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848.html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6-14 11:02:00

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在非洲,由於固定寬帶建設落後,移動互聯網反倒發展相對較快,很多民眾都習慣使用移動互聯網

 

每年7月,東非大陸數百萬只動物會按時踏上遷徙之路,從坦桑尼亞進入肯尼亞,尋覓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場面蔚為壯觀。自由的遷徙讓動物獲得寶貴的生存資源,更好地繁衍生息。經濟亦然,貨物的自由流通也將帶給非洲經濟勃勃生機,而這樣的期待已漸漸接近現實。

10日,26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齊聚開羅非洲經濟峰會,簽署了大自由貿易區協定(TFTA),將非洲地區現有的三大自貿區——南部非洲開發共同體(SADC)、東非共同體(EAC)和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整合為一。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協議稱,將通過塑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來促進區域內貿易,提升投資水平和區域內基礎設施的發展。

落地尚早 近期影響有限

2014年,中國與非洲貿易額達到2218.8億美元,同比增長5.5%,創歷史新高。對於中國來說,擴大後的非洲自貿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是不少在非中資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中聯重科南非區域負責人張雪偉已經在非洲斷斷續續呆了4年,該公司主營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在阿爾及利亞、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都設有分公司,年銷售額增長率15%以上。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大自貿區的消息對中國來說絕對是個利好,但近期影響有限。

“這個26國大自貿區至少要2017年才可能協調好多方利益真正運作起來。對於中資企業來說,最大的好處在於市場的擴大和相應的政策優惠。”張雪偉稱。

據了解,10日達成的協議只是邁向非洲大自貿區的關鍵一步,該計劃還需要得到各成員國議會通過,這意味著自貿區真正開始運轉至少要等上2年。

張雪偉表示,在當地開展業務最大的阻礙是競爭無序化,而大自貿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

他說:“即將來非洲投資建廠的企業會更有信心,因為市場大了就不僅僅是單一一個國家。但現在協議還是框架性的。”

自貿區為中企“錦上添花”

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2013年《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白皮書,中國自2009年以來已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雙邊貿易規模逐年擴大,中國對非投資層次也不斷提升,超過2000家中企在非洲50多國進行投資。從合作領域來看,比重最大的是采礦業,占30%,其次是金融、建築和制造業,各占15%~19%。

另據安永最新發布的《2015年非洲吸引力調查》,中國2014年面向非洲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66.7%至61億美元,涉及投資項目32個,取代印度成為非洲的第七大投資方。投資領域主要為電信、傳媒和科技,占項目總數的1/3。

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手機品牌TECNO幾年前就瞄準了非洲快速成長的市場,在西非和東非分別以尼日利亞和肯尼亞作為集散地,覆蓋了非洲大部分國家,如今已成長為非洲市場三大手機品牌之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廣告和產品在非洲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大自貿區對TECNO的經營來講是好事。自貿區擴大以後,區域之間的貨物流通範圍會加大,但具體要看通訊產品在自貿政策中占多大比例。”傳音控股市場總監劉俊傑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TECNO在原先的COMESA里面已經受益了,比如說,TECNO的第一家工廠建在埃塞俄比亞,COMESA對於出口的政策支持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現實好處了。2017年以後,利好肯定能更好地落地。”劉俊傑稱,TECNO在深圳和非洲都有設廠,現在非洲工廠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劉俊傑打了個比方:“我們本身就在織一個錦,而自貿區的來臨對我們來說就是錦上添花。” 傳音控股等許多布局非洲的中資企業多年來基本上都在悉心培育當地市場,經營品牌、口碑和企業信譽。

“我相信自貿區不光對TECNO,對中國和全球的企業都是好事情,肯定能讓經濟更加煥發活力,”劉俊傑稱,“水塘放在那兒了,所有的企業都是魚,在這個水塘里遊得好不好,這就是商業的基本邏輯了。”

不容忽視的障礙

1963年,象征非洲大陸政治經濟團結的非洲統一組織成立,該組織在2002年被非洲聯盟取代,期間陸陸續續成立各種區域性組織,各國間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有余,但由於發展基礎低,非洲總體貿易水平占世界貿易總量的份額仍十分有限,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十分迫切,不過障礙也是顯而易見。

“實際上,全非洲自貿區的概念已經提出很多年了,2013年非盟開了兩次峰會,都是談一體化的,但目前非洲的一體化程度總體來看還是處在一個很低的程度上,”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分割、交通不便、缺乏互聯互通一直是制約非洲經濟發展的障礙。

非洲大大小小的市場共同體和關稅同盟超過10個,基本上都是以簡化商品通關手續、減少征稅商品數量、統一稅收標準、消除貿易壁壘、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

劉鴻武表示,非洲經濟一體化的推進給中非經貿合作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符合中非貿易大方向,但非洲的市場一體化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很多非洲國家和所處區域的市場一體化程度本身就很低,加上這些國家對自己國內經濟的管控和治理能力很弱,因此較難符合實現區域一體化的條件。

“最近幾年,非洲很多地區政局不穩定,也嚴重阻礙了非洲的一體化進程。此外,非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市場容量有限,物流體量很小,大規模的一體化缺乏內部推動力量,而且現在非洲投資來源很單一,每年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很大,融資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短期內實現區域一體化存在很多障礙。”劉鴻武稱。

也有聲音指出,大自貿區在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對框架內較小的經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貿易開放之後,一些原本就缺乏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國家將難以和較發達經濟體競爭。

目前,非盟53個成員國之間對一體化進程的看法可以分為“激進派”和“緩進派”,有些大國比較積極地在主張,而一些較落後的國家更期待漸進式的發展。

“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是高度同構性的,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接近,資源物產相通,相互之間的開放度本來就不大,互補性也很弱。但總的來講,無論大小國家,一體化對所有國家都會帶來更多機會,只是各國的受益程度不一樣。”劉鴻武稱。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77

新北京,新首都,新通州:谁将受益?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30

作者:任泽平 韦志超 张彩婷


本报告导读: 

预计北京市政府将东迁通州,2015年动工,2017年完成整体搬迁。通州周边的房地产、交通和基建受益,京津冀一体化预期重燃。

 

摘要: 

核心观点:新北京,新首都,新通州。预计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京津冀一体化预期重燃。首先有利于通州当地房地产、交通和基建;其次,相关的文化产业、教育和医疗等将受益。同时,将提升市场对京津冀一体化提速的预期。新北京的城市框架已经拉开。

 

新通州将迎来突破发展。1)中央首都特区在二环内,北京新城在通州。(2)区域功能定位已然明确,一核五区三带四组团;(3)通州的基础设施已有基础,将加快建设;(4)新城区新产业:未来的通州一方面将承接北京市主城区的功能和产业进驻,另一方面又向周边的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转移未来不会重点发展的产业;5)通州未来在医疗教育上将下大工夫,医疗国际高端合作,教育迁入优质资源,通州的短板将被补上,吸引力将明显上升。

 

产业受益依次是:房地产、交运、基建、建材、环保、医疗、教育、旅游度假等

 

京津冀一体化提速:通 州南部和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均有交界。通州未来能够进一步与武清、廊坊深化合作,区域规划对接将加强,产业转移力度将加大。同时,新北京市政府临近廊坊的 燕郊和大厂,未来可能纳入新北京一体化发展。北京市政府东迁对京津冀一体化有破口效应。预计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市场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期 待将重新升温。

 

预计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将落地,2015年动工,2017年完成整体搬迁。以此突破,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1.   通州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肩负双重使命

 

京津冀一体化是新时期国家战略重点之一。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一环,通州将迎来发展的春天。20144月北京市政府首次明确了通州首都副中心的发展定位,表示将在2020年之前,集中力量将通州打造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北京市政府东迁是通州成为首都副中心的重要一跃,有望引爆通州的大发展。

 

1.1. 通州区位优势

 

通州的发展,首先具有的是优越的区位优势。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通州距天安门广场20公里,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北距首都机场10公里,距离北京二机场40公里,东距天津塘沽港100公里(图1),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地处京津冀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如果我们将通州的地理位置放大了看,通州正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枢纽位置(图2)。它距离天津市110公里、唐山市150公里、保定市180公里、秦皇岛市250公里,与这些重要城市的车程都在3个小时以内,与一些邻近省份的大城市如沈阳和济南等也在6个小时车程以内。通州与天津和河北交界,在未来的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中处于桥头堡的地位。



1.2. 通州副中心四次提出终定调

通州副中心一共四次被提出终于定调(表1)。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201444日 在通州区调研时明确表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的位置”。通州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担起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双重责任。 通州新城的发展定位为“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新磁极”体现了通州是全北京相对于城市中心区之外,最重要的要素集聚地,“功能新载体”意味 着既要注重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又要建设和完善体现世界城市水平的新城市功能。


 

1.3. 通州肩负的双重使命

 

在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近期,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通州区调研时指出,要举全市之 力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区要积极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上担起承接与疏解的双重使命,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担起产业发展 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责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担起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双重责任,努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多做贡献。

 

1承接与疏解的双重责任:深入贯彻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规划方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桥梁作用。

 

2       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责任:全面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3)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双重责任:合理定位城市功能,促进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2. 通州未来发展将迎来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启动从顶层设计到推进实施的第二波,通州也将不例外。关于通州的规划已经几经修改,较为成熟,未来重在落实,北京市政府东迁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预计未来的通州发展将在以下几大领域率先突破。

 

2.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方案将落地

 

通州区是京津冀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是京津冀发展的战略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方案即将出台,京津冀的顶层设计必将对通州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2.2. 区域功能定位已明确

 

按照未来的规划,中央首都特区在二环内,北京新城在通州。通州区的规划已经相当明确,就是“一核五区三带四组团” (表2)。下一步通州的推进工作重点是集中力量,加快一核五区的建设,重点谋划以一核五区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图3)。

 



2.3. 交通发展是排头兵

 

交通问题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瓶颈,也是政策率先推动的重点。2014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目前,国家部委、省市政府以及各省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形成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机制。通州也不例外,因此交通依然是通州发展未来着力的重点。

 

通州境内已经拥有密度较高的公路路网、轨道交通以及重要的铁路大动脉。截止2014年底,通州已经初步形成“九横十纵”的对外联络通道,包含京通快速路和广渠路2条快速路,京哈高速、京沈高速、京津高速、六环路、京秦高速、密涿高速共6条高速公路。

 

未来,通州新城内一共规划8条轨道交通,包括M1M6M6支、S6R1R1支、S3S5线,通州轨道交通的密度将超过中心城区(图4)。

 

此外,通州还将规划3个交通枢纽、3条大容量快速公交和1条准快速有轨电车。

 


 

2.4. 产业大腾挪:产业功能承接和转移同时进行

 

作 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未来的通州将经历产业功能的大换血。北京市政府给通州未来的产业定位是: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 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 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从一核五区的规划中看得非常明显。

 

因此,未来的通州一方面将承接北京市主城区的功能和产业进驻,并发展未来规划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又向周边的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转移目前有但未来不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将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医疗教育:医疗国际高端合作,教育迁入优质资源

 

为了全力打造副中心,通州未来在医疗教育上将下大工夫,提高通州的吸引力。

 

医 疗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它作为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一核五区”之一,是经国内外知名专家反复论证并由国际一流机构规划设计的集“医、 教、研、养、康”为一体的高端医疗服务园区,也是国家卫生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社会办医新模式的重要基地,发展优势明显。另外,通州还在建5个新医院。每个医院的体量在10万平方米左右,配备8001000张床位。

 

在教育方面,通州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是教育资源薄弱,重要原因就是与昌平等郊县相比,没有像样的大学,也没有在全市有名气的中小学,这一点在未来将有很大改变。未来几年通州区将引入5所示范高中入驻,具体是人大附中东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北京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北京二中通州校区、北京五中通州校区(图5)。另外,未来几年将新建改扩建20多所中小学,新增学位4万余个。中国人民大学也将在未来几年在通州建立校区,2016年开始使用。

 


 

3. 通州发展,谁将受益?

 

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首先将明显有利于通州当地的发展,另外,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桥头堡,通州的发展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对京津冀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北京市政府东迁将为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3.1. 受益产业

 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必然需要兴建相关的办公场所以及住宅,这将直接与当地的房地产相关;交运基建也不会缺席,建材相关的需求也将上升。另外,随着政府东迁的落实,市场将提升对通州其他规划落地的期待,参照通州未来的规划,与 之相关的文化产业、医疗、教育和环保等也将受益。

 

1.  房地产:未来的通州新城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的繁荣不会缺席;

 

2.   交运基建:轨道交通、地铁、公路等。

 

3.    建材:交通一体化促进当地建材、钢铁的需求上升。

 

4.   环保:生态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地污染问题。

 

5.  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一体化。

 

6.      旅游度假:通州新城将打造北京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打造成为汇集科技娱乐、餐饮购物、休闲度假等内容的区域。

 

3.2.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通州南部和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均有交界。通州未来能够进一步与武清、廊坊深化合作,区域规划对接将加强,产业转移力度将加大。同时,新北京市政府临近廊坊的燕郊和大厂,未来可能纳入新北京一体化发展。

 

北京市政府东迁对京津冀一体化有破口效应。预计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市场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期待将重新升温。


(国泰君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86

批发零售行业:零售板块受益于估值修复,电商板块表现依然卓越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57


作者:王晓涤


行业观点:


11H15实体零售板块受益于估值修复,电商板块表现依然卓越:2015上半年香港零售行业主要受益于估值修复。2015年年初,大部分零售百货估值都在一倍净资产之下,10PE左右,目前反弹至13.9x2015P/E,1.4x2015P/B,行业股票平均反弹幅度40%;家电零售实体店表现较好,因为高毛利率产品贡献以及费用控制好,预计全年盈利近10%的增长。电商板块仍然受益于行业高增长,看好京东(JDUS)从垂直电商转型为平台电商,预计活跃顾客持续增加,服务贡献增加带来公司收入增长。


22H15基本面轻微改善:百货行业第一季度同店仍然是1%左右的低增长,我们认为下半年基本面会有轻微改善。家电零售行业预计也注重推广线上交易平台,以此获得新的市场份额。


3)短期建议关注估值低洼股票:银泰商业(1833.HK)和国美电器(493.HK)在过去3个月经历了股票翻三倍和两倍,目前估值分别为2015年盈利的28.5xPE20.5xPE,远高于历史平均。因此,在股票选择方面,我们建议关注目前估值相对较低,比如新世界百货(825.HK),百盛集团(3368.HK)和华地国际(1700.HK),市净率均在1x2015P/B以下。此外,中长期可关注基本面在下半年持续改善且估值合理的海尔电器(1169.HK)和恒安国际(1044.HK)


投资主题:


1)实体零售看好转型公司,不过短期市场已经反映了转型溢价:我们认为银泰商业能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主要是公司一直致力于改革转型。银泰最先在百货行业推出O2O,且计划未来三年O2O业务贡献占公司整体收入20%。目前公司新董事长由阿里巴巴CEO张勇担任,未来有可能推出新的O2O产品,给市场想象空间。


2)电商行业增长趋势喜人:京东从2014年上市以来,主要目标是扩大交易规模,并希望在2016年实现盈亏平衡。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还在电商行业发展的蜜月期,尤其是规模优势和售后体验、顾客粘性已经在行业领先。国美电器过去几年侧重实体店业务,从2015年开始提出大力发展电商,目标是2015-2017年电商交易额每年翻倍。


3)家电物流为重点:家电上市公司依赖于渠道深化自建物流平台、加强售后服务,预计未来将加强社会化物流发展,比如海尔电器和国美电器。阿里巴巴也是海尔电器的日日顺物流战略合作伙伴;此外,国美旗下的安讯物流也开始从2015年起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不难看出物流已是零售行业的重中之重。


行业催化剂︰


1)电商业务有新发展。长期看好的银泰商业和国美电器,如果电商业务或者O2O业务有新突破,将成为公司股价的催化剂;二季度和四季度为京东商城的网上销售旺季,有利于公司第三方平台业务进一步扩张。


2)物流并购提供外延式发展︰海尔电器内生性增长较为稳定,未来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化物流和社会化分销部分。


推荐股票︰


海尔电器1169.HK︰海尔电器转型为平台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全年业绩前低后高。


恒安国际1044.HK︰恒安的卫生巾业务为其现金牛业务、此外纸巾业务今年受益于低原物料成本,婴儿纸尿裤将深入二三线市场。


京东商城JDUS:京东商城,平台业务继续扩张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和盈利水平提高。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03

5月工業利潤分化繼續 早改革者已早受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8002.html

5月工業利潤分化繼續 早改革者已早受益

一財網 重華 林小昭 2015-06-28 17:00:00

一邊是前5月全國工業利潤小降0.8%,一邊是同期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大增16.8%;一邊是1-5月份全國國企利潤下降3.3%,一邊是沿海多省同期國企利潤增幅已經超過20%。5月份,面對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的壓力,中國企業的利潤表現繼續分化,但早調結構早受益卻成為企業表現領先行業和領先地區的共同特征。

一邊是前5月全國工業利潤小降0.8%,一邊是同期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大增16.8%;一邊是1-5月份全國國企利潤下降3.3%,一邊是沿海多省國企利潤增幅已經超過20%。

5月份,面對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的壓力,中國企業的利潤表現繼續分化,但早調結構早受益卻成為企業表現領先行業和領先地區的共同特征。

新興產業利潤增長遠超傳統行業

國家統計局6月28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6%,增速比4月份放緩2個百分點,仍保持增長態勢。1-5月份,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8%,降幅比1-4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

其中,傳統的鋼鐵、采掘等重化工業行業仍是利潤下滑的重災區。

來自統計局的數據就顯示,1-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66.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69.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6.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1.5%。

如果說去年至今原材料工業是企業利潤下滑的主力因素之一的話,那麽今年上半年由於經濟增速放緩,終端需求對於企業利潤的影響已經擴大到了裝備制造業和電力工業。這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對於經濟的擔憂。

比如,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其在今年5月份產量降幅繼續擴大,其中轎車延續了上月的負增長,汽車業需求增長放緩的態勢日趨顯著。與之相對應,1-5月汽車制造業的利潤下降1.9%,5月單月的利潤增速從4月份增長0.4%變為下降6.5%。

電力方面,5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長6.6%,增速比4月份回落13.7個百分點。連一直消費穩定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因上年同期基數較高,5月份利潤增長13.2%,增速比4月份回落33.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分析,這三個行業5月的利潤表現,合計影響利潤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

雖然上述行業利潤表現不佳,但難以掩蓋工業利潤5月份的單月增速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增長的事實,而且高科技和戰略新興行業利潤表現增長突出。

今年以來,面對持續加大的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積極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對工業運行已經起到了有效的提振作用。

何平就表示,1-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6.8%,增速明顯高於全部工業平均水平。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1.5%,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30.2%,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29.4%,電子元件制造業增長16.4%,計算機整機制造業增長17.7%,利潤均呈較快增長勢頭。

沿海地區比內陸早享結構調整成效

企業利潤不僅在行業上出現分化,在不同地區上也有不一樣的表現。今年以來,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明顯的情況下,沿海主要省份的國企利潤增幅卻大幅領先全國平均水平。

雖然財政部19日發布2015年1~5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1~5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9237.5億元,同比下降3.3%,但來自福建省國資委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據企業財務快報統計,截至2015年5月底,省屬所出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08億元,同比增長22.5%。

不僅僅是福建,多個沿海省份的國企利潤數據表現搶眼。

江蘇省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省、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4月份實現利潤213.27億元增長46.98%。

浙江省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據財務快報統計,1~4月份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億元,同比上升23.4%。

廣東省國資委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20戶省屬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4.08億元,同比增長7.32%。

對於這樣的數據表現,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仍處於下行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全探明底部。因此以生產能源、原材料為主的省份中,其大型國企的利潤仍然不容樂觀,而沿海省份中能源原材料的比重比較低,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彭澎還指出,沿海省份轉型得早,受益也比較早。轉型升級後,沿海省份也在逐漸降低對資源能耗的依賴,增長的質量在不斷提升。“一方面,沿海的投資方向在不斷調整,主要投向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社會民生基礎設施等領域環節。另一方面,轉型升級後,整體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政府“及時雨”重點扶持著實體經濟中的“新動力”

在不同企業和地區不同的利潤表現背後,也反映了黨中央和國務院連續推出一系列“及時雨”措施已經有針對性地支持了以戰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

一方面,黨中央和國務院積極引入“活水”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

今年的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商業可持續原則,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基金采取有限合夥制,規模為3000億元。

該基金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並以股權、債權方式開展直接投資或作為母基金投入國內外各類投資基金,主要投向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設施等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等。用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打造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新引擎。

另一方面,連續使用貨幣政策從貨幣總量供給角度降低了企業成本,讓生產企業的財務成本壓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在已經連續兩次降準、降息的基礎上,6月27日傍晚央行又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針對性地對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和下調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分析數據就認為,1-5月份,工業企業利息支出凈額同比增長2.4%,為近兩年來較低水平。隨著清費、減稅等政策進一步落實,企業支出有望進一步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此次降準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繼續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進一步鞏固前期穩增長措施的效果,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實體經濟的發展。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借此機會降準降息一方面有助於穩增長,進而為企業盈利提供支持,降低泡沫,另一方面也能防範利空因素放大,對沖控制杠桿的負面沖擊,一舉多得。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12

從“生”到“養”,哪些醫藥上市公司會從二胎政策直接受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914.html

從“生”到“養”,哪些醫藥上市公司會從二胎政策直接受益?

一財網 王悅 2015-10-30 09:34:00

其實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考慮,一是考慮“生”的問題,涉及到的一些醫院、醫療技術手段,比如產前篩查、試管嬰兒技術等;二是“養”的問題,也就是兒童在營養、用藥方面的需求。

根據10月29日晚最新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未來中國將全面實施二胎政策,以應對人口老齡化。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普遍二孩新政策如果落實,將對醫藥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其實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考慮,一是考慮‘生’的問題,涉及到的一些醫院、醫療技術手段,比如產前篩查、試管嬰兒技術等;二是‘養’的問題,也就是兒童在營養、用藥方面的需求。”醫藥投資機構高特佳合夥人王海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作為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是新政策的落地二級市場有哪些標的是值得關註的?

從“生”的角度考慮:

最直接的是婦幼產子醫院,此前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就曾對一財記者表示,在“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後,孕產婦的年齡普遍增加。此前,《第一財經日報》在進行“私立產子醫院”系列報道時也曾做過調查,在考慮生二胎的母親人群中,年齡在30~35歲的女性比例為29%,35歲以上的女性比例達到了23%,也就是說,“二胎媽媽”在30歲以上的比例超過了50%。

“現在看來,三四十歲的孕產婦開始增加,他們更舍得在生子上花錢,住條件好一些的私立產子醫院。”盤仲瑩告知了記者和睦家近幾年的產婦情況,據悉,在近幾年北京和睦家的營業額每年都保持著十幾、二十的告訴增長,消費人群也從過去的外籍人士變為了外籍、國人一半一半的局面。

但受限於政策規定,目前國內A股尙未能有私立醫院上市公司,包括莆田系在內的私立醫院、投資公司開始將目光瞄準了港股的上市公司,比如今年7月7日,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林氏旗下林玉明所創建的醫療集團和美醫療(01509.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完成了掛牌上市。作為莆田系的後起之秀,和美醫療成立僅十余年,旗下主要品牌為“和美婦兒”及“現代女子”。

產婦年齡上升除了會讓條件優越的私立產子醫院從中獲益外,一些從事輔助生殖手段的醫療上市公司也會從中獲益。目前由於國家嚴控牌照、公立醫院動力不足帶來了供給瓶頸,國內輔助生殖市場嚴重供不應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一個試管嬰兒手術平均要排隊6個月~1年。根據國泰君安2013年的研究報告,估算輔助生殖潛在市場規模為950億-1250億元,為2013年現有市場的19~21倍,而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這一市場將更大擴大。

通策醫療(600763.SH)是在試管嬰兒技術方面布局較早的醫療類上市公司,據悉,通策醫療已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醫院、英國波恩公司合作建有多個輔助生殖中心,其中昆明市婦幼保健醫院已擁有“人工授精”輔助生殖技術牌照,可用以拓展公司的試管嬰兒相關業務,而波恩公司則為擁有IVF國際領先技術的公司,其創始人羅伯特·愛德華茲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

“除此之外,孕產婦的年齡上升還會直接促進產前篩查的業務爆發,因為高齡孕婦嬰兒的畸形率會有所上升,產前篩查國內涉及的上市公司比如科華生物(002022.SZ)、達安基因(002030.SZ)、迪安診斷(300244.SZ)等都會直接受益。”王海蛟對記者表示。

從“養”的角度考慮:

盡管二胎政策放開,與嬰幼兒數量直接上升尚未能直接劃上等號,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兒童藥物、醫療器械的生產必定會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事實上,在今年8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中,兒童藥就已與罕見藥一起被提上了加速審批“綠色通道”的議程。顯然,此次二胎政策放開後,未來在藥品審評等方面將會迎來更多的政策優惠。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包括葵花藥業(002737.SZ)、康芝藥業(300086.SZ)、華潤三九(000999.SZ)、長春高新(000661.SZ)等都在兒童用藥中銷量較大的解熱鎮痛類、感冒類、抗生素類、呼吸系統類、消食定驚類和營養類中有較大比例的產品覆蓋。

而在醫療器械方面,值得關註的嬰兒保育設備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是戴維醫療(300314.SZ),事實上,戴維醫療也曾一度成為二級市場的“二胎龍頭股”,據了解,目前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嬰兒培養箱、嬰兒輻射保暖臺和新生兒黃疸治療設備等三大系列品種。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46

巴黎恐襲後的經濟賬:旅遊遭殃,跨境電商或受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2854.html

巴黎恐襲後的經濟賬:旅遊遭殃,跨境電商或受益

一財網 閻彥 實習生 董馨蔚 2015-11-17 10:18:00

盡管市場觀點多認為巴黎恐怖事件對經濟長期影響有限,但法國的旅遊業或將遭受重創卻是不爭的事實。

“周五巴黎發生的恐怖事件可能在短期內會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但長期而言,實際效果會更多地影響到政治風險,而不是市場本身。”IG市場戰略官Evan Lucas在周一早間的一份提示中寫道。在巴黎遭恐怖襲擊導致130多人死亡後,周一全球主要市場的股價均出現了拋售。不過,短期資本市場的跌幅多出於避險,但長期經濟影響幾何尚無定論。

圖片攝影:陳頡

短期避險,長期尚無定論

短期而言,全球市場的“避險心態”無可避免。“當歐洲遭遇襲擊,周一全球的股市都會承受壓力。” ConvergEx Group的首席市場戰略家Nicholas Colas表示,“典型的避險交易方式,是賣出全球股票,買入全球主權債務和美元。”在Allianz首席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看來,“由於悲劇事件會導致法國GDP短期承壓,股票市場、政府債券收益率和歐元都可能出現下行。”

但就長期經濟影響而言,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法國之外,很少有人將此次襲擊的經濟影響與2001年的9·11事件相提並論。一些試圖在歷史框架中分析此次事件的觀點認為:過去15年中,在歐洲發生的類似事件都沒有出現長期的市場或經濟影響。

不過,相比於2015年1月的《沙爾利周刊》遇襲事件,此次巴黎暴恐的影響顯然要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巴黎的餐館和商店周六、日閉門謝客,“與消費品、旅遊業,尤其是聖誕季的奢侈品行業有關的股票可能會受到影響。”IG法國分析師Alexandre Baradez表示。“1月的襲擊與此次不同,那次更具有針對性。而這次受到針對的整個法國。”他補充說,“也可能會出現純粹的心理因素,使得投資者們想要靜觀其變,等候更清晰的信號出現。”

法國旅遊業或將受創

盡管市場觀點多認為長期影響有限,但法國的旅遊業或將遭受重創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些恐怖分子襲擊和這類襲擊的大規模發生可能會對旅遊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Cabot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Robert T. Lutts表示。

旅遊業是法國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法國每年接待國際旅客數量排名世界第1,國際旅遊收入排名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西班牙。2013年,法國全國接納了8470萬遊客。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法國旅遊收入占總出口額8%左右,在歐盟國家中位於前列。尤其在巴黎城區,豪華酒店等高附加值的經濟活動使旅遊業帶來的經濟價值超過國內其他區域。例如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每年旅遊消費達390億歐元,約占法國全國的1/4。

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彭姝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暴恐會打擊法國的支柱產業旅遊業,嚇跑投資者,包括留學生。因為中國赴法留學的人數一直都是增加的,這麽一鬧,人們都心有余悸。同時,由於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不如德國、美國,法國也正著力引進高科技人才,但環境動蕩勢必也會削弱人才和精英赴法的興趣。”

但作為高收入水平國家的法國,近年來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2014年法國人均GDP達42732.6美元,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法國失業率長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二季度失業率更是高達10.3%。由於國內投資不振和貿易逆差惡化,近年來法國經濟較為低迷,尤其2014年在歐盟整體GDP增長率上升至1.29%時,法國GDP增長率卻降至0.18%。嚴重的財政赤字、過高的公共債務水平等結構性問題也困擾著這一浪漫之國。彭姝祎指出,“法國經濟整體情況一直不好,失業率很高。今後法國肯定要加大安保和反恐投入,可是由於經濟疲弱,且福利水平較高,法國的財政捉襟見肘,這都是問題。”

跨境電商因禍得福?

不過,作為消費者需求旺盛的奢侈品王國,法國關閉邊境、旅遊業的受阻或許也會為另一股力量帶來助力。在民生證券看來,隨著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2015年上半年跨境電商規模已達2.0萬億元,跨境進口比例從2010年的7.3%上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15.2%。民生零售據此認為,“此次事件短期將影響歐洲境外消費,龐大的海外消費需求或將分流到跨境電商及其他地區。”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46

滬擬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 受益人群將擴至270萬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0682.html

滬擬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 受益人群將擴至270萬人

新民晚報 2015-12-03 15:38:00

一項旨在提高上海老年人福利水平、促進老年人福利均等化的地方性社會福利政策“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擬於2016年在滬推出

一項旨在提高上海老年人福利水平、促進老年人福利均等化的地方性社會福利政策“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擬於2016年在滬推出,該政策計劃將目前實行的“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和“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等單項補貼,統籌調整為全市統一的老年綜合補貼,受益範圍擴大至65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為此,市政府有關部門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專門就該制度的初步方案聽取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

相關部門的統計表明,目前“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和“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兩項政策的覆蓋人群約170萬人,每年財政補貼為8.5億元,實行“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後,受益人群將擴大至270萬人,每年所需的財政補貼將超過33億元。全市統一實施該制度,把貨幣化補貼直接補給老人,既有利於解決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因各區縣財力不同、免費乘車制度因出行狀況不同產生的不均衡問題,也有利於使獲得津貼的老年人擁有更多自主支配權。

初步方案聽取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意見時,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補貼標準應與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將根據財政收入、物價、老年福利等綜合因素統籌考慮、適時調整。該制度推行後,目前各區縣、街鎮實行的對老年人的一次性節日慰問與實物補貼可以保留,其他老年優待政策,如公園和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或優惠等,均保持不變。

該負責人同時明確,低保、低收入老年人享受“老年綜合津貼”後,不會影響所享受的社會救助水平。另據了解,目前,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尚在聽取意見階段,市政府將集思廣益,進一步研究完善具體的政策措施。

老人綜合津貼 每月領多少錢

擬推出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將根據年齡實行梯度標準。具體標準初步定為:65-69歲,每月50元;70-89歲,每月120元;90-99歲,每月300元;100歲以上,每月500元。綜合津貼擬通過敬老卡發放。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509

韓日就慰安婦達成協議,誰受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520.html

韓日就慰安婦達成協議,誰受益?

一財網錢克錦 2015-12-31 13:35:00

2015年就快結束,韓日兩國在12月28日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完成上個月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期間日韓首腦“爭取年內解決慰安婦問題”的任務。

2015年就快結束,韓日兩國在12月28日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完成上個月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期間日韓首腦“爭取年內解決慰安婦問題”的任務。

對於亞太地區來說,這個“最終且不可扭轉”的協議的意義可謂重大,因為它為日韓兩國重啟關系建立了基礎,美國兩個盟友間可能有“更好的明天”感到非常高興。那麽誰從這份協議中獲得了多大的利益?

應該說日本韓國和美國都從這里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對於日本來說,過去幾年在中日韓三邊關系中基本是孤立的,原因很簡單,日本和中韓之間都有歷史問題爭議和領土爭端。日本當然希望打破這一局面,由於日韓都是美國盟友,兩國在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上更為接近。所以日韓之間的實現和解要比中日和解基礎好一些。安倍政府果然就是從這一點上尋求突破。

安倍政府上臺後右轉的厲害,試圖推翻以往政府對二戰的道歉和反省態度,在慰安婦問題上更是如此。他一直努力向國際社會“解釋真相”,結果非但沒有得到理解,反而引起國際人權組織和女權組織的反感。只得再與韓國就這個問題談判。

雙方自2014年四月開始,經過12輪談判達成這個協議。不過這個協議對安倍政府來說並沒有什麽損失,還是只承認道義責任和反省,進行賠償。道歉反省,只是回到1993年的河野談話精神,經濟賠償,1995年村山富市任首相時也“早已有之”。因此安倍等於轉了個大圈,卻沒有進一步退讓。但日韓關系卻打破了僵局,日本起碼有不擔心更加被孤立了。這是日本的大收獲。

對於韓國來說收益也不小。有消息說這次之所以能達成協議,主要是韓國的態度主動積極。韓國人的民族主義舉世皆知,對待日本更是如此,對待安倍更加如是。去年三月韓國峨山研究員的一份民調(小範圍民調)還顯示,韓國人討厭安倍,甚過討厭金正恩!韓國保守勢力政黨一直善於利用這一民族情緒,樸槿惠也不例外。因此樸槿惠對日態度和前任李明博一樣,非常強硬。

不過,政治講究的是平衡。眼看明年韓國又要舉行選舉,樸槿惠在日韓關系上不能走太遠,需要用“看得見”的成果,能讓日本在長期不能得到解決的慰安婦問題上“承認責任”和賠償,是這種成果(雖然慰安婦和背後的民間團體不承認);另有消息指,樸槿惠執政期間,韓國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也是一大政績,但鑒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韓國也擔心“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中國一個籃子里”的風險,因此也需改善與日本的關系。這個協議讓樸槿惠有面子有實惠,也是收獲。

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收益也很大。韓國和日本都是美國重要軍事盟國,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能否成功影響非同小可。問題是,十幾年來日韓關系齟齬不斷,美國感到非常頭痛。不得不進行調解和適當的施壓。

安倍和樸槿惠分別就任總理(2012年12月)和總統(2013年2月)後,首次見面就是奧巴馬撮合的。2014年3月,三人都在荷蘭海牙開會應對朝鮮半島安全問題。正是這次會議期間,奧巴馬把兩人邀請到美國駐海牙使館,共同探討三國合作。當時並沒有談到雙方的歷史問題,只是大談三國之間緊密合作是多麽重要,用意很清楚。日韓兩國關於慰安婦的談判,正是在此之後一個月後開始進行。

在日韓關系中,美國實際上對韓國的民族主義有些不滿。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就不點名地批評韓國利用民族主義,她說,“當然民族主義情緒依然可以利用,對於政治領導人來說,以此來獲得掌聲不是一件難事。但是這種行為帶來的是僵局,而不是進展。”公開場合都能這麽說,背後施加壓力可想而知。現在韓日就這個棘手問題達成協議,美國當然非常高興。

上述分析可知,這次日韓能夠“如期”達成一個協議,對美國日本和韓國來說,基本達到各取所需的效果。至於歷史問題,雖然協議說是“最終且不可逆轉”,但已有不少分析指出,這並沒有令韓國慰安婦和背後團體滿意,因為說來說去,還是停留在道義責任,雖然把慰安婦與日軍聯系起來,但還是“道義責任”而不是“法律責任”,雖然有賠償,但還是金錢補償,未解決正義和尊嚴問題。可以預見,韓國國內民間團體不會同“最終”和“不可逆轉”。此外,日韓簽了協議,那麽其它有慰安婦問題的地區怎麽辦?

編輯:孫祺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78

《2016政府工作報告》解讀之旅遊:旅遊企業將受益中國旅遊發展紅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7793.html

《2016政府工作報告》解讀之旅遊:旅遊企業將受益中國旅遊發展紅利

一財網 樂琰 2016-03-05 13:18:00

對於旅遊從業者來說,這指明了2016年的發展大方向。對攜程、去哪兒網等OTA在內的中國旅遊企業來說,有國家大政策作“背書”,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各個旅遊企業本就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承擔起促進旅遊市場健康蓬勃發展這個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

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馬車”中,擴大內需往往最受關註。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表示,將“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

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是,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3月5日對各個旅遊企業的采訪中了解到,對於旅遊從業者來說,這指明了2016年的發展大方向。對中國旅遊企業來說,有國家大政策作“背書”,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各個旅遊企業本就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承擔起促進旅遊市場健康蓬勃發展這個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

落實帶薪休假

具體看,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為此,市場中的企業早已未雨綢繆。

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在談及“帶薪休假”時說:“現在國人在海外花的錢很多,但效率不高。公司希望能推一些並不一定是最熱門,但有特色的線路。另外,在時間上,希望落實帶薪假。”

在產品端,一些OTA都開始準備起2.5天的休假產品。因為,去年在《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幹意見》中曾提到,“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目前,攜程就有2.5天的產品,在網站和App上有多種產品。同時,公司也在密切關註‘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情況,以便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產品。因為,旅遊出行是消費者精神文化消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攜程副總裁陸蓓表示。

景域集團董事長,驢媽媽創始人洪清華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對於旅遊業者而言是一大利好,這樣就可以緩解中國遊客集中在幾個黃金周高峰式出遊的問題,一旦在某個時間節點遊客數量過多則必然引發諸多矛盾,也不利於旅遊品質和體驗感。如果落實了帶薪休假制度,則可以緩解高峰出遊的問題,平衡全年的出遊。這樣有利於提升旅遊品質。”

錦江都城CEO俞萌認為,帶薪休假制度會對整個旅遊酒店業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今年上海迪士尼樂園即將開業,不少遊客擔心過多人流會集中在高峰期,如果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則可以適當平衡和分流客源,提升遊玩感受,也可以避免部分酒店價格的過分波動,穩定市場。

規範市場秩序

關於“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陸蓓認為:“旅遊產業本身是一個涵蓋範圍非常廣的產業,不止是旅遊這麽簡單,而是涵蓋了吃、住、行、遊、娛、購,這6個方面,又能包含更多的細分領域。這些領域,一旦有多方資金的介入,將能真正挖掘這個‘萬億元市場’的潛力,對整個行業起到大促進。”

“所以對我們業者而言,要做好帶薪休假,提高旅遊體驗,就要從源頭抓起,即在景區景點建設、市場規範等方面提升,這樣才能吸引遊客,保質保量。”洪清華認為。

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曾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旅遊業因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較高,發展起來機遇遠大於風險,具備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新動力和擴大內需新增長點的優勢,可充分發揮對穩增長、調結構的積極作用。

吳必虎還認為,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工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作用正在弱化並逐漸讓位於服務業。而在服務業當中,旅遊業對就業的帶動效果尤為顯著,“一個直接就業機會可以間接帶動五個就業機會”。此外,旅遊業還能有效避免工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減少對資源能源的巨大消耗。

去哪兒網CEO諶振宇預測:“2016年中國旅遊業將繼續呈現快速發展,預計國內旅遊人數將達43.8億人次,增長近10%。旅遊總收入將達4.55萬億元,而旅遊投資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此外,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約為41300億元,在線滲透率為13.1%,預計2016年該數字會繼續大幅增長,而移動互聯將繼續深度改變中國旅遊業。”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006

發改委、央行今天聯手發了74億元紅包 誰是最大受益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72.htm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便利店刷卡買幾十塊錢東西,卻被店主勸說用現金;在餐館吃完飯刷卡付賬,卻發現小票上標明是“超市”……不過,改變在今天發生:就在今天下午,國家發改委和央行聯手發了一個74億元的大紅包。

_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朱丹丹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便利店刷卡買幾十塊錢東西,卻被店主勸說用現金;在餐館吃完飯刷卡付賬,卻發現小票上標明是“超市”……

不過,改變在今天發生:就在今天下午,國家發改委和央行聯手發了一個74億元的大紅包。

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聯合印發布的《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涉及取消商戶行業分類定價,實行借、貸記卡差別計費等多項內容等,降大幅降低刷卡手續費。

“從總體上較大幅度下調了費率水平,將直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初步測算,政策實施後各類商戶合計每年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融360理財分析師張建國表示,在刷卡手續費調整之前,除了公益類以外,其他各類商戶刷卡手續費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調,其中餐娛類獲利最大。

借貸分離塵埃落定

業界討論已久的刷卡手續費借貸分離終於塵埃落定。

3月18日,上述《通知》顯示,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由現行區分不同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對借記卡、貸記卡(含準貸記卡,下同)執行相同費率,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並對借記卡、貸記卡差別計費。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所謂“借貸分離”,簡單地說,就是持卡人在消費時,刷信用卡和刷借記卡,商家需要繳納不同的手續費。目前,借記卡與貸記卡(信用卡)執行相同的刷卡費率,但貸記卡的資金成本和借記卡並不一樣,這也導致一些行業亂象。

“對借記卡、貸記卡交易的發卡行服務費做出不同政策安排是因為兩類銀行卡交易成本構成、業務風險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由於透支權限不同,與借記卡相比,商業銀行在貸記卡交易中需要額外承擔資金占用等成本,業務損失風險也相對較高。”上述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還進一步指出,此次政策調整,借鑒國外刷卡手續費通行做法,對借記卡、貸記卡交易的發卡行服務費做出不同安排,體現了貸記卡交易成本和風險較高的實際情況,有利於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推廣信用卡,拓展信用消費業務。

早在去年2月底,央行下發《關於2015年支付結算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按照“借貸分離、取消行業分類”的思路,制定定價改革方案、確定實施計劃並組織實施。接著,中國支付清算協會8月份下發了《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問題意見》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借貸分離和取消行業分類均被列入。

值得註意的是,支付機構時常吐槽“721”分配模式也被打破。

上述《通知》還顯示,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費率水平降低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由發卡、收單機構各承擔50%(即分別向發卡、收單機構計收的費率均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325%)。同時,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借記卡交易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13元,貸記卡交易不實行單筆收費封頂控制。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不區分借、貸記卡,單筆交易的收費金額不超過6.5元(即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時,單筆收費金額均不超過3.25元)。

分析師:餐飲行業最收益

一直以來,由於不同行業商戶的費率不一致,市場上“套碼”現象屢禁不止。而《通知》取消了商戶行業分類,不再根據商戶類別區分不同費率。

“現行政策是按行業類別實行不同的手續費費率。不同的行業手續費不一樣,某種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行業歧視。同樣是開門做生意,憑什麽因為行業不同,手續費費率就不同呢。這次調整解決了某些方面的不公平問題。同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從業機構的套利空間。因行業不同費率不同,個別不良的小型收單機構為了生存而套碼,影響了整個行業正常秩序,一定程度上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唐淩表示。

國家發改委於2013年1月下發的《關於優化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通知》(即“66號文”),餐娛類商戶合計1.25%的費率,發卡行拿走0.9%,銀行卡清算機構(銀聯)的網絡服務費為0.13%,收單服務費為0.22%;一般類商戶上述三類服務費分別為0.55%、0.08%和0.15%。

融360理財分析師張建國分析指出,之前餐飲行業商戶的刷卡手續費是四類行業中最高的,取消商戶分類,最受益的應該是餐飲行業。

“初步測算,政策實施後各類商戶合計每年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上述負責人表示,調整後不同行業商戶受益程度也存在一些差別。餐飲等行業商戶貸記卡、借記卡交易的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合計可分別降低53%~63%,百貨等行業商戶可降低23%~39%;超市等商戶通過實行優惠措施將在改革過渡期內保持費率水平總體穩定。同時,非營利性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養老、慈善機構將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全額減免。

收單機構將擺脫套碼盈利局面

與此同時,上述《通知》中還提出了收單機構向商戶收取的刷卡手續費由現行的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收單機構與商戶結合自身經營狀況等自主協商確定費率水平。

“此次明確收單環節服務收費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由各收單機構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同時鼓勵收單機構積極開展業務創新,根據商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增值服務。”上述負責人表示。

快錢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關國光分析指出,“商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集成化的綜合服務,而不是單一的收單業務。市場化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創新的速度,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唐淩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各收單機構均是按照政府定價來執行與商戶簽約,收單費率不能變動和調整。新政策實行後,收單機構可根據商戶的情況,在政府規定的價格額度內可自主定價,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如收單機構可根據商戶的交易量在100萬每月,或者交易量10萬每月,自主確定與商戶的費率,交易量大的可以適當優惠。收單商戶也可以對自已的信貸商戶,實行費率優惠。

他進一步分析,這些措施,不僅豐富服務品類,也便捷了商戶;這就給收單機構充分的話語權,可以更好地拓展商戶,專註於如何增強用戶粘性,吸引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以提升服務品質,讓收單機構擺脫只能套碼盈利的局面。此次政策調整,雖然總體上商戶的手續費有所下降,對收單機構的影響不一樣。對於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型收單機構,是一個重大利好。

事實上,2013年出臺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政策,對收單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以政府規定的基準價為基礎,允許收單機構在上下浮動10%的範圍內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水平。

  • 每日經濟新聞
  • 張喜威
  • 每經記者 朱丹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