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教科書難做 左丁山


2010-12-24  AD




 

旺角奶路臣街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係買舊書嘅集中地,每年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到奶路臣街買二手教科書,當年買書學生窮,賣書人都窮,只係在街邊擺地攤,但有一個攤檔做做吓就買舖,業務不斷擴充,一家人成為億萬富豪,成為香港傳奇。呢間舖頭就係漢榮書局。

最 近閱報得知漢榮第二代覺得賣教科書生意日艱,決定轉型,先在油麻地用六千萬元買入新舖,然後將通菜街舊舖祖業招標出租,有人以月租九十五萬元承租,一年就 係一千一百四十萬元,收租唔使六年,就可以供滿新舖,呢條數計落認真和味,據講新舖不再係教科書專門店,而係乜書都賣,教科書只係其中一瓣。點解四十幾年 前,香港人呻窮時,可以養得起舊書攤,令書攤老闆發達,但今日香港人有錢,書店老闆反而話生意難做,要轉型呢?唔通香港人唔再買教科書?

問 吓一位教科書中小企出版社負責人,佢唉唉聲話:「當年人口不斷增長,香港係年輕城市,學生每年增加,賣舊書利潤可觀,但今日香港係成熟城市,學生數目銳 減,學校要縮班,政府要殺校,新書市場都難搞啦;舊書?冇乜家長、學生鍾意。實行三三四之後,學校俾學生讀六科至七科,普通係讀五至六科,唔係以前嘅八至 九科,於是中國文學呢科成為大冷門科目,極少學生選修,出版中國文學教科書者,無不嗌救命,即使係出版物化生三科熱門科,以前所有理科生都讀齊三科,但現 在好多只係三選其二,市場又細晒。出生學生總數少,繼而學生選科少,市場萎縮難止,偏偏就遇上通脹不停,你叫我地點辦?漢榮好叻好夠運o架嘞,幾十年前就 買咗舖!始終都係香港致富鐵律,做一世生意,不如買一間地舖,我地做生意而唔識買舖嘅,可以等執笠!」咁講法,下一個學年嘅教科書價格有冇得減呀?中小企 負責人話:「唔畀我加價都跳樓啦,仲要減價?遲早香港只會剩低幾間最大嘅出版商!」市場傳聞一間中型出版社,已經賣咗畀新加坡大公司,一葉知秋嘞,中小企 逐漸收爐,大者會越大。呢位仁兄話1996年時,教科書出版社有58間,到2009年就只有17間,再過幾年,隨時得番十間八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2

審批教科書 左丁山


2011-2-1  AD




 

知名經濟學家王 于漸教授不再擔任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之後,專心於經濟研究工作,有時間寫文章,刊登於佢嘅個人網站(www.wangyujian.com)及《信報》。 現時潮流興用漢語拼音,棄用洋名,即使叫慣叫熟嘅朋友,亦要識趣。王教授素來叫做Richard Wong,依家個人網站就名為wangyujian,算係追上潮流,譬如俞琤就叫俞琤,不是Winnie,陳婉瑩就是Ying Chan,不是Winnie Chan。愛同仔女講英文,一定要仔女讀英文幼稚園、英文小學、英文中學嘅老友記,請注意嘞,名人逐漸棄用Peter、May、Paul、 Johnnie……中文名譯為英文,用漢語拼音更馨香。

閒話少講,王大教授係芝加哥學派傳人,與科大雷鼎鳴教授份屬校友,寫經濟文章一定得罪啲社會派、社工派、左傾文化派與自命先進派。一月廿二日王教授在《信報》發表:「制訂競爭法宜三思」,蘇錦樑副局長大概唔係幾啱聽。王教授提出一個個人實例:

「舉個實例,為確保教材質素,教科書受教育署嚴格監管,正因此,製作成本很高;由於教材呈審費時,得失難料,很少新出版社加入,來來去去只有幾家熟悉官方程序的老字號。

多年前兒子讀小學時,我有一次為他買教科書,翻到一種中文課本,講述中秋節一家大小賞月,除了月亮,竟然還看見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我可以想像,中文課本審批時,大概只攻一點中文,不及其餘。

我把這本書寄給當時的教育局局長。其後從內行人處得悉,由於審批成本高,有些出版商選用作者時削足就履。我相信若教署撤銷監管,教科書不但會較為廉宜,質素可能也較好。現在有網絡提供各種資訊,只要讓市場發揮作用,可以相信,學童很快就會有又好又負擔得來的教科書。」

 

實 際事務往往與官僚規劃管制思維相反,教育局堅決不改、不放棄批審教科書,王教授指出出版社只有幾家老字號,咁目前又唔止幾間嘅,將來幾年可能會。據書商數 字,一九九六年香港有五十八間教科書出版社,到二○○九年只剩番十七間。採用三三四新學制之後,一啲中學禁止中四學生讀七科,只准讀四加二,四科必修,兩 科選科,靚女K嘅姪女在何東女子學校就讀理科,但學校停開物理科,理科生只准修讀化學與生物。出版物理學教科書嘅出版社喺虎年真係苦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0

難寫教科書 左丁山


2011-5-8  AD




 

才女W以前做過 AO,辭職後到英國讀碩士,回港幫過政黨做政治公關,競選經理,近年就做自由撰稿人,寫專欄,因有見三三四課程,於是試吓寫本通識教科書,一寫先至知道索 氣,原來寫書容易,寫教科書難,才女W幾經辛苦,卒之有貨交,但市面上有咁多本通識教科書,佢本書賣唔賣得,要在市場打過才有分曉。有老友遊說才女W開設 補習社,專補通識,可能比寫教科書更易賺錢。又係嘅,教育局、消委會齊聲指責教科書夠貴,一啲所謂家長代表亦係咁講,但香港家長、教育局、消委會從來唔見 講話補習社收費夠貴,今年預算案仲撥出成億元資助學生去補習;賣一套通識教科書頂多收幾百蚊,已俾人鬧餐死,但補習通識科,一年可以收幾千,政府同家長點 會出聲。

寫教科書有幾難?且看教育局回應「明報」(四月三十日)之提問:「教育局回應,根據《優質課本基本原則》,課本應透過不同的學習活 動培養共通能力,全面均衡地發展學生不同層次的認知技巧,而課本所提供的學習活動應多樣化及具意義,課業和練習適量而均衡,並能配合既定的教學策略和學習 目標。」

哦,原則就寫得幾周全嘞!但教科書作者執筆與編排課文時,點樣落實:「發展學生不同層次認知、學習活動多元化及有意義、課業和練習 適量而均衡,配合既定學習策略和目標」呢?睇嚟教科書作者對本科除咗學識要高之外,仲要出版社啲專家幫助編排,提供教育局評審員心意、識得課程編排,先至 可以寫,唔怪得才女W學人寫教科書,空有知識才情,還是要「捱出來」。如有人認為出版教科書可以牟取暴利,不妨入行試吓:通識教科書唔駛教育局審批,係出 版社都可以出,私人又可以出,有志者,盍興乎來,一嚐「搶錢與牟取暴利」真味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0

電子教科書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515/16336517
讀者 Arrow來電郵話一部平價$599嘅 tab(平板電腦)「已足夠有餘去 run所有中小學的電子程式」,電腦 S認為冇可能,除非啲所謂電子書只係將現有印刷課本數碼化之後上載入電腦,但新出嘅電子書有好多互動功能,利用圖片、動畫、影像嚟顯示電子書之靈活性及優 點,故此需要更大記憶體。
以此再問出版 M,出版 M嘅答覆話佢唔知一部$599嘅 tab有幾大記憶體,佢策劃中嘅一本小學一年級電子書,上下學期兩冊,共佔4G記憶體,以此類推,讀者 Arrow嘅講法似乎過份樂觀噃。關於無限上網及 Wi-Fi方面,左丁山識得嘅學校就唔係全校可以 Wi-Fi上網,安裝系統要錢,每年維修要錢,學校請一位電子電腦技工要錢,並非間間學校都係喇沙、男拔女拔咁富有,如果教育局唔大量增加撥款,在全港推 行電子教學,的確有問題。
Arrow君又話年年用千幾蚊買新書,好貴。其實學生坐校巴,一個月已要成千銀,比較之下,書價點解會係大負擔?即使一 個學年用三千元買書,攤開十個月嚟計,每個月用三百元,少過每月每日買兩張報紙,家長送孩子學鋼琴、小提琴,每小時幾多錢?請 Arrow君調查吓。確係有家庭冇錢噃,但政府一向有提供書簿津貼,每年政府支出三至四億元!
電子書,書本電子化,確係世界大勢所趨,但直至今時 今日,尚無一國有百分百電子教學成功經驗,英國電子書電子教學因使費太大,英國政府削減預算,已經向呢個項目開刀;喬布斯生前大力宣揚電子書,但美國式電 子書到目前為止仍以大學用書為主。在小學幼稚園教育方面,阿里桑那州 Kyrene School District(上網一查即有)自2001年得選民公投撥款四千五百三十萬美元為一萬八千名幼稚園至第八級學生全面推行電子教育,公開考試結果係令所有 納稅人失望嘅。矽谷有一間學校叫 Waldorf,教書不准用電腦,學生不准用電腦,最常用嘅教學工具係鉛筆,咪好落後?哈,學生多到收唔晒,學生家長來自 Apple、 eBay等科技公司,奇怪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0

如果巴菲特的教科書還不夠完美,我們要如何判斷中國企業的未來? 投資人生

http://xueqiu.com/6859684545/23040540
引言:
     1、一分為二的世界觀


      眾所周知,以股價的啟動為中軸線,技術分析的買點可以分為左側買入法和右側買入,反轉前的買入成為左側,反轉並確立趨勢以後的買入則為右側。

      無獨有偶,關於價值投資,也可以根據時點分為兩大學派,一方面,以企業已發佈或者即將發佈的財報為依據,買入並持有績優股是大部分人眼中正宗的投資哲學。而另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卻靠著預測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通過持續買入價格低迷的優質股票來獲取收益。

      2、對立還是融合?

      某種程度上,保持中庸之道或許是更大的智慧,正如技術高手所言,一種可能有效的做法是在左側建30%的倉位,等趨勢確立再大舉買進。所以,本文的重點不在於爭論汽車的儀表盤和後視鏡哪個更重要,相反我們要暫時擱置爭議,對企業未來的判定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並試圖還原事實的真相。

正文:
      一、能否判斷一家企業的未來?--常識+觀察+能力


      彼得林奇在擔任基金經理期間,曾經到一所小學舉辦投資教學會,結果班上小朋友選股結果讓他這位明星經理感到汗顏,常識+觀察+能力圈讓這些不韻世事的孩童找到了耐克、可口可樂等大牛股。這是一個鮮活的案例,證明有選擇性的判斷一家公司的未來其實並不難。

      同樣,6年前,到街上隨機採訪一位中學生,問他對蘋果手機以及這家公司的評價,你一定和聽到和巴菲特先生所給出的截然不同的肯定回答,那麼what『s wrong?究竟哪裡出了錯?

      其實事實很可能是這樣的:利用自己的常識判斷一家公司的前景不難,中小學生們都能勝任,而難得是要懂得識別行業的拐點,在行業衰敗或者企業走下坡路之前就選擇離場走人。

      二、要不要判斷企業的未來?---這或許是問題的關鍵

      1、做菜吧,你的選擇


     父母在我結婚前總是很替我擔心,因為他們覺得我不會做菜,以後小家庭獨立生活會因此產生矛盾。投資人9成以上都是男性,我想你們都很清楚,自己是真的不具備做菜的能力、學不會嗎?當然不是,煮菜做飯從來只有願不願,想不想,而不存在會不會的情況!

      或者這麼說吧,因為有時候在父母家蹭飯,你的妻子還算賢惠,自己經常在外就餐或者叫外賣,有時候幾片面包也能打發,再加上你更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學習、思考等自我增值的方面,以上情況讓你有條件選擇不自己做菜。但是你若在家裡擺出一副不願下廚房的樣子,下場注定悲劇,所以「我不會做菜」就成了口頭禪,大家心照不宣。

       2、.com,巴菲特的選擇

      再來看我們同樣「不會做菜」的巴菲特前輩,你覺得他很多方面真的還不如小學生聰明嗎,以至於當初完全看不出微軟、蘋果的未來?

      過去60年是美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伴隨著美國文化的輸出和政治力量的擴張,美國企業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而且越來越向著生物醫藥、金融等高端產業方向發展。美國政府長期都秉持拋棄製造業的想法,也無怪乎巴菲特會對大部分重資產投入以及科技行業的企業不聞不問,甚至缺乏足夠的研究。因為沒有這個必要。可口可樂,麥當勞這些企業多的是,沒有必要去幹苦力。換句話說,這一切只因為巴菲特家的廚師太優秀了

      3、埋頭苦幹,中國當前的選擇

      中國真正的發展只能從改革開放30年算起,當前正處在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多,技術積累少,地方大,消費潛力強。在國際上既不輸出品牌,也不輸出強權(你以為我們不想嗎?)。。

       國際競爭優勢和分工決定了我們目前階段還是以幹粗活累活為主!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的進步才有可能讓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克服基礎研究的不足,實現跨越性的發展!因此談投入色變,一刀切的避開重資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是不可取的。既然沒有巴菲特這種富二代的命,我們只能認清現實,腳踏實地,學會分辨資產的類別,學會區別那些技術可以強化我們固有的優勢,而哪些又是破壞性的進步,從而把功課做精,從中賺取超額的收益,我想段永平前輩對網易的投資可以算是這方面的絕妙之筆,值得大家反覆研究和學習。@大道無形我有型

       三、為什麼要選擇判斷企業的未來---這是一場概率遊戲

      任何事情都是概率問題,我們認為你國慶搭飛機出遊是安全的,從科學上來說,意思就是你發生交通意外的概率不超過0.0001個點,相比之下,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多更好的方式。我們能追求的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安全。

     有時候,看似危險的地方恰恰是更安全,以為開車上高速比坐火車、飛機安全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我承認白藥、片仔癀等產品源遠流長,獨一無二,但無奈的是好公司太少,識貨的太多,戴維斯家族一百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高估值的風險概率並不小。。。以市盈率為例,超過25pe的公司,市場給打個對折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情緒的變化可是要比什麼都快。

      相反,靠判斷大勢、行業前景、企業發展,即便對行家而言,最多也只有八成左右的把握,剩餘20%的風險也就是讓你我即便在1900點也不敢賣掉自己的房子,融資買股票的原因。

      兩害相遇取其輕,買入暫時遭遇困境的優秀企業,或者是估值合理的成長股是一場賠率合理的遊戲。當然如果白藥和片仔癀到了7-10pe,那這個概率又要重新計算下了,不是嗎?

       四、如何識別優秀的企業?

       1、  不是判斷題,而是選擇題


      隨便拿一家化工機械公司,來問你關於它未來發展的看法,這絕對是強人所難,挑選優秀企業的秘訣在於將命題轉換成對社會大勢和行業的判斷,因為對後者的分析要比比給企業算命來的容易的多。

       2、投資的3-3-3原則

     (1)根據社會變化趨勢選出三個最有前景的行業


      比如10年前,空調製造一定是最吸引人的行當之一,因為這是一種趨勢和必然,對比國內外的生活形態和空調佔有率差距,你一定會知道這個答案並深信不疑。再比如目前的電子商務、保健醫藥、食品飲料等等也是同樣的思路,不具體展開。

      (2)給每個行業三個最重要的考核要素,選出龍頭企業

      以空調行業為例,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可能是價格、質量與技術、品牌與售後

     當年的空調行業,日本品牌的質量和技術是最過硬的,但是價格偏高,售後也跟不上,因此不足為懼,按這個標準,2000年時期的空調企業我可能選擇海爾、美的、格力其中的一家,具體而言,或許最終會選擇的是美的,因為當年美的比格力空調更大牌,價格便宜,質量尚可。

    (3)每隔三年對行業和企業進行調整

      計劃趕不上變化,必須以三年為期限,對行業的變遷做深入的觀察,同時考慮企業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優勢的變化。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個人電腦已經停止增長,互聯網正在崛起,曾經的冰箱洗衣機,已經漸漸飽和,而空調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格力逐漸變得比海爾、美的更有優勢。

       3、應用實例

      所以昨天有朋友問我如何在2000年就能選出格力的股票,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如此回答。首先當初我可能會根據大勢,選擇關注空調行業,其次考慮空調的價格、質量與技術、品牌與售後這3個最關鍵的要素,然後我選出的可能會是美的電器,因為那個時候格力的空調質量還真不咋的。最終每隔3年調整一次,到了2006年,發現格力的空調質量和品牌都上來了,也許我會在那時候把美的換成格力。 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和一開始就持有格力十年是不矛盾的,因為買股票並不是迷戀某個品牌或者管理者,其本質是投資一個社會的大趨勢以及朝陽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假如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已經在a股上市,我覺得6年前買阿里巴巴,這幾年買京東,15年開始買蘇寧,或許會是最好的選擇。這也印證了自己並沒有特別迷戀蘇寧或者推崇張近東,相反會選擇蘇寧是因為有一批靠譜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電子商務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行業要素分別是產品價格、客戶服務、產品質量和體驗。在網購發展的初級階段,用戶對價格最敏感,因此淘寶是有優勢的,到了第二個階段,用戶開始重視服務,京東的快速配送、免費上門退換貨等客服內容是有優勢的。到了第三個階段,用戶對網購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開始追求產品的質量和保證,重視購物體驗大於商品本身。而沒有任何一種購物方式的體驗能比實體店或者購物廣場更好,因為畢竟是看的到,摸得著真實的產品,是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在為你服務,對於瞭解、對比、選購新產品,走進實體店一定是最佳、最快的方式。與此同時,商業封閉系統處理問題一定要比開放系統更有效率,效率和品質將會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社會所需要的。隨著線上線下的逐漸融合,蘇寧一定會最有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97

教科講教科書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521/18265979

昨日本欄文末引述一段關於教科書文字,出自五月十六日信報B3版:「教科書改版與出版商利潤」,作者梁天卓,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梁教授嘅文章主旨係引用美國學者之研究,指出因有舊書市場之存在,教科書出版商加快改版未必能夠增加利潤。本欄所引用梁教授文字,可能係佢用作引子,未必係佢同意嘅,但讀者亦好可能誤會係梁教授嘅私人意見。
常識話俾我地聽,一本從不改版嘅書,如果能夠暢銷十年八年,一定最賺錢。改版喎,唔駛成本咩,一改就要重新印刷,係成本嚟㗎,即使暢銷,都賺少咗。但昨日引述梁教授之文句,雖則只是梁教授文章之引子,已內合偏差:
(一)「中小學的教科書價格高昂和年復一年的大幅加價」,教科書價格與開學及開學後其他支出相比,可說廉宜


Chegg,靠出租教科書上市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040.html

「租賃圖書業的Netflix」——電子商務網站Chegg週三正式向美國正確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募集最多1.5億美元的資金。目前Chegg已經覆蓋了全美7000所大學,擁有450萬的用戶。據報導稱,其過去三年的收入分別為1.5億美元,1.7億美元,2.1億美元。2013年預計的收入為2.4億美元,增長率在10%左右,這樣的收入增長對於電子商務來說並不能算是爆炸性的。但是,隨著支出的趨於穩定,Chegg的虧損已經在逐步減小,相對於2012年上半年虧損達到3000萬美元,2013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2100萬美元。

2003年,三個美國大學生約什卡森,麥克西格和馬克斐德克創辦了Chegg的前身Cheggpost。一開始他們的目標是做大學校園內的「Craigslist」(編者註:Craigslist是美國一家免費分類廣告網站)。2005年奧斯曼拉希德加入Cheggpost擔任CEO後,這家公司獲得了多家VC投資,逐漸發展為專注為在校學生提供教科書租賃的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並在2007年年底正式更名為Chegg。 Chegg的成功實際上是看準了美國的教科書市場。美國大學生購買教科書花費高得驚人,一個學生一個學期要花費將近1000美元來購買全新的教科書,而學期結束後這些書也失去了作用。學生們可以將舊書轉賣給其他同學,學校的書店也會以極低的價格回收,但費時費力又杯水車薪。

2007年Chegg提供的教科書租賃業務受到了一大批學生的歡迎,學生可以通過Chegg以原價50%的價格租賃他們所需的教科書,然後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將書寄回。 起初Chegg的業務增長非常快,2008年到2010年,收入就從1000萬增長到1.5億。2009年獲得了C輪5700萬美金的融資,是2006年A輪融資的20倍。

然而,隨著市場的成熟,更多競爭者爭相進入,Chegg的增長速度也開始放緩。面對激烈的競爭,Chegg選擇了轉型。2010年,原雅虎COO官丹·羅森維格走馬上任擔任Chegg新的CE後,Chegg開始開發移動閱讀平台,並與電子教科書供應商合作,為學生提供電子教科書服務。同時,經過一系列的收購,Chegg力圖擺脫單一的教科書租賃模式,打造一個一站式學生服務平台。Chegg提供的服務包括查找作業答案、申請個人獎學金、選課諮詢等等。丹·羅森維格認為,教科書租賃並不是一個可長期增長的業務,他希望通過增值服務來使公司的收入多元化。不過截止目前為止,圖書租賃收入仍佔Chegg總收入的50%以上。

最近歐美的短租市場相當火爆,也吸引了很多國內的創業者將國外的模式引進中國。像租房的Airbnb,服裝租賃的 Renttherunway都有很多國內的模仿者。Chegg未來也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創業者們的目標。但是筆者確認為將Chegg模式完全複製到中國將很難成功。原因如下:

1、相比於美國的教科書全部需要自己購買,國內大學的教材有相當一部分是包含在學費中的。

2、Chegg的商業模式對倉儲和物流能力要求很高。國內的教科書30~50元人民幣,而二手書利潤更低,盈利比較困難。而中國的國情,在學期結束後,各大高校通常有舊書市場來滿足學生對於購買二手教科書的需求;國內的圖書電子商務網站也開始提供二手圖書的服務,這對於需要來回運費、倉儲費以及支付賣書者書費的教科書租賃企業來說就會面臨要麼競爭力不足,要麼利潤不足的狀況。

儘管如此,Chegg也為中國的創業者提供了一些方向。像作業指點,轉賣筆記等業務在國內的大學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前一段時間,在微博上爆紅的賬號「作業答案來了」就證明了這種需求的存在。只要能為學生們提供有用價值,高校這塊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傳播教科書:微信紅包零成本圈用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8/58316.html

我的朋友圈被微信新年紅包刷屏了,在今天密集地出現了各種曬自己給了多少紅包,收了多少紅包的土豪,甚至還有收新年紅包的攻略出現,一言蔽之,那就是和土豪做朋友。現在還是臘月二十八,可以預見到的是,在春節正式到了之後,尤其是年三十初一,新年紅包將會有一次真正的大爆發。普通用戶在樂呵呵的收紅包發紅包的時候,微信團隊和財付通團隊心里的算盤可不是這麽簡單的,或者說,這或許只是像財付通團隊某成員說的那樣,只是想為新年添加一些好友互動的氣氛和互發紅包的樂趣,但是其取得的效果是出乎他們意料的。通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微信新年紅包這個小產品幾乎以零付出換來了大量的微信支付用戶。這種小產品大能量的策略比先前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投入數億來獲取用戶不知道高出多少個檔次。天時這個最好理解了,過年推出發紅包產品先例很多,微博和支付寶這些超級應用都在做,在拉動活躍度上有著不錯的成效。但是對於微信來講,目前需要考慮的不是活躍度的問題,而是如何推廣微信支付的問題。所以從這個新年紅包這個角度來講,第一要務就是如何讓用戶開通微信支付,綁定銀行卡,並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不掏銀子。在春節這個檔口,紅包的傳播效力可想而知。雖然某位微信內部成員表示,新年紅包只是最近這十天的即興之作,但是據《商業價值》了解,這個項目已經至少策劃了 3 個月,內測了 1 個月,從這次傳播的效果來看,我更相信是精心準備的策劃項目,然後在春節這個傳播的黃金時間放出。還有一點就是與實際生活中的紅包不同,微信新年紅包豐儉由人,最低 1 元的紅包更可以看做是一個小遊戲,借著春節喜慶的氣息玩一下。在工作群里上司也可以發數額大一點的視作獎勵。以紅包的形式,在春節這個時期,沒有金額的束縛,也沒有物理空間的阻隔,讓傳播效力最大化,而在收到紅包之後,需要通過開通微信支付提現才是微信心里最得意的一步,多少人因為幾塊錢的蠅頭小利圖個喜慶就順手開通了微信支付。回頭再看微信和嘀嘀打車圈用戶的伎倆,可謂是吃力不討好,相對於打車這種對時機要求很嚴格的服務,派紅包可以發生在任何時機,且能夠擴散開來,即使沒有那 10 元的獎勵。而且隨著春運的大潮,微信支付和新年紅包也會隨著人流深入到對新事物並不那麽敏感的三四線城市,乃至更偏遠地區。地利派紅包獲得影響力這種事情小平臺做了是吃力不討好,只有像微信微博和支付寶這樣的超級應用做起來才有大的傳播效力,而微信第一次這麽做就獲得如此效果相信讓另外兩家心里頗不服氣。通過微信 5.0 的布局,微信做平臺的目的昭然若揭,手上拿著微信這麽巨大用戶量的應用,作為商人的騰訊肯定不會甘心僅僅讓它僅是個移動即時通訊,平臺化商業化是必經之路。新年紅包快速傳播算是這個微信平臺的具體體現,微信支付提供資金渠道,新年紅包公眾號提供服務平臺,微信群和聯系人提供發紅包途徑,朋友圈負責曬紅包傳播。通過新年紅包這個小項目,用到了微信目前的幾個主要功能,這也可以看做是對微信平臺化後各功能協作的一次小檢驗。人和說起來,這一點才是微信面對易信等挑戰,向支付寶發起挑戰的資本,坐擁這穩固的用戶關系鏈,微信在面對同類產品競爭,向不同類產品發起競爭時底氣足了不少。我們之前也談過一個觀點,即互聯網競爭中,突破靠點,成長靠鏈。論起支付功能,微信只能當支付寶的學生,但同樣的,支付寶的關系鏈並不強大,難以實現病毒式傳播,所以在這次支付寶紅包和微信紅包之戰中,微信紅包能夠借著活躍度高且廣泛穩固的關系鏈不斷傳播下去。很多人是聊天社交用微信,但支付用支付寶,而這次派發紅包卻是在聊天社交中進行,而且由於利益的吸引以及信息流的轟炸,許多人接觸紅包是不可避免的,從關系鏈出發,把操作進行到微信支付中去,這個過程並不突兀。關系鏈也是上面說到的微信平臺化的一部分,但是在這次新年紅包傳播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簡言之,這就是同樣的想法在不同的平臺上能夠發揮出不同的效果。這里借用一下網友性感玉米在微博上的一句話點評:“說我給微信打廣告的同學,請不要急,只是你們還沒有被卷進來而已,即使是已經引爆的流行,也需要一些時間,很快,當你們為了拿紅包乖乖綁定銀行卡的時候,成為微信支付的用戶時,你們再回過頭來想想,微信通過紅包轉化支付用戶這個傳播案例是可以上教科書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愛範兒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都默默被刪了 課綱搞什麼 九大版本教科書全解讀

2015-08-10  TWM


撰文•林思宇.陳柏樺.陳怡臻新舊課綱爭議延燒,教育部與高中學生對話始終無交集,新舊課綱並行已如期在八月一日上路,《今周刊》特地比對各家書商新舊版本的歷史與公民教科書,若政策未改,依據微調課綱編訂的新版教科書,確實改很大。

高中課綱微調爭議越演越烈,反對黑箱作業微調課綱的高中生,在教育部外面紮營長期抗爭,教育部長吳思華堅持不撤回微調課綱。新舊課綱並行如期在八月一日上路,各高中現場看到的教科書,將會是怎樣的樣貌?

教育部最早於六月一日宣布新舊課綱並行,事實上,各高中早在五月就收到教科書樣書,因此新版教科書是依據微調後的課綱(新課綱)編訂,舊版教科書才是依據一○一課綱(舊課綱)編訂,各高中六月就選書完成。

目前全台灣五○六所公私立高中,屬於教育部國教署主管的有三一三所,四大教科書商之一的南一書局透露,以南一教科書而言,各高中新舊版本選書比例約七比三;另據透露,其他三家也差不多如此,主要是因六月選書時,教科書商都是拿新版本給學校老師選。

新舊課綱並行

但明星學校多選舊版本

《今周刊》進一步詢問全台十二家明星高中,今年高一歷史教科書新舊版本選用結果,使用新版的學校只有師大附中、中山女中二所。其他如北一女中、建國中學、 武陵高中、台中一中、台南一中、高雄中學、台南女中七所高中都用舊版。成功高中、高雄女中和景美女中已選定書商,但要用新版或舊版則尚未定案。

高一公民教科書部分,使用新版包括景美女中、武陵高中、台中一中和台南一中四所;使用舊版的有北一女中、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台南女中、高雄中學五所。建 中校長徐建國表示,將繼續沿用全華的版本,新舊版本的選擇交由各科老師自行決定;成功高中和高雄女中則已選定書商,但要用新版或舊版仍未定案。

儘管民進黨包括台南市長賴清德在內的執政縣市長曾發表聲明,鼓勵轄內學校沿用舊課綱,但屬於國立高中的台南一中、台中一中、桃園的武陵高中仍選用新版教科書。

而若是學校選用依據新課綱編訂的新版教科書,學生將看到與舊版差距頗大的內容。

課綱微調爭議最大的台灣歷史,高一上學期就會讀到,一○一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專案小組召集人、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黃克武道破新舊版本的差異:「微調課綱是把台 灣拉回中國文化圈,而一○一課綱則是盡量使用中性字眼描述台灣歷史,不給予價值判斷。」主導課綱微調的教育部課綱檢核小組認為,整體更動的理由是依據《憲 法》,但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薛化元說,根據《憲法》可以講述憲政,但不可以講述過去的歷史事實;而每一段歷史都要強調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很奇怪,原本在歷 史課本中就有講到多元文化,其中就包含中國。

《今周刊》實際翻閱市占率較高的南一、翰林、三民和龍騰四家,以及康熹、史記、華興、全華與泰宇共九家出版社的教科書比對發現,新舊版本光是目錄的標題就差很大。

引發爭議的當代臺灣歷史,舊課綱的「從戒嚴到解嚴」單元,微調課綱變成「從光復到政府遷臺」,新版教科書除翰林維持「從戒嚴到解嚴」外,其他全都不再使用 「戒嚴」、「威權」等字眼。以南一版為例,原本舊版大標「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新版改為「從光復到政府遷臺」;龍騰版原本為「從戒嚴到解嚴」,新版改 為「一九七○年代之前的政經外交」。

拉進中國文化圈

新課綱加入「漢人來臺」

對於這樣的調整,黃克武解讀,這是淡化蔣氏威權體制、戒嚴時期的色彩。

而舊課綱的「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南一、翰林、華興新版都加入「殖民」二字;三民與康熹則分別維持舊版「日治臺灣」、「日本統治時期」。

除了近代台灣史大改變以外,依據新課綱,新版各家教科書清一色把「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薛化元說,《憲法》上的原住民族定義不完整,若根據《憲法》規範原住民族,並不切合歷史事實,台灣史將會缺少西拉雅族、凱達格蘭、巴布薩等原住民。

此外,新課綱在「國際競逐時期」主題加上「漢人來臺」,南一、翰林、三民、華興、史記等版本都據此修改。薛化元解釋,舊版「國際競逐時期」內文都有介紹到中國,但現在加入「漢人來臺」,明顯拉近與中國的關係。

新課綱將原本的「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南一、翰林、華興直接改或加入「荷西入臺」;三民則用「荷西統治下的臺灣」,史記則是使用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占領」;康熹則維持原來「占領」用詞。

薛化元分析,荷西「治」臺,是指荷蘭、西班牙統治臺灣,而荷西「入」臺,則不承認中國以外的國家合法統治過台灣。

新課綱將「鄭氏統治時期」改為「明鄭統治時期」,翰林、華興、史記、南一等版本標題都修改為「明鄭」,康熹則維持現有的「鄭氏」,龍騰也維持「鄭氏」,但在內文有說明「明鄭」的由來,三民標題則為「漢人政權建立」,行文使用「鄭氏」。

黃克武說,鄭成功政權應該是介於明鄭與獨立政權之間,使用「鄭氏」比較中性客觀,使用「明鄭」則拉近鄭氏與明朝的關係。薛化元則質疑,鄭氏政權時期大明已經滅亡,哪來的「明鄭」?

除了用詞的更改,部分教科書內文也引發爭議。當代史琢磨最多的史記版本,敘述「……陳水扁總統時期採用『烽火外交』政策,引起中國大陸強烈反彈。」、 「……美國宣布中華民國國民赴美免簽證,成為第一二九個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的國家。證明中華民國雖然只有二十二個邦交國,但追求實質外交的成就,卻能讓台 灣成功走向國際。」

新教科書有色彩

稱319案「為民主蒙陰影」史記版在敘述二○○四年總統大選時也寫:「儘管選舉前一天發生了三一九槍擊事件,為臺灣的民主選舉蒙上一層陰影……」。黃克武認為,近代歷史應避免使用褒貶的字眼,不須有情緒,盡量中性為佳。

從各家新版教科書內容調整可見,課綱用詞的變動,直接影響到教科書內容。事實上,這樣的用詞爭論,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進行的一○一課綱審定時就曾發生過,但 當時的召集人黃克武認為,歷史用語盡量使用中性字眼,例如接收臺灣、日治等,遣詞用字是所有委員都有共識,達到「微妙平衡」。

翻開一○一課綱研修小組名單,除黃克武外,包括多名重量級歷史學者如中央研究院院士陳永發、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林滿紅與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等,而這次微調課綱的檢核小組召集人王曉波當時也參與,做出的結論可說已凝聚各方觀點的「共識」。

然而,課綱檢核小組原本任務為檢視教科書用詞,權責不在修改課綱內容,卻在臨時動議下,把「課綱微調」加入工作內容。而十一人檢核小組中僅兩位歷史學博 士,其他如王曉波為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大寧是佛光大學中文系教授、朱雲鵬是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等,這樣的組合大幅改寫由二十多位專業歷史學者決議的一 ○一課綱,過程又未公開透明,難怪許多平常不願上媒體的歷史學者都站出來反對。

公民課本不提美麗島

怎交代陳水扁、蘇貞昌崛起?

除了歷史之外,「公民與社會」微調課綱爭議也很大。調整幅度最大包括,在人權章節的說明刪除白色恐怖、良心犯片段,理由為白色恐怖在歷史課本中已有詳盡描述,無須重複;另在多元社會章節,增加台灣社會「具有深厚中華文化傳統」的論述。

儘管教育部強調修改課綱的「說明」文字,不具拘束力,但康熹版將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描述全數刪除,全華版將「中壢事件」與影響台灣民主至深的「美麗島事 件」全數刪除。外界質疑,要如何向學生說明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在台灣的民主地位,和前總統陳水扁,以及曾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謝長廷等「美麗島辯護律師世 代」何以成形?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成員、台南一中老師郭復齊認為,公民課綱微調刪除以台灣白色恐怖說明人權,修改成殖民地政府濫用權力對殖民地迫害,反而將人權的說明抽象 化,「人權教育必須與白色恐怖、小警總、爭取言論自由,這些在台灣真實發生的事情做結合。」歷史教育最重要的是尊重史實,公民教育重視的也是思辨能力,由 於微調課綱內容不夠客觀,也未遵守程序正義,才引發極大爭議。如何讓課綱史觀爭議達到學者所倡議的「微妙平衡」,避免付出更大社會成本,考驗執政者的智 慧。

戒嚴解嚴不見了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薛化元說,在威權時代,執政者教育人民威權才是好的,因為可以帶動經濟起飛,現在卻要改變?

荷西治臺變入臺

薛化元說,荷西「治」臺,是指荷蘭、西班牙統治臺灣,而荷西「入」臺,就表示台灣不屬於荷西治理,不承認中國以外的國家合法統治過臺灣。

日本統治變殖民

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黃克武說,「日治」是中性詞彙,「日據」、「日本殖民」都有價值判斷。

公民課綱微調後,教科書上美麗島事件不見了

— 新版教科書爭議重點

101課綱

介紹公民社會保障人權的必要性,??例如,我國的白色恐怖、良心犯、德國納粹等政權清除異己的種族大屠殺等等。

舊版教科書(新版中遭刪除內容)

蔑視人權的歷史教訓:

1977年,由於國民黨在桃園縣長投票過程中舞弊做票,引起中壢市民憤怒,上千名群眾包圍中壢市警分局,搗毀並放火燒警察局,是為「中壢事件」。1979年,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在高雄市組織群眾進行示威遊行??即為著名的「美麗島事件」。

這些衝突說明當時臺灣人民對民主與人權的渴望,及當人權受侵害的反撲,也因為這些渴望與抗爭,臺灣民主才逐步累積化成今日的果實。

我國白色恐怖:

1949年,國民政府自大陸撤守來到臺灣;政府基於國家安全,由臺灣省警備總司令發布戒嚴令,??戒嚴期間,情治單位全力大幅擴充,人民言論出版自由受到 壓制,民眾也不得組織政黨??。《憲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權受到相當限制。??軍警和情治單位對人民權益曾有重大侵犯,造成民眾恐懼心理,這段期間稱為白色 恐怖時期。

微調課綱

介紹公民社會保障人權的必要性??例如,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

新版教科書(新版修正後內容)保障人類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臺灣在二二八事件後期到解嚴後兩年的白色恐怖共43年期間,因思想、言論涉及叛亂罪,被依《動 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逮捕受難者有8296人,其中1061人被執行死刑,遭槍決的1061人,經調查發現,本省籍占六成三、外省籍占三成五,政治受 難者身分涵蓋社會各階層。

無關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描述。

圖說:課綱微調引發爭議,學生在教育部前張貼日前輕生的學生林冠華照片,抗議洗腦教育。

 



教科書理論中的漏洞

Donald Trump上台之前,揚言要炒掉聯儲局主席耶倫,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耶倫與前一任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是同一類人,都是相信量化寬鬆、低息環境可以救經濟,而Trump的主張是加息,把經濟環境盡快恢復正常,甚至走強美元路線。



針對印銀紙可以救經濟這個論述,曾經聽過陸東近年的演說,他非常反對這個概念,更提出過一個比喻,印銀紙可以救經濟,猶如食白粉可以醫病。美國吃了很多年白粉,可悲的是不只美國染上毒癮,而是全球都染上毒癮。我們看到近年資產價格泡沫被「印銀紙」吹得多脹,你可有所斬獲呢?

有部份人多年來經常叫人小心,指借錢者,賺息、賺租者,遇上加息,死路一條。其實這些人也錯過了吹脹資產價格泡沫的機會,當然人人背景不一,可承受的風險各異,小心駛得萬年船也是好策略。然而,若你在這些年來做了一個進取的借貸者,這是一個好時機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借貸風險水平,以應對進入加息週期與及強美元的年代,因為我們都不太清楚Trump可以有多瘋狂。

近日看了一段影片,主角孫栢文是一位我十分喜歡的財演,喜歡他的原因是他夠率直,別人笑他是財演他又認,估錯又認錯,自嘲自諷全無問題,很多時討論起來抵死有趣,看他的演說一點也不悶,而且他的說話多是有立場有觀點,有時可能太偏激,亦不能苟同,但有趣的論述聽聽無妨。而且孫兄也非全是「吹水」,對金融、地理、歷史也頗有認識,曾經聽過他談香港發展史與及歐盟的起源,津津有味。

這段影片也很有趣,其中一個談到印銀紙刺激經濟的理論,相信這是經濟101,最基礎的東西,也成為大家的常識。貨幣多,利率低,可推動經濟。相反,貨幣少,利率高,生意難做,經濟變得冷卻下來。政府就利用這些法則去控制市場上貨幣的流動,猶如煲湯睇火一樣,經濟差時印銀紙、減息,經濟過熱時停印銀紙、加息,甚至加稅。

美國也印銀紙,金融海嘯之後,足足印了8年,其實不只這8年,美元自1971年脫離金本位,美國應該沒有停止開動印鈔機,印銀紙有用嗎?不少專家都提出一個重點,是印出來的銀紙到底有多少進入實體經濟之中,還是只在股市炒炒賣賣。

除了美國,印銀紙最厲害的國家相信是日本,為何日本印了二三十年印紙,利率也超低,使今時今日全球投資者都借日圓去炒資產,但它的經濟還是沒多少起色呢?若日本所印出來的銀紙沒有到實體經濟,而是到股市中炒炒賣賣,至少也好像美股一樣屢創新高才是,但日本股市也是死氣沉沉多年,到底印出來的銀紙去了哪裡呢?

從微觀的一些觀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原來日本有一行生意很好做,就是賣夾萬,日本的夾萬經常賣斷市,每家每戶都要裝個夾萬。每一次日本央行印出來的一萬Yen面值的銀紙都會被提光,可能因為日本人怕負利率,所以把銀紙提出來,但又不代表所提出來的銀紙都會流到市面上,日本人沒有因錢多了而增加消費,沒有增加投資,不買股樓,原來大多只會把銀紙收藏於家中。

民生經濟最終也是國民對國家的信心問題,日本人對國家前景失去信心,沒信心消費,沒信心生育,這使經濟繼續差,進入了惡性循環,這個情況之下,即使用金融政策也未必救得了,就算狂印銀紙加負利率,國民也有方法不消費,就是靠家中的一個夾萬。

政客總喜歡有適度通脹,就是希望鼓勵國民花錢,但如果國民預期通縮,對前景失去信心的話,很難推動經濟。這個「夾萬現象」,教科書也鮮有提出,有趣。如果大家對日本置業有興趣的話,不妨也想想這個「夾萬現象」,又想想日本的人口趨勢,分析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9TQf9MHVM&list=PL2FflE5xSM4SB9vazF_dcYmop-HiucsPD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