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控股股價13年60倍增長帶來的震撼與思考。 獅峰紫玉
http://xueqiu.com/6850651786/2949714598年進入康師傅做業務。由於處在市場一線,康師傅的有序、強勢、緊張對我鍛鍊很大,現在想起還心存感激。10年的不同快消品公司經歷後仍然非常認可康師傅的管理,直到現在進行些許股票投資嘗試,看到康師傅控股2001年至今已經漲了60 多倍,還是感到了深深的衝擊和震撼,如果當初以辛苦打拚的8萬存款買入自己認可折服的公司,早知道股票投資的原理:好公司、好價錢、長期持有,加上以後的收入,現在已經基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甚至提前退休。
沒有如果,有的只是反思和總結:
重新認識股票買賣的實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好股票早買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事。
長期持有的價值。時間的玫瑰?
快消品行業是永不落幕的朝陽行業,確定性更容易判定。
大隱隱於市,好公司就在吃喝拉撒睡的庸常裡需要留意與眼光。
快消品好公司的標誌:行業第一;市場潛力巨大;卡位效應;毛利可觀且有規模效應(規模本身就是護城河);可做品類延伸撬動另一個兩個巨型市場;管理到位。這幾乎是快消品巨頭的共同特徵。
康師傅控股對照:89年外資外逃時逆向涉足方便麵市場是大陸方便麵的拓荒者,方便麵營收呈現百倍增長,接著延伸到飲料市場,在總量第一前提下,實現不少單品行業絕對領先,收購百事可樂大陸業務強化飲料巨頭地位。真真正正行業第一。
市場巨大:方便食品和飲料在大陸是太平洋級的市場容量,足以孕育世界級巨頭。
卡位效應:統一來大陸晚了幾年時間,這個在台灣原本生產方便麵的資本雄厚的企業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追趕之旅,不乏創新,但康師傅控股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除了先發優勢卡位效應之外,統一的本土化問題到現在沒有解決也是問題的核心。
毛利與規模:30%的毛利隨著規模的放大,利潤急劇放大而且規模又反過來形成護城河,呈現成長上的正向加速循環-----快消品崛起範式,倏忽間,巨頭崛起危乎高哉!
品類延伸:做市場彷彿開山石,第一個品類的成功尤為重要,恰如撬槓,深度切入,建立支點,撬動地球!----打通利潤消費油氣資源富集帶並進行品類延伸。支點是網絡信譽品牌和利潤反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當年區區百萬美金來大陸闖蕩的家族企業就這樣成長為千億市值涉足快餐、油脂、連鎖賣場的商業帝國!(大陸企業中的海天味業需要留意。)
管理到位:無論是當年麥肯錫通路精耕的策劃(花費上百萬美金),還是最成功的本土化能力(舉例:集團副總裁到本人轄區認真走訪,在一家10平方小店告別時,對著一位穿著邋遢文盲(恕我不敬)口吃不清的老闆,畢恭畢敬標準的鞠躬動作和發自內心的感謝之詞其震撼程度與我來講彷彿電擊一般,我瞬間明白了何為專業、敬畏、市場精神。本人離職時有補貼未清,曾經致信天津總部,沒想到副總裁親自過問,耐心作答,又一次震撼),同種同文,日美浸染,市場經濟歷練,康師傅控股在大陸管理本土化能力首屈一指。
也許,這篇小文仍然脫不了事後諸葛馬後砲的嫌疑,但是,反思總是帶來重新認知的機會、如此鮮活的感受、觀察的視角,並以此修補調教自己的思維框架。
因為方便麵增長乏力,餅乾萎縮下滑,經過60多倍的增長,康師傅控股也許將進入平台期,再突破需要觀察,但飲料業務不容小覷,其他業務成長應該積極留意。基於同樣的原理和框架,統一企業中國在大陸的未來,同為大陸台資企業三傑的中國旺旺頭角崢嶸可能再次上演康師傅控股的奇蹟,都值得我們觀察和思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