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微軟回報率多少?不能忽略紅利單看股價 申文風

http://xueqiu.com/5457416114/20641206

過去十年,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1495%,蘋果股價漲幅更是高達3512%,2004年上市的Google上漲也達到493%,而微軟股價卻幾乎原地不動,但有些投資者認為微軟公司2003年至今發放了巨額股利,其投資回報率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差。

 

微軟股價十年原地走
如下圖所示,過去十年間微軟公司股價在15美元-34美元區間運行,2007年年創下34美元的高點,2008年因金融海嘯跌至15美元,進入2011年,則保持在25美元附近波動。

     

 

連續30個季度分紅 股息+回顧達1565億美元
微軟公司2003年2月首次發放股利,至今已連續30個季度發放股利,累計發放股利約662億美元,同時期間股票回購計劃大致在902億美元左右,總計向股東返還現金約1565億美元,但微軟股價幾乎保持在25美元。

   

 那 麼如果在微軟公司第一次發放股利前買入其股票,至今的回報率將會怎麼樣,簡單的計算一下,假設一名普通投資者在2003年發放股利前日以收盤價 (24.96美元)買入1000股微軟公司股票,總計耗資24960美元,如果投資者將其持有至2011年12月31日(收盤價25.96美元),賬戶資 產將達31999美元,總收益率約28.20%,年復合收益率約2.80%,期間微軟公司累計發放股利32次,每股累計股利6.72美元(按10%的紅利 稅計算,不考慮紅利再投資和相關手續費)。

            

 

股利空間提升有限
通 過上面的計算,我們會發現投資微軟的股票收益率跟存銀行差不多,那微軟是否可能大幅度提高分紅比例的,哥倫比亞的股利收益基金(Columbia Dividend Income Fund)基金經理斯科特•戴維斯認為憑藉巨額現金(570億美元)和龐大的用戶群體,微軟公司可在未來三、四年內輕而易舉的使其股息翻倍。


下 圖為剔除特殊分紅之後微軟公司股利支付率變化趨勢(股利支付率=當期股利/淨利潤),可以看出微軟公司的股利支付率20%—35%之間,其平均值在 25.8%,而如果我們計入2004年11月每股3.08美元的特殊分紅,則微軟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達51.5%,如果再算上股票回購,則其利潤和現金流 基本上100%返回股東了。
      

 毫無疑問在盈利沒有大幅增長和大幅縮減股票回購規模的前提下,股利支付率的提升空間也將有限,另外微軟2011年5月份宣佈83億美元收購Skype,相應微軟公司也減少了股票回購規模,其2012年第一財季的股票回購金額只有7.12億美元。

 

與縮減股票回購相反,微軟公司將2012財年一季度的股息從每股0.16美元提高至0.20美元,上升幅度達25%,因此更可能的情況是微軟將繼續保持股利平穩的增長,而當現金積累到一定程度進行特殊分紅。

 

微軟股價不變  市值不斷減少

那 目前股價25美元微軟的估值和9年前開始發放股利的微軟有什麼變化,如下圖所示,2003財年和2011財年股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其市值因股票回購減 少,微軟發放股利和股票回購似乎是一個股價不變,市值不段縮減的過程,但同時其營收和淨利潤均保持大幅增長,市盈率也從27.51倍降低至9.54 倍。       

假設五年內微軟公司股價仍然不變,淨利潤保持6%的增速,五年內其季度股利每年提升0.04美元,同時微軟保持每年150億美元左右的股票回購規模(股本變化按線性關係計算)。


仍 然買入1000股,成本26000美元,五年後資產將達到31040美元,收益19.38%,年復合收益率3.61%,當然這還沒考慮可能的特殊股利,而 如果微軟股價不變,五年後其市值將縮減至1800億美元左右,現金及短投積累至800億美元左右,而盈利增長至大約300億美元,市盈率滑落至5~6倍之 間,剔除現金後的市盈率在2~3倍之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0

建商和房仲賣屋時不能說的祕密 購買捷運宅 最常忽略的四大迷思

2012-5-21  TWM



「捷運、捷運、捷運,你的名字叫增值!」這已是台北人買房時最大的共識,正因為如此,攤開房地產分類廣告,許多房子都以捷運宅為訴求。

但在美麗的話術包裝下,其實暗藏玄機,稍一不慎,就容易誤買被過分高估的捷運地雷屋。逐捷運而居,千萬要 睜大眼睛。

撰文•李建興

「近捷運板南線,二字頭房價輕鬆入住,三十分鐘快速進入台北市中心!」「雙捷運效應,低價搶進未來捷運宅
!」只要一談到賣房子,無論建商、房仲或賣方,都設法藉由捷運鍍金,讓房子賣到好價錢!

但同樣都標榜「捷運宅」,有的可以三年漲一倍,有的房價仍不動如山,讓買主吃了悶虧。這樣的心情,住在新 北市的上班族Tony感受尤深。
迷思1:距離定義惹爭議 得以步行時間與動線距離雙重把關三年前,剛從南部北上工作的Tony,為了尋找一個方便通勤的好住所,決定沿
捷運找好房。人生地不熟的他,從諸多房地產廣告中,挑了一則標榜「雙捷運站效應」的物件,和屋主才談了一、兩次,議定了個心儀的價錢,就準備下訂。

但有一天Tony心血來潮,想要體驗與捷運為鄰的滋味,從其中一個捷運站口試著走到他未來的家,沒想到花了十 多分鐘,穿遍了大街小巷,才在遠方發現自己的房子。回程時故意改選別的路徑,看看是否會離另一個捷運站較近,不幸的是,又歷經十幾分鐘才滿頭大汗地到達捷運站。他氣急敗壞地找賣方理論,「你不是說雙捷運站嗎?」沒 想到屋主竟說:「是雙捷運站啊,但指的是到兩個站一樣距離,我又沒說走多遠?」Tony最後賠了押金收場。現在 一提起買房經驗,他總是疾呼:「別被捷運騙了!」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嚴格說來,賣方 並沒說謊,問題出在捷運宅並沒有統一的認定標準,再加上購屋者對於捷運的資訊掌握不足,而導致許多模糊空間。

另外在建商、房仲強力包裝下,買方沒被充分告知,認知出現極大差異,甚至誤觸地雷,「其實大家忽略了,捷 運宅美麗的話術下,其實是有『眉角』的!」張欣民提醒,看到以捷運為訴求的房子時,「小心!別以為統統是黃 金!」他指出,雖然有捷運一定是加分的,但加的分數南轅北轍。如何破解捷運宅廣告美麗的外衣,看清真面目,是所有捷運族必學的一課。以下即是本刊整理多位地產及鐵道運輸專家的意見,點出購屋者最常落入的捷運迷思。

首先是「距離的迷思」。正因為捷運能鍍金,因此當買主上門時,賣方最愛提的,就是靠近某捷運站。甚至一攤 開預售案地圖,在巧妙的描繪下,從圖上目測,會讓人以為房子離捷運很近。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捷運族所能忍 受的合理距離,普遍以走路七分鐘、距離三五○公尺內為限。反觀房仲、建商,卻多半以五百公尺為上限,還不乏 把空間拉大到一公里,顯見消費者和建商、房仲對捷運宅的定義,標準差很大。

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指出,有些賣方講的距離是直線距離,但實際動線走來卻要花上兩、三倍時間,一旦超 出黃金距離,不但買氣和價位相去甚遠,甚至連銀行放款成數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消費者買房時,一定要實地 勘察,拿步行時間和距離雙重把關,以免權益受損。

另一類為「假雙捷運」。葉春智指出,由於捷運站比比皆是,不少物件標榜自己是兩條捷運交會的雙捷運站,或 介於兩站中間的雙捷運房,以凸顯房子的價值高於一般捷運宅。但陷阱在於,所謂介於兩站之間,往往未如想像中 的位於站與站間的中間點,反而是距離兩站都遠,只不過距離相當。

迷思2:路線設計兩樣情 謹防高架、支線及迂迴捷運線第二是「硬體的迷思」。

張欣民指出,一般人看捷運,往往忽略硬體設計的差異,但這卻是最容易被賣方糊弄的關鍵元素。「高架或地下捷運,對房市產生的效益就大不相同!」他表示,由於高架線容易造成噪音和景觀障礙,房價遠不及地下捷運站。

另外,某些捷運設有延伸支線,但往往得經由主線轉乘,偏偏支線班次較少,搭乘的便利性就不如主線。拿新店 支線上的小碧潭站來說,年運量只有鄰近主線上七張站的七分之一。而新莊線和蘆洲線雖然都不是支線,卻由於進 入台北市後匯成一線,因此列車必須錯班行駛,使得候車時間要比其他線多出一倍。

有趣的是,就連新莊線和蘆洲線也呈現價值差異。張欣民指出,由於新莊線路線迂迴,由新莊進入台北市中心,得先北行至三重以及北市的民權西路,再往直角轉南接到忠孝新生站轉車,足足繞了一大圈,相較於順向的蘆洲線,效益減半。

「捷運通車後,對蘆洲的房市助益反而比新莊大!」當地的房仲業指出,多數新莊通勤族不願繞遠路,反而循舊 模式,搭公車前往板南線新埔站轉搭捷運進城。算一算,同樣到台北車站,搭新莊線要經過十站,板南線卻只要四 站,「買捷運宅通勤最好避開迂迴線!」

迷思3:全台充斥類捷運   捷運血統純不純正   

效益「差一氣」第三是「類捷運迷思」。台灣鐵路局局長范植谷指出,為了解決經費不足問 題,在交通部主導下,部分都市採取以台鐵捷運化或輕軌捷運等耗資較少的方案替代。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 馨認為,「這種所謂的『類捷運』,通勤效果與血統純正的『正捷運』是有落差的!」以台鐵捷運化為例,其站距 較大、列車班次密度低,相較於捷運每三至五分鐘一班,台鐵捷運化少則八分鐘一班,多則半小時,因此台鐵捷運 宅通常不會是捷運族購屋的首選。

永慶不動產新竹關新加盟店經理邱慶瑜,就以今年剛通車的台鐵新竹六家線為例,這一、兩年當地建商紛紛掛上「捷運建案」之名大作宣傳,但由於六家線班次每半小時一班,人氣不如預期。

迷思4:時間認知有落差 用行銷話術包裝偏遠路線 第四是「時間的迷思」。「××分鐘進到台北市!」這是許多新北市郊區捷運建案最常用的行銷話術。以機場捷運為例,號稱三十五分鐘就能從機場到台北車站,但關鍵在於,機場捷運分直達車和普通車,前者三十五分鐘直通台北車站,但只停其中幾個大站,並只行駛到機場。若買房在機場以南到中壢路段,搭直達車後還得在機場站換乘普通車。至於站站都停的普通車,從中壢通勤到台北得花上一個多小時,對於通勤北桃間的乘客,還不如搭高鐵和台
鐵。

另外,隨著各大都市紛紛規畫出中長期的捷運藍圖,也讓不少建案拿來大作文章。但徐佳馨認為,由於未來路線 常受經費、環評因素左右,輕則延期、改道,重則停建,因此買捷運宅最好選擇既有或已經動工的路線,免得增值 不成反套牢。

小心捷運宅

4種包裝話術!

——買捷運宅該問建商、房仲 與賣方的8大問題
話術1 捷運通車在即, 把握最後一班列車 該問建商的問題
1.是正統捷運,還是台鐵捷運或輕軌捷運?

2.正確動工或通車時間是? 判斷 台鐵及輕軌等類捷運,雖仍有加分作用,但效益不如正統捷運,拿捏房價宜慎。 遠期路線不確定性高,莫急進,宜選近期通車或已動工的標的。
話術2 進台北市××分鐘, 低價買進捷運宅
該問建商的問題

1.需要換車或轉車嗎?

2.進台北市是指進台北市境內還是市中心? 判斷 有些郊區捷運非一線進市中心,須多次轉乘,宜將轉乘時間加計。 而快速進台北市,必須確定是進市中心,否則效益減半。
話術3 雙捷運站宅, 價值倍增 該問建商的問題
1.到兩個捷運站各距離多遠?

2.若為兩條捷運交會,是否會設站? 是否為共構站?
判斷

距兩個捷運站皆須在7分鐘合理距離內,才有價值倍增效應;而部分雙捷運線交會,並不設站或不是共構站,亦不 具加成作用。

話術4 當捷運的主人, 近××捷運站 該問建商的問題
1.實際動線距離(非直線)多遠?

2.步行距離多久? 判斷
最好鎖定在 動線距離350公尺至500公尺,且走路7分鐘內。 清楚辨別捷運血統—— 台灣現行四大捷運系統比較 都市捷運
特色

站距:1-1.5公里 候車時間:3-8分鐘 搭乘便利性:高
缺點:施工期長,易造成交通黑暗期。

台鐵捷運


特色

站距:2-4公里 候車時間:8-30分鐘 搭乘便利性:中 缺點:採對時班次,易誤點。 輕軌捷運
特色

站距:0.5-1.5公里 候車時間:3-8分鐘 搭乘便利性:最高
缺點:施工期最短,但車速慢,與公車類似。 機場捷運
特色

站距:2-2.5公里 候車時間:5分鐘 搭乘便利性:中
缺點:以遠距接駁為主,票價較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5

被忽略了的燃氣公司:新天綠色能源(956 HK)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57zn.html
2012年6月9日在深圳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最近幾年,中國燃氣板塊確實為投資者賺了很多錢。而且這個板塊很抗跌。我最近研究了一家公司,現在我把初淺的認識提交給大家研究。我首先強調,這家公司的風險很大,就像其它每個上市公司一樣。

我關注這家公司的原因如下:新天綠色能源(956 

HK)的業務具有較強的防禦性,利潤成長率在30%以上,今年的市盈率5-6倍,0.7倍的市淨率,5.5%的股息率。它的股價比一年半前的IPO價格跌了一半。

新天綠色能源(965 HK)背景介紹:
它是河北省國企,由河北建投所控制。它是該省最大的天然氣分銷商,現在擁有兩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四條高壓分支管道、十四個城市天然氣項目、以及兩座壓縮天然氣加氣母站,管道輸氣能力達到15億立方米,2011年本集團銷售天然氣量為12.1億立方米。

另外,新天運營風電場20個,控股裝機容量1,201兆瓦,權益裝機容量1,048兆瓦。以控股裝機容量計算,該公司在中國居第十位,是河北省最大的風電運營商。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的兩條長輸管道為(1)涿州市至邯鄲市,和(2)高邑縣至清河縣。

它有如下優點:
(1)安全性。它是河北省國企。而且在壟斷性行業。它在河北省佔有統治地位。對於這個行業的企業來說,它的負債率也很低,淨負債相當於股本的54%。

(2)高成長性。銷售收入從2008年的1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1年的31億元。同一時期,每股盈利也從4.3分增長到13.9分。這兩項指標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5.8%和47.8%。我認為,每股盈利還可以持續高增長若干年,因為它上市融資尚未發揮效益。

(3)高回報率。2011年,EPS 每股盈利 0.17 人民幣(即0.204港元)。 2011年該公司的 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只有8.5%。這當然不好,但是,這有兩個原因,一是IPO資金的流入,大大地提高了分母(即股東權益),而分子(淨利潤)還沒 有馬上顯現出來。注意:這是個公用事業公司,上市才一年多。在IPO之前,它的股東權益只有15億元。它的ROE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別高達 12.4%和18.6%。

(4)股票的估值非常有吸引力。它的IPO在2010年10月22日,價格為2.64港元,但是2012年6月1日,它的股價跌到了1.30港元,下跌了 一半。當然,這不能說明問題,也許IPO的價格太高?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它的2011年市盈率5-6倍(用2012年6月10日的股價1.30港 元)。市淨率為0.7倍。同行業的公司一般在16倍市盈率和2-3倍市淨率。

(5)息率高達5.5%。2011年,新天公司每股分紅高達0.058分人民幣(即,6.96港分)。息率高達5.5%(用2012年6月10日的股價1.30港元)。這種高派息率會持續嗎?我們不知道(2011年,它的派息比例為三分之一)。

三大投資風險:

這項投資的最大風險在於它是國企。對於國企的高管究竟有無動力繼續把企業做好,把股東價值最大化放在首位,我們完全沒有把握。未來,它的高管將如何更迭,我們也不知道。

我注意到,該公司的業務全部在河北省。這本身不是問題,因為河北省足夠大。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它的運營更強調政治因素?我們不知道。

這個公司的第二個風險就是,它的風電業務目前佔用資金太多,而且回報率太差。這種狀況何時能夠改善?比如,2011年,燃氣和風電這兩個業務板塊的"分部 利潤"分別為3.5億和3.1億元,不相上下,但是風電板塊佔用的資金遠遠大於燃氣板塊。它們的資產額分別為114億元和17億元。當然,它們的負債額也 大不相 同,分別為70億元和10億元。反對我的人可能會說,風電板塊是重資產型的業務,所以,2011年它的折舊就高達3.2億元,而天然氣板塊的同期折舊只有5000萬元而已。

它的第三個風險是,它下屬單位河北省天然氣公司未來幾年將繼續跟中國石油,北控集團(三家的股比分別為20%,51%和29%)合作打造唐山市曹妃店的 LNG接收,存儲和加工設施。這個項目的總投資66億元人民幣,其中資本金26億元。首期注資10億元已經完成。第二期注資將於2012年完成。

我們認為,從中國石油的其它管道業務來看,這個LNG項目很可能將是一項有利可圖的項目。但是,建造風險尤存。而且,它會不會超過預算的成本?我們無法事先判斷。我不讚成大家盲目投資。你們可以看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1

女首富都忽略的 4個基本常識!

202-8-27  TCW




為什麼明日之星捅下的樓子,總是讓人心驚膽跳?

有再好的人才、再大的夢想,如果少了最基礎、最簡單的管理,任何事業都可能變成一場惡夢。

這一段話,花不到你十秒鐘就能看完,卻是花掉威望國際董事長陳主望十五億元和六年時間,才學到的體悟。

陳主望談起「威望案」的爭議,懊惱的說,「你可以說我是大笨蛋,」輕忽最基本的管理工作,讓好不容易找到的天才,變成自己最大的惡夢,「很多的瑕疵你會覺得『啊算了,以後再解決,反正公司在衝,一直往前走。』但其實,不應該是這樣!」陳主望說。

該放手授權,讓人才盡力一搏?還是嚴守分際,堅守管理紀律?

霸菱銀行前高級交易員──李森(Nick Lesson),在兩年半內搞垮兩百年歷史霸菱銀行的案例,最是經典。李森在霸菱銀行表現優異,促使銀行獨厚李森,讓李森不必遵照負責交易和負責稽核的人員分開的制度,霸菱授權李森可以獨自完成交易,結局是闖下滔天大禍。

其他包括像安能案裡的前執行長史金林(Jeffrey Skilling)畢業於哈佛大學MBA,卻爆發一手遮天的醜聞案,搞垮一家公司;有「垃圾債券天王」之稱的米爾肯(Michael Milken)畢業於華頓商學院MBA,因幫助委託人逃稅等而栽了跟頭。

有天才特質的人,往往具有明日之星的架式,但也造成原本應負責管理天才的人混淆了他的角色,從監督者反而成了欣賞者,跟著天才一起做夢,最後敗在內部控制(簡稱內控)系統失靈,鑄下大錯。

「很多新創公司都有同樣的狀況,」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葉銀華觀察,威望不是特例,連續四關失守,才讓公司陷入爭議醜聞。

監督、執行須分開!公司再小再特別,都要有損益表

葉銀華分析,如果投資者和經營者每天一起工作,互相監督,有沒有具體的監督機制,或許沒那麼重要。但是,在威望的例子裡,陳主望只是專職董事長,不參與公司經營,「執行和監督就要分開,我去執行,你來監督,」葉銀華說。

「談這個沒有大理論,就是做生意的基本常識,」葉銀華說。

他觀察,即使再小的公司,再特別的產業,都至少要有損益表,而且,至少每半年就要報告一次狀況,總經理應該清楚告訴董事會,公司這段期間做了多少生意,賺或賠了多少?

根據陳主望的說法,張心望前後要了五十多次的錢,錢用完了,開口就有錢,就等於是水龍頭永遠處在一個無法節制的狀態下,水庫也終有乾涸的一天。

透過監督機制,董事會得以時時檢查公司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如果靠投資換市場,董事會就應該要問,市占率要達到多少,才可以損益兩平?並且要計算每一筆投資和交易是否合乎邏輯?如果要再繼續投資,公司對未來的營收和獲利狀況的預測又是什麼?

就算總經理是天才,有再好的藉口,也不該規避這些監督。

威望內部沒有固定的財務人員,更讓監督機制徹底失靈,「一般公司,董事會會安排一、兩個人到公司去上班,這些人通常是財務或內控人員,」葉銀華觀察,這些人不干涉總經理的決定,但直接和董事會報告,有這層設計,就不會讓任何人有隻手遮天、刻意隱瞞資訊的機會。

但在威望,公司卻連一般的財務人員都沒有,才導致問題爆發。

授權、決策設上限!虧損後再增資,須報備並定期追蹤

葉銀華觀察,威望董事會重大決定的授權程序「有很大改進空間」。

他觀察,威望成立已六年,本業還無法轉虧為盈,卻仍然不斷的增加可能虧損的轉投資,同時還要求投資人不斷增資,例如投資樂聲戲院等新事業,就像火箭引擎漏 油,卻還在油箱上挖第二、第三個洞,同時還向裡面加油,雖然美其名為上下游整合,事實上是加速失血,「還沒把對手打死,自己就先死掉。」

一般公司成立第二年虧損,要再找投資人增資,就不容易,威望成立六年,連財報都沒有,卻還能連續數十次要求投資人給錢,葉銀華認為,這是很不合理的決策,再小的公司,都不該這樣做。

他分析,一般的做法是,董事會要替總經理設下授權上限,一定金額以上的決策要向董事會報告,「而且要定期追蹤,」葉銀華觀察,董事會每一到兩個月,就應該開一次,要求總經理說明,才能有效監督總經理的決策。

總經理應該要持股!願意拿自己錢投資,是種經營承諾

威望的經營過程裡,總經理雖然是創辦人之一,卻連薪水都不領,也沒有股權。

「這是公司經營的大忌!」葉銀華觀察,「總經理沒有股權,卻擁有這麼大的權限,很危險!」

他分析,雖然每個人財力不同,但公司成立時,就應該要求總經理買下一部分股權,「總經理可以占到三成,至少也要兩成,」而且,要拿錢出來,不只是插乾股,用意是讓總經理的個人財務狀況和公司綁在一起,一旦總經理要對公司不利,也會傷害自己的權益。

董事會把關要徹底!投資每塊錢,都要當成自己的錢

威盛去年年報揭露,威望是威盛的轉投資公司,威盛擁有威望一九%的股權。因此,威望內部控制系統出問題,受損失的不只是王雪紅,「還有威盛的小股東,」葉銀華說。

「公司治理的原則是,如果這筆錢是你的錢,你會不會做這樣的決定?」他觀察,董事會最大的責任,就是要把投資的每一塊錢,當成自己的錢,「要在乎每一塊錢的風險和獲利。」

威望雖然也是定期開董事會,卻沒有發揮任何功能,才讓公司成立六年,連最基本的財務報表都沒有,他觀察,蓋曼威望的資本額高達十五億元,「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本都不到十五億,」如果董事會成員無法把公司的錢,當成自己的錢一樣小心運用,就會傷害到千千萬萬的小股民。

「不管你做哪一種生意,都要跟董事會說清楚、講明白,這不會影響你做生意。」一位前上市公司財務長觀察。

不管再好的理由,一旦公司內決策和監督對立的內控機制被打破,等於明擺著捷徑,引誘人以身試險。管理、監督本身就是一條單行道,沒有任何繞道而行的空間,尤其是不應該為特殊人才開出另外一條路,否則,即使那條路走歪了,你也無法即時判斷,終會釀下大禍。

【延伸閱讀】明星人才一失足,總是錯很大 ——國內外天才犯錯知名案例

國外 代表人物:巴克萊銀行前外匯交易員 摩爾尤塞夫重要學經歷或事蹟:1人建立起串連全球重要外匯交易員的人脈網絡 犯錯事項:串聯各主要銀行外匯交易員,意圖規避內控,人為控制倫敦隔夜拆款利率造成損失: ◆影響全球500兆美元外匯交易市場◆各國央行因此討論倫敦隔夜拆款利率存廢

代表人物:霸菱銀行前高級交易員 李森 重要學經歷或事蹟:曾1人1年賺進全公司7成稅前淨利犯錯事項:擅自操作高於授權金額的交易,導致公司鉅額虧損造成損失:霸菱銀行被荷興銀行以1英鎊購併,兩百年銀行消失

代表人物:安能前執行長 史金林 重要學經歷或事蹟: ◆哈佛大學MBA畢業◆帶領安能成為全球最大電力、天然氣及電訊公司之一犯錯事項:有系統的在財報上造假,獲取高額利潤造成損失:讓營業額曾高達千億美元的公司安能,因造假醜聞而在幾週內破產

代表人物:垃圾債券天王 米爾肯 重要學經歷或事蹟: ◆華頓商學院MBA畢業◆為德崇證券創立垃圾債券部門,最高1年貢獻公司獲利近100%犯錯事項:掩蓋股票頭寸、幫委託人逃稅、隱藏會計紀錄造成損失:德崇破產,千億美元資金化為泡沫

國內代表人物:國票前超級營業員 楊瑞仁重要學經歷或事蹟:成立亞太國際集團,入主3家上市櫃公司犯錯事項:取得公司空白本票炒股並在電腦上虛構交易,破解公司內控機制造成損失:1人盜領116億5千萬元,創台灣史上最高紀錄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各網站 整理:林宏達、邱碧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78

海洋能源:被忽略的替代能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489

來自nakedcapitalism.com的文章:開發海洋能源是工程師的夢想, 這一夢想目前似乎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夢想利用海流和潮汐來發掘海洋能源。在發生能源危機的20世紀70年代,這一議題曾被嚴肅討論,但是之後又被人們遺忘。

在替代能源行業興起的早些時候,工程師們對於在加拿大芬迪灣和法國比斯開灣發現了潮汐能感到興奮。海洋能源比風能利用起來更加高效。但是當人們發現並沒有機器可以用來開發海洋能源的時候,他們的熱情逐漸褪去。風能渦輪機可以標準化生產,但是海潮卻需要針對特定的地點來設計開發設備。

因此,當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能源成為了替代能源開發和經費開支的主力軍的時候,海洋能源還只是停留在沿海國家的一小部分人的宣傳中。

華盛頓特區貿易組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聯盟負責美國34個不同概念的海洋能源的開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聯盟主席Sean O'Neill表示,曾經在海洋能源開發中處於落後地位的美國如今在技術和戰略部署中都在迎頭趕上。最近,O'Neill表示,像Lockheed Martin, SAIC and Chevron這樣的大公司都加入了海洋開發的行列。

這場競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包括愛爾蘭在內的沿海國家都希望能夠一顯身手。

Enterprise Ireland, 一家具有政府背景的貿易開發機構的高級市場顧問Kevin McCarthy表示,愛爾蘭雖然失去了成為風能供應鏈一員的機會,但是很擅長從事海洋科技和服務;愛爾蘭希望成為海洋能源開發供應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之所以海洋能源開發可以成為純粹的工程師遊戲,是因為這一領域尚不存在主導性技術,而僅僅存在基於河流以及不同快慢深淺的海流在內的情況而開發的設備。

有過潛水經歷的人可以想像這些不同的設備是怎樣在海浪中擺動、下沉、翻騰和旋轉的。這裡的關鍵是要製造出一類可以捕捉到能源、將之轉化為電能並傳輸回海岸的機器。

專家說目前有134種設備處於調試中,他們分佈在紐約的East River, 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馬薩諸塞州、北卡、佛羅里達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夏威夷。

這些設備各不相同,有風車也有海上浮標。浮標是由一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公司Neptune Wave Power基於鐘擺的設計而開發的,這類似於自帶動力的鐘錶,在海浪中不需過多維護就可以自行擺動。

目前最大的海潮渦輪機位於北愛爾蘭的Strangford Lough。這台達到1.2兆瓦的機器看上去像是有兩台發動機的螺旋槳飛機,只不過發動機附近截去了機翼,然後潛入水中。

其他的設計包括在前後移動的鉸鏈上使用槳和嵌板,工程師希望能夠借此利用海水的湧動來獲得能源。

超過900名工程師帶著開發海洋能源的夢想來到都柏林。目前海洋能源開發處於的階段相當於汽車在20世紀早期的階段:沒有什麼理念處於主導地位,沒有什麼概念會被認為荒謬。

在替代能源是政客寵兒的時代,人們如此熟悉的海潮卻沒有獲得足夠的注意。對於工程師來說,是時候「回到海裡」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81

投資札記【458】忽略價格波動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722.html

2012-4-28   作者:王存迎

 

大多數人可能沒有意識到:每隻股票的價格波動和內在價值波動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兩者短期的相關性不明顯。而一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即使意識到了這點,也刻意迴避,或者乾脆拒絕承認,單純想利用價格波動而波段性獲利。

投資者總是以價格波動來評判股票的好壞,如果你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買了一隻股票,且這只股票價格後來達到了每股15美元,它就是一隻好股票。相反,如果你以每股15美元買入,而股價降到了10美元,它就是一隻差股票,這或許對於短期投資者來講適用。

但本文所講的是從長期價值投資者的角度觀察價格波動和價值波動的關係。在不合理的價格波動一直存在的同時,投資者經常忽略公司的真實經營業績。而價值投資者專注於公司的價值波動,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投資。

我們可以去學習歷史上許多最傑出投資者的理念和投資策略,這些偉大的投資者所分享的理念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認真聆聽這些真知灼見,我們能夠認知價值投資過程中價格波動和內在價值的關係。下面首先講述幾位最受崇敬的傑出投資者的一些理念和文摘記錄。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曾說,價格變動並沒有反映公司的真正價值。「你買一隻股票,它價格上升了並不意味著你是正確的;你買了一隻股票,它的股價下跌了,也並不意味著你就錯了。」 彼得·林奇的《漫步華爾街》裡的這句話表明,他認為公司業績的成功,比股票價格短期的波動更重要。「長遠來看,讓股票有價值的不是市場,而是你所持有的公司的盈利能力。隨著企業利潤的增加,企業會變得更有價值,遲早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該股票。」

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承認股票價格並不總是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當優秀的企業被外界環境的異常因素困擾時,其股票價格往往被低估,這時巨大的投資機會就到來了。」「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巴菲特投資時,買入的是公司的業務,而非股票市場的價格標籤,因此,他甚至不關心他的股票能否在股市上立刻賣出。他重點關注是企業的經營業務運行如何。「我從來沒有試圖在股市上賺錢。我在買入股票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如果在我買入股票的第二天就閉市了,而且五年內都不會重新開市,我也不會受影響。」

本傑明·格雷厄姆

本傑明·格雷厄姆認為,真正的投資者會利用市場錯誤定價的機會,專注於公司的股息和業績取得成功。「一般來講,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的意義:當價格大幅下跌時,市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明智地購買股票的機會。如果他忘記了股市價格波動並集中精力關注他的股息回報和該公司的經營業績他會做得更好。」格雷厄姆在這裡告訴我們,真正的投資者根據股票背後的業務價值去決定他們是買進還是賣出。

此外,他認為:「投資者和投機者之間最現實的區別在於他們對股市波動的態度。投機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預測波動並從市場波動中獲利。投資者的主要興趣在於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並持有適合的證券。市場走勢對於他的實際意義,是它總會交替出現低價格水平和高價格水平,低價時,他將明智的購買,高價時,他肯定不會購買甚至可能是明智的賣出。」

塞思·卡拉曼

塞思·卡拉曼在《被遺忘的2008年的教訓》一文中指出,「證券的最新交易價格製造了一個危險的假象,就是人們會認為它的市場價格接近於其真正價值。這在市場繁榮時期尤其危險。把市場價格作為公司業務的正常價值錨,可能在泡沫年代被極大地扭曲,我們應該總是對其持有一定程度的懷疑。」卡拉曼認為不能把當下的股票價格認同為其內在價值,價格可能因為宏觀形勢或者市場繁榮度而不斷波動,「你必須在市場下跌過程中購買。在下跌過程中比在回升上漲過程有更多的容量,而且有更少的購買者相競爭。早點總比晚些好,但是你必須對價格的繼續下降做好準備。」

他推崇自下而上選股。因為自上而下的難度太大,雖然他不能忽視宏觀經濟趨勢,但任何人不可能每次都踏准宏觀經濟的節奏。他說:「我不知道有誰能非常好的長期創紀錄的成功預測宏觀形勢。」而且即便宏觀經濟預測準確,落實到行業和公司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他們一直採取的就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側重於每家公司的業務基本面,對每一家公司做各種情況下的敏感性分析,或者壓力測試。

菲利普·費雪

菲利普·費雪清楚地瞭解,公司的商業價值比其目前的價格更重要。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應該是企業的經營價值,而不是只考慮股票價格。「股市裡充滿了只知道價格,卻不知道價值的人們。」 菲利普·費雪堅定地持有他深入研究了很長時間的優秀企業。因此,他願意接受短期市場的錯誤定價行為。「如果在購買一隻股票的時候,是基於正確的分析工作,那麼你幾乎從來不需要擔心何時出售它。」

伯納德·巴魯克

巴魯克警示我們,完全掌握市場的時機是不可能的。「不要試圖買在底部,並在頂部出售。誰也不能完全這樣做,除非他是騙子。」 巴魯克這個諷刺指出,股票價格波動很難完全掌控。「我賺到了錢,是因為有時我及早地離開。」

馬丁J·惠特曼

惠特曼曾說,重視公司的業務分析,並在其基本面的基礎上評判企業價值,相比嘗試猜測股票價格在短期可能的走勢,前者容易的多。「價值投資其實比較容易,投資者不需要太多的訓練,他只需要確定公司的業務具有何種價值,未來該業務會如何發展,相比於其當下的價格是否具有估值優勢,然後覺得其是否值得買入擁有就可以了。」

價格與價值的難題

列舉上述傑出投資者文摘的真正目的,是要儘可能清楚地說明市場是如何誤導投資者的。當市場定價高於股票本身的價值時,投資者之前獲利的好運氣使得他們更加大膽,他們對自己持有的股票以及自己的投資能力變得過於自信。因此,他們拒絕承認繼續持有被高估的股票危險會迫在眉睫。更糟的是,股票被高估的越多,他們就會越加囂張。

相反,當市場價格遠低於股票本身的價值時,投資者通常會恐慌並會出售他們以更高價格買來的股票。這個問題可以引用菲爾·費雪的所言來恰當地描述:「股市裡充滿了只知道價格,卻不知道價值的人們。」

投資者應該投資於高品質、運行良好、具有盈利性和增長性的企業,而不是只在股市玩一玩。市場往往因為所謂的投資者的情緒反應而會對一些業務進行錯誤的估值。這些情緒,包括恐懼或貪婪。人們在關係到未來自身財務狀況這種十分重要的事情時,不應該容許那些情緒的干擾,而應該做個聰明的投資者。

如果你打算作為一個企業長期的投資者,就要準備忽略「市場先生」頻繁出現的不合理的波動,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你所持有的公司的實際經營業績上,而對市場價格短期的上升或下降的關注則要少得多。你要清楚,如果你今天不打算賣掉手中的股票,那麼今天的價格對你基本沒用。

此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當人們看到市場權威人士在爭論是持有還是出售特定股票時,他們幾乎都會提到他們相信公司業務在未來會表現強勁或轉弱。但很多時候,他們的意見都會與事實相矛盾。因為在他們的字裡行間你會發現,他們的偏見總是受到最近價格變動的影響。如果價格正在上升,他們會非常看好該業務,如果價格正在下跌,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假定該公司業務將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動搖。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講的策略只適用於那些願意投資於高質量公司的長期投資者。套用格雷厄姆曾經說過的話,當投資是為了擁有企業時就是最聰明的。投資者需要把股市看做一個購物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買到你感興趣的偉大的企業。並且最重要的是,只要公司的業務依然強勁,你就基本不需要擔心短期的市場行為。只是因為別人給出了一個低的離譜的價格,就讓你也以相同的價格賣掉一個有價值的資產,你完全可以拒絕出讓。因此,投資者要花費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去確定其持有資產的商業價值,而不要太關注其目前的價格波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14

【案例】被忽略的傳統行業:看五金哥如何年入百萬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9/58789.html

i黑馬看到有個山東濰坊人,做五金行業,他對這個行業有很多年的經驗,人稱“五金哥”。現在他專營裝飾五金,主要經營門鎖、合葉、門吸、衣鉤等家庭裝修產品。貨源基本來自廣東、浙江、江蘇,大多為廠家直接進貨,少量在批發市場調貨。在五金哥的經營下,一個從零開始的店面,實現了一個月二十萬的銷量。近10年時間里,五金行業和企業在規模、管理、效益、產品品種、質量、檔次、生產設備和技術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大大縮短了與世界的距離,甚至在有些方面超過了國際水平。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表示,中國五金行業以每年20%的增長速度發展,年總產值達4000億元,中國的五金產品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中國正在成為名副其實的五金產業大國。2013年,全國五金行業中,小型企業完成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5%;中型企業完成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65%;大型企業完成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05%。由此可看出,小型企業增長速度最快,這對創業者來說無疑是好消息。初創時期,問題多多:新創業者面臨最大的問題往往是資金。初創階段,常常會出現資金捉襟見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況,為此,我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三點原則:首先,欠款的生意不做,寧願放棄一些生意,少獲取一些利潤。其次,進貨謹慎,不把有限資金投入到一款產品,保持多品種少庫存,以既不積壓資金又不會造成庫存不足為原則。最後,盡量減少費用支出。開店初期我兼任經理、業務員、售貨員,收款會計一肩挑,裝卸工搬運工送貨員於一身。要想實現精準的營銷,必須對客戶有清晰的認識。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分析,我發現我的客戶主要有四大類:1.市場內同行商店(調貨)。這類客戶調貨量比較大,利潤低,最大的缺點就是結算慢,往往是拿貨回去賣了,你要跑好幾趟才能要到錢。對這類顧客我的想法跟前面說的一樣,概不賒欠,或者最多不拖過一兩天就得付款。對於付款慢的客戶要堅決砍掉,存優去劣,少做生意也要保證資金的周轉。2.縣市區的商店(進貨)。這類顧客進貨量也很大, 最大的優點就是現款結算。但是面對這類客戶的競爭也最激烈,利潤最低。但即使利潤低,只要周轉快,這生意就有的做,這類客戶盡量多發展一些。3.裝飾公司及小裝修隊(購買)。這類客戶的特點是一次拿貨量不大,但是會經常拿貨,給他們的利潤比批發稍高一些,基本都會現款結算,並且這類客戶關系好了會為你介紹不少零售客戶來店購買,屬於重點發展的一類客戶。4.個人(零售)。賣給這類客戶的利潤最高,現款交易。 缺點是零售顧客愛討價還價,又喜歡多逛幾家,往往是看好幾遍還不能下決定,能把人煩死。對這類顧客需要良好的耐心及良好的服務態度。加盟VS打造自主品牌,我選擇了後者。事實上,我曾經考慮過加盟,但最終放棄。曾有某品牌五金找到我,動員我做他的形象加盟店。統一的門面裝修,統一的貨架陳列 ,統一的價格。並且承諾在成為形象店之後,門面的裝修以及貨架的配備,都免費贈送。我只須鋪地板加吊頂。這樣的條件深深打動了我,要知道裝修以及貨架,自己花錢購買都得兩萬多元,有這麽好事送上門來,可要緊緊抓住。當即表示願意做這個品牌,而且還把我的優勢給他講了幾條――我這是新開的店,好比一張白紙,可以完全按公司的要求來做。並且我是新創業,肯定會投入百分百努力,把這個品牌做好做大。後來我冷靜分析,發現做品牌加盟店雖然優點很多,但存在致命弱點――進貨價格高。對於我們這個消費水平不高的城市來說,做品牌店不一定比自己進貨來賣強,而且做品牌店首批進貨就得十幾萬,我一下也拿不出那麽多錢。最終我否定了做加盟店的打算。盡管我不做品牌加盟,但還是按品牌店的要求發展自己的店,做好售後工作,打造自主品牌,我在所售出的自有品牌商品上,都貼上質保的標簽。就像電腦配件上貼的標簽一樣,有購買的日期,質保的期限。這樣能方便客戶進行商品的退換,提升客戶體驗。品牌戰與價格戰結合初創時期,我主打的是品牌戰,在開店時便註冊了一個品牌,定位於精品的裝修。因為現在信息物流過於發達,進貨渠道根本沒有秘密可言,如果簡單進貨、銷售,市場上很多商家都在賣相同品牌的產品,從而導致為吸引顧客購買大打價格戰,這樣下去大家都沒什麽利潤。銷售自主品牌的產品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市場上不可能再有相同的品牌。因為沒有雷同,即使賣的價格高一些,也不會給顧客造成不良印象。況且有些顧客購買能力強,喜歡購買與眾不同的品牌。總體來說,打造自主品牌受益頗多――提升商品的質量和店面的檔次,獲取更大的利潤;同時可以細分顧客,區別銷售。但對於一個沒有資源、沒有名氣的初創企業,品牌戰無法打開市場。品牌沒有打造出來加上位置偏僻,導致我在最初一個月幾乎沒有銷售額,出現這種困難的局面是我始料未及的,再這樣下去,只會坐以待斃。於是轉變策略:主動出擊,打價格戰,爭奪客戶。價格戰的打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打好價格戰,我對附近一家生意較好的批發店進行了調查,分析它的優勢及劣勢:優勢:地理位置好,客戶多。開業時間長,老客戶多。人員多,服務員、送貨員好幾個,服務相對周到。品種多,庫存商品多。劣勢:房租以及人員開銷費用大。接下來我分析出我的優劣勢:優勢:沒費用,經營靈活。劣勢:位置偏僻,客戶逛不到。開業時間短,客戶還不認同。人員少,光桿司令,並且還要照顧老店的生意,所以店面常常關門。因為要保證老店的銷售,所以新店的存貨較少。做完了第一步的調查分析,我開始著手第二步,制定了一個簡單易行的策略:1.籌備類似的商品。2.核定價格(以不賠錢微利為原則)3.制作價格表(為省錢自己打印)4.市場內分發。經過觀察及一番調查,幾天之內,我確定了第一批主打推銷的商品。主要商品有各種規格的鋁合金封邊條、不銹鋼櫥櫃腳以及抽屜軌道、鉸鏈、拉手等。自己打印了價格表,定價策略是除去運費,每個只賺一毛的毛利。以這個價格切入市場 ,我自信還有很有競爭力的,其他的就是客戶的認知度問題了。第一次先打印了十份價格表,小試牛刀,發現效果不錯。在這一激勵下,我逐步拉開了價格戰的大幕。但沒過多久,我就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我的商品本來是定位於中高檔。現在隨著經營思路的轉變,要適應這個市場,需要重新調整,重新組織貨源,這些都需要資金。而資金是我的短板,受資金所限,我的轉變可能需要很長一段過程。所以說新開店的資金預算十分重要,比如說要做十萬庫存的店,就需要準備二十萬或三十萬來籌備,留出十萬或二十萬的準備資金以適應市場或者調整戰略。如果所有的資金一股腦地投入,萬一碰到貨不對路的情況,由於沒有周轉資金,那就無力回天了。歡迎五金建材行業從業者參與到i黑馬五金行業QQ群(群號: 362206719),大家一起來研究,一起來發現。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李萌 苑晶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50

當前新興市場被忽略的投資機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393

1月底,新興市場債市、股市、貨幣全線下挫。EPFR Global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基金已連續16周出現資金凈流出,刷新了2002年連續14周資金凈流出的歷史紀錄。新興市場真的完全不適合投資了嗎?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股票首席投資官Richard Titherington認為,對於新興市場,當前更應采取主動投資的方式,而非被動投資股指,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 整體看,投資新興市場比投資發達市場風險更大,但回報率可能更誘人,因為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快,消費潛力大,新興市場股票價格相對更低。 結合新興市場貨幣承壓的現狀,投資策略可以是:選擇資產負債表強勁且受益於新興市場貨幣走弱的公司,比如主營業務收取美元,或是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海外的出口商。相反地,不應投資受貨幣下跌沖擊較大的公司,比如需要新興市場內需推動的企業和金融公司。具體公司例子如下: 1. 土耳其上市公司TAV Havalimanlari Holding。該公司主要從事機場運營,土耳其里拉走弱會刺激遊客到土耳其旅遊,購買機場免稅商品。也就是說,會刺激遊客們的消費,提升公司主營業務收入。 2. 土耳其上市公司Tofas Turk Otomobil Fabrikasi。該公司是意大利菲亞特集團位於土耳其境內的分公司,向海外出口汽車制造。 3. 土耳其上市公司Arcelik。該公司向海外發達市場出口冰箱等電器設備。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Premier資產管理公司研究主管Ian Rees表示,近來他加大了主動投資型基金,比如Charlemagne Capital公司的Magna新興市場股利基金(Magna Emerging Markets Dividend Fund),以及Lazard發展中市場基金(Lazard Developing Markets Fund),這些基金專門投資低估值企業。 當然,上述這些策略是有風險的。美國銀行對222位基金經理進行了調查,80%的基金經理認為新興市場是對金融穩定性的最大威脅。這些基金經理合計管理5910億美元的資產,目前他們的新興市場股票配置比例降至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該比例最早於2001年4月公布。下圖為近年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月線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27

被忽略的三大地緣政治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575

從烏克蘭到加沙,地緣政治風險令市場波動加劇,也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隱藏著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被投資者所忽略,而這些很有可能成為擾動市場的黑天鵝。

盛寶銀行總結了三大潛在風險:

1,美國中期選舉

共和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勝利會令奧巴馬成為跛腳鴨總統,這對美國經濟不利。

隨著奧巴馬醫改受挫以及選民對執政黨進入疲憊期,民主黨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的中期選舉中遭遇滑鐵盧。如果奧巴馬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他將無法再正常推進改革,更重要的是,群龍無首的狀態或將打擊投資者對經濟複蘇的信心。而經濟形勢的逆轉意味著美聯儲將無法按照計劃的時間表在明年加息。

2,蘇格蘭獨立公投

如果公投通過,英國經濟良好的複蘇態勢可能遭遇強大阻力。

蘇格蘭獨立會令英國市場受到沖擊,商業活動可能會減弱,在北部交界處的投資活動也可能停職,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此外,更值得關註的是,英國是否還存在也可能是個問題,其在聯合國以及G7中的地位是否被動搖存在不確定性。英國經濟的回落可能影響巨大,並令英鎊的走勢反轉。

3,中國反腐

中國反腐的政治沖擊波可能打擊商業信心,不利於全球經濟複蘇。

中國反腐的力度之大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商業領域很顯然也受到了影響。經過幾年肆無忌憚地收斂錢財,部分企業負責人的背景並不幹凈,一旦被調查,甚至只是傳出流言蜚語,這家企業的商業談判很可能因此而受挫,公司的各項計劃業可能因此擱淺。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也給出了德銀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判斷,一張圖看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35

美債走勢完全忽略華爾街的建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406

說到預測美國借貸成本的走向,債市根本不把華爾街的建議當回事。

華爾街的經濟學家們個月放棄美國國債收益率2014年會攀升的預估,現在改口稱隨著美聯儲升息,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明年才會上漲,料達到3.6%。可是按照美 國長期國債的表現,隱含收益率顯示,投資人認為收益率在未來10年或更久都不會升到這麽高的水準。

摸清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趨勢從未這麽重要過。美國公共債務余額達到17.7 萬億美元,創下紀錄高點,美聯儲主席耶倫面對的難題是把利率從接近零的水準往上調高而不引發融資成本飆升。

經濟學家認為烏克蘭和加沙地帶動蕩不安是解釋美國國債需求不跌的原因;債市認為美國經濟擴張力道,不足以讓美聯儲大舉升息,由此可見收益率未來幾年或持續維持低檔。

MKM Partners LLC 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Darda 8月18日接受彭博社電話訪問時 表示,從市場指標可以看出預測人士的預估過頭了。部分人擔心美聯儲的行動可能落後於市場實際情況的擔憂是多余的。

因上周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提到“很多”與會者認為美聯儲應較預期提前升息;同時在堪薩斯城舉行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上,耶倫的講話也不及市場預期的那麽鴿派,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自周內高點回落0.05個百分點至2.4%,彭博數據顯示根據隱含收益率10年期美債只有到2015年底才會到2.8%的水平。

這比彭博調經濟學家調查顯示的預期中值3.6%要低0.8個百分點,事實上根據隱含收益率顯示至少要到2024年收益率才可能升到3.6%。

市場出現了如此之大的分歧,顯示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堅信工資持續增長及相應的通脹缺位將制約經濟的發展,意味著美聯儲不可能按以往那種速度加息。

Smith & Williamson投資管理公司固收部總監Robin Marshall表示,國債收益率的走勢與當前新常態(New Normal)的經濟是一致的,即在加息周期中我們將看到更低的峰值及通脹。

美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