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直擊全球唯一 十代面板廠

2012-8-20  TCW




這裡,是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反擊三星電子的最新大本營。

八月十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距離日本大阪市十分鐘車程的堺市,這裡有著一座全世界最先進,造價最昂貴達四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五十億元),連三星也比不上,世界上唯一一座液晶面板十代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簡稱堺工廠)。

堺市的人口僅有八十四萬人,比郭台銘擁有的全球一百二十萬名員工還少。夏普把全球最大的面板廠,設於堺市北方臨海區,占地一百二十七公頃的堺工廠,是友達在中科的八‧五代廠的二‧一倍。

這一天,天空晴朗無雲,預告日本未來十天假期的好天氣,五點半下班時間一到,堺工廠的員工魚貫走出大門,臉上毫無放假前的喜悅放鬆感,當記者前往詢問工廠被收購一事,所有人噤聲不語。

一個月前,郭台銘將個人新台幣二百五十二億元資金匯給了夏普,正式取得這座最先進面板廠的三七‧六一%股權,郭台銘也將此工廠更名為「Sakai International Corp.」,獨立為一家公司。

夏普急找人接燙手山芋郭董撿便宜,價買下三成多股權

鴻海的員工已經悄悄進駐堺工廠,當地計程車司機都知道,每天一早八點多,會有一群台灣人從車站坐車到夏普,「他們有的住在大阪的週租型公寓,有的住在堺市的飯店。」一位司機透露,就算是週末,鴻海的人員還持續進到夏普上班。

堺工廠,曾經是夏普高世代面板技術的驕傲,五年前造價新台幣一千四百五十億元,為何現在郭台銘能夠僅以新台幣二百五十二億元,將近六分之一的價格,買下三成多的股權?

因為,堺工廠,現在已經成為夏普營運最大的一顆毒瘤。

根據夏普最新財測數字顯示,光是液晶面板部門,二○一二會計年度就得面對營業虧損一千零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四百億元)的虧損。

一位面板業人士透露,夏普其實早在去年底就開出一億美元的公司債,遍尋全球面板廠入股,但是所有面板廠都看到這個大洞而婉拒,原因是,「堺工廠是最大的包袱。」

郭台銘為了打敗三星,不僅大膽自掏腰包,質押三十七萬張股票拿下堺工廠三七‧六一%股權。還在股東會上發下豪語,「以夏普的技術基礎,加上鴻海的實力,不出兩年,我們絕對會是世界第一。」

「有人對堺工廠評價說,『夏普做了錯誤的投資』、『堺工廠是一個惡性腫瘤,應該切除』,但我不這麼認為。」郭台銘在今年五月,接受《日經BP》專訪時更表明,「我的期望是,兩年以內超過盈虧平衡點,第三年實現盈利,第四至五年實現股票上市。」

八月五日,當鴻海宣布將與夏普重新議價時,郭台銘公開表示,堺工廠將在二○一四年回台上市,對照三個月前的說法,郭台銘要讓堺工廠上市籌資的計畫,顯然已經大幅提前二至三年。

因為,若細算堺工廠這本帳,讓人怵目驚心。堺工廠每年攤提達新台幣二百九十億元(編按:以五年折舊計算),而且根據夏普新公布的財測,二○一二年液晶面板部門預計營業虧損約新台幣四百億元,很大一部分的虧損是來自於堺工廠。

未來,若堺工廠持續虧損下去,影響集團股價,郭台銘也得不斷認列投資虧損,質押股票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郭台銘到底看上堺工廠哪一點,《商業周刊》親自走訪位於大阪府第二大城:堺,一解疑問。

解密一:堺工廠廠區上下游群聚大阪政府力挺,開專屬公路運面板

走到堺工廠的廠區,左手邊會先看到生產面板上游材料玻璃的康寧,康寧的對面是彩色濾光片廠大日本印刷與凸版印刷,隔壁則是SDP辦公大樓,後面則有夏普的太陽能事業部與關西電廠合作開發太陽能發電,夏普的能源研究所也位於此。

走出廠區,一旁緊鄰生產光學檢測設備的旭興產株式會社,面板模組做好隨即運到車程十分鐘的堺港,即可送往日本龜山等地組裝,直接在日本銷售。

參觀過的人形容,工廠裡幾乎是全自動,人力需求極少,製作一片十代面板至少經過三百道製程。前段製程裡,為免損傷幾乎都用機器手臂,在無塵室會看到,機器手臂舉起面積有兩張桌球大小,薄如信用卡的玻璃依序移動到下個製程。

從堺工廠五樓參觀走道往下看無塵室,一台台三公尺高,如網球場大小的蝕刻機器,整整齊齊排列,約有兩百公尺長,再送往檢驗,確認每片分布至少有一百萬個電晶體的面板完美無瑕後才放行。

這裡擁有全球最頂尖的面板生產技術,鮮少對外開放。僅在二○○九年十月量產時,對少數媒體開放參觀。

夏普是日本發展液晶技術的先驅,全球第一座六代廠、八代廠,都出自夏普之手。

二○○七年底是LCD產業豐收年,夏普旗下的一座六代廠與八代廠早已經不夠用。夏普當時的社長(現任會長)片山幹雄決定再次領先業界興建十代廠,主攻六十至八十吋液晶電視。

選中「堺」,是因為其距離大阪僅十分鐘車程,一旁又有堺港可運輸面板,距離機場僅有三十分鐘,路海空都方便。

大阪政府不僅要原本的地主新日本製鐵讓出土地,還在堺市北方為夏普填海造地,開了一條高架道路連接到堺港,專門讓夏普運送面板,現在開車經過兩旁依舊是製鐵廠。

大阪政府大肆徵文為新園區命名,自豪於大阪人工匠技術「匠町」這個命名勝出,今天,夏普十代廠的地址就是匠町一番地(匠町一號)。

解密二:高層無法掌握市場動向零件商抱怨,產品規畫只做三個月

然而,堺工廠一量產,就從天之驕子變成了賠錢貨。

二○○九年,日本數位電視換機潮一過,銷量在兩年內對砍了一半以上,由三千萬台掉到一千萬台,這讓四五%營收來自日本的夏普高層傻眼。

從一九九○年代,就擔任夏普半導體技術諮詢顧問的大阪大學榮譽教授濱口智尋無奈的說,「夏普的高層根本無法預測未來需求。」

一位與夏普做了十多年生意的日本零組件供應商形容,和夏普做生意非常頭痛,他說,其他客人可以拿出半個月到一年的產品規畫討論,按進度走,唯有夏普只知道三個月後的產品規格,再長一點就說不出來,「根本沒有人可以拍板定案。」

他說,「夏普面板的客戶就是夏普,」有八成的面板都賣給自己品牌,再加上主力市場在日本,對於外界的狀況一點都不了解。

缺乏產品出海口,在堺市,從大學教授到計程車司機都知道,堺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只有兩、三成,注定賠錢。

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我,「日本企業根本已經失去競爭力,被『買收(日語指購併)』是當然。」他說,被台灣人買走總比被中國人買走好,中國人只會把技術都搬走,然後結束日本的公司。

解密三:鴻海人馬進駐主導產能利用率,已從三成提升到六成

郭台銘入主堺工廠,指派鴻海內部負責日本廠商遊戲機及筆記型電腦的CCPBG(Consumer and Computer Products Business Group)業務部總經理林忠正,擔任堺工廠的鴻海負責人。

鴻海員工全年無休,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精神,也逐漸出現在堺市。現在,正值日本夏季長假,晚上十一點多,日本堺市商務飯店大廳,有一位鴻海主管,手上拿著從台灣帶來的佳德鳳梨酥,要送給日本供應商。他對日本供應商說,「無論如何一定要降價,」「我主管給的壓力很大,請多多幫忙,」然而,這一位日本供應商堅持不收下台灣來的名產,也不願答應降價的要求,兩個人就在飯店的大廳,這樣站著僵持半個多小時。

一位飯店櫃檯員工表示,過去很少見到台灣人,但是最近「多很多」。一位鴻海人透露:「以後會有更多台灣人過來。」

郭台銘的算盤是希望利用鴻海垂直整合能力,壓低六十吋電視價格,創造需求。

現在堺工廠的稼動率(產能利用率)已經從三月的三○%,提升到五○%到六○%左右,離郭台銘預定年底達到獲利的產能利用率八○%還有點距離。

研究機構奧維諮詢平板產業事業部副總經理李秋緯計算,以面板成本占整機成本的七成來計算,郭董將六十吋電視賣新台幣四萬元,算是有小賺新台幣兩千多元。

郭台銘最難的挑戰還不只是財務問題,而是企業文化的差異。

長期供應夏普零件的供應商表示,「我們常不知道誰是決策者。」夏普內部有過多重疊的組織以及複雜的黨派之分,光是決定要不要用零組件,都可以拖到要出貨三個月前才商定。

位於堺工廠辦公大樓裡,原本寫著「Sharp Display Product」 早已卸下「Sharp」字樣,改成「Sakai(堺)」,員工名片左上角由紅色的Sharp字樣改印上藍色的「SDP」,正式宣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入主全球唯一一座十代線廠。

郭台銘能快速換掉夏普十代廠名字,換掉員工名片上的字樣,但是能否以同樣速度換掉夏普人的保守心態,才是最大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78

記者觀察|中國液晶十代線大擴軍  產能拋開韓國

作為2016年全球平板顯示行業“收官”的大事件,12月30日鴻海10.5代線正式簽約落戶廣州。這是郭臺銘繼收購夏普之後、推進其“眼球計劃”的又一個大手筆,同時釋放出全球顯示行業變局的多重信號。

首先,中國液晶十代線大擴軍,形成四足鼎立的格局,中國液晶面板產能將拋開韓國,未來將進一步鞏固世界第一的地位。

繼京東方合肥10.5代線2015年年底動工之後,華星光電在深圳的11代線、鴻海在廣州的10.5代線2016年年底連接宣布啟動,再加上惠科在昆動的10.5代線,中國大陸目前公布的10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已有四個,它們每個項目的投資額都達數百億元。而目前執全球顯示產業牛耳的韓國,至今還沒有公布任何10代線的計劃。

這是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新一輪的擴軍,打破了之前日本夏普公司擁有全球唯一一條10代液晶面板線的格局。由於韓國三星、LG近年把資源更多投入到OLED面板,三星甚至還關掉一條7代液晶面板線,所以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能超過韓國,已是指日可待。業內預計,2017年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能將超過韓國,躍升全球第一。

其次,OLED近年風頭很勁,未來液晶與OLED的競爭與較量將長期存在下去。

CRT彩電時代,國內八大彩管廠也曾掌控了全球最大的彩管產能,可是它們都在平板顯示時代全部倒閉。所以,當中國液晶面板產能不斷擴軍時,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帶來液晶面板產能過剩,並在下一個更新換代期重蹈CRT時代的覆轍?

2016年下半年液晶電視面板一反年初的跌價態勢,重新出現漲價,改變了許多人的看法。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市場彩電的平均尺寸擴大了2.1英寸,55英寸已成為標配。隨著平板電視大尺寸化、高清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加上商用顯示的快速發展,包括教育領域的電子白板、商業領域的電子廣告牌等,液晶面板產能預計短期內不會過剩。

郭臺銘收購夏普後,夏普將在日本加快上馬中小OLED面板生產線,而今郭臺銘卻在廣州啟動10.5代液晶面板線,意味著這位全球電子行業最大代工企業的掌舵人,同樣看重液晶顯示,而且他在液晶領域押寶大尺寸。手握夏普十代線、廣州10.5代線“兩張牌”的資源,未來鴻海在彩電代工領域將有更大話語權。

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未來液晶與OLED還將長期競爭與較量下去。OLED被視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可彎曲、可折疊、更薄更輕、自動發光。2016年以來,OLED在手機面板的出貨量迅速攀升,OLED電視的銷量也有所擴大,但從目前看,液晶面板在電視領域仍占主導地位。複旦大學平板顯示中心主任谷至華認為,液晶技術還沒到頂,還有很大的優化潛力,包括背光源等領域。如今,多家巨頭在十代線重金投入,說明業界對液晶的前景仍充滿信心。

第三,受益於上遊面板產業鏈的擴張與支撐,中國彩電產業的全球地位將進一步擡升。

中日韓在全球顯示產業“風水輪流轉”。由於搶先布局液晶面板資源,韓國的三星、LG在平板電視時代超越日本品牌,躍升為全球兩強。如今,受益於上遊龐大的液晶面板產能和資源的支撐,中國彩電品牌的機會到了,TCL、海信、創維等在全球彩電業的份額不斷攀升。

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TV品牌的出貨量將首超韓國品牌,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品牌,2016年全球市占率挺進34%。2017年TCL、海信和創維三大品牌出貨計劃合計超過6000萬臺。2017年TCL、BOE的彩電代工業務計劃合計也接近2000萬臺水平。

從國內區域競爭看,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將重新獲得中國國內新型顯示產業的領先地位。華南曾長期在國內彩電、顯示產業處於龍頭地位,不過近年受到中西部地區的有力挑戰,合肥率先上馬10.5代線便是一個例證。如今,深圳、廣州相繼宣布建設11代線和10.5線,再加上華星光電把OLED產業聯盟技術平臺公司放在廣州,意味著華南地區將重新獲得國內新型顯示產業的領先地位。

再從消費角度看,未來60-70英寸的液晶大電視將進入普通家庭,家庭影院會普及。現在55英寸已成為國內彩電市場的主流產品,未來隨著四條10代以上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建設與投產,60-70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的成本也將大幅下降,進入尋常百姓家將不再是難事。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家庭影院會越來越普及。也許,未來60-70英寸的液晶電視也不一定是現在的模樣,說不準在裝修時就嵌入家中的某一幅墻上。

LG正在研發使用OLED面板的“墻壁式”電視,當60-70英寸液晶電視逐步普及,何嘗不也是“墻壁式”電視?未來,在物聯網時代,顯示無處不在,而液晶面板產能龐大、價格低廉,也許你的餐桌面、冰箱面也會變為液晶屏。信息隨處觸手可及,聯接隨時可以實現,那真是一個讓人神往的境況。

也許,這正是郭臺銘們敢於不斷押寶10.5代線的原因所在。多種顯示技術在物聯網時代將爭奇鬥艷,誰會押寶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1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