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東就業穩但空間格局有變:珠三角增、粵東西北降

“穩就業”是下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態勢,就業結構不斷向中高端優化。不過,在珠三角就業增加的同時,粵東西北呈現下降的態勢。

珠三角中高端化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四上”企業就業人員2193.94萬人,同比增加35.83萬人,同比增長1.7%,增幅同比回落1.4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四上”企業是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築業及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部分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數據顯示,6月末,廣東全省納入“四上”企業統計範圍的16個行業門類中,有13個行業增員,3個行業減員。其中,建築業增員最多,同比增加19.55萬人;其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18.85萬人;第三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12.06萬人。制造業減員最多,同比減少51.91萬人。

制造業的用工量為何不斷減少?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近年來用工荒的情況下,制造業也在不斷升級,絕大多數企業積極開展機器換人,以求達到減員增效的目標。

例如,在“世界工廠”東莞,密布著大量的紡織業、汽車用品、玩具以及五金用品制造企業等制造業,過去集聚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不過,現在,即便是很小的廠房里,五金制造行業也都用上了自動化生產設備,也有不少紡織廠使用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紡織設備。

目前東莞制造業現況是能用設備替代、且回收周期在一年半以內的工序,幾乎都采用機器人換人,當然,現在要實現整線自動化的還不多。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自動化仍是東莞制造業的基礎。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教授林江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制造業人口的減少,除了與機器換人、自動化後對工人的需求減少有關外,隨著珠三角等地土地、勞動力等各種成本的不斷上升,有部分企業轉移到內地或者東南亞地區,留在珠三角的生產規模減小,也就不需要那麽多工人。

另一方面,近年來珠三角產業結構本身發生了很大變化,二產比重逐漸下降,三產逐漸成為主導,對用工的需求快速上升。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三產占比達到了54%。 6月末,“四上”企業第二產業就業人員1529.64萬人,同比減少36.40萬人,下降2.3%;第三產業就業人員664.29萬人,同比增加72.23萬人,增長12.2%。

林江說,珠三角近幾年的三產比重不斷提高。尤其是珠三角地區新經濟快速發展,大量的就業人員從制造業轉向了物流配送等第三產業。三產所增加的用工需求超過二產減少的部分。

隨著近幾年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不斷顯現,廣東就業結構也在向中高端優化。數據顯示,6月末,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業人員為1328.19萬人,就業結構向中高端行業方向發展。上半年,高新技術制造業就業人員占規模以上制造業就業人員比重為29.7%,占比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三大支柱行業就業人員占規模以上制造業就業人員比重為41.5%,占比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說,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也較早體現出成效。比如珠江西岸的裝備制造業、家電業的智能化成效明顯,以美的為代表的家電業的智能化走在全國前列。而在東岸,東莞的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迅速,集中了華為、OPPO和vivo等手機巨頭,轉型成效十分明顯。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分析,現在新一輪的發展過程中,工業4.0、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在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發展空間很大。除了產業基礎之外,珠三角地區還擁有良好的氣候、生活環境、便捷的軌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時生活圈,有利於吸引高端制造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端制造業在珠三角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廣州為例,近兩年來,廣州吸引了包括富士康、思科、GE等大項目先後落戶,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產業,產業發展帶動人口增長。從廣州各區的情況來看,黃埔區的去年常住人口增長最快,這是因為,黃埔區建設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之下,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術產業,也聚集了一批人口。

就業人口向珠三角集聚

在產業升級的同時,廣東的就業空間結構也發生了巨變。在珠三角的就業大幅增加的同時,粵東西北的就業都出現了下降的態勢,這也與近幾年人口向大都市和城市群集聚的態勢相吻合。

數據顯示,6月末,珠三角地區的“四上”企業就業人員為1869.69萬人,占全省“四上”企業就業人員的85.2%;東翼、西翼和山區分別為136.94萬、81.93萬和105.37萬人,分別占6.2%、3.7%和4.8%。從就業人員數量變化情況看,珠三角增員,同比增加73.49萬人,同比增長4.1%;東翼、西翼和山區均減員,同比分別減少23.61萬、7.74萬和6.31萬人,同比分別下降14.7%、8.6%和5.6%,東翼減幅最大。

粵東地區減幅比較大的一大原因在於,粵東地區的產業以紡織服裝、玩具等產業為主,這些產業在招工難的情況下,大幅采取機器換人,以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用工總量也隨之下降。

另一方面,對粵東西北地區來說,2008年“雙轉移”後,珠三角部分產業轉移到粵東西北,一些重化大項目也落地於此,因此粵東西北一度出現增速高於珠三角的局面。但在第一輪的產業轉移之後,東西北後續的產業沒有跟上,面臨著後續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這也說明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均衡狀況仍在持續。”林江說,未來要縮小粵東西北與珠三角之間的差距,仍需要加倍努力。

專家認為,未來要通過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產業園區的共建等方式,來實現產業在珠三角和東西北的合理分工,打造珠三角總部+東西北制造業基地的模式,當前廣東提出的打造大珠三角經濟區,也就是要讓珠三角和東西北之間更加緊密協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胥會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