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建、订单双向受压 东方电气50亿元增发解困资金链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9/HTML_C44LK7S1Y96E.html


尽管灾后重建的东方电气(600875.SH、01072.HK)意气风发,但一季报略为单薄的业绩复苏,难以掩饰其目前的资金困境。

4月27日,东方电气公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3.2亿元。尽管同比降幅达25.03%,但以此粗略测算的逾10亿元全年净利似乎足以为挽回1.76亿元的业绩失调。而2008年通过一次性计提地震损失及相关减值准备,公司轻装上路的业绩诉求显露无疑。

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骤紧的资金链难以使其游刃有余。可以佐证的是,一季度东方电气经营活动现金流已转为负值,达-8.68亿元,同比增幅为-29033.33%。

“目前,存在‘订单付款推迟、预付款减少’情况,特别是火电设备项目,导致公司资金压力不小。”东方电气证券部人士坦言,外在客观因素使资金回流较慢,而自身重建复产投入却并未因此停止,所以资金量趋于外流。

在东方电气汽轮机厂,记者亲眼见到市区新建厂房已然落成。而异地重建的东方汽轮机厂汉旺生产基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当日的50亿元增发融资方案,即直指灾后异地重建项目及个别项目运作的资金缺口。其中,汉旺生产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将投资17亿元;百万千瓦核电常规岛技改项目将投资7.9亿元;另外10亿元则着重缓解紧张的资金链。

受困火电项目

尽管东方电气一季度净利回升至3.2亿元,但花旗银行仍未改变对其看淡的预测——因产品需求趋弱,盈利能力将面临下行风险,维持H股卖出评级。

显然,经济状况不景气,东方电气已难以避免产品结构调整的阵痛。而2009年火电设备首当其冲。

“受国家政策指向限制,今年很多客户对火电项目较悲观,即使有订单的也要求进度放慢,延迟交付。”东方电气某火电设备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市场影响,一季度已订单减少的同时,预付款也减少,而行业内还出现退单情况。

此前一个月,对于火电,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已明确表示,加快推进上大压小政策,预计年内关停小火电厂转机组容量1500万千瓦,三年内关停3100万千瓦。对新上火电项目更要严格审批。

尽管该人士称,目前东方电气还未出现退单,但受累行业低谷,仍难独善其身。

此前,东方电气高管公开表示,目前手持订单中有发改委批文的仅有50%,2009年其火电新订单将大幅下降,最困难时刻将发生在2010年,新订单会进一步下降。

一季报显示,公司新承接订单13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00亿元有所下降。其中,火电占比41.2%,已低于去年全年的45%,而从绝对金额看,火电订单数量同比降幅约50%。

不仅如此,毛利润也成为火电项目短板。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华认为,因外包比例上升和大功率产品增加,目前东方电气的火电设备毛利率已跌至15.5%,为5年来最低水平,而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下降2.9和2.4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年预期。

或基于此,受金融危机和国家能源政策调整的影响,东方电气应收票据较期初增长251.05%,当期货币资金余额较期初减少11.77亿元。

不过,随着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完善,东方电气新能源项目呈上位之势。

一季报显示,公司水电设备订单占比从去年全年的8%升至21%;核电与风电设备占比分别为22%和14%,与去年全年水平相若。

前述高管认为,中国发电设备调整已是必然,逐步减少火电,大力发展风、核电投入,使其成为利润增长来源。

抛开业务调整,灾后重建的巨额投入成为压在东方电气资金链的重石。

据记者实地了解,汉旺生产基地灾后重建总投资高达51亿元。尽管其震后曾收到5.18亿元捐款,不过相较其确认的直接损失15.68亿元及巨额重建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而50亿元增发方案明确,东方电气将投入17亿元用于灾后基地重建,占到其融资总额的34%。

不过,更大手笔显然还在于其对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入。

50亿元融资中,东方电气将募集7.9亿元用于核电技改项目,几乎占此项目70%资金投入。

而去年5月16日,为用于集团风电和核电项目发展,东方电气还曾通过公开增发不超过6500万股A股、募资不超过39.6亿元的计划。虽然最终只募集13亿元,远低于融资预期,但其发展新能源的资金需求显然更为强烈。

事实上,通过增发融资,东方电气的诉求在于缓解紧绷的资金链。

一季报显示,东方电气资产负债率高达95.3%,为行业内最高。除经营现金流量转为负值外,当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13.79%。

东方电气的解释是,主要是上年同期未体现收购东方锅炉剩余31.61%股权应支付的对价款的利息支出,此外,公司本期新增贷款2.32亿元,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基于市场需求萎缩,国际投行花期预计东方电气今年现金流将保持负值。

根据融资方案,公司将拿出10亿元填补现金流。陈华认为,东方电气发行若顺利完成,其资产负债率将从一季度的95%降至88%,有助于减低运营风险,尽管将摊薄每股盈利达16%。

增发方案显示,为确保融资顺利达成,大股东东方电气集团将认购不少于3000万股且不少于50%的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如果足额募资近50亿元,大股东将拿出25亿元填补上市公司资金缺口。

前述公司人士还表示,未来两年,东方电气计划有60亿-70亿元项目的资本支出,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4月28日,东方电气收报38.37元,跌4.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3

鄭裕彤多空雙向操作 平安定向增發兩大懸念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6/0NMDAwMDIyNjg0NA.html

中國平安於3月14日公告定向增發,新發行2.72億股,由鄭裕彤以每股71.5港元購入,佔平安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56%,佔平安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44%。3月15日,平安H股下跌6.18%,收於76.65元,並一度跌至75.5元。

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鄭裕彤除買入平安增發的2.72億股以外,還以現金結算未上市衍生工具看空平安1.96億股,約佔本次增發股票的72%。鄭裕彤可能以買入看空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等方式實現淡倉。不過,港交所、中國平安和鄭裕彤均並未披露該衍生工具對手是誰。

在3月15日上午中國平安組織的分析師發佈會上,平安回應,該期權完全是鄭裕彤控制風險、鎖定收益之舉,與平安全無關係。

控制權之爭續集?

平安公告末尾公司股權構架中,特意列出了匯豐的持股比例。匯豐持有平安約12.4億股,佔平安股份比例由增發前的16.22%降至增發後的15.67%。

多位市場人士猜測,此次增發是否與目前平安員工股解禁及出售密切相關,平安控制權之爭的後續?

1992 年,平安員工通過平安綜合服務公司出資2236萬元認購了平安當時10%的權益,1993年又出資4196萬元認購了1399萬股。至2001年所有員工 股認購凍結,中國平安共計向近1.9萬名員工發行股份超過4億份。這些股份分別由深圳市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新豪時」)、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 限公司(下稱「景傲實業」)和深圳市江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南實業」)持有。其中,江南實業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

2010年3月,收穫的時間到了。三公司所持平安員工股解禁。然而,解禁卻引發了市場對於平安控制權旁落的恐慌。

根 據平安2009年年報,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43%和8.36%,合計16.78%。深圳市國資委下深圳市投資控 股有限公司持股6.55%,新豪時持股5.30%,景傲實業持股4.51%,江南實業持股1.89%,合計18.25%。若員工股減持,則匯豐可能成為實 質上的第一大股東,並獲得控制權。

為瞭解決員工股一次性減持帶來的股權變動壓力和對股市的影響,平安於2010年2月23日決定未來5年內分批減持,每年不超過30%。

分 批減持雖未完全消除但至少暫時緩解了市場對於平安高層控制權旁落的擔憂。有分析稱,由於解禁的三家公司在董事會中實際只佔有一個席位,而平安董事會有19 個席位,因此至少在本屆任期內,股權變動對管理層影響不大。從長遠看,由於三家公司實際受平安集團控制,股權旁落可能性亦比較小。

而現在,平安高層是否考慮防止股權旁落的計劃,依舊撲朔迷離。2011年初,平安內部公示《2010年下半年平安員工投資集合所持平安A股減持收益分配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豪時和景傲實業共減持所持平安A股16.4409%。

在 平安的資本擴張史上,鄭裕彤一直是一個神秘人物。早在2008年,就有港媒報導稱,鄭裕彤通過多家家族公司「曲線」進入平安,當時持有平安A股將近12% 股權,是中國平安「隱形」第二大股東。當時的報導稱,鄭通過8家企業間接持有平安A股,分別為源信行投資、上海匯業寶業、上海匯華、寶華集團等。其中持股 最多的是源信行投資,截至2010年9月30日,持有3.8億股平安A股,約佔A股流通股本的7.94%。

此次定向增發,將使鄭裕彤的股權增厚並稀釋匯豐的股份,加之「隱性」持股,鄭的持股比例或將接近於匯豐。

穩賺不賠?

業內對於此次增發的另一大質疑是懷疑此次增發存在利益輸送。平安內部人士此前透露,平安此次定向增發,是因為「有人想買」。

根據公告,該增發價較H股截至及包括3月11日(即緊接認購協議日期前之交易日)止前30個交易日在聯交所平均收市價每股約79.39港元折讓約9.94%;較H股3月11日在聯交所收市價每股81.70港元折讓約12.48%。

而根據聯交所公開資料,摩根大通於2010年及2011年多次大手筆買入平安。2011年1月5日在85.88港元買入2.14億股,2010年11月24日在89.6港元買入2.57億股,2010年11月12日在92.31港元買入2.59億股。

相比摩根大通,鄭裕彤此次所獲價格實在便宜。香港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提出,為什麼平安僅對鄭裕彤旗下的一家機構增發新股,存在疑問。

不同於A股無做空機制下的定向增發,大股東可能因市場價格單邊下跌承受損失,鄭裕彤此前則以現金結算未上市衍生工具做空平安1.96億H股,這在某種程度上鎖定了風險。這意味著對於這部分股票來講,鄭裕彤做了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15日晚中國平安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增發前平安也與其他機構進行過接洽;而鄭裕彤旗下的金駿有限公司的條件是最合適認購平安股份的;另外,該人士對鄭裕彤持有的淡倉不作評價,認為這屬於投資者自身行為。

平安在15日早間分析師發佈會上,並未對未來是否融資做進一步說明。

券 商報告稱,此次定向增發解決了市場對A股再融資的恐懼,保守預計解決至2012年的資本金缺口問題。假設壽險、產險按180%償付能力充足率,銀行業務按 12%資本充足率,股息按每年0.5 元/股測算,此次H股再融資164 億人民幣後,預計公司2011、2012 年分別有257億、117億資本剩餘,至少到2013年才會出現75 億資本缺口,有再融資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0

直通車雙向互通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103625

4月2日,港交所(388)在單日錄得5%升幅後,下午中途停牌,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港交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就網絡互通達成共識,未來上交所將承接內地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買賣單需求,集中報送至港交所執行;海外機構亦可通過港交所直接投資A股,由上交所負責執行。但有關消息,似乎只影響港交所股價,對大市則未見重大影響。

4月10日早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為上述這個名為「滬港通」的政策「開綠燈」。政策最快今年10月推出,總額度5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香港佔2500億元,即屆時最多有約3151億港元的「北水」湧港。

政策推出初期,涵蓋的股票包括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及在滬港掛牌的「A+H」股,涉及的港股共266隻,佔23萬億港元市值約95%;涉及的上海A股逾560隻,佔18萬億元市值90%。

根據兩地證監會聯合聲明,交易、結算及上市規則,將沿用兩地現有規則,例如內地投資者買港股,規則與本港投資者一樣,港交所和上交所將平均分享因「滬港通」產生的交易費用和結算費用的收入。但香港證監會額外要求內地投資者的資產值必須達50萬元。

「互聯互通」消息刺激大市顯著造好,恒指在4月10日全日大升343點;成交金額突破千億元,達1069億元,創近五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成交。除了炒AH股價差有望收窄之外,市場相信,政策將刺激港股成交,港交所股價可直接受惠;行業方面,分析員看好A股暫時缺乏的賭業股,大型科技股如騰訊(700)等。另由於展望內地股民將透過中資證券商買賣港股,中資證券商股即時飆升,第一上海(227)升逾三成;申銀萬國(218)、國泰君安(1788)及海通國際(665)也齊齊升逾一成。

可以說,在2007年被煞停了的「港股直通車」,隨着以上中港市場融合措施推展,實際上已經通車了,而且是雙向互通;只是兩地股市現處於信心低位,對股市的「即時衝擊」當然不及當年強勁。然而,任督二脈已經被打通,兩地投資者的互動機會增加,不再「塘水滾塘魚」,當兩地互動創造更多獲利機會,場外的潛在資金將會被吸引流入。

事實上,內地經濟增長持續領跑全球,但股市表現卻一直墊底,一來因A股像賭場多於股場,而股市長期封閉令外資難以進出則是另一原因。多年以來,為了保護股票市場免受海外大鱷衝擊,內地資本市場之門遲遲未開。緊閉大門雖然阻擋了外來衝擊,連外資對股市的正面推動作用亦被阻隔在外。正當其他新興市場股市節節上升時,內地股市卻處於「塘水滾塘魚」的狀態,結果是投資回報欠佳,令不少股民索性遠離股市。

資本市場的建康發展,對經濟帶來正面影響。尤其若能吸引海外資金的投入,令整個市場的餅擴大,不論是融資企業,還是投資人士,均能得到雙贏,遠比目前企業與投資者暗地角力,最終兩敗俱傷更佳。這卻要直至近年,中央才慢慢醒覺,中證監官員明言,希望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但如何有效引入海外資金之餘,又不致引狼入室,乃是內地資本市場開啟的關鍵。

近幾年,中央開始積極批出更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由300億美元增至1500億美元。為了配合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亦推出了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渠道,令海外資金可以進入A股市場投資。但據聞當前不少QFII額度皆非用於A股,而是其他內地理財產品;相對而言,「滬港通」是完全的股票向政策,是中央正面針對活化A股的重要一小步。

《信報》專欄作家方卓如指出:『……據滙豐估計,上海股市流通市值中,外國投資者佔比僅3%。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出,QFII合共2160億美元的投資額度中,只有820億美元批出。額度遲遲未批出,某程度受累於繁文縟節,新計劃則可稍為簡化程序。即使如此,暫時仍未見香港投資者前仆後繼爭買內地股票。因此,「滬港通」計劃將充當試金石,一探需求到底是暫時壓抑,還是真的疲弱。……』

可以說,這次中港金融市場的融合計劃,短線可能只是一小步,但長遠看,兩地股市所受的影響只會隨時間延伸而有增無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843

外管局:資本流出系“藏匯於民” 未來跨境資金將繼續雙向振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63

中國外管局周日發布了2014年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報告稱“藏匯於民”而非外資撤離是我國資本流出擴大、外匯儲備少增的主要原因。未來“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格局會更加常態化。

外管局提到,2014年全年跨境資金流動重現“鐘擺式”的雙向波動。一季度跨境資金延續了 2013 年底的大規模凈流入態勢,二季度凈流入勢頭明顯放緩,三季度轉為凈流出,四季度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上升。

22F7E53F-C610-4DD6-8810-82D0B20C1ECD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過,去年全年的資本和金融項目(含誤差與遺漏)逆差達到 960 億美元,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

這引發了資本外流的擔憂。但在外管局今天發布的報告中提到,鑒於我國外來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負債項下均表現為凈流入,而其他投資資產項下凈流出大幅增加,所以,從國際收支角度講,“藏匯於民”而非外資撤離,是我國資本流出擴大、外匯儲備少增的主要原因。

具體數據如下:

2014 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 1375 億美元,較 2013 年同期增加 23%,表明我國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仍然較大;非直接投資(包括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凈流出 684 億美元,2013 年同期為凈流入 846 億美元。

其中,我國對外證券投資凈流出 13 億美元,2013 年同期為凈流出 56 億美元;外國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 61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6%。我國對外的貸款、貿易信貸以及持有的境外存款等資產凈增加 2297 億美元,同比增加 1.71 倍;我國企業等對外負債增加,其他投資項下對外負債凈流入 1008 億美元,較 2013 年同期下降 25%。

C8519F88-80D2-48EA-9F1E-C5804E3D9236

報告還特別提到美聯儲退出QE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有限。外管局認為,QE退出增加跨境資金流出,但這是對前期大規模流入的糾正,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而且這沒有改變我國全年國際收支、外匯供求趨於基本平衡,外匯儲備略有增長的總格局,境內外匯市場流動性充足,沒有出現恐慌性的囤積外匯,目前的資本流出規模是可承受的。

“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推進,央行逐步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幹預,‘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格局會更加常態化。”外管局稱,“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繼續呈現跨境資金有進有出、雙向振蕩格局。”

報告指出,在2015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將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中,較確定的方面包括: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流入依然保持穩定、外需將繼續緩慢恢複、經濟增速仍處於世界較高水平,有利於維持中國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等。

不確定的方面有:人民幣利率繼續高於主要國際貨幣,但由於影響因素日趨多樣化、複雜化,跨境資本流動仍可能出現較大波動。從國內看,市場還可能會對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等問題產生擔憂,本外幣利差收窄將加速企業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

外管局稱,外匯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

“為保持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穩定,要做好保證匯率制度靈活性等多個問題。”報告指出,“作為應對內外沖擊的應急手段,匯率可以在短期內保持相對固定,但絕不能長期不變,否則可能背離經濟基本面,導致失衡和扭曲不斷積累。”

外管局表示,“今年外匯管理部門將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不斷創新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和運用,推動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另外,在提到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規模明顯增長時,報告以專欄的形式特別指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是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該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實際是特殊目的公司。統計口徑上,該公司是境外企業而非境內企業,因此不屬於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範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02

中國進入雙向直接投資時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741.html

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在全球化3.0時期蓬勃發展,主要承擔了產業與技術轉移的功能。在冷戰時期,馬歇爾計劃是最具代表性的直接投資和支援計劃,有美國地緣布局的因素。其後的產業轉移則更多是微觀企業基於區位理論選擇的結果,其背後的驅動有市場、成本、資源等要素。全球規模的再分工和其背後的規模效應使得特定產業在各區域集聚,直接投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從存量來看,全球直接投資有明顯的導向性和區域集中的特征。截至2013年底,全球27.9萬億美元直接投資存量中,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歐洲內部就占了10萬億美元,其實其中很多歐元區和歐盟國家間的直接投資可以理解為經濟體“內部”的投資;而柏林墻倒塌後,西歐也對部分東歐國家進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資。除此之外,中北美和歐洲這兩個相對發達區域之間的投資規模也較大,存量規模為5.1萬億美元。再次,東亞是各區域中對外部直接投資吸收較高的區域,但3.9萬億美元存量規模中仍有1.8萬億美元來自內部,主要來自日本產業對“亞洲四小龍”的轉移,以及之後亞洲發達經濟體產業向中國的轉移。

從趨勢上看,1990年以來,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在直接投資方面的重要性穩步提高,其流入規模2013年全球占比已達53.6%,流出規模占32.2%,存量占比達33.3%。驅動未來全球跨境直接投資變動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全球分工布局和相關投資協議的加強:一方面,一些資源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會進一步從先發新興經濟體向後發新興經濟體和欠發達國家轉移;另一方面,美國主導的新一代TTI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和TISA(國際服務貿易協定)等投資貿易協定,將強化發達經濟體之間的投資自由化程度。

隨著中國作為生產型經濟體規模的擴張,對海外資源的需求不斷提升。對外直接投資(ODI)在過去幾年的增速顯著快於外商直接投資(FDI)。以海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為例,中國主要的工程輸出集中在地緣親近的亞洲和資源豐富、開發不足且風險較高的非洲。

從存量來看,基於自身對資源的需要,以往中國的海外投資多集中於能源領域,在2005年至2014年6月之間,以所有1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為統計樣本,中國總的ODI投資額是8700億美元,其中能源投資達3960億美元,占比達45.5%;對金屬與礦產資源的投資為1240億美元,占14.2%。

新全球化進程中,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將會快速提升,除了輸出資本換取資源外,還有以“一帶一路”為平臺進行的“基建穩增長”和“產能換安全”戰略。因此在直接投資領域,隨著中國以資源安全與地緣拓展為主線的對外承包工程、產能和資本輸出蓬勃發展,ODI的規模終將超過FDI,中國也將從直接投資凈輸入國變為輸出國。視覺中國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94

央行行長助理: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

據央行9月12日消息,第八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楊子強出席論壇並講話。

楊子強表示,本屆論壇以“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為主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歷史和實踐證明,開放是一個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的金融體系,有利於在更高水平上引入競爭機制,加快國內外金融市場深度融合,提升國家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中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金融開放,圍繞本幣跨境使用,加大了與各國央行之間的雙邊本幣互換力度,鼓勵在雙邊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開通了“滬港通”,推出了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國際板”,設計了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制度;堅持市場化取向,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將於今年10月1日加入SDR,中國金融更加深刻地融入世界經濟之中。

楊子強指出,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基礎紮實,擴大金融雙向開放潛力巨大。面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升級協議正式生效帶來的新機遇,中國人民銀行願與東盟各國央行、金融管理部門合作、聯動,推動金融雙向開放提質升級,共享區域經濟金融一體化發展的最新成果,努力實現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

楊子強還就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談了幾點建議:一是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全面深化金融互利共贏格局。二是確保開放有序可控,共同防範金融風險。三是擴大綠色金融合作,助推中國—東盟經濟可持續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62

英鎊閃崩引發匯市恐慌 人民幣將更多呈現雙向波動

回顧國慶長假,英鎊意外閃崩無疑成為全球市場的“熱搜詞”,這不僅意味著英鎊新一輪貶值序幕或將開啟,更令人擔憂的是看似平靜的“後退歐時代”可能正醞釀著翻天巨浪。

北京時間10月7日7時許,英鎊對美元毫無征兆地大幅跳水,短短兩分鐘內跌幅超過10%,創下英國退歐公投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流動性瞬間大幅蒸發。目前市場對於英鎊暴跌原因尚無定論,但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英國根本不存在“軟脫歐”的可能,市場終於正視英國脫歐是躲不過去的問題,隨即“英鎊匯率作出了反應”。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在岸人民幣市場本周一直處於休市狀態,但離岸人民幣市場卻因英鎊的閃崩險些刷新年內新低。在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後,市場不乏聲音認為“人民幣已無保持強勢的動力”,使得長假後人民幣首日表現備受關註。渣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人民幣貶值並非必然”。

“中國對外貿易仍具競爭優勢,這是支撐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的一個重要論據。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球外匯儲備(中國外匯儲備除外)中人民幣資產比例將由目前約1%上升至約5%。”丁爽預測,在經常項目順差穩定和資本項目赤字波動背景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

“硬退歐”令英鎊後市堪憂

10月7日英鎊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跳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至今令市場人士唏噓不已。

短短幾秒鐘內,英鎊兌美元直線下滑,匯率從1.26暴跌至1.1841,創下1985年3月以來的最低,跌幅快速拉大至6.1%。此後,當日低點曾觸及1.1378,英鎊兌美元日內下跌超過1200點,跌幅達到10%。

(英鎊兌美元近期走勢)

事實上,這並不是進入10月份以來英鎊的首次“跳水”。

10月2日,由於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公開表示,英國將在明年3月底之前啟動正式脫離歐盟的程序。英國也將開啟與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為期兩年的談判。市場將其看作是退歐公投以來英國政府最強硬的表態,令此前不少業內人士期待的“軟退歐”幻想破滅,英鎊隨之再度開啟貶值通道。

10月3日,英鎊累計貶值1%;10月4日,英鎊兌美元跌穿退歐公投以來低點,盤中最低至1.2779,已經刷新1985年來新低。隨後兩天,英鎊兌美元維持在1.27附近。

陶冬認為,英國根本不存在“軟脫歐”的可能,“因為如果英國可以選擇不遵守歐盟大家庭的政策,但又仍能享受歐盟一體化市場的優惠,勢必導致其它國家效仿,歐洲聯盟必然崩潰”。

“‘硬脫歐’對英鎊來說是一個賣出信號,”瑞穗銀行對沖基金銷售部門的主管Neil Jone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政府並不認為有必要區分“硬脫歐”和“軟脫歐”,但很顯然市場就是這麽看的。

除受“硬退歐”言論影響外,業內人士認為10月7日英鎊的閃崩也反映出近幾年各國監管趨嚴,外匯市場流動性波動增加等因素導致一旦市場出現誤操作,影響會被迅速放大。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Jacob Lew)則呼籲,找出英鎊閃崩的原因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不應輕易下結論。但他同時強調,各國政府仍需繼續兌現關於維持全球外匯穩定的承諾。

目前,市場對於英鎊後市的預測已經出現明顯分歧。

FXTM富拓市場研究副總裁Jameel Ahmad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英鎊的買盤動力處於極低水平,隨著英國開始進入退歐進程的未知時期,預計英鎊未來的走勢可以總結為“一邊倒”地下跌。

“投資者現已將英國退歐影響以及一段時期的政治不穩定性因素考慮到英鎊走勢中,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鎊吸引力很低的原因。而之前我們很少將政治不穩定性與英國這樣的發達市場聯系在一起。” Jameel Ahmad說道。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也在報告中分析稱,這次閃崩給英鎊長期匯價造成一定下行風險,即使近期拋壓減退,“硬退歐”和英國經濟面臨低增長的前景或許也意味著,英鎊滯留低位的時間會比此前預期的更久。

但不乏樂觀者認為,英鎊終將反彈,眼下正是買入的大好機會。美銀美林分析師認為,此次閃崩與基本面毫無關系,明年年初英鎊兌美元將維持在1.26;匯豐銀行則維持對英鎊到今年年末,兌美元會跌至1.20,到明年年末跌至1.10的預測。

後SDR時代人民幣將何去何從

令國內市場更為關註的是,在英鎊閃崩的同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也被牽連,更有業內人士擔憂,如今人民幣已經進入“後SDR時代”,新一輪貶值壓力在暗潮湧動。

10月6日,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已經跌破6.70關口,在7日早盤英鎊閃崩後,亞洲時段主要市場受到牽連,其中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6.7182,接近年內低位,較上一交易日再跌100點,跌幅0.14%。在岸人民幣(CNY)由於假期一直處於休市狀態,在岸與離岸匯率差已經突破400個基點,創4個月新高。

(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走勢)

目前,市場人士對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擔憂有所增加。一方面,人民幣已成功納入SDR貨幣籃子,此前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動力或已不足;此外,最新發布的外匯儲備顯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3個月下降,9月末環比減少188億美元,跌幅超預期,外儲規模跌至201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分析稱,外匯儲備降幅擴大主要由於央行在9月份加大了穩定匯率操作,通過幹預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來穩定人民幣匯率,從而犧牲了一部分外匯儲備。

更多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的經濟基本面依然保持穩定,8月份出口、零售、工業生產均有反彈,經濟顯示出穩中向好的趨勢。這些都是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因素。

IMF副總裁張濤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民幣納入SDR將為中國推進貨幣、外匯及金融體系的改革提供支持,有助於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業。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預期外匯儲備在今年第四季度將基本維持穩定。首先,未來數月人民幣匯率或維持相對穩定。盡管美聯儲或在12月份再次加息,但人民幣在10月1日已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各國央行將增加人民幣金融資產作為外匯儲備,加上為防止樓市泡沫,中國央行或保持基準利率不變,預期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在岸現貨價為6.70左右;其次,中國央行最近數月已進一步規範了跨境資本流動,增加了跨境外匯投機成本;第三,中國央行加快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開放步伐,將吸引外資流入;此外,內地未來數月出口或溫和反彈,貿易盈余將繼續保持高位。

丁爽也認為,人民幣貶值壓力並非一路高升。目前國內企業外匯風險敞口已經縮小,企業資本流出規模或將回歸常態。此外,鑒於美元估值過高,加上美聯儲對於加息更富耐心,美元走強並非板上釘釘。

“最近中國央行出手幹預以放緩人民幣貶值步伐,表明當局不願卷入貨幣戰爭。在穩定的經常項目順差和波動的資本項目赤字二者拉鋸之下,預計中期內人民幣匯率將更多呈現出雙向波動。”丁爽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58

短租市場未來發展走向:標準與非標住宿雙向結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6/159810.shtml

短租市場未來發展走向:標準與非標住宿雙向結合
晨希 晨希

短租市場未來發展走向:標準與非標住宿雙向結合

未來短租市場,需要標準住宿和非標住宿攜手並進,才能促進市場的繁榮發展,迎來欣欣向榮的發展大勢。

本文系晨希給i黑馬的投稿。

近日,酒店民宿品牌瓦當瓦舍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這個從青旅出身的旅行社交酒店,是集標準與非標準於一身的新形式。投資人對於該輪投資說明總結為兩點:其一是對瓦當瓦舍在目的地文化體驗和旅行中的服務做出肯定,即看重其非標住宿的走向;其二是看中它在酒店管理方面的運營能力,即看重標準住宿的優勢。顯然,這種標準住宿的酒店+非標住宿的民宿綜合體的短租更受資本青睞。

事實上,酒店也在嘗試打破傳統,朝著非標住宿轉型,前段時間雅高酒店推出針對年輕人的JO&JOE品牌就是最好的例子。數據顯示,美國度假民宿已經達到37%的占比,中國才1%,面向未來,短租市場潛力巨大。標準住宿的酒店也看到短租的發展紅海,轉型非標住宿以擴大市場份額,事實上酒店的一些標準仍是民宿等非標住宿的學習及改進方向。

傳統酒店的標準化運營轉型非標住宿

在標準化住宿的傳統酒店行業,無論是在前臺的接待服務到入住的安全、衛生,都已經形成一定標準,這些是酒店的優勢所在,也非標住宿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但是,統一的前臺接待和打掃衛生、餐廳等後勤部門需要大量的人力,導致酒店在人力上投入過多。運營成本偏高,從房源成本到裝修成本以及後期運營的人力成本,以及房屋空置成本等,各種成本相加數字飆升,利潤率相對下降。

標準化的傳統酒店在高額的成本之下,為了生存就要提高訂單量,就必須迎合短租行業的發展趨勢,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需求,進而推出個性化的非標住宿,也開始了向非標轉型之路。

民宿短租等非標住宿以“色”示人

隨著消費進一步升級,社會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們對住宿的要求也持續走高。價位低不再是選擇入住的首要條件,居住的環境、舒適度及特色等更被看重,單純的酒店住宿已經遠不能滿足居住需求,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勢之下,獨具特色的民宿短租能給人不一樣的旅遊體驗,進而更吸引用戶入住。

1、互聯網+之下的短租平臺實現諸多可能

短租平臺借力互聯網+,完善自身平臺體系,實現場景切換的同時也在安全、信任等方面彌補自身發展不足,突出非標住宿的特色。

第一,多渠道預訂。預訂方式多樣化,PC端+APP雙管齊下,用戶隨時隨地可以下訂單。

第二,異地實景看房。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訂房時不再只看到冷冰冰的圖片,而是可以利用VR技術實現實景看房,亦或者通過房東的直播視頻來體驗房屋的居住感,這一點已經有平臺在做嘗試了。木鳥短租CEO黃越曾在采訪中指出,“我們嘗試借助VR、AR技術,未來用戶在木鳥短租平臺預定房屋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房屋的情況,沙發的舒適度,綠植的生長狀況,窗外的風景等等”,科技進步使異地看房成為可能。

第三,線下體驗。為了保障安全,身份信息聯網,智能門鎖可以通過刷身份證進門,入住更方便。此外,短租平臺提供特色房源和情懷服務,給用戶獨特的居住體驗。

第四,用戶評價機制。短租平臺提供用戶評價區塊,房客可以對房東的服務及房源進行評級,完善信用服務體系,同時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有利於保證房源質量凈化平臺,也有利於形成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

2、輕社交時代的非標住宿促進和諧社會

非標住宿不同於酒店的標準住宿,更註重輕社交屬性即陌生人之間的輕快交往。酒店住宿房門一關住戶之間沒有任何交集,非標住宿的短租民宿,不管是合租還是整租,房東們都願意分享自己的時間、技能、知識、當地生活經驗,給用戶深層次的社交體驗。此外,短租平臺上也提供交流的社區版塊,例如途家的“遇見有趣的人,體驗不一樣的家”版塊,木鳥短租的“出門在外的一千零一夜”,房東和房客可以在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實現知識共享、經驗交流,促進人與人之間美好關系的形成,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3、輕資產模式運營利於實現低投高收

標準住宿的酒店,前期的資金投入,購房與裝修必不是小數目;後期的資金支出,房間數是固定的,不管入住與否,每天都有固定的房租和員工支出,是集中式的重資產模式。但是非標住宿的短租民宿,房源來自於房東,平臺無需支付購房與裝修費用;房間分散且數量可觀,房源彈性大,可短租亦可長租,且房東大多是兼職,無論從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與支出上,短租都屬於輕資產模式。這種輕資產模式在共享經濟的熱度下,更能實現低投入高收入,吸引更多房東分享自己的閑置房屋。

趨勢:標與非標住宿攜手並進 共促市場繁榮

酒店等標準住宿,因為形式單一,產品和服務過於標準化而缺少情懷和特色,不能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這就需要酒店借鑒非標住宿的特點,發展多樣化特色房源,開辟一些年輕人喜愛的產品,例如雅高酒店推出的JO&JOE品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例如培訓酒店員工關於旅遊地的內容,免費為住戶提供旅遊地建議等等,讓服務更加人性化。

民宿等非標住宿,非標準化程度高,缺少統一的運營標準,約束民宿短租的發展,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諸如房東的接待服務一般、衛生狀況屢遭質疑,在這些方面,非標住宿可以嘗試向酒店看齊,形成一定的標準,讓房客放心入住。比如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對房東進行簡單的接待培訓、邀請第三方保潔公司進行房間打掃、普及智能門鎖保證安全等等。

不管是標準的非標化趨勢,還是非標的標準化建立,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容易挑選自己滿意的房間,同時能夠引導酒店或者房東完善自己的房屋,吸引用戶。未來短租市場,需要標準住宿和非標住宿攜手並進,才能促進市場的繁榮發展,迎來欣欣向榮的發展大勢。

 

酒店 短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42

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外資參與中國證券市場更方便了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近年來,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持續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外資參與中國境內證券市場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以下為專訪實錄:

第一財經:前些年,我國資本流入壓力較大。最近一兩年,情況發生變化,流入壓力緩解,流出壓力增加。換個角度看,當前是否為推進流入端改革的時間窗口?

潘功勝:我們將基於戰略的角度繼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應該說目前是流入端政策改革比較好的時機。我們的舉措既要有利於眼前,更要有利於長遠,既要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又要有利於當下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平衡。改革需要尋找時機和推動的窗口,找不準時機,會在政策層面和社會層面都遇到較大阻力。從各方面的情況看,現在確是推動流入端外匯政策改革的重要時間窗口。

事實上,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外匯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全面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深化QFII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便利企業資本項下結匯,等等。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提出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外資準入限制。

第一財經:我國債券市場最近幾年規模迅速增加。2016年,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規模達36.1萬億元,年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高達63.7萬億元。但與發達國家債市相比,開放程度卻仍有一定差距。債券市場下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措施有哪些?

潘功勝: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借鑒國際經驗並結合中國實際,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具有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多樣性的債券產品、較為完善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在中國經濟金融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繼續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構建市場化、開放型金融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與發達市場相比,我國債券市場的開放程度還有較大差距。境外發行人在境內市場發行債券還處於試點階段,境外投資人持有境內債券的余額占比尚不到2%,市場開放的深度依然有限。

中國債券市場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動創新,提高境外機構在境內債券市場發行和交易的便利性。一是在總結現有經驗基礎上,研究適合境外發行人的信息披露、信用評級等制度,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債券提供便利。二是順應境外投資者的需求,為其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資金匯兌、風險對沖等方面的便利,實行更加市場友好的管理措施。三是根據境外投資者的交易和結算習慣,探索境內外交易平臺、清算結算機構等基礎設施合作,研究中國現有的中央托管制度與國際廣泛采用的多級托管制度之間的銜接。四是推進自律機制、自律組織、自律規則在對外開放中的運用和完善。

近期,彭博宣布了新設兩項包含中國債券市場的指數,邁出了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的第一步,其他的國際主要債券指數供應商(花旗銀行、摩根大通)也正在積極的研究評估之中。隨著中國債券市場的持續發展,以及基於國際規則的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相信中國債券市場終會被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這無疑有利於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投資中國債市,推動中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

第一財經: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是資本項目開放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你對現階段外資參與國內證券市場的現狀如何評價?

潘功勝:近年來,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持續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外資參與中國境內證券市場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

2016年以來,先後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外匯管理改革,取消單家機構投資額度上限,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可依據其資產規模的一定比例自動獲得投資額度,基礎額度內額度申請無需審批;取消機構投資資金匯入期限要求,允許開放式基金按日申購、贖回,並將鎖定期從一年縮短為三個月,進一步便利資金匯出。同時,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對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不設額度限制,無鎖定期要求。此外,開通深港通,取消滬港通、深港通總規模限制等。

自2016年6月至12月底,新增數十家QFII、RQFII機構投資境內證券市場,投資額度超過100億美元,其中既有主權類機構、共同基金,也包括各類商業性機構。

第一財經:2016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在全國範圍內實施,2017年初央行又發文對這一政策進行升級。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要點有哪些?

潘功勝: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核心是簡政放權,通過優化外匯管理和服務,提升市場主體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質量和效率。主要的政策考慮就包括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打造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升級版”;允許中資企業外債結匯,統一中、外資企業外債待遇;審慎有序推進跨境融資管理改革;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取消事前審批,允許企業在統一規則下,自主決定借用本外幣外債的規模和時機;加強全口徑外債和跨境融資統計監測,完善宏觀審慎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71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監管要敢於迎難而上

5月4日,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在參加當日啟動儀式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監管要敢於迎難而上,提高能力水平,維護金融穩定。

對鐵礦石期貨國際化非常有信心

問:鐵礦石期貨上市已經近5年,為何在此時選擇鐵礦石期貨品種國際化?

答:鐵礦石期貨2013年10月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經歷近5年的發展,鐵礦石期貨已經成為全球鐵礦石市場定價體系中極其重要的部分。

目前,國內鐵礦石期貨交易非常成熟,交易量、持倉量很大,可以說,其現在已是全球唯一真正上規模的鐵礦石期貨品種。另一方面,鐵礦石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我國現在的每年進口鐵礦石數量已經超過10億噸,花費700億美元。

所以,在這個時候推出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有利於將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打造成全球鐵礦石貿易價格的定價基準,將中國對全球鐵礦石供求關系的影響融入到全球鐵礦石定價體系當中。從這點意義上看,我對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和它的作用影響非常有信心。

雙向開放推動中國參與全球化治理

問:金融開放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有何影響?未來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

答:我國現在處於全球化比較中心的地位。金融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之後,將有利於我們深入參與全球化發展進程,進一步融入到全球化治理體系中,為全球化治理體系作出更大貢獻。當然,新的治理體系的形成也會進一步推動中國的發展。

總體來說,開放是雙向的,既有引進來,也有走出去。就資本市場而言,要引進更多境外投資者和交易者,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就是引入境外交易者。還有,A股也馬上就要加入MSCI指數,會有更多國外機構投資者進入我國股票市場。還要再引進更多的金融服務提供商,例如前兩天證監會發布新的管理辦法,境外券商可以在境內公司擁有50%以上的股權。

走出去是我們的交易所、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到國際上的經營。前一段時間,我國幾個交易所就並購了巴基斯坦交易所40%的股權。現在,QDII進一步放開,我們的投資者、金融機構也可以加大走出去力度。

所以,更多引進來、走出去,會對推動中國金融體系和全球金融體系的融合。中國金融市場非常巨大,我們會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對我國乃至全球經濟金融穩定都會具有積極意義。

監管不要畏難而是要敢於迎難而上

問:對待擴大金融開放,總是一些“狼來了”的聲音,您怎麽看這個問題?

答: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要註意監管問題,管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境外機構進入境內金融市場,會帶來一些新的做法,因此監管要及時跟上,補足短板,提高監管水平,體現監管藝術。

實踐證明我們是有這樣的監管能力。不怕挑戰和困難,怕的就是主觀意識放松,不敢管、不去管。監管要敢於迎難而上,敢於面對挑戰和困難。監管就是要維護金融穩定,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當然,金融對外開放,也能迎來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這也有助於提升我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