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級診療,移動互聯網在畫餅還是良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01/152597.shtml

導讀 : 在中國,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和保險方還在搏弈,醫院算計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算計醫院,然後再去對付老百姓信息不對稱的弱勢。

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界關於分級診療的討論風聲漸起,更有多家移動醫療企業試圖借互聯網之手推動分診醫療。有人斥之為畫餅充饑,也有人堅持互聯網足以撼動複雜的醫療體系,不過主觀性的討論並不能說明移動醫療到底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個真實地小故事。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叠部縣尼傲鄉尖尼大隊西尕卡村的11歲小孩仁青患血液病6年,因病情不見好轉,且家里也已經無力支付看病的費用。隨後甘肅省電視臺在2015年3月25號對小仁青進行了連續報道,並聯系到了曾為甘肅兩個血液病患兒治病的青島解放軍401醫院翟瑞任主任。4月6日,仁青在甘肅電視臺記者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去青島的列車,經過翟瑞任主任和他的團隊的精心治療,小仁青得到了很好的恢複,卻因為青島和甘肅三千米的海拔落差,在回家後發生感冒。但再次往返青島和甘肅進行治療已經不太現實,最終翟主任通過某移動醫療平臺的互聯網醫院在甘南叠部縣建立的基層轉診點,完成了對小仁青的遠程治療。

其實,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尤其是在醫療條件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如果移動診療機制得以實現,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這也正是很多專家極力推崇分級診療的原因所在。

不管是對醫療行業還是移動醫療來講,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市場上有3000多款移動醫療APP,從BAT等互聯網巨頭到傳統醫療器械廠商到各類甲級醫院再到早已完成多輪融資的創業者,無不把目光瞄向了丞待改革的醫療行業。再次回到文初的話題,移動醫療能夠以輕模式在互聯網層面上推動實現分級診療嗎?

移動醫療玩家紛紛劍指分級診療

對於分級診療,政策分析大師朱恒鵬將行政主導的分級診療形容為緣木求魚,那麽移動醫療玩家們又有何對策呢?一般來看,移動醫療嘗試分級診療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醫療+保險”實現在線問診,逐步撬開分級診療;二是推動醫生自由執業。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所有的嘗試都是在隔靴搔癢。

自從今年9月份國務院下發推進分診醫療假設的指導意見後,不少移動醫療玩家開始調整原本的原本的布局。掛號網在3.94億美元後,更名為微醫集團,隨後高調宣布投資3億美元建設“全國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不由得讓人疑問,微醫集團所畫的這張大餅到底有多少噱頭的成分。

從介紹來看,微醫集團把自己的分級診療計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窗口轉移、團隊醫療和互聯網醫院。我們不妨對其分析一二。

所謂的窗口轉移,其實就是在優化就醫流程。這是一個很理性地入口,相比於在線診療和建設線下診所,優化現有醫療體系的就醫流程似乎有著更低的門檻。比如就醫流程中的排隊叫號、檢查報告、一站式結算、診後隨訪等都可以外延到手機上。目前來看,國內在互聯網掛號服務上有優勢的有兩家,全國性的掛號網和華南地區的就醫160。對微醫集團來講,從窗口轉移切入,確實是自己的一個優勢。

而對於團隊醫療,同樣被提出很久卻遲遲未能實現。從數據來看,在美國每千人擁有2.42名醫生,在中國加上140萬的鄉村醫生後每千人擁有醫生達到3.15名。可是,中國三級醫院擁有的醫生比例在10%左右,在過去一年卻承擔了46%的門診量。換句話說,我國的醫療資源配置並不均衡,很多患者傾向於三甲醫院和專家門診,對基層醫生的水平存在懷疑。團隊醫療無疑是平衡醫療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不過也存在很多難題,比如基層醫生的專業水平如何提升?老百姓對基層醫生的信任度如何提升?醫患如何實現精準匹配?可謂任重道遠。

至於互聯網醫院,幾乎所有移動醫療玩家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互聯網醫療終將從提供醫療服務過渡到直接做診療、處方和醫保的互聯網醫院。微醫集團希望通過互聯網醫院的方式實現醫、藥、險的連接,在中國做互聯網化得凱撒醫療。從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在中國,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和保險方還在搏弈,醫院算計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算計醫院,然後再去對付老百姓信息不對稱的弱勢。

互聯網醫院觸及了太多人的利益,現如今的醫療體系又存在太多的問題和阻力,幾乎所有的移動醫療玩家都在積累醫院和醫生資源,又要根據政策做風險規避。簡單來講,政策不松口導致“電子處方”沒有突破,真正意義上的在線診治也就無從談起。醫藥目錄等細節未能形成標準化,移動醫療也很難承擔分級診療的重任。當然還有“醫療數據”的建設問題。

對移動互聯網挑戰分級診療的幾點思考

移動醫療到底能夠改變什麽,之前不少人從服務形式和布局角度進行質問,筆者在此從醫生和患者的角度對移動醫療的分級診療提出下面幾個問題。

1,能否跑贏行政主導的分級診療?

很多移動醫療要做互聯網分級醫療的原因之一就是對行政主導的分級診療不看好,今年9月份的指導意見已經為基本的分級診療制度建成設定了2020年的時間表,並提出從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和上下聯動這四個方向來構建分級診療秩序。也就是說,移動醫療玩家們不只是和同行競賽也是在和政策賽跑,必須加快用戶培養和核心資源的積累速度。

2,如何解決醫生和醫院的利益分配?

分級診療也好,團隊醫療也罷,醫生群體最關心的還是利益問題。從當前在線問診的收費來看,如果自由行醫得以實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醫生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是也存在另外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職稱評定,一個是社會評價。先從第一個來講,筆者曾經和一位畢業後選擇自己開診所的醫生聊過,在公立醫院上班有很多的培訓機會,同時也有利於職稱的評定,而自有執業就意味著會放棄這些。第二個問題是醫患匹配度不高。目前對這些問題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3,移動互聯網能改善醫患關系嗎?

一個在縣級醫院工作的朋友告訴筆者,幾乎每周都會發生醫患糾紛事件。媒體上一系列的負面報道讓不少患者對醫生失去了新人,總覺得醫生讓他多花錢。而在醫生心里也害怕患者或者家屬的尋滋惹事。而少了面對面溝通的移動醫療將面臨更加嚴重的信任問題,特別是在某些在線問診平臺上專家的問診費在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掛號網等在早期選擇了做醫生、醫院和患者之間的橋梁,從避開醫患糾紛的問題,但想要在互聯網上實現分級診療和互聯網醫院,醫患關系是躲不過的坎。

4,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麽?

老百姓最關心的是“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分級診療對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有不小的幫助,在“看病貴”的問題,在“醫療+保險”尚未實現的情況下上顯得束手無策。同時這也是移動醫療的難以承受之重。也就是說目前移動醫療的重心還在於資源積累,不過未來或許會把競爭重點轉移到就醫補貼上。

不管怎樣,借移動互聯網做分級診療讓我們看到了醫療改革的希望,或許它不能取代現有的醫療體系,對分級診療的推動卻有著很好的示範作用。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件、O2O、手機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610

分級B又暴漲了 這次領頭羊是“券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368.html

分級B又暴漲了 這次領頭羊是“券商”

第一財經日報 黃玉婷 2015-11-04 22:01:00

不得不提的是,券商板塊今日的表現十分突出,10只證券類相關分級B均實現或接近漲停。那麽這一次券商類杠桿基的集體爆發緣何而來?

4日行情一改近期頹勢,大盤漲勢喜人。分級市場集體暴漲,與昨日全線盡墨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短短一日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日市場上主要標的指數均呈上漲趨勢,僅有債券總指(399923.SZ)、中證全債(399481.SZ)、中高企債(000833.SH)分別下跌了0.01%、0.01%和0.04%。其中,券商類標的指數證券公司(399975.SZ)、CSSW證券(399707.SZ)漲幅居前,高達9.99%。

根據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統計,市場上正常交易的134只指數型分級B中僅有德信B(150134.SZ)下跌了0.52%,其余杠桿基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有40只分級B以漲停板報收,占比約30%;漲幅超過5%的有129只,占比93%。整體來看,分級B今日平均漲幅達到8.79%,不亞於今年上半年行情火熱時的表現。從成交量來看,今日分級B市場總體成交了67億元,交易十分活躍。

不得不提的是,券商板塊今日的表現十分突出,10只證券類相關分級B均實現或接近漲停。那麽這一次券商類杠桿基的集體爆發緣何而來?

表格1:證券類分級B最新表現(數據截至2015.11.4,財商整理)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三季報數據顯示,券商業績的高彈性也吸引證金系的高度關註,在7-9月的維穩行情中,證金系重拳出擊券商股,22家券商獲得證金公司、匯金公司及中證金融資管計劃進駐。由此看來,券商板塊深受證金系的大力追捧。

此外,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自10月中旬至今,券商類分級基金場內流通份額合計增加了26億元。其中證券A(150171.SZ)份額增長最多,A端與B端分別增長了6.43億元。

表格2:證券類分級基金份額變化情況(財商整理)

不過,也有個別券商類分級份額遭遇縮水,證券股A(150301.SZ)和證保A級(150225.SZ)場內流通份額分別減少了1089萬元和289萬元。總體來說,券商類板塊分級基金自十月中旬以來經歷了大量且持續的資金凈流入,從集思錄網站的各個券商類分級A份額增長曲線也可以看出。

(圖表來源:集思錄)

在當前時點,是否能夠繼續持有證券行業分級B呢?由於今日證券類標的指數漲幅高達9.99%,受限於10%的漲跌停限制,某分級基金研究人士預計明日券商B級(150236.SZ)、證券B基(150344.SZ)、證券B(502012.SH)將繼續漲停。

編輯:黃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79

再問分級診療,聊模式還是聊如何落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11/152747.shtml

導讀 : 移動醫療玩家們也給出了不同的思路,可談論模式只是在為分級診療畫餅。

文/Alter

自上次寫過互聯網分級診療之後,筆者和不少醫療從業者聊了分級診療的基本現狀,也相繼參加了多場移動醫療論壇。但筆者發現,實現分級診療的模式有很多,移動醫療玩家們也給出了不同的思路,可談論模式只是在為分級診療畫餅,真的要實現分級診療還要看該如何落地,甚至說能否落地。

當然,我們先來看一下目前備受關註的四種分級診療模式,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

首先從被國內不少專家津津樂道的“美國模式”來講。奧巴馬的醫改計劃幾度成為全球關註的熱點,即便是醫療體系高度發達的美國依然面臨一些醫療問題。美國醫療體系中得分級診療依賴於家庭醫生制度,由家庭醫生進行初步診治,然後將病人送到相應地醫院,再由護士或醫生按照急診危重指數進行進一步的分診。也就是說,病人會先找到家庭醫生,家庭醫生解決不了的疾病再分診到醫院專科進行治療,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醫院的就診壓力。上篇文章已經說過,在數據上中國每千人擁有醫生數目並不輸於美國,這或許恰是諸多留美醫生推崇美國分級診療模式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要說的是“英國模式”,英國作為實踐分級診療制度最早、最嚴格的西方國家,分級診療早已成為英國福利制度中的典型代表。英國的醫療體系實行了嚴格的分級制度,大致來說有三級,一是社區全科診所,二是綜合性全科醫院,最後才是以急救和重大疑難疾病為主要業務的教學醫院。顯然,英國的分級診療在制度上就有著很大的優勢,可以說分級診療只是大醫療體系的一個衍生品,除了分級診療,還包括醫藥分開、見方售藥和預約看病。有人將世界衛生組織和英國稱為中國分級診療的“三駕馬車”,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然後是國內政府主導的分級診療模式。不久前發布的《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為我國的分級診療制度列出了時間表,並提出從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和上下聯動這四個方向來構建分級診療秩序。不過,鑒於國內醫療體系的複雜性和大眾的就醫習慣來看,恐怕英美的分級診療制度都難以在國內複制。目前國內16個省市都在探索分級診療的可行性,也逐步完善了分級診療的制度機制。

最後要說的是互聯網分級診療。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依靠互聯網對醫療體系進行改革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對於分級診療,諸多移動醫療企業的方案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微醫集團的“微醫模式”,其本質就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國內已經制定的分級診療方案,通過互聯網實現醫生之間的協作、根據病情匹配相應地醫療團隊,也就是分診,並且利用互聯網建立起醫療檔案。二是百度等在做的在線問診模式,通過大數據分析提供智能分診服務,並根據臨床專家的特點,推送匹配患者。三是移動醫療創業者瞄向醫生資源,試圖借助互聯網實現“自由行醫”,在現實醫療體系之外建立一種互聯網醫療體系,並進行一系列分級診療的探索。

可以看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分級診療體系提供了相應地範本,國內也正式喊出了實現分級診療的口號。不過,正如前文所講,國內已有16個省市在進行分級診療的探索,有著怎麽樣的現狀,而互聯網又有著怎樣的機會。我們還要從三個典型的落地案例開始說起。

第一個是上海的閔行模式。2015年中,上海將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衛計委聯手微醫集團構建了一個“市、區、社區”三級醫療機構共享的信息共享平臺。首先社區居民可以與社區的家庭醫生簽約,而後社區醫生會對其進行首診,並根據首診情況由社區醫生進行相應的處方、轉診以及健康管理等工作,轉診回來後仍由社區醫院進行延續治療。

第二個是西安模式。從2005年到現在,以陜西為中心,覆蓋了126家協作醫院,是對縱向醫聯體的一個實踐。而在分級診療方面,西安模式的核心是團隊醫療,然後把求醫的信息和提供醫療服務的信息進行精準匹配。舉個例子來說,患者在某個醫生處就診後,首診醫生對病情進行大致判斷,然後在團隊內為患者匹配最合適的科室和醫生。

第三個是全科醫生。1994年上海中山醫院成立了中山全科,專註於全科醫生的培訓,據介紹在十多年來舉辦了全科醫師的培訓班32起,培訓近4000人。全科醫生的模式很清晰,其核心仍是社區首診、雙向分診和健康管理,但前提是提高基層全科醫生的醫療水平。從目前來看上海早已全面推進住院醫師的規範化培養,在全國範圍內也在持續推進。

其實,三個案例雖然有些差異,但有著三個共同核心。一是和國家提出的分級診療思路相近,即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和上下聯動。二是都非常看重基層醫生的作用,不過是團隊醫療還是全科醫生,都在提升基層醫生的能力。三是當今的醫療體系存在太多問題,最核心的或許正是醫患之間的不信任,提高患者對社區醫生的信任,而非大病小病都跑到三甲醫院去掛號。不過在國內的醫療政策尚未完全松口的情況下,依靠傳統醫療體系全面實現分級診療無異於緣木求魚,但從三個落地案例來看,互聯網想要推動分級診療,不得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基層醫生的專業能力如何提升?

上海通過全科醫師培訓班在十多年內培訓了近4000名全科醫生,而在上海之外的其他地區,情況要更加糟糕,特別是在西部,很多基層醫生出身於赤腳醫生或是部隊醫務兵的轉正。目前來看,移動醫療的解決辦法有三種,一是為入駐醫生提供一些培訓機會,進而吸引更多的醫生入駐,從實際情況來看,噱頭大於實質。二是通過微醫等APP促進醫生之間的協作交流,一方面完善醫療團隊的內部溝通和學習機制,比如微醫為每個醫療團隊設置一個團隊助理;一方面加強不同醫療團隊之間的協作,尤其在分診上將病癥和醫療團隊進行精準匹配。三是遠程醫療,即由移動醫療APP讓醫生獲得更多的求助機會,進而提高基層醫生的分診能力。很多移動醫療公司熱衷於此,事實也證明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對於移動醫療來說,醫生資源將成為未來淘汰賽的關鍵。

2、互聯網如何制定分診標準?

即便是在互聯網分級診療上走的最遠的微醫集團,在分診標準上仍依賴於首診醫生的經驗,然後進行相應匹配。盡管微醫集團在線分診的團隊助理已經過了8500人了,在精確分診上也頗有建樹,仍舊面臨缺乏分診標準的短板。在國外成熟的分級診療制度里,澳洲制定了分診量表ATS,加拿大有檢傷及急迫度量表CTAS,美國也有急診危重指數ESI。雖然國內也有相應的急診分診標準,似乎並不適用於互聯網分級診療,不管是微醫還是其他移動醫療企業,必須早日形成更規範的分診標準,而非單單依靠經驗。

3、如何提高患者和基層醫生的信任度?

很多人之所以選擇三級醫院作為看病的首選,根本原因就是對基層醫生的不信任,特別是在基層醫生誤診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除了提高基層醫生的醫療水平,並借助互聯網降低誤診率,提高醫患信任刻不容緩。移動醫療的做法是推行責任醫生制度,類似於閔行模式里的簽約社區醫生。確實,通過移動醫療APP為責任醫生提供專家團隊的支撐,並提供醫療資源和轉診會診的綠色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責任醫生的推行。不過移動醫療應盡快將健康管理和醫療保險連接在老百姓和責任醫生團隊之間,以解決責任醫生的收入問題和彼此的不信任。

4、怎樣提高社區醫院的能力?

雖然有些激進的移動醫療公司提出了去醫院化,但微醫、百度、阿里等移動醫療玩家並未和社區醫院刀戈相見,反而把社區醫院作為互聯網分級診療的一個重要部分,其面臨的問題就是應如何提高社區醫院的能力。觀察來看有兩種可行方式,一是建立遠程診斷系統,以解決社區醫院醫療設備欠缺的問題,目前遠程心電圖等已經初步走入市場,移動醫療體系不可或缺。二是獲取縣級醫療資源,國家分級診療的目標是縣級醫院能夠解決90%的病癥,再加上國內上級醫院托管下級的改革,加強和縣級醫院的合作並非庸人自擾。

不管怎樣,社區醫院和基層醫生都是分級診療的瓶頸所在,對於所有推動分級診療的移動醫療公司和相關部門而言,單純的聊模式而非在基層醫療資源上下工夫,分級診療的落地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件、O2O、手機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08

券商股瘋漲另有玄機:分級基金助長效應顯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492.html

券商股瘋漲另有玄機:分級基金助長效應顯現

一財網 謝丹敏 2015-11-11 23:12:00

“一些人還在買入證券類B。”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這些證券類分級即將上折,很多投機盤看重的是上折複牌後的搶權行情。

11月11日,在光棍節的日子里,盡管天氣的寒冷讓股民感知到了冬天的來臨,但券商股的尾盤發力也讓他們繼續沈浸在市場的暖意中。

不過,隨著指數點位的不斷攀升,市場各種風險也在積蓄。盡管預知了一定風險,但風險偏好者仍在期待股市能往上再走一會兒,尤其是他們押註的券商股及證券類分級B。

“一些人還在買入證券類B。”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這些證券類分級即將上折,很多投機盤看重的是上折複牌後的搶權行情;這也是助推昨日券商股尾盤上漲的原因之一。

分級基金罕見折價 套利盤大肆反向操作

自IPO重啟消息公布以來,券商股成為市場領漲龍頭。漲勢正酣之時,券商股走出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漲停潮。

對於這波行情,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IPO重啟是誘因,但內在的邏輯還是出於估值修複的自發需要。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1月2日,今年以來申萬券商(851931)指數累計跌幅達到39.15%,位居滬深兩市板塊跌幅榜首。

隨著反彈的深入,券商股業績向好。“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和資本市場逐漸回暖的重要關口,IPO的重啟預示著市場正逐步回歸正常,更是直接提振券商業務。”中航證券分析師符旸認為,10月份以來,資本市場企穩回升,市場成交額逐步放量,兩融余額重回萬億,再加上IPO重啟助力,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和兩融業務均將得到明顯改善,並有望在四季度迎來強勢增長。

在主流聲音中,以上因素主導了券商股快速實現估值修複。但在一些精通分級基金領域的投資者看來,券商股漲停潮背後,離不開證券類分級基金的助推作用。

當券商股漲停潮湧之時,一些套利及投機資金已經先知先覺地在布局了分級基金,並造成後者場內份額的快速增長。以申萬菱信證券分級基金為例,11月2日的場內份額為48.96億份,但到11月10日這一份額變成了56.1億份。易方達證券分級11月2日場內份額為5.28億份,但到11月10日這一份額變成了6.28億份。

分級基金場內份額的暴增,時常離不開套利資金的追捧。上述研究員稱,過去一段時間券商股股價確實有被低估,一旦市場回歸正常狀態,這一板塊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但接連三天的漲停,也跟套利資金沾上了關系。

據集思錄網站統計,當券商股出現第一個漲停板時,折價率最高的一只證券類分級基金的整體折價約10%,其他多只證券類的分級整體折價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如果當天二級市場買入分級A、B後合並(當日可盲合)後,在第二交易日贖回,這樣的反向套利能鎖定約5%甚至更高的收益。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在上述研究員看來,還是歸因於分級基金本身的制度缺陷。當券商板塊整體漲幅出現10%時,證券類分級母基金漲幅10%,分級B漲停,但分級A部分微跌,這樣的的情況一經發生,就讓證券類分級基金出現了整體的折價率。對於套利投資者來說,這是不錯的套利機會。

“現在大部分券商軟件都實現了盲拆和盲合的功能,反向套利只要兩個交易日就能完成。”上述研究員稱,券商股和證券類B暴漲的時候,證券類分級A還不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套利資金同時在蜂擁進場搶A和B,然後合並。二級市場上推高了A、B的價格,然後合並後一級市場贖回,二級市場買盤支撐著A的價格不會暴跌。

“問題是分級B開盤後不久就漲停了,套利資金想搶B可能要拖到第二天。”該研究員進一步稱,那幾天折價率一直存在,刺激著套利資金不斷進場,這樣的情況維持了至少3個交易日,造成的結果是場內份額增長的規模超過母基金的贖回規模,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券商股的強勢維持了更長時間。

對於套利投資的收益率,楊宇則提出異議:“行情好的時候,其實更應該拿B,這樣的收益遠遠大於額外的套利收益。第二天券商股一高開,當天的收益完全能超越前一天合並帶來的收益。

時移世易,在瘋狂過後,券商類分級整體的折價率基本消失,有些甚至出現了溢價。這也讓押註證券類分級套利的參與者失去了興趣。

投機者的新希望:推一把券商股賭上折

不過,只要指數還在漲,證券類分級的機會還是有的。

隨著連日來的瘋漲,一些證券類分級已經或者即將上折。截至11日,本輪反彈以來,招商證券分級成為第一只上折的證券類B。此外,仍有其他多只證券類分級的凈值正在逼近1.5元的上折閥門。

上述研究員稱,就過往經驗而言,上折會有搶權行情,很多人為此會繼續買入證券類分級B,期待能在複牌後搶到1~2個漲停板。正因如此,11月11日,盡管券商指數漲幅略超2%,但仍券商B級(150236)、券商B(150201)、證券B基(150344)三只證券類分級B漲停。

與投機者的風險偏好相比,經歷過多輪牛熊轉換的老股民則並不看好券商股的“現在時”。一位具有十多年股齡的資深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自己炒股的原則是只買看得懂的股票;且不論券商股中長期會不會漲,短期瘋漲過後正常也是需要調整去把風險釋放掉的。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看到了證券類分級A的投資價值。楊宇稱,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投資者在上折複牌首日都會留住分級B,期待此後兩天左右的搶權行情;同時隨手拋掉分級A,使得分級A會出現較大跌幅。

無論當前表現如何,券商股在A股市場今年的波動中,仍屬於超跌股,這也支撐了中長期券商股的投資價值。截至目前,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等仍位列今年以來A股跌幅榜前列。符旸對券商行情則頗為樂觀。他稱,雖然經過三個“漲停”,但券商整體估值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利好還將逐步釋放,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因為,券商板塊將會在未來呈現出震蕩上揚的行情。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14

分級基金規模增長明顯 分級A受IPO重啟拖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215.html

分級基金規模增長明顯 分級A受IPO重啟拖累

第一財經日報 黃玉婷 2015-11-11 13:10:00

大盤行情的好轉與投資者信心的恢複無疑推動了分級B的上漲,但相比之下,分級A近兩天的表現不盡人意;另一方面,上周五證監會重啟IPO,打新基金再受關註,可能會分流部分投資分級A的資金。

經過近期市場的大漲,分級市場迎來了久違的上折。招商券商分級(161720.OF)和鵬華國防分級(160630.OF)於同一日觸發上折無疑增強了分級基金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除此以外,從近期分級基金場內流通規模的增長與整體折價變為溢價的現象中,也可以顯示出市場的回暖與投資情緒的逐漸高漲。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10月初分級A場內流通份額合計505億元,而最新場內流通份額增長到568億元,在29個交易日內增長了12.5%。其中,醫藥A(150130.SZ)份額增長最明顯,A端和B端規模增長合計29億元。並且資金凈流入的板塊集中在券商、創業板、軍工相關板塊。在規模增長居前的10只分級A中,有3只券商類分級,2只軍工類分級。

webwxgetmsgimg.jpg

表格:規模增長居前的10只分級A(財商整理)

7be7ed51gw1exvm2vbyttj20nw0eyq63.jpg

7be7ed51gw1exvm2xlhpyj20mo0f640i.jpg

(圖片來源:@紫葳侍郎新浪微博)

當然,分級基金場內流通份額的增長除了因為投資者認為當下是建倉良機之外,還在於分級市場正處於整體折價逐漸變為整體溢價的過程中。根據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統計,截至11月10日收盤,市場上正常交易的139只分級基金中,有69只處於整體溢價狀態,占比接近一半。整體來看,市場平均整體溢價率為0.68%。整體溢價率的增長會吸引套利資金申購母基金拆分套利,從而又進一步推動了分級市場規模的壯大。

大盤行情的好轉與投資者信心的恢複無疑推動了分級B的上漲,但相比之下,分級A近兩天的表現不盡人意;另一方面,上周五證監會重啟IPO,打新基金再受關註,可能會分流部分投資分級A的資金。從市場表現來看,近兩個交易日內分級A平均下跌了1.38%。其中,500A(150055.SZ)和資源A(150100.SZ)跌幅較深,分別下跌了6.49%和5.62%。

關於IPO重啟對分級A的後續影響,渤海證券認為,IPO重啟將打破投資者信心不足、類固定收益替代品種稀缺兩大外部因素對於分級A價格的支撐,從而對其形成實質性利空。同時,考慮到近幾個交易日大盤連續上漲,若分級基金出現整體溢價,也將加大分級A價格的向下壓力。因此,渤海證券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分級A價格將大幅下跌,或重新回歸之前的高折價狀態。

編輯:黃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37

36只分級A集體定折 手把手教你如何參與有肉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259.html

36只分級A集體定折 手把手教你如何參與有肉吃?

第一財經日報 黃玉婷 2015-12-16 09:58:00

根據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統計,12月15日有36只分級A即將進行定期折算,今日又迎來了定折密集期。

根據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統計,12月15日有36只分級A即將進行定期折算,今日迎來了新的一輪定折密集期。

所謂定期折算,指的是在定期折算日將分級A的約定收益以母基金的形式進行兌付,分級A份額凈值繼而歸一,這一過程類似於債券的支付票息。而定期折算日通常為每個會計年度的第一個工作日或運作周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國泰基金人士表示,約定收益率會平均劃分到每一天,使得分級A的凈值逐日遞增。而定期折算便一次性把增長的這部分凈值以母基金的形式返還給投資者。

並且,定期折算前,各大基金公司會發布基金公告告知定期折算基準日,當日母基金不能申購贖回或者分拆合並的,但分級A仍可正常交易。折算基準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是折算日,母基金依然不能申購贖回或者分拆合並,分級A也暫停交易一天。折算基準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是折算完成日,分級A上午停牌至10:30後複牌交易,母基金之前暫停的業務也恢複正常。

表格:12月15日定期折算的分級A

根據集思錄網站實時數據統計,今日為折算基準日的分級A共有36只。以富國旗下新能車A(150211.SZ)為例說明定期折算的具體流程如下:15日為定期折算基準日,假如投資者持有1000份單位凈值為1.042元的新能車A,16日停牌折算後投資者手中變為了42份凈值為1元的新能車母基金(161028.OF)和1000份凈值為1元的新能車A,17日10:30恢複交易和正常的基金申購贖回、配對轉換。

(圖片來源:招商基金)

那麽,定期折算對投資者的賬戶資產究竟有何影響呢?富國基金人士表示,定折前後投資者手中的基金資產凈值不會改變。但是,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可能會有差異,而這份差異源於定期折算基準日後一天(T+1日)折算所得的母基金,由於母基金只能按照T+2日收盤凈值贖回,所以投資者需要承擔一日的母基金凈值波動風險。

此外,富國基金人士仍表示,決定投資者是否應該參與定期折算主要在於兩點。其一,定折前分級A的價格是否趨於合理價。如果其價格在定折前已經漲至合理價位,那麽定折對於分級A來說就是中性事件。其二,定折恢複交易後母基金是否上漲,母基金的漲跌也影響著投資者的收益。

而合理價的計算方法究竟是什麽?招商基金人士指出,分級A在二級市場上的合理交易價格相對較為複雜,通常可參考“約定收益率/隱含收益率+凈值-1”進行計算。其中隱含收益率可使用市場平均水平。

不妨根據公式分別計算這些分級A的合理價。12月16日36只A類分級基金停牌一天定折,其中永續型35只,有期限型1只。在進行定折的永續型品種之中,約定收益率一年定存+3%的16只,+4%的12只,+3.2%和+3.5%的各有3只,固定6%的1只。

安信證券12月15日分級基金日報指出,目前+3%、+3.2%、+3.5%、+4%利率規則下的永續A類加權隱含收益率分別為4.95%、5.00%、5.20%、5.53%。

根據上述公式,定期折算後+3%的A類合理價0.909元,+3.2%的A類合理價為0.940元,+3.5%的A類合理價為0.961元,+4%的A類合理價為0.995元。

如果投資者以低於合理價或者合理價買入分級A並參與定折,只要母基金複牌後凈值不會大幅下跌,一般而言參與折算是不會使得投資者遭遇損失的。

此外仍需註意的是,記者所采訪的資深分級基金研究人士紫葳侍郎指出:“一些母基金距離下折所需跌幅小於15%的+3%A類品種因為存在一定的下折期權價值,交易價會偏高一些,之前12月1日定期折算複牌後的A類如創業A(150243.SZ)、工業4A(150315.SZ)、可轉債A(150164.SZ)、轉債A級(150143.SZ)交易價比同時定折的其他+3%品種的交易價略高一些。”

編輯:艾經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20

分級基金現80%贖回率 巨資悄然抄底藍籌ETF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497.html

分級基金現80%贖回率 巨資悄然抄底藍籌ETF

一財網 謝丹敏 2016-01-18 18:28:00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整體未現巨額贖回,就連分級基金整體也並現巨額贖回,場內交易部分也僅出現了約2.89%比例的凈贖回

2016開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新一輪斷崖式下跌,具有杠桿屬性的分級B基金已成為殺跌集中營,其中的部分領跌品種甚至觸發下折閾值,給投資者巨大虧損的同時也遭到巨額贖回。

不過,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整體未現巨額贖回,就連分級基金整體也並現巨額贖回,場內交易部分也僅出現了約2.89%比例的凈贖回。好消息是,公開數據顯示,抄底資金正悄然進場大幅買入ETF,使得近日上證50ETF、滬深300ETF、H股ETF等份額出現大幅擴張。

華南一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經過三輪斷崖式下跌,深套的投資者贖回力度不大,個別品種出現了凈申購。“一些專業投資者正通過場內基金在快速介入,市場離見底應該不遠了。”

下折分級遭巨額贖回

每一輪斷崖式下跌,均會引起分級基金下折進而擴大虧損,這次也不例外。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華安創業板分級(160420)、鵬華證券分級(160633)、申萬菱信電子分級(163116)、東吳可轉債分級(165809)、鵬華創業板分級(160167)五只分級基金的B份額凈值先後跌破下折閾值,進行了向下折算。

弱市遇下折,分級B持有人將額外承受幾十個點的虧損。眼瞅著這樣的慘劇即將發生,絕大多數人選擇撤離,這也造成了下折分級基金的規模劇降。Wind資訊統計顯示,華安創業板分級、鵬華證券分級、申萬菱信電子分級、東吳可轉債分級、鵬華創業板分級場內份額自2016年來,贖回比例份額達到73.85%、79%、66.3%、65.6%、64%。

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市場暴跌時B基金輕易奔跌停,投資者要在臨近和觸發下折關頭在二級市場割肉出逃並不現實,他們更多通過在二級市場買入同等份額分級A,進行合並後贖回母基金轉而退出,這造成了分級基金場內規模的大幅萎縮。

除了上述5只下折分級基金外,另有12只分級基金今年以來場內份額的贖回占比也達到了10%。

不過,分級基金整體贖回規模有限。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月15日,314只分級(A、B、上市母基金分開統計)場內份額為1199.7973億份,較2015年末的1235.4823億份的規模,凈贖回比例為2.89%。若剔除已經和瀕臨下折閾值的基金部分,分級基金整體上贖回和申購規模極為接近。

上述上海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稱,分級基金的贖回情況尚處於可控階段,但不可忽視的風險是,弱市行情延續,分級基金下折事件大面積發生,投資者仍會大幅贖回。

“相比上述幾只基金中,另一只分級基金——富國軍工分級一旦下折,殺傷力將是驚人的。1月15日軍工B凈值報0.3740元,離0.25元的下折閾值也並非有多遙遠。”上述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進一步稱。

據基金三季報,富國軍工分級是當前規模最大的一只分級基金,母基金、軍工A、軍工B份額分別為202.91億份、75.13億份、75.13億份;截至去年9月末該基金總資產達到了265.14億元。

一旦軍工B(150182)凈值即將或者觸發下折閾值時,軍工B大規模的贖回現象就將發生。由於A、B是等比例配對的且軍工A當前凈值遠大於軍工B,軍工A持有人在下折後除了得到少量分級A外,還會得到大量的母基金份額。而他們對母基金份額贖回將對板塊造成的巨大沖擊。

基金整體未現贖回潮

與分級基金出現一定贖回情況相比,一般意義上的開放式基金也零星出現了一些大額贖回的癥狀,但整體並有明顯變化。

1月8日,A股市場大幅反彈,上證綜指當日漲幅達到1.97%,收報3186.41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基金的凈值不漲反跌,甚至跌幅超過10%。

Wind資訊統計顯示,1月8日銀華互聯網主題、銀華回報、華商樂享互聯網、鵬華逆向投資基金凈值跌幅分別達到14.37%、13.35%、12.7%、11.39%。另有廣發安富回報A/C、華商智能生活、中歐精選A/E、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新華基金價值、東海藍海財富等多只基金凈值跌幅超過7%。

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按常理來說,這些基金多為偏股型基金,大盤大幅反彈、凈值反而出現暴跌,極有可能是前一交易日出現了巨額贖回,部分贖回資產在8日集中出賬所致。

盡管如此,公募基金整體上並未出現的大幅贖回。上述華南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認為,市場已經到了第三輪斷崖式下跌,很大一部分投資者都套牢了,甚至是深套,從歷史經驗來看,越是深套基民越不會贖回,反而是凈值回升到成本線以上時他們才會做出贖回。

“我們公司1月以來基金資產是下降的,但份額應該是小幅上升。”上海一家外資背景的公募TA業務的負責人對本報稱,大跌之後,理性的投資者選擇的申購而不是贖回,為的是攤薄成本。

公開數據亦可看出,公募基金出現了一定的凈申購現象。以分級基金為例,今年以來有136只分級基金場內份額出現了凈申購,表現最為突出的鵬華新絲路A、B份額均從47.45萬份上升至158.58萬份,漲幅達到234%,巨無霸富國軍工A、B份額均由82.2億增長到了89.8億份。

從ETF市場的情況來看,它們更是在整體上實現了凈申購。據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截至1月18日收盤,有統計的111只股票型ETF場內流通份額為682.145億份較去年年末644.38億份的份額擴張了5.86%。

最具代表性的易方達H股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三只巨無霸基金,它們的份額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易方達H股ETF份額由51.47億迅速增長至63.29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由57.75億份增長到了68.09億份、華夏上證50ETF份額由124.65億份快速增長到了131.88億份。

“今天大盤最低跌到了2844.70,這應該是或者接近底部了。”北京一家中型基金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現在基金發行跌到了谷底,大基金公司發的偏股型基金在全國範圍內一天的自然銷售量僅有幾十萬份,很多基金發行出現了延期情況,這應該是一個反向指標。而ETF份額出現明顯擴張,則說明抄底資金在進場,這同樣也是市場見底的一個信號。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33

11只分級B瀕臨下折 但這次不要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914.html

11只分級B瀕臨下折 但這次不要怕

第一財經日報 黃玉婷 2016-01-22 15:32:00

從分級B的各項指標來看,無論是較之於熔斷時期的下折,還是較之於七八月的下折潮,這次瀕臨下折的分級B對投資者來說並沒有想象中如此“可怕”,但也仍需警惕風險,不可盲目購買。

在市場近期持續震蕩回調的壓力下,又有一批分級B拉開了下折預警。

圖片:母基金凈值距離下折不到10%的分級B(數據來源:集思錄)

從分級B的各項指標來看,無論是較之於熔斷時期的下折,還是較之於七八月的下折潮,這次瀕臨下折的分級B對投資者來說並沒有想象中如此“可怕”,但也仍需警惕風險,不可盲目購買。

目前,距離下折最近的為高鐵B端(150326.SZ),母基金凈值距離下折僅需跌3.52%。事實上,在A股前兩次觸發熔斷時,該基金就險些下折,但基金經理將倉位調整至不到10%躲過一劫。根據集思錄網站實時數據,目前高鐵B端的倉位估值為56.09%,其余距離下折較近的分級基金倉位都在95%以上。比起其他瀕臨下折的分級B,高鐵B端由於仍處於六個月的建倉期而倉位管理更加靈活。

經過了幾次下折潮的慘痛教訓,證明了使投資者蒙受巨虧的原因在於分級B下折前的高溢價。而從當前情況看來,這次距離下折較近的分級B的溢價率處於相對合理水平,個別分級B還處於折價狀態,比如高鐵B端、煤炭B級(150290.SZ)、食品B(150199.SZ),其中煤炭B級的折價率最高,為3.42%。從整體溢價率來看也大抵如此,並未出現整體高溢價的情況。

中融基金人士表示:“如果投資者所持有的分級B的溢價水平合理,那麽無需盲目拋售,是否繼續持有就取決於投資者對指數的後市判斷。”因為距離下折較近的分級B 通常具備高杠桿,若指數預期上漲,則為搶反彈的利器。從目前的價格杠桿水平來看,這些瀕臨下折的分級B杠桿水平介於3倍至4倍之間。但是如果對後市不看好,不可盲目介入,這種情況下高杠桿就是“財富絞肉機”了。

那買入相應的分級A參與下折的收益情況如何?事實上分級A參與下折獲得的收益一方面來源於下折前分級A的折價情況,另一方面來源於下折後折算所得的母基金凈值未來的波動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以目前分級A的價格水平,參與下折獲得受益的確定性已沒有之前那麽高了。而根據集思錄網站數據估算結果來看,這一批分級A中參與下折的理論收益最高的也僅為2.21%。

圖片:買入分級A參與下折的理論收益

編輯:黃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19

政協委員提出監管“二次元”,分級制度要來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11.shtml

導讀 : 對於二次元來說,“分級制度”關系到他們是否能接觸到更多更廣泛的非低齡向ACG作品,同時也他們也希望,在“分級制度”的監管下,中國ACG產業能更為健康地發展。

題圖 沒有黃段子的無聊世界

題圖 / 沒有黃段子的無聊世界

 

所謂分級制度,光靠監管就夠了?

正值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許欽松在兩會提出,“二次元”世界對青少年成長影響很大,需要適度監管。

相關微博的熱門評論

此題案一出,引起了二次元們的廣泛討論,其中“分級制度”的呼聲最為高漲。對於二次元來說,“分級制度”關系到他們是否能接觸到更多更廣泛的非低齡向ACG作品,同時也他們也希望,在“分級制度”的監管下,中國ACG產業能更為健康地發展。

許欽松委員提出了怎樣的提案?

許欽松委員曾在兩會訪談中解釋了他對內容監管的2個提案:

|對於網絡劇來說,需要把監管前移

許欽松委員表示,內容監管要在作品還沒有進入到制作或者投資階段之前就要進行。其主要目的是在於,讓內容創作者和投資方能盡早知道自己做的這部作品能否通過審查,避免審查不通過導致的資源浪費現象。

|需要監管二次元相關內容

許欽松委員認為,應該在某一個地方統一出現一個標示,大概分為三類:“一是完完全全給孩子看的,成年人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二是專供成年人看的,孩子不能看;三是孩子跟成年人一同可以看的。”

ACGx看到,許欽松委員提出的這2個提案,實際上與國外的“分級制度”差不多,有著近似的做法以及同樣的監管目的。

國外的“分級制度”能做些啥

簡單來說,國外的分級制度就是按照文化產品的內容,根據不同年齡段來劃分是否適合某一部文化產品的分級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內容生產者,按照未來預計的用戶年齡層來生產作品,包括暴力元素、性暗示等,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電器街的漫畫店》的動畫中,我們也能了解日本是如何實施“分級制度”的

但ACGx註意到,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他們的分級制度是一種行業規範,是一種基於未成年保護的自律行為。審查者與生產者均是相關文化行業從業者,也保證了整個產業的發展並不會受到太多的外力幹擾。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內容生產者從一開始就已經明確了產品的定位,而評級結果則影響了內容宣發環節可以使用的渠道,也決定了消費者是哪些人。從經濟的角度看,這種從上至下的精準定位是十分有利的,出品方不僅可以準確地尋找到目標消費者,也能提高內容產量;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分級制度”也很好地保證了未成年人能接觸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

不難發現,國外的“分級制度”實際上是由內容生產者、渠道發行商以及最終的消費者來共同完成的。這是一種基於“未成年人保護”的行業自律及監管行為。

中國真的可以馬上實施“分級制度”嗎?

實際上在中國,簡單的“分級”早已出現。在電視臺這類信息接收相對被動的領域,黃金時段一定是向大眾的,而偶像劇之類的則是放在10點以後播出,這與美日的電視節目安排基本一致。

然而由於缺乏內容分級,在網絡上無論是《精靈寶可夢》,還是《沒有黃段子的無聊世界》,均可以隨意點播,出現了大眾向動畫與深夜動畫同臺演繹的尷尬局面。從表面上看,對網絡內容的監管似乎迫在眉睫。

上圖是2015年4月新番播出時間表,註意播出時間大部分都是0點前後,實際上中國的動畫放送平臺早已完成了與日本的同步播出,這些內容主要以深夜動畫為主

但是ACGx認為,即使是這些內容平臺也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完成用戶在點播環節的分級篩選,“分級制度”也未必能落到實處。最大的問題出在最後一個環節,即消費者環節,這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大眾社會對動畫作品的偏見

對於中國大眾社會來講,“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這種觀念不僅嚴重影響了中國原創動畫內容的定位,更導致了“分級制度”的寸步難行——既然動畫是小孩子看的,那就“一刀切”就好了。

在美國,兒童向的動畫是不允許出現槍口滴

於是,《熊出沒》這種看似兒童向卻充滿了各種暴力元素的動畫得以登上電視熒屏。如果按照國外的分級標準,這部動畫並不適合7歲以下兒童觀看,盡管滿篇的“請勿模仿”,然而懵懂未知的小孩子卻對劇中的暴力畫面更感興趣。

“一刀切”的政策,不僅阻礙了動畫的內容定位,也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兒童的身心,與動畫的原意背道而馳。

|家庭對文化內容的忽視

分級制度最終的落實者是家庭,無論美國還是日本,尤為重視動畫內容是否對孩子有益,而中國的家長往往是這樣想的:“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看,準沒錯。”於是作為家長的成人雖然規定了看動畫的時間,但是並不參與到內容的審查中,在內容篩選上完全無視年齡要求。

百度搜索“防沈迷”,第一個聯想詞居然是“身份證號碼大全”

此前,中國的網絡遊戲曾推出過“防沈迷系統”,但是某些不滿18歲的青少年卻通過借身份證之類的手段避開了這一系統,成年人的縱容,才是“防沈迷系統”形同虛設的原因。“小孩子玩個遊戲看個動畫,至於這麽上綱上線麽?”在中國這樣想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對於中國來說,“分級制度”不僅僅是一個行業自律的問題,更是一種社會與家庭的教育問題。在我們尚未將文化內容與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之前,“分級制度”將難以執行。

監管“二次元”關鍵在執行

與其他行業制度一樣,“分級制度”的關鍵在於執行。一方面,從生產便已開始的內容分級可以極大地豐富二次元乃至泛娛樂的內容數量,但是另一方面,執行力的不足則是“分級制度”最大的隱患。

執行力的源泉在於大眾認知的改變,這種觀念改變來自於供求雙方的共同努力。曾經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的規定,最終得以落實並不是因為會被罰款,而是基於大眾在未成年人保護上的認知轉變。“煙酒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基於這樣一種共識,市場才得以規範。

同樣的,“二次元監管”最難的環節就是在於大眾對ACG內容觀念的轉變,只有當大眾意識到文化產品與家庭教育的緊密聯系,“分級制度”才會得以順利執行,這個產業才能像美國日本那樣遍地開花,豐富多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587

13只分級基金瀕臨下折 “兩B”驚現折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502.html

自1個月前的3082.36點回調以來,A股市場近期回調幅度接近10%。具有杠桿效應的分級B,不無意外地成為領跌的品種之一。

據集思錄統計,截至20日上午收盤,煤炭B級(150290)、地產B端(150208)、一帶一B(150276)、帶路B(150274)、泰信400B(150095)、金融地B(150282)、一帶一B(502015)、國防B(150206)、成長B級(150214)、環保B端(150324)、房地產B(150118)、高貝塔B(150146)、互聯網B(150196)13只分級B瀕臨下折,估算凈值位於0.307元至0.391元不等,距離0.25元的下折閾值分別18.6%至36%之間。

盡管仍有18%以上的安全墊,但倘若市場繼續調整,那這些基金下折風險不容小覷。截至目前,12只瀕臨下折的基金中,有煤炭B級、地產B端等6只基金凈值杠桿超過了4倍。以距下折閾值18.6%的煤炭B級為例,目前4.33倍的凈值杠桿,只要其掛鉤的煤炭指數跌幅達到5%,那該基金便毫無疑問將觸發下折。

值得註意的是,下折並非意味著投資者將會在一天之內遭受額外的大幅虧損。股災之時,由於急跌和杠桿效應影響,分級B二級市場價格相對於凈值大幅折價。而基金折算又通常以凈值來衡量,以致於當時出現下折引發投資者損失一日內暴增的情況屢見不鮮。

此一時彼一時,倘若接下來市場延續陰跌致使分級基金出現下折,那B持有人的虧損並非清一色被放大。截至目前,溢價率較高的帶路B、泰信400B溢價率分別為10.83%、9.68%。而另有兩只分級B出現了折價,環保B端(150324)、房地產B(150118)目前分別折價1.16%、3.43%。這也預示著,即便分級B出現下折,也並非所有的下折都會造成額外虧損,相反部分基金可能因為下折帶來額外收益。

理論而言,B份額的折溢價率反應了市場預期,當市場預期B份額跟蹤指數上漲時,B份額溢價率上升,反之則下降。不同風格B份額的折溢價率波動差異,反映了市場板塊熱點所在。

廣發證券對此表示,從B份額的表現來看,由於近日大部分行業主題分級B繼上周以來繼續出現下跌,投資者對於分級B信心的下降以及對於下折的擔憂使得本周分級B份額的溢價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