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布倫特原油刷新兩個月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9
布倫特原油周一繼續走高,刷新近2個月高點至62.57美元。因投資者預期原油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市場需求可能會出現回升。
四月結算布倫特原油上漲1.05美元至62.57美元,上一周布倫特油價漲幅達到6.4%。三月到期的WTI原油周一上漲1.7%至53.68美元。


上周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下跌98個,跌幅創22年最大,並且為連續10周下降。油企通過鉆井,用來尋找新的石油。鉆井活動下降可能比實際產量下降提早許多個月。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NOC)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如果利比亞政府無法控制住襲擊,公司將被迫停止各個領域的所有業務,以保證公司員工的生命安全。作為非洲最大的原油儲備國和OPEC成員國之一,利比亞1月日均產油量達到35萬桶。不過在發生石油管道被襲之後利比亞的產能降至18萬桶/日。
基金經理看漲原油情緒也創7個月新高。CFTC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0日,原油凈多頭合約上漲13%至158974份,為去年7月以來最高。
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al-Omair則在科威特一個行業會議上表示,“我們認為油價在下半年將繼續反彈,但是目前反彈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更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布倫特原油刷新兩個月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9
布倫特原油周一繼續走高,刷新近2個月高點至62.57美元。因投資者預期原油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市場需求可能會出現回升。
四月結算布倫特原油上漲1.05美元至62.57美元,上一周布倫特油價漲幅達到6.4%。三月到期的WTI原油周一上漲1.7%至53.68美元。


上周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下跌98個,跌幅創22年最大,並且為連續10周下降。油企通過鉆井,用來尋找新的石油。鉆井活動下降可能比實際產量下降提早許多個月。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NOC)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如果利比亞政府無法控制住襲擊,公司將被迫停止各個領域的所有業務,以保證公司員工的生命安全。作為非洲最大的原油儲備國和OPEC成員國之一,利比亞1月日均產油量達到35萬桶。不過在發生石油管道被襲之後利比亞的產能降至18萬桶/日。
基金經理看漲原油情緒也創7個月新高。CFTC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0日,原油凈多頭合約上漲13%至158974份,為去年7月以來最高。
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al-Omair則在科威特一個行業會議上表示,“我們認為油價在下半年將繼續反彈,但是目前反彈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更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澳門黯然失色 但最壞的時刻還沒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32

澳門博彩業收入已經連續9個月下滑,然而,澳門黑暗的日子遠沒有過去。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Gaming Inspection and Coordination Bureau)3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2月博彩業收入前所未有地下跌了48.6%,且為連續第九個月下滑,行業總收入跌至195億澳元(約合24.4億美元)。
大多數分析師依然看好澳門賭場的前景,但麥格理證券分析師Jamie Zhou看空澳門博彩業的股票。
Zhou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博彩收入將繼續下滑直到今年中期,而澳門的賭場們將因缺少自由現金流而被迫下調股息,這讓其股價顯得過高。
Zhou在去年12月給予了金沙中國和銀河娛樂“賣出”評級。自那時起,這兩家賭場集團的股價下滑近19%。
本屆政府執政以來,中國大陸的反腐風暴嚴重影響了澳門的賭博業。野村證券的分析師Harry Curtis指出,中國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敦促澳門特區政府轉變發展思路,減少對賭博收入的依賴,中央政府對於澳門新開賭場的規模會加以暗中控制。同時國內反腐敗力度強化也使得高端賭客不敢再隨意前往澳門一擲千金,這令賭業失去了重要收入來源。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何鴻燊旗下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CEO蘇樹輝去年11月曾表示,未來六個月澳門博彩業收入還將受到中央政府反腐行動的影響,2015年將只有“較高的個位數增長”。
澳門政府官員曾在上個月表示,(澳門)本地接待能力是個大問題。農歷新年過後,澳門將與中央政府檢討(大陸赴澳)自由行計劃。
澳門六家賭場運營公司——金沙、銀河、永利澳門有限公司(Wynn Macau)、澳門博彩控股(SJM Holdings)、米高梅以及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Melco Crown Entertainment)的市值於去年蒸發890億美元。
Zhou是目前唯一一個建議賣出銀河娛樂的分析師。他表示,其它分析師對賭場股過於樂觀。收入的下降和工資的上漲將吸幹賭場的現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是最壞的時代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56.html
巴黎:
也是最好的時代!!
筆者終於一次最似樣的A轉H,工行A最後一註居然以25%的差價轉回H,唔計工行升個舊,單單轉兩次,己經賺4成。
筆者謹呼籲這段期間有做過AH低買高轉的Blog友,在此留過大名齊說聲多謝我們祖國和香港的對手,因為你們見証了最簡單直接的價值投資賺錢方法。
有個聰明的Blog友問我,佢想極都唔明點解同一個蘋果價錢會相差咁大。
我好老實回答:
根據波浪理論分A、B、C浪,A浪的出現是處於.........@,xYZmmq
……後刪九百幾句,………
結果都是我唔鬼知道!
但我只知一個道理,買便宜那面,沽貴個面。
惠理基金謝清海說他本人最憎一些分析家寫了十頁紙,講了成個鐘,而後總結時就說假如(If),或者(or),但是(but),他會馬上請這人走路,因為佢唔知呢條友想講乜。其實呢個唔係謝先生的獨特性格,價值派都是討厭以廢話But if or,去迴避一些要做決定的時刻。
有人問筆者為何能克服心魔,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都是人一個,但無論個人做任何交易,腦袋只會諗:
買股係買資產,資產是那些即使放在屋位枱底乜都唔做,股市死人塌樓,那舊資產仍然會好似鬼上身每分每鈔都在印銀紙並且一舊舊入你袋,如果個袋裝不下,唔攞那舊錢又會暫放在公司令股東股本一級級咁累積上去(holding gain)。
把這個想法釘入個腦入面,24小時行又係咁諗,睡覺又咁諗,咁就可以心無雜念。
筆者買的股票,即使明天交易所停止運作,它們仍然會每分鐘賺錢,然後到時到候就塞入我個褲袋,即使唔理佢,每年收的股息亦足夠家庭一年開支。
而交易市場只是一個提供方便我利用那些無厘頭對手的地方,佢地慣性有便宜唔買而去買貴野,又最喜愛在跌市沽貨和升市時候撲入佢。
今天市場先生又悲傷地來求我交易,我唔會問點解,唔會講咁多But ,if,or,只會集中睇下有無自己想要的、會自動生錢的便宜貨。
交易方面:連續兩日差小小入唔到川河,但買入建行、工行和順豪科技,星期一會繼續入。這兩天筆者看到很多人對大陸暴力入市、出動公安威脅、A股自動停牌有一些不滿,明天我會談談個人看法和這些事對投資的啓示。
順便一提,價值投資法第三班的名額有限, 有興趣請到以下連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10.html?m=1
ISIS、國足、外地車——最好的年代和最壞的年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24/152920.shtml
導讀 : 中國商業現在的發展階段,創業企業有著無限的崛起的機會。
這幾日,大雪早來值,霧霾鎖帝都。雙十一的沸沸揚揚還沒過去,中國人質被ISIS殺害,微博上又是一片爭議的聲音。中國足球“做夢都能笑醒”的大好局面,被香港踢醒,美團大眾剛合並,阿里巴巴退出美團,地推人員怒砸支付寶。和我們密切相關的一個消息是,二環以內幾乎禁止外地車進了。
如果說環境,這即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吧。甚囂塵上又熱火朝天,喧囂又孤獨,熱情又冷酷。

說到環境,說到中國的商業環境,我總是會想到一位朋友的幾句話。
前段時間,入口會搞了一場公開大課。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的一番發言,我至今印象深刻。在歐美,一個事實是,很多大的電商都是傳統的零售巨頭搞的,而中國的電商,幾乎全部是“純電商”——都是互聯網企業搞起來的。他在分析這個原因的時候,認為是因為當互聯網崛起的時候,歐美的傳統零售業巨頭已經走到了天花板,非常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手段來拉動增長,所以這個時候出現了互聯網,他們是積極擁抱的。而中國則不同,2000年前後,互聯網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商業還在草莽階段,發展正強勁,光靠著傳統的那些方式,它已經發展的很快,吃的很飽了,所以對於新興的玩意,他們是一開始“拒絕的”,因此給了互聯網人很多機會,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純電商”。
每次想到這個說法,我總是會下意識想到:這就是中國商業現在的發展階段啊:大開大合,有著無限的屌絲崛起的機會。
比如手機行業,本世紀初,曾經有一股國產手機的熱潮。“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廣告語言猶在耳,但是隨後幾乎全軍覆沒了,一直處在被壓抑的狀態之中。隨著智能手機崛起,諾基亞沒落,手機江湖沈浮動蕩的時候,才給了中國手機機會,如今的手機市場,國產手機已經相當強勢了。
不久前,入口會發起了一個“總編為你寫案例”的活動,接到了很多熱情的企業邀請,找我們為他們梳理轉型案例。團隊因此下到了很多地方企業。
這些地方企業,大都是年營業額在一兩億左右的傳統企業。離開北京,來到地方,一個很顯著的感受就是,熱情。
這是一種傳統企業的熱情。和北京的那些互聯網企業不同。這些傳統企業的老板,大都帶著江湖的豪氣,帶著樸素的熱情,以及敢作敢為的魄力。相比之下會覺得,你一直身處的北京那個互聯網圈子,好像顯得熱情不足,理性有余。
這其實很好理解。之前微信微博傳過一個段子,班上最調皮搗蛋的學生最後成了企業家,學習最好的學生成了高級打工仔。這其實是有著嚴謹的中國社會學邏輯的。調皮搗蛋的孩子大都熱情、沖動,而又善於搞關系,這正是在中國創業的基本要素。但是如今互聯網卻給了高智商的純技術屌絲無限的機會。
每次進入這些傳統的制造企業,我腦子里都會毫無理由地湧現出一行字:熱情的制造。那轟隆隆的廠房,潔凈的廁所,車間、廠房,統一著裝的工人,都在顯示著制造業獨有的執行力。從無到有制造出一部手機、一部電腦,制造是實實在在的,是奇跡。
幾年前,曾經和一位機械制造企業的創始人聊天。他說,對於制造業,很多制造能力都是靠著一點點的改進完成的,是一種積累,還有那些經過嚴謹培訓有著豐富操作經驗的工人。而不是靠著一套套先進的儀器。
上個月,我們去西安采寫案例,那是一個做鎖具的傳統企業,如今開發出了智能鎖,受到了BAT包括京東的熱烈追捧。我們分析他為什麽能夠在這個時代做出智能鎖,最後的結論就是,因為他早期那些失敗的開發智能家居的經歷,因為這個失敗的經歷,他知道了用戶的真需求,並且積累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研究開發人員。失敗也是底蘊。
每次說到這個例子,我總是會想到華為。媒體總是喜歡奇跡,喜歡傳說,但是世間哪里有那麽多的奇跡。今年針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做培訓,我總是說,互聯網轉型不是顛覆而是融合。很多時候,那些有底蘊的制造業看起來轉身雖慢,但是紮實。一個大家不願意承認的事實是,很多時候,商業不是死於慢,而是死於快。
目今的中國手機行業,一個顯著的特征是,幾乎很少有人再講情懷了。
去年還不是這樣,大幅LED屏幕,類似喬布斯的個性穿著,以及煽情到死的文字,幾乎是手機行業的標配。以至於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看到大屏幕上有一行簡潔裝逼文字的時候都要反胃。上個月的消息,華為銷售額已經超越小米,成為第一。上月雙十一有數據,華為的手機在新聞、微博傳播比小米要低不少,但這並不妨礙它在雙十一的突出表現。
這個故事難道不值得大家思考嗎?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王冠雄,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風雨欲來的中美經貿,最壞將會怎樣?
隨著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內閣逐步浮出水面,這個被業內人士稱為是“一群CEO”的組織,在新的一年里無疑將成為全球關註的重點。
身處美洲腹地並擁有狹長海岸線的智利經濟相當依賴國際貿易。正在聖誕休假的智利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菲利普(Felipe Munoz Navia)顯得頗為憂慮,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這些內閣成員或顧問顯示了清晰的反對自由貿易傾向。而他還發現,分別掌管新成立的白宮全國貿易委員會和商務部的彼得(Peter Navarro)和威廉(Wilbur Ross)不僅反對所有的貿易協定,而且還對華態度十分強硬。
“我想中國可能比其他地方都要更強烈地感覺(兩國經貿的)前景暗淡。” 他說。
在中國,多位貿易核心人士都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自己的心情可以用“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容,可以預見的最直接的後果是:2017年的貿易摩擦案件數量以及複雜和困難程度都將迎來高峰。
當不確定的2017年真正來臨,中美雙邊經貿可能遇到的最壞情況到底如何,又該如何應對?這可能是我們真正行動之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被任命為白宮全國貿易委員會主席的“鷹派”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
“CEO內閣”同步引發中美擔憂
從華盛頓到北京,對當選總統特朗普“內閣”的擔憂和質疑聲彼此應和。除了組閣,隨著新一輪人事調整的展開,相當多的美國駐外高層也將迎來新面孔。
數位不願透露姓名、活躍於中美雙邊經貿領域的中方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圈內對特朗普目前的內閣不太熟悉,大部分是“邊緣的人”,沒幾個人和他們打過交道。而且,世界各國對他們的了解“起點都差不多”。
“也許,我們得做好最壞的打算。”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擔任要職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項目部主任尼克·霍普(Nicholas Hope AM)顯得頗為沮喪。
那些憂懼的美國政商界人士說,“不舒服”的感覺在親俄的埃克森美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erson)可能成為國務卿的消息傳來時達到了頂點。蒂勒森曾公開批評國際社會就侵占克里米亞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被提名為國務卿的埃克森美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erson)
活躍於華盛頓政治圈的喬治梅森大學政府學院教授馬克·羅澤爾(Mark Rozell)對第一財經記者不無擔憂地描述,特朗普內閣成員由前任軍官和超級商業富豪組成,這大大出乎公眾的意料。特朗普此前能夠贏得選舉,主要是因為工人群體支持他,但是他的內閣里沒有一個工人群體的代表,反而成了為華爾街代言的內閣。
“這個內閣讓人擔憂的地方不僅僅在於,經營一家大型公司的能力和領導機構的技巧完全不同。” 羅澤爾說,“還在於一些內閣成員本身就與他們將要領導的機構存在不同的理念,目標向左,而另一些成員甚至曾主張要廢除一些聯邦部門。”
尼克·霍普(Nicholas Hope AM)據此認為,從核武器到氣候變化,從對穆斯林政策到貿易體系,目前要預測特朗普政府可能的政策,都還為時過早。“他在任何問題上都缺少連貫性,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等待。”他說。
綜合各方消息之後,一位曾在共和黨任職的人士半開玩笑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也許中國政府得學會如何用做生意的方式來辦外交,“除了無底線,一切都可以商量和交換,最重要的是,要培養交情”。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已在眼前
從“匯率操縱國”到“懲罰性關稅”,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的隔空喊話,總能引起嘩然一片。當他任期即將來臨,各方的評估也在悄然進行。
首當其沖的,就是貿易摩擦的頻率升級。
每天直面各類貿易摩擦糾紛,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用“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公開資料顯示,僅2016年12月以來,他已經就歐盟擬繼續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雙反措施、新西蘭對華鍍鋅板反補貼案、阿根廷對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板等5起反傾銷案、美國對華膠合板反傾銷和反補貼案、歐盟對華耐腐蝕鋼反傾銷案發表了五次談話。
在最近的一次談話中,王賀軍表示,中方對歐盟委員會擬繼續延長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措施表示失望。歐盟應盡快徹底地終止光伏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使光伏市場恢複到正常狀態,真正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王賀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特朗普提出的種種言論以及世界各國缺乏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都讓人擔心,明年形勢將更加嚴峻。在他看來,明年針對中國的鋼鐵過剩產能的討論還將是熱點;而隨著中國向高端產業升級,一些高端產品出口也可能面臨貿易摩擦問題。
這種擔憂,早已傳導到一線企業。創維集團旗下的創維空調總裁肖友元一直密切關註國際市場。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明年政治大環境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但會在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顯現。輪胎、銅管、冰箱、洗衣機這些美國也會制造的產品,中國企業可能會遭遇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
現在,肖友元已經做好了相應的規劃:減少遠期合約規模,控制風險;增加變動調價條款;合約內的業務考慮遠期期貨;做好海外基地布局。
他說自己對2017年和對2011年的感受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在於,2011年是人民幣單向升值,而2017年可能是貶值。這兩個年份,原材料價格都上漲了近10%。前期有很多中國供應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之前就定了價格,現在面臨一個兩難選擇:是否漲價。“不漲價的話可能無法抵消匯率和原材料價格的變動。”他說。
當目光投向日內瓦,多位觀察人士也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目前各方都在等待新任美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曾被特朗普在競選中視為“災難”的WTO已經給特朗普送去了橄欖枝:巴西籍總幹事阿澤維多在社交網站上第一時間發文恭喜特朗普取得勝利,並稱已經準備好和下屆政府合作。但上述人士仍擔心,最壞的可能性是,美國采取行動實質性退出WTO。
“如果(美國)什麽都不幹,其實也和退出差不多了。” 其中一位觀察人士說。
不過,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這把“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利劍,帶來的結果並不一定能實現發起者的初衷。
中美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中美貿易總值為3.08萬億元,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1%。2015年,中國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中國超過加拿大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而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港
王賀軍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一般的規律是,若一國使用貿易措施限制一類產品的進口,會導致該產品的成本上升進而降低它下遊的競爭力,造成相互傷害的後果。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也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在制造業密集的廣東順德,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廚房小家電出口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特朗普上臺後,最先受到沖擊的其實是墨西哥。
他的美國客戶主要在順德地區的家電代工廠下訂單。但在過去幾年,已經有不少美國客戶把產品挪回墨西哥生產。他認為,以後這些產品會不會回流美國,就要看美國本土的競爭力了。而在墨西哥生產的,多數是美國大品牌具有壟斷優勢的產品或者墨西哥相對中國企業更有技術優勢的產品,以及體積比較大、運輸成本較高的產品。
在肖友元看來,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變化帶來的最壞也可能是最好的結果是:促進中國企業被動加速海外布局,收斂惡性競爭,讓市場回歸理性,實現產能在各行業內的優勝劣汰,升級整體的制造業從而提高中國制造業的水平。
雖然菲利普所在的智利與美國貿易高度互補,主要向美國出口自然資源,和美國企業沒有工業產品或是敏感行業的競爭關系,但他卻依然關註並且擔心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哪怕只是發生貿易摩擦。
“這會造成全球貿易下滑,對智利和全世界都不是什麽好事。”他這樣說。
雷軍:小米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拉開陣勢幹五件大事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1月12日上午,在小米公司年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如是說。他身後的屏幕上,是一張雷軍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漫畫形象,旁邊寫著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幹!”

過去一年,對雷軍和小米而言並不輕松。中國手機市場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已將小米推向了一個微妙的位置:在競爭對手的趕超下,小米已經從手機行業的挑戰者,變成了被挑戰的對象。
雷軍在年會演講中把小米的2016年比作“補課元年”。“前幾年我們沖得太快,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所以,我們必須放慢腳步、認真補課,而且早補要比晚補好,文火慢補要比急火猛藥好。”雷軍說。
小米補課背後:透支成長、遭遇缺貨、新零售
不只是小米,“敬畏”、“緊迫感”、“壓力”,似乎是當前手機公司實際操盤者們的共同心態。即使連去年業績快速增長的OPPO、vivo,其負責人也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壓力,犯一次錯可能掉隊,而連續犯錯則可能被洗牌。
在這背後,不過四五年時間,中國手機市場從每年100%的年增長跌落到了現在個位數增長,市場天花板效應逐步出現。與此同時,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又迎來一次洗牌,規模和影響絲毫不弱於當年互聯網公司帶給傳統手機公司的沖擊。國產手機公司,從過去的“中華小酷聯”,變成了現在的華為、OPPO、vivo。
從小米自身的發展情況來看,來自IDC等第三方報告顯示,小米在去年智能手機出貨總量被 華為、OPPO、VIVO等趕超。以去年第二季度為例,IDC 數據稱小米該季度1050萬部的銷量較上年同期的1710萬部暴跌38%。
雷軍在年會演講中坦言,過去一年小米經歷的挑戰讓他難忘。小米過去沖得太快,提前透支了成長型,需要降速調整和補課。
例如,小米起家的電商銷售模式在去年遇到了挑戰。眼下只做電商已經不夠,畢竟電商目前還只占社會零售總額10%,雖然手機市場要好一些,也才20%。因此小米要升級商業模式,要把純線上模式升級到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
同時,小米去年一度遭遇了四個月缺貨。雷軍坦言,手機供應鏈非常複雜,過去幾年小米在這方面積累還是遠遠不夠,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這不是靠過去一年努力就能彌補的。
不過雷軍說,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小米要用技術創新和產品說話 。
他同時匯報了小米過去一年的成績單:在專利方面,小米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項,授權總量已達3612項目,其中涉外專利授權量1767項;線下零售方面,小米之家升級為品牌零售旗艦店。至今已經開通54家,其中上海大悅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鄭州大衛城店年銷售額破億元;國際化方面,小米印度市場全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躋身印度手機市場前三;生態鏈方面,2016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臺智能設備;互聯網收入上,實現了翻番;管理方面, 以手機部為例,管理結構調整後,半年內團隊規模翻番,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研發、供應鏈和品質管理。
找未來:五個戰略和一個小目標
2017年小米怎麽幹?雷軍說,今年,小米要聚焦5大核心戰略和一個小目標。
其中五大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大部分。一個小目標,是指2017年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
雷軍稱,五大戰略中,前三點小米在去年就已經全力投入,並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在新零售上,今年小米計劃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劃開通1000家小米之家。
而在後兩點上,以人工智能為例,AlphaGo去年出人意料地輕松大勝頂尖棋士李世石,最近又套了Master的馬甲60連勝橫掃全部人類高手。雷軍稱,AlphaGo吹響了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生活的號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廣闊前景。
雷軍透露,去年小米人臉檢測新算法在FDDB人臉檢測準確率榜上拿下第一。“當人類信息以指數級別爆發增長時,我們需要有能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為我們提供有力協助,幫助我們讓人類生活更加便捷輕松,這顯然是我們的使命。”
在人工智能之外,金融也是小米今年要拉開陣勢幹的大事。2016年最後幾天,新網銀行成立,小米是第二大股東。除此之外,雷軍稱小米其實已經組建起300多人的團隊,在金融領域已經完成貸款、保險、證券、理財和支付等全領域布局,還拿到多種金融牌照。
這對小米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來的金融都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基礎上。”雷軍預計。
在透露1000億營收目標的同時,雷軍再次強調了小米的更重要的價值觀:真誠和熱愛。他稱新的一年小米要繼續真誠地和粉絲做朋友,這是小米之所以是小米的核心。
以下是雷軍演講實錄:
各位小米的同學們:
大家新年好!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所有小米人來說,正如習總書記在新年致辭中講到的“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難忘的一年。”。
2016年是小米的“補課元年”,我們主動降速調整,依然取得了一系列繼往開來、影響深遠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有6項。
一、堅持技術創新,突破手機高端市場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探索黑科技”是骨子里的追求。2016年,小米5在全球首發四軸光學防抖和3D陶瓷。小米5s在中國首發超感光相機,單位像素面積達到1.55um,還在全球首發無孔式超聲波指紋。年底的小米Note2率先采用雙曲面柔性屏,而小米MIX在全球首發全面屏和全陶瓷機身。
我們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項,授權總量已達3612項目,其中涉外專利授權量1767項。
正是有這些持續的技術創新,我們才能突破並站穩高端手機市場。
二、新零售高歌猛進
2016年我們依然是手機電商之王,天貓“雙十一”四連冠。我們還把小米之家升級為品牌零售旗艦店。至今已經開通54家,開一家火一家,其中上海大悅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鄭州大衛城店年銷售額破億元。今年我們計劃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劃開通1000家小米之家。
三、國際化業務高速增長。
2016年,我們的國際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10月印度市場銷售135萬臺手機,全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成功躋身印度手機市場前三。
四、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整體崛起
2016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臺智能設備。小米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孵化生態。
五、互聯網商業模式得到充分驗證
去年,我們的互聯網收入實現了翻番,國際戰場和生態鏈業務也大獲成功,小米的商業模式已被充分驗證。
六、管理升級、效率提升
以手機部為例,管理結構調整後,半年內團隊規模翻番,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研發、供應鏈和品質管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強化公司治理的信息化,以此為基礎,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
盡管困難很多,我們依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感謝所有小米人的銳意進取和辛勤付出,感謝大家!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取得的成績非凡,而經歷的挑戰則是難忘的。前幾年我們沖得太快,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所以,我們必須放慢腳步、認真補課,而且早補要比晚補好,文火慢補要比急火猛藥好。
小米起家的電商銷售模式也遇到了挑戰。眼下只做電商已經不夠,畢竟電商目前還只占社會零售總額10%,雖然手機市場要好一些,也才20%。小米是一家有雄心的公司,不安於只做一家不錯的電商手機公司,所以要升級商業模式,要把純線上模式升級到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
同時,我們去年遭遇了四個月缺貨,手機供應鏈非常複雜,過去幾年我們在這方面積累還是遠遠不夠,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這不是靠過去一年努力就能彌補的。不過,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用技術創新和產品說話,我們去年比前年強大,今年肯定比去年更強大!
五大核心戰略和一個小目標
2017年怎麽幹?“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幹!”
今年,我們要聚焦5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大部分。
前三點我們在去年就已經全力投入,並取得了階段性的出色成績,在這里我重點說說後兩條。
AlphaGo去年出人意料地輕松大勝頂尖棋士李世石,最近又套了個叫Master的馬甲60連勝橫掃全部人類高手。去年3月我就寫過一篇文章,AlphaGo吹響了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生活的號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廣闊前景。
去年小米人臉檢測新算法在權威的FDDB人臉檢測準確率榜上拿下第一。當人類信息以指數級別爆發增長時,我們需要有能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為我們提供有力協助,幫助我們讓人類生活更加便捷輕松,這顯然是我們的使命。
在人工智能之外,金融也是我們今年要拉開陣勢幹的大事。2016年最後幾天,我們家也開起了銀行。新網銀行成立,我們是第二大股東。除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新聞,我們其實已經組建起300多人的團隊,在金融領域已經完成貸款、保險、證券、理財和支付等全領域布局,還拿到多種金融牌照。
這對小米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來的金融都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基礎上。今天我們還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我們也一樣有這樣的雄心和能力。
說起來還有點小激動。新年里,我們也“定個小目標”——2017年,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
比1000億營收更重要的是價值觀
真誠和熱愛就是小米價值觀。真誠就是踏踏實實用真材實料做品質過硬、價格厚道的產品,和粉絲做朋友,用心傾聽用戶需求;熱愛就是聚攏一批追求極致產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難萬險不回頭,享受創業樂趣。
這是小米之所以是小米的核心。如果不真誠,做事不厚道,再高明的忽悠也長久不了,用戶總會看穿離你而去;如果不熱愛,你肯定沒法堅持創業長跑中孤獨寂寞和玩命死磕中的痛苦,肯定做不出真正讓人感動的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如果自己都不能想享受這個過程,怎麽可能讓用戶享受結果?
其實,我們的真誠與熱愛,已經深刻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深刻影響了幾億人的生活。
回顧小米創業這7年,我們消滅了山寨機,激活整個手機業界的品質提升,硬件生態鏈還提供了一系列世界級產品,提供了數百種優秀的產品,徹底改變了很多行業的面貌。
從小米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懷著一顆成為偉大公司的夢想。相比追求利潤,我相信追求產品體驗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層層加價,我相信真材實料定價厚道終究會更得人心。這註定是一條布滿荊棘的榮譽之路,經得起磨難,受得了委屈,才能奔向我們夢想的星辰大海。
感謝小米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謝你們過去以及將來將要做出的巨大付出。幾十年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把青春與熱血貢獻給了,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事業。
雷軍
2017.1.12
英央行警告在英金融機構:要為脫歐最壞情況做準備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近日緊急致信設在英國的各金融機構,要求在7月14日前提交應對英國脫歐的應急計劃,並呼籲英國同歐盟之間達成相互認可彼此監管規則的全面金融服務協議。
英央行行長卡尼在當地時間4月7日的一場演講中指出,該計劃旨在令在英經營跨國業務的數百家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能夠應對脫歐導致的各種可能性,防止金融穩定受到威脅,未雨綢繆,為包括硬脫歐等有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做準備。
倫敦金融城政策和資源委員會主席包默凱(Mark Boleat)在回複第一財經記者的郵件中稱:“英政府應尋求與歐盟簽訂一份確保市場準入互惠,並盡可能接近我們現有安排的貿易協議。”

英央行行長卡尼
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在上述信函中,英央行指出,英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要與歐盟建立全面的新的貿易關系,且還將在達成協議之後有一段用於過渡的“實施期”,但鑒於最後成果仍存在各種可能性,英央行希望各金融機構可以提早做準備。
卡尼則表示,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如果有所需要,所有公司都可以準備好隨時為全方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急計劃”。
目前,有不少公司在規劃上進展順利,但根據英央行的評估,“各機構之間做出的規劃的水平並不均衡,且在應對最糟狀況方面並沒有進行足夠測試。”
英央行在信函中透露了其認為“最糟結果”的三個情形:包括英國脫歐後未能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英歐沒有就“實施期”達成一致,或英歐未能就相互承認監管標準和金融監管合作等問題達成協議。
英央行強調,“對於那些依靠金融通行證在英國從事業務,或其在英國業務中包含了重要歐洲元素的企業,我們希望其提出涵蓋一系列潛在狀況的、有充分應急能力的計劃,其中也包括對於最不利潛在可能性的分析。”
“金融通行證”是許多金融機構落戶倫敦的重要原因。簡而言之,作為歐盟成員國一員,英國金融城中的金融機構所持有的“金融通行證”可令其在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的運營暢通無阻,然而,英國政府選擇硬脫歐,將令許多以倫敦為歐洲總部的金融機構失去這張“金融通行證”。
此前,英國獵頭公司Morgan McKinley曾發報告指出,根據其對金融業雇員的調查,超過30%的倫敦金融城員工認為其雇主可能在英國脫歐進程完成後撤出倫敦。另據英國市場研究公司Mlex的調查報告,有約13500家企業的業務都同“金融通行證”直接或間接相關,其中包括直接使用該通行證的金融機構和為其服務的第三產業。
目前,因擔心脫歐後在歐盟經營受限,許多在英的大型金融機構已經宣布將工作崗位從英國慢慢移出。
譬如,英國最大的保險社團勞合社宣布將在布魯塞爾建立一個全新子公司,高盛、匯豐等投行也開始將部分業務從倫敦轉向巴黎、法蘭克福等城市,JP摩根有可能轉移4000個左右的職位,匯豐銀行則宣布將1000個投行業務職位從倫敦轉移到巴黎。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工作遷出本身將打擊英國的稅收和經濟增長前景。有分析人士預測,英國脫歐可能令倫敦金融城最高損失23萬個工作崗位,轉出總計1.8萬億歐元資產。
包默凱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是否需要保留“金融通行證”這個問題上,英國政府想知道的是,如果英國脫歐意味著喪失5%的投行工作,也許可以接受,但如果意味著喪失30%的投行工作,這對稅收將產生什麽影響?
“金融和專業服務業是一個強大而可持續經濟的關鍵要素。”包默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我們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282億英鎊,在全國提供了超過220萬個就業崗位,2015年這一行業還為英國貢獻了714億英鎊的稅收。”
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
同時,歐洲其他金融中心開始覬覦倫敦向歐洲分流的業務和將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法國央行名譽行長努瓦耶(Christian Noyer)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就指出,英國脫歐後很可能將失去其“金融通行證”和爭議已久的歐元清算中心,未來倫敦部分金融業務必須轉移到歐盟的其他金融中心。
而卡尼在演講中呼籲其他各國政客不要切斷倫敦同歐洲的來往,應該維持金融市場開放,在銀行業中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
卡尼表示,目前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分岔路口,脫歐在金融服務方面的談判是各主要經濟體是否真心願意建立穩健的全球金融系統的“試金石”。
“其中一條‘高速路’通向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快的可持續增長和更好的風險管理。”卡尼表示,但另一條“低速路”則將導致信任與合作的缺失,中斷資本流動並削弱貿易與創新,這將“不利於所有人,並導致就業減少,增長放緩,國內風險增強”。
卡尼此前就警告,如果倫敦金融城地位被削弱,歐洲其他經濟體同樣會受損害,因為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一半以上股權和債務都是在英國的金融市場上籌集的。
對於英歐談判,包默凱則指出,英國政府恪守承諾在3月底前觸發了《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英政府應尋求與歐盟簽訂一份確保市場準入互惠,並盡可能接近現有安排的貿易協議”。
“政府也必須在談判的早期階段就獲得一項過渡性交易,以便為英國和歐盟的企業與消費者提供保證。”他指出,這將保障跨境貿易在談判期結束後的連續性,並在批準新的合夥協議之前,為雙方提供一座橋梁。
4月外儲三連升站穩三萬億 資本外流“最壞時代”結束
5月7日,央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3萬億美元,較3月底上升204億美元,增幅0.7%,連續第三個月回升。
外匯儲備的連續回升,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的收窄都體現出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趨緩,外匯供需日趨平衡。在不少專家人士看來,跨境資金大幅流出的“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
外儲“三連升”
中國央行公布4月份官方儲備資產,4月外匯儲備30295.3億,預期30200億,前值30091億,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已經連續三個月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周日(5月7日)表示,4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繼續向均衡狀態收斂,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有所上升。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推動了外匯儲備規模的回升。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本月外匯儲備的上升可能是債券資產價格估值的波動、以及債券利息收入等因素有關。簡單估算本月美債估值上升的貢獻約184億美元。
德意誌銀行副行長、北亞地區資本市場總監李民宏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比起去年,今年我國的國際收支的形勢確實好轉了很多。這主要是人民幣貶值的幾個壓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減輕。第一個是強勢美金,現在來看美金沒有那麽強了。第二個導致人民幣壓力的是國內經濟放緩,現在來看,去年國內經濟已經探底了,現在已經在局部回暖,盡管不會回到過去8%以上的高速增長,但是也不會跌破6.5%,至少在未來兩年的窗口里基本是這樣的情形。此外,資本外流還面臨著一個壓力就是海外投資,過去經濟放緩,國內的投資回報率太低,所以很多企業選擇海外投資來滿足需求,當經濟回暖,這方面的壓力也隨之減少。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還在加速,今年5、6月份會繼續討論人民幣是否會納入MSCI指數;此外,彭博已經將國內債券市場納入全球債券指數,花旗、巴克萊也表態接下來有這樣的打算。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又重新回到了國際投資者的視野。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匯率市場化改革對於跨境資金的雙向流動有很大的作用。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2017年年初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速略有回升,一季度經濟增長6.9%,比去年第四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其他各項經濟指標均有所好轉。全球經濟繼續緩慢複蘇,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相對平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受此提振,企業購匯更趨理性,市場主體結匯意願有所增強。
外匯局日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亦顯示,結售匯逆差大幅收窄,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趨緩。
今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409億美元,其中3月逆差116億美元,1月和2月分別是192億和101億美元,逆差規模較此前大幅收窄。2016年四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943億美元,一、二、三季度分別為1248億美元、490億美元和696億美元。這一數據說明我國外匯供求逐步趨向基本平衡。
謝亞軒認為,4月外儲數據再次印證了,央行向外匯市場的供給減少,外匯供需自求平衡。“美聯儲6月加息概率飆升,加息已成定局,然而美元指數維持弱勢,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領先指標招商亞洲新興市場流向指標小幅反彈,預示著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壓力持續緩解。因此,中國資本外流依舊不是影響國內資金面的關鍵因素。”謝亞軒表示。
資本外流“最壞時代”結束
從今年年初,美元指數快速走強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外匯儲備能否守住3萬億關口,令市場憂心忡忡。而如今,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跨境資金大幅流出的“最壞的時代”已告終。
“對於投資者來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資本外流已經是去年的舊的故事;2017年新的故事是,一旦人民幣開始掉頭升值,一旦美元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弱美元周期,出口企業是否做好的外匯風險敞口的管理。”李民宏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記者表示,綜合國內條件來看,過去跨境資金大幅凈流出的階段應該說已經結束了。
在趙慶明看來,當下美元的強勢已經結束,根據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方法,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走弱已經不可能。
“2015年底至今,按照現在的人民幣匯率定價,當美元走強的時候,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略微升值;當美元走弱的時候,人民幣對美元略微走強,對一籃子略微走弱。”趙慶明稱,人民幣對美元一旦穩定或者是升值的話,資本流出的形勢也就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一季度外匯收支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看,美聯儲三次加息的影響是逐步減弱的。
從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至今,美聯儲已加息三次。2015年12月份首次加息時,美元指數在加息前的最高漲幅為7%左右,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響,當年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下降了1838億美元;2016年12月份第二次加息前,加息預期與美國總統大選效應共同推動美元指數最高漲幅為9%左右,當年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下降了1559億美元;今年3月份美聯儲第三次加息前,美元指數最高上升了2.7%,一季度外匯儲備余額略微下降了14億美元,其中,1月份下降123億美元,2、3月份分別上升69億和40億美元。
外匯收支趨於平衡
不過,趙慶明也表示,即便是人民幣對美元不再出現大幅貶值,跨境資金也不太會快速回到過去大幅凈流入的狀態,外匯儲備也不太可能再大幅增長,未來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將保持均衡。
他稱,一方面,從年初1月5日前後,美元指數創了104的新高之後走弱,現在美元指數在99左右,也就是相對年初的高點,貶值了5%左右;但是人民幣對美元只是略有走強,從6.96略微升值到6.89,走強的幅度只有1%左右。按照目前的定價方式,除非美元大跌,人民幣對美元才能有一個可觀的增值。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對於匯率的波動更加適應了,所以資本的流出流入更加均衡。
除此之外,趙慶明認為,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個人的全球資產配置已經開始,還遠未結束,除非人民幣大幅升值,才可能出現資本流向的急轉,這種情況下,資本的流入流出大體平衡,外匯儲備不會出現原來那種大幅增長的情況。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往前看,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我國經濟基本面將進一步發揮穩中向好的基礎性作用,人民幣匯率預期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向均衡方面發展,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趨向穩定。”
寒冬中的網絡小貸:比設想中的最壞還要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7/166172.shtml
寒冬中的網絡小貸:比設想中的最壞還要壞
棱鏡
作者 | 周純
授權轉載 | 棱鏡
寒冬將至,瑟瑟發抖。
這是張超(化名)22日晚間看到那份刷屏的紅頭文件後,腦海中最先蹦出來的詞。
這份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互金整治辦)下發的《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措辭嚴厲地指出,即日起各級小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理由是已批設的部分網絡小貸公司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
作為一家現金貸平臺的運營總監,張超意識到,一直以來他們寄希望於獲得網絡小貸牌照,來躋身合規運營梯隊的願望,徹底幻滅了。
針對網絡小貸和現金貸的監管還在持續,據《棱鏡》獲悉,11月23日上午,央行和銀監會共同主持召開了網絡小貸清理整頓工作會議。從會議釋放的信息來看,雖然不會對網絡小貸及其現金貸業務“一刀切”,但嚴格限制網絡小貸資金來源及業務範圍成大概率事件。
料將嚴苛的現金貸整治文件已經在路上,有人尚在焦急觀望,有人已經開始著手轉型,對於現金貸行業來說,一場“生死劫”即將上演。
一
幾家歡喜幾家愁
僅180余字的紅頭文件,張超反反複複讀了很多遍,他仔細揣摩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誌批示精神”這一句話,再聯想到此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到,由‘人民銀行負責同誌擔任(互金整治辦)組長’,張超得出結論:現金貸的監管力度比他們最壞的設想還要壞。
“現在要麽等死,要麽轉型。”張超對《棱鏡》說道。
在他看來,現金貸頭部企業還有生存的機會,尤其是持牌的企業,但中小平臺的前景難言樂觀。他們已經開始著手向區塊鏈行業轉型,但也深知,區塊鏈的技術門檻很高,因此轉型之路並不輕松。
事實上,幾個月之前,張超所在的平臺曾計劃收購一張網絡小貸牌照,連價格都談妥了,但最終卡在了當地監管對於轉股的限制上,以失敗而告終。“而現在看來,今後想收購小貸牌照只會越來越難。”
華南地區一家現金貸平臺的負責人看到紅頭文件後,第一反應是聯系並購業務部的同事,詢問網絡小貸牌照收購的進度及影響,因為同樣是在幾個月前,他們也啟動了牌照收購事宜。
在得知他們“兩個月前就鎖定了價格”後,該負責人才長舒一口氣,“如果是新的談判,肯定會漲價不少。”
受此影響的還有上市公司,在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通知下發的當天,步森股份(002569.SZ)公告終止參與設立西安星河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新國都(300130.SZ)公告終止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新國都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兩家擬設立的小貸公司註冊資本均為人民幣5000萬元。
與前面兩家現金貸平臺相比,和創金服顯然要幸運得多。早在2015年,他們就抓住時機在江蘇申請了泰州和創互聯網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前後共耗費一年左右的時間。
雖然早早就拿到了“入場券”,但和創金服創始人兼CEO房平對《棱鏡》表示,“現在牌照(價格)問題不是關鍵,關鍵是對現金貸業務的監管政策如何落地,利率、杠桿和資金來源會是重點”。
二
牌照有價無市
據張超透露,幾個月之前,他們談判的牌照價格為1500萬元。
前述華南地區現金貸平臺負責人則告訴《棱鏡》,目前市面上一張網絡小貸牌照要價2000萬元到5000萬元,而他們幾年之前收購的一張普通小貸牌照僅數百萬元。
在限制新批網絡小貸牌照後,正常邏輯是存量牌照會變得囤貨居奇,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然而,業內人士並不這麽認為,他們反而擔憂,一旦有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出臺,手里的牌照會變成一張廢紙。
廣州安易達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徐北則對《棱鏡》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牌照價格全是虛的,因為基本沒有成交的可能。牌照轉讓需要征得當地金融辦的同意,唯一的途徑是收購小貸公司的股東,但網絡小貸公司的股東通常(規模)都很大,此外,小貸股東變更有嚴格的限制和資質要求,和新申請流程基本一致。
徐北表示,目前他還沒有看到過市面上成交的案例。“行內人根本不屑於去聊收購牌照的事。”
據《棱鏡》了解,2016年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局發布了全國首個互聯網小貸管理辦法《廣州民間金融街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辦法(試行)》,其中就有規定,主發起人申請前一個會計年度總資產不低於10億元,原則上主發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其他股東2年內不得轉讓。這大大提高了牌照轉讓的門檻。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國共批準了213家網絡小貸牌照(含已獲地方金融辦批複未開業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記。
此外,從網絡小貸公司成立時間來看,2016年開始網絡小貸牌照數急速增加,2017年呈爆發性增加, 2017年年初至今新設網絡小貸數已達到98家,是2016年全年的1.66倍。
一位業內人士向《棱鏡》表示,網絡小貸牌照興起的軌跡,基本上伴隨著這一輪P2P網貸和現金貸的熱潮。目前頭部互聯網公司基本都布局現金貸業務了,包括比較火的新獨角獸,“只是有些選擇高調上線,有些低調運營,有些還在籌備中(尚未被曝光)。”
三
遲到的監管
從2010年3月浙江杭州批準成立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算起,中國的網絡小貸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但尚未有針對網絡小貸的監管文件出臺。
按照2015年7月十部委聯合下發的 《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網絡借貸劃分為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其中,網絡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
該《指導意見》還明確提出,網絡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絡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
按照2008年5月銀監會出臺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小貸公司的經營範圍被限定在“本省(區、市)的縣域範圍內”,即使到後來這一限制略有突破,但仍然局限在本省範圍。而網絡小貸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早已將業務擴張至全國範圍,顯然已經不適用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規定。
除了前述《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目前小貸行業還沒有一部正式的法規,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後期各省小貸規則的改變,以及網絡小貸的無序發展。
例如,按照最初的指導意見,小貸公司的外部資金只能從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且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但近幾年,各地已經將這一杠桿比例放寬至2到3倍不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曾以中美對比,美國的網貸平臺需要申請了美國30多個州的小貸業務牌照後,方能開展網絡借貸業務,大大提高了從業成本;而在中國,遵循屬地管理的小貸業務,通過互聯網小貸的方式,就可以將業務擴展至全國。在他看來,中國的科技金融業務跨區域、跨行業,風險傳導既快又廣,因為有必要實行牌照管理。
據《棱鏡》查詢,2015年8月國務院法制辦曾公布過一份由央行牽頭起草的《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征求意見稿)》,此外,由銀監會牽頭起草的《小貸公司管理辦法》也曾經征求過各方意見,但均尚未正式出臺。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棱鏡》,由於《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征求意見稿)》遲遲未出,導致銀監會的《小貸公司管理辦法》也一直“難產”。此外,由於近幾年網絡小貸發展得如火如荼,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又在起草針對網絡小貸的監管辦法。“這兩個管理辦法的界限在哪里?”該人士提出疑問。
好在,監管的靴子即將落地。在今年2月份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就指出,通過互聯網開展跨區域經營的小貸業務存在一定風險,建議各地在全國性指導意見和辦法出臺前能夠慎重批設。他還透露,銀監會正在研究網絡小貸相關指導意見,希望能盡快使小貸公司的全國性管理條例或辦法出臺。
而銀監會今年4月份下發的《關於切實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中,《網絡小額貸款管理指導意見》作為銀監會制定類工作項目赫然在列。有市場消息稱,該指導意見有望於近期正式公布。
四
“助貸”模式前景蔔知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國有30家現金貸平臺通過其運營主體公司或其股東持有了35張網絡小貸牌照(含網絡小貸公司直接開展現金貸業務)。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江西和重慶地區。
而更多的未持牌的現金貸平臺,也通過“助貸”等模式,突破資金限制,來做大自身業務。一旦出現風險,將傳導到銀行等資金合作方,這也是監管擔憂的地方。
一家擁有網絡小貸牌照的現金貸平臺高管李文(化名)告訴《棱鏡》,雖然擁有小貸牌照,但他們的資金主要仍來源於城商行,因為對於月成交額超10億元的他們而言,2億元的小貸註冊資本遠不能滿足需求。
據了解,“助貸”模式下,現金貸平臺一頭連接著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資金方,一頭連接著互聯網巨頭等場景方,自己則在中間承擔著風控、風險兜底等角色。據李文介紹,銀行偏好於一些有場景的資產,對於逾期較低的優質資產,目前銀行給出的資金成本在10%左右。
但他也坦言,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資金成本也在攀升。去年尚不到10%,今年已經上漲到10%—12%,加上通道費、手續費這些成本,目前現金貸平臺的綜合成本普遍在15%左右。
對於未來放貸利率不得超過36%的限制,李文心里已有預期。雖然對於多數年化利率超過100%甚至更高的現金貸平臺,尤其是payday loan(發薪日貸款)平臺而言,在現階段將利率陡降至36%無異於被判死刑。但在李文看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出路。
他向《棱鏡》介紹,無外乎兩個辦法:一是選擇和有流量場景的互聯網平臺合作,能大幅降低獲客成本,從而降低利率;二是轉型做相對大額、長期的產品。
李文最擔心的,是監管是否會叫停“助貸”模式,重新規範網絡小貸的資金來源。從近期監管風向來看,他明顯感覺到銀行對於資金合作正逐步收緊,就在近期,一家合作多年的城商行就終止了與他們的合作。
此外,《棱鏡》從北京一家大型現金貸平臺了解到,在近期趣店引發現金貸輿論風波後,他們原本準備簽約資金合作的兩家銀行也臨時變卦,“對方讓我們反複說明跟趣店模式的不同,態度明顯更加謹慎了。”
“助貸”一詞最早由保羅希爾提出,他創建的中安信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合作銀行共同開發了“貸款銀行+助貸機構”的微貸款業務模式,其目的是解決小貸公司自身資本金受限的問題。中安信業第一家由深圳市政府及監管部門批準的小額貸款試點公司。
在前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看來,目前跟銀行有資金合作的傳統小貸公司,都是當地相對優秀的小貸公司,如果監管層因為網貸平臺濫用助貸模式而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會殃及池魚,對正常經營的小貸平臺的影響會“非常非常大”。
因此,他建議,應該先對“助貸”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再去界定助貸模式里涉及哪些金融機構,以及分別采取什麽樣的監管措施。
[本文由棱鏡(ID:lengjing_qqfinance)授權發布,作者周純。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互聯網金融
贊(...)
分享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