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立SOP 從台灣複製伺候竹科新貴的成功經驗 佑生讓上海產婦體驗豪華月子


2010-8-2  TWM





一輩子只「生」一次,讓上海女人這二、三年來越來越懂得善待自己,流行到「月子會所」坐月子。佑生如何搭上這波新風潮,將台灣月子中心的整套服務,引進上海發揚光大?

撰文‧林孟儀

這二、三年,具經濟基礎的白領八○後(一九八○年後出生)中國女性,流行到專業的「月子會所」坐月子,光大上海地區就出現了十多家月子會所。

商機驅使下,台灣相關業者、大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紛紛投石問路,準備西進!目前上海地區就有兩家:喜洋洋和佑生,前者幕後金主為台灣婦產科醫生,後者主要股東和團隊來自竹北知名的佑康月子中心。

坐月子中心設在五星級飯店後發先至的佑生,去年九月三十五間房的徐匯店才開幕,預約就已滿到今年底;緊接著有六十六間房的普陀區店,即將在七月底開張。佑生如何掌握月子會所這門方興未艾的生意呢?

熱鬧程度可比台北忠孝東路的上海徐匯區,佑生就隱身在華美達新園酒店十三樓。電梯門一開,有駐衛警和門禁管理把關,內部裝潢時尚雅致。再來到普陀區,附屬五星級明捷萬麗酒店的高級出租公寓,佑生占了三層樓;時尚的大廳、樓中樓套房,宛如精品旅館,很難相信這裡是月子會所。

沒 錯,上海高檔的月子會所都開在飯店裡,佑生總經理曾曉萍解釋,中國這幾年為了奧運和世博,飯店如雨後春筍般興建,而月子會所需要配有衛浴的標準套房,剛好 可以去化飯店和地產開發商多餘的空間。「消費者的心理是:『我在五星級飯店坐月子!』上海人很愛面子的。」曾曉萍笑說,這樣的組合,是三方各取所需的結 果。普陀店就是新加坡開發商邀請進駐的,嬰兒室、游泳池等,完全配合佑生需求裝修。

不過,佑生二個會所每月租金各要新台幣二百萬元,並不便 宜,幸好人力成本只要八十萬元;算一算,單店成本只略低於台灣每月經營成本三百萬元。她提到,台灣人事成本高,約占二百萬元,一位台灣護士的薪水,可抵 七、八位當地護士。幸而佑生收費約三到五萬人民幣,單日收費一四五○元人民幣,比台灣貴,依然很有獲利空間。

比裝潢、比硬體,砸錢就有;比軟體,台灣人的服務標準,極具競爭優勢。

有SOP才能快速複製

「我發現拿台灣五成的實力,真的只要施力五分,這邊的媽媽就很滿意。來中國開月子中心,只會成功不會失敗!」親切爽朗的曾曉萍突然大膽表示。她曾是竹北兩大頂級月子中心惠生和佑康的創辦人之一,去年帶著佑康的團隊和經驗,到上海找商機。

上海當地的月子會所,喜歡找知名醫生站台,但實際照顧產婦的「月嫂」,往往只是幫傭打掃的「阿姨」,不具護理專業、對月子照料的知識也欠缺標準化;產婦只能碰運氣,看遇到什麼樣的月嫂。

所 以,曾曉萍將佑康在台灣服務竹科新貴的經驗複製到上海:除了六位直系親屬,其餘訪客都不能進房探視,且只能在育嬰室隔著玻璃看寶寶;育嬰室二十四小時不拉 窗簾,不怕家長隨時監看。另外,室內的感染控制採取高標準,護理人員要接觸嬰兒,必須消毒雙手。而佑康在台灣已獲得國際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服務產業的SOP等於ISO,表示我們有複製的能力!」曾曉萍說。

這些服務超乎上海產婦們的預期,儘管不做廣告,醫生、律師、企業白領客層都自動口耳相傳、營造口碑。不過,入鄉得隨俗,上海人不喜歡吃麻油雞,而且產婦們連上完廁所,也會請護理人員來幫忙擦屁股!畢竟她們認為花了錢,就是來被伺候的。

竹北佑康一年營收台幣五、六千萬元,毛利三成,稅後純益一千二百萬元。在上海,佑生資本額人民幣一千萬元,雖一床難求,但前半年都得看虧。「別先看獲利,要先看媽媽的需求,只要把每位上門的媽媽月子做好,自然會有盈餘。」曾曉萍堅信。

為 了想讓更多人體驗佑生的專業服務,曾曉萍大膽採用先體驗再付費,免訂金、前金的特殊戰略,甚至還祭出入住後三天內不滿意免費無償退房口號,讓人為她捏一把 冷汗。「坐完月子,最後不付錢沒關係啊!只要媽媽們還是很讚賞我們,總比硬跟她收費,但從此不肯介紹朋友來還好吧?」她不以為意。

新穎的服務模式,讓成立一年多的佑生快速闖出一片天,目前來談加盟的案子就有十二件,最遠來自四川。但上海月子會所的倒閉率高達三成,消費者挑剔刁鑽,一個負面評價,就足以讓月子會所倒閉。

在這個如履薄冰的新興市場,已搶得先機的台商,仍得靠專業服務才能勝出!

佑生 Profile

總經理:曾曉萍(中)

中國成立時間:2009年9月店數:上海 徐匯區嘉匯店、普陀區品尊店共二家

佑生成功心法

1.大膽祭出先體驗後付費的行銷策略,吸引消費者上門2.不看商機,先看需求,把上門的產婦月子做好,盈餘和口碑隨之而來3.將服務竹科新貴的最高標準SOP,全數複製到中國,高於消費者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29

国内车市下滑成定局 豪华车市独善其身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3065240546/

 整体下滑的中国车市上,豪华车市有望成为今年唯一的亮点。

  与往年不同,今年车市的年终"盛宴"——广州车展上,国内更多的车企老总对于明年车市预期"噤若寒蝉",这与往年的兴致盎然形成鲜明对比。

  全年车市已近尾声,3%左右的同比增幅是绝大多数业内专家、企业高管对车市的判断。与前几年动辄30%以上的增速相比,下滑幅度明显。

  但是,豪华车市依旧保持较高增速,成为车市下行通道中唯一仍保持上升势头的细分市场。根据豪华车制造企业的统计,今年1~10月份国内高档车市场的同比增速为37%,是乘用车市场增速的将近4倍。

  高档车的整体规模有望从去年70万辆,扩大到今年93万~95万辆左右。"到年底最后两个月,各个品牌都在使劲把量推高,可能增速还会更快,市场规模也会更大。"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道。

  猛增的势头在广州车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相对于大众化车型的冷清,豪华车集中的展馆人头攒动、热闹不已。

  据媒体报道,车展开幕两天内价值百万以上的豪华车售出12辆,售价420万元的阿斯顿·马丁已被下订单。

  保时捷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多个品牌皆推出了首发新车,其中不乏新保时捷911、法拉利458敞篷、玛莎拉蒂GranCabrio等多款重量级豪车。

  标价1.5亿元的劳斯莱斯套餐再次登陆广州车展,足见中国市场对于顶尖奢华豪车的需求依旧旺盛。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中产阶层的壮大和兴起,也使私人消费和汽车消费有一个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人会趋向于购买高档产品和豪华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高档车今年大放异彩,部分得益于这一市场刚刚起步。张晓军便向记者坦言,从奥迪的统计来看,销量的70%到80%都是换购用户,也就是把已有的中高级车升级为豪华车,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高档车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

  "从豪华车类别作为高档车的细分市场来看,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有率在7%左右,美国市场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其他一些国家可能更高。这很容易看出,中国豪华车潜力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康思远预测道。

  奔驰汽车同样将在华同比36%的增长速度归功于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快

  豪华车的刚性需求给几乎每一个汽车制造商的业绩报表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沃尔沃汽车中国经销业务总裁兼CEO Richard Snijders表示,今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销量将从去年的3万辆出头增长至4.8万到5万辆;而明年销量则有望实现高达40%~50%的增幅

  根据沃尔沃汽车之前的战略目标规划,2015年在华销量将达到20万辆,到2020年将年销量增至80万辆,并向豪华车龙头宝马、大众奥迪和戴姆勒奔驰挑战。

  而更为小众的捷豹路虎汽车,今年前10个月在中国销量达到32143辆,同比增长60%,其中,路虎销售了27761辆,捷豹销售了4382辆。

  不断攀高的销量使得身处其中的厂商们对于明年车市的预期普遍乐观。张晓军认为,按照现在的情况,明年车市会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增速,特别是高档市场。

  "现在明显感到这几年来高档车所占的比重在整体乘用车市场里比较大。在中国去年是6%,整个细分市场里高档车占6% ,今年会提高。现在全球平均是10%,欧洲20%左右,这说明高档车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张晓军如是说。

  看到市场机遇的同时,不少豪华车企业也开始居安思危。"明年的市场会有增加,但是不会像以前发展得那么迅猛。"捷豹路虎中国销售及售后服务运营执行副总裁罗伯逊表示,捷豹路虎设定了现实的,但又颇具野心的目标,原则是不跟宝马、雷克萨斯、奥迪、奔驰等品牌去做量的比较,会继续做大高端小众市场。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豪华车企加速建设本地化工厂。一汽-大众奥迪佛山新工厂、宝马第二工厂纷纷于下月初小范围试生产。捷豹路虎也在抓紧报批合资项目。

  但与此同时,豪华车企业在为未来的市场饱和做准备。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陆逸告诉本报记者,宝马是"一只眼睛看到机会,另外一只眼睛看到风险,随时协调战略"。

  宝马集团在广州车展期间宣布,未来会将国产宝马5系轴距版用于出口。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豪华车企业眼中,中国即将慢慢变成向全球输出产品的生产基地。

  中国市场与全球车市越来越融合,竞争必将日益激烈。

  刘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4

2012年內地豪華車銷售排行榜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10sr.html

增長是大大的,價格是憋屈的。

 

4月份,奧迪繼續榮登榜首。銷量達到34,008輛,同比增長45%,再次刷新內地高檔車市場單月銷量紀錄。其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達到123,483輛,實現42%的增長。

 

排名第二的寶馬儘管華晨發力迅猛,但是進口車型不給力,此消彼長。

 

排名第三的奔馳銷量繼續下滑,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要反思了。

 

凌志和捷豹路虎繼續高歌猛進,這同市場經常性的缺貨吻合。塔塔也決定將捷豹陸虎放在內地生產了,好消息。

 

2012年内地豪华车销售排行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4

豪華汽車,建廠!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725


  寶馬和英菲尼迪正在中國的豪華車市場掀起一浪新的擴充產能的潮流。


  「我們在過去幾年已經完成既定目標,但我們還要超越目標,不會停下腳步。」5月24日,在寶馬新建的瀋陽鐵西工廠內,寶馬集團董事長諾伯特·雷瑟夫博 士公佈了新的產能擴張計劃,並如此表述這個德國豪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雄心。僅僅4天之後,在距離瀋陽幾千公里之外的襄陽,英菲尼迪國產化一事也最終塵埃落 定。


  新的擴張計劃中,寶馬對新老工廠分別實行產能改造。這一計劃此前已悄然開始。2012年1月底,寶馬的瀋陽大東工廠新的產能擴張項目召開過環保專家評審會。通過評審後,大東工廠的產能將由每年10萬輛增至16萬?輛。


  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戴雷(Daniel Kirchert)曾在3月接受《第一財經週刊》採訪時透露,瀋陽鐵西工廠的中期產能將達到20萬台。中國環境保護部在4月28日發佈的公示文件顯示,這個項目已在批覆當中。


  如果將寶馬在瀋陽鐵西、大東兩個現有工廠的產能考慮在內,那麼提升產能後,寶馬在華產能將從之前的20萬輛提升至36萬輛。


  另一邊,在日產最終將襄陽工廠敲定為英菲尼迪的國產化產地後,為了實現英菲尼迪在2014年推出兩款國產車型的目標,日產方面表示也將對襄陽工廠的產能實現擴充。改造後,預計全廠產能將從13萬輛提升到25萬輛,但日產方面並未給出改造後英菲尼迪的具體產量。


  作為進入中國市場最晚的日系豪華車品牌,在國產化步伐上,英菲尼迪卻是邁得最激進的一個。英菲尼迪2011年的在華銷量僅為1.9萬輛,不僅遠落後於德系豪車品牌三強,甚至距離在華最暢銷的日系豪車品牌雷克薩斯的5.6萬輛的銷售成績還有很大距離。


  但在雷諾-日產聯盟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計劃內,他早已為英菲尼迪制定了2016年實現銷售50萬輛的宏偉目標,並試圖在未來5年內加速追趕傳統的德系三強和豐田公司旗下的雷克薩斯品牌。


  中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按照日產的說法,2016年中國銷量目標計劃佔據全球銷量10%,即5萬輛。「中國襄陽實現國產化將為這一目標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持。」東風日產總裁中村公泰說。他堅信英菲尼迪的國產化正是縮小與競爭品牌銷量差距的關鍵步驟。


  對英菲尼迪而言,國產化將解決由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不利的影響,同時在國內組裝整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在日本生產帶來的成本攀升壓力。英菲尼迪中 國事業部總經理呂征宇承認,2014年實現國產後,英菲尼迪的成本存在降低10%的空間,還能為這個品牌的售價創造更多下行的空間。


  和英菲尼迪不同,對寶馬來說,這次產能擴充更重要的目標是為中國市場提供專門定製的車型:大東老廠區主要負責寶馬5系車型的生產,而新的鐵西工廠將生 產寶馬X1和新的長軸距版寶馬3系兩種車型,新的長軸距版3系將是寶馬在中國市場上與其他豪華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主力車型。


  隨著奔馳、奧迪、沃爾沃等廠商之前就升級了產能,這樣的擴張或許還將持續。在這些豪華車車企眼中,未來中國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11年,在成熟汽車市場,豪華車銷量平均達到汽車總銷量的15%,其中德國這一數字高達30%,中國市場的這一數字則在8%。


  在這一輪擴張浪潮中,隨著外國豪華車國產化進程加快,豪車入門級車型下探的價格將為豪華車吸引到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從而擁有更加廣闊的增長空間。


  在LMC汽車諮詢公司的亞洲研究經理曾志凌看來,這種擴張勢必會對大眾汽車市場裡2.4升大排量高端車型造成很大衝擊。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週刊》採訪 時表示,以排量為2.0L新寶馬3系的318i領先型為例,現在商家報價可低至23.99萬元,而排量為2.4升的雅閣EX版價格也在19.99萬元至 24.98萬元之間。


  不僅大眾汽車市場高端車型會遭受衝擊,進口入門豪華轎車的利潤也可能被蠶食。為了增強競爭力,進口豪車品牌變相地打起了價格戰。2012年年初,雷克 薩斯和經銷商為CT200h車型推出了低首付低利率的促銷方式,購買者可以獲得最低首付20%,最低利息1.99%,最長3年貸款期限的等額本息優惠,廠 商還會就此對經銷商給予補貼。北京博瑞雷克薩斯的一位銷售顧問向《第一財經週刊》表示,儘管銷量穩步提升,但這樣的政策並未達到經銷商對利潤的預期。


  「有朝一日可能對所有的品牌來說,最大的單一市場就是在中國。」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史登科博士(Christoph Stark)如此向《第一財經週刊》描述了中國市場的前景。當所有豪華車品牌緊盯中國市場的潛力時,激烈競爭難以避免。「當這些車企完成產能擴張後,他們 的價格戰勢必打得更猛烈。」曾志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3

無錫紡織虧損四成 榮氏老廠變身豪華會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5/1ONTQxXzUxNDk1OA.html

21世紀網獨家報導

在很多本地人看來,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始終是無錫支柱產業的紡織業,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儘管象徵著榮氏家族榮耀的「榮巷」、榮氏故居,以及最初由榮氏家族創辦的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的原址(下文稱「一棉」)雖猶存在,這個由榮氏家族一手創立的產業,卻已不復當年的輝煌。

21世紀網從無錫市紡織工業協會獨家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無錫市紡織業約有326家企業出現虧損,同比上漲84.18%,虧損面則增加了17.14%至37.39%;企業虧損額同比上漲158.66%,累計出現6.53億元的虧損額。

實際上,無錫紡織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還只是全國紡織業的一個縮影。

據7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的數據,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44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3個百分點。

從 企業效益來看,企業利潤持續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17億元,同比下降2.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4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8.6%,較上年同期高5.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28.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22 個百分點。

无锡纺织业

從一棉到五棉,紡織廠曾在無錫到處開花。

圖為昔日輝煌的無錫第一棉紡織廠,經翻新和裝修過現已變身高檔私人會所。

榮氏家族的榮耀

學前街與解放環路的交界口,是無錫市的古運河,在夏日微風的吹拂下,古運河水微波蕩漾,就在古運河畔矗立著幾棟破舊的老廠房,與周圍現代建築的對比下,顯得十分突兀。這就無錫第一棉紡廠的原廠址。

「一棉曾經是榮家的企業,雖然現在是國企,但很多(無錫當地)人每當提到一棉,都很自然的聯想到榮氏家族。」一位無錫市民告訴21世紀網。

一棉由容氏家族的掌門人榮宗敬、榮德生創辦於民國九年,十年後,即擁有了全中國24%的紡紗能力,被譽為當時中國的「棉紗大王」。新中國成立後,榮毅仁在政府幫助下,率先把榮氏家業實行公私合營。如今,一棉仍然是一家國有全資企業。

一棉的原廠位於無錫市的市中心,是無錫市「寸土寸金」的區域,因此,如今無錫一棉很多老廠房經過翻新,已經改建成了豪華私人會所。

「這些建築都是以前一棉的老廠房,古運河邊的還沒有改造,現在已經保護起來了,不准隨便進入,未來很可能也會重新翻新的。」曾經在一棉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老工人,指著那些熟悉的建築告訴21世紀網。

无锡纺织业

一棉老廠附近的古運河,川流不息的河水彷彿在訴說,無錫棉紡織業曾經繁華的歲月。

雖然與周圍格格不入,一棉老廠房附近卻被無錫人視為風水寶地。古運河和大運河自此川流而過,老廠房附近也被開發成最為高檔的商品住宅,「西水東」和「京梁合」兩個小區被當地人稱為「引領無錫最奢華」的住宅區。

榮氏家族的榮耀還是無錫人最驕傲的一件事,但榮氏家族所從事的行業之一:紡織業,如今卻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困境。

「以前紡織業是無錫的支柱產業之一,從一棉到五棉,再到大大小小的民營中小紡織廠,紡織廠在無錫到處開花。尤其是曾為榮氏家族的企業一棉,最輝煌的時候廠裡的工人有一萬多人。」提到以前無錫市棉紡織廠的輝煌,就連當地出租車師傅都得意洋洋的回憶。

但好景不長,處境日益困難的棉紡織廠們已幾經合併。「二棉、三棉、五棉如今都合併到和一棉了,如今在距離市中心20多公里的錫山區。」

「以前能在一棉廠裡上班是很了不起的事,如今的無錫本地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一棉廠了,(廠裡)都是外來妹。」一位無錫市民如是的說。

无锡纺织

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另一處未經翻新和裝修的廠房,旁邊就是名為『西水東』的高檔商業住宅。

无锡纺织业

紡織工業多項指標都在惡化。

紡織業光輝不再

8月31日,星期五。本該是正常上班的工作日,但是位於無錫市錫山經濟開發區芙蓉中一路128號的協新毛紡織有限公司(下稱「協新紡織」),卻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休息,廠裡沒有什麼人。以前管理人員都是週一至週五上班,但是今年以來,因為訂單不足,廠裡每週開工四天,休息三天。管理人員也跟工人上班一致,週五也休息了。」協新紡織的一位工作人員無奈的告訴21世紀網。

由於是休息日,廠內既沒有任何工人和車輛來往,也沒有機器的轟鳴聲,佔地面積200畝左右的廠區,顯得特別空曠和蒼涼。

就在幾個月前,協新紡織還擁有800左右的工人,這些工人分為三班,每班工作8小時,一天之內三班倒。這種情況下,工人正常上下班,而廠裡的機器是24小時運行的。

如今,協新紡織的工人總數已經不到600人了,三班倒變為兩班倒,工人的8小時工作時間拉長至12小時換一班。從來沒有停過的機器,目前每週也出現三天的休息時間。

「沒辦法呀,產品沒有銷路,生產出來也只能放在倉庫裡,現在倉庫裡積壓了不少貨了。更何況由於成本上漲,有的品種生產出來就注定是虧損的,那還不如不生產呢」說到此,上述工作人員語氣中飽含苦澀。

工作時間變長了,工人的總數量減少了,但工人們的收入卻不增反降。據其介紹,以前一般工人每月的工資大約在3000元左右,現在每月可能只有1500元了。

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在亞洲經濟危機,以及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是不是同樣出現這種情況呢?

「以前我們廠從來沒有出現過停工的情況,即便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和08年經濟危機時,都沒有今年情況困難。」對於上述疑問,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瞭解,始建於1935年的協新紡織已擁有近80年歷史,它不僅是我國民族毛紡工業的搖籃,還是我國紡織工業的重點企業。

目前,協新紡織擁有精紡紗錠25000枚,年產高檔精紡呢絨可達600萬米,產品60%以上遠銷北美、歐洲、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身為一家大型企業的協新紡織還僅僅是無錫市紡織企業的一個縮影,「協新經歷了快80年發展的廠如今都開工不足,其他中小紡織廠的情況可想而知了。」一位曾在紡織廠工作的當地居民告訴21世紀網。

據瞭解,無錫市紡織工業增速繼續放緩,經濟效益繼續下滑,形勢嚴峻。

無錫市紡織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紡織企業銷售收入為834.68億元,同比微漲2.85%。但是實現利潤僅為30.74億元,同比增幅為-16.26%。

嚴峻的形勢中,紡織企業的虧損面大幅增加,數據顯示,紡織業虧損的企業個數高達326家,同比上漲84.18%。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約為65323萬元,同比上漲158.66%。

與此同時,紡織業的產成品存貨以及企業的應收賬款卻在攀升。上半年,紡織業的產成品存貨額高達122.67億元,同比上漲13.93%;企業應收賬款同比上漲12.72%,上半年累計額為154.71億元。

(21世紀網:饒玉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29

豪華車廠為何“集體失聰”?

2015-02-02  NCW
 
 

 

在經銷商聯手反擊下,奔馳、寶馬、奧迪三大豪華品牌為經銷商發放幾十億美元的紅包補貼虧損,奇怪的是,在中國汽車市場放緩跡象明顯,經銷商抱怨連天的同時,汽車品牌仍然沒有改變慣有做法◎ 財新記者 朱世耘 文zhushiyun.blog.caixin.com 長久以來,豪華汽車公司都能保持高端嚴謹的品牌形象。

這就使得最近一段時間奔馳、寶馬、奧迪與中國經銷商之間的博弈以及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格外令人吃驚。

去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經銷商罕見地聯手挑戰汽車主機廠商。據媒體報道,寶馬在中國的多家經銷商組成聯合會,約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提車,拒絕參加寶馬組織的活動。如果寶馬不能答應其要求,寶馬經銷商聯合會將擇 機召開新聞發佈會。

經銷商要求寶馬提供補貼以彌補自己2014年的虧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CADA)也站在經銷商一邊,公開呼籲外資車企分擔經銷商的壓力。

經過幾輪談判,寶馬最終同意經銷商的要求。1月5日, 寶馬發佈題為《寶馬和經銷商面向未來輕裝前進》的公開信,表示已在財務支持和商務措施大方向達成一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宋濤透露,寶馬同意向國內汽車經銷商支付51億元補貼,約合8.2億美元。

隨後,奧迪、奔馳、一汽豐田、進口大衆與保時捷的經銷商也加入到“求補貼”的行列。

在寶馬與經銷商進行協商的過程中,奧迪與奔馳先後出台了經銷商補貼政策。2014年12月初,奔馳中國以“特殊銷售質量獎勵”名義,為經銷商提供約10億元資金,用以獎勵銷售到本地的車型。而在奧迪年會上,奧迪宣佈將為 經銷商提供20.5億元年度補貼,同時將 2014年經銷商考評體系的14項里減少CSS 服務、CSS 銷售、保有客戶可接受度、潛客信息的準確性、銷售培訓率、服務人員資質等六項,降低與考核分數相關的考核返利,提高固定返利比例。

一汽豐田的經銷商也通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一汽豐田提出包括大約22 億元補助在內的九大要求。對此,一汽豐田並未給出明確答複,而是于1月5日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回函,表示2014年豐田單車綜合補貼達5640元,返利水平達10.6%,傭金提升了0.2%-0.4%,總計33億元。

與奧迪同屬大衆汽車旗下的超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也未能幸免。 2014年底,經銷商聯合向保時捷提出補貼2014年經銷商虧損,及討論強制徵收的 CRM 客戶維護費和 CCP 管理費用的合理性,這兩項費用每年合計約2億元。但目前雙方尚未達成協議。

這場還沒有結束的風波,直接誘因無疑是去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速下滑。1月9日,寶馬負責營銷的董事伊恩 · 羅伯森(Ian Robertson)在被問及中國汽車經銷商為何如此公開表示不滿時解釋說: “這是一個行業問題,該市場在上個季度明顯放緩。 ”諷刺之處在於,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也是表現最好的主流汽車市場。1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通報了2014 年中國汽車市場運行情況,中國以2349 萬輛新車銷量第六次登頂全球第一,只是銷量增長速度有所下滑,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速為6.86%,2013 年這一數據為13.87%。

通過對多家豪華汽車經銷商以及業內人士的採訪,財新記者發現,正是6.86% 的增速導致中國經銷商特別是豪華汽車經銷商集體虧損——這個數字未達到汽車廠商2013年年底的預期,而長期以來這些汽車廠商已經習慣于根據自己的產能來制定銷售目標,他們也沒有在市場波動時給自己的經銷商留出應有的緩衝空間。

賠本賣新車

與寶馬相比,奧迪的狀況似乎要好很多:沒有經銷商公開聯手示威,補貼金額也遠低於前者。考慮到奧迪在中國的銷量也高于寶馬,這個成功顯得更為難 得: 2014年奧迪在華銷量57.9萬輛,同比增長17.7%。同期寶馬的數字為45.6 萬輛和增長16.7%。

但一位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說: “奧迪年底的20億元補貼不算什麼,去年一年奧迪通過各類促銷和其他方式,差不多為經銷商提供了140億 -150億元的補貼。這也是為什麼奧迪經銷商沒有在年底跟著鬧起來。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與奧迪相比,奔馳和寶馬沒有能力使用日常補貼這個“減壓閥” 。 “奧迪可以在日常對經銷商進行補貼,是因為一汽大衆奧迪對經銷商的真實庫存情況掌握得比較清楚,寶馬和奔馳是由外方主導銷售,無法掌握這個數據。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不過一位寶馬經銷商則認為,各家處境大同小異,都在賠本賣車,都有庫存壓力。

正如伊恩· 羅伯森所說,中國市場是在去年下半年突然放緩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仍然增長迅猛,但隨後包括反腐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形勢急轉直下。寶馬的數據可以反映這一情況。2014年前五個月,寶馬在華銷量月增速均超過20%,從6月開始一路下滑,至9月已經到達3.7%的最低點。

時近年底,經銷商面臨完成年度任務的壓力。經銷商的銷售目標由各廠商在年初制定。以寶馬為例,寶馬中國確定年度銷售目標後,會把這個數字分解到每一家經銷商身上,經銷商完成“全年既定銷售目標”後,在年底會獲得廠商的一部分銷售返利。返利數額由車輛指導價乘以考核係數得出。

近兩年,經銷商越來越倚重返利。

有經銷商慨嘆: “基本都是不賺錢賣車,甚至促銷時為招攬顧客,把返利也從車價里扣除了。拿不到返利就會賠錢。 ”為了贏得更多市場份額,三大豪華汽車品牌都在全力擴張銷售網絡。財新記者整理數據發現,從2012年開始,豪華汽車品牌的網絡擴張速度迅速提升。

其中2013年,奧迪在華擁有的授權經銷商從295家增加到340家;寶馬從360家變為430家;奔馳擴張幅度更大,從262 家增加到337家。

在老經銷商看來,新經銷商是加劇同一品牌網內競爭的始作蛹者。一位寶馬經銷商抱怨,為打開局面,許多新店不僅直接將5% 的提車差價進行讓利,同時還會讓出8%-10% 的預期銷售返點利潤,從而導致其他同品牌經銷商不得不參與價格戰,新車價格失守。

目前中國經銷商利潤結構中約60% 來自新車銷售,在豪華車市場中,這一比例更高達70% 以上。這導致新車銷售的虧損無法用售後服務收費進行彌補。

還有新店為吸引消費者,對售後服務也大幅打折讓利。

對於汽車品牌和經銷商,中國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不同。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說:“網外競爭是份額之爭,網內競爭是生死之爭。 ”到2014年年底, “每個經銷商都在拼命地完成任務” 。有經銷商向財新記者表示,實在無法完成,為了拿到返利也只能先把車提回來。但庫存本身意味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過去豪華車庫存深度約為1.5個月的銷售量,2014年年底約為兩到三個月。

上述經銷商算了一筆賬:一家大型的豪華車經銷商每年約銷售3000輛車,當庫存深度達到三個月時,相當于有750輛車在自己的倉庫里。按照一輛車50萬元單價計算,佔用資金成本3.75億元。另外庫存車輛本身也會帶來費用。

“一般一輛車的融資利息約為1萬元。租庫的租金一年也要上百萬元,還得加上定期的維修保養費用。 ”他說。

為緩解資金壓力,甚至是為了避免資金鏈斷裂,經銷商們不得不團結起來,向汽車廠商討要說法。

降價的囚徒困境

其實虧本賣車早已成為業內慣例。去年11月,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對外發佈了 “關於督促汽車供應商切實採取措施解決汽車銷售價格倒掛問題的公開信” 。該商會的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經銷商都存在價格倒掛的情況,最嚴重的車型價差甚至高達19.5%。這遠超過大多數品牌的批零比(經銷商提車價與廠商指導價之間的差額比例) 。

以奧迪為例。2014年,奧迪主力產品在市場上都有大幅價格優惠。奧迪A6L 廠商指導價為38.29萬 -74.26萬元,但汽車之家網站上的經銷商報價為27.92 萬-48.27萬元,北京經銷商不乏10萬-15 萬元不等的促銷力度。而奧迪 Q3在24.98萬 -42.88萬元的廠商指導價之下,也同樣有3萬-5萬元不等的優惠幅度。

不難看出,汽車廠商補貼的是經銷商的折扣損失。既然願意提供補貼,為什麼廠商不能直接降低指導價,由廠家來承擔這部分損失?實際上,隨著國產化率的提升,三大品牌都有降價空間。

目前奧迪品牌在華銷售13款車型,其中銷量貢獻主力為 A3、A4L、A6L、Q5、Q3等國產車型。一汽大衆內部人士曾向媒體透露,未來奧迪車型的國產化率將從60%提升至85%。

2015年1月8日,華晨寶馬第100萬台車下線。此時寶馬在華共有3系、5系和 X1三款國產車型,但為寶馬2014年貢獻了27萬輛銷量,占寶馬在華銷售的59%。與此同時,華晨寶馬所有車型的平均國產化率水平提升到40%以上。

奔馳去年全年在華累計銷量28.2萬輛,其中北京奔馳貢獻20.2萬輛,占銷售總量的71%,目前其國產化率為50%- 60%。戴姆勒集團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Joerg T.Burzer 在2014年年底宣佈,奔馳未來在中國的國產化率將增加到70%- 80%。他說: “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我們的物料成本會降低20%。 ”“其中原因在於,在成本考慮之外,品牌定位是影響廠商定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一位接近奧迪公司的業內人士對財新記者分析,奧迪倒是有降價的意願, “但另外兩家不跟怎麼辦?”“15萬元以上才是中高端車、40萬左右才是豪華車,這是中國消費者的一個思維慣性。 ”一位自主汽車品牌高管表達的看法與上述業內人士一致:在價格高度等於品牌高度的消費心理之下,任何一家豪華車品牌要想單獨降價,都將面臨品牌力下降的問題。

為此,一些二三線豪華品牌加大了批零比。有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目前一些豪華品牌已採取階梯式的批零比,暢銷車型仍保持在5%左右的差價,其他車型則上調至8%-10%。更有品牌直接將批零比擴大到30%, “車輛實際能賣出什麼價格,就看經銷商自己的本事了” 。

中國式“野心”

根據產能來制定目標,是跨國汽車廠商制定在華年度計劃的慣例。 “國外是以銷定產,國內是以產定銷。 ”談及目前的汽車廠商和經銷商之間的矛盾時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羅磊表示。

因此更靈活的銷售目標也成為此次經銷商在“求補貼”之外的另一個集體訴求。經銷商提出的方案有兩種:一是寶馬經銷商提出的,與廠商協商2015年銷售目標;另一種是一汽豐田經銷商提出的,除了希望廠家2015年制定不高于2014年實際完成的年度計劃,他們還要求根據經銷商需求配車,最後按年計劃來配比返利。但目前這兩大群體的要求均未被汽車廠商所接受。

“大衆的佛山工廠,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從一款車型到另一款的轉換。 ”一家國內大型汽車主機廠的工程師認為,以銷定產在技術上完成沒問題, “以季度為單位調整銷售和產能是可能的,問題是現在各品牌在華的總產能” 。

以寶馬為例。2014年華晨寶馬銷售數字為27萬輛,但其在大東、鐵西兩大整車工廠,計劃產能為30萬輛。寶馬集團在去年7月表示,將投資3.5億人民幣用于擴產,將年產量提升至40萬輛,擴產幅度超過30%。當然實際產能不止這個數字,因為計劃產能以整車廠一班制計算,如果將生產方式調整為一班半或三班倒,產能就能相應的倍數擴張。

按照規劃,華晨寶馬的擴產工程將於今年3月底竣工。 “實現了計劃產能,才能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上述工程師表示。

盡管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統計的數據,2014年外資品牌在華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預測 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速將低至7%,但新一輪的產能競賽已經開始。按照計劃,2015年,北京奔馳年產能將增加一倍達到20萬輛。奔馳表示,隨著北京奔馳第二工廠投產,未來的產能將可達到35萬輛。而奧迪在華2014年已將產能從40萬輛提升至70萬輛。

目前寶馬還沒有正式公佈其今年的銷售目標。但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預計,在市場放緩的背景下,寶馬在中國的增長會維持在10% 左右。

“產能增加30%,銷售目標只增加不到20%,所以在廠商看來是合理的。 ”在這位寶馬經銷商看來,至少在2015年,“以產定銷”不會有任何改變。

不過,這場風波還是帶來一些改變。1月27日,一汽大衆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葛樹文在全年業績溝通會上表示, 2015年將轉變網絡管理模式,包括構築經銷商盈利模型、簡化考核流程,以及提高經銷商返利0.5個百分點,且為提車即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79

絲路基金起航 高管團隊堪稱豪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5

本文來源一財網,作者李德尚玉,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絲路基金日前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新聞稱,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已於2014年12月29日在北京註冊成立,並正式開始運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透露:絲路基金今年1月6日召開了第一次董事會。

工商註冊登記資料顯示,絲路基金註冊資本615.25億元人民幣,法人股東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 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為金琦,總經理為王燕之,其他董事來自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外交部、商務部、外管局、中投公司、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等部 門。

高管團隊豪華組合

2014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出資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政府多邊合作基金,規劃涵蓋中亞、南 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

絲路基金法人股東為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

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日期是2014年11月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單一股東, 法定代表人為何建雄。

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10萬元人民幣,成立於2014年12月23日,單一股東為中投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克平。經營範圍包括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

除了股東背景高大上以外,絲路基金高管團隊亦可謂豪華。工商資料顯示,絲路基金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金琦,董事、總經理為王燕之。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金琦,女,1955年生,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1984年至1992年在中國人民銀行外事局工作;1992年至1994年在 新華社香港分社經濟部工作;1994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外資金融機構管理司副司長;1999年11月任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副執行董事;2003年 1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2005年5月起兼任中國人民銀行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2009年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黨委辦公室)主任,新 聞發言人;2010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黨委委員。

而王燕之在出任絲路基金總經理之前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主任。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成立於2012年。央行和外管局除了希望通過其能嘗試更積極、更市場化的外儲運用方式、創新外匯儲備運用,也意圖以此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戰略。

綜合工商註冊登記資料及媒體公開報道,除金琦和王燕之外,董事會成員還包括: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田錦塵、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胡學好、國開行投 資總監兼國開金融總裁樊海斌、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中投公司專項投資部總監張勍、商務部財務司副司長郭婷婷、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劉薇、中 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袁興永。

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原則

周小川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有發展和投融資的機會,是因為其中有不同類型的多元融資需求。在“一帶一路”未來會有大發展 的背景下,需要將一些可以做出中長期承諾的資金,用於“一帶一路”有關的項目和能力建設,包括相關產業行業的發展,也包括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總之,有這方面的需求,絲路基金也就應運而生了。

周小川告訴本報記者:“絲路基金的發展將是動態的。如果供求雙方有好項目,又有資金來源,就可以持續做下去。絲路基金有一個特點是投資期限比較長,是需要有回報的,其做的項目也要有效益。只不過是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效益和回報,它目前不含有外援性或捐贈性的資金來源。”

2014年12月,中國政府網公布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出臺的重要金融政策及成效,稱成立總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

周小川表示,絲路基金首期規模為100億美元,由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其中,外匯儲備通過其投資平臺出資65億美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分別出資15億、15億和5億美元。

使用外匯儲備是出於什麽考慮? “中國外匯儲備比較多,可以拿一定量的小比例來做中長期項目直接投資。外匯儲備管理的大原則還是安全性、流動性、保值增值。但是既然多了,就可以拿出來一 小部分用於一些期限比較長的投資。中投、口行、國開行也都有這個積極性,第一批也都加入進來了。”周小川如是說。

工商註冊登記資料顯示,絲路基金經營範圍包括:進行股權、債權、基金貸款等投資;與國際開發機構、金融機構等發起設立共同投資基金;進行資產受托管理、對外委托投資等;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業務。

絲路基金相關負責人稱,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按照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原則設立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重點是在“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中 尋找投資機會並提供相應的投融資服務。絲路基金秉承商業化運作、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尊重國際經濟金融規則,通過以股權為主的多種市場化方式,投資 於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金融合作等領域,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實現合理的財務收益和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絲路基金歡迎境內外投資者的參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21

百度盯上豪華車的那塊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8929.html

百度盯上豪華車的那塊屏

第一財經周刊 李博 2015-06-05 20:59:00

繼Google和蘋果後,百度也日益展現入侵汽車業的野心。在當前大環境下,技術公司和汽車公司的交集已越來越多。

在剛剛結束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宣布將同百度展開合作,在未來的車型中安裝百度CarLife車聯網解決方案,允許用戶通過儀表板查看智能手機上的內容、收聽音樂、使用互聯網服務等。

搭載百度carlife的奔馳F015亮相2015亞洲CES電子消費展

這將是奔馳第一次在汽車上安裝由中國技術公司研發的智能車載信息系統。在蘋果和Google入侵汽車智能娛樂信息系統後,在中國市場上,百度也在瞄準豪華汽車上的那塊屏幕。

今年1月,百度車載智能信息系統CarLife在宣布了同幾家汽車公司合作後,首次大範圍地向公眾展示了它的功能。CarLife同時支持Android和iOS系統,接入手機後,汽車屏幕將切換為CarLife的交互界面。

5月24日,奔馳在CES Asia前一天的“奔馳科技日”現場特意安排了一輛裝有CarLife的原型車。

這家德國汽車公司從4年前開始在中國投入無人駕駛研發的試驗性項目,2013年,奔馳啟動同百度在導航及街景服務方面合作。

戴姆勒大中華區的研發人員解釋稱,百度目前可以提供更為精確的導航服務,從手機的App占有率來看,這項合作對於手機用戶和奔馳車主都是有利的。

“中國消費者生活在互聯世界里,這就是為什麽上述合作對我們如此重要。”戴姆勒公司大中華區CEO唐仕凱(Hubertus Troska)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

事實上,看中百度潛力的不單是奔馳。就在雙方宣布合作的幾天前,奧迪也表示將為中國市場提供帶有百度CarLife系統的產品。在CES Asia的展臺上,奧迪同樣展示了裝有CarLife系統的產品。

“與百度聯手是為了推動我們的汽車在線互聯功能,百度是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奧迪電子開發部總監Ricky Hudi說。盡管這話不乏恭維的成分,但在Google無法向中國提供有效的服務,而其他公司暫時沒有占有更大市場份額時,憑借在搜索、地圖導航等業務上的優勢,百度有望在手機之外的汽車—尤其是豪華汽車的版圖上,獲得擴張良機。

奔馳和奧迪都沒有公布安裝百度CarLife系統的轎車何時上市,但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的消息,為了開發這一系統,奧迪已於今年1月與百度及華為組建了合資企業,百度是主要的網絡服務供應商,華為則是電信設備供應商。

而德國三大豪華汽車品牌的另外一家寶馬,也在去年9月宣布,正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型城市進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嘗試—合作夥伴依然是百度,它為這一項目提供的是高解析度地圖。

奧迪一位研發人員在CES Asia上曾表示,目前汽車公司展示的車載系統是基於過去幾年的研發結果。未來,他們將對交互體驗做更大的提升。相比歐洲一些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對輸入法、觸屏等細節更為關註。

百度對汽車業的野心已日益彰顯,這也使它和汽車公司的關系變得較為微妙和複雜。《華爾街日報》最近的消息稱,3家德國豪華車公司組成的聯盟準備收購諾基亞HERE導航業務的大部分股權,而百度和Uber的競購聯盟則考慮獲取小部分股權。騰訊也聯手四維圖新參與了此次競購。

在車聯網及自動駕駛領域,考慮到Google和蘋果的競爭,獲得精準的導航能力將是汽車公司通往未來的鑰匙。豪華汽車品牌同中國技術公司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或許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01

隔空遙控油門 豪華車改討好滑世代

2015-06-22  TCW




六月十日傍晚,德國慕尼黑寶馬(BMW)集團總部內,伴著現場管弦樂團的激昂旋律,兩輛該品牌全新七系列旗艦車款,宛如跳著雙人華爾滋般,從容「滑」進會場。

「它(指新七系列)是洞見寶馬未來的一面窗。」致開場詞的寶馬執行長克魯格(Harald Krüger),對在座來自全球逾三十個國家、超過三百位媒體記者,宣誓傾集團資源打造的旗艦車款指標地位。

優雅的新車發表會背後,正引爆一場跨國車廠科技大戰。

德國現場直擊新車秀:接電話、停車靠手勢控制

實際坐進這款新車駕駛座,在排檔桿上方用手指順時針畫兩圈,如同揮舞指揮棒般,音響聲量隨即擴大;手掌往左一撇,便可接起透過藍芽傳輸的來電;只要將食指和中指,對著中控台多媒體平板一勾,瞬間就回到桌面模式,省去行車時低頭找按鍵的麻煩與危險。

此外,不讓Google、蘋果等,大舉投入無人車研究的矽谷科技大廠專美於前,寶馬也在這款新車,增添遙控停車功能,只要透過指尖,對著智慧型鑰匙(Smart Key)滑兩下,人不須在車內,便可讓車輛自動駛入車庫,成為全球首款可半自動駕駛的市售新車。

「這是大事(big deal)!」《今日美國》報引述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副總裁科斯洛夫斯基(Thilo Koslowski)觀點,認為這套手勢操控功能,整合車內後視鏡下方感應器,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勢必帶動新一波汽車科技應用。

新車賣點聚焦新科技,雖不能讓汽車跑得更快,但卻是刺激豪華車品牌銷售的仙丹妙藥。

五年來,全球車市成長一八%,豪華車成長力道更遠大於全體市場,包括奧迪(Audi)、寶馬、賓士(Benz)三大德系品牌同期分別成長六○%、四八%與四二%(見左頁圖)。

顧客群改攻3C迷!以40歲中國新富人為核心

「在滿足豪華車買家期待上,新科技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寶馬董事會成員羅賓森(Ian Robertson)強調。

不過,像寶馬七系列這樣的旗艦車款,只占品牌總銷量不到十分之一,鋪陳大量科技配備,其主要訴求對象,並非全是五十歲以上傳統大型房車買家,而是科技成癮的車主,特別是中國市場崛起的新富階級。

台灣奧迪資深經理陳百鈞指出,中國不只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更已成為占豪華車半數銷量的主戰場,且中國豪華車買主的平均年齡,又普遍比歐美成熟市場車主低 十歲以上,約四十歲左右買家是主力客群,這群人高度依賴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自然期待汽車也能和手機一樣,聽命指尖的指令。

陳百鈞表示,市場買家偏好亦主導近年歐洲車廠的產品設計,造就市售豪華旗艦車款,從前座到後座,甚至中央扶手,不是平板就是螢幕,環顧車室幾乎都被觸控面板包圍,皆是回應市場需求為出發的設計。

財團法人金屬中心產業分析師薛乃綺也表示,歐洲本土汽車市場復甦力道疲弱,去年才剛從金融海嘯後的連續七年負成長轉正,德系豪華車品牌爆發式成長,完全要要歸功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消費力。

中小型車成長最快!十年內銷量將再增逾九成

豪華車買家結構丕變,年輕車主成為銷售核心,致使寶馬、奧迪以及賓士,三大德系豪華品牌,行銷高階車款的創新科技同時,快速擴充中小型運動休旅車以及入門產品線,向多金的首購買家招手,衝刺品牌銷量。

以賓士為例,近年來,不但相繼推出新款A、B系列,更新增了GLA、GLC車款;奧迪強攻A1、A3與Q3車款;寶馬則新增了2系列與X4車系,同樣都聚焦入門小車以及中小型運動休旅車的爆發力。

寶馬即曾預估,未來十年,以三十歲年輕買家為銷售對象的豪華小型車,市場預估銷量將再成長九成以上,是其他車款三倍以上。

兩百萬以下價位夯!台灣七成五車主僅三十歲

場景拉回台灣,受到中國市場新富階級,以及原廠產品策略改變,豪華車市場的「蝴蝶效應」,也正改變台灣車市。

以二○一四年為例,賓士品牌在台共售出一萬九千三百多輛新車,不但創下該品牌在台銷售新高,若以市占率估算,更搶進全市場第六大品牌之列。

U-Car汽車專業網站執行長陳鵬旭指出,入門車款平價化,是豪華品牌擴大市占率的最主要原因,以國人最愛的雙B品牌為例,賓士A系列和寶馬一系列入門車 款,不到一百五十萬元,不但讓原本已是雙B的車主興起再購需求,更讓許多國產車主,換購新車時,一步到位實現開雙B願望。

陳鵬旭認為,豪華車市場的擴張程度,遠比從市占率看到的還要驚人,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國產車,豪華車平均單價高出兩至三倍,「以雙B品牌為例,若用營業額計,可能已直逼國內前三大車廠!」

汎德集團行銷協理洪瑋也觀察到,台灣市場消費觀念明顯改變,很多年輕人勇於犒賞自己,從市調資料看到的趨勢是,兩百萬元以下進口豪華小車,七成五比率車主,年齡是介於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

從這場汽車廠科技戰役看來,未來主宰豪華車命運的,將不再是口袋深的企業鉅子,而是敢花錢、科技享樂一族的「滑世代」車主。

【延伸閱讀】豪華車銷量大爆發,百年來首見——3大德系品牌豪華車歷年全球銷量3品牌豪華車5年平均銷量增50%,是全體車市2.8倍

●2010年˙寶馬(BMW):122萬輛˙奧迪(Audi):109萬輛˙賓士(Benz):116萬輛

●2011年˙寶馬(BMW):138萬輛˙奧迪(Audi):130萬輛˙賓士(Benz):126萬輛

●2012年˙寶馬(BMW):154萬輛˙奧迪(Audi):145萬輛˙賓士(Benz):132萬輛

●2013年˙寶馬(BMW):165萬輛˙奧迪(Audi):157萬輛˙賓士(Benz):146萬輛

●2014年˙寶馬(BMW):181萬輛˙奧迪(Audi):174萬輛˙賓士(Benz):165萬輛

資料來源:寶馬、奧迪、賓士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21

豪華車6月銷量仍難樂觀 路虎帶頭降價“擠泡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525.html

豪華車6月銷量仍難樂觀 路虎帶頭降價“擠泡沫”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07-03 16:26:00

數據顯示,沃爾沃6月在華銷量為7282輛,同比下降4.2%,降幅較上月拉大2個百分點。2015年上半年,沃爾沃汽車在華銷量為38292輛,同比下跌1.2%,降幅較前5月拉大0.8個百分點。

延續了上月的下滑勢頭,沃爾沃汽車6月的銷量數據依然不樂觀。

數據顯示,沃爾沃6月在華銷量為7282輛,同比下降4.2%,降幅較上月拉大2個百分點。2015年上半年,沃爾沃汽車在華銷量為38292輛,同比下跌1.2%,降幅較前5月拉大0.8個百分點。

其實,不止是沃爾沃,跌跌不休的壓力似乎在一夜之間襲來,讓整個豪華車市場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雖然其余豪華車品牌尚未發布6月銷量數據,但從5月的銷量情況看,前5個月豪華車市場的增速不到4%。第一梯隊的奧迪、寶馬、奔馳三大品牌中,僅奔馳一家仍處於高速增長中,其余奧迪和寶馬單月銷量分別出現26個月以及10年來首次滑坡。

二線豪華品牌中,原本較為穩定的局面被打破甚至可以說是逆轉。沃爾沃二線豪華品牌中第二的位置已經被凱迪拉克所取代,排名第一的捷豹路虎前5個月銷量出現23%的下滑,僅為3.9萬輛,這也使得其與凱迪拉克的差距已經縮小至6000余輛。在2014年同期,捷豹路虎的銷量高達5.09萬輛,而凱迪拉克僅為2.76萬輛,前者較後者多40%左右。

在二線豪華品牌中,凱迪拉克的增長勢頭讓人關註,從2014年的2.76到2015年的3.3萬輛,其同比增速接近20%。除此之外,英菲尼迪前5個月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其增速高達36%。

在汽車分析師張誌勇看來,雖然英菲尼迪從嚴格意義上更被業內歸類在三線豪華品牌之列,但其在低迷的整體市場環境中爆發出的增長勢頭,則更能說明其在本土化以及市場營銷方面的優勢。

“英菲尼迪近年來在營銷上確實做得較成功,而相反,沃爾沃之所以出現低迷的情況,很大程度與其在營銷上不接地氣有關。”張誌勇認為。

作為一個豪華車品牌,要向在中國市場上占據更大的份額,本土化都是不二法寶。不過,在張誌勇看來,雖然沃爾沃也在強調本土化,但事實上其似乎並不是那麽的“專一”。“你看他現在除了中國市場,還在強調要向歐洲、美國市場進發。要拓展其他的市場,勢必會分流掉對中國市場的營銷精力。”張誌勇表示。而捷豹路虎的下滑原因則更為明顯,進口和國產的關系如果不能理順,勢必會影響其市場表現。

因此,在張誌勇看來,二線豪華車品牌之間原本相對固定的位置排列現在也出現了較大的變數,品牌間的“排位賽”正在打響。接下來,豪華車之間的競爭激烈度將進一步提升。

不過,這樣的情況可能最終會讓消費者受益。“比如說原來平行換代的車型可能會越來越少,車企會把更新的車型帶入中國市場。另外,競爭的激烈也會拉低市場售價,豪華車品牌的價格泡沫將進一步被擠出。”張誌勇認為。

近段時間以來,豪華車確實開始出現官方放價的情況。捷豹路虎7月3日發布消息稱,從7月1日起,2015款路虎攬勝極光的官方售價將從原來的44.8萬元~58.28萬元調整至現在的39.8萬元~55.2萬元,入門級車型的價格下調幅度達到5萬元。與此同時,路虎還同步推出了針對全新發現神行的優惠政策。在2015年7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購買全新路虎發現神行,將享受全額購置稅補貼。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