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仔推9成按揭吸上車客

1 : GS(14)@2016-09-29 08:00:00

■中原按揭經紀與康宏金融旗下合作搶攻高成數按揭市場。



【本報訊】財仔搶攻高成數按揭市場!中原按揭經紀與康宏金融(1019)旗下香港金融信貸展開合作,樓價800萬元以下,可以申請高達九成按揭保險計劃,800萬至1,200萬元為八成,且免除壓力測試,全期優惠利率為(P)減2厘。康宏採用最優惠利率為5.25厘,意味該按揭利率僅3.25厘,較其他財務公司一按平均12厘為低,不過對比銀行提供的同業拆息(H)加1.4厘(約1.67厘),息率仍然是偏高。以土瓜灣喜築20樓H室為例,原價為691.2萬元,折扣後價格604.8萬元,若果到銀行申請按揭,成數最多6成,由於樓價超過600萬元,未能經按揭證券公司申請按保,故此需支付4成首期,約242萬元。若餘下6成申請H按貸款,按息約1.67厘,攤分30年期計算,每月供款1.28萬元,全期總利息為98.7萬元,首期比例高但利息平。若果經中原按揭經紀申請一手或二手樓按揭,由於成數可高達九成,首期僅需60.5萬元,不過,在3.25厘按息下,以攤分30年還款計,每月供款2.37萬元,全期總利息高達308萬元。業主尚需繳付由AIG聯合保險亞洲徵收的按揭保險費用,當中AIG承擔2成按揭貸款部份,保費3.5%至3.9%不等,不過康宏可額外加借保費。康宏截至6月底止擁13.6億元現金,有彈藥提供較平價按息計劃。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承造超越銀行可造按揭成數貸款比例連續5年均增加,故推出計劃吸納上車族及換樓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52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13

何文田單幢新盤 附近民生商舖多加多利軒迷你戶300餘萬可上車

1 : GS(14)@2016-10-02 12:13:59

■勝利道兩旁店舖林立,有寵物店,茶餐廳及髮廊等。



【新盤巡禮】何文田加多利軒在內街勝利道,為港鐵旺角東站架空路段以東位置,舊樓新廈密集其中,也有各類民生商舖,對外兩條幹道亞皆老街及窩打老道人多車多,環境熱鬧方便,但於這區傳統豪宅地段中只能屬較次級別,與附近高地勢的加多利山有天淵之別。記者:溫潤潔攝影:黃文邦 李潤芳



項目設計可見一斑,加多利軒為劏房式蚊型戶格局,面積細至161方呎超迷你開放式,將貨就價下,壓縮到300餘萬元上車銀碼,近期樓市升溫趁勢開盤,物業預計關鍵日期為2018年12月底,樓花期長達約27個月。勝利道形象街坊地道,兩旁店舖走大眾化路線,包羅茶餐廳、超市及寵物美容等,街道不算長,但人流不絕,還有時租泊車咪錶在此,泊車經常要等位,路面會出現塞車情況。加多利軒地皮是兩年前透過強制拍賣收購舊樓而來,地皮面積9,870方呎,地積比率8.5倍,發展為1幢28層高的住宅,提供250伙,每層10伙,均屬細戶型。



■2樓J室為物業最大碼開放式,附連平台有戶外空間。

■2樓J室浴室只有坐廁企缸,伸手觸及兩壁。



■大門旁造組合櫃,提供多類型貯物功能。

■全幢開放式,僅此單位洗手盆置於大門旁。

■組合櫃設隱藏式洗衣機。

開放式佔三成,面積161至190方呎,分佈B、H及J室,呈長方形,大門開設中間,側旁有凹位可造櫃,左右兩邊是開放式廚房及浴室,廚櫃約4呎半至5呎長,扣除鋅盆及電磁爐後,剩餘工作枱面約1呎半至2呎,只夠放砧板。浴室也狹隘,面積約20至25方呎,尤其H及J室窄長似機艙廁,闊度約2呎半,身形大碼一點容易撞牆頂手頂腳,洗手盆極的骰,使用不便。開放式示範單位以2樓J室為藍本,面積190方呎,為同類最大面積,連88方呎平台特色戶,附裝修家具,但間隔奇異,令人費解。洗手盆移出大門後,浴室只得企缸位及坐廁,長度5呎半,伸手觸及兩壁,加設浴屏防水花,但地方淺窄,連中等身材的發展商高層都要站於浴室外,才可示範閂浴屏,試想魁梧哥大肚婆置身其中,「逼爆」境況更甚。大門另一邊造組合櫃,開放式廚房歸入起居廳,共80餘方呎,比起同類起居廳60至70餘方呎大一點,可放梳化床。



■原則一房拆牆,與客廳打通,惜以掛通代替衣櫃,貯物不足。

■廚房雪櫃細小,勝在基本家電齊全。


一房戶型佔五成

一房戶佔五成,面積226至267方呎,分佈C、D、E、G及K室,大致呈正方形間隔,開放式廚房及客廳、睡房及浴室,分成兩邊,各佔內櫳一半,睡房50餘方呎。兩房戶佔兩成,分佈A及F室,面積353至390方呎,開放式廚房是必然,兩間房不足50方呎,放雙人床很擠迫。除上述2樓J室外,特色戶還有5伙,包括2樓A、F及K室,連平台面積107至170方呎,以及30樓A及F室,連天台面積333至337方呎,須經公共樓梯上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2/197880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30

李志成:年輕人上車的困擾

1 : GS(14)@2016-10-11 07:51:27

【明報專訊】早前新生代候任立法會議員游蕙禎,在一個論壇上以大膽言論談及年輕人的生存空間,措辭用字即時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姑勿論是否過度露骨,背後所涉及的是不容忽視的議題,政府針對年輕人提供的住屋支援措施有限,社會新鮮人難以置業,某程度削弱他們對香港歸屬感,部分甚至選擇移居海外,導致人才流失,長遠或許降低香港的競爭力。

月入萬三青年 僅能負擔150萬樓

以現今大部分青年人收入較難負擔私樓樓價,據早前政府發表的《2016年半年經濟報告》,發現90後大學生投身社會的起薪點月入約1.49萬元,較70後大學生當年約1.7萬元,減少約12.4%;專上學歷的90後青年約1.11萬元,亦較20年前的畢業生下跌17%。至於政府統計處資料亦顯示,2015年的20歲至29歲組別中,男和女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分別約1.3萬元及1.17萬元。

假設月入1.3萬元的青年想入市,他選擇以九成按揭、利率2.15厘、供款年期30年期申請樓按的話,根據金管局指引,銀行為他計算過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後,他們僅能選擇負擔約150萬元的物業。若然找到願意一起供樓的伴侶,可選的樓價當然可提高許多,但這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究竟是有樓才結婚,還是結婚後才一起儲錢買樓呢?

房屋一直是市民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政府理應重視年輕人,以及社會各個階層市民的住屋需要,幫助不同負擔能力的市民上樓上車,以達到安居樂業,提升社會的和諧和穩定性。 對於年輕人的住屋政策,政府必需多花心思,如提供首次置業優惠、寬減首期等,助他們覓得理想居所。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48&issue=2016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59

新盤上車客一戶難求

1 : GS(14)@2016-10-24 06:09:26

【本報訊】經常都聽人說,現時買新盤「難過中六合彩」。的確講到無人信,新盤難買,是指買一間難買。發展商賣樓傾向優先照顧大手客,只要買兩間以上,就可優先認購,反而買一間的散戶,揀樓排到最後。


大手客獲優先照顧

樓市火熱,「大手客」重現樓市,個別豪宅新盤大手客比例更高達三成。地產商為搶大手客,就連樓價大眾化的上車新盤亦推出大手客優先條款,勢進一步削弱上車客入市機會。這種優待大手客的賣樓方式,惹來不少散戶不滿,覺得發展商保留大部份單位,供大手客優先認購,對散戶不公平。有代理卻指,發展商無責任照顧散戶,照顧散戶的責任應由政府負責。以將軍澳藍塘傲首輪推售363伙為例,其中239伙供員工內購及買兩伙以上但不多於四伙的A組大手客認購。即是說,發展商僅保留指定124伙及「A組賣剩蔗」作B組散戶公開發售,B組勁收逾7,000票,收票數目比大手票數多6倍,平均55名散戶爭一伙。銷售安排亦寫明,散戶只能認購「在出售首日完結後,所有剩餘之指明住宅物業」。不過,地產商衰唔晒,首張價單最平的6座2樓F室單位,折實售價437,71萬元,呎價10,888元,則保留今日作散戶認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4/198103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71

送老伴上車喪命老伯慘被火車輾死

1 : GS(14)@2016-11-23 07:53:17

泰國一名62歲男子周日從行駛中的火車下車時,被捲入車底,遭火車輾過,重傷不治。事發在宋卡府合艾火車站,當時列車正從站內開出緩慢行駛。從閉路電視片段可見,62歲男子克林下車後,雙腳剛落地,右手未放開火車扶手,就整個人被捲入車底,他一度伸手求救。月台上許多人都看到這可怕一幕,有女子受驚痛哭。火車站工作人員立即報告事件,可惜為時已晚。火車緊急煞停前,整列火車已輾過克林的身體,火車停下後克林還在掙扎,終傷重死亡。報道指克林為送老伴上車到曼谷,但自己未能及時下車。泰國《世界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3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54

湯文亮﹕新印花稅 反而打擊上車意欲

1 : GS(14)@2016-11-30 07:57:40

【明報專訊】政府推出新印花稅幫助初次置業者上車,我認為政府多此一舉,不少未曾置業的人,並不是他們沒有機會置業,而是他們對樓市沒有信心,多次浪費了上車機會,但他們並非不看好樓市,只是認為他們在打算買樓的時候樓價太貴,如果能夠回復至幾個月前甚至一年前樓價水平,就會毫不猶豫地上車,如是者,一年之後,他們又會昨出相同的投訴,話樓價回復之前水平,就會毫不猶豫地上車,一次又一次上車的機會,就被他們浪費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以折讓價置業,即買即賺,根本不是不看好樓市,更遑論對樓市沒信心。

樓價升 上車客才有信心入市

如果有業主不是因為個人財務問題或者換樓而賣樓,一定是有一些外來因素令到他們不看好樓市,在這個情况下,買樓的人可以大膽壓價,本來最適合初次置業者上車,不過,就非要有加倍信心不可,否則,即使壓價成功,他們反而會縮沙,結果,又浪費了一次機會,依然上唔到車。

如果業主在沒有壓力之下賣樓,除非他們對樓市前景沒有信心,否則,要價必定高於市價,這是對上車人士的一個考驗,要上車,必定要滿足業主要價,即是高於市價,沒有足夠信心是很難做得到,但如果樓價節節上升兼屢創新高,會加強上車人士信心,反而可以令他們上車。

今次,政府推出新印花稅,可能是好心做壞事,因為加辣煞停了樓價升勢,上車客變得唔敢買樓,從最近成交量大幅下降,就可以知道樓價愈跌,就愈少人上車,政府咁大陣仗推出新印花稅,希望幫巿民上車,可能都是失敗收場。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57&issue=20161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60

屯門上車盤 200餘萬有交易

1 : GS(14)@2016-12-18 10:53:46

■屯門青海圍一帶單幢樓是平價樓盤的集中地,200餘萬元可上車。



【搵屋指南】加辣後樓市量跌價升,一手全新供應煞停,二手盤源繼續陰乾,搵屋揀樓要貼地不容易,如果真的有需要此時此刻入市上車,又要選擇銀碼夠平的物業,屯門區仍然有200餘萬元的貼地盤,實用面積200餘至300餘方呎,間隔一房甚至兩房,絕非那些終極劏房的坎坷間隔,當然,物業樓齡30多年是平常事,環境亦非常街坊地道,接受得來,又有信心可以闖過銀行按揭審批關卡,買樓根本不是完全離地的事。記者:伍志輝攝影:何家達



屯門區單幢樓的小型單位,以及公屋及居屋補地價單位,縱使樓市如何瘋癲都是平價上車的必然選擇,目前的樓價水平之下,200餘萬元是十分貼地的市價,因為樓價一旦升至300餘萬元的水位,已經進入同區老牌屋苑細單位的市價範疇。不過,平價始終是一個相對性的字眼,當樓價繼續無限制上升,難保終有一日屯門區不再有低於300萬元的選擇。


集中200餘呎單位

根據祥益地產統計,去年樓市癲瘋時期,屯門區300萬元或以下的放盤,曾經跌至107個的低水平,後來樓市被唱淡,平價盤持續增加,今年中曾經突破300個的近年罕見多盤水位,隨着樓市重拾升軌,本月中盤源再次縮減至103個的心理關口數量,如果加息亦冷卻不了樓市步伐,相信短期內就會減少至不足100個的標誌性紀錄,有買襯手的訊息將會完全壓過加息利淡的影響。屯門區平價私樓主要集中兩個小區,屯門市中心以南、居屋置樂花園與青海圍之間的數座單幢樓,以及港鐵屯門站新墟以北井財街旁一批以植物為名的內街地段單幢物業,都可以找到低至220餘萬元的放盤。祥益地產林偉光表示,青海圍一帶共有8座單幢式物業,入場焦點包括利寶大廈、麗寶大廈、萬寶大廈及金安大廈,一律提供實用面積200餘方呎兩房單位,中價之選為屯門花園、嘉喜利大廈及華樂大廈,兩房單位實用面積300餘方呎,大碼物業唯有屯景大廈,提供實用400餘方呎三房戶。此區雖然偏離輕鐵網絡,但前往屯門市中心只需5至10分鐘的步程,而區內街市商販林立,屬於十分地道的住宅區,吸引追求方便的用家。



■屯門區平價貼地盤不乏用家捧場。 資料圖片






主要屬單幢物業

井財街旁小區俗稱虹橋,該處有為數22座單幢物業,大部份於八十年代落成,主打一至兩房細單位,現時最平放盤為東威閣中層單位,實用面積224方呎,叫價225萬元。虹橋一帶住宅盤源選擇較青海圍物業多,加上有輕鐵接駁,小區內商舖食肆林立,居住環境又不致於如青海圍一般繁雜,有一定捧場客。


■良景邨屬於租置計劃公屋。

■利寶大廈中層放盤開價260萬元。

■東威閣現有一個中層低價放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18/198686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30

施永青籲撤辣 建首置盤助上車 「107動力」9周年晚會 暢談特首熱門候選人

1 : GS(14)@2016-12-22 08:09:04

【明報專訊】下屆特首選戰如箭在弦,候選人的房屋政策必成焦點之一。不少香港等着一圓上車夢,到底下屆特首可以如何造就港人最大福祉呢?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最近出席「107動力」九周年晚會分享他對多名特首熱門人選的看法。另外,他建議下屆政府取消印花稅辣招,重新恢復買樓投資移民,令市場回復健康發展;並撥出足夠的土地予私人發展商興建「首置盤」,照顧本港居民需要。

明報記者 葉創成

隨着特首梁振英於月初宣布不競逐連任,財政司長曾俊華請辭料為參選作準備,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表態指自己「不得不考慮參選」,新一屆特首選戰隨即升溫。梁振英不參選的消息,已經令部分市場人士猜測未來政府遏抑樓價的辣招會否持續,相信其餘候選人針對樓市的政綱也會引起社會熱議。

港府於上月4日推出15%住宅新印花稅,僅首次置業的本港永久居民可獲豁免,至今不論一手及二手成交均顯著放緩,而樓價則仍然在高位徘徊。施永青出席「107動力」九周年晚會作演講嘉賓時指出,由於目前本港社會氣氛撕裂不利經濟發展,料情况若持績惡化,樓價在明年中便會掉頭下跌,予新一屆特首契機在7月上任後撤銷15%住宅印花稅,「特首一定要聽取民意,目前民意主流是支持辣招,而辣招的功能是勒住樓價升勢。如果到明年中,樓價不升反跌,便不需要再壓抑樓價,屆時辣招亦不需要再存在了。」

支持重推置業投資移民

施永青認為,目前只有極小部分的年輕人追求香港獨立,不利整體經濟及社會發展,甚至可能令「一國兩制」出現改變,是影響樓價的不利因素,「一國兩制的初衷,是保障香港人在1997年回歸祖國後,跟着50年可維持生活方式不變。但按現時的情况發展,我自己認為不需等到2047年,可能很快便不再需要奉行一國兩制。因為一國兩制是隨着香港回歸祖國而出現,有回歸才有一國兩制;若香港分裂追求獨立,那便沒有回歸可言,既然行不下去,中央唯有收回一國兩制。」

另外,本港經濟於1997至2003年先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及SARS,陷入困難時期,樓價亦曾由高位大跌七成,故港府於2003年10月曾推出投資移民計劃,當中包括可投資不少於650萬元的房地產;惟隨着跟着7年樓價大漲小回累升逾倍,港府於2010年10月已叫停置業投資移民,2015年1月更全面中止投資移民計劃,而該計劃在執行的逾11年期間曾吸納逾2000億元。施永青認為,本港自從1841年開埠以來,大多數時間均是移民城市,此一定位亦是過去百多年來本港由小漁港成為大都會創造經濟奇蹟的重要因素,叫停投資移民計劃與該定位不符,「香港目前已經成為本土城市,因為香港不歡迎移民了,咁又點做移民城市呢?」

施永青相信,目前很多內地富豪仍然願意移居本港,故他建議恢復置業投資移民計劃,同時撤銷針對外國人來港置業的買家印花稅(BSD),以及額外印花稅(SSD)與雙倍印花稅(DSD),令市場回復健康發展,「如果香港畀人移民、畀人投資,香港樓價便會反映投資者對香港地產的偏好,而不只是反映香港普通人的負擔能力。」

顯然上述建議若落實勢必令樓價大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施永青也認同,因此他亦同時呼籲港府與私人發展商合作推出大量「首置盤」,間接為首次置業本港永久居民提供資助,滿足其上車需求,「我建議政府推出大量有限制用途的住宅土地,這些土地同樣在公開市場向發展商銷售,但在批地時作出限制,只可售予首次置業的本港永久居民;本港永久居民購入有關住宅後,只可自用不可出租,日後出售的對象同樣限於本港永久居民。」他估計,上述規範會大大減低有關物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其價格自然便會較不設限制的正常私樓低,便利年輕人上車。施永青相信,上述建議有助解決本港經濟發展及房屋問題,建議下屆特首落實應該就此詳細研究。

首置盤不可出租 轉售只限上車客

新一屆特首的政策對樓市有很大影響,因此施永青也不忘在晚會上分享自己對多名熱門候選人的看法:「目前最熱門的是曾俊華及林鄭月娥,兩位都是政府高官出身,正因如此,他們過去發言多數是代表政府立場,未有明確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場,所以我暫時難以判斷哪人較有優勢;胡國興過去一直任職法官,一向沒有政治訴求,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想到他會突然走出來競選,對他的政治立場並不清楚;至於葉劉淑儀從政多年,政治立場很鮮明,亦比較容易得到中央的信任,但是她得唔到大多數香港人的支持,之前3位特首(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都得到中央的信任,但若得不到香港人充分的支持,施政便會好困難,所以我覺得葉劉若上任施政都會好困難。」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23&issue=2016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39

位處青山公路 樓價低水 豪景花園300餘萬上車

1 : GS(14)@2016-12-31 10:17:10

■單位裝修企理,稍事清潔可入住。



【搵屋指南】豪景花園為青山公路沿線少數仍有樓價300餘萬元的選擇,由於銀碼400萬元以下可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最高借貸九成,對於資金不多的上車客,較容易圓置業夢。豪景花園這類單位實用面積300餘方呎,相若樓價只能於市區買蚊型劏房盤,環境亦有明顯分別,屋苑空曠,望開揚景,雖然出入要駁車,花點交通時間,依然有一定吸引力。記者:溫潤潔攝影:許頌明



豪景花園有28座,最細兩房戶集中1至6座,實用面積358至365方呎,採用上世紀典型開則,方廳眼鏡房,廚廁靠邊均有窗,勝過時下劏房盤開放式廚房及迷你黑廁。景觀分為兩類,前排享海景,後排望屋苑樓景。



■客飯廳及細房向西北,望屋苑開揚樓景。

■位處單邊,大房可側望部份海景。



■細房設闊窗引光入室。

■浴室有合理的活動空間,勝過新盤劏房單位。


大房望部份海景

政府加辣後,各區現盤荒,豪景花園現時缺乏海景細戶放售,樓景放盤有10餘個,較優質是1座中層H室,廳房設多扇闊窗,引入充足天然光,照亮滿室,特點單邊位置,大房看見部份海景。全屋間隔無改動,空間分配適中,客飯廳兩壁有9呎距離,夠放電視地櫃及三座位梳化,合乎所求。兩房分別約50及60方呎,無柱躉,夠放基本家具,大房門邊多一個衣櫃位。單位裝修企理,廚廁更換潔具,要求不高,稍為清潔,添置家電及現成傢俬可以入住。晉誠地產古宏曦表示,豪景花園樓價低水,獲外區首置客青睞,近期每月成交有一半以上屬於實用300餘方呎細戶,但放盤買少見少,現有均為樓景單位,視乎裝修質素,實用呎價9,000至10,000餘元。最平1個連租約,實用面積365方呎,叫價330萬元,呎價9,041元。是次單位有裝修,一房望海,呎價逾10,000元。同類成交3座中層F室,實用364方呎,12月以350萬元易手,呎價9,615元。



資料來源:晉誠地產麗都分行(2688298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31/198819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65

2017港樓4大趨勢 首季最佳上車時機

1 : GS(14)@2017-01-02 17:08:08

2016-12-24 iM

今年本港樓市走勢確實令不少樓市專家大跌眼鏡,年初時大部分市場人士看淡今年樓價,樓市突於6月底極速反彈。目前距離2015年9月歷史高位僅有1%差距。隨着港府突於11月初推出遏抑樓市新辣招,美國聯儲局也於上周宣布加息,樓市不利因素漸增。

展望明年,市場普遍認為辣招及加息因素對樓價影響有限,樓價不存在大跌空間,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及交銀國際研究部聯席董事劉雅瀚也認為,明年農曆後發展商大有機會以吸引價推新盤,是上車的好時機。從現時的軌跡來看,未來一年住宅市場可歸納出4大趨勢,其中內地資金對本港樓市的影響仍不容忽視。

【2016樓市回顧】跌市未成 先見反彈

特首梁振英自2012年7月上任以來,盡管港府多次就樓市出招,住宅樓價於數年間仍大升近三成,及至2015年第四季才開始轉勢,市場一度看淡今年住宅市場看法不樂觀,部分投行、地產代理界人士更預計今年樓價潛在跌幅達三成。不過,樓價僅回落數個月後,積存已久的購買力再重投市場,樓市交投於今年三月回升,乍現小陽春。

豪宅單位成交矚目

樓市於第二季開始轉活,多個以低價搶客的新盤銷情不俗,最特別之處,是以往新盤市場以細價盤最為吃香,豪宅級新盤突然暢旺,多個中高價新盤單位甫推出市場即「一Q清袋」。如太古地產(01972)旗下西半山殷然於4月13日以低價推售40伙,極速於兩小時內悉數沽清。另一個豪宅盤新地(00016)何文田樓王天鑄第二期,也有價有市,於一個月內累售逾210伙,平均每個單位的樓價逾4,000萬元。

樓價於4月開始止跌回升,成買家入市催化劑,新盤、豪宅市場回勇,超級豪宅也有價有市,山頂歌賦山道15號屋地以約21億元易手,每呎樓面地價達22.8萬元,創全港屋地呎價歷史新高。

及至6月底時,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市場料美國加息步伐暫緩,市民入市意慾進一步增強,新盤銷情更旺。隨着樓市反彈,地價同步升溫,就連久未有涉足官地市場的長實地產(01113),也加入搶地戰團,於9月中時以19.53億元高價奪得沙田九肚麗坪路豪宅地,每方呎樓面地價8,001元,較市場估值上限還大幅高出約33.4%,為該集團近四年來首次投得政府地皮。

加辣未見嚴重影響

樓市於數月間一洗頹氣,火速升溫,及至11月,樓價較3月低位已彈升12.7%。當時市場普遍認為政府快將換屆,加上目前樓價仍未升破去年高位,港府再出招機會不大,但港府突於11月4日再出樓市新辣招,全面提高住宅物業交易的從價印花稅稅項,劃一為徵收15%稅項,為2015年2月金管局第七次收緊按揭後再為樓市加辣,僅首次置業的的香港永久居民可獲豁免。

辣招一出,樓市成交量應聲下跌,但市場仍屢錄高價成交,反映市場對辣招反應不大。美聯儲局也於上周四(15日)凌晨宣布調高聯邦基金利率0.25厘,局方同時發表最利率預測,料2017年底美國利率將升至1.4厘,意味將加息3次。

兩大不利因素夾擊樓市,惟最近二手樓價亦未見明顯下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5.44點,較去年9月曆史高位146.92點,只有1%差距。內地海航實業周一(19日)更以逾54.12億元奪得啟德第1L區3號住宅地,每樓面地價1.36萬元,超出市場估值24%,晉身為啟德區新地王。

【2017樓市前瞻】住宅市場4大趨勢

總結今年樓市情況及市場專家的意見,明年住宅市場可以歸納出4大趨勢,其中來自內地資金的影響力仍不容忽視。

1.一手成交比例續升

自2010年以來港府多番推出樓市辣招,發展商紛紛為旗下新盤推出不同付款方法優惠、稅務補貼等,吸引不少置業人士轉投一手樓,過去六年來,新盤交投由2011年時剛逾1萬宗,增至近幾年的逾1.6萬至近1.8萬宗水平,登記佔比逐年上升。自2013年開始,一手買賣成交佔整體成交約22%,較以往10餘%的水平為高,及至近年更有持續上升趨勢,去年已達30%水平。

今年第一季樓市甚為淡靜,自今年3月以來,一手市場再次活躍過來,隨後連續8個月均處於每月千宗以上的水平,其間更於9月創下3,845宗的10年單月新高紀錄。萊坊高級董事和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估計,明年一手佔整體成交比例將再創新高,他預期明年整體住宅成交將達4.8萬至5.3萬宗,其中一手成交將佔35%。

2.內地客掃超級豪宅

隨着人民幣持續貶值,近年內地資金更積極進駐本港超豪住宅市場,據萊坊的數據,今年首十個月價值3,000萬元以上的一手豪宅成交中,內地買家佔27%,上述最大金額頭30宗交易中,內地買家所佔的比例更達47%。目前人民幣貶值步伐未見停下來,加上超豪住宅樓價相對較堅挺,相信明年內地買家仍會是本港超豪住宅的主要動力。

3.發展商增新盤回贈

自2012年港府推出住宅買家印花稅推出以來,發展商已即見招拆招,部分發展商向新盤買家代繳印花稅的七成,及至今年11月初港府再加辣,將印花稅調升至15%後,個別發展商隨即接招,向買家全數回贈15%印花稅,如長實地產(01113)與新地前主席郭炳湘合作的馬頭角豪宅君柏,發展商直接向買家代繳成交金額15%印花稅。另嘉里建設(00683)旗下何文田皓畋也為買家提供「印花稅津貼」優惠,金額達物業樓價的12%。

近月未有大型全新盤推出市場,相信明年第一季市場早累積一批購買力,發展商為求重燃市場氣氛及盡吸購買力,相信未來將為買家提供更高的現金回贈,及更多置業優惠以抵消銷印花稅的影響。

4.內地發展商搶地戰

近年內地發展商積極來港搶買官地,市場不時出現「麵粉價」逼近甚至高過「麵包價」的官地成交,其中萬科、中海外(00688)等早已來港發展項目,多間內地企業於今年首次進軍香港樓市,如五礦地產(00230)今年8月時首次在港投得地皮,以高於市場預期40%奪油塘臨海住宅地,每平方呎樓面地價7068元,破區內紀錄。內地海航實業先後於兩個月間「發功」,於11月初以「天價」88.37億元、樓面呎價1.35萬元投得啟德地皮,並於本月19日以逾54.12億元奪得啟德第1L區3號住宅地,每樓面地價1.36萬元,超出市場估值24%,晉身為啟德區新地王。

事實上,今年港府出售住宅用地中,有約30%已落入內地發展商手中,較2012年約佔7%的水平大幅增加,預期這情況將於明年持續,也不排除會有更多從未涉足香港住宅市場的內地企業來港高價買官地。

【專家剖析篇】湯文亮:樓價不會大跌

投資專家直抒己見,物業買賣經驗豐富的湯文亮表示雖然加息期已到,但發展商將在農曆新年後大量推盤,帶動樓市小陽春,「理論上,現已踏入加息周期,因為美國政府很快改朝換代,純由經濟角度去看,美國總統大選前的議息會議其實已有條件加息,耶倫(Janet Yellen)基於政治因素當時才暫不加息。回顧2016年議息8次,前7次都不加,市場有點掉以輕心,但我覺得加息時代是重臨了,幸好本港一直嚴守低按揭借貸比率,加息對金融體系影響不大。」

他說:「如果買第一層樓,借到八至九成,那加息帶來的負擔就好重。譬如借500萬元,每加1厘,全年利息支出增加5萬元,按月多付4,000元,對上車客不是小數目。所以近期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又提醒買家小心。政府之前講過好多次,但今次我認為真的要提防『息狼』。尤其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近日升返上嚟,已和美息接近,美國每加一步我們都要跟住加。美國本月中加息後,香港銀行好快都會跟隨。」

現金為王宜借盡全額

那買家們應如何應對?「首置者要量力而為,若買第二層樓,更要計清楚條數『量力而不為』。保守如耶倫也預計明年加息3次,假設2018年步伐相同,兩年共加息近2厘,幅度好大。相信短期內在港買樓的壓力測試,以及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都會不變,不過其實借H按或P按都分別不大,最好是借到定息,若果利率2.5厘借20年就最理想。」

湯文亮提醒買家:「入市能向銀行借多少就多少,盡量多留現金在手,我都奉行這原則。幸好如此,2008年金融海嘯後銀行追物業差價才有錢還,倘當時我無現金在手,就大件事。買家過到壓力測試借八至九成,即是銀行認為你有能力還,畢竟人有三衰六旺,出事故時較多現金調配就不用受壓。如果只借六、七成,雖然月供較少,但有事時始終比較徬徨。實情樓市最危險因素尚未到,如果現在借八、九成入市已經腳軟,日後實際加兩次甚至三次息時怎算?」

內地客擲千金撑樓市

他相信明年樓價不會大升大跌,波幅在一成之內,而樓市去向有兩大關鍵:一是利息,二是供應。「利息大家見將會上行,但市場未必見到房屋供應也在急增,政府料未來三年,每年約2.2萬至2.3萬個新私樓單位出爐,目前市場每年需求僅1.8萬伙,故供應會超越需求,這對樓市是正面因素,供應多樓價才會平穩。」

「供應的確增加許多,政府11月原本不應加辣,第四季就有1.2萬伙新盤推出,辣招令地產商擱置不賣,但他們權宜之計拖不到太耐,留到農曆新年就會推售。另外,雖然辣招和加息打擊基層買樓意欲,但豪宅買家甚至內地客很多時來港豪擲現金買樓,辣招及加息對他們影響力有限。所以樓價未來不會大跌,因市場警覺性強,況且今年根本無大升,何來大跌空間?政府倉卒出招,除了拉低樓市成交量,我看不到有任何作用。」

預留現金備戰小陽春

湯文亮預測,「明年初樓價肯定先跌一跌,原因是加息後續的反應,以及望不到供應見底,發展商趁春節推盤又會賣平一點促銷,整體樓價相比現時可能跌5%至7%。但大概明年中,或至8、9月,市場適應了利息走勢,樓價就開始作少少反彈。去到明年底,跌幅收窄至不比今年多,即是跌幅會在10%以內。」

他指首置人士不用怕在新年買樓。「今年初無小陽春,因為去年11月有兩大盤打對臺,迅速消耗近5,000伙購買力,但今年11月至12月基本上無新盤,地產商現時只在賣質素差、定價貴的貨尾單位,啲客睇完樓仍然心大心細。但到明年春,地產商會推新項目,因年初是賣樓好時機,為爭『頭啖湯』會提供大額優惠,市民錯覺比3個月前抵買很多,便燃起購買欲望。明年的小陽春,相信樓價會跌少少,但成交量會明顯增加。」

未來樓市需求由換樓主導,現時藍籌屋苑大單位低水,買家不妨考慮。「買咩間隔睇能力,兩、三房夠住起碼6至10年,時間較長,基本上都無問題,但盡量避免買無房單位(開放式),否則將來好頭痛,尤其是首置客獲辣招豁免,就像享有丁權一樣,如果用這個丁權來買『車位式單位』,假如未來家庭成員增加想換樓,政府又無修改法例,咁好快第二次買樓就俾多15%稅,並不划算。」

大屋苑三房低水抵買

「私樓僅得100多平方呎,只要位處市區亦有機會可考慮,適合年輕人在父母物業以外租或買,重點是位於鬧市或鄰近公司,返工及玩樂都方便,因他們習慣周末才回父母家住,相反如果『車位式單位』又遠又細就很難接受。其實現在市場最有利換樓人士,因為三房平均呎價比兩房便宜,很多大型屋苑皆是,譬如麗港城、沙田第一城及黃埔花園等,三房和兩房造價相差不遠,如有實力又用得着,應該趁現時買大單位。」

選區上他對西環一帶情有獨鍾,「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港島西鐵路延綫又方便,我經常行經堅尼地城附近,見不少新舖開張及外國人居住反映該區正在活化,如果以10分為滿分,區內發展暫時只達4分,即是仍有很大空間。在舊區揀二手樓最重要是啱用,最好吼中優質單位才打算,一旦睇啱又不應太猶豫。上車客不可恐懼樓價升而盲上車,否則心急做錯決定,就會買到最差的樓,例如後座低層單位諸如此類。」

湯文亮料房策勢將扭轉,「不論誰當下任特首都算行運醫生,在房策上醫病尾,梁振英當了5年特首一味推行辣招積累不少民怨,像11月加辣15%頗為瘋狂,下任特首不可能蕭規曹隨,有機會減印花稅一半,務求二手成交恢復。」

國內禁止走資,則不會影響南下置業意欲。「現在內地人來港買樓多數自住,或為仔女讀書,過往甚麼溫州炒樓團蝕到阿媽都唔認得已經絕迹。來港長期生活的國內富人,不單支撑樓市還有消費等經濟層面,數量愈來愈多,只是變得很低調而已。」

地產股明年將落後大市

今年本港樓市經歷冰火兩重天,地產股走勢也頗為波動,一眾地產股於今年第二季開始受惠於樓價反彈,股價也持續上升。惟自11月初港府再出辣招後,股價漸走下波,幾乎重返今年初時水平。交銀國際研究部聯席董事劉雅瀚早已看淡明年住宅市場,並覺得地產股不值得投資。

行業利潤率偏低

他解釋:「過去半年地產股十分強勢,最關鍵是英國脫歐,但去到這時間,我相信美金資產已見頂,隨着美國加息,美元資產的價值也會下調,再加上特朗普上場後,其政策一定是美國主導,屆時不排除將有不少海外的美金回流美國。」

他認為地產股不值得投資,主要由於地產業的利潤愈來愈低,當中最不看好新地及九倉(00004)的前景。他指出:「2014年開始樓市回穩,是由於地產商開始為新盤補貼,5年前地產發展商的利潤約40至50%,但去年新地的業績中,其利潤率已跌至20%,一來由於樓價回落,二來由於其為新盤補貼,平均約5%,上述數字其實反映2014年推出新盤的情況,於去年業績入帳。事實上,新地在這兩年間的補貼金額更多,平均約7%。再加上地價上升,我相信發展商之後的利潤可能只得10%。」

他又指,新地股價跟樓市升跌有很大關係,同時她在這兩年買地數量較多,盈利壓力較大,集團又不可以囤貨,故利潤壓力也龐大。近年中資機構頻頻來港搶地,將壓低發展商的利潤,未來利潤可能不足10%。

湯文亮亦認為地產股值博率低:「加息對樓價影響最大,進而影響地產股,短綫應該有7%、8%跌幅,暫不宜買入。但長綫計,新地、長實地產持大量農地的土地儲備,新世界(00017)在尖沙咀多個翻新項目,都適合長揸;反而領展(00823)大舉出售資產再轉到內地發展,我不太敢睇好,如要買領展、冠君產業信託(02778)等房託(REITs),不如買華資地產股。」

劉雅瀚:收租回報不如往日

劉雅瀚看淡樓市前景,主要由於明年樓市將備受三大不利因素夾擊,第一是來自租金下跌的壓力。他指,自2014年開始,發展商加快賣樓,每年約有1.6萬至1.7萬個單位,相信明年交樓速度也會維持在1.8萬伙以上,交樓量升,意味市場單位供應多了,對住宅租金有一定壓力。

「新盤供應增加,業主的收租單位可能要面對空置的風險,本來每月有穩定租金收入的業主,租金收入或於未來出現缺口,屆時業主可能要每月倒貼千餘二千元,但由於新供應將源源不絕,如業主持有的收租單位空置時間愈長,每月要倒貼的金額更多。」

小心管理費供款陷阱

另一個利淡因素,就是明年凈租金回報率或出現負數。劉雅瀚表示,香港過去十年身處超低息環境,凈租金回報率持續處於正數,相信明年凈租金回報率有機會見負數,換言之,租金將少於按揭金額,持有物業收租回報變得不吸引。「業主感覺到第一個痛,是買樓收租要貼錢,我相信於第二季開始會逐步出現,因為3至4月開始會有較多新盤開始收樓,供應會明顯增加,其實現在買樓收租,業主賺的只有50點子左右,未來租金只要跌一成,回報就會跌至零。」

「第三個因素是市場經常忽略的,是管理費加得很快。就算去到今天未真正加息,你買入一個普通的兩房單位收租,樓價約600餘萬元左右,每月收到的租金可能是1.4萬至1.6萬元左右,如借入400萬元的按揭,每月供款要1.5萬元。即使你早入市,買入兩房單位只需借300萬元,你每月也要供1.2萬元,如每月租金收入有1.4至1.5萬元,再計入經紀佣金、管理費、差餉等費用,你每月可能有一千餘至二千元『落袋』。未來如果加息25點子,每月供款增加約300元至500元左右,但當管理費同時加數百元,同時遇上租金下跌。」他續稱,當收租人士發現買樓收租已不及以前划算,相信會有一部分長綫投資者會將物業沽出。

樓價或可見三成跌幅

劉雅瀚相信,明年整體租金有10%至15%下調空間,業主面對單位可能要空置兩至三個月,部分會考慮減租10%至20%,故租金下調壓力會大。至於樓價,他認為會跌得更快,預計起碼跌兩成;若計入加息兩次的因素,更有可能大跌三成。「其實香港樓價每年跌三成的機會不多,但我們仍作出這預測,是由於香港多年來未試過大量利淡因素集中在同一年出現。」

自港府於11月初再為樓市加辣,地產商都不敢輕舉妄動,近月未有大型新盤推出,劉雅瀚預期情況會維持到明年新年後,「新年後我相信發展商會拿一批新盤單位出來試盤,如果樓市於兩至三個月後的情況跟現在一樣,相信發展商可能要減價10%至15%才可以去到貨。如果第一批單位獲市場承接,成功試水溫,發展商之後就可以慢慢加價。」

對於有意上車人士,劉雅瀚認為可待明年4至5月,其中南昌區新盤是不錯的上車之選,他又建議準買家可待新盤推出第二批單位時入市,「我會等新盤推出第二批單位才購入,假設首批單位推出200伙,要成功購入並不容易,第二批單位可能也只是稍為加價,甚至加不到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