有師奶失望,原來鄧有冧女秘技,更先後氹得兩名貌美o靚妹落疊,甘願和他大搞婚外情。
原本只有澳門副學士學歷的鄧聲興,當年走運遇上有家底的老婆,雙雙到外國讀書,才得以學成歸來。現時有名有利,早已將老婆拋諸腦後,樂做陳世美。
本刊追蹤採訪,揭露他如何背妻溝女。
只得三十八歲的鄧聲興,一派有為青年模樣,為多份報章雜誌如明報、都市日報、經濟一週和東方新地等寫專欄,逢星期一至六又在新城電台開咪,在有線電視亦有地盤主持財經節目,雖然年紀輕輕,已在股評界奠定地位。
每 一天,他都會一身名牌Prada、Gucci,西裝骨骨上班。雖然他有一部保時捷跑車,但他怕塞車,只會在星期四到荃灣有線電視做節目時,以及星期六和 日,才會駕車,平時他會選擇搭公共交通工具,由北角寶馬山花園,到交易廣場上班。平日一到中午十二時,他又要走到中環中心的新城直播室開咪,行程緊密。
「你好呀Kenny,我想問中石化有無得升啫……」師奶打電話到電台,嗲聲嗲氣問鄧攞貼士。無論鄧說什麼,也氹到她們笑嘻嘻收線。有些股民讚他記性好,作風穩健,講股夠中肯。
書生型陰聲細氣
鄧聲興曾公開向傳媒表示自己每天做足十二小時,能令他減壓的,就是週日必定和結了婚十三年的老婆行街睇戲食飯,和聽梁詠琪的歌。他一向在朋友面前,表現得愛錫老婆。不過財經界很多人卻嗤之以鼻,暗笑這名師奶偶像喜歡周旋於女人堆,特別愛o靚妹,其口味一早已傳得沸沸揚揚。
為證實傳言非虛,記者暗中調查,發覺他竟然公開溝女。
上週一,鄧聲興約 六時半下班後,在中環閒蕩。他先走到Joyce、LV等名店逛逛,但無收穫。他看了看手錶後往搭地鐵,在灣仔站落車,在恒生銀行四圍望,過了不久,雙眼突 然發光,並且露出招牌四萬笑容,然後急步上前,伸手拖着一名年約廿多歲,穿連身裙嬌滴滴的女子。兩人立即變成連體嬰黐得實一實,先走到由和昌大押翻新而成 的高級餐廳,可惜爆滿,唯有到附近的波士頓餐廳撐枱腳。
幸福滿瀉
這對男女完全沐浴在愛河中,雖然鄧有一定知名度,但他懶理旁人,餵女友食麵包,又喁喁細語談心,幸福滿瀉。兩人吃完飯後,鄧便截的士送女友回香港仔利東邨的住所。兩人依依不捨,在電梯大堂卿卿我我,護送女友回家後,鄧才回家交人。
上 週四,鄧又趁下班後和有線節目之間的空檔,分身私會女友。當日他五時多便下班,跟着一支箭的跑到國金,雖然當時正值下班時間,很大機會碰到金融界的行家, 但無阻他要溝女的心。他遠遠見到女友即笑意淫淫,急不及待衝前攬着她,兩人旁若無人的嘴了一下,十指緊扣着開開心心的去吃晚飯,鄧更細心的幫女友挽手袋。
記者查探下,得悉該o靚妹細鄧聲興十四年,今年廿四歲,名叫葉麗青,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喜歡做話劇,在財經界著名的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做公關。
o趙完鬆
其實今次已非鄧聲興第一次偷食,他早在兩年前,搭上另一名o靚妹,但o趙完鬆,該o靚妹向友人哭訴,並道出鄧的「冧女」絕招。
任職金融界的Kitty,一提起鄧聲興就無名火起,皆因她的好友Sylvia(假名),幾年前亦曾和鄧搭上,經歷了痛苦的一年半。Kitty說,樣子甜美的Sylvia ○五年大學畢業後加入傳媒,採訪財經新聞時認識鄧聲興。當時鄧已是知名度甚高的財經分析員,鏡頭後的他並無架子,對傳媒分外親切。
當時他主動關心Sylvia是否適應工作,又教授財經知識,更不時噓寒問暖。「Sylvia好多人追,不過佢覺得鄧聲興比起其他追求者成熟,又好關心佢,開始對鄧生好感。」Kitty說。 鄧很快便發動追女攻勢,百忙中也會抽空跟Sylvia吃飯,到外地公幹又以短訊及致電慰問。但最殺食的,莫過於令Sylvia覺得自己受重視。「Sylvia好緊張自己出街嘅報導,估唔到鄧聲興特登去搵嚟睇,仲俾好多意見分析,搞到Sylvia又佩服又感動。」
不過,人所皆知鄧有老婆,行內老記者更告誡Sylvia,鄧出了名是金融界花弗漢。Sylvia覺得做第三者破壞人家庭,又不想偷偷摸摸拍拖,加上同事跟鄧聲興稔熟,怕會影響大家的事業,內心非常掙扎。就在她放假外遊時,鄧像貼身膏藥般陪她,兩人終於正式撻着。
偷偷摸摸
「當時我都有勸阻佢,但佢勸極唔聽,覺得鍾意、一齊開心就得,無諗過要咩名分!」Kitty和其他好友並不看好兩人,但Sylvia當時如沐春風,一於少理。她和鄧閒時會行街睇戲食飯,但就不會在公眾地方拖手,只會趁機在昏暗餐廳、戲院、街角親密一番。
只 有身在外地,他們才可「光明正大」拍拖。當時鄧不時以出差為名,帶Sylvia外遊。但有次到澳門看雜技表演,兩人因事要提早離場,一站起身在後排眾多目 光注視下,Sylvia突感不安,擔心自己被人認出。「佢返嚟即刻搵我,當時喊得好犀利,又話覺得自己好犯賤,抬唔起頭做人。我聽到心都實埋!」 Kitty說。
亦試過有侍應誤稱她為鄧太,令她很難受。 老婆是她和鄧的禁忌,鄧絕口不提老婆,她也不會問,每逢周六、日及節日鄧便會玩失蹤。Sylvia終決定斬情絲,把半年來的合照和旅行紀念品等,統統歸還鄧,又不接他的來電。
瘋狂箍煲
料 不到向來冷靜的鄧不斷發狂找她,試過一日來電四、五十次,哽咽地留言:「你知道我好愛你」;又傳來幾十個短訊:「我唔捨得你……唔好咁對我啦。」 聽着留言,Sylvia感到很心痛。有一晚鄧身在北京,翌日雖然要應付人民大學博士學位的考試,仍然深夜致電,Sylvia終敵不過苦纏心軟接聽。鄧在電 話中首次提及老婆,說出一個現代陳世美的謊言。
鄧自稱當年到澳門讀書,邂逅同校就讀的妻子Angela,畢業後兩人打算共赴澳洲進修,不過 鄧父早逝,家庭負擔重無法讓他出國讀書,幸得妻子的家人幫手供他讀書。Angela的父親從商,在澳門亦有名氣,做過澳門人大代表選舉會議成員,是澳門機 動車入口商會理事長。兩人回港不久,於九五年結婚,婚後妻子在一間小學任職老師。
雖然Angela對他有情有義,但鄧竟說結婚其中的原因是基於恩惠和多年感情,他愛的只是Sylvia,又說從來沒有這樣認真,叫Sylvia給他時間,他一定會離婚。「結果Sylvia俾鄧聲興打動,又舂番個頭埋去。」Kitty說。
反口不肯離婚
後來Sylvia聽鄧的建議轉行,轉投酒店業,同時亦越來越依戀鄧聲興。可是,她轉行後和鄧見面的機會少了,轉過來Sylvia變得黐身,兩人磨擦增加。就算Sylvia出差多天,鄧也不聞不問,更開口指Sylvia太黐身,又砌詞工作忙無暇見面,並且不接電話。至於當初離婚的承諾,擺明不會兌現。
鄧 更承認自己很自私,不想付出太多,寧願別人受傷。Sylvia有感此情不再,逐漸沒再聯絡鄧,這段拖拉一年半的婚外情,最後無疾而終。 鄧就此乾手淨腳,但Sylvia精神受到極大困擾。「佢落晒形,一下子瘦咗好多。佢唔明點解之前口口聲聲話好愛你,幾個月後就唔同晒。」Sylvia精神 陷於崩潰,工作時又要笑臉迎人,一個人的時候便喊,晚晚失眠,患上抑鬱症,要看心理醫生。 此時此際的鄧,卻春風得意「轉溝」了另一o靚妹。
事隔兩年,Sylvia心情早已平伏,記者曾致電Sylvia查證,她只說︰「件事都過咗去,我唔想再提。」
鄧聲興連番偷食,有本事一直將老婆蒙在鼓裡,皆因有工作之便,可用接受訪問和應酬為藉口去偷情。據財經界人士憶述:「佢單拖去飲宴時,一到場影完幾張相就閃,我哋估佢攞permit扮去飲,趁機會去會佳人。」
胡孟青寸爆
同 樣在新城主持財經節目的「青姐」胡孟青,被問及知否鄧有婚外情時,抵死地暗寸:「你哋去中環等佢一日咪知囉!佢平時收咗巿放工之後,同上電視之前都有好多 時間o架嘛!」她更不忘加多句:「我身邊好多後生女啲daddy,竟然同細過自己個女嘅女仔拍拖,都唔知點解會咁嘅呢呵?」
她更指鄧極注重外表。「佢好姿整,由頭到腳板底都係Prada,買到變成VIP,不過做呢行啲人都係貪靚嘅。咁佢又搵到,咪買多啲嘢囉!」鄧在行內,的確是「好好先生」,皆因面面俱圓。「佢把口好叻,唔會背後講人,所以佢冇敵人o架!」但青姐最後一再強調和鄧不稔熟。
鄧聲興為人圓滑,令他得以平步青雲,就連老闆李君豪也買他怕。○六年李接受訪問時,說溜了嘴指經常曝光教散戶炒股的鄧「出鏡多,實際對公司無乜貢獻」。後來李得知鄧不開心,竟然將鄧升職坐正做公司董事,繼續做公司生招牌。
其實鄧聲興由出道開始,已有貴人相助。他的母親阮秀萍,是商台前資深新聞報導員,當年由母親帶他入行到商台開咪。「每次on cast佢媽咪都會探班,好緊張,猛叫啲同事睇住個仔,教吓佢。」鄧之前接受訪問時也坦言,母親經常糾正他的咬字和懶音。
養車好過養仔女
後來在行內的人脈漸廣,鄧聲興接觸的瓣數亦增多,除了到電台電視台開咪外,還在港大專業進修學院一些培訓課程任教,教人有關內地股票市場知識。
財源滾滾來,但他卻沒有想過要有下一代。他在三十三歲時曾接受訪問,明言要兩年後才考慮,但三十八歲後便不作打算,擔心和仔女有代溝,寧願每月花一萬元養車,也不願草率孭上重大責任。
本週一中午,葉麗青和一名女同事到麥當勞買外賣,沿途有說有笑。記者後來訪問她,她起初微笑點頭,但當記者指曾撞破她跟鄧聲興拍拖,她即面色一沉急步離開,追問她為何甘願做情婦?她即狀甚尷尬、語帶慌張說︰「我無嘢講。」相比起來,鄧聲興明顯見慣大場面,他週二在新城電台做完直播後,明知記者來意,依然「?起棚牙」擠起四萬笑容,直至記者問他,是否對得住老婆,他才面色一轉,不斷說「私人事唔答」,然後撤退飛奔離開。
記者多番求證他的妻子,也得不到任何答覆。
週 二記者在澳門找到鄧的外父覃培基,他對於女婿偷食感到難以置信,不斷揭記者的照片,甚至懷疑相片是合成照,因為女婿和女兒經常在他兩老面前表現很甜蜜,況 且女婿一向很乖。「佢好怕醜,又孝順,好聽老婆話,答乜都要望一望老婆先答。」他指鄧是女兒的初戀情人,看得出,女兒很愛鄧。兩人留學回來後不久便結婚, 當時他有信心將女兒交給鄧。但他澄清,當年並無供鄧讀書。
他說,由於女兒說鄧很忙,他已有兩年沒見女婿,剛過去的農曆新年,鄧也沒來拜年, 但女兒從沒表現異樣,可能同樣蒙在鼓裡。「女婿成日都話忙,作為男人,我有啲懷疑,但個女成日維護佢,咁我又真係成日响電視見到佢。」鄧每次到澳門工作, 女兒都會致電父親作照應,無時無刻為鄧着想。
對於女婿偷食,他坦言「好嬲」,當記者告知他,鄧已非首次背妻時,覃說:「係都唔奇吖,佢成個師奶殺手咁,我都覺佢幾靚仔o架。」他最擔心的,是女兒無法接受事實。
陸叔力撐
鄧聲興的十多年拍檔陸叔,則力撐怎也不信他眼中的「好男人」和「出色的分析員」偷食。九五年開始和鄧合作在電台做節目的陸叔,指鄧將家庭放在第一位,十分疼錫老婆。「佢又買車又買樓俾佢,佢老婆話想住寶馬山,方便佢返工,鄧聲興就即刻換樓買寶馬山花園。」他又指鄧孝順,有時在週末和週日,會碰到他在銅鑼灣跟母親、老婆和外父外母飲茶。但他指鄧絕少提及家人,他亦只見過鄧的老婆數次。
記者說到鄧很得異性歡心,陸叔即幫鄧解畫說︰「我哋講股票,做財經節目嘅,如果唔talk得,點吸引啲觀眾嚟呀!你話佢同女性記者、公關熟,好正常啫!咁阿鄧聲興出名唔會托傳媒手踭,有求必應!」
陸叔又不斷讚鄧聲興, 每次做節目前會做足資料搜集。「佢好勤力o架!喺香港已經好忙,仲要去埋北京大學(應為北京人民大學)讀博士。」他指鄧在考試前推掉所有飯局。但他有所不 知,鄧在考試前,正忙着箍煲。可是陸叔最後可圈可點說:「後生仔有後生仔嘅世界,但應該要知道界線囉,點樣都好,要識返老婆身邊。」
雷曼債券掛羊頭賣狗肉
2008-09-25 NExtmagazine
雷曼兄弟破產,除了其發行的窩輪頓成廢紙外,影響最大的,要算其不斷加碼推售的迷你債券。
根據證監會資料,雷曼的迷你債券在港銷售額高達一百四十億元,不少受害人都誤以為迷你債券穩陣,完全不知跌入糖衣陷阱,買了其實是次按原兇的抵押債務證券(CDO)。
刻下雷曼爆煲,投資者才如夢初醒,始知自己的積蓄血本無歸,因此齊聲抗議銷售手法不盡不實。
本週日,逾五百名買了雷曼產品的苦主,遊行到政府總部,高呼「以為穩陣,其實搵笨」,聲淚俱下控訴銀行職員隱瞞風險,害他們誤踩地雷,半生積蓄付諸流水。
這群苦主之中,有無業師奶,有退休長者,不約而同以為迷你債券息率只較銀行定存高一、兩釐,甚為穩陣,不料雷曼申請破產,血本無歸。
年 逾五十的阿明,勞碌一生儲落的六百萬元,今次一鋪清袋,「以前後生就話可以從頭來過,而家年紀大咗,捱唔到幾耐啦,都唔知點算。」拿着只得一頁紙的迷你債 券廣告,他激動得雙手不停抖震:「我買迷你債券嗰陣,次按都爆咗煲啦,點解銀行仲推銷雷曼嘅產品?如果我知道呢隻債券同美國任何公司有關,一定唔會買!」 想起打拼多年的血汗錢分分鐘得個桔,他欲哭無淚。
阿明早年靠做裝修賺了第一桶金,九六年紅籌股大熱,學人投身股海,將手上的六十萬元炒至二百萬元。「當時我勇字當頭,炒股票搵到錢,我直頭工都唔返,仲成日同老婆去旅行歎世界!」惟翌年金融風暴殺到,阿明連本帶利嘔突,更要賣樓套現,才能為三名子女繳交學費。
半生積蓄付諸東流
經此一役,阿明變得腳踏實地,與太太在美孚新邨賣菜維生,多年來不論晴天陰天,甚至沙士時期都堅持開檔搵銀。他又睇書認真學習股票投資,只買實力優質股。直至○六年底,恒指攀升至一萬九千點,他為穩陣起見,決定從股市套現六百萬元,然後到銀行做一年定存,年利率四點八釐。
去 年底,跟他菜檔有生意來往的中銀,游說他用到期的存款,先後買入兩款名為「奪魁」及「奪金」的迷你債券,賣點是與滙豐、太古及和黃等大藍籌掛鈎,只要這些 公司沒破產,或出現拒絕還債等信貸事件,每年可收六釐息。「我見息口唔錯,掛嘅又係大公司,咪拍板囉!我仲叫個妹買咗廿萬添!銀行職員根本冇提過隻債券同 雷曼有關,我又唔識睇英文,點知就出事!」
當日雷曼宣布破產,他以為事不關己,還大安主義去飲茶,「點知阿妹打來,話我哋買落嘅債券由雷曼做擔保,我真係嚇到呆咗!」原本打算靠這六百萬老本退休的他嘆道:「諗住買債券穩陣收息,勢估唔到都中招!」
糖衣陷阱
事實上,這些名為「債券」的產品,並非像企業債券般只牽涉發債公司和投資者,而是包含信貸掛鈎公司、擔保公司及發行人,背後更涉及衍生工具及掉期風險,投資者根本不易理解。
而 最危險之處,是這些迷你債券的抵押品,乃抵押債務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CDO),亦即今次引發全球信貸危機的元兇之一。CDO結構複雜,即使擁有AAA評級的優質信貸評級,實質可能包含次按等劣質 資產,儼如糖衣陷阱。如今美國樓市低迷,CDO大幅貶值,偏偏迷你債券因雷曼倒閉而要提早贖回,因而要在淡市以賤價沽出作為抵押品的CDO,導致投資者分 分鐘蝕掉全數本金。
雷曼於○三年率先推出「迷你債券系列」,一味標榜與大藍籌掛鈎,大額認購又送超市現金券、數碼相機等,故甚受歡迎。銀行銷售員亦以產品穩陣收息做賣點,一般散戶以為自己買了入場費較低的傳統債券,豈料是運作複雜的結構性產品。
尚有二百億計時炸彈
根據證監會的資料,本港現在約有三百六十億元類似雷曼迷你債券的產品,其中雷曼發行的佔了四成;換言之尚有二百多億元這類計時炸彈在市面隨時引爆,其中更有部分產品,與近期問題纏身的高盛及大摩信貸掛鈎。
今 次雷曼出事,之所以造成普羅大眾有龐大損失,罪魁禍首是推銷時不擇手段,隱瞞風險的中介人。有銀行職員表示,成功銷售迷你債券等產品,銀行可獲百分之一的 佣金,因此落力鼓吹客人購買,「最衰係上頭大石責死蟹,話呢啲產品好啱散戶投資,但老實講連我哋都係一知半解,去到依家先知係同掉期有關,試問又點同客人 解釋。」
事實上,金融產品越來越複雜,投資者根本難以明白遊戲規則,一名資深業界人士表示,這情況比Accumulator更毒,受害人數 更廣,皆因銷售員會以散戶見慣的金融術語來混淆視聽,「好似今次迷你債券,被人搏懵扮債券賣;之前嘅掛鈎存款證,又被無良sales統稱為存款證,令到啲 投資者以為好隱陣。其實監管機構應禁止佢哋用呢啲名,以防掛羊頭,賣狗肉。」而證監會及金管局亦明言,會調查中介人的銷售手法,有否存心誤導投資者。
拆解迷你債券
一般而言,投資銀行手持大藍籌的權益,遂發行迷你債券來對沖,將風險轉嫁予投資者。其玩法簡略如下:
1. 投資銀行成立空殼公司,擔當迷你債券的發行人。
2. 發行人向投資者出售迷你債券,指會與大藍籌掛鈎,其實將所得資金,全數買入CDO作抵押品。而這些CDO的派息條款,與迷你債券的條款相約。表面看,發行人沒任何着數。
3. 若大藍籌相安無事,投資者可安心收息,並於到期時取回本金。
4. 如果大藍籌爆煲,發行人會賣出CDO,作為投行的賠償,餘額才退還給投資者。換言之,投行是與投資者對賭;假若投行倒閉,投資者只能取回變賣這批CDO後的金錢。
友邦客戶謀定而後動
AIG出現危機,令其子公司友邦保險亦難獨善其身,顧客人人自危,兩日內已有二千宗退保發生。
儘 管港府揚言會保障友邦客戶,並禁止其資產轉移,但中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坦言,「保險公司嘅投資非常神秘,只有投資部先知道買乜。」惟可以確定,就算保 障不變,保單的紅利亦會大減。而本刊獲友邦(百慕達)在截稿前回覆,現時有少於百分之二的總資產,投資在次按相關項目內。
現時友邦的儲蓄壽 險客戶,可謂進退兩難,若繼續投保,除擔驚受怕外,回報隨時近乎零,保單更有可能變孤兒單,皆因不少友邦的保險經紀已萌去意,有經紀說:「大家都預期未來 好難開單。」安泰人壽首席區域總監李悅富亦說:「以前叫友邦啲經紀過嚟做,本來十五十六未必肯嘅,依家都決定過檔。」
但若把保單轉去其他公司的話,之前所供的款項卻難以全數取回,保障亦可能大減,蘇偉文說:「因為你之前買落,後來你有病,佢都會繼續保你,但如果你依家斷單,轉去其他公司,佢計你保費時會計埋個病,亦都未必保你。」
但有保險公司的分區經理認為有轉機,「本來客人轉保過嚟肯定有損失,但由於今次人數應該好多,所以公司都研究緊會唔會特別處理。」因此保險公司有可能為搶客,不惜讓投保人以原有條款過檔,情願蝕頭賺尾,換言之大家最好睇清楚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