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文章亦發布於微信公眾號:華泰宏觀研究(hthgyj)
近期俄羅斯陷入石油價格急劇下跌、歐美制裁和資本外逃的三重困境當中,盧布劇烈貶值,幾近崩潰。雖然當中存在一些特定因素,比如誤判石油下跌底價、利用外匯儲備進行的市場幹預失效、俄國央行希望通過加息遏制資本外流的希望落空等;但是應當註意到,這一切的背後都是美聯儲即將進入加息周期的大背景,無論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驟變還是新興市場出現的大規模撤資潮,其背後都是聯儲的“魔手”在翻雲覆雨。我們需要非常警惕中國接下來將面臨的局面,因為我國的市場基本面屬性與其他新興市場沒有本質區別。
新興市場貨幣當局面臨的政策困境:認為“自去年中段開始,聯儲加息的預期已被充分消化”的觀點還是低估了美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影響力。 今年7月以來,伴隨著美元指數的突然拉升,新興市場各國貨幣都有不同程度的貶值。其中大多數國家已經提前作出了加息反應,但仍然不能從資本外逃過程中幸免。由於失去資本流入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支撐,明年新興市場面對的形勢會更加慘淡。俄羅斯只是這當中最為典型和極端的例子。本幣貶值——本國加息應對——打壓實體經濟的問題擺在每一家新興市場央行面前,這在我們之前觀察東盟國家2014年經濟時就已經看的非常清楚。
我國也面臨類似的政策抉擇,但是加息道路已封死。即使面臨同樣的資本外逃局面,同時人民幣即期匯率在11月以來不顧中間價的反向指導,走入貶值區間;但由於實體經濟連續低迷,且央行在11月下旬已經釋放了降息寬松信號,實際上我國效仿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通過加息來“挽留”外逃資本的可能性很小。而另一方面,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央行降息對實體融資的作用不顯著;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如實行進一步的寬松政策,降準是更有效、也更可能的手段。
石油價格下跌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由於缺乏可信的失業率數據,中國央行最重要的政策指標還是通脹率。油價下跌降低了原料成本,對我國經濟是長期利好。當油價下跌傳導到PPI下行以後,在名義利率不變的前提下,會使實際匯率上升,反映為人民幣升值壓力。但要註意,在短期內油價難以作用到PPI上,而是直接讓市場形成通縮預期;這會讓市場認為“為應對通縮,央行可能采取寬松”,從而在短期內使人民幣匯率承受更大的貶值壓力。現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央行不會進行常態化的市場幹預。這使得近期資本流出我國的壓力更為沈重。
雖然有觀點認為自去年中段開始,聯儲加息的預期已被充分消化並反映在新興市場的撤資潮當中,當加息周期正式開始時產生的沖擊不會太猛烈;但我們發現這還是低估了美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影響力。 今年7月以來,伴隨著美元指數的突然拉升,新興市場各國貨幣都有不同程度的貶值。其中大多數國家已經提前作出了加息反應,但仍然不能從資本外逃過程中幸免。由於失去資本流入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支撐,明年新興市場面對的形勢會更加慘淡。
俄羅斯是這當中最為典型和極端的例子,由於美元升值打壓,石油價格自6月以來已下跌45%,這對於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是沈重打擊(俄羅斯財政部稱制裁和油價下跌帶來的損失約1400億美元,而今明兩年的資本外逃總額都將超過1200億美元)。隨著油價下跌、資本外逃而來的,是盧布的嚴重貶值。在動用外匯儲備進行市場幹預失敗以後,俄央行轉向加息引導,仍然完全不能遏制盧布的跌勢。現在它面臨著貨幣政策失信、外儲告急、資本撤出、加息打壓實體經濟等多重困境,不能自拔。有傳言稱俄國將可能采取資本管制,以應對資本外流局面,雖然俄國央行行長已出面辟謠,但仍可窺見局面的殘酷。
實際上,並非俄羅斯一家,本幣貶值——本國加息應對——打壓實體經濟的問題擺在每一家新興市場央行面前,這在我們之前觀察東盟國家2014年經濟時看的非常清楚。
我們用外管局在2014年最新公布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報告中使用的波動性較大資本流動測算口徑,即“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凈誤差和遺漏”,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出現了897億美元的凈流出。由於三季度數據尚未公布,無從得到進一步佐證;但這以足夠讓我們警覺面臨的資本流出壓力。同時今年11月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開始貶值,更是雪上加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今日淩晨,美聯儲發布了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的相關聲明。主流媒體對此次會議聲明與上次會議聲明的變化有不同解讀。《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聯儲保留了有關保持超低利率“相當長時間”的措辭,而彭博報道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
“相當長時間”的措辭與市場對美聯儲明年加息時點的預期息息相關,為何媒體解讀會出現上述分歧?是因為“相當長時間”並未出現在所謂“前瞻指引”——美聯儲引導外界相信其未來何時加息的措辭里,而是被美聯儲用於讓金融市場相信,在聯儲開始加息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平靜。
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雖然“相當長時間”還出現在聲明里,但它在全文中表達的意思、擔負的功能起了變化。美聯儲在暗示,還沒準備好,需要耐心。
穆迪旗下分析機構的經濟學家Ben Garber評論稱:
“大家預計美聯儲會摒棄‘相當長時間’。這個詞現在還在聲明里,可要是放在聲明全篇中理解它的意思,看來是說,美聯儲‘相當長時間’(維持低利率)的立場在退讓,他們把這話改成了一種表達耐心的立場。”
所以,字面上美聯儲還在說低利率會保持“相當長時間”,可字里行間美聯儲的立場已經變得溫和,暗示盡管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麽快開始加息,美聯儲仍在準備要加息。
華爾街見聞在此逐段對比本月會議聲明與上次聲明的區別,從中可以看到美聯儲對宏觀經濟和市場的評價以及貨幣政策的立場有何變化。
· 第一段變化:
本月聲明:就業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通脹繼續低於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稱“委員會”)的長期目標……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衡量指標有所下降
上次聲明:就業市場環境某種程度上進一步改善……通脹繼續低於美聯儲決策委員會的長期目標,部分體現了能源價格下跌……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衡量指標進一步有所下降
· 第二段變化:
本月聲明:美聯儲委員會預計,通脹將逐步接近2%,因為就業市場進一步好轉,能源價格下跌和其他因素暫時產生的影響在消減。委員會仍密切監控通脹變化。
上次聲明:近期通脹可能會因能源價格下跌和其他因素而下滑,美聯儲委員會判斷認為,今年年初以來,通脹持續低於2%的可能性某種程度上降低。
· 第三段變化:
本月聲明:為支持在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方面繼續取得進展,美聯儲委員會再次確認,聯邦基金利率當前0-0.25%的目標範圍依然適宜。在判定這一目標範圍要維持多久時,美聯儲委員會將評估,在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方面已經和預計取得的進展。委員會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就業市場環境、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的指標、金融變化的數據。基於目前的評估,委員會判定,可以耐心對待貨幣政策立場正常化。委員會認為這種(前瞻)指引與此前聲明一致。此前聲明提到,在10月決定結束購買項目以後相當長時間,特別是在通脹預期持續低於委員會2%的長期目標、且長期通脹預期仍牢牢鎖定時,保持0-0.25%的聯邦基金利率可能都會適宜。然而,假如收到的信息預示,就業與通脹在更快地接近委員會的目標,比現在委員會預計的速度還快,那麽可能就比目前預計的更早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反之,假如事實證明進展比預計的慢,可能上調範圍就比預計的遲。
上次聲明:美聯儲委員會判定,當前購買資產項目實行以來,就業市場的前景大幅提升。委員會仍預計大範圍經濟領域均有足以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不斷取得進展的潛力。因此,委員會決定,本月結束購買資產項目。委員會仍維持的現有政策是,將所持機構債券和機構MBS的本金用於再投資,以及展期拍賣中即將到期的美國國債。該政策使委員會保持了相當規模的長期證券,應會有助於維持寬松的金融環境。
· 第四段變化:
本月聲明:委員會仍維持的現有政策是,將所持機構債券和機構MBS的本金用於再投資,以及展期拍賣中即將到期的美國國債。該政策使委員會保持了相當規模的長期證券,應會有助於維持寬松的金融環境。
上次聲明:為支持在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方面繼續取得進展,美聯儲委員會再次確認,聯邦基金利率當前0-0.25%的目標範圍依然適宜。在判定這一目標範圍要維持多久時,委員會將評估,在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方面已經和預計取得的進展。委員會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就業市場環境、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的指標、金融變化的數據。然而,假如收到的信息預示,就業與通脹在更快地接近委員會的目標,比現在委員會預計的速度還快,那麽可能就比目前預計的更早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反之,假如事實證明進展比預計的慢,可能上調範圍就比預計的遲。
第五段不變
第六段不變
· 第七段變化:
本月聲明:投反對票的有:Richard W. Fisher,其認為,雖然委員會應對開始讓貨幣政策正常有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的進一步改善形勢比大部分委員會的預期還好;Narayana Kocherlakota,其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標滑落之時,委員會的決策制造了2%這一通脹目標並不適當、或許下調的風險;Charles I. Plosser,其認為,鑒於經濟形勢有改善,聲明不應強調時間作為前瞻指引的關鍵因素,不應強調當前的前瞻指引與上次聲明保持一致。
上次聲明:投反對票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其認為,鑒於通脹預期持續疲弱,以及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近來滑落,委員會應承諾,至少在預期通脹回升至2%以前一到兩年內,保持當前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應以當前水平繼續實行資產購買項目。
點擊查看美聯儲12月貨幣政策會議聲明和上次(10月)貨幣貨幣政策會議聲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債券交易員的眼中美聯儲對經濟和利率的預測能力顯然“弱爆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美聯儲長期以來暗示要提高借貸成本,但市場卻在朝著相反的方向運行。
交易員們正在用現實告訴美聯儲為何該暫緩收緊貨幣政策:
1.通脹預期跌至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QE2)前的水平。QE2實施時引起了市場廣泛爭議,大家擔心通脹可能高企,雖然事實上通脹從未出現。物價將要加速上行的預期正是美聯儲所渴望的。不過既然美國是個自由的市場,市場又反映一切預期,所以從5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5 year breakeven)上來看,交易員們認為美國未來5年的通脹只有1%,遠低於美聯儲2%的物價穩定目標。
2.美國公司借貸成本卻飆升。特別是那些風險較高的債務人。在油價跌破60美元的環境下,美銀美林數據顯示垃圾評級的能源企業債券平均收益率超過10%,而6月時還只有5.7%,這些公司未來的資本支出可能會大幅下降。
3.大宗商品價格集體遭血洗。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距離年內高點下跌超過20%,如果趨勢持續,這將進一步拉低通脹預期並減少美聯儲加息的必要。
4.市場的波動性在持續上升。美銀美林統計的從股市到商品、外匯再到債市的綜合波動指數升至15個月新高,當市場混亂的時候也明顯不適合加息。
5.交易員們似乎完全不贊同美聯儲對基準率的預測。後者預期美國利率長期將達到4%的水平,但是從債市提前5年交易的1年期利率互換來看,只有2.66%的水平,這顯然是給了美聯儲一記響亮的耳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伯南克出席PIMCO主辦的會議時表示,預計美聯儲不會太在意表面的通脹數據,會專註於經濟實際的增長水平和動能,看核心通脹是否朝著美聯儲目標水平前進。
周四,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公布了2015年經濟和政策前景展望。PIMCO預計:
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2.5%上升到2.75%,同期美國GDP為2.75%~3.25%。
受油價影響,預計發達國家通脹會在2015年初期降為負值。
原油價格下跌是由於供應過剩,這利好經濟,全球前景有所改善。油價下跌利好日本、美國、歐元區和中國,但不利於俄羅斯和巴西。
債市股市方面,歐元區外圍國家國債會表現不錯,日本和歐元區股市可能表現更好。
PIMCO經濟學家Saumil Parikh和Dan Ivascyn指出,一個關鍵問題是,原油價格下跌將導致明年早些時候通脹大跌,那麽這是否應改變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本展望。
PIMCO邀請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出席公司內部會議,請他對明年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基本情況加以展望。伯南克表示:
2015年美國經濟前景是樂觀積極的,家庭財務狀況在改善、消費者信心在增加,經濟逐步走向自我複蘇,且經濟複蘇是全方位的。盡管產出缺口在縮小,但經濟還有擴張空間,勞動力市場閑置的改善、房地產市場的複蘇都還處於早期階段。
貨幣政策制定者仍將深思熟慮,不會太在意表面的通脹數據,會專註於經濟實際的增長水平和動能,看核心通脹是否朝著美聯儲目標水平前進。美聯儲會基於這些來決定未來貨幣政策。
伯南克的觀點與PIMCO兩位經濟學家吻合,不過這與“債王”格羅斯的觀點不同。近日,格羅斯表示,油價急跌將促使美聯儲轉而傾向維持寬松貨幣政策更長時間。美國的通脹與2%的官方目標漸行漸遠,當局根本毋須急於加息。
周三,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受能源價格下降影響,美國11月CPI環比跌0.3%,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此前預期為下跌0.1%,遠低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今年4月額外給予兩年時間剝離貸款抵押債券(CLO)後,美聯儲昨日又宣布,將銀行業符合金融監管法“沃克爾法規”(the Volcker rule)規定的截止期從2015年7月推遲到2017年7月。這意味著,到2017年7月,銀行業才必須完成該法規要求的拋售其所持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限期寬限了兩年。此前呼籲爭取更多時間清倉的銀行爭取了更多時間繼續以高風險投資獲利。
自限制銀行交易的沃克爾法規去年決定今年實施以來,美國銀行業一直施壓監管機構,希望對其限期拋售所持私募基金等基金的要求推遲數年。美聯儲昨日聲明中提到,上述推遲期限的決定將“減少大規模剝離‘擔保基金’可能導致市場大動蕩的影響”。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都是這一美聯儲新規的受益者。上月發布的一份監管機構文件顯示,僅高盛一家華爾街機構的私募基金投資就約有70億美元。
今年4月1日實施的沃克爾法規旨在限制自營交易、控制金融業風險,其禁止銀行從事兩類交易:一、禁止銀行參與自營交易;二、禁止銀行擁有,贊助,或參與對沖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的業務。去年的最終定案中,美聯儲已給予銀行業一定寬限:
· 將沃克爾法規的合規期從2014年7月推遲到了2015年7月;
· 允許對沖個別頭寸風險,或者總頭寸中“特定且可識別的風險”成為特例;
· 雖然禁止銀行持有被稱為“擔保基金”的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但縮小了“擔保基金”的定義範圍,將其定義為海外基金,以及基於大宗商品池。
今年4月,美聯儲又決定,將銀行業CLO投資的沃克爾法規合規期由原定的2015年7月推遲到2017年7月,但並未給予市場一直期待的“例外豁免”。
華爾街見聞當時援引美國銀團與貸款交易協會法律顧問Elliot Ganz的觀點稱,美聯儲此舉為銀行業爭取了更多時間,可要以沃克爾法則的要求改變銀行所持CLO的所有權條款難度很大。雖然部分銀行可能會因為剝離了CLO資產而減少潛在的損失,但沃克爾法規對CLO的監管治標不治本。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對於某些流動性差的銀行所持基金,美聯儲還可以選擇寬限五年。而昨日美聯儲並未明確會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新規已經是華爾街限制沃克爾法規監管的又一次勝利。截止昨日美聯儲發布新規當天收盤,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股票一日內分別上漲3.56%、5.79%和3.81%。
上周美國國會批準的聯邦政府預算案中有一條法條規定,將放寬該法規對銀行結束特定掉期交易的要求。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一些美國參議員和眾議員都指責,摩根大通的CEO戴蒙在國會討論預算案期間致電一些議員,使預算案里加入了削弱對華爾街監管的法條。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舊金山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接受彭博電臺采訪時表示,“耐心”是通往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橋梁”,明年6月是美聯儲開始思考加息的很好起點。
Williams表示,美聯儲在FOMC聲明中的轉變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目前美國正逐步接近貨幣政策正常化。美聯儲FOMC聲明中稱對加息應有“耐心”,這是通往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橋梁”。
Williams指出,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時間的預期是“相對合理的”,明年6月是美聯儲開始思考加息的一個很好的起點。美聯儲正更深層次地考慮加息的利弊,不過接下來幾次會議上美聯儲不會采取行動。
Williams認為,消費者支出和工資增幅會繼續改善,油價下跌利好美國經濟,低油價不會影響核心通脹。Williams稱,全球經濟狀況也是美聯儲經濟前景預期的一部分。Williams預期美國2015年GDP增速為2.5%~3%,明年底失業率將下降到5.25%,不過通脹仍將在2%以下。
Williams表示,美聯儲政策受就業市場及通脹前景影響,若通脹維持在過低水平,美聯儲會推遲加息。美聯儲在防範通脹率意外下滑問題上有大量政策工具。
2015年,Williams在FOMC會議上將擁有表決權。他是美聯儲鴿派委員,是QE的早期支持者。耶倫任舊金山聯儲主席時,Williams是耶倫的研究總監。
周三,美聯儲在FOMC聲明中稱,對加息應有耐心,並強調這種說法與資產購買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說法立場一致。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耶倫表示,美聯儲對加息會有耐心,4月底前不太可能加息。
如果美聯儲加息,將是2006年來首次。美聯儲在前瞻指引中用“耐心”說法,給貨幣政策更靈活的空間。美聯儲不急於加息,推動美股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創三年來最大。
同日,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發表講話,他指出,美聯儲修改前瞻指引,體現了將收緊貨幣政策的意願,有損美聯儲的公信度,因為當前美國通脹低迷。
Kocherlakota認為,美聯儲未就低通脹作出回應,這增加了通脹下行、長期通脹預期走低的風險,美國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和歐洲在通脹問題上的覆轍。
因為反對12月FOMC聲明中前瞻指引的變化,Kocherlakota投反對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與其他主要央行政策走向出現分歧,令周五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創八年半新高。而在油價大幅反彈幫助下,盧布反彈了近6%。
在美聯儲FOMC決議釋放明年年中可能加息的信號,瑞士央行意外實施負利率,日本央行維持寬松,歐洲央行進一步逼近QE,以及市場期待中國央行降準之際。周五歐元對美元跌至28個月低點,美元對瑞郎升至28個月高點,美元對日元升至近一周高點。
對一籃子6種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漲0.41%,盤中觸及89.654,創下2006年4月以來最高。
歐元/美元下跌了0.5%盤至1.2224,盤中觸及1.2221創28個月新低。美元/瑞郎上漲0.42%,至0.9840,接近周四創下的0.9847的28個月高點。美元/日元上漲了0.63%,至119.55,盤中創下一周高點119.62.
美元上漲的邏輯,基於目前美國貨幣政策趨緊,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仍可能加大寬松的預期。如果美聯儲明年加息將導致資產從新興市場回流,這有可能進一步推高美元匯率。
一些外匯策略師認為,面對年底波動性增強,美元依然是最理想的避險資產之一。今年以來對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漲了12%。
Merk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Axel Merk告訴路透社:“市場現在對任何事情都非常警覺。大家都想持有保值的資產。”
周五俄羅斯盧布上漲了5.69%,對美元匯率上漲至58.40附近。這部分受到美國原油暴漲近7%的推動。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最主要收入來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銀行業遵守“沃克爾法規”的截止期限被延遲兩年後,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痛斥華爾街“永不停息的政治遊說”。
沃爾克在一份聲明中稱:
讓人吃驚的是,世界領先的投資銀行們,憑借他們的聰明和敏銳為客戶提供咨詢,如何重組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然而他們卻無法在超過五年多的時間里完成對自身業務的重新調整。
......
“或者說,據我所知,政治遊說是永不停息的,而到2017年或以後,我是否應該形成這樣的預期——法律本身就是可以改變的?”
作為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一部分,2010年初推出的沃克爾法則意在限制銀行利用自有資本去從事高風險業務。根據原先的規定,銀行需要在2015年之前大幅削減甚至徹底放棄私募股本業務。
然而,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聯儲本周四宣布,將銀行業符合金融監管法“沃克爾法規”(the Volcker rule)規定的截止期從2015年7月推遲到2017年7月。這意味著,到2017年7月,銀行業才必須完成該法規要求的拋售其所持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限期寬限了兩年。此前呼籲爭取更多時間清倉的銀行爭取了更多時間繼續以高風險投資獲利。
自限制銀行交易的沃克爾法規去年決定今年實施以來,美國銀行業一直施壓監管機構,希望對其限期拋售所持私募基金等基金的要求推遲數年。美聯儲昨日聲明中提到,上述推遲期限的決定將“減少大規模剝離‘擔保基金’可能導致市場大動蕩的影響”。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都是這一美聯儲新規的受益者。上月發布的一份監管機構文件顯示,僅高盛一家華爾街機構的私募基金投資就約有7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對於某些流動性差的銀行所持基金,美聯儲還可以選擇寬限五年。而昨日美聯儲並未明確會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新規已經是華爾街限制沃克爾法規監管的又一次勝利。截止新規發布當天收盤,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股票一日內分別上漲3.56%、5.79%和3.8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稱,在通脹上升前景並不顯著的情況下,美聯儲傳遞出朝向更緊的貨幣政策轉變的意圖會威脅到該行的可信度。
Kocherlakota在周五的一份聲明中稱,決策者“無法對低通脹作出回應的話,就會冒通脹出現損害性下行和長期通脹預期下行的風險,就像發生在日本和歐洲的那樣。
在12月17日的FOMC會議上, 他反對美聯儲修改前瞻指引中關於可能有的加息路徑的表述。這份聲明就是了解釋他為何反對的。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屬堅定鴿派的Kocherlakota將於今年年底失去在FOMC的投票權。
據彭博社,本月FOMC的前瞻指引將原先的“相當長時間”後開始加息的表述替換成了“耐心”等待開始加息。
Kocherlakota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美聯儲應該做的是強調“只要一到兩年期通脹前景仍然低於2%的目標”,就不會開始加息。
他表示:
FOMC也應該清楚地表明,如果發現前瞻指引的效果不充分,它願意采用購買資產等額外的工具使通脹重回目標水平。
12月FOMC會議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聯儲主席耶倫在12月FOMC發布會上表示,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上不太可能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但耶倫表示,部分委員認為,2015年中期的經濟條件可能適合加息。
“委員會不可能在未來兩次會議上開啟貨幣正常化。”耶倫在今年最後一次FOMC會議後的發布會上表示:“當然,這一評估是完全取決於經濟數據的。”
耶倫稱,FOMC重新確認利率維持在0-0.25%的區間內是合適的。12月份FOMC決議聲明顯示,美聯儲可以在加息問題上保持“耐心”。耶倫強調,修改前瞻指引是由於經濟發展進程的改變,但前瞻指引變化不代表政策意圖的改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稱,在通脹上升前景並不顯著的情況下,美聯儲傳遞出朝向更緊的貨幣政策轉變的意圖會威脅到該行的可信度。
Kocherlakota在周五的一份聲明中稱,決策者“無法對低通脹作出回應的話,就會冒通脹出現損害性下行和長期通脹預期下行的風險,就像發生在日本和歐洲的那樣。
在12月17日的FOMC會議上, 他反對美聯儲修改前瞻指引中關於可能有的加息路徑的表述。這份聲明就是了解釋他為何反對的。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屬堅定鴿派的Kocherlakota將於今年年底失去在FOMC的投票權。
據彭博社,本月FOMC的前瞻指引將原先的“相當長時間”後開始加息的表述替換成了“耐心”等待開始加息。
Kocherlakota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美聯儲應該做的是強調“只要一到兩年期通脹前景仍然低於2%的目標”,就不會開始加息。
他表示:
FOMC也應該清楚地表明,如果發現前瞻指引的效果不充分,它願意采用購買資產等額外的工具使通脹重回目標水平。
12月FOMC會議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聯儲主席耶倫在12月FOMC發布會上表示,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上不太可能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但耶倫表示,部分委員認為,2015年中期的經濟條件可能適合加息。
“委員會不可能在未來兩次會議上開啟貨幣正常化。”耶倫在今年最後一次FOMC會議後的發布會上表示:“當然,這一評估是完全取決於經濟數據的。”
耶倫稱,FOMC重新確認利率維持在0-0.25%的區間內是合適的。12月份FOMC決議聲明顯示,美聯儲可以在加息問題上保持“耐心”。耶倫強調,修改前瞻指引是由於經濟發展進程的改變,但前瞻指引變化不代表政策意圖的改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