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名經濟學家王 于漸教授不再擔任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之後,專心於經濟研究工作,有時間寫文章,刊登於佢嘅個人網站(www.wangyujian.com)及《信報》。 現時潮流興用漢語拼音,棄用洋名,即使叫慣叫熟嘅朋友,亦要識趣。王教授素來叫做Richard Wong,依家個人網站就名為wangyujian,算係追上潮流,譬如俞琤就叫俞琤,不是Winnie,陳婉瑩就是Ying Chan,不是Winnie Chan。愛同仔女講英文,一定要仔女讀英文幼稚園、英文小學、英文中學嘅老友記,請注意嘞,名人逐漸棄用Peter、May、Paul、 Johnnie……中文名譯為英文,用漢語拼音更馨香。 閒話少講,王大教授係芝加哥學派傳人,與科大雷鼎鳴教授份屬校友,寫經濟文章一定得罪啲社會派、社工派、左傾文化派與自命先進派。一月廿二日王教授在《信報》發表:「制訂競爭法宜三思」,蘇錦樑副局長大概唔係幾啱聽。王教授提出一個個人實例: 「舉個實例,為確保教材質素,教科書受教育署嚴格監管,正因此,製作成本很高;由於教材呈審費時,得失難料,很少新出版社加入,來來去去只有幾家熟悉官方程序的老字號。 多年前兒子讀小學時,我有一次為他買教科書,翻到一種中文課本,講述中秋節一家大小賞月,除了月亮,竟然還看見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我可以想像,中文課本審批時,大概只攻一點中文,不及其餘。 我把這本書寄給當時的教育局局長。其後從內行人處得悉,由於審批成本高,有些出版商選用作者時削足就履。我相信若教署撤銷監管,教科書不但會較為廉宜,質素可能也較好。現在有網絡提供各種資訊,只要讓市場發揮作用,可以相信,學童很快就會有又好又負擔得來的教科書。」
實 際事務往往與官僚規劃管制思維相反,教育局堅決不改、不放棄批審教科書,王教授指出出版社只有幾家老字號,咁目前又唔止幾間嘅,將來幾年可能會。據書商數 字,一九九六年香港有五十八間教科書出版社,到二○○九年只剩番十七間。採用三三四新學制之後,一啲中學禁止中四學生讀七科,只准讀四加二,四科必修,兩 科選科,靚女K嘅姪女在何東女子學校就讀理科,但學校停開物理科,理科生只准修讀化學與生物。出版物理學教科書嘅出版社喺虎年真係苦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