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康師傅控股股價13年60倍增長帶來的震撼與思考。 獅峰紫玉

http://xueqiu.com/6850651786/29497145
98年進入康師傅做業務。由於處在市場一線,康師傅的有序、強勢、緊張對我鍛鍊很大,現在想起還心存感激。10年的不同快消品公司經歷後仍然非常認可康師傅的管理,直到現在進行些許股票投資嘗試,看到康師傅控股2001年至今已經漲了60 多倍,還是感到了深深的衝擊和震撼,如果當初以辛苦打拚的8萬存款買入自己認可折服的公司,早知道股票投資的原理:好公司、好價錢、長期持有,加上以後的收入,現在已經基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甚至提前退休。
沒有如果,有的只是反思和總結:
重新認識股票買賣的實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好股票早買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事。
長期持有的價值。時間的玫瑰?
快消品行業是永不落幕的朝陽行業,確定性更容易判定。
大隱隱於市,好公司就在吃喝拉撒睡的庸常裡需要留意與眼光。
快消品好公司的標誌:行業第一;市場潛力巨大;卡位效應;毛利可觀且有規模效應(規模本身就是護城河);可做品類延伸撬動另一個兩個巨型市場;管理到位。這幾乎是快消品巨頭的共同特徵。
康師傅控股對照:89年外資外逃時逆向涉足方便麵市場是大陸方便麵的拓荒者,方便麵營收呈現百倍增長,接著延伸到飲料市場,在總量第一前提下,實現不少單品行業絕對領先,收購百事可樂大陸業務強化飲料巨頭地位。真真正正行業第一。
市場巨大:方便食品和飲料在大陸是太平洋級的市場容量,足以孕育世界級巨頭。
卡位效應:統一來大陸晚了幾年時間,這個在台灣原本生產方便麵的資本雄厚的企業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追趕之旅,不乏創新,但康師傅控股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除了先發優勢卡位效應之外,統一的本土化問題到現在沒有解決也是問題的核心。
毛利與規模:30%的毛利隨著規模的放大,利潤急劇放大而且規模又反過來形成護城河,呈現成長上的正向加速循環-----快消品崛起範式,倏忽間,巨頭崛起危乎高哉!
品類延伸:做市場彷彿開山石,第一個品類的成功尤為重要,恰如撬槓,深度切入,建立支點,撬動地球!----打通利潤消費油氣資源富集帶並進行品類延伸。支點是網絡信譽品牌和利潤反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當年區區百萬美金來大陸闖蕩的家族企業就這樣成長為千億市值涉足快餐、油脂、連鎖賣場的商業帝國!(大陸企業中的海天味業需要留意。)
管理到位:無論是當年麥肯錫通路精耕的策劃(花費上百萬美金),還是最成功的本土化能力(舉例:集團副總裁到本人轄區認真走訪,在一家10平方小店告別時,對著一位穿著邋遢文盲(恕我不敬)口吃不清的老闆,畢恭畢敬標準的鞠躬動作和發自內心的感謝之詞其震撼程度與我來講彷彿電擊一般,我瞬間明白了何為專業、敬畏、市場精神。本人離職時有補貼未清,曾經致信天津總部,沒想到副總裁親自過問,耐心作答,又一次震撼),同種同文,日美浸染,市場經濟歷練,康師傅控股在大陸管理本土化能力首屈一指。
也許,這篇小文仍然脫不了事後諸葛馬後砲的嫌疑,但是,反思總是帶來重新認知的機會、如此鮮活的感受、觀察的視角,並以此修補調教自己的思維框架。

因為方便麵增長乏力,餅乾萎縮下滑,經過60多倍的增長,康師傅控股也許將進入平台期,再突破需要觀察,但飲料業務不容小覷,其他業務成長應該積極留意。基於同樣的原理和框架,統一企業中國在大陸的未來,同為大陸台資企業三傑的中國旺旺頭角崢嶸可能再次上演康師傅控股的奇蹟,都值得我們觀察和思考(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65

康師傅VS統一:巨頭恩怨之外,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局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13820
公元1992 年,京津地區先後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從那一刻開始,一場關於方便麵的對決便拉開序幕,江湖閃過刀光劍影,霸主之位正靜候著它的主人。這場對戰的主角,一位是當時默默無名的小輩,康師傅;另一位則是其時已在台灣號稱無敵的一方面霸,統一。
 
暗戰 1992 年-2007 年
 
康師傅在大陸推出第一包紅燒牛肉麵,僅僅比統一來到大陸,早了15 天。讓統一沒有料到的是,他與康師傅之間的差距,並不是15 天那麼簡單。統一當時帶來的最合台灣人口味的鮮蝦面,在大陸市場遭遇了嚴重的水土不服,在鮮蝦面節節潰敗時,康師傅卻帶領紅燒牛肉麵大舉攻佔全國,市佔率最高時達到98%。
 
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統一開始通過戰略調整,意圖挽回敗局。他們調研大陸市場,並針對不同地區推出不同口味的方便麵,同時,財大氣粗的統一也不惜重金砸向廣告,甚至以降價的方式向康師傅發起挑釁。到了1998年,統一和康師傅的營收一個20 多億元,一個30 億元,差距已經拉得很小。
 
2000 年之後的統一,由於缺乏具備市場話語權的大單品以及內部管理層的不斷更換,企業發展幾乎停滯。此時,康統之間的暗鬥已經升級。有業內人士透露,在2003 年國際棕櫚油大漲風波中,方便麵企業們每個月的生產成本猛地增加了上千萬元,於是統一與康師傅相約一起漲價。但當統一如約調整價格之後,康師傅卻按兵不動,悄無聲息地搶佔了統一的市場份額。
 
相同的約漲事件在2007 年再次發生,統一預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方便麵協會公佈十幾家面企一齊漲價時,其中並沒有出現統一的身影。然而,國家發改委介入此次漲價事件,強制要求面企們降價或大力促銷,這讓統一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康師傅和統一在價格上、廣告上有過無數次的明爭暗鬥,而結果則是統一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一年可賣到70 億元,統一同樣的單品卻只能賣1.2 億元。出身寒門的康師傅已經實現逆轉,在大陸建立起了方便麵的雄圖霸業,而曾經在台灣方便麵市場叱咤風雲的統一,來到大陸之後卻只能默默低頭舔舐受挫的創傷。
 
但或許,在統一心裡,對這位搶了自己面霸寶座的康師傅,更多的是深深的不服。
 
逆戰 2008 年-2011 年
 
2008 年,市場排名從第二跌至第四的統一痛定思痛,採取市場收縮戰略,同時調整產品線,在全國大力推廣老壇酸菜牛肉麵。而此時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不但坐穩了第一口味的寶座,還佔據著方便麵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年銷售額達20 億元的消息傳來時,康師傅才恍然驚醒,在2010 年連忙跟進推出陳壇酸菜牛肉麵,與統一正面交鋒。業內的多個面企也看到了風向,一窩蜂地跟隨,酸菜口味一躍成為方便麵第二大品類,佔據方便麵市場近六分之一的份額。
 
統一酸菜牛肉麵的異軍突起,讓康師傅感到絲絲寒意,這位老大不願意看到任何自己的領地被一點點侵蝕。於是,康統之戰的焦點集中在了酸菜面上。
 
從雙方的廣告宣傳上就能看出康師傅想要搶奪市場的決心。統一酸菜面聘請親民主持人汪涵為代言人,康師傅酸菜面就力邀國民女神姚晨代言;統一稱自己是銷量第一,康師傅便強調產品選用地道陳壇酸菜。而統一也隨後將汪涵代言的廣告語調整為:「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模仿的再像也不是統一老壇!」這其中的含沙射影和濃濃火藥味不要太明顯。
 
統一最終還是成為了這場口味之爭的最大贏家,不僅依靠老壇酸菜牛肉麵在2011 年扭虧為盈,單品年銷售額達到40 億元,也通過這支大單品的崛起,奪回方便麵第二的江湖地位。康師傅雖然也在這個品類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但10 億元的入賬顯然讓這位老大哥顏面無光。
 
惡戰 2012 年- 此時此刻
 
多年的恩怨,使得康統在渠道終端上演起貼身肉搏,激烈程度更讓眾人跌破眼鏡。
 
一則小道消息在2012 年5 月不脛而走。為了打壓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康師傅推行「排統計劃」,並放出一記狠招——向東北地區的各銷售點補貼至少500 元/ 月的費用,全面封殺統一方便麵。消息中更指出統一已經因此失去4 萬個銷售點。此事還未得到雙方證實,緊接著同年9 月,網絡上曝出康師傅具有日資背景,並號召大家一起抵制日貨,抵制康師傅,而統一則被認為是放出消息的幕後黑手。
 
金錢交易、惡意詆毀這些手段在康統之爭中被頻頻曝光,不僅導致雙方持久的口水戰,甚至上演過兩家公司業務員在終端大打出手的鬧劇。
 
在營銷上,兩位方便麵大佬更是咬緊牙關,一戰到底。幾乎整個2013 年,康師傅在所有的桶面中都添加了火腿腸促銷,而事情的起因則是因為統一首先在近六成桶裝面產品中搭贈火腿腸。一根小小的火腿腸,無疑讓康統雙方本來就微薄的利潤雪上加霜。終端上的互相排擠,使得康統銷售投入根本就停不下來。從兩家企業2013 年年報中可以看出,雖然各自年收入的增長都高於方便麵市場的整體增長水平,但盈利能力卻下降不少,統一甚至再現虧損。
 
這場戰爭似乎仍然看不到盡頭。近期,又有媒體曝出,康師傅主席魏應州在香港舉行的業績路演大會上放出豪言——「要打到他們(統一)叫我們做『大佬』為止」。並在老壇及滷肉系列方便麵中會持續贈送免費火腿腸,直到市場份額超過70%。而統一的回應不卑不亢,不管戰爭如何激烈,都絕對挺得住。
 
這場對決似乎將在2014 分出勝敗。
 
------ 大戰背後 ------
 
2014 康統之爭顯得更加微妙。在方便麵行業整體市場萎縮的當口,行業人士預測,這一役或將關乎企業生死。
 
實力稍有懸殊
 
分析戰情之前,不妨先看看雙方實力。
 
提到統一,業內對其新品開發思路大多點贊。據說老壇酸菜面這個想法最初源於一家泡菜廠,為了推銷自己的酸菜,這個泡菜廠先找到康師傅合作,卻遭到拒絕。後來是統一慧眼識珠,誕生了老壇酸菜面這款明星產品。「統一在包裝材質、產品原料和口感上也都比較講究。」鄭州一欣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彥峰評價說。「除了方便麵,目前流行的飲品如冰糖雪梨、阿薩姆奶茶其實最初都是統一研發的。」相比之下,康師傅在產品上的跟隨策略更加明顯。
 
但康師傅通過大食品組合和區域定製產品佈局的方式,也取得了戰略性的優勢。康師傅擁有方便麵、飲品、休閒食品等比較完整的產品結構,方便麵只佔其整體業績的20%,而對於目前的統一來說,方便麵依然是其第一產業,企業命運與這個品類下的市場競爭更加休戚相關。另一方面,康師傅也意識到了「一支產品走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在2011 年就開始重新規劃產品結構,在保持紅燒牛肉麵主導市場份額的同時,針對各區域定製了不少產品,比如脆海帶香鍋、傳香梅菜、鮮脆雪筍、辣白菜精燉牛肉麵等。大食品戰略讓康師傅實現了實力的提升,而區域性產品的構建則幫助他構建起強大的區域市場消費基礎。
 
康師傅更加顯性的優勢則勝在渠道掌控力。身為經銷商,胡彥峰認為康師傅渠道優勢的根本在於強大的銷售團隊以及合理的渠道策略。康師傅與經銷商的利益捆綁得更加緊密,產品的利潤空間和大規模的營銷推廣支持也是吸引經銷商的重要原因。而統一則相對較弱,「統一給經銷商的任務更高,激勵政策卻不如康師傅,所以在渠道上統一一直做不過康師傅。」
 
另一方面,康師傅在渠道投入上不惜血本也是令人驚訝的。河南千諾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進稱,康師傅一貫實施買斷策略,讓很多終端變成康師傅產品的專賣店,直接左右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為消費者根本就買不到統一的產品。上海達叔董事總經理譚迅告訴記者:「目前,康師傅和統一劃江而治,北方是統一的弱勢區域。康師傅為了提升市場佔有率砸下重金,可能一家店舖一個月的方便麵銷售額才5000 元,康師傅就能開出1000 元的價碼。」
 
一山難容二虎
 
據AC 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方便麵整體市場2013 年銷售額較2012 年同期僅增長2.6%,銷量則較2012 年同期衰退1.3%,銷量首現下滑,整體市場增長放緩。「由於成本的不斷上漲,方便麵單品的淨利潤一直在下行,行業低利潤已經是從業者的共識。這樣,企業只能通過提高規模和市場佔有率來實現盈利的最大化。」營銷專家王冠群分析。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當山上的獵物變得越來越少,康師傅的虎視眈眈也就更明顯了。但康師傅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滅掉對手?
 
湖北國華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邵明首先認為是「統一老壇酸菜面對康師傅的衝擊太大」。「老壇酸菜之所以成功,大家都以為是口味取勝,其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統一高層換帥。」胡彥峰告訴記者:「統一最大的軟肋除了缺少康師傅的渠道網點,還在於其團隊的營銷思路沒有脫離台灣思維方式,康師傅則更接地氣。統一的新高管帶來了符合大陸市場需求的發展思路,也讓雙方的差距不斷縮小。」
 
但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統一的暫時領先優勢難以持續。「康師傅一直圍繞一個口味做紅燒牛肉麵,這也是該企業的最大優勢,在這個品類他的市場份額不會低於70%;現在他們聚焦在老壇酸菜面市場的爭奪上,以康師傅的實力,未來超過統一的可能性很大。」錢進分析道。
 
也許,統一也意識到了康師傅的強勁趕超之勢,推出了火腿腸促銷大戰,康師傅立即迎戰。錢進告訴記者:「康師傅一般是不做產品內部的促銷品的,他們只做捆綁在產品外部的促銷品。這次火腿腸大戰是康師傅的被動還擊,因為他害怕自己在終端的動銷力減弱。」
 
70% 的寡頭野心
 
「要怎麼當老大?只要讓老二離你愈遠,你就是絕對的老大。」魏應州曾公開表述他的競爭觀點。康師傅稱2014 年將在滷肉面和老壇酸菜面市場上搶佔70% 的市場份額。魏應州為何把市場份額設置為70%,而非更加霸氣的80%,或者更加容易完成的60%,行業有多方解讀。
 
楊永華分析道:「這個點確實有意思,在我看來,康師傅希望通過火腿腸促銷戰把市場份額做到70%,這肯定是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了。在快消行業,如果能做到60% 的份額已經是老大了,但是位置還不足夠鞏固,如果把這一目標設置為80%,成為行業寡頭的意圖似乎太過明顯,容易群起而攻之。」
 
邵明根據行業集中度指數來分析:「在快消行業,規模最大的前4 名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份額,即CR4 指數如果達到65%-75% 之間,行業就處於高集中寡佔型。而康師傅很顯然是想一家獨佔據四家的市場份額,實現高集中寡頭壟斷。」
 
有業內人士稱,「加多寶有一句『每賣十罐涼茶,就有七罐是加多寶』的廣告語,聯繫加多寶在涼茶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你就不難理解康師傅希望將自己打造為國內方便麵市場上的巨無霸。」
 
再造一個大單品
 
2014 年,康統之爭還呈現出一個新的特點,那就是高端市場之戰。
 
康師傅在經過8 年的研發和消費者調查後,今年推出了具有革新意義的高端新品「愛鮮大餐」,市場終端價格在6 元左右。北京贏銷力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冠群告訴記者,「這款產品我吃過,麵餅是非油炸的,脫離了傳統味道,輔料裡面放了蔬菜和仿牛肉,味道不錯。這是康師傅引導市場消費趨勢的一個舉措。」
 
統一也推出「滿漢大餐」作為與之抗衡的高端產品。王冠群提到:「現在統一的高端產品包含湯達人和滿漢大餐。滿漢大餐市場零售價10 元左右,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市場做了很久的培育,統一今年會大力推廣這個產品。」
 
「過去康統之所以不會大規模推非油炸高端方便麵,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他們目前仍有百分之九十或更多的產品是油炸的,他們不可能否定自己。」胡彥峰告訴記者。而現在,消費市場的實際似乎已經成熟。「消費者現在不缺購買力,進口食品的快速增長和高端水的興起就是很好的案例。消費者缺少的是一個購買理由。」
 
此時雙方不約而同推出高端產品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這種不計代價的促銷必然會累及企業利潤。據市場人士估算,一根火腿腸的成本約為0.3 元,約佔售價的7%,也就是說,這種推廣方式7% 的利潤拱手讓予了火腿腸廠家。而此前有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桶裝面的利潤在20% 左右。也就是說,贈送火腿腸的活動,會佔去廠家超過三分之一的利潤,很容易導致企業業績的縮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分銷成本如此之高,再加上火腿腸的成本,康統的面都已經不賺錢了,不做高端產品,大家都挺不了多久。」
 
過去幾次面霸之爭背後,無疑都與明星產品的誕生息息相關,所以在如今這一戰中,康統的高端面比拚裡,誰能崛起也顯得至關重要。
 
------ 競底之殤 ------
 
競底,就是把自己或他人打到難以容忍的底線,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康師傅與統一作為國內方便麵市場份額最大的兩個企業,長期的市場肉搏讓雙方積怨已久,在整個方便麵行業陷入產業升級困境、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走勢低迷之時,康統之戰再起波瀾,會對整個行業、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老大未盡責
 
對此,譚迅直言不諱:「我認為康師傅沒有擔當起行業老大的責任,它和統一一直處於價格戰的泥潭中,而忽略了為整個行業謀福祉,實現產業的升級。」
 
記者在與方便麵行業人士交流中發現,如今中小品牌基本是不賺錢或者虧損狀態。其實,無論是提升產品利潤空間,還是迎合消費需求,整個行業都到了要升級的拐點。「大企業在瘋狂掐架,在方便麵行業需要引導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對於高端產品明顯投入不足,而中小企業深受行業壓力煎熬,推廣新品力不從心,銷售在放緩,利潤在下降,整個行業並不景氣。康師傅和統一現在這種局面,我很痛心。」王冠群稱。
 
一家獨大的行業代價
 
康師傅70% 的目標,更讓行業人士感覺到烏云壓境。
 
「康統爭鬥很厲害,表面上贈送火腿腸讓消費者得了實惠,但消費者對這個品類的認可度會不會提升?我們做過調查,結果大部分消費者認為方便麵產品常年缺乏創新,市場認可度非常低。」王冠群直言,這樣的競爭明顯是賠錢賺不了吆喝。
 
「如果為了這70% 的市場佔有率,康師傅還沿用2012 年以來常用的價格戰、促銷戰、搶佔終端等做法,其實是一種自殘的行為。」東方證券分析師陳靜指出。
 
「現在康師傅是佔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佔有率,但看看他怎麼得到的——買終端貨架。現在不但在商超裡買貨架,還在縣級市場買了,而2012 年以前方便麵哪有什麼買貨架。他們搞促銷,五連包產品零售價就12.5 元,還要送你一個不鏽鋼碗,這種產品有多少毛利,一個碗就要吃掉所有利潤。」一位方便食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康師傅真要搶到70% 的市場佔有率,我有點不敢想像市場會亂成什麼樣!」
 
重蹈乳業覆轍
 
「現在康師傅和統一不惜血本瘋搶市場份額,擴大市場佔有率,這樣的市場現狀和2008 年之前的乳業競爭非常相似。可以說,方便麵的今天就是乳業的昨天。」王冠群認為。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前,乳品行業正處於「黃金十年」的高速增長期,以蒙牛、伊利為代表的巨頭企業也處於高速市場擴張階段。而它們競爭市場的手段就是通過低價促銷、買贈常溫奶產品來達成快速佔有市場的目的。這樣的競爭態勢讓整個行業一片死氣沉沉,「奶賤於水」、「奶農殺牛」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負面現狀,甚至在其後爆發大規模的三聚氰胺事件,也是因為超速擴張留存了大量安全隱患而導致。
 
直到特侖蘇、金典等高端常溫奶開始發力市場,才逐漸讓行業恢復生機,引領了行業新一輪的發展。但問題是,方便麵行業離出現自己的「特侖蘇」還有多久?
 
蒙牛、伊利等因為自己的超常規發展,給乳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性,所以出現三聚氰胺事件為行業降了溫。如果康師傅一意孤行,放大自己的市場情緒要重蹈蒙牛、伊利的覆轍,那麼方便麵行業能否承受這場競底之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79

大董魏應州收回權力 欽點長子接下康師傅董事 魏家第二代出線 頂新接班提早啟動

2015-02-16  TWM
 
 

 

二月四日,康師傅控股在港交所公告魏應交辭去執行董事,並由魏應州長子魏宏名接替,這一人事案直指魏應州的接班大計已更進一步,四兄弟「分業不分家」的鐵律,將會如何變動?

撰文‧鄧 寧

二○一五新年的第一天,由頂新集團大董魏應州一手創辦的康師傅控股完成換帥,魏應州不再兼任行政總裁(CEO),但仍是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時隔一月,康師傅控股在二月四日再度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頂新二董魏應交辭去執行董事職務,空缺的席位由魏應州的大兒子魏宏名接替。

為何在此時,魏應交要辭去董事職務?據內部人士表示,因魏應交涉嫌購買保育類植物油杉而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前曾經遭境管,現在雖已經解除,但仍在司法程序。而康師傅是一家國際性公司,董事成員有日本三洋食品,「日本公司很在意誠信問題,現在辭去也是很正常的事。」雖然,魏應交辭董事是意料中事,但重點是接替者是魏應州的兒子。曾說過要在六十歲時交出CEO職務,並讓兒子接手副董事長的魏應州,此舉措不免讓人聯想,是否已開始為接班事宜做準備?而從○六年就已加入康師傅的魏宏名,過去鮮少公開露面,成為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後,也離浮上?面之日更近一步。

分工明確

四兄弟各握有事業版圖

消息一公布,傳言即沸沸揚揚,分家說、接班說都有,一名親近魏家的人士指出,魏家四兄弟交叉持股,手上股權盤根錯節,「要分家很困難的。」論股權,深謀遠慮的魏應州,早在一九九六年康師傅於香港掛牌上市時就已規畫妥當,四兄弟各持有海外註冊的和德公司二五%股權,由和德直接百分之百控制頂新(開曼)控股公司,再由頂新當康師傅的最大單一股東;而為了避免後代子孫因繼承而稀釋股權,和德股份又交付信託,魏家子孫未來只能從信託中分紅,但不能動康師傅股票。

雖然分家不可能,但魏家四兄弟的業務分工則加速進行。「頂新風波過後,『分業』的趨勢卻更加明確。」這位人士分析。

論事業,過去頂新四兄弟約有大致分工。老大魏應州握有康師傅;老四魏應行固守中國的便利餐飲疆域,持續壯大中國全家與德克士快餐;而老二魏應交在台灣攻地產並進軍電信;老三魏應充則負責味全、糧油,並擔下資材、資金調度等集團後勤支援部分。

滅頂風暴

二董三董退出經營核心

但在毒油事件後,這四大版圖已經呈現消長。魏應交縱然百般不情願,勢必將交出台北一○一董事與台灣之星董事長大位。加上,魏應交還有官司在身,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插手集團其他事務。

老三魏應充仍在交保與羈押中掙扎,短期內不可能再進入集團內管事,魏應州已經一一收回權力,資材事業群現在便是由魏應州「代管」。據離職的資材事業部員工表示,魏應州一接手就精簡人力,許多台幹都被資遣回台。

雖然二董、三董陸續退出魏家的經營核心,但股票在手,該分的分紅一毛沒少。據透露,一向扮演長兄如父角色的魏應州,曾說過「過去共榮,現在共業」的話,這個「業」不僅指集團事業,還有承擔「共業」的意思,魏應州已經表明絕不會棄弟弟們於不顧,信守「不分家」承諾。

但在事業上,魏應州的領導角色更加吃重,原本就精明強勢的他,一接手代管弟弟的事業,更加強他讓第二代承擔更多責任的決心。

○九年底時,魏應州曾帶著魏宏名與小兒子魏宏丞,在康師傅的天津總部接受《今周刊》專訪,當時魏宏名穿著代表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的紅外套,魏宏丞則是身穿代表飲品事業群的綠外套,分別代表兩人未來接班的事業版圖。

培養接棒

魏宏名輪調各大事業群

以第二代的老大魏宏名來說,魏應州培養其接班的方法是先下放至各大事業群輪調,緊接著就安排到身邊當特助,○七年至一四年期間,也讓魏宏名進入味全擔任董事,集團內的重要場合都能看見其身影。

據了解,魏宏名因嫻熟中、英、日語,與康師傅的主要股東日本伊藤忠商事會長丹宇羽一郎、三洋食品創辦人井田毅都能一同開會論事。

但也有離開「正軌」的魏家二代存在,○八年即自行創業的魏應州次子魏宏帆,專注於自行車、平板電腦之自有品牌;而魏應充的長子魏志明之前跟在父親身邊學接班,在味全內部從基層員工做起,但事發後已離職,目前一面照顧雙親,一面籌謀自行創業,希望能循魏宏帆的路子闖出新天地。

魏應行長子魏士傑則被安排進入中國全家,同樣在已劃分好的領域中學習接班;至於第二代的其他兄弟姊妹,女兒們多已結婚出嫁,尚未進入事業體的男生則仍在念書。

分業不分家,這條魏家四兄弟信奉的鐵律,看來將會由大董、四董的長子魏宏名與魏士傑率先繼承,而魏家第二代將如何掌舵頂新這艘大船,不致滅頂於波濤中,將是未來數年最大的挑戰。

魏應交辭康師傅執董,由魏宏名接任!

魏家第二代家族表

魏應州

(大董)

魏宏名(長子)

康師傅控股總裁室專案經理、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方便麵與糕餅事業群(2014年前三季營收31.66億美元)

魏宏帆(次子)

應宏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魏宏丞(三子)

康師傅控股飲品事業群企業本部副理飲品事業群(2014年前三季營收50.61億美元)

魏應交

(二董)

魏妙玲(長女)已婚

未曝光(二女)

魏佩怡(三女)已婚

魏俊杰(小兒子)18歲,讀書中

魏應充

(三董)

魏志明(長子)曾在味全任職,目前籌畫創業中

魏義明(次子)美國念書

魏俊明(三子)美國念書

魏妙芳(長女)已婚

魏應行

(四董)

魏士傑(長子)於中國全家任職

魏佳怡(長女)已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7

康師傅控股(322)業績點評:受黑心油事件影響,盈利遜預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2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4 15:33 編輯

康師傅控股(322)業績點評:受黑心油事件影響,盈利遜預期
作者:羅藝鑫

受到疲軟的宏觀經濟影響,康師傅2014年度盈利較市場預期低8%。我們看淡康師傅的短期財務表現,因為收入增長可能尚未觸底。此外,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利好將被用作產品組合升級的投資及向分銷商的賠償局部抵銷。我們認為短期估值昂貴。

2014年度業績回顧。2014年度康師傅收入同比下跌6.4%至102億美元,較市場預期少2%,其中第4季跌16%,跌幅較第3季的13%擴大,主要由於方便面業務受到去年10月黑心油事件影響。毛利率擴張0.2個百分點至30.5%,因受益原材料價格下跌及生產工藝的改善。不過2014年下半年利潤率收窄的幅度擴大(第4季跌1.7個百分點)。凈利潤率擴大0.2個百分點至3.9%,與毛利率的升幅一致,因為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上節省的成本被整合百事可樂的費用及財務費用增加抵銷。總括而言,凈利潤跌2%至4億美元,較市場預期少8%。公司宣派紅利2億美元,分紅比為50%。

管理層指引。康師傅於今年1月1日新上任的行政總裁韋俊賢先生在業績發布會上與媒體及分析員分享他對行業及公司的看法及提供相關指引:1)管理層預期康師傅今年市場份額應可保持穩定,預期收入有低單位數百分比的增長;2)雖然宏觀經濟環境不利及盈利遜預期,但公司繼續推動產品組合的升級以實現長遠可持續增長。管理層更著重投資生命周期較長的產品,而不是只在短時間受歡迎的產品;3)康師傅2015年資本開支預算介乎6至7億美元(2014年為15億美元);4)公司將繼續在非專長領域或品牌方面尋求合作或並購機會,像與百事可樂在果汁、星巴克在咖啡方面的合作;5)至今百事可樂已為康師傅帶來良好的協同效益,來年康師傅將加強與百事可樂的整合,這可能會增加整合成本及裁員。

我們的看法。我們看淡康師傅的短期財務表現,因為預期收入增長尚未觸底。此外,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利好將被用作產品組合升級的投資及向分銷商的賠償局部抵銷。長遠來看,康師傅可利用在方便面及飲品市場上的領導地位改善產品質量及管理效率以實現1.5倍GDP的年均增長速度。

估值。按彭博資訊上的市場盈利預測計算,康師傅未來12個月市盈率為22.6倍,較過往平均的26.8倍折讓15%,但較同業的16.5倍溢價。康師傅股價過去一個月跑輸國企指數8%,在一個月內跑輸國企指數5%。我們預期康師傅股價短期表現可能持續疲軟。








來源:工銀國際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872

康師傅控股(0322):面臨成長瓶頸,通過節能增效提升管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46

康師傅控股(0322):面臨成長瓶頸,通過節能增效提升管理
作者:鄭澤濱
投資要點
業績概況:康師傅2014年業績總收入102.38億美元,同比負增長6.43%,方便面及飲料營業額分別較去年衰退4.49%及7.46%,毛利降低5.8%至31.18億美元,毛利率由30.25%增加至30.46%,歸屬大股東的凈利潤為4億美元,同比倒退2%。康師傅推進康百聯盟架構組合,產生整合費用0.73億美元,剔除此部分費用影響,歸屬本公司股東利潤同比上升6.52%,凈利潤率為3.9%。派息率維持在50%。
銷售情況一般,預測全年單位數增長: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在14年4季度受到臺灣地溝油事件影響,收入下降18%,雖然一季度消費者信心在恢複,但完全走出陰霾還需要時間。行業的需求也疲弱,局限了長遠成長空間,未來公司需要通過產品升級來爭奪有限的市場。飲料方面,公司在即飲茶上會通過更多的研發和創新去適應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目前的創新力度仍不足夠;在純凈水上則會加強、完善全國的生產和銷售布局。整體來說,我們預計方便面和飲料在上半年的表現不是十分突出,全年總銷售收入增長預計在單位數。
以後和國際品牌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除了之前與百事結成戰略聯盟,康師傅最近又與星巴克簽訂合作協議。公司認為借力外國品牌能否推動公司發展。尤其在中國飲料市場不斷多元化、個性化的情況下,康師傅會在一些自己沒有研發和產品優勢品類,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市場。未來5~10年飲料市場會更細分,所以康師傅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可能。
策略轉向保守:康師傅所在的多個品類領域都正面臨成長天花板。公司2015年以節流增效為核心策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使用資本開支時更為謹慎,縮減資本開始至6-7億美元人民幣。
估值:公司目前股價對應2015年市盈率為22.3倍。
會議問題:
1. Q4方便面同比下滑18%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18%的跌幅里面,有10%的影響是因為臺灣油品事故的原因,競爭對手也有通過這件事動搖康師傅經銷商的信心。公司和食品藥監局多次溝通接受檢查,也主動盤查整改。1季度開始公司已經在逐漸回穩中,但上半年不會有很大的好轉,下半年會有改善。
2.今年公司要調整產品結構,推出高毛利的方便面產品,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長遠來說,公司一直希望透過升級配料等逐漸提高ASP,具體要看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還有競爭環境和物價水準。
3.方便面下滑很多年,主攻高端能方便面下滑很多年,主攻高端能彌補需求疲軟態勢嗎?
中產階級消費升級不一定就會放棄方便面。
4.飲料方面,飲料方面,除了百事以外,如果和第三方合作主要是出於什麽考慮?
公司希望能夠專註在本業,已經在茶、水、果汁上有規模經濟優勢。而中國飲料市場不斷多元化、個性化,在某些公司沒有研發和產品優勢品類,康師傅會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共同發展。未來5~10年飲料市場會更細分,所以根據這個策略走下去,公司會有更多的夥伴。
5.飲料(百事)裁員費用還會持續嗎?
未來兩年還會有費用,裁員是既定的方向,能提高百事的經營效率。沒有辦法估算金額和發生時間,因為主動權交給百事。
6.公司聚焦茶飲料和水,但是市場份額水也在下跌,茶飲料增長放緩。
大環境越不確定其實越要聚焦,公司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要回到公司最強的幾個品類。茶方面,公司創新不足,需求其實一直都在,就看公司能不能研發出產品去滿足消費者升級的需求。水方面,公司會在全國做好平臺,完善各地的生產布局。投資者不要期望飲料分部在上半年會增長得非常好。
7.未來資本開支方向?
2015年資本支出會比2014年更謹慎,現金為王,保守經營。核心發展策略還是節流。總資本支出大概在6~7億美金之間,,飲料占比最大,但同比2014年會少20%左右。
8.原材料成本下降得到的實惠會最後反映到利潤嗎?
有一部分會反映在利潤,但是公司同時也會增加渠道合作方的利潤和增加產品的份量和品質。
9. 2014年資本支出在“其他”分部里面增加了55個億,是什麽原因?
主要是上海吳中路四棟大樓(研發中心和辦公大樓)的投資,是比較大的一次性的支出。
10.目前產品的渠道庫存目前產品的渠道庫存情況?
今年開始公司采取穩健經營,公司的產品庫存是相對健康的。
11.辦公地址搬遷的考慮?
公司在天津起家,所以感謝天津。從培訓人才、挽留人才的角度來看,上海更適合康師傅。康師傅和迪士尼、星巴克合作後,公司慢慢走上國際舞臺,今後還會有更多國際合作。
12.今年的銷售今年的銷售展望?
市場不會有很大的變化,2015年上半年會比較差,主要是因為去年上半年水頭的關系,下半年會好一些。維持全年低單位數的收入增長目標。
13.渠道夥伴方面是否有做相應的調整和配合?
在中國電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渠道,公司會找電商的合作夥伴.在現代通路方面,因為和百事合作了,所以希望能夠更加強現代通路的能力,未來公司要走向更多4、5、6線城市。
14.百事百事20414年的經營狀況和整合進展?
和百事會加速整合,因為在過去的整合中,公司發現康師傅和百事在供應鏈和渠道上有協同效應。
15.公司在準備現金做公司在準備現金做M&A,今明幾年這樣的機會會非常多嗎?
很難判斷發生收購並購的時間,需要看機會(尤其是本土的M&A項目)。
16.公司公司純凈水業務的策略是廣建水廠,離消費者更近,但是今年表現一般,原因是什麽?
策略長期還是對的,短期執行上在地區會有挑戰,因為有些對手是專註在地區,這需要康師傅提高在不同地區內營銷和定價的靈活性。
17.凈負債比較高的原因?
上海吳中路項目的投入較大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原因。
18.為什麽純凈水業務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上來這麽快?
為什麽純凈水業務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上來這麽快?農夫山泉和怡寶的互相攻擊反而起到了廣告效應。康師傅在PET價格上升時推出輕量瓶,降低了產品質感,競爭對手沒有跟隨。現在PET價格下降了,公司計劃重新增加PET用量。
19.和星巴克的合作是排他的嗎?和星巴克的合作是排他的嗎?
是的。


來源:興證香港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051

康师傅取代可口可乐首次拿下NBA中国的独家赞助权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38

$康师傅控股(hk00322)$

作者:赵晓娟

近年来,康师傅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活动上均倾向于年轻、时尚的路线,希望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6月17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师傅)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共同宣布:从下赛季(7月)开始,康师傅将成为NBA中国官方市场独家合作伙伴。

康师傅新闻发言人李宜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是康师傅首次和NBA合作,首期合作期为3年。此前,可口可乐与NBA合作了28年。

合 作开始后,康师傅将通过旗下康师傅冰红茶和优悦品牌在“NBA国际系列赛-中国站”“NBA球迷答谢之夜”和“NBA国度”等活动进行各类营销活动。在 10月11日、14日分别于深圳、上海举行的夏洛特黄蜂队对峙洛杉矶快船队的两场比赛期间,康师傅会进行一系列宣传,包括康师傅标识与国际系列赛官方标识 的共同呈现,以及场边和球馆内品牌的推广。在此期间,康师傅还将成为在球馆内举办的以回馈球迷支持为主旨的“NBA球迷答谢之夜”活动的官方合作伙伴,以 及“NBA关怀行动”合作伙伴之一。

康师傅此次获得NBA赞助权在今年4月就已有消息传出。今年4月14日,百事公司与NBA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从下个赛季开始,百事将取代可口可乐成为NBA、女子NBA、NBA发展联盟和美国篮球协会的官方食品及饮料合作伙伴,协议签订时间为5年。

受益于“康百联盟”(康师傅于2012年并购了百事中国的饮料业务),康师傅拿下了NBA中国独家官方饮料合作伙伴的赞助权。

近年来,康师傅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活动上均倾向于年轻、时尚的路线,今年签约了EXO(偶像团体)、李易峰等年轻艺人,希望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根 据AC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康师傅第一季度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9%和55.9%,居市场第一。但与市场占有率相比,康师傅一季度业绩 并不好看。康师傅控股业绩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额23.21亿美元,同比下降16.56%;净利润1.07亿美元,同比下降16.63%。其中饮料业务 销售额1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92%;净利润2002.9万美元,同比下降49.15%。康师傅解释,销售同比下跌主要是由于去年首季来自即饮茶 及包装水的高销售基数及消费需求下滑。

进入饮料销售旺季,借助NBA这样高关注度的体育赛事,康师傅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篮球爱好者,并借助他们扩大自己的消费群,进而为业绩提升加码。(来源:界面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6

康師傅訴一財名譽侵權一審敗訴 1.8億索賠被駁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0432.html

康師傅訴一財名譽侵權一審敗訴 1.8億索賠被駁回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10-21 21:16:00

康師傅方便面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康師傅”)針對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第一財經”)及其所屬記者胡軍華提起民事侵權的起訴,一審被判敗訴,索賠1.8億的請求被駁回。

10月21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結果出爐,根據判決書,法院認為,康師傅要求第一財經及其所屬記者胡軍華承擔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的訴請,依據不足,依法予以駁回。

判決書顯示,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

同時,法院對康師傅要求第一財經賠償經濟損失1.8億元人民幣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對康師傅要求第一財經刪除一財網上的侵權報道及轉載鏈接、連續一個月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刊登向原告賠禮道歉的書面聲明等訴訟請求,法院均表示不予支持

此外,該案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0.03萬元,由康師傅承擔。

去年9月15日,一財網上刊發《康師傅被餿水油拖下水 絕不再犯誓言落空》的報道。康師傅方面稱該報道內容失實,而且報道中帶有主觀性評價意見,損害了康師傅的名譽。該報道發表後,康師傅母公司的股票價格下跌,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提出了更正報道、公開賠禮道歉,以及1.8億人民幣商譽損失賠償的要求。

2014年9月25日,康師傅對外公布稱,將起訴第一財經及其所屬記者胡軍華。

2014年9月25日晚間,針對康師傅的起訴,一財網發表聲明稱,該篇稿件內容分別來自康師傅發布的相關公告、2013年年報,以及臺灣媒體相關報道,均有據可查,不存在蓄意扭曲。一財網刊發上述稿件,立場中立,不存在所謂的“居心不良”,亦不存在被任何第三方“利用”的情況。

根據法律規定,民事案件一審判決書送達後從次日起計算,有15天的上訴期,如果在上訴期內原被告均沒有上訴,該判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51

康師傅回應“優悅飲用水不合格”傳聞:優悅水經檢測為安全

對於康師傅“優悅”飲用水被蘇州市食安辦檢測出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問題,“優悅”飲用水生產廠商蘇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早前對同批抽檢產品的檢測結果認為,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此前有消息稱,蘇州市食安辦日前公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顯示,蘇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康師傅“優悅”飲用水不合格,規格是“560ml/瓶”,不合格項目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

28日晚間,據中新社報道,蘇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公告稱,10月26日,公司獲悉蘇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於當日發布的食品安全監測信息公告後高度關註,並在第一時間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溝通和說明。

該公司稱,在上述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發布之前,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接到政府內部通報,並對公司位於該轄區的工廠展開核查。經檢查,上述抽檢批次產品的出廠檢驗記錄完備,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通過將該批次留樣產品,以及從銷售渠道購買的同批次產品,一並委托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相關政府部門在10月中旬獲取了檢測報告,其中並未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所檢項目符合國家標準。

蘇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已將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核查結果上報相關政府部門,以期該事件能盡快妥善解決。

綠膿桿菌又稱銅綠假單胞菌,一種致病力較低但抗藥性強的桿菌。土壤、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都有該菌存在。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只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才能致病。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被嚴重燒傷或患代謝性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的患者,以及術後或某些治療後的患者比較容易感染該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06

康師傅前三季度賺2.13億美元 方便面業務跌幅收窄

11月28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發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凈利潤1.42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443億美元,同比下降1%。三季度營收27.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6億美元,同期下降1.52%。

前三個季度營收同比下降9.44%至69.13億美元。凈利潤下跌37.85%至2.13億美元,但超出全年1.7億美元的利潤預期。

其中,三季度飲料業務是亮點,方便面業務跌幅收窄。三季度方便面銷售額同比下降8.8%,二季度下滑11.6%;飲品銷售額增長3.6%,二季度下滑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86

臺灣康師傅公司元旦已解散 不再生產銷售方便面

1月2日晚間,據中國臺灣網官方微博消息,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臺灣頂新集團是一個以食品制銷為中心企業集團,旗下品牌包括康師傅、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同時頂新還涉及糧油、地產、社會公益等行業。2014年10月,臺灣檢方查獲頂新旗下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的案件,波及下遊上百家食品企業。由於同為頂新集團旗下企業,康師傅公司食品用油情況也成為社會關心的焦點。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當時向記者回應稱,康師傅與臺灣味全、正義公司、頂新制油均為獨立經營法人,沒有直接關聯。國務院臺辦在隨後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做出澄清,自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未從臺灣進口過食用豬油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