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企赴港上市:春天來了嗎?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27097.html
日,證監會負責人表示,證監會積極支持符合香港上市條件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到香港上市。

一時間,內地房地產企業塵封已久的資本市場融資大門似乎透進了一縷誘人的芬芳,赴港上市再次成為媒體和房企關注的焦點。有媒體據此推測房企上市的門檻存在下降的可能,認為政策放鬆給具有境外上市融資需求的房企帶來了曙光,甚至以此推斷可能迎來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熱潮。

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即使證監會此次政策放鬆惠及房地產行業,對於內地大量渴求資金和融資渠道的房地產企業而言,也並無多大實質性利好。因為政策主要針對通過H股方式赴港上市的企業,而H股上市方式對內資房企而言本無吸引力,此前內地房企在香港上市基本上是通過紅籌股上市或買殼上市。

2011年,復地成為內地首家在港交所退市的房企,低估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為H股身份導致它在境外發債融資或者進行股票發行融資,都需要中國證監會、外管局等部門的批准,程序複雜且受行業政策調控,從而基本喪失了融資功能。

拋棄轉勢幻想

近期在歐美主要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和人民幣短期升值預期的帶動下,熱錢湧入香港資本市場,正出現一個難得的融資窗口。根據市場流傳的信息,目前已有旭輝地產、江蘇新城、南京金輪、當代集團等多家內地房企已過或即將接受聆訊,等候11月中旬港市可能出現的IPO「窗口期」。

但個人認為,在內地持續調控房地產和金融風暴余寒尚存的大背景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香港資本市場依然謹慎,投行想必也會抓住企業焦急的心理,壓低上市價格。因此,從融資規模和可能的發行價格來看,都不大可能重演2009年內資房企在港上市的熱潮。因為從基本面上看,無論是國際資本從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回流的趨勢,還是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取向,都不可能快速逆轉。

此刻,如果內資房企寄望於香港資本市場大勢反轉,鋌而走險步入先擴張再圈錢的賭局,必會陷入萬劫不復;如果因為資金鏈扛不住,把融資當作救命稻草,或者面對千載難逢的優質稀缺地塊,當下確實是稍縱即逝的機遇,但必須心甘情願地接受煎熬,做好低於3~5倍市盈率發行、破淨破發乃至簽署對賭條款的心理準備;如果有條件,不妨學習當年卓越置業「臨門一腳」主動放棄,回頭看倒也未必是壞事。

冷靜權衡利弊

紅籌上市或者香港買殼上市最大的好處,正是在內地資本市場大門因政策和程序幾乎關閉的背景下,打開通向境外資本市場多元融資的大門。融資的效率和成本對於房企這樣的類金融企業至關重要,香港融資渠道比較多元化,發股、發債以及其他金融產品程序也很簡單,銀行貸款利率也較低。

2012年,面對發債發股無望、銀行信貸緊縮、信託規模縮水的內地資本市場,內地房企幾乎只剩下了降價賣房、賣地賣股權這些極端生存方式,而那些在境外上市的房企則相對從容,拿地也相對積極。尤其最近在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推出之後,部分企業更是搶抓機遇加快步伐融資。

據媒體報導,10月19日方興地產發行的5年期美元債年息僅4.7%。11月1日,SOHO中國宣佈發行的5年期美元債年息也不過5.75%。

「有得必有失」。紅籌上市或者買殼也有各自的不利之處。紅籌IPO赴港上市目前面臨的問題在於耗時長、費用高、定價低;而買殼上市最大的問題在於短期內難以滿足融資需求,因為根據香港相關的法律,在兩年以內,對新收購的公司所做的操作對其五項核心指標的影響不能超過100%,這意味著殼公司兩年之內只能做大一倍。

冷靜權衡利弊,不難得出結論:目前並非赴港上市的春天。但是,對於那些未雨綢繆、志在推開境外融資大門的房企,確實是短期難得的機遇。

(作者係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合夥人副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74

短租春天來臨?螞蟻短租PK小豬短租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4430.html

  今年1月6日,原趕集網兩大高管王連濤和陳馳做了一件很戲劇性的事情:

作為趕集網螞蟻短租初創時的負責人,兩人在離開趕集網半年後,不僅創業推出了和老東家完全一樣的業務小豬短租,還在新年伊始就和對方搶跑融資的宣傳。

6日下午2點,趕集網宣佈將其螞蟻短租業務正式進行分拆,並宣稱螞蟻短租獨立獲得由優點資本、藍馳創投、紅杉資本共同投資的近千萬美元。

戲劇性的一面是,在趕集網對外宣佈消息的前2個小時,小豬短租提前宣佈自家也獲得千萬美元級別投資。螞蟻短租分拆融資的消息原計劃於1月7日下午公佈,最終趕集提前一天披露,但仍被小豬短租搶了先。

「融資金額相同,但未披露投資方,或有借助趕集東風來炒作的嫌疑。」有業內人士如此猜測。

姑且不論其是否炒作,事件背後卻揭示出,螞蟻短租和小豬短租之間的行業競爭趨於公開化:趕集網CEO、螞蟻短租董事長楊浩湧(微博)指出,獨立的短租平台沒戲;陳馳則隔空喊話:分拆後的螞蟻短租仍沒有獨立控制權,在團隊配備上仍顯單薄。

隨著雙方競爭的升溫,此前螞蟻短租人事動盪的內幕也浮出水面。

戰略分歧致螞蟻短租分裂

騰訊科技獨家獲悉,早在2012年4月,時任趕集網副總裁的陳馳等人就提議對螞蟻短租業務進行分拆,但未被通過。不過,當時螞蟻短租已經受到趕集網整體戰略的影響,這為最終趕集網爆發的人事震盪留下了隱患,也為此次最終獨立分拆做了鋪墊。

2011年年底螞蟻短租推出時,陳馳開啟了螞蟻短租業務,當時的王連濤還主要負責趕集的團購業務,到2012年初,受市場整體環境影響,趕集網將團購員工調整至螞蟻短租業務,共享雙方資源,王連濤和陳馳共同負責螞蟻短租。 但僅僅半年後的2012年6月,王連濤和陳馳一起從趕集網離職。螞蟻短租早期團隊有近150人,其中近100人的線下地推人員在2012年3月全部裁掉。到了去年6月份,螞蟻短租業務的產品、技術、運營團隊又走了近40人,流失率達到80%。據瞭解,螞蟻短租的運營人員多為此後進來的新人。

短租業務是2012年趕集網最核心的產品項目,為何在運營半年後團隊就遭瓦解?問題就在於內部在發展戰略上出現了分歧。其中,投入產出是矛盾的焦點。

速度在螞蟻短租初期成為壓倒性的任務。「一年內要覆蓋30-50個城市」陳馳回憶說,「當時上面說要速成,可以不用過多考慮成本。」事實上,趕集網曾號稱給予短租業務投入資金2000萬美元。楊浩湧也高調表示過,在短租業務投入上不封頂。

但很快楊就意識到問題:螞蟻短租業務當時投入太大,入不敷出。「用20元的成本換來10元的營收,投入產出比沒達到預期,我不認可,而且當時螞蟻短租的平台上還存在著合作商家作弊的行為,有些都是房東自己下的單。」

趕集此前做的團購業務沒能讓其賺到真金白銀,而螞蟻短租燒錢後又沒能迅速見效,這使楊浩湧失去了耐心。知情者稱,楊認為短租業務沒有物流、倉儲,不需要太多的地推隊伍,於是2012年3月份,螞蟻短租對團隊做出調整,近百人的地推隊伍解散。

但陳馳和王連濤並不認同這種做法。「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並非健康發展之策。」陳馳說,但當時的決策權不在他和螞蟻短租的團隊手中。

從這其中的過程可看出,趕集的螞蟻短租一開始是不計成本,後來又走到狂砍成本,而現在又開始分拆大做,楊浩湧的想法過於搖擺了嗎?對此,楊浩湧回應稱:「螞蟻短租一直都在大做,裁員絕非為了壓縮成本,當時團隊運營的效果沒達預期,必然要做出調整。」

無論事實真相如何,調整最終傷了螞蟻短租的士氣。陳馳透露,被趕集網裁掉的近百人的螞蟻短租地推人員,大部門是從團購業務轉過來的。「當時,趕集放棄團購業務,上面做出承諾,將這些團購骨幹保留下來。而這麼快就裁掉,我對兄弟們沒法交代。」這也成為王連濤和陳馳等員工大規模離職的一個因素。

雙方從此決裂。

短租暗戰

正如楊浩湧所說,趕集網一直想把螞蟻短租業務做大。很快,美團網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翟光龍空降至螞蟻短租,完成了此次分拆及首輪獨立融資,並依託趕集網原有的流量和品牌優勢發力。

在業內觀察人士看來,當前趕集網的分類信息業務發展平平,而團購業務也被放棄,這或許迫使趕集再講一個短租的新故事。 對此,楊浩湧沒有正面回應,不過他表示,螞蟻短租分拆出來為其提供了一個未來IPO的機會,潛力甚至超過趕集起家的分類信息業務。

「螞蟻短租如果在公司內部作為一個事業部運營,會受到趕集網整個戰略的影響。分拆後的螞蟻短租,組織結構更清晰,並能得到資本等更多第三方的營養,對團隊的發展機會也更大。」在楊浩湧看來,分拆對當前的螞蟻短租極為有利。

而幾乎與此同時,2012年8月,王連濤和陳馳共同創業推出小豬短租業務。另起爐灶的小豬短租,因為沒法像螞蟻短租那樣背靠趕集網,有足夠的流量導入,其採取借助第三方開放平台策略,並放棄此前運營螞蟻短租時「貼錢獲取用戶」和跑馬圈地的策略。

目前,小豬短租與58同城、淘寶旅行、住哪網等建立了合作關係,並把經營重點放在微型的小房東上,甚至有一些夫妻或類似於淘寶小店一樣的小團隊,讓他們去盤活一些閒置的資源。而其用戶人群主要瞄準求職的學生、陪護人員,房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醫院附近。

在具體業務上,因為個人房東聚集形成的是大量非標準化的供給和服務,小豬短租會配上即時通信工具(IM),提高用戶的轉化率和忠誠度。

陳馳近日宣稱,目前,通過眾多第三方和自己平台所產生的訂單量已經與螞蟻短租持平。而據螞蟻短租CEO翟光龍透露,近3個月來,螞蟻短租訂單增長率達到15-25%,總體訂單數已達到近30萬間夜,收入近300萬元。

「短租業務本身是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我們最先積累了運營的經驗和人才,自己創業又有著獨立判斷權和決策權,可大展拳腳。」對於未來,陳馳躊躇滿志。

10億美元商機還是虛假繁榮

不管經歷動盪之後的螞蟻短租,還是新生力量小豬短租,從業者們似乎都對在線短租的明天十分樂觀。

其商業邏輯是:線下存在著大量閒置房源,短租業務恰可為房東和租客提供在線溝通和交易的平台,把線下閒置房源結合線上,形成O2O模式,從中獲取佣金的分成。楊浩湧多次公開宣稱,這一領域將孕育出一個十億美金市值的公司。在線短租鼻祖美國的Airbnb 在2012年9月獲得1億美元融資,估值達30億美元。這無疑又給從業者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目前,整個在線短租行業,分為三大類:一是獨立的創業型網站;二是依附原有業務相關的互聯網公司;三是傳統房屋中介推出的短租網站。除了螞蟻短租、小豬短租外,搜房網旗下游天下、鏈家地產旗下自如友家、愛日租等已經切入,趕集網的老對手58同城也通過與小豬短租的戰略合作間接入局。

但一位研究過該領域的創業者則對此唱衰。在他看來,如何保證房源的真實性,確保線下用戶良好體驗是在線短租發展的命門,具體而言,束縛瓶頸有二:

從客戶來考慮,房源不足,安全難以保障,而且所謂的高性價遭遇酒店團購業務的衝擊,用戶的消費習慣短期內難以養成;從房主來看,短租客源不穩定,成交量少,回報率不足。有人提議平台可以考慮和賓館合作,房源、安全、客座率都可以化解,但客戶又會直接電話聯繫酒店,繞過短租平台本身。

「美國短租業務發展較好,是因為其本身信任機制較好。此外,海外用戶很早就有家庭式旅館及換房出遊等習慣。」而在國內,這樣的基礎並不普遍。

上述人士說:「這一模式只是看起來很美,短期內在中國難以形成像美國一樣的繁榮。短租網站雖宣稱好幾萬個房源,但真正出租率較低,數據上也存在著許多虛假的水分。」

「我在短租平台上看到了很便宜的房源,但總認為不安全,不靠譜,不乾淨,不舒適。溝通起來也費勁,我情願花稍微貴點錢去找酒店或者賓館。」論壇上,眾多用戶的心聲折射出這一模式短期內仍難被國內大量用戶所接受。

未來,究竟誰能在這一模式上勝出,取決於該平台對房源方和租客房的服務能力,如安全、糾紛解決方案、空置期控制能力和評價體系等。

不過,陳馳仍對這個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國內短租業務才剛剛起步,需要4-5年的探索運營,其中,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本土的套路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95

東歐,頁岩氣的又一個春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278
美國頁岩氣的蓬勃發展,使得一直依賴能源進口的東歐諸國開始對實現自己的能源獨立躍躍欲試。就在Shell計劃花費4億美元進軍羅馬尼亞東部烏克蘭境內的頁岩的同時,Chevron也有著相同的打算。對於東歐諸國來說,就算頁岩氣達不到美國那樣的發展,但對於可以降低國家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也是非常重要的

據EIA估計,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總共的頁岩氣儲藏大約在幾萬億立方英呎。這足以使Chevron對東歐頁岩氣的勘探勇往直前了。事實上,Chevron在2010年就開始爭取開採特許權,並且在宣佈計劃之後已經開始勘探。如果EIA預測的與事實相接近,在羅馬尼亞的頁岩氣儲備將可以提供本國近40年的能源需求。不過,Chevron依舊需要得到環境許可證才能繼續進行其的開採活動。

與此同時,Shell在今年一月宣佈其將總花費一百億美元開發羅馬尼亞鄰國烏克蘭潛在的頁岩層。首席執行官Peter Voser在上個與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提到,Shell在烏克蘭看到了很多的潛能。據EIA估計,烏克蘭這塊區域大概蘊藏42萬億立方英呎頁岩氣,位列東歐第三大頁岩氣儲備。烏克蘭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認為,因為這塊區域,烏克蘭國內的能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並最終結束進口。

俄羅斯能源公司Gazprom上週五宣佈,烏克蘭必須為其購氣量不足支付70億美元的罰款(編者按: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每年應從俄羅斯採購425億立方米天然氣,但去年只採購了249億立方米,僅為正常購氣量的60%)。俄烏雙方至少從2006年起,就因這項合同而摩擦不斷。去年歐盟委員會針對這一地區進行天然氣反壟斷調查,(導致形勢進一步惡化)。

對於頁岩油,普華永道的報告稱,到2035年因為頁岩油的生產可以促進世界經濟增加2.7萬億美元。對頁岩來說,前景是明朗的。在美國,2015年頁岩氣可能給GDP新增加118億美元,到2035年將會增加231億美元。

在歐洲部分地區,因為近70%的進口消費都是天然氣,而且近90%的天然氣來源於俄羅斯。並且大部分東歐國家並沒有足夠的天然氣儲藏。因此對整個東歐來說,能源結構改變不大。對此,荷蘭公司KPMG說道,羅馬尼亞和烏克蘭處於這一區域頁岩氣市場的領軍地位,但是,即便潛在儲備明顯,與美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好的消息是,KPMG在2012年審計中發現,這塊區域的儲藏可以明顯幫助東歐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

「就算頁岩氣生產無法與北美相比,但跟俄羅斯進口的常規天然氣相比,在價格上是極其有競爭力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11

免費APP工場是否能帶來自媒體的春天?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212.html

i黑馬 導讀:任何一個技術類產品,由付費變成免費,都是一個砸飯碗的形為。當然,身為一個普通的用戶,我並不在意行業人是如何砸自己飯碗找出路。就像360免費和整個殺毒行業肉搏廝殺,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用戶可以使用免費殺毒軟件。APP的開發如果真的免費,作為一個普通人,或是一個媒體人,我首先感到開心,然後躍躍欲試。

3月6日,資深媒體人@仇勇 一條關於【自媒體的驚蟄期來了】微博,到今天已經轉發了1900餘次。這條即不吐槽也不揭黑幕的微博,給媒體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有叫好的,也有唱衰的。叫好者大都是對APP早有想法,有創意,只是過去苦於無錢,無門、無技術;唱衰者則大都不看好自媒體這種形式。

這是一個注意力極其稀缺的時代,也是一個注意力極其現實的時代,很多媒體人認為「不懂得少生優生,就是謀殺」。簡網APP工場這類產品,會大量產生很多自媒體APP,但這樣規模,流水線生產出的自媒體APP真的能產生媒體價值嗎?真的會有用戶嗎?

與其堅難的重新開始,不如在微信、微博這樣擁有大量用戶的平台深耕,靠著大樹好乘涼。但在中國這種缺少職業操守的國度,靠著大平台存活的危險度也極高。那裡,或許是新媒體宣傳自己的好地方,但卻不能夠給足用戶安全感,當做自己的大本營去經營。但凡有點野心和企圖心的用戶,都會想要擁一個獨立、完全自主的APP。這也是類APP工場產品會出現的重要原因,存在即是合理。

APP工場的來到 會是自媒體的春天嗎?

不用自己架設服務器,不用懂技術,只要花幾種的註冊時間,就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APP。當APP的製作門檻降到不能再低的時候,當任何人都能隨便擁有一個APP的時候,是自媒體的春天,還是自媒體的災難?

我始終認為,APP的技術、成本門檻,並不代表媒體的門檻。那怕有一萬個媒體人,製作了一萬個APP,這一萬個APP在沒有用戶關注,沒有影響力的時候,只能是一個人的APP,而不是媒體。

媒體人骨子裡有股高傲和清高的氣息,也正是這種高傲,讓記者們能夠在寫東西的時候找準自己的位置,寫出有影響力的稿子。

真正的媒體人,不會去重複生產沒有競爭力的內容;能夠有膽量離開傳統媒體,去做自媒體新媒體的人,通常也都是圈中的牛人大佬,自身本來就很有影響力,並且能夠集結一群很有影響力的寫手、記者。一手的信源,鮮明的觀點、深受傳統媒體體制壓迫,走出去開辦新媒體的這波人,只會更加不遺餘力的生產更優質內容。APP工場這種類型的應用,會是一些有能力,有影響媒體人、站長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機會。

降低APP的製作門檻,個人認為是新媒體、自媒體,尤其是比較小眾、個性領域媒體的福音。更多優秀媒體、媒體人的加入,只會讓媒體的門檻越來越高,在競爭的環境下,提高整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內容質量。

仇勇先生所說的1萬個自媒體APP指日可待,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微博這樣的平台,4億用戶才脫穎而出幾百個有影響力人,移動互聯網的門檻比微博只高不低。除去APP的技術門檻和成本,APP的運營更注重的是內容的品質和推廣的渠道。讓做內容的人,回歸到內容競爭中去,是APP工場類產品對於媒體圈所做的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9

航運的春天還是航運股的春天? 談談航運的投資 waterspinch

http://xueqiu.com/9957000330/23701967
應雪球網的邀請,把我在四月份雪球深圳投資策略會的演講簡單整理,和雪球的球友們分享,因水平所限,內容難免有錯漏之處,也歡迎球友們的指正和討論。。。

+++++++++++++++++++++++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賓,雪球的球友們,大家晚上好:

感謝雪球網站的邀請,使我可以有這個機會在雪球的平台上和這麼多的朋友一起交流我對航運股以及航運市場的看法,首先聲明,我不是一個專業航運市場策略分析師,僅僅是作為一名航運從業人員以及一名普通投資者的角度來談談關於我對什麼是航運,航運市場目前的困難,航運發展的未來,以及如何更好的投資航運等方面的理解。今天我在這裡和朋友們的分享僅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既不構成投資的建議,也不代表我所工作公司的立場。

(本著巴菲特投資股票就是投資公司的原則,本人的分享將更多涉及對航運公司的投資,而不是航運股票的投資)

AA)航運市場是什麼?

航運是一個我們很多人既陌生又熟悉的行業,陌生是指我們身邊從事航運行業的人並不多見,即使是在像深圳這樣的沿海城市,我們很多人也對航運行業知之甚少,很多人即使有所瞭解也多是一鱗半爪,很不全面。(我遇到最多尷尬對話就是: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做航運的,哦,瞭解,就是飛機場的。。。。:)但是其實航運又是一個對我們來說並不遙遠的行業,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身邊至少都有5件以上的物品是和航運相關的:你的衣服,你的鞋子,你的Ihpone,你的汽車,你家裡面的家具,你午餐桌上的午飯或許都是通過航運,遠渡重洋來到你的身邊的。也許朋友們會說,我用的東西都是中國製造,嗯,沒錯,別忘了那些原材料是來自哪裡?世界貿易的70-80%是通過海運完成運輸的,大到鐵礦石,糧食,煤炭,石油,小到所有我們身邊的製成品,衣服,電腦,手機,食品等等,無不都是通過海運完成的,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航運。從這個角度來說,既然航運和我們日常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即使不是為了投資,我覺得和大家一起聊聊航運業應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本質上來說航運是一項極其簡單的業務,容易分析,一句話概括就是使用船舶作為工具來完成各類不同貨物的運輸任務,從而獲得運費。按照船舶種類的不同:我們可以把細分為如下幾個市場:(1) 干散貨船:運輸大宗散貨,比如鐵礦石,煤炭,糧食等; (2) 油輪:運輸原油,成品油等;(3) 雜貨船:如名所示,可以運輸多種貨物,逐漸被集裝箱船和特種船舶所替代;(4) 集裝箱船:更多運輸各種製成品,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產品由集裝箱船運輸;(5)其他:特種船舶(為了特種運輸目的建造的船舶),如汽車船,木材船,重吊船,化學品船,液化氣船等。

這裡面集裝箱市場和別的市場稍有一些不同,因為集裝箱船舶一般有一個固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來方便託運人安排他們的託運計劃。打一個比方來幫助朋友們對集裝箱市場的理解,他就像一路公共汽車,路線和班次都是提前規劃好的。比如如果今天又在羅湖火車站的朋友,如果你發現羅湖火車站和深航大廈這兩站都在15路公交車的線路圖上,你就可以搭乘15路公共汽車從羅湖出發來參加我們今天的投資策略會,而汽車並不會等車上裝滿人再開,而是按照預定的時間發車並一路停靠,路上人多就多載一些,少就少載一些。而集裝箱船運輸也是一樣,他只是按照自己預定的掛靠港順序和時間表航行,無論船舶是否滿載,如果有託運人覺得需要貨物託運,就按照該時間表準備貨物,而且運輸的費率和公交車一樣也是事先公佈好的,比如A港到B港是多少錢託運人事先都是知道的。

總體來分析集裝箱航運市場有如下特點:

Ø  市場的需求方非常廣泛,任何一個小公司都可以有運輸貨物的要求,當然更多是一些做進出口的貿易公司,甚至包括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比如我太太的一個朋友就曾經托我幫忙走集裝箱運一架鋼琴從上海到她芬蘭的家中。

Ø  市場的供應方(船東)則具備相對的壟斷性,根據統計,世界前20大班輪公司大約佔據全球集裝箱運力的90%;

Ø  理論來說,集裝箱市場上船東具備一定的壟斷性,因為供應方的實力遠大於需求方,我們可以說是散戶對莊家。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其他的幾個主要市場:干散貨船市場,油輪市場以及雜貨船市場等,這幾個市場的一個主要特徵,也是和集裝箱船的最大不同點就是,他們沒有固定的船期,而且根據租家對貨物運輸的要求來完成航次。我們還是拿汽車來距離,好比一輛在深航大廈等待的貨車,接到一個電話,說從深圳機場到羅湖國貿一車貨需要運輸,運費1000元,然後我們的司機就會把車開到深圳機場裝好貨之後再運輸至羅湖國貿大廈,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貨車沒有固定的線路,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滿載的,而且中途也很少停下再載貨。當然具體到船舶來說,也可能是兩個港口裝貨,兩個港口卸貨,但是都是特別為這票貨物而設計的路線,一般不再接受別的託運人的貨物,最核心的就是沒有固定的船期,有貨才出船,所以我們把上面的所有船舶叫做不定期船,這是相對於集裝箱來說的,集裝箱是定期船,我們也叫做班輪。分析完了不定船船的共性,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干散貨船市場和油輪市場的特性:

干散貨船市場的主要特點如下:

Ø  市場的租家(需求方)主要為各大貿易商,以及大的礦業公司,比如力拓,必和必拓,來寶等;

Ø  市場的船東(供應方)更加廣泛,船東大到中國遠洋之類的巨無霸,小至只有一條船的單船公司;

Ø  雖然總體來說,租家的平均規模要大於船東,但是也沒有看到租家在市場上有對價格的操縱力,整體運費依然受供需定律決定。

油輪市場的特點如下:

Ø  市場的租家(需求方)主要為各大石油公司和石油貿易商,比如EXXON,SHELL,SINOPEC等;

Ø  市場的船東(供應方)和干散貨市場比較類似,大小公司都有,總體比較分散;根據通知,全世界前十大獨立油輪船東佔全球運力僅佔14%左右;

Ø  總體來說,租家規模遠大於船東,由於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在市場上佔有量巨大,因此租家在這個市場上的Bargaining Power要更加大一些。

BB)航運市場為什麼有這麼劇烈的波動?

大家對航運市場的瞭解大多來自航運股票,我們說起航運的股票,我們可以共同回想起來的就是中國遠洋了 – 不對,現在的正確名字應該是ST遠洋、、2007年10月26號,這只股票創出歷史新高67.84,前兩天剛剛ST的時候創出新低3.41,最大跌幅剛好95%,現在應該是3.6-3.7的樣子吧。。這樣的過山車確實給了我們特別深刻的印象,就是航運市場的波幅相當大,另外一個數據是號稱航運晴雨表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2007年最高點是11793點,2011年曾近創出2000後最低點651點,跌幅差不多是94.5%,現在指數在800點左右徘徊。這兩者都充分說明了航運市場的波動性的劇烈,我們認為航運市場波動劇烈主要是由如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航運的核心特點,固定成本大,可變成本小,使得船東更加願意為了爭取短期利益而低價承運; 而且船舶提供的業務相對無差別性,使得更加容易發生價格戰;

船舶生命週期長,供需關係發生逆轉之後再平衡需要時間;

金融資本對航運市場的過度介入導致助長助跌效果;(航運衍生品,低廉的融資成本使得船東的定船慾望特別的強烈,容易造成供應的過剩)

船舶的供應週期相對較長,從下單到交船有一定的時間差,使得航運市場的供需關係容易存在誤配;

航運的需求屬於衍生需求,相對彈性小,從而導致運力不足時運費急劇上升,而運力過剩時運費急劇下跌;

下面再列幾個數據來給大家一個感性的認識,為何航運的股票如此低迷,2008年的時候17萬噸的好望角型散貨船的日租金為23萬美元/天,現在差不多在5000-6000美金一天之間徘徊,2008年的時候30萬噸的VLCC的日租金為20萬美元/天,現在中東到遠東的航行上面常常出現負運價。

正是因為航運市場是一個週期性的市場,所以他的大起大落也就常常讓我們的投資者叫苦不迭,我相信中了中國遠洋地雷的投資者就不在少數,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對航運市場的波動性缺乏認識,認為股票從70跌倒10塊,怎麼看也是安全的啊,還能跌倒哪裡呢?其實因為中國股市的自身特性,中國遠洋還不是最糟糕的例子,我曾經在雪球上面和朋友們分享過OSG的例子,(這個公司曾經和我們一起在同一個聯營體裡面運作過,應該說還是個管理不錯的公司) OSG在2008年的時候他們曾經拒絕了挪威油輪大亨費迪裡臣每股85美元的要約收購, 大家猜猜現在怎麼樣?可能有些球友知道,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破產重組程序,股票自去年11月份停牌,停牌是的股價為1.1美元左右。

CC)我們還應該投資航運嗎?我們應該怎樣投資航運?

上面舉了這麼多糟糕的例子,朋友們會問,我們還應該投資航運嗎?航運業還會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嗎?我們知道,對於週期性產業的投資,有一點在投資之前必須明確,是不是這個產業從此會走向衰敗,一蹶不振,如果是這樣的話,週期性的假設就不會成立,對於那些走下坡路,會慢慢消失的行業,你的投資終將會石沉大海,但是顯然航運業不是這樣的行業。

世界貿易的75%需要航運來完成運輸的任務,因此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達,社會變化如何多端,對航運的需求是一直存在,而且會始終穩定以4-5%的速度在增長。我們擁有互聯網有20年了,但是航運的存在我想已經超過2000年了,在我們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個行業一定還會繼續的發展,成長,不管一路上多少的高潮和低迷,就像過去2000年裡一樣。

如果行業的穩定性可以期待的話,那麼我想我們就不應該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情緒當中,雖然過去的幾年航運業給了投資者比較痛苦的記憶和失望的結果,但是我想,失望就孕育著希望,就像狄根思的雙城記裡面說的一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失望的冬天,這是希望的春天。我相信在座的有很多資深的投資者都知道,只有在大波動中才能獲得大收益。

我不舉股票的例子,就說說我們自己公司的一個航運投資真實案例來看看波動中也有的甜美果實:我們公司2003左右以2400萬美元的價格訂購了一條53000噸的靈便型散貨船,2005年下水後以每天40000美金的水平租給某租家2年,租約將滿的時候我們在2007年將該船舶出售,大家猜猜看看船舶的售價是多少?7650萬美金。我們有很多學財務的朋友,可以簡單做一個計算,差不多720萬美元的初始投資(新船一般是首付三成),兩年經營的淨現金流差不多2100萬美元,後期項目期末收入為7650萬美金 – 銀行未完成的貸款 1500萬美元左右,這個項目的IRR是多少啊?我沒有計算,但是我想是數字一定驚人。。

既然波動既有苦果也有佳餚,那麼看起來關鍵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了,投資航運在我看來,就是兩個核心的因素:

1.  投資資產的價格高低,
2.  投資資產的投資回報率

資產價格是航運投資的核心,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時以7650萬美金買我們船舶的船東,和另外一個以2400萬美金訂造船舶的船東,雖然大家都是船公司,雖然大家都在被低迷的市場所折磨,但是我想傻子也知道判斷誰更加容易安然度過冬天吧。

縱觀歷史上所有成功的航運公司,我們就會發現他們成功的最關鍵點往往就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以最便宜的價格購入了一家航運公司最為核心的資產-船舶,很多時候這往往就構成了這家公司在未來5-10年的核心競爭力,反之那些經營失敗的案例往往也都是敗在公司在資產價格高位時大量購入核心資產,從而導致公司無法抗拒市場下滑帶來的風險;

關於第二點就更加的簡單,每個人都希望投資資產回報率要高。看上去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資產價格低,資產回報率高,可惜這個在投資的某一個時點上是不成立的,當一個資產的賺錢能力提高的時候,毫無疑問資產的價格本身也會上升,就像股票市場裡面每股盈利的增加推動股票價格上漲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般來說,在某個投資時點來說,往往是:資產價格高+投資回報高;資產價格低+投資回報低;

看上去好像兩個核心因素發生了衝突,如何取捨?我的觀點非常明確,取資產價格:而且你如果仔細分析的話,二者是不矛盾的:只有你的資產購置價格足夠低,你才可能在以後市場的波動性中取得高回報率;如果你的資產在價格高位購入,那麼即使市場牛市時你也只能取得平均的回報率,市場的稍微下滑都會是你的資產回報率大幅下滑,甚至將公司拖入虧損的泥潭。

那麼,似乎問題只有一個了,現在的航運的資產價格滑落谷底了嗎?這個問題其實需要投資者自己回答,但是我下面可以列幾個數據供大家參考:PPT

我們做股票的常常會說,熊市不言底,但是我們感覺上說,現在如果說不是資產價格底部的話,基本上也應該是接近底部的區域,而且我們在考慮船價的時候還要考慮到現在的新船設計效率要遠高於舊船(最近兩年興起的Eco Design),還是拿一個我之前所說的例子來作為參照:我們曾經在7650萬美金賣掉的船舶,前不久我們剛剛簽訂了四條類似的船舶,價格是多少呢?2500萬美元,而且尺寸要大20% (53000-64000),油耗要少15%(每天差不多5噸油,就是3000美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從成本的角度來看船價下行的空間也基本被封殺了,由於可以理解的保就業已經船廠固定資產大的原因,現在的絕大部分船廠的接單價都是在成本價附近,甚至更低。如果進一步價格下跌,船廠就會面臨船越早越虧的局面。

上面的分析看上去好像對航運是樂觀的,但是具體到股票市場來,我卻又無法給出大家想要的積極答案,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v  雖然新船交付的高峰在2012年已經過去,但是過去幾年的市場的船舶投放量過大,導致目前航運市場的運力過剩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預計1-2年內運費市場很難有根本性的轉折;

v  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新船的訂單量和未來的拆船量,今年初以來新增訂單有上升的趨勢,主要也是基於我前面的邏輯,那些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的船東開始嘗試逢低吸納資產價格(費雷德里克臣旗下的FrontLine已經下單將近50艘,預計今年下訂單100艘),對於個體來說,此時下單無疑是明智的,但是無疑會進一步增加市場的運力供應,特別是對於之前高價入手的船舶,價格貴,油耗又高,可算不上什麼好消息。

v  中國航運公司的管理水平相對不足

v  冗員程度較高; 現在最先進的船舶投資管理公司,一般都是把船舶交給專業管理公司運作,每條船需要的岸上人員不到一個人,10來個人的公司可以管理10-15條船舶,像我們中遠中海這些老國企,40條船左右的規模,至少需要300個陸地工作人員。相比其他產業,員工的待遇相對國際化,無勞動成本優勢

v  需要自養船員隊伍,老國企負擔重。很多老國企,在船工作的船員3000人,在家休假的船員7000人,雖然船員工資比國際市場要低一些,但是其實公司花在船員上的成本比國際企業還要高。而且由於船員工資低,還導致優秀船員大量流失的問題;船員素質也會影響船舶的表現;

v  中國很多航運公司的資產擴張都是在06-08年資產泡沫最大的時候下的單,這點最核心的,這一點也基本看出來我們和國際市場頂級玩家的差距,也是我們曾經的航運牛股死的這麼難看的根本原因。負責任的說,如果不是我們的國企沒有破產的風險,現在的價格估計不是這個股價。。

v  如果大家用P/E來估值的話,對於預計未來一兩年內還會繼續虧損的企業,我想二級市場很難給出很高的估值

v  就淨資產來看P/B,現在的航運股價也不算便宜,我們有研究對中海發展的所有船舶進行了估值,然後得出的結論是每股淨資產是3.1元左右,現在的BOOK Value是6.5元左右,股價大約是4.3元左右,看上去是破淨了,其實還差著不少呢。。。按照巴菲特買公司的理念,現在購買航運公司的股票相當於你用4300萬美金買市場價3100萬美金的船,然後還要養著一幫大爺,預計未來1-2年繼續向裡面投錢(虧損的),好像找不到安全邊際。。

最後題外話,如果一些高端的投資者,具備一定的資金量,如果真的看好這個行業的話,可以用PE入股的方式直接投資船舶,好處:

1.   投資的資本直接附著在資本上,看得見,摸得著;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清晰明了
2.   投資者作為SPV公司的股東,集資完畢後以SPV公司作為主體來投資船舶資產,投資者的利益和資金成本有充分保障;
3.   真正做到購買便宜資產,SPV公司還可以進一步尋求融資來擴大投資規模,從而增加投資資產收益率;
4.   SPV公司委託專業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船舶的機務和商務操作,定期向投資者發送報告,保證操作的透明化,資產管理的低成本
5.   存在約定的投資期限,投資屆滿後通過資產處置來實現完善退出機制,待市場運行至下一個波峰週期出售資產,獲取運費收入和資產升值的雙重收益;
6.   這類資產管理類公司一般運行效率高,管理人員少,減少overhead;

關於投資門檻,PE投資方式一般要求資金量不小於20萬美金,因為要限制股東的數量保證執行力,如果以基金的形式運行,對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要求會小一些,但是航運產業基金目前在中國還處於試點階段,目前沒有針對中小投資者的產品,更多是公募形式發行。。

缺點:存在最低投資門檻,散戶不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14

投資人鄧鋒這樣說:2B的春天還沒來,但機會很多很多!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129.html

春天還未來,但機會很多很多

主辦方給我的題目是2B的春天,但我就想,2B的春天真的來了嗎?為什麼選這個題目?我想選這個題目的最大原因是,2012年在美國硅谷的風投,大量的風險投資不是投在2C(註:to customer)上,甚至從2011年下半年2B就遠遠超過了2C的。2C的東西不是不好,而是價格太貴,所以VC都轉向了2B。

一些2B公司在資本上表現的也非常好,美國有家Wokerday的公司,2012年收入大概2億多美元,虧損1.2億美元,上市當天的估值卻78億美元,今天已經達到95億美元。此外,還有一個例子,最早和我一起創業的一個同事,他2004年出去創辦了一家信息安全的公司,也是去年上市,現在市值也達到40億美元。從這,你就可以想像美國資本市場對2B非常熱。那麼中國2B的市場是不是春天到了?

首先,我不認為中國的這個春天已經到了,即使來了,這個春天也會很緩慢,不像美國的春天會一下就來了,中國2B的市場發展速度要比美國慢的多,但方向還是會越來越好。中國企業每年在IT費用上的開銷大約佔整個企業開銷的1.5%,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多少?3.5%。所以說,中國IT企業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另外,對於非IT行業,也有很多機會。

驅動力在什麼地方?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以下這幾個階段:第一,工具性,比如電郵。第二,信息分享,比如雅虎、新浪和搜狐。第三,社區娛樂化為主的,像網遊。第四個階段也就是目前的階段,我們看到中國互聯網已經不是簡單的滲透了,而是在向縱深發展,無論是酒店、機票、電商,客戶管理、內部管理都在相互滲透。從互聯網大的趨勢上來講,這個邏輯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從簡單的信息發展到傳統行業和商務相結合的階段。

除此之外,我還認為,還有一個新的驅動力就是移動互聯網、中小企業應用、SAAS發展迅猛,比如點菜、點單系統,又比如VIP卡、優惠卷管理等。此外,大企業內部合作開發軟件明顯增多了。

2B裡的機遇

云計算: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挪到云裡面,其中IDC架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家可能聽說過新詞SDN(軟件定義網絡),這也意味著下面的幾層架構都在發生變化。而隨著新標準出來,老的協議不起作用,就會帶來新機會。有中國,云計算帶來的除了這個架構上的機會以外,儲現發展的也非常活躍,美國也不斷的有存儲公司上市。

大數據:現在一些做數據收集的公司最近融資價格都比較高,我們最近投了一個叫金蛋的公司,他們現在最主要的應用就是廣告,但現在還沒有起來,我認為細分精準廣告的企業還是會起來的。

物聯網: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物聯網這個詞只是忽悠,不過現在我覺得物聯網還是有很大的機會,這不僅僅是RFID(射頻識別)的機會,更多還是指智能設備的機會。你可以想像一下,大家見過的智能手錶,或者項鏈、耳環、皮帶,或者衣服、鞋,都可能增加交互功能。這些智能設備能提供很多服務,包括物流。隨著顯示技術,電池技術的改變,互聯技術的改變,這些綜合起來就能產生一個新的智能設備,這將是一個很有意思、很好玩的東西。

AI(人工智能):有一個很好玩的視頻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玩具直升飛機你可以用手來控制,大家會很驚訝現在智能設備的發展程度,這個東西在商務上也會有很多應用。

商務社區:隨著QQ娛樂、交友社區慢慢發展到商務社區,包括保險客戶管理,這方面都將有很多機會。

健康醫療:從服務到醫療儀器設備到製藥,都會有很大變化,風投也把錢投在這方法。

先進製造:中國的先進製造業永遠是全球最好的,從勞動密集型到高科技精密製造都是最好的,因為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的中心,所以帶來了我們在製造業上的技術核心,包括產業升級。當然,清潔、環保、新能源在中國也有很大的機會,我也比較看好,雖然現在有些產能過剩,但之後大家會看到,中國的先進製造中還會繼續有所發展。

2B的問題

2B這個生意存在的問題也很多。首先,做2B生意的企業家,一定要知道2B的發展速度不如2C那麼快。比如2C領域的手游,上個月收入500萬,下個月收入就會到1000萬。而2B每年能夠增長50%、100%就不錯了,但好消息是2B生意可以保持多年增長,進入壁壘相對會比較高,雖然成長緩慢,但成長相對比較穩定,能夠保持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長也就很不錯了,所以大家要把這個心態放平。

第二,在中國,做2B生意的企業一般都是中小企業,但客戶很多是大企業,大企業通常都會欺負中小企業。比如帳期,帳期上中小企業是很受欺負的,我投的一些公司就被大企業欺負過,尤其是國企他們會把帳期拉的特別長,有的甚至是兩年,作為一個中小企業你能扛的住嗎?

第三,2B的生意很多是關係型,而這種關係很多時候會把利潤吃掉了,比如說中間渠道的回扣,這是中國2B的特點。關係還會造成另外一個問題,你的企業做即使很好但也很難做大,原因在是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關係到達到,在這個行業把關係做好了,下一個區域關係還要再打造。所以在同一區域會出現不少類似的企業,做的還好,但都做不大。

總的來說,雖然機會到了,但是妨礙2B發展的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坦率來說這還需要花很多時間的。這叫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一起把2B生意做好,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43

艾威:電力股還有春天嗎? 藍海投資者

http://xueqiu.com/5712454167/23828553
電力行業的特性:

電力行業作為市政公用及經濟社會中的基礎性行業,與同屬於這一類型的供水、城市煤氣供應等行業有著一些共同的特性。因此可以說,對電力股的估值方法同樣適用於其他同類型的市政公用類行業的上市公司。對於電力行業等市政公用行業來說,因為其對經濟發展和民生起著直接並非常重要的影響、並且通常形成區域性壟斷,使得每個國家都對這一類行業進行著嚴格的控制和管理。例如通過限制銷售價格或採用政府補貼的方式來,來保持這些行業的穩定發展的同時,又不能讓這些行業獲得過高的利潤,以此來防止行業倒退或行業過度發展給國民經濟帶來重大壓力。因此,我們不能把這些行業當作完全市場化的行業來進行分析。

這些特性決定了優質的電力公司可以長期保持穩定的收益率水平,波動性較小,因此也受到很多穩健型的如養老基金等投資者的歡迎,與此同時較小的波動性以及較低的增長率將導致投機者不願意加入,因此作為散戶也較難在這些行業當中獲得超額的短期利潤。

電力行業的真正影響因素:

通常情況下,至少在目前的中國證券分析行業中,在分析電力行業時,總是把電價、一次能源價格(煤炭、天然氣)、發電小時數的變化作為其預測該行業未來盈利能力的主要依據。也有分析師熱衷於通過預測對電力行業的政策動向、某些上市公司的新上項目以及類似進入新能源行業等概念,以此來作出買入或賣出的評級。

我在這裡想說,這樣的分析方法或許對投機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於真正的長期投資者沒有任何意義。真正對電力股的價值起到影響的是公司本身的綜合素質。為什麼這麼說呢?正如前面所說,電力行業的特性決定了我的這個觀點。電價、能源價格、發電小時數這些因素以及未來的政策走向確實會對該行業個股的未來幾年的盈利有一些影響,但對公司價值本身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因為政策和市場總是會在無形之中不斷調整電力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使整個行業保持在較為合理的盈利狀態之下。長期來說,國家不會讓一個市政公用行業保持較高水平的盈利,因為這樣對整個宏觀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也不會讓他們長年保持在較低盈利水平之下,因為這樣會導致這些行業的倒退,最終引發供不應求的情況並再次影響宏觀經濟的發展。政策方面總是會在適當的時候作出調整,以此來使得整個行業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平穩的發展。

那麼,進入新能源行業或產能擴張會不會影響企業價值呢?我想不會。首先作為發電企業進入新能源行業雖然概念上好聽,但不會超過現有傳統發電業務盈利水平,即使短期內有可能超過,但也不會持久。縱觀每個國家的新能源政策,雖然都在大力支持,但都有一個前提是,新能源發電企業不能享受超出平均水平的盈利,真正得到好處的是設備和原材料廠商。第二,電力行業的產能擴張,一般都會伴隨著同比例的權益擴張,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擴張對老股東來說不會帶來太多的好處,當然也沒有損失。但是對於那些總是低於行業平均盈利能力的公司,他們的擴張往往會令人失望,比如對於淨資產收益率為6%的公司來說,後期擴張的項目的淨資產收益率往往也在6%附近。

如何評估電力股的價值:

我們應該如何評估電力行業中個股的投資價值呢?我想,保持著良好的歷史記錄和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是判斷個股投資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些優秀的公司,不管在任何時候,往往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並且在未來產能擴張時,總是會以歷史上的收益率作為標準來投入新的項目,使公司盈利能力總是能夠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在這裡所說的行業平均收益率是指整個發電行業的平均值,包括了那些還沒有上市資產部分的收益率。

那麼在A股市場上,我認為,過去5年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是一個最低的標準,符合這樣的標準的有,華能國際、深能源A、申能股份、國電電力、長江電力等。至於淨資產收益率最高的國投電力,因為其負債率過高,不太適合通常的評價標準。另外,長江電力因為還無法確定後續購買發電機組的收購價格而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但我認為現在的價格並沒有高估。

正因為電力行業的上述這些特性,使評估電力行業的估值相對簡單,我們幾乎可以用國債的收益率計算公司來計算這些優質電力股的估值。在假設您的目標收益率為10%的情況下,計算公式如下:

合理價格 = 稅後每股分紅 / (10% - 預期分紅增長率)

對於以往淨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3%的企業,如果每年分紅50%,並且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平均的淨資產收益率,那麼其自然增長率為6.5%。

但是,我更喜歡用另外一種變換估值方式。因為相對於稅後分紅來說,淨資產的變動更為平緩,使得估值結果更加穩定。這個公式就是:[合理可買入價格上限 = 分紅後淨資產 * Power(淨資產收益率 * 10 ,2) + 即將實現的分紅],其中 Power()為求方,淨資產收益率中要除去非經常性收益因素。拿華能國際來說,過去5年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大約為13.8%,預計下一年度分紅後預計淨資產為3.10元,分紅額度為0.25元,按上述公式可以得出6.15元。如果考慮10%的分紅所得稅以及10%的風險因素,那麼其合理價格應該在5.10元附近。這裡我之所以說是上限,是因為理論上來說,這個公司是相對保守的,與實際的收益率相比有0.25%-0.7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差距。對於QFII或外資來說,因為有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應該可以承受6.10 – 6.70元的估值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29

蘭亭集勢提交IPO招股書,外貿電商的春天來了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227.html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是真正的裸泳者。」在內陸電商躊躇滿志,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燒錢的同時,悶聲發財的外貿電商卻率先浮出水面,全球網上零售公司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 )在週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公司IPO招股說明書。

從指標上看,公司在2012年第四季度的淨營業額為6475萬美元,運營利潤為172.9萬美元,扣除利息與納稅之後,淨盈利為111.5萬美元,淨利潤率約1.7%,年營收達到2億美元。相比之下,雖然有機構預測京東2013年的營收將1100億人民幣,接近蘭亭集勢的百倍,但在盈利這件事情上,恐怕劉強東依然十分撓頭。

數據上一片向好

招股顯示,公司除了擁有穩定的淨利潤外,公司的營收成長也相當健康,譬如公司在2008、2009、2010、2011和2012年的淨營業額分別為625萬美元、2605萬美元、5869萬美元、1.162億美元和2億美元,同比年成長率分別為316%、125%、98%和72%。

而蘭亭集勢所服務的客戶語言種類也多達17種。在2012年,其98%的收入來自海外用戶,同時購買顧客亦數量從2008年的3.6萬人,增長到2012年的248萬人,年符合增長約280%。

此外,招呼書中還明確說明,公司將發行8,300,000股美國存托股(ADS),相當於16,600,000股普通股,每股票面價值0.000067美元。同時,藍亭集勢將發行價區間定在每股ADS 8.50美元至10.50美元之間,最高融資8715萬美元。

並非外貿電商破冰者

事實上,蘭亭集勢並非第一個完成IPO的外貿電商,2010年外貿B2C電商DX(DealExtreme)便成功在香港借殼上市(易寶,股票代碼08086),根據最新的財報,公司2012-2013財年前三季度營收10.48億港幣,淨利潤月6700萬港幣,淨利潤達6.3%。

其高淨利的秘訣的在於,DX在廣告上投入經濟,譬如公司雖有超過11%的流量來自GOOGLE,但觀察DX過去一年的PPC投入,其每月的GOOGLE關鍵詞預算投入平均不到1000美元,遠遠低於其他外貿B2C網站。其投放的關鍵詞多為價格低於1美元的長尾關鍵詞,投放預算遠低於蘭亭集勢、大龍網等外貿B2C。

在金磚四國的增長,也是DX的另一秘訣,如單就2011年下半年看DX在巴西、俄羅斯等區域增長達到100%和200%。

遺憾的是公司在資本市場卻顯出了足夠的疲態,如公司股價已從2012年初的每股1.45港幣跌至今日的0.31港幣,跌幅高達78%,市值也已不足16億港幣。

外貿電商的挑戰

1、平台化難度高。曾有業內人士評價「DX在細分行業裡做的非常好,營銷的ROI、運營成本控制都非常出色。如果做全面的綜合化外貿B2C不太可能,不同產品線的門檻很高。

2、人才成本倍增。隨著外貿電商的蓬勃發展,人才供給卻難滿足需求,一年間人才成本已陡然增加3-4倍。

3、產品品牌化。雖然在盈利指標向好,但標準化商品已被亞馬遜等平台壟斷,因此諸多外貿電商的貨源同城是我們所談的「山寨貨」,這使得公司的成長將在未來出現瓶頸。

4、競爭加劇。競爭加劇的最直接表現便是,日前外貿B2B網站敦煌網曾稱將上線「外貿開放平台」,註冊會員免費,而是按照效果和成交量收費,一改以往的按會員付費的模式,這顯然是走上了曾經的淘寶路。

5、市值瓶頸。每個上市公司都會有一個「對標」企業,在外貿電商中DX顯然最好的評價標準,這一年多來DX股價的低迷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所有外貿電商上市的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48

金融業春天來了?國務院:擴大民資進入金融業!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507.html

以下為指導意見節選:

一、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

統籌兼顧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防風險,合理保持貨幣總量。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和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引導作用,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中小金融機構繼續實施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資金來源。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參加)

二、引導、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轉型和調整

堅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壓原則,增強資金支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消費、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等領域的資金支持力度。保證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積極支持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對產能過剩行業區分不同情況實施差別化政策。對產品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要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對合理向境外轉移產能的企業,要通過內保外貸、外匯及人民幣貸款、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積極支持增強跨境投資經營能力;對實施產能整合的企業,要通過探索發行優先股、定向開展併購貸款、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業兼併重組;對屬於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要通過保全資產和不良貸款轉讓、貸款損失核銷等方式支持壓產退市。嚴禁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建設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資,防止盲目投資加劇產能過剩。(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集中的區域延伸服務網點。根據小微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特點,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理財、諮詢等綜合性金融服務。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所募集資金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不納入存貸比考核。逐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盤活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適度放開小額外保內貸業務,擴大小微企業境內融資來源。適當提高對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加強對科技型、創新型、創業型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力爭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支持小微企業信息整合,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對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清理規範。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出資設立或參股融資性擔保公司,以及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幫助小微企業增信融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推動金融機構完善服務定價管理機制,嚴格規範收費行為,嚴格執行不得以貸轉存、不得存貸掛鉤、不得以貸收費、不得浮利分費、不得借貸搭售、不得一浮到頂、不得轉嫁成本,公開收費項目、服務質價、效用功能、優惠政策等規定,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大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優化「三農」金融服務,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協同作用,發揮直接融資優勢,推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空白鄉鎮設立服務網點,創新服務方式,努力實現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農業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農產品[-0.62% 資金 研報]批發商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力爭全年「三農」貸款增速不低於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林權抵押貸款,探索開展大中型農機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支持農業銀行[0.40% 資金 研報]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縣域「三農金融事業部」試點省份範圍。支持經中央批准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林業局、法制辦、銀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

加快完善銀行卡消費服務功能,優化刷卡消費環境,擴大城鄉居民用卡範圍。積極滿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大宗耐用消費品、新型消費品以及教育、旅遊等服務消費領域的合理信貸需求。逐步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城市範圍,培育和壯大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強個人信用管理。根據城鎮化過程中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的消費特點,提高金融服務的匹配度和適應性,促進消費升級。(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銀監會等參加)

六、支持企業「走出去」

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重點,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推進外匯管理簡政放權,完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制度。逐步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改進外債管理方式,完善全口徑外債管理制度。加強銀行間外匯市場淨額清算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拓展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平台和商業銀行轉貸款渠道,綜合運用多種方式為用匯主體提供融資支持。(人民銀行牽頭,外交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參加)

七、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進一步優化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市場的制度安排,完善發行、定價、併購重組等方面的各項制度。適當放寬創業板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財務准入標準。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規範非上市公眾公司管理。穩步擴大公司(企業)債、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促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規範發展各類機構投資者,探索發展併購投資基金,鼓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產品創新,促進創新型、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加快完善期貨市場建設,穩步推進期貨市場品種創新,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的定價、分散風險、套期保值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證監會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法制辦等參加)

八、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

擴大農業保險覆蓋範圍,推廣菜籃子工程保險、漁業保險、農產品質量保證保險、農房保險等新型險種。建立完善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鼓勵為企業開展對外貿易和「走出去」提供投資、運營、勞動用工等方面的一攬子保險服務。深入推進科技保險工作。試點推廣小額信貸保證保險,推動發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拓寬保險覆蓋面和保險資金運用範圍,進一步發揮保險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保監會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林業局、銀監會、外匯局等參加)

九、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允許發展成熟、經營穩健的村鎮銀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內,調整主發起行與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探索優化銀行業分類監管機制,對不同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經營地域和業務範圍上實行差異化准入管理,建立相應的考核和評估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廣覆蓋、差異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務。(銀監會牽頭,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法制辦等參加)

十、嚴密防範金融風險

深入排查各類金融風險隱患,適時開展壓力測試,動態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觸點,及時鎖定、防控和化解風險,嚴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繼續按照總量控制、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原則,防範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等風險。認真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強名單制管理,嚴格防控房地產融資風險。按照理財與信貸業務分離、產品與項目逐一對應、單獨建賬管理、信息公開透明的原則,規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加強行為監管,嚴格風險管控。密切關注並積極化解「兩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時暴露的金融風險。防範跨市場、跨行業經營帶來的交叉金融風險,防止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國際資本流動等風險向金融系統傳染滲透。支持銀行開展不良貸款轉讓,擴大銀行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權,及時主動消化吸收風險。穩妥有序處置風險,加強疏導,防止因處置不當等引發新的風險。加快信用立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培育社會誠信文化,為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環境。(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法制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參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8

【每日一黑馬】60歲「果農」白智勇的春天裡:種30萬畝櫻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51.html

【導讀】今天黑馬哥介紹一個有點鄉土氣息的老黑馬:1986年,33歲的白智勇依靠種植蘋果成為了萬元戶。之後,他在果樹種植上一發而不可收,2012年僅靠出售矮化大櫻桃苗就獲得了1200萬元的收入。而白的「野心」更大:以「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模式建30萬畝種植基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屬皆從土。」古籍《說文解字》這樣解釋了「土」字的含義,原初「土」字並不帶有現在「土包子」等蔑視譏諷之意,更多的則是樸厚的涵義。

黑馬哥意欲用「土老闆」一詞來形容這樣一批創業者,他們通常出身於農村,也植根於農村。他們從事的事業常常是「土生意」,沒有IT精英們的光鮮,也沒有金融從業者的亮麗,更沒有文化從業者的文藝范,有的只是「苦」「髒」「累」。他們的舞台很小,但野心卻很大。

他們通常生於上世紀的50或60年代,由於時代原因,他們學歷不高,低至小學輟學,高至中專畢業。他們不會普通話,有的只是帶有濃重地方口音、能讓你勉強聽得懂的言語。他們談話絕不會夾雜著英語,偶爾會蹦出一些看似俗不可耐的土語。他們口中除了「賺錢」,也時常會擲出「夢想」、「創新」、「企業文化」等時尚詞彙。他們中的許多人不會用電腦,也不會用智能手機,更不知PPT為何物。

而由於「暴發戶」的標籤,在本地的族群中,他們常常會被看成「異類」;而在城裡的「異族人」眼中,土老闆則是有錢的另類。他們看似因錢卓爾不群,但卻異常孤獨,得不到資本的關注,也沒有嘗過聚光燈的滋味。今日黑馬白智勇便是這樣的一位代表。

「老驥伏櫪」

在京城一個滿城飄絮的春日,60歲的金果生態農業董事長白智勇面帶疲色坐在黑馬哥面前,不久前他剛從陝西寶雞坐了十四個小時的火車輾轉來到北京的黑馬大賽現場。黝黑粗糙的皮膚,操著一口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雙手拘謹的撐住皮沙發,說的興奮時則有力的用雙手比劃起來,這是白留給黑馬哥樸素的印象。

白智勇,陝西眉縣人,1973年高中畢業,當了三年教師後,自詡認識到「農村發展需要知識需要人才」的他向鄉黨委寫了一封信申請回到生產隊。而提及這段往事,白依然流露出一種自豪,「當時黨委還向全縣教師發起了向我學習的號召。」

因為農村知識人才的匱乏,高中畢業的白智勇不久便被推選為生產隊隊長。此後,白一路「加官進爵」,「當了半個月生產隊隊長後我成了大隊黨支部副書記,當時我才二十四歲,後來我又當過農場場長、農資站站長和黨支部書記。」

1982年這一年,對於村支書白智勇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頭,因為將近「而立之年」的他成家了。當然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重大消息,1982年元旦這一天,中央簽發了改革開放以來第1個涉農1號文件,文件第一次明確地肯定了包產到戶的社會主義性質。而該文件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導火線是:三年多前,安徽鳳陽18戶人家冒死簽下「血書」率先實行「大包干」。

之後,受到刺激的白智勇沒有做出上文中類似「18戶人家」的豪邁之舉,但也做出了令許多人費解的選擇——辭去了村幹部職務,並借了一千多塊錢承包了一片荒灘。而更讓人費解的是,他沒有像許多餓怕了的人們一樣去選擇種糧,而是栽植蘋果。當時自認為「有點經濟頭腦」的他是這樣算了一筆賬。

「在荒灘上種小麥,一畝能收五六百斤的小麥,但如果種蘋果,一畝地能收四五千斤的蘋果,蘋果的產值是小麥的十倍。於是我沒有種糧,而是一次性栽了二十畝的蘋果樹苗。」

從此,白便在這片蘋果園上開始了耕耘,由於起步早和運氣好,他在1986年便成了當地為數不多的「萬元戶」,不久後又成為十萬元戶。但白的理想並沒有止步於「果農」,2001年他註冊了「金果」公司,將果園轉變成園藝場。2007年白從德國引入了矮化大櫻桃,並開始了本地化工作,2012年年僅靠出售櫻桃樹苗就獲得了1200萬元的收入。不過白的野心更大,在自己商業計劃書中,他這樣描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種苗繁育:掌握核心技術、複製連鎖推廣、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

以下為白智勇口述。

2001年,我在雜誌上看到山東的園藝場做的不錯,就想既然山東人可以做,陝西人為什麼不能做?於是我在示範園的基礎上,建成了全縣第一個園藝場。當年9月30,我正式註冊了公司。

做農業不止讓自己富起來也要帶動鄉親們致富。我一方面建立了果樹研究會不斷引進新的果樹品種,另一方面進行示範試驗,向鄉親們傳授技術推廣新品種。為了進一步推廣這些好的果樹品種,我年年舉辦桃王選拔賽、草莓狀元選拔賽,把農戶組織起來進行評比,鼓勵他們種好果樹。之後我們公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2007年我們從德國引進了矮化大櫻桃,將公司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這種櫻桃的推廣上,2010年著手做櫻桃苗的研發試驗,研發果園達一百多畝,創建陝西首家百萬矮化大櫻桃快繁中心,進入了規模化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們公司有不到六十名員工,其中三十多人都在做矮化櫻桃的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有兩大用途,一個是快,快能快到什麼程度,一個苗一年可以通過組配變成一萬個苗。此外,它可以達到脫毒,脫毒的苗,比一般的苗增產30%以上。我們一棵櫻桃樹苗賣五十元錢,也就是兩斤櫻桃的錢,一棵櫻桃樹苗一般需要三年才能產果,不過它的豐產期可達三十年。

「三十萬畝的野心」

有了樹苗之後,我們還要把它賣出去,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產品購買我的樹苗。2012年5月,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的生財有道節目以《矮化大櫻桃樹,上陣父女兵》講述了我和我女兒做櫻桃研發的事情。陝西衛視的農村大市場節目又以《矮化櫻桃 畝賺十萬》介紹了我們的櫻桃項目。這些電視節目給我們的企業做了很好的宣傳。去年一年,包括黑龍江、新疆、云南、四川等二十五個省市從我們公司引進了矮化大櫻桃,僅賣果樹苗的收入就高達一千兩百萬。

歐洲大櫻桃種植越密集的地方,價格越高,賣的越快,所以說,現在要發展規模化種植基地。我計劃在陝西興平市建三十萬畝種植基地,現在已經開始實施了,種植了有一千多畝。我們形成一種示範效應,讓當地群眾認識到種植櫻桃可以有高收入,然後帶動農民一起種植,最終達到三十萬畝的目標。我也打算在全國不同的地方設立示範基地,帶動更多的農民科技致富。

我們拿地是由村上和鎮上協調的,我們給願意出地的農民一定的費用,比如前三年每畝地是八百元,後兩年是九百元,後五年可能就是一千元。包出去地後,他還可以在地裡打工,當然也可以到外地去打工,掙更多的錢。

「年輕人不愛搞農業」

我們企業發展面臨最大的困難時資金問題。農業企業的土地都是流轉來的土地,沒有土地證和房產證,沒有產權就和銀行打不上交道,無法得到銀行的貸款。政府雖然會對一些項目進行支持,但是支持的項目太少。我們現在想要把這些好的果苗發展起來,但只依靠自己的資金發展太慢。因此我們要利用黑馬大賽的這個機會,把矮化櫻桃的項目推介出去,吸引個人和投資公司的注意,爭取更多的投資。

除了資金困難以外,農業人才的缺失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在的年輕人不愛搞農業,怕曬太陽怕流汗,農業院校出來的學生做農業這一行的連10%都沒有。許多農業企業都是老子做農業,兒女不願意繼承,轉做其他行業。幸好,我的兩個孩子對這一行業比較喜歡,他們在大學全部都學得農學,畢業之後進入了我的公司工作。兒子是做生產管理,女兒做科研開發。農業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我希望更多的企業家能夠關注農業,投資農業。

我今年畢竟已經六十歲了,再好好幹十年,到七十歲的時候,把櫻桃產業做到全國第一。創業不是說一定要賺多少錢,而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我這輩子到底能幹多少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