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媒體社交間搖擺的新浪微博已然沒了節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074.html

文/莊明浩

淘寶客的接入、自媒體藍V認證、私信推送、信息流廣告、全屏大圖瀏覽、Page頁、3.6版本微博客戶端,這些看上去零散的新浪微博功能上的演進,似乎都在預示著「許良傑」時代的新浪微博,已經逼迫它的用戶越來越遠離它。

2013年2月,新浪任命許良傑為公司首席技術官(CTO)兼聯席總裁,全面負責新浪微博業務。此前,許良傑曾帶領網易上市、創建eBay中國研發中心、出任思科全球副總裁。外界曾期待許良傑在技術研發、電商結合和資本市場三件事情上能給新浪微博帶來些新風。

就在上週二,許良傑在上任4個多月後首次接受了南方都市報的公開採訪,著重提及了新浪微薄基於「弱關係」的數據分析以及電商的結合的故事。但從最近幾個月的微博產品/技術的演進看,新浪微博似乎正在走向一條「不歸路」。

1、「極致簡單」的淘寶商品推薦邏輯

有些時候可能極致簡單是成本最低的解決方案,但對於用戶而言過於簡單的邏輯可能會讓人「哭笑不得」。自從3月阿里宣佈入股新浪微博之後,我們發現在新浪微博的網頁版本中多處出現了淘寶商品的推薦頁面,甚至有些時候這些商品信息會出現在用戶的Timeline中。

「大數據」、「個性化推薦」這些故事都可以講,但新浪微博你不能也不應該用一個「我看過什麼所以推薦什麼」的邏輯來做商品的推薦。

對於新浪微博和淘寶的初級合作,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算法和邏輯都是由一淘負責的,新浪微博只承擔了展示的作用,簡單講這些「商品推薦」模塊對於新浪來說都是「黑箱」。而對於用戶而言,我來微博是看各種內容的,商品可以有但不要這樣「粗暴」好麼?為了那所謂的電商導購收入犧牲掉這麼大,似乎不是那麼合適……

2、只活在「磚家們」評論文章中的「Page」

「Page」是在今年5月的GMIC上新浪微博正式公佈的「重量級」產品。簡單理解Page頁就是把一個飯館、一本書、一個話題等展現成單獨的頁面,頁面內會顯示同樣關注的用戶、討論的內容等,且同時支持Web和移動端的展現 。

Page被看作是新浪微博商業化和信息重構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但抱歉,問一句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你知道Page麼?用過麼?好用麼?

3、QQ空間既視感的大圖設計

有些時候再多的文字描述都是多餘的,看圖:

weibo2

從兩個產品所覆蓋的用戶人群以及使用習慣上分析,新浪微博大圖功能的改進是冒失的。這個話題可以引申為到底新浪微博做要做媒體還是要做社區。

社區內的「相冊」多是用戶自己的內容,比如婚紗照、遊玩的組圖等,大圖的方式以及社區的氛圍讓用戶對這樣的瀏覽方式很習慣。但微博呢?用戶來瀏覽信息的,且是從上至下的;圖更多時候是文字的「配角」,查看大圖突然轉成全屏模式完全把用戶關注點從Timelin中拉出。我第一次看到微博大圖設計的時候有種玩CS被閃光彈閃瞎的感覺……

4、沒了產品節奏的私信推送與自媒體藍V

媒體、社區、IM、廣告平台,似乎這些都是新浪微博想做的,但悲劇的是「大雜燴」的功能堆砌只會讓產品越來越重,用戶越來越不活躍。

雖然不太願意承認,但作為半個所謂的「自媒體人」,我真心覺得給媒體類的個人認證為藍V,進而讓這些自媒體有了藍V品牌廣告主的權限-私信推送這個功能設置挺SB的。說難聽一點這就像在一個論壇或者社區裡,官方公然支持私信發廣告一樣。而被認證的人也要想一想自己的內容真的是所有關注你的人都喜歡且願意接受的麼?

無論是商業化還是大數據,微博到底該怎麼整?或許這是一個誰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但問題是二級市場會給這個時間麼?

 

(作者係經緯中國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09

高盛:一些歐元區經濟體已然“日本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95

對於歐元區是否會經歷三重衰退,經濟學家看法不一。由於數據並未進入明確的通縮定義,並且歐洲股市表現強勁,因此大多數人相信歐洲不會步日本後塵。但是高盛近期卻表示,一些歐元區經濟體已經在經歷日本式經濟停滯(Stagnation),股市表現可能令人失望。

高盛表示:

早在三年之前,我們就曾經警告過一些全球主要的經濟體可能會面臨長時間的經濟停滯。當時德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新西蘭和葡萄牙在正在經歷停滯;而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日本甚至是美國則在觀察名單上。

進入2014年之後,全球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和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都下調了GDP增長預期。

時至今日,我們認為新西蘭已經成功擺脫了停滯泥潭,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狀況也有所好轉,但是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依然增長乏力。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正在進入經濟停滯,而其中大部分出現在西歐國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和法國。

過去10年以來,歐元區的平均GDP增長僅有0.8%,過去5年的平均增長率則為0.7%。與之相對應的,日本在1992-2003年間的平均GDP增長率則為0.9%。更為關鍵的是,意大利這樣的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更為低迷。

那些經歷經濟停滯的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增長不僅低於本國二戰後平均增長水平,同時和經濟規模相當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也相形見絀。

而從投資角度而言,根據歷史統計來看,在那些經歷經濟停滯的國家,股市的收益率都相對較低,債市的表現則會比較理想。歐元區國家過去幾年平均的股市收益率為-1.4%,遠低於8%的平均水平;而債市市盈率則為3.7%,高於平均水平3%。

雖然全球化使得風險資產的聯動性更為顯著,但是股市疲軟還是經濟停滯較為明顯的現象之一。因此對於那些考慮買入歐元區國家股票的投資者而言,可能需要三思而後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96

香港内房股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 等着蚂蚁变大象

http://xueqiu.com/7351106301/41945583
首先说下地产大环境:地产在12年火爆上涨后,接连遭到政策拼命打压,包括限购限代,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等等,随后一两年时间,政策效果显现,房价回落,成交减少,观望情绪严重,而副作用带来经济开始快速下滑,这是政府不愿看到的,新经济在未来5年内都很难填补地产下滑带来的经济影响,这个直接体量每年8万亿,相关行业60多个的行业一旦减速,基本百业萧条,经济休克。
所以从今年初,政策开始转向,由限制变鼓励,降准降息降首付,除一线城市外都取消限购,成交出现回暖迹象。人们最关心的是地产还能否刺激起来,下面我就简要说下我对地产行业的理解。
中国现有城市住房总量在200亿平,现在每年完工量在12亿平,以发达国家85%的城市化率,中国未来城市人口大约12亿人,以人均33平算,最终会有400亿平城市住宅。以现有开发速度,大约15年将趋于饱和,400亿平总量达成后,年均住宅更新率依发达国家数据看,每年在2%到5%之间,也就是每年仍然有12亿平左右的旧改,所以,永远不要担心房屋没市场,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城市化后期,高端人士会逃离市中心,在郊区形成富人聚集区,豪宅别墅成主趋势,这是新增部分,另外商业地产随着人口的聚集会迎来黄金收获期。
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是需求被压抑了,不是消失了,在政策转向后,信心会逐步恢复,消费能力会逐步培养,出现地产新常态。中国目前有5万家房企,其中80%未来将被淘汰,最终不会超过10000家,悲观预期也就3000家,就算只有三千家,行业前200名企业也会活的很滋润,而上市公司大部分是行业前200名之内,所以无需过分担心。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必然带来优胜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绩的逐步提升,作为将来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房产永远会占有重要的一席,包括美国在内,房产都是支柱产业之一。
说完大环境再说市场机会,国内股市在银行放水等政策利好下,已成功翻倍,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高位,而中小市值公司股价已飞天,风险巨大。国家出台港股通政策,并允许公募基金投资港股,这是放水,避免国内决堤,而被外资蹂躏多年的港股,扭曲的估值成为最大的历史投资机会,相信大陆水一到,被压缩成一个个压缩饼干的股票,必会迅速膨胀。
随着沪港通的开启,大市值股票开始普涨,相信深港通后,中小市值股也会遭到更猛烈的抢购,定价权之争会精彩纷呈。最近大市值地产股融创和恒达,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大戏已经开演。解放军完胜外国投行。
由于地域限制,中小市值地产股被外资关注较少,价值被长期以倒闭破产价评估,出现三倍市盈率的可笑估值,而同规模国内上市公司都是给予远高于大公司的估值,这个差别在解放军过去后必然纠正,所以也是下步布局的重点。
下面简要说下自己关注的几家地产企业。
恒大地产:恒达梦,中国梦。恒大以高负债,高周转,高增长,高分红,多元化为特点,其中高负债和多元化被外资不认同,长期看空,股价被压制在历史低位几年,随着沪港通大军过香江,四大国内券商接连公开力挺,股价已扶摇直上。正加速价值回归。恒达在大地产行业不用多言,银行已给予国企待遇,这从今年1600亿新增贷款额度就可看出,其次介入的快销和大健康等等产业也是承载了中国梦的产业,长期看真成功有望成为巨象级别的世界级大公司。所以股价会随时间反复向上。
新城控股:小万科+小万达,住宅周转速度不输于万科,商业产品质量不输于万达。这是一家不段学习进步的优秀民企,快速复制能力得益于高效的企业执行力,最新预计2017年建设40家商业广场,建成15家,每年新增10块商业用地,2020年跻身商业地产第一梯队,从已建成商业看,客户体验一级棒。将来一个自持几百万平物业,年租金几十亿的新城呼之欲出。
花样年控股:世界最大的物业管理O2O服务商。拥有1400万平土储的地产商华丽转身,未来彻底退出地产主业,改为以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以增值服务为利润增长点的O2O社区服务商,把住小区入口,以最后100米的优势实现服务价值的突破,在小区金融,购物,养老,旅游,聚会等方面实现线上与线下互通。现在以科技为主导的低成本优势席卷109个城市,托管面积2.5亿平,以每年1亿平的速度快速拓展,把住小区,抓住人的要素做文章,继彩生活后,培养一批子公司单独上市,成为公司努力的方向。
宝龙地产:专注商业地产,在建和建成已达55个项目,全部完工自持面积500多万平,最新策略聚焦上海,全面服务于上海的城市发展,拓展区域商业和社区商业,未来价值不可限量。
莱蒙国际:高端商业和住宅开发商,扎根深圳和南昌与南京等一二线城市,以品质获取利润,精研产品,物业收租和住宅开发并重。积极实施转型,做好地产+的文章,以医疗服务为突破口,携手世界著名医疗机构,拓展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最新又介入海洋牧场,开发海洋旅游休闲资源。公司的深圳莱蒙新都会和深圳布吉国际商贸中心项目,都是重量级待建项目每个利润都会以数十亿计。公司和农产品合作的天津农贸综合市场项目规划面积360万平,一旦建成可成利润加速器。
时代地产:次新股,上市一年,年销售额150亿,专注广州珠三角区域,擅长旧改项目,土地成本很低,最近几年销售额飞速发展,盘小绩优高分红。
禹州地产:厦门合肥为主的开发商,去年销售额120亿,毛利高达36%,现价股息率可达7%,今后三年内年业绩增长40%,土地储备优良。
以上是我对地产行业的个人认知和对自己关注的个股的粗浅看法,带有严重个人色彩,不对之处见谅,权当一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68

“未來”物流業已然發生 全球貿易格局“北遷”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Bert Hofman)表示,從長期來看,全球變暖可能帶來沿北線的新的貿易路線,其影響可能是亞歐貿易流改變、歐洲地區內貿易轉移、北極貨運交通增多以及蘇伊士運河貨運量大幅下降。

郝福滿是早近日杭州舉辦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指出,全球物流業有三大推動力,即經濟學、技術和政策。當今最大的政策挑戰或許是全球變暖。

與此同時,在上升的經濟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情況下,一些國家對全球化給就業和收入分配帶來的影響擔憂日增。郝福滿指出,貿易政策可能顛覆全球化的效益,乃至全球貿易和物流業的未來。

平均物流成本持續下降

郝福滿指出,物流成本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物流是收入和就業的來源,是我們都從中受益的全球供應鏈的一個必要環節。

另一方面,供應鏈中發生的許多成本又是不必要的:交通擁堵、港口擁堵或交通轉駁效率低造成的時間損失;由於供應鏈效率低物資儲存時間長而產生的資金成本;包括檢查費、關稅和賄賂在內的邊境成本;以及承運人卸載後空箱或空船返回原出發地的成本。

哥斯達黎加種菠蘿的貧困農民在聖盧西亞賣一個菠蘿只能賺10分錢,60%的成本被各種物流環節所吸收。他表示,如果能夠降低物流成本,農民就能得到更多的盈利,消費者也能得益於低價格,物流業能夠提高工資,而市場擴大無疑也能帶來菠蘿產量的增加。

“從我們掌握的稀缺數據來看,平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在13%左右。在效率最高的國家,比如美國和荷蘭,物流成本占比在8%左右。” 郝福滿表示,而在效率最低的國家,物流成本可高達25%。

郝福滿強調稱,4、5年前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物流成本在16%~18%;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物流成本低於15%,同時,這一數據會持續下降。

與此同時,衡量物流外包部分的指數顯示,第三方物流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政策、法律環境和風險起了阻礙作用,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全球物流業來三大動力

中國現在是全球貿易的中心,這也意味著是全球物流的中心。世界最大的15個港口有10個在中國,上海港名列前茅。郝福滿表示,本世紀最大的經濟趨勢是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或者如有些人所說,亞洲重振輝煌再度成為全球經濟的龍頭。

作為消費主力的中產階層在這些國家快速崛起,僅在中國就有3億人,在印度、印尼、越南和孟加拉人數也在快速增加。郝福滿指出,這意味著新興經濟體正在成為大量世界制造業產品的原產地和目的地市場;同時這意味著對地區內基礎設施、交通、旅行和物流的需求增大。

貨運強度將隨著亞洲向更高價值的貨物制造轉移而降低,首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南亞轉移,但隨著時間推移肯定會向非洲轉移,人口結構變化成為非洲大陸的優勢。

互聯網釋放出電子商務,這是一個尚處於嬰兒階段的影響因素。目前電子商務僅占中國零售業總額的20%左右,在美國占比不到10%,在歐洲甚至更低。

此外,除生產的全球供應鏈之外,面向消費者的國際電子商務尚未起步,受到國家法規、繁瑣的邊境手續和低效的郵政服務的束縛。

郝福滿表示,對信息技術的各種可能性利用才剛剛開始:自動貨車最早可能會在2020年代上路,給貨車與火車運輸帶來顯著變化。無人機或自動運貨車可能會很快聯通最後一公里。沿供應鏈的倉庫可能會使用機器人而不是雇用工人。

同時,大數據正在成為分析預測的工具,能夠實現供應鏈和績效監測的效率提升。它會影響定價策略,促進路線和時間安排、客戶信息、隱私與安全保護實現最優化。郝福滿表示,到2025年,3D打印機將能從各種不同材質打印出複雜的產品,在世界任何地方:如果3D打印技術能在比目前的生產基地更接近市場的地點大規模使用,對互聯互通的需求將會顯著降低。

而在政策方面,當今最大的政策挑戰或許是全球變暖。郝福滿表示,這將推升對綠色物流的需求,通過對汙染物流征稅,或者通過規定排放上限和排放交易限制排汙。這將導致運輸模式向綠色解決方案或多式聯運解決方案轉型。公路運輸將繼續發揮主要作用,特別是在第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但車輛將會更加清潔,船舶和飛機也一樣。

與此同時,從長期來看,全球變暖可能帶來沿北線的新的貿易路線,其影響可能是亞歐貿易流改變、歐洲地區內貿易轉移、北極貨運交通增多和蘇伊士運河貨運量大幅下降。郝福滿表示,不斷上升的經濟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所帶來的挑戰將令國內的利益將繼續與全球一體化的力量產生沖突和競爭。因此,貿易政策可能顛覆全球化的效益,乃至全球貿易和物流業的未來。

“我能想象,從現在起10~15年以後,我在紐約遇到一個生產廠商,在簽訂合同後,我指令我的虛擬助手在一艘即將從中國離港的太陽能發電的共用船舶上預訂空間。這艘船將走北線,在全自動化的鹿特丹港卸貨,裝上自動貨車,然後由機器人卸貨再裝上送貨無人機,直接給阿姆斯特丹的客戶送貨上門。” 郝福滿表示,“換言之,我能想象未來的物流業同今天的物流業截然不同。正如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所寫:‘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不均罷了(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it is just unevenly distributed)’。”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