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光伏業有望回暖 700組件商2016年或減至50家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18/2NNDE3XzQzNTk2NQ.html

儘管光伏業這一年多來一直處於冰谷期,但正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SNEC 2012上海)上,記者卻看到,超過20萬平方米的場地內,全球2200多家展商擠滿了17個展館,主辦方表示,這次展覽「全球規模最大」。

之所以人氣旺,是因為看好光伏業前景。「儘管目前遇到了很大困難,但光伏才是人類的未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一位參展代表告訴記者。多位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到2013年底,光伏市場就能回暖。「現在大家都在熬,最後剩者為王。」廣州三晶電氣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歐陽家淦表示。

2013年完成產業洗牌、整合

在SNEC展上,記者分別諮詢了保利協鑫、英利綠色能源、晶科能源等多晶硅、光伏組件巨頭,這些參展企業的代表都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光伏業依然在過冬。「一年時間,多晶硅價格從100美元/公斤附近,跌到了現在的20多美元/公斤。絕大多數多晶硅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保利協鑫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之一,也只能做到微利。」保利協鑫一位銷售代表告訴記者。

歐洲光伏協會的一位參展代表稱,光伏業寒冬,使得全球光伏組件企業進入整合期。「全球光伏組件廠商會從現有的700家,縮減到2016年的50家左右,市場洗牌在所難免。」

杜邦光伏解決方案部門告訴記者,國內光伏組件業,乃至整個光伏產業的洗牌、整合期,大概要到2013年年底才能完成。「現在全球光伏組件產能超過50G W,而2011年全球的需求只有27G W左右。產能利用率只有50%。只有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這個產業才能算得上是健康的。」

「整個歐洲的市場容量,不下降就不錯了;新興市場上,大家對中國、印度、日本、美國的期望較高,但這些市場的基數較小,很難在短期內補上歐洲市場停止增長產生的空缺。全球光伏市場要到2013年底或者2014年初才能真正回暖。」歐陽家淦強調。

兩年內產業或迎來拐點

杜邦大中國區電子與通訊事業部總裁鄭憲志指出,傳統化石能源逐步枯竭,而光伏發電成本卻在大幅下降,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平價上網,從全球範圍來看,兩年內,基本上都能實現平價上網。屆時,光伏業會迎來產業拐點,整個光伏業的規模將出現井噴。「光伏在全球能源體系中佔比十分小,空間非常大。杜邦去年的研發費用為18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就用在光伏上,足以表明杜邦對光伏前景的看好。」

而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看來,光伏業之所以處於冰谷,並非是光伏市場出了問題,而是企業家和金融推手造成的。「很多人說我們的光伏市場有問題,但我說沒問題,因為連續幾年都是快速擴張,包括去年的歐債危機期間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但光伏市場還是增長了60%。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企業界的自律(指不能盲目擴產投資),而不是期望有更多的政策來救市。金融救不了光伏產業,只有光伏企業家們自己救自己。」

對話

傳統化石能源逐步消耗,光伏業前景誘人

———專訪杜邦大中國區電子與通訊事業部總裁鄭憲志

南都:光伏市場陷入低谷,對杜邦的光伏業務帶來了哪些影響?

鄭憲志:2011年杜邦在光伏市場的銷售額為14億美元,今年預計將實現20億美元的銷售額。儘管多晶硅、光伏組件價格出現了暴跌,但整個光伏市場仍在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杜邦作為光伏行業領先的材料和技術供應商,掌握著上游核心技術,受到的價格衝擊並不大。

南都:怎麼看待目前的產業困境?光伏企業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

鄭憲志:光伏市場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造成現在的困境,主要是產能過剩,導致惡性競爭。到2013年全行業整合完成後,光伏業將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光伏光電轉化率每年提升0.5%左右,而光伏發電成本也每年都在大幅下降。一旦光伏發電真正實現了平價上網,光伏業的春天就會再次來臨。對於當下的困境,光伏企業一方面要加大創新力度,加強研發;另一方面,則需要努力保持良好的商譽。等到市場回暖之時,這樣的公司才是最後的受益者。

南都:現在原油價格又跌到了90美元/桶的水平,美國、中國還在大力開發頁岩氣,是不是意味著全球對光伏能源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了?

鄭憲志:傳統化石能源總有消耗盡的時候,日本也進入棄核時代,讓全球對新能源更為看重。太陽能在現有能源中佔比是最低的,空間非常大,且光伏產業鏈也十分完善,光伏業的前景是十分誘人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1

伯克希爾哈撒韋2013年或將狂賺18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365

去年美國經濟的複蘇讓巴菲特獲益不少。分析師預計,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2013年全年將實現凈利潤180億美元,遠超2012年的14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將於3月1日發布財報。華爾街見聞曾提到,截至2013年的五年內,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44年來首次五年內回報率不及標普500。不過看起來這絲毫沒有影響其2013年利潤爆棚。2013年,隨著國內消費轉暖,美國經濟呈現出複蘇跡象。根據美國商務部1月30日數據,因消費者支出提高以及企業投資回升,去年四季度美國GDP增速有望達到3.2%。彭博援引Keefe Bruyette & Woods(KBW)分析師Meyer Shields評論稱,巴菲特的公司在此輪經濟複蘇中獲利頗豐,2013年度利潤有望達到180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投資的許多公司都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公司將於今年3月1日公布財報。截至昨天收盤,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年內下跌了4.2%。不過巴菲特早就表示,他所追求的的不是股價上升,而是每股凈收益增加。今年83歲的股神巴菲特以價值投資而知名,他對可口可樂的投資常被投資者津津樂道。他通過不斷的收購打造了一個市值280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旗下管理的公司橫跨各行各業,從報紙到可口可樂,到汽車保險商Geico,再到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應有盡有。巴菲特的最近動作不斷。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巴菲特拋售了超過50萬股的衛星電視運營商Dish Network公司股票,出售制藥業巨擘葛蘭素史克股票。此外,巴菲特購買了國際廣播及有線電視提供商Liberty Global PLC 股票,增倉GE公司股票至超過1000萬美元,增加建築材料商USG集團股票至3480萬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去年四季度選擇購進高盛股票1263.2萬股。巴菲特在金融危機期間通過購買優先股為高盛註資50億美元,外加部分期權。上一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通過行使該部分期權正式持倉高盛股票。巴菲特投資高盛回報豐厚。根據當年的協議,除期權之外,高盛必須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優先股每年支付高達5億美元的股息紅利,換句話說,高盛每秒鐘都要為巴菲特支付15美元。2011年3月,高盛回購了這些優先股。華爾街見聞當時介紹,巴菲特用這些優先股一共賺取約12.7億美元。再加上24.3億美元的期權收入和5億美元的提前贖回等費用,巴菲特最初的50億美元已接近翻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40

新債王Gundlach:美聯儲2020年或重啟QE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749

近日,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他認為下次危機或在2020年爆發。風險因素包括:高收益債需再融資;嬰兒潮退休,美國政府赤字高築;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老齡化;美聯儲所持國債大量到期。屆時美聯儲或重啟QE。過去三年Gundlach的基金業績超過97%同業,並成功預測今年美債走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美國經濟,QE

Gundlach表示,很多方面都指向了2020年,這是一個有趣的時點。Gundlach用“有趣”來形容2020年,然而有利於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市場環境,通常意味著整體經濟不怎麽樣。為什麽是2020年?原因是:

大批發行了高收益債券的企業需要再融資。

由於美國“嬰兒潮”一代退休,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基金大量支出,聯邦政府赤字高築。

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老齡化問題。

美聯儲持有的國債大量到期。

上述風險因素讓Gundlach得出這樣的結論——美聯儲可能屆時需重啟量化寬松,即便是QE對問題市場而言治標不治本。Gundlach表示,美聯儲近零利率政策的一個後果是,回避或是推後了再融資問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呈複合式增長,諸多方面指向了2020年。

此前,Gundlach成功地預測了今年來美債市場走勢。當時他認為美國2014年經濟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疲軟,因此今年上半年美債收益率會走低。當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不到2.5%,而年初時市場共識是在3%的基礎上繼續攀升。

盡管Gundlach不看好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其投資組合中也配置了一些看漲經濟的資產,如在住房抵押貸款領域。美國政府試圖勸說私人資金在沒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擔保的情況下給房貸提供資金。Gundlach將與貸款發起人(mortgage originator)簽署一項協議,貸款發起人提供那些不符合兩房擔保條件的貸款,將這些貸款打包成證券,它們具有更高的收益率,Gundlach的基金購買這類資產。

Gundlach認為,上述私人資金投資的房貸不是次貸的代名詞。下一場危機應該會發生在別的領域,具體危機可能就是本文陰影部分所列示的,預測危機需要有前瞻2020年的眼光。

Gundlach還指出,QE向系統註入太多資金,藝術品、倫敦紐約地產、法拉利跑車等奢侈品價格大幅上揚。

Gundlach現年54歲,於2009年從對沖基金TCW Group辭職。201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目前旗下的DoubleLine Total Return Fund管理320億美元資金,過去三年年化收益率達6.1%,超過97%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14

中國黃金產量增速到2018年或放緩至1%以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07

路透社援引分析機構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BMI)上周五表示,由於金礦品質下降且獲利萎縮,未來幾年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中國的黃金產量增速或將大幅放緩。

BMI駐香港分析師Xinying Chia表示,黃金產量下降將推動進口增加,以滿足國內持續強勁的消費需求;另外,國內金礦企業還將尋找海外機會以提高產量。

Chia在接受路透全球黃金論壇(Reuters Global Gold Forum)采訪時表示,中國黃金產量增幅料將在2018年降至0.9%,今年大約為6%。

“很多國內金礦企業都在疲於應對儲量耗盡、金礦品質下降以及資金成本上升等問題,”Chia說。

“金價下滑將導致越來越多金礦失去開采的經濟價值,或侵蝕礦企利潤,從而帶來進一步的不利影響,”她說。現貨金XAU=自2013年初以來已累計下跌了逾四分之一。

中國近幾年的金礦產量突飛猛進,據來自湯森路透的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分析師數據,截至2013年的十年間以噸為單位的礦產量增加一倍以上。

2007年中國趕超南非成為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去年亦搶了印度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的寶座。

Chia表示,海外擴張可能成為中國礦企更加關註的事情。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上市企業--紫金礦業集團已經表示出海外並購的興趣。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亦與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商Barrick Gold就潛在合作進行了磋商。

Chia說道,她預期未來幾年中國海外搜尋金礦資產的步伐將會加快,澳洲、秘魯、加拿大、哥倫比亞以及美國均是有吸引力的投資地點。

此外,中國和非洲政治上聯系增強也將推動在加納和剛果的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794

【降準預期】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4929758

       本文原創作者@陳紹霞 ,首次發表於摩爾金融,要贊助雪碧的可以去他的新浪博客關聯貼贊助(http://xueqiu.com/1876614331/34904442),原題目為從資產負債表看央行為何難降準?我把文字展現出來,感謝陳總一直以來的無私奉獻。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央行巨額外匯資產遭遇匯差、利差雙重損失。央行降低負債成本、調整負債結構,是存款準備金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當前央票余額已處於低位,進一步下降空間較小, 外匯占款余額增速趨緩,將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創造有利條件。預期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今年以來,市場有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呼聲不斷,但央行卻始終沒有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央行曾大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最低下調至6%。此後存款準備率持續上調,至2008年9月,存準率最高上調至17.5%。08年底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央行曾小幅下調存準率,然而,2010年4季度-2011年上半年,央行又連續數次上調存準率。此後存準率雖有所下調,但目前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20%、中小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18%,都顯著高於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17.5%的存準率峰值。今年以來,雖然市場降準呼聲不斷,但央行卻始終沒有降準舉措出臺。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在經歷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後,也面臨結構轉型,GDP增速持續回落;今年以來,國內CPI也持續回落,處於相對低位,為何存款準備金率仍然處於歷史高位?央行為何難降準?

                                        圖1: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情況




        個人認為,央行降準難,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受制於其資產負債結構。居高不下的外匯儲備成為央行的沈重負擔。

       2014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8877億美元,同比增長6.1%。中國央行持有的巨額外儲常常被理解為央行擁有的巨額財富,甚至有專家建言將部分外匯儲備分給老百姓。但是,正如很多富翁同時也是負翁一樣,央行持有巨額外儲的同時,也背負著巨額的債務。

        巨額外匯儲備面臨匯差、利差雙重損失

        根據央行發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2014年9月末,中國央行總資產33.63萬億元、其中外匯資產折合人民幣27.20萬億元、而央行的自有資金僅為219.75億元人民幣,如果將其理解為央行的凈資產,則央行的負債率高達99.9%。因此,如果將央行部分外匯儲備分掉,央行將資不抵債。

         巨額外匯儲備並不意味著央行擁有巨額財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實際上已經成為央行的沈重包袱。李克強總理今年5月在非洲訪問期間曾表示:“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已經是我們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除此之外,過高的外匯儲備還使中國央行陷入匯差和利差雙重損失的困境:

       一方面,在此前人民幣持續升值過程中,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實際上處於持續貶值過程中。以2014年10月末其賬面外匯資產余額27.20萬億元人民幣計,人民幣每升值1%、將產生匯兌損失約2720億元人民幣。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根據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1525元人民幣;以此計算,9月末外匯儲備折合人民幣金額為23.92萬億元。而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9月末外匯占款余額27.2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占款余額與外匯儲備余額折合人民幣金額之間相差3.28萬億元。如果外匯儲備余額對應央行外匯占款余額,則這一差額背後隱含兩點信息:其一、央行外匯占款余額是以歷史匯率而不是當前市場匯率核算的;其二、由於人民幣過去多年來對美元持續升值,截止今年9月末,外匯儲備形成的匯兌損失為3.28萬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央行的自有資金很少,央行在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發行央票、上調準備金率等方式增加負債,以平衡其資產負債表。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以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國債和銀行存款為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經濟體紛紛將其利率調降至歷史最低水平,這意味著央行所持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也處於歷史低位,而央行的負債為央票和商業銀行存放於央行的存款準備金等人民幣負債,央行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其債務的付息率。因此,這些年來,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不僅承擔著匯差損失,而且還承擔了利差損失。

       對於央行而言,外匯資產面臨長期貶值風險、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債務的付息率,巨額外匯儲備使中國央行陷入雙重困境。

      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也可以看出,近年來,一些有進出口業務的境內上市公司通過在境外獲取低息外匯貸款的方式套取匯差、利差,大量的新增外匯占款相當一部分是由境內企業套利交易產生的,最終形成央行的外匯占款,這些企業在外匯上的套利收益實際上來自於央行,央行承擔了相應的利差、匯差損失。

      央行為何降準難?

       資產面臨長期貶值風險、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債務的付息率,巨額外匯儲備使中國央行陷入雙重困境,反過來,又必然影響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運用過程中的決策。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匯儲備持續上升,外匯占款成為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外匯占款余額占央行總資產的比例由2001年末的38.5%上升至2013年末的83.3%。

       2001年-2008年間,為了對沖外匯占款釋放的流動性,央行主要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回收流動性。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發行債券(央票)余額由0上升至2008年末的45780億元,存款準備金率由6%上調至2008年的17.5%。

       2009年後,在對沖外匯占款所釋放的流動性方面,央行所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出現了重大變化:雖然外匯占款余額仍持續上升,但央行發行的央票余額卻呈持續回落之勢,央票發行量遠小於央票到期量;2011年以來央行完全停止了6個月和1年期央票的發行,央票余額由2008年末的45780億元下降至2014年10月末的6522億元,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不僅用於回收外匯占款所釋放的流動性,而且還用於對沖央行票據余額下降而釋放的流動性。



       假設央票余額保持2008年底的45780億元規模不變,則相應地,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可以減少3.93萬億元,以2014年10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2.5萬億元計算,存款準備金率可以下調3.5%;2001年至2008年間央行發行的央票余額增加了45780億元,如果2008年-2014年間央行票據以相同的規模擴張,假設2014年10月末央票余額增加至91560億元,則相應地,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可以減少8.50萬億元,存款準備金率可以下調7.5%,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由現行的20%下降至12.5%、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由現行的18%降至10.5%。可見,央行負債結構的重大調整是導致存款準備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個人認為,央行在回收流動性工具的選擇上之所以會出現如此重大變化,主要原因正是為了控制其負債成本。目前存款準備金利率為1.62%、一年期央票的利率通常在3%以上。央行調整負債結構,實際上是將其部分負債成本轉嫁給了商業銀行。

                   圖2:央行票據發行利率和市場利率走勢圖



       為了降低負債成本,央行近年來負債結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2008年底以來,央行發行債券余額占其總負債的比例由22.11%下降至2014年10月末的1.9%,金融性公司存款(主要為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占其總負債的比例由44.4%上升至2014年10月末的63.5%,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則上升至目前的20%。銀行須將存款20%繳存央行,以對沖央行外匯占款。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實際上部分承擔了央行巨額外匯占款的成本。



       綜上所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央行巨額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低下,而央行票據的利率達3%以上,央行不僅面臨外匯貶值風險,還面臨利差損失。為了降低負債成本,央行調整負債結構、央票發行量逐漸萎縮。存款準備金率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商業銀行向央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用於回收外匯占款釋放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央行為了降低負債成本、調整負債結構,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還用於對沖央行票據余額下降所釋放的流動性。

      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量化寬松的逐步退出,人匯民幣對美元走勢趨弱,外占款余額增長乏力,央行外匯占款余額由今年5月末的27.3萬億元小幅回落至10月末的27.2萬億元。預期美國2015年將進入加息周期,人民幣存在階段性貶值壓力,境內外套利資金有可能因此流出,推動外匯占款余額的下降。

      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外匯儲備過高的壓力,中國政府加大了鼓勵、支持境內企業赴境外投資的力度,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簡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審批手續,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便利企業境外投資。這將進一步推動外匯占款余額的回落。

       匯占款余額增速趨緩,乃至外匯占款余額的下降,將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央票余額已處於低位,進一步下降空間較小,這也為央行降準提供了空間。

       個人認為,在外匯占款余額下降的背景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對沖外匯占款余額下降所收回的流動性,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大規模寬松。其積極意義在於,存款準備金率的下降,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僅為1.62%,遠低於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推升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

      11月22日,央行下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但社會融資成本並沒有隨之下降,原因是,存款利率上浮區間擴大後,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並沒有下降。2012年6月和7月間,央行曾先後兩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但社會融資成本卻不降反升,其原因也是如此,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並沒有隨基準利率的下調而下降。

      當前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不佳、中國經濟走勢疲弱,政策層面著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我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尚處於歷史高位,推升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若外匯占款余額持續回落,央行有動力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

       個人認為,2015年隨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部分套利資金撤出,以及中國加大對境內企業赴境外投資的支持力度,外匯占款余額有望出現高位回落,存款準備金率或將多次下調。$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興業銀行(SH601166)$ $浦發銀行(SH600000)$ $萬科A(SZ000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27

美國持續十年的原油增產盛景2016年或終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14

QQ圖片20150114141828
美國原油產出月度數據

隨著油價的暴跌,持續了近10年的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可能劃上句號。

路透社援引麥格理(Macquarie)全球油氣策略師Vikas Dwivedi表示,2015年的產量預期是先增後減。

Dwivedi解釋說,2015年產量預估要體現油價崩跌之前投資推力的慣性;而如果油價仍維持在每桶50美元左右,那麽眼下的鉆井投資壓縮勢頭應會在年底之前對生產率造成影響。

“這完全要看2015年的供需狀況。如果油價定格在當前水平,那麽(2016年)產量增幅將會很小,甚至根本不增長。”

如果是這樣,那麽持續了近10年的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將劃上句號。

但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本周二表示,今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將增長60萬桶,達到930萬桶;2016年將增長20萬桶,達到950萬桶。EIA對今年增長的預期略低於去年12月的預測,反映出油價下跌對美國石油業的壓力。

數據顯示,2015年的前四個月,不包括墨西哥灣在內的下48州石油產量可能會有所增長;4、5月之間產量可能會保持不變,之後逐漸下降,直到年底。

EIA預計2015年上半年庫存以每日90萬桶的速度增加,但之後到年底前將逐漸減少,因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供應增長將因油價挫跌而減弱。

“許多石油公司減少了勘探性鉆探活動以應對油價的不斷下跌,今後鉆探活動將集中在已經有采油井的成熟地區進行。”EIA表示。

該機構預計今年油價仍將疲軟,預估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每桶58美元,2016年在每桶75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88

四川去年棄水電量創新高 2020年或達峰值350億千瓦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601.html

四川去年棄水電量創新高 2020年或達峰值350億千瓦時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05-15 18:01:00

四川2014年棄水96.8億千瓦時,這幾乎是2013年棄水的4倍。這背後反映的是四川當地水電供大於求的市場結構矛盾,及水力發電成本偏高和上網電價偏低之間的矛盾導致的水電企業盈利能力不強。

四川水電棄水量再創歷史新高。《第一財經日報》記者5月15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四川2014年棄水96.8億千瓦時,這幾乎是2013年棄水的4倍。

國家能源局5月15日在官網上公布的《水電基地棄水問題駐點四川監管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四川2014年全年調峰(電力系統中的用電量經常變化,需要發電部門相應改變發電機組的發電量,這稱為調峰)棄水損失電量96.8億千瓦時,占豐水期水電發電量的14.93%。而根據目前國內水電平均上網電價3毛錢來計算,這相當於一年白白流失了30億元人民幣。

這背後反映的是四川當地水電供大於求的市場結構矛盾,及水力發電成本偏高和上網電價偏低之間的矛盾導致的水電企業盈利能力不強。

四川省萬安縣水電站(圖文無關)

國家能源局介紹,《報告》是2014年9月至10月該局組織開展了部分水電基地棄水駐點四川專項監管工作後形成的。

《報告》顯示,四川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重要能源基地,電源結構以水電為主,是典型的能源輸出省份。截至2014年12月底,四川水電裝機達到6293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比例上升到79.9%。

隨著大批水電機組集中投產,四川發電能力進一步提高。但由於近兩年經濟與電力需求增速的減緩,供需形勢由季節性偏緊轉為總體寬裕,呈現“豐余枯不缺”的新特點。

四川大量修建水電也直接影響到當地燃煤發電企業的經營。由於水電機組大量投產,加上以外送為主的大型水電站“留川電量”大量增加,燃煤機組平均利用小時不斷下降,從2010年的4387小時,下降到2014年的3448小時,預計今後還將進一步下降,企業經營日趨困難。

《報告》顯示,隨著四川近年來電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水電機組適度超前發展,今後幾年水電棄水將持續存在。2015年~2020年,四川均將出現不同程度豐期棄水問題。而如不考慮任何措施,棄水電量將持續增加,2020年達到最大值,約350億千瓦時,占當年水電發電量的8.64 %。

造成四川水電棄水的主要原因是:水電快速發展與電力需求增長緩慢不匹配,汛期來水偏豐,低谷時段電力系統運行需要水電調峰棄水,現有外送通道能力尚有潛力可挖,局部網架薄弱和特高壓輸送通道能力受限,火電調度運行管理有待進一步優化。

導致四川棄水的其他問題還有:國家節能發電調度政策執行不到位;上網側豐枯、峰谷電價政策削峰填谷作用不明顯,影響水電企業收入;發電權交易行為不規範;新建機組調試期部分上網電量未予計量和結算。

《報告》顯示,四川水電企業執行豐枯、峰谷電價結果平均電費收入低於國家批複上網電價的收入。2013年四川省內合同電量部分,水電企業減少收入122.91萬元,外送電量部分,水電企業減少收入17.64億元。

同樣作為水電大省的雲南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國家能源局“十二五”電網規劃專家組成員曾德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雲南水電大規模集中投產,水電工程建設規模和投產時序與用電需求不匹配。因此,2014年雲南水電總棄水達200億千瓦時。

曾德文介紹,繼2013年新增電源裝機1136萬千瓦,2014年1~8月發電裝機又增加了740萬千瓦;而雲南省用電需求增速放緩,負荷明顯低於預期,負荷增量遠小於電源裝機容量的增加,電網發電能力遠超市場總用電需求,造成在系統高峰負荷期間也要棄水。

原電力部生產司的供電處處長蒙定中此前向記者表示,中國電力容量發展已達世界首位,但發電結構很不合理,汙染最嚴重的燃煤機組比例居世界首位。他表示,水電是一種清潔能源,應該大力加以利用。“大量棄水(電)非常可惜。”他說。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24

印度奢侈品市場:2016年或突破183億美元,高薪女性成購買生力軍

印度工商聯合會(ASSOCHAM)近日進行的調查顯示,2016年印度奢侈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而走在時尚前沿、購買力較強的超級富裕職業女性正在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購買生力軍。

富裕職業女性成購買生力軍

根據印度工商聯合會剛剛完成的一項調查分析,印度走在時尚前沿又愛美的富裕職業女性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這一人群在整體市場上占到了約15%的份額。

據該調查估算,躋身富裕行列的印度女性超過了1200位,凈資產合計約1000億美元,她們中的大多數來自艾哈邁達巴德、班加羅爾、欽奈、德里國家首都轄區、海德拉巴、齋普爾、加爾各答、孟買和普納。

ASSOCHAM還調查了約500位年薪在50~100萬盧比(約合5~10萬人民幣)的職業女性,了解她們今年8-9月的消費習慣。

約20%的受訪者表示,她們只買奢侈品,原因是其品控嚴格,且在線上線下都容易買到。她們中的很多人表示奢侈品擁有一流的品質,這是她們寧願買奢侈品的唯一原因。由於她們的收入足夠她們揮霍,價格不是一個問題。

其余80%的受訪女性中,大多數人表示每次購物都會至少買一件奢侈品,而她們列在願望清單上的奢侈品數量每天都在增長。這部分受訪者認為奢侈品定價虛高,而且奢侈品的質量與普通商品相比實際上沒有太大差別。

一位分析師指出:“越來越多的高薪年輕職業女性在全球時尚和美容趨勢方面的意識在提高,這推動了對高端奢侈品和配飾的需求,包括珠寶、手表、服飾、鞋類、化妝品等。”

ASSOCHAM秘書長拉瓦特(D S Rawat)也表示:“職業女性或生活中比較活躍的女性更喜歡消費,她們重視外貌,因此願意購買奢侈品。職業女性正開始成為決策者,家里的東西也大部分由她們購買,因此奢侈品牌開設專門面向女性的精品店並擴大產品範圍,與這些新生代的奢侈品消費者建立長期關系,實屬勢在必行。”他還補充說:“隨著女性品牌快速崛起,奢侈品行業正日益由女性主宰。”

珠寶、手表、服飾和配飾、個人護理用品及電子產品是上述女性奢侈品消費者購買最多的五大類產品。購買力上升加上越來越註重全球品牌,以及奢侈品銷售渠道從大都市向其它較小型城市滲透,這些因素都推動了印度奢侈品行業的發展。

2016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

拉瓦特表示,年輕女性日益增強的品牌意識,外加大城市以外地區購買力的上升將可能推動印度奢侈品市場今年增長約20%,至183億美元。

ASSOCHAM的調查顯示,目前該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為147億美元。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電子設備、奢侈個人護理產品以及珠寶行業在2015年取得不俗表現,未來三年預計將增長30~35%。在豪車(主要是SUV)等大件商品上的支出很可能會持續,預計未來三年將增長18~20%,主要受較小型城市消費的推動。

調查將奢侈品行業按產品類別進行了細分,例如服飾和配飾、筆、家裝、手表、葡萄酒和烈酒以及珠寶、水療等服務、禮賓服務、旅遊、高檔餐飲及酒店以及遊艇、藝術品和汽車等。

該調查強調,2020年前,印度二三線城市互聯網的高度普及以及可支配收入上升將使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達到約1000萬筆。因此,奢侈品消費將在多個方面出現增長。

2015年,在奢侈品牌上花費最多的城市是德里,其次是孟買、艾哈邁達巴德、普納和班加羅爾。

約55%的受訪者年齡在20-29歲,30-39歲的受訪者占26%,40-49歲的受訪者占16%,其余受訪者在50歲以上。

超過69%的受訪者表示寧願購買知名奢侈品牌,而6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知名且流行的奢侈品牌支付高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43

泰坦尼克號將迎末日?2030年或徹底消失在海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21/1108494.html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外媒報道,近日有科學家指出,泰坦尼克號或將在2030年徹底消失在海底——它的船體殘骸正在被微生物蠶食。

1912年4月15日,號稱“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沈沒,1500多人葬身海底,直到1985年它被人在大西洋海底發現,這艘巨輪才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如今科學家表示,細菌正在蠶食沈船殘骸。據最近的估計,到2030年,這艘船可能會迎來它的末日,徹底消失。

此前就有消息指出,泰坦尼克”號正在慢慢分解。探索家們已記錄了坍塌的屋頂、搖搖欲墜的甲板和泰坦尼克號桅桿瞭望臺的消失。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比爾-朗格曾說:“在"泰坦尼克"號的現狀還能維持多長時間上,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見解。有人認為船首會在一兩年內坍塌,也有人說還能堅持幾百年時間。”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泰坦尼克”號探險任務領隊納格奧萊特先後30多次下潛至“泰坦尼克”號沈船遺址,見證了它的腐蝕過程。

1987年至1993年,納格奧萊特發現“泰坦尼克”號休閑館屋頂遭侵蝕坍塌,上層散步甲板腐蝕。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次潛水作業中,他又發現之前與前桅桿相連的瞭望臺完全消失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63

無人零售業站上風口 僅加盟費一年或過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879

位於上海的繽果盒子(視覺中國/圖)

無人零售店的風口,毫無征兆地來臨了。

“這幾天每天都能接到四五十個電話,我光接電話了,啥事都沒幹。”當記者撥通繽果盒子東北區域徐經理的電話時,他在另一端表現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悅。

7月3日,該公司剛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GGV紀源資本,由啟明創投、源碼資本、銀泰資本等跟投。盡管其與歐尚合作的首家無人便利店,在上海上線短短幾天便撤貨停運。

從現有的市場行情來看,繽果盒子算是首家進入商用的無人零售店。無論是亞馬遜的實體超市Amazon Go,還是阿里巴巴的無人零售方案“淘咖啡”,都仍然處於測試階段。繽果盒子的布局不可謂不快,8月底在全國範圍內正式落地200個,今年預計全國鋪到5000個。

繽果盒子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6月5日繽果盒子開始試運營,由於上海地區持續高溫,盒子位置無遮罩,西曬過強導致室溫過高,出於用戶體驗和安全性考慮,在7月7日暫停盒子營業進行調整。“目前調試進入尾聲,近幾天會重新開放。”

技術仍需完善

記者了解到,繽果盒子第一個網點2016年8月在廣東中山地區啟動,今年6月首個廣東以外的網點落戶上海。其華東區域的無人便利店鋪設,及全球業務落地均由歐尚集團完成。該公司官方透露,經過十個月的試運營期間,繽果盒子接待顧客達數萬人,用戶複購率接近80%。

與之類似的項目也在持續湧現,前去哪兒高管莊辰超創辦的便利蜂、F5、Take Go等也已經面世。尤其是在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阿里巴巴推出了無人便利店項目“淘咖啡”,隨即引爆了整個無人零售概念。

記者在造物節現場體驗發現,用戶進場時,需要將手機入場碼對著入口處的感應器刷一下,感應器在感應入場碼的同時也對顧客進行人臉識別,識別完成後便可進店。不過,記者在入店刷入場碼時,遭遇了三次人臉識別失敗,最後調整了一下離感應線的距離才認證成功。如此看來,人臉識別技術對於驗證,還是有不完善之處。

或許這也是阿里的無人零售方案尚未商用的原因。繽果盒子的商品SK U數約在300個以內,也並不算多。但是,貿然的激進還是面臨著不少技術障礙。

“試運營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次事情對我們以後的選址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以後的鋪點會防西曬。”前述繽果盒子相關人士稱。

一名技術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人便利店對於微型超市是一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全新模式,具有可複制性和規模推廣性。技術含量不算高,也意味著造價低。“正是因為技術含量不高,客人購買的商品超過5件,還得分批結算,用戶體驗並不算好。商品、客人並沒有被聯網,因此也就沒有數據回流和沈澱。對商家來說,除了可以省掉請收銀員的成本,沒別的了。”

商業模式待驗證

目前,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無人零售方案,還沒有面世。

記者了解到,技術用在無人超市主流的物體識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標簽,一種是視覺。從趨勢上來看,視覺算法在未來會成為主流。但是,缺點是技術成本太高。

螞蟻金服技術試驗室高級技術專家曾曉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從成本來說,一個茶葉蛋估計要賣100美元才能回本,這也是遲遲沒法實現商用的重要原因;無人超市的背後,應該是提高超市效率,降低成本,讓超市變得更加智能。”

此外,純計算機視覺對於識別精準度,尤其在人數較多的場所、客流密集的貨架前識別人帶來很大難度,技術改造成本也是傳統零售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實際經營來看,銷售收入與管理成本是無人便利店的兩道坎。第一,無人便利店的客單價比傳統便利店略低,所以就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吸引消費者到店購買。第二,若1個人可以維護6-10家無人便利店,同時設備損耗率保持較低的狀態,管理成本便可控。

目前,繽果盒子的盈利模式為加盟費用和銷售提成。前述東北區域經理徐先生透露,加盟一家店的成本在10萬-15萬元左右,東北區域大概在12萬元左右,上海區域加盟一家店則需要15萬元左右。“主要是通過招收代理商的形式來開店,單個個人加盟的現在還沒有開放。”

如果按照全國鋪開5000家店來算,僅此一項收益,繽果盒子或能獲得5億-6億元的收益。

資深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劉興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無人零售店可以作為傳統零售的補充,但是不能取代對方,尤其是大型的線下超市。“實質還是無人售貨機的一種升級,在後期的維護和擴張上,也十分考驗公司從線上到線下的管理能力。”

無獨有偶,4月10日,京東商城宣布,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借此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亞馬遜,其提供無人零售解決方案的目的,都不在於開設線下超市,而是完成線下商業閉環,擴大新零售的戰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