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蘭亭集勢提交IPO招股書,外貿電商的春天來了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227.html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是真正的裸泳者。」在內陸電商躊躇滿志,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燒錢的同時,悶聲發財的外貿電商卻率先浮出水面,全球網上零售公司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 )在週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公司IPO招股說明書。

從指標上看,公司在2012年第四季度的淨營業額為6475萬美元,運營利潤為172.9萬美元,扣除利息與納稅之後,淨盈利為111.5萬美元,淨利潤率約1.7%,年營收達到2億美元。相比之下,雖然有機構預測京東2013年的營收將1100億人民幣,接近蘭亭集勢的百倍,但在盈利這件事情上,恐怕劉強東依然十分撓頭。

數據上一片向好

招股顯示,公司除了擁有穩定的淨利潤外,公司的營收成長也相當健康,譬如公司在2008、2009、2010、2011和2012年的淨營業額分別為625萬美元、2605萬美元、5869萬美元、1.162億美元和2億美元,同比年成長率分別為316%、125%、98%和72%。

而蘭亭集勢所服務的客戶語言種類也多達17種。在2012年,其98%的收入來自海外用戶,同時購買顧客亦數量從2008年的3.6萬人,增長到2012年的248萬人,年符合增長約280%。

此外,招呼書中還明確說明,公司將發行8,300,000股美國存托股(ADS),相當於16,600,000股普通股,每股票面價值0.000067美元。同時,藍亭集勢將發行價區間定在每股ADS 8.50美元至10.50美元之間,最高融資8715萬美元。

並非外貿電商破冰者

事實上,蘭亭集勢並非第一個完成IPO的外貿電商,2010年外貿B2C電商DX(DealExtreme)便成功在香港借殼上市(易寶,股票代碼08086),根據最新的財報,公司2012-2013財年前三季度營收10.48億港幣,淨利潤月6700萬港幣,淨利潤達6.3%。

其高淨利的秘訣的在於,DX在廣告上投入經濟,譬如公司雖有超過11%的流量來自GOOGLE,但觀察DX過去一年的PPC投入,其每月的GOOGLE關鍵詞預算投入平均不到1000美元,遠遠低於其他外貿B2C網站。其投放的關鍵詞多為價格低於1美元的長尾關鍵詞,投放預算遠低於蘭亭集勢、大龍網等外貿B2C。

在金磚四國的增長,也是DX的另一秘訣,如單就2011年下半年看DX在巴西、俄羅斯等區域增長達到100%和200%。

遺憾的是公司在資本市場卻顯出了足夠的疲態,如公司股價已從2012年初的每股1.45港幣跌至今日的0.31港幣,跌幅高達78%,市值也已不足16億港幣。

外貿電商的挑戰

1、平台化難度高。曾有業內人士評價「DX在細分行業裡做的非常好,營銷的ROI、運營成本控制都非常出色。如果做全面的綜合化外貿B2C不太可能,不同產品線的門檻很高。

2、人才成本倍增。隨著外貿電商的蓬勃發展,人才供給卻難滿足需求,一年間人才成本已陡然增加3-4倍。

3、產品品牌化。雖然在盈利指標向好,但標準化商品已被亞馬遜等平台壟斷,因此諸多外貿電商的貨源同城是我們所談的「山寨貨」,這使得公司的成長將在未來出現瓶頸。

4、競爭加劇。競爭加劇的最直接表現便是,日前外貿B2B網站敦煌網曾稱將上線「外貿開放平台」,註冊會員免費,而是按照效果和成交量收費,一改以往的按會員付費的模式,這顯然是走上了曾經的淘寶路。

5、市值瓶頸。每個上市公司都會有一個「對標」企業,在外貿電商中DX顯然最好的評價標準,這一年多來DX股價的低迷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所有外貿電商上市的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