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摩斯少主圓夢 黃尚仁出國念職場神學


2013-08-26  TWM
 
 

 

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次子、安心食品執行副總黃尚仁,已在今年暑假留職停薪,攜家帶眷到加拿大維真神學院接受長達三年的神學教育。據了解,這個夢想在他心裡已經累積了六年之久,在入學許可即將過期之際決定圓夢,因為現在不去就再也沒機會了。

黃尚仁在七年前進入集團旗下經營摩斯漢堡的安心食品,外界認為這是黃茂雄安排兒子接班的第一步。而黃尚仁的表現也不差,摩斯漢堡結束長達八年的虧損,在台灣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目前已經躍升全台第二大速食餐飲連鎖店,在全台灣有近二五○家門市,在中國則知名度較為遜色,目前有二十家門市。

據了解,黃尚仁將在維真神學院主修「市場神學(也稱職場神學)」,簡單來說,其意義約莫是探討「世俗工作的神聖意義」。黃尚仁認為,隨著摩斯規模愈來愈大,有機會接觸更多人,進修神學除了基於圓夢的考量,也能讓他思考如何把福音帶入企業的管理中。

雖然留職停薪三年,但安心食品的經營管理向由董事長黃茂雄主導,而他手下也有大將袁世民擔任總經理,黃尚仁三年的圓夢計畫,對摩斯漢堡的營運應不會有太大影響;而曾被媒體喻為「只愛信仰,不愛江山」的黃尚仁,未來接班之路應也不致有所變化。

(許瓊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60

迎接2018年職場大洗牌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2018-new-era/

2018年起,隨住30萬嬰兒潮(Baby Boom)人士退休,人力需求將首次出現求過於供,其中高增值產業如IT、金融、教育及環保等的需求增長最勁,職級計則以專業、經理及行政人員需求最殷。

根據2018年人力資源推算初步結果,到時本港人力供應358萬人,人力需求增至約360萬人,巿場出現的人手短缺料達1.4萬人,出現中等學歷人力斷層,即「高中、技工、技術員及副學士」出現2.2萬人力短缺,預計相對過剩的高學歷人士會「向下流」,填補只需高中及技工資歷的工種。另外,具碩士或以上研究院學歷人力,由2010年的15.5萬,大增七成至26.7萬人,出現高等學歷愈來愈貶值的情況。

請大家睇下呢個人口普查結果:

census2011

45-59的呢個年紀(男性),有861,991人。
5年後,呢批人一係已經退休,一係就去到等退休的年紀。

而30-44果批呢?得702,900。
30-44,應該係職場中最中堅的果批人,無論政府一年有幾三幾千專才到好,5年後個缺口仍然超級地大。

到時各行各業青黃不接的現象會更加明顯,最貼身的例子:家庭式茶記的沒落,並非因為食物質素欠佳或者租金貴,係因為營運能力隨住個老闆年紀越黎越大而停滯不前。十年八年後,搵個人識個體戶咁run茶記可能都好難了。

可以預期係一些僅存的叻人會自組公司,做超級vendor搵大錢,留係客度或舊體制中的人都會係庸才。未來世界(5年內),超級吃香的人會係幾種能力,1.係營運能力,2.係超級物流力,3.係IT/數據分析力。

所以而家最應該做的,除左投資以外,係要開始做好準備提升自己及部下的戰鬥力,否則呢個媲美89年移民潮的超級上位良機(講緊係月入10萬以上的打工或生意機會),就會俾內地人或外國回流的ABC食晒。

讀書又好,求職又好,唔應該揀而家就勁吃香的,因為讀完時做左一兩年已經飽和左回歸平淡。要睇就睇5年後興D乜,你磨番2年刀,再係果個行業實戰3年,5年後就係一個吃香行業中的高手,咁就會食到D最有溢價的職位。

可惜一般人往往係等個行業開始沒落先轉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23

職場點滴(3):用人唯疏?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7%94%A8%E4%BA%BA%E5%94%AF%E7%96%8F/

「人人都說我李鴻章用人唯親,我就是用人唯親!不用人唯親,難道用人唯疏?」

這是電視劇《走向共和》其中一個到拳到肉的對白,當然無人考據這句說話是否李鴻章親口說過,但可以說是某些人行事經歷的心血結晶。

當然,也有人反駁說:「這兩個本是logic irrelevant factors,真正的標準是才能和德行。」說得出這類話的人,要不是書呆子,便是沒有足夠的管理處事經驗。

一個人有才有德,但不為你所用,「雖信美而非唔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一個人能不能夠助你一把,談甚麼才德還在其次,別人根本就與你不同路又有甚麼用?

所謂獅子領導的羊群,可以打敗羔羊領導的獅子,能夠說出「親疏有別」的人已經是夠坦白了,但能夠做而不講就更加好。

人因為有我,便有了親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正如李宗吾《厚黑學》中的〈心理與力學〉所講:

我→親→兄→鄰人→本省人→本國人→外國人

我→友→他人→犬→花→石

一個成功的領導,應好好應用不同親疏的人,同樣地一個被領導的人也應好好應付與領導者的親疏關係,偏偏這樣簡單的道理一些「讀番書」的人偏偏不去實踐,甚至反其道而行。這些並不有趣的現象,除了在香港政壇之外,辦公室也見得多。

人的親疏並不一定不可改變,聰明的人嘗試令自己與別人的距離拉近,愚蠢的人卻去利用別人的接近圖利,反而製造了與別人的距離,甚至反目成仇。一個與人人都反目成仇的人又如何立足?將自己迫到牆角又如何自愛?偏偏我們的政界就是多這些人,股壇也有很多這樣的大股東及管理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01

職場點滴(2) :20K的迷思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20k%E7%9A%84%E8%BF%B7%E6%80%9D/

早輪與網友吹水,提及不少職場及人生見解,想同大家分享下
如有留意日本及本地經濟狀況
當會發現「M」型社會現象越加激烈
中產數目急劇下降,社會向上層及下層移動,收入呈兩極化
至於中產的定義,人人不同
有人喜歡以純收入計算,有人鍾意講興趣生活習慣,而財爺仲誇到話有份工要交稅就係中產
為方便講述觀點,這裡會用強積金目前供款頂線,月入20k做一個簡單標準
一名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平均22、23歲,工作了六、七年,經歷了一個經濟循環,中間升過一次職,有凍薪有加薪(好彩唔洗減)
平均一年工資增長5%計,到30時應該不難去到20k的收入水平。有幸成為專業人仕及公務員一分子,則機會幾乎達百份百了。
然而,何解積金局公佈的數字,卻顯示收入達20k或以上的僱員,只有約32.6萬????佔總就業人數352萬不足10%?

簡單分析如下:

1. 部份大企業及大學,依然採用公積金計劃,沒有加入強積金
2. 政府近年凍結公務員招聘
3. 工種北移至內地及澳門
4. 本土產業空洞化,只剩金融獨大,連地產都dup水
5. 本土過去坐上繁榮號列車,加上內地開放之始,港人身份優惠,工資不合理地扯高,現工資開始反映真實的城市競爭力.

當中尤以3、4及5較重要。處身當下,如何面對?

1. 職場上盡可能早d發力
如今世界環境變化極之急速,好難再容許有大器晚成及中途出家,好多行業,30出頭的便俾人叫老野,上到位就做director,partner,老細,上唔到位就可能浮浮沉沉做個路過人。
客觀去睇,一個人,男又好女又好,年屆30自不然會諗下結婚生仔組織家庭,如此對時間分配必然有一定影響,有個bb係屋企,你仲捨得經常性係公司捱通頂出trip周圍去?

2. 避免磋跎歲月
好多人工作時諸多不滿,終日怨天怨地怨鬼神,郤不見有轉工等實際行動。正如上文所言,一畢業至30以前,基本上係事業發展的黃金歲月,時間極之有限,如覺得自己不適合現職或行業,轉吧!!管他勞什子的年尾雙糧或公司過年大利是。

3. 積極理財
又係同一個理由,人到中年,各樣開支會越來越多,如其時始學習儲蓄投資,則會極之力不從心。
唔係話要唔消費唔玩剩儲錢,不過不妨一出來工作就月供下藍籌股,即使一個月一千蚊都好,有左呢個儲蓄(小弟唔當佢係投資)習慣,閒時研究下投資之道,小注實戰拎下經驗,當可避免輸大大舊錢「當交學費」的慘痛經歷。
畢竟,搵幾多都係假的,只有剩到幾多先係重點。

4. 健康生活
呢點說來慚愧,小弟都未做到。
不過大家都知道的,無健康的身體,係support唔到你去衝鋒陷陣的,更諻論享受人生。

至於有人話老虎與蟹都一定要大學畢業,最好有埋碩士博士銜頭,先可以係智識型社會下生存,小弟不盡同意。
人人書緣及開竅時間不同,能有此福份,固然可喜。稍不足者,與其磨爛蓆,不如用心發展事業,雖然唔可以話行行出狀元,但相信用心工作態度誠懇的人,係飲食服務業等都不難成為一個中層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06

職場點滴(5) :老細的時間就是管理成本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E7%AE%A1%E7%90%86%E6%88%90%E6%9C%AC/

早兩月某電視台的新聞部出現「花旦爭寵」事件,其中一人更淚灑銀幕,當時已經同班frd講:

管理成本高的同事,才能再高,一般都無運行,output大的(如周乂儀)都仲可以用下,output細的(如呢兩名),咁就打定信啦。

謎底已經解開:其中一名主動辭職,另外一名因為手足口病在家養病,而周小姐已經復出左一段時間。

所謂管理成本,即係一個上級要花幾多時間落一個下屬度,而令佢執行到相關任務。

舉個例子,一個經理人工30K,而個下屬人工12K,呢個下屬做野一般OK,但有時會有情緒問題,要個經理每星期花半日同佢談心或者係處理其他同事的conflict,一個月就2日。

咁呢個staff真正的成本,就唔係12K,而係30K x 10%(一個月約20個工作天)+ 12K=15K,而果3K就係管理成本。

有D員工會搞到更大的屎(如男女關係問題),咁可能會involve到HR,更高級的經理,or even director,咁即係個管理成本極有可能超越佢份糧(假設人工等於生產力),咁的情況炒左佢就等如賺左錢。

所以點解大公司會肯俾高D人工,請一D讀書成績好的大學生,除左基本能力外,好大程度係呢D人的管理成本相對低,變相可以拉高佢人工。情願俾多幾K,請D易管理的人,好過慳左幾千但蝕晒自己時間。

有些情況是:

一個員工某方面工能力係高既,但有性格障礙,人家做錯少少野就會向上司投訴,搞到神憎鬼厭影響士氣,另外明明無經驗但又極度主觀,又要話哂事做大佬,同佢合作的同事都是鬧交收場,搞到佢上司都要把他isolate自己做,由於無人能同佢合作,自己一個又點會做得掂,(然後又會投訴無人support佢,又試過寫email給大老闆投訴公司無人尊重佢),做了兩年現在output還是零,但公司夠大又容得下佢繼續玩。敢問發兄此類員工應如何處理?

咁depends on佢「某方面的能力」有幾高,如果真係高到無可取代的,咁只能忍一下,然後同佢做frd,再慢慢開解,但需時可能係以年計。

如果只係一般的高,咁就搵replacement。

記住,當你管理一個人的成本,比佢的output仲要高的時候,咁一個合理的方法就係炒左佢,情願無人都好過花時間管理佢。

P.S. 後尾脫兄仲加多腳:

好多所謂80後90後或者X世代,就係唔明白佢地的管理成本已經遠超佢地的剩餘生產力,有乜法子唔被人壓人工。
偏偏又有好多HR顧問,鼓吹D公司管理層當呢班友觀音咁供奉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39

職場點滴(4) :鉛筆刨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9%89%9B%E7%AD%86%E5%88%A8/

傳統的教育觀念是:

你們入來學校吧!只要你們努力讀書,就可以充實自己,令到自己一展抱負,為社會作出貢獻……學校(尤其是大學)就是一支鉛芯筆,只要能夠進入鉛芯筆,必定能夠寫得出字。

實際上,筆者的觀察是,學校是一個鉛筆刨,一支掘的鉛筆進入去,拿出來便是一支尖的鉛筆,也可以用來寫字。鉛筆碎?既然是無用的,理他作甚?

任何社會的人群,均有賢愚智昏,社會金字塔永遠是較少的人得到較好的待遇,較多的人得到較差的待遇。越係開放公平的社會,越係用越殘酷的方法來篩選。

人群就像一枝鉛筆,有些人是木,有些人是鉛芯。鉛芯筆只不過是剝奪了那些木接受教育的機會,其實是假象。普及教育的結果是成枝鉛筆要放入鉛筆刨中刨,結果很多木刨了出來,甚至連某些鉛芯也刨了出來,剩下的只是尖子,才用來寫字。

將學校打扮成一個怎樣美好抽離的環境又如何?鉛筆刨內有刀片的,目的就是要將無用的木同鉛芯刨出來,就算學校沒有刨出來,社會大學一樣係一個大鉛筆刨,直到整枝鉛筆化為木碎鉛碎為止。

職場,何嘗不是鉛筆刨,你們以為逃得過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45

職場點滴(6):平凡人的遊戲規則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5%B9%B3%E5%87%A1%E4%BA%BA%E7%9A%84%E9%81%8A%E6%88%B2%E8%A6%8F%E5%89%87/

曾幾何時「求學不是求分數」成為教育界的一句口號,之後Hea的文化就開始普及。考試唔係一切,唔係咁重要姐!引伸出來,有些人返工只係為出糧,工作做成點,有沒有成績已經變成次要。

考試考得好,無乜大不了。考試考得唔好就應該係更加無乜大不了,而不是了不起。家下d人講到,我讀書唔成,十乂又係讀書唔成,所以我就係十乂。

呢個世界有少數人在各方面有天份,劃畫叻的可以係黃玉郎馬榮成,但係果d只係《女皇的教室》中的馬場同學,學女王話齋,你劃畫,賣唔晒咁點算?你踢波,莫講入到J League的人唔多,就算比你入到,受左傷咁點算?

幾十年前就算無讀過書,有門手藝已經可以創業興家。相反十幾年前如果畢業畢得遲,或者出黎做野做得遲,已經可以差好遠。今時今日你就算有創業資本,都未必可以成功。同做生意或者投資比,讀書考試同打工真係易好多。做生意或投資,無syllabus,無mock exam,無model answer,甚至照足前人咁做都未必work。

今年才畢業的小朋友,容易行的路唔去行,難行的路又唔想行,在香港呢個成熟社會根本就無乜機會。無錯可以靠個人的天份闖出新天地,莫講話成唔成功,就算成功過程也十分艱難。中學讀五年得堆蛋,剪翅偽進一兩年可以補五年之功,不如小學畢業就讀喇!駛乜花五年姐!新加坡教育制度都係一早分流喇!

考試可以囉零分,根本就係一種對人生放棄的態度。當一個人認為乜野都唔重要的時候,呢一個人本身都已經無乜價值可言。呢類人,比份工佢地做唔記得打咭,比個部門佢地管連自己都管唔掂,生一堆小孩子出來,自然用來要脅。

讀書考試,就係比好似我地呢d無天份的人呃飯食,十乂是做生意的天才,佢讀唔讀都係天才;我地唔係天才,比心機讀書比天才請喇!

讀書、考試制度、職場,根本就係專為我們這些平凡人而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36

職場點滴(7) :天下只得四種人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E5%A4%A9%E4%B8%8B%E5%8F%AA%E5%BE%97%E5%9B%9B%E7%A8%AE%E4%BA%BA/

有人說
天下再大
其實只得四種人

1.冇能力,冇理想
此為世間的大多數,平凡一生,營營役役

2.冇能力,有理想
老董便是此一類,志大才疏,徒為世界帶來麻煩

3.有能力,有理想
此輩乃天生的領袖人物,自小已清楚自己目標,一生發光發亮

4.有能力,冇理想
呢類人最仆街,沒有壓力目標的時候,做事提不起勁,然一旦給他們遇著誘人的目標,則全力出擊,不達目標誓不休。

頭三類人,以歷史預計其行為,雖不中亦不遠。唯第四類,是好是壞,無法估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75

職場點滴(8) :專業?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5%B0%88%E6%A5%AD/

有公司以這個定義來詮釋專業:

occupation, esp one requiring advanced education and special training

職業;(尤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訓練的)專門行業

坦白講,用一本中學生常用的字典作為宣傳廣告的根據,筆者就覺得不很「專業」了,以下是一名社會學家對專業的定義:

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bl/ta3388/public_html/professional.html

六十多年前,Carr-Saunders and Wilson (1933) 已經對專業的定義作出討論,近代的社會學家一般的見解認為界定為「專業」的「職業」(occupation) 需合符以下的要求:﹝COX, 1987﹞

  • 行業擁有獨有的知識。

  • 知識由舊有的會員 (members of that profession) 傳授與新的會員 (new member)。

  • 在專業的實務 (professional practice) 中有「壟斷」或「專利」(monopoly) 的權利,如有關會員需經學員階段,考核後經登記程序,被正式接納才可正式入行。會員的稱為(professional title) 受到法律的規範,非合資格的人使用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 由資深的會員界定和評核其會員的水準是否合符合理的專業水平。

  • 明確列出「道德守則/專業操守」(ethical code) 並作為基石,一般會明確訂出客戶 (Client) 的利益需凌駕於本身(會員)利益之上。

又很坦白地講,在這名社會學家的眼中,經紀(包括地產證券基金保險之類)作為一個生意中介的行業,又未必每一點都符合,尤其是最後的一點。

筆者大學副修社會學,當中有結構學派(structuralist)、功能學派(functionalist)之分(當然仲有好多乜派物派)。社會有其特定 的結構,但對於人們來說功能比結構更重要。社會結構現時規定某些商品交易要經過某些人,並不表示這些制度及人等能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功能。正如律師本應具有 維持法治、促進社會公平公義的功能,這些法律人仕選舉時常用的口號,放在社會功能上只會令人啞然失笑。同樣道理,各行業的經紀又能夠達到多少社會功能?

作為一個經紀(無論賣甚麼產品),起碼要做到以下功能:

  • 促進市場流通,減低買賣雙方價格分歧
  • 提供市場資訊予客戶參考
  • 協助客戶以符合法規及行業習慣的方式完成交易
  • 於交易過程中盡力維護客戶的最大利益

香 港部份地產經紀能夠做到多少這些起碼的要求?大家從各種渠道聽過關於地產經紀的報導,絕大部份是負面的,當然有人認為這是傳媒「隱善揚惡」,有人讚無人出 聲,一有投訴就大大聲。問題的根源是:究竟業內人仕有幾多係清楚客戶比佣金,是為了獲得服務,而不因為有牌就老馮收錢,甚至自視為釣魚郎把客戶當成上鈎的 魚?大多數人的經驗是,經紀只關心完成交易及收取佣金,為了搶得生意,可以收埋d盤或者收埋d客,金額少唔願做,客戶承受力不足也游說客戶買大單位,甚至 賣新樓不看售樓書之類。任何行業都希望得到別人認同及尊重,但先要自重。

面對市場現實,樓宇買家最緊要係清醒:你們比佣,不一定能得到 應有的服務,甚至可能被誤導。買家能夠做的只是自求多福,多做功課,不單要親自搜集資料,最好能到實地觀察。或者有人問:我明明要比佣,點解仲要自己做功 課?不如我直接同業主傾,或者千方百計避佣。問題係:香港政府耐唔耐就亂花納稅人的錢財,是不是表示有權唔交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81

富豪董事范統職場「激戰」秘笈

2013-10-10  NM
 
 

 

地產界,無人不識范統。他是富豪酒店(78)、百利保(617)及世紀城市(355)的董事;有他老闆羅旭瑞,他就在身邊,角色如大內總管。一般人對他,既陌生又熟悉,因為他的名字,又可叫「飯桶」,他說:「我細佬叫范剛(飯缸),細妹叫范畹(飯碗)。阿爸係專登玩嘢的。以前去攞身份證,人哋叫咪『范統一號窗』,全場爆笑。」

平日見到的范統,總是西裝骨骨。原來一到假日,他便會脫下洋服,穿上緊身衣,打泰拳、練散打。已五十六歲的他,打功夫懂得「避重就輕」,即使速度不足,但氣力搭夠,打「持久戰」遊刃有餘,曾打贏大他一個碼的海關督察,亦試過「越級」挑戰廿三歲的後生仔。近日,他正為下月的比賽操練;在擂台上致勝之道,亦是他的打工仔秘笈。范統 Profile

年齡:56歲

學歷: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職位:

1987年:入職百利保,職位為項目經理

1993年:獲委任為百利保控股執行董事

2002年:出任富豪酒店執行董事

2007年:出任百利保控股首席營運總監、及世紀城市執行董事

每個週六,范統都會到拳館練泰拳、格鬥,他換上一身緊身服,一躍上擂台準備練習,邊出拳邊說:「本來做gym減肥,教練見我玩開散打,叫我玩埋泰拳,點知玩上癮。」採訪當日,他只是和教練Bryan練習,但也毫不留力,踢腿、左勾拳、右勾拳,中間加插掌上壓和sit-up來鍛鍊體能,最後練習古泰拳「凌空肘擊」,在教練大髀跳上又跳落,再用手肘「鑿」教練天靈蓋,練足一小時仍未喘氣。週六練完泰拳,週日一早又跟他的師傅冼國林練散打。練習前,記者見他在更衣室換衫,窺看到他那本來四十吋的胸肌,稍為有點鬆弛,他解釋:「早排練拳整親條腰,幾個星期無練喇!」原來有腰傷在身,醫生要求他休息三個星期,但自命「唔郁身痕」的范統依舊和冼國林過招,準備下月的散打友誼賽。冼國林多次為範統安排散打比賽,他曾打贏過海關督察,亦試過「越級」挑戰比他年輕廿多歲的後生仔。冼國林說:「佢下月上擂台,就破紀錄做最老拳手喇!范統識用自己最強嘅摔撻(掃對手的重心腳,以摔倒對方)去撻人,明知力度唔夠,唔好似啲後生咁急住同人硬碰硬,佢夠氣力,打持久戰,啲後生仔唔夠佢嚟o架!」他在擂台上的招數,亦是他職場上的「激戰」秘笈。

第一招:「蠢唔緊要,最緊要勤力!」

范統常做gym,又跟家中的雪橇和美國秋田犬到居住的渣甸山一帶跑步。勤練功,似乎是老生常談,卻又最難做到。「而家請啲後生呀,佢哋第一句問星期六使唔使返工,你話激唔激氣?」范統畢業於港大建築系,做過幾年則師。八七年,三十歲的他加入百利保,任職項目經理,六年後已經進身公司董事局。「當年上司同我講,入職申請當中,人工叫價最高係我,年薪四十萬。」他為證明物超所值,零舍勤力,「當時公司有我及另一個項目經理,對方因私人理由走咗。我唔怕辛苦,同上司講『唔好請人,我做埋佢嗰份!』嗰時公司有好多項目,銅鑼灣香港富豪酒店、九龍城廣場同後期嘅機場富豪酒店等,我全部有份參與。到董事局要升人,公司呢個位得番我一個,所以輪到我囉。」那時,他除了畫則,還要計數、買地、銷售,一腳踢,日日朝九晚十,他的宗旨是:「蠢唔緊要,最緊要勤力!」對自己如是,對下屬要求如是:「你見個同事咁落力,就算做錯呀。唉,諗一諗,佢都盡曬力,仲鬧咩?」廿多年來,他只試過「炒」三個人,「佢哋唔係做錯嘢,係懶!」

第二招:「可以輸,但唔好被人KO!」

年過半百的范統,明知不夠後生仔打,仍「恨」上擂台,不斷叫記者催促冼國林為他安排比賽,他說:「我唔介意輸贏,純粹享受喺擂台。呢局可以輸,但唔可以被人KO。只要喺裁判數十聲內企得番起身就得。唔KO,就過到;KO咗,就一世。」他在百利保廿多年,也有失意時。范統一直不願提起,直至記者提起曾翻查剪報,知悉他十多年前曾投資物業而被追訪,他即耍手擰頭說:「唔好再提啦!好多年前出過一次報導,要我講私人投資,我又講咗,作為老闆梗係唔鍾意,怕我影響工作。」那次之後,工作量銳減,他心知不妙,自此聽聽話話,不再回應任何私人投資,只做好眼前工作,很快又重獲信任。現時百利保手頭有逾一百億的項目有待發展,包括剛以二十四億元投得的九肚山地皮,以及上環、土瓜灣酒店和元朗丹桂村住宅項目等。不過回想二千年,百利保及同系公司試過財困,透過債務重組,終鯉魚翻身。那次未被「KO」,其後幾年更轉虧為盈。提起往事,范統歸功於老闆:「負責睇數嘅同事,計數計到手都震埋。但老闆面不改容,EQ(Emotional Quotient情緒智商)同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智商)真係好高,我做乜?我負責大事化小,小事化簡,等老闆煩少啲。有問題時,我從來唔同老闆講,解決完都唔講,因為已經解決咗。」

第三招:「一切榮耀歸於主子」

跟范統做訪問,他把自己「縮」得很細,記者說他泰拳打得好,他歸功教練Bryan;記者說起散打,他又說全靠冼國林。○三年,適逢沙士,他負責賣赤柱富豪海灣,壓力大得天天失眠,「老闆唔出聲自己都會有壓力,九七年用五十五億買塊地返嚟,成個項目開支近百億,到○三年先開賣。利息開支又咁大,無錢回籠點掂?半夜起身開著部電視,拎住遙控,眼光光逐個台㩒。」當年賣樓,未似現時花招多多,他們找專人送樓書給一眾上市公司老闆,又與TVB合作,首創找來歌星藝員拍音樂劇來宣傳。待到沙士過去,這樓盤一日賣十幾伙,還不斷加價,說起往績,范統說:「呢樣羅寶文(羅旭瑞女兒)諗o架。」記者笑他「不邀功」實屬難得,他說笑道:「一切榮耀歸於主子,一切錯誤歸於臣子。」

先苦後甜

身為三間上市公司董事及百利保的首席營運總監,范統很忙,經常OT至晚上七、八時,「我廿幾年來,仲累積咗一百六十日年假未放。」上月中他才忙裡偷閒,和太太及一對子女去肯雅看動物大遷徙,家住渣甸山豪宅,他和太太逢週六、日一起放狗。他的日常工作是:「老闆唔鍾意做嘅嘢,我負責做。」但又補充說:「不過好多嘢佢都鍾意做,我喺身邊學嘢。」他指跟著羅旭瑞打工廿六年,從未見他發脾氣,「大聲講嘢都未試過,最多黑面,咁你自己好知衰乜。」事實上,范統與羅旭瑞,同為港大建築系出身,同聲同氣,多年來一同經歷過公司高低潮,建立了一份互信和默契,「佢想要啲咩我大概知道,我有咩係搞唔掂佢亦都知。」事實上,曾有上市公司向他拋橄欖枝,范統很快拒絕,他更向記者揚言一世「唔會走」,他解釋:「你諗嚇,要喺新環境,重新去建立老闆同同事嘅信任,係好花時間。如果無信任,做事只會事倍功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