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家看淡鎊滙 料未屆撈底時

1 : GS(14)@2016-07-06 08:07:52

■王良享認為,英鎊未來半年沽壓頗大。 資料圖片


【本報訊】脫歐過後,如何買賣日圓及英鎊?英國脫歐餘震不斷,英鎊昨日再急瀉,多位專家認為英鎊兌港元中期勢跌穿「10算」關至9.75。至於日圓去向,他們認為因環球充斥許多不明朗因素,日圓強勢料延續,惟每百日圓兌港元難漲破7.8水平。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英鎊未來半年沽壓頗大,因脫歐或拖累英國經濟增長。王良享料,英鎊兌美元今年年底見1.25(即兌港元為9.75)。東亞銀行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稱,由於英國經濟前景暗淡,加上英倫銀行可能減息及加碼量寬,英鎊兌美元中期料反覆下試1.25。她還指,若英鎊現反彈,其兌美元可彈至1.38至1.4,而該水平存有相當大阻力,乃投資者高沽機會。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稱,由於蘇格蘭或重啟獨立公投,及英國面臨歐盟經濟打壓等因素,英鎊前景續黯淡,其兌美元不久將來或見1.25。




日圓可待回軟才買入

至於日圓前景,王良享表示日圓將維持強勢,但走強幅度料有限,因當美元兌日圓跌破100關至97、98水平,日本央行勢出手干預滙市或透過減息深化負利率政策。賴春梅稱,日圓短期仍受避險情緒支持。就中期走勢而言,她指當市場消化脫歐因素後,市場焦點轉移至日本經濟疲弱及日央行擬加碼量寬等因素,日圓中期存下行壓力,美元兌日圓或見107。溫灼培則指出,由於英國脫歐洐生不少政治的風險,例如歐盟恐解體,日圓於此政治環境中勢必維持強勢。「直至明年3月,荷蘭大選啟示歐盟不會解體,日圓才能回軟」。至於港人何時兌換英鎊,賴春梅稱若是留學及旅遊需要,現水平可分階段買入英鎊。若是投資,她建議投資者不妨待英鎊進一步回軟才吸納。至於兌換日圓策略,賴春梅表示,如果市民要去日本旅行,但仍未決定出發日期,可待日圓稍回軟才買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6/19683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38

財經評論:愛撈底之羊群心理

1 : GS(14)@2016-07-09 06:33:42

樓價突然轉向,匪夷所思。今年初樓市一沉百踩,不少樓市專家斷定樓價跌兩、三成肯定冇走雞。勢估不到,就算經濟唱到幾差,銅鑼灣通街吉舖,深井豪景花園貨尾都沽清,樓市總打不死。港人喜歡排隊,撈底的羊群心理造就樓價回升。港人仍很有錢,只等跌市,當掃晒平貨後,再等下次跌浪。經濟差,樓市不一定差,聽落荒謬。事實上,二手樓反彈,新盤貨尾清袋,為樓市反彈訊號。做地產版記者,走在樓市最前線,每日問地產代理成交是例行公事。成交多與少,最能感受樓市氣氛。但近日所感受的,是二手樓旺不夠一個月,成交又再拍「拍烏蠅」。近兩日打去問,地產經紀的答案都是「冇呀冇呀今日,靜到死呀」。靜到死的原因,離離去去又是同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政府一日不撤回樓市辣招(SSD),二手供應被鎖死。樓價回升,是急跌後的正常反應。每次樓市調整周期,升跌也好,中間總有波幅。畢竟樓價已調整大半年,總有趁低吸納的購買力。除了傳媒,地產代理也開始唱好樓市。因此可預期二手樓價會出現乾升,但不要期望大反彈。除了政府擺明要樓價跌,地產商是小業主最大敵人。未來三至四年多達9萬伙一手樓供應。近期新盤進入促銷狀態,挾大量優惠及高按揭成數,已賣贏二手樓幾條街。二手業主唯一優勢就是息口低,有防守本錢。市場最關心樓價何時見底回升,既然樓市專家信不過,明明話跌兩、三成,但樓價跌一成已反彈。連專家都開始轉軚,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不如信自己。嘉湖山莊業主林太今年初一句「樓市專家食屎啦」,今日完全應景。記者:朱連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7/196844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859

嘉御山「撈底王」勁賺七成

1 : GS(14)@2016-07-09 06:43:44

【本報訊】大圍嘉御山有「撈底貨」勁賺72%。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座高層A室,實用1,380方呎,單位四度轉手,第一手是由發展商07年以2,379萬元賣出,買家撻定;09年減18%至1,955萬元重售,2012年再以1,200萬元轉手,勁蝕755萬元,呎價僅8,696元。這位「撈底」買家近日以2,068萬元沽貨,勁賺868萬元,4年升72%,堪稱「撈底王」,成嘉御山最大宗賺錢個案。大埔溋玥.天賦海灣劈價賣出。消息指,15座高層D室,實用1,053方呎,剛售1,043萬元,原業主2012年以1,120萬元買入,連使費蝕約130萬元。



Avery劏房蝕本價330萬拍賣

九龍城樓盤The Avery,驚見首間劏房以蝕本價拍賣,為低層C室連平台開放式單位,實用186方呎,環亞本月17日拍賣,底價330萬元,業主2013年以373萬元向信置(083)一手買入,呎價達2萬元,現低開11%。單位連租約出售,收租1.1萬元。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單位於去年2月曾借二按,涉貸款55萬元。西營盤薈臻低層D室連平台單位,實用311方呎,同日翻拍,底價由680萬元減至598萬元,較業主4年前買入價842.7萬元低近三成拍賣。紅磡黃埔花園11期5座低層D室銀主盤,實用639方呎,今年兩度流拍後,底價由690萬元降至608萬元,較中銀網上估值達790萬元,低22%。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8/196862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950

投資精靈﹕濠賭股撈底 金沙銀娛較值博

1 : GS(14)@2016-08-09 06:40:50

【明報專訊】近年濠賭股紛紛部署加強非博彩元素吸客及擴濶收入來源,其中相對取地面積較細的澳博(0880),既需要在有限空間去增加非博彩元素,獲批動工時間亦較對手較遲,以致近年股價跑輸;投資者要選擇濠賭股「撈底」,似乎仍以金沙中國(1928)及銀娛(0027)較理想。

澳博非博彩元素較少

觀乎六大牌主,酒店營運在非博彩元素方面,佔成主要部分。強如以非博彩收入渠道最多元化的金沙及新濠博亞,酒店營運往往佔非博彩收入逾四成之譜。澳博更因為在經營非博彩項目主要元素的土地方面較其他同業為少,需要在新項目上葡京方面,盡用有限空間去建高項目,增加營運空間,亦以時裝品牌及設計師概念將旗下酒店包裝。短期內其亦透過結束部分營運欠佳的衛星場、提高直播機及自動化、增加新舊項目的行人連接變相提高營運面積去改善效率,以及趕在年底前將正改建中的回力娛樂場,增加商場營運面積在人流較多的外港碼頭一區吸客,以至向來相對較穩健的財政狀况補救。

隨着業界正朝向擴大非博彩收入渠道,澳門旅遊業議會理事長胡景光認為,隨着那些舊有賭場酒店相繼投資做好裝修,並願意作價格調整者,他不擔心沒有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27&issue=201608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880

湯文亮﹕摸底容易撈底難

1 : GS(14)@2016-09-29 07:52:37

【明報專訊】最近,因為政府同鄉紳摸底,搞到滿城風雨,現在真相漸漸露出來,引述姚松炎所講,在橫洲事件,就是鄉紳在賠償上要價太高,大約五倍高於市價。老實說,政府庫房充裕,大可以滿足鄉紳的要求,不過,當真相被發掘出來之後,政府立刻會畀人質疑是否官紳勾結,負責的官員,即使是特首都要落鑊,今次CY一句「粒粒皆辛苦」,為他贏得不少分數,由摸底變成撈底,這並不是當初那些想藉橫洲事件將CY拉下馬的人始料所及,想靠害反而幫助了CY。

「粒粒皆辛苦」為CY加分

在去年,我發表了「細價樓爆煲論」,勸喻實力不足的年輕人不要勉強上車,更加不要向財務公司借錢上車,我知道亦有不少年輕人暫緩置業計劃,所以,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在樓市形勢逆轉時提醒,那些曾經打算買樓的年輕人,在農曆新年過後,我發覺不少內地人士藉國家去庫存計劃將手上部分物業賣走,轉移到香港買樓,我知道之後,就撰文話如果啱價就可以買樓,但我的言論又與主流不相符。

撈底乃將認知變實際行動

當時,業界有人話樓市即將進入蕭條時期,樓價將會下跌三成,有人以此理據反駁我話啱價是可以買樓的言論,他們坦言要等樓價最少下跌三成才買,在物業投資界,他們這種行為叫撈底,是很難做到,可能只是會出現一個短時間,要非常有經驗的人才可以把握到撈底機會,對於一個打算上車的人,的確很難捕捉得到。

唔好講樓市,即使股市亦非常困難,因為無論股市樓市,當下跌到最低位的時候,市場上的形勢一定很壞,打算撈底的人,唔將手上資產出售,已經算贏,還要增加投資,非要有鋼鐵般意志力不可,總之,摸底容易撈底難,因為摸底只不過是了解,撈底就是要執行。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8&issue=2016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89

黃國英:難再有股災 急跌應撈底

1 : GS(14)@2016-10-17 08:00:28

【明報專訊】現今市場中,指數其實已經不可以反映真實的市況。每每指數大跌逾千點,但有實力的股份卻可紋風不動。因此如單看指數,是可以令投資者心膽俱裂,但大多數的投資者其實只是在買賣股票以賺取差價而已,因此指數根本和手上的資產有點風馬牛不及。歲月詩不盡江南的粉牆黛瓦,光陰唱不完燕北的秋水長天,正是你有你跌,我有我升,各自有自己的一片獨立天地。

內房股走勢確實不佳,調控又好像勢兇夾狠,適時地隔岸觀火,犯不着拚死一戰,無疑是明哲保身之道。市場仍是板塊輪動,精明的投資者自會擇肥而噬,各取所需,不會因為指數波動而驚惶失措,起落平常事,得失寸心知,散戶如盲目衝動,就會成為羊群效應中被宰的羔羊,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因此慎謀能斷、戒急用忍,是現在市場中的生存之道。

沒騰訊阿里可趁機買

美國的生物科技股正被洗倉,科網股卻儼然變成資金避難所,成為市場中穩定的一群。市場預期息口趨升,因此公用股、包裝食品股就變成有點無路可逃。表面上,現在的股票,真是送給你也不會要,但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現在正是長線投資者入市的時機!現在的買家,都是實力的一群!這是市場中週而復始的現象,其實是見怪不怪的。為何買樓會發達?買股票就不會發達?原因就是股票買賣太容易,一念之間,就會正反互易。市場中的氣氛令投資者不斷作出決定,決定中必然有一部分會出錯,就能影響整體的盈利。買樓就因為轉身不易而會減少了無謂的悖動,因而就有了長遠的勝機!市場中的強者,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間商業王國,現在正是適時而動之機。沒有騰訊(0700)的,可以買點騰訊;沒有阿里巴巴的,可以買點阿里巴巴。現在正是聞風歸附的大好時機!

以往投資操作講求順勢而行,現今已告改弦易轍。以往指數下挫了逾千點,投資者才會認為是走勢確認,進而大舉跟沽;但現今是跌了逾千點時,原來早已是過了「驚」的時候,反而是應該變成「不驚」!而應該謀定而動,在尋找人棄我取的機會!

現在市況波動頻仍,普通投資者是極難貼市追蹤的,如市況波動3%就要轉身避險,其實是非常人可以做到,兼且加上操作支出,可以說是穩賠不賺!兼且精神壓力奇大,實在是不應為之!投資者若明乎所以,買入科網股或商業王國股,穩守坐盤,就不用擔驚受怕,假以時日,就有穩定而可觀的回報,這其實是很顯淺的基本投資原理,只是投資者總喜歡捨本逐末,向高難度挑戰,結果總是「執了粒芝麻,掉了個西瓜」!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雖觸動人心,但卻不會令你有實質的進帳!孰得孰失?自有能明辨之者!

市場高手林立 打「天才波」九死一生

大部分投資者都沒有把股票操作當成是一項運動來看。每次下場,總是去打「天才波」!都以為自己和天王巨星是可以比肩並首,而不自知自己能力的不足!市場中的贏家都是身經百戰的沙場慣將,投資市場中總是零和遊戲,換句話說,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經常的操練、沒有不懈的努力、沒有正確的觀念、沒有強悍的意志、沒有適當的部署,在市場中,可以說是九死一生!盈利並非必然、失敗卻是常態!妄圖心存僥倖,以為鴻鵠將至的,結果成為市場炮灰,屢見不爽。

香港市場在過去20年已有長足發展,雖仍有不足,但受惠於中國的發展,市值已今非昔比。同時間市場中的投資者,亦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現今強手林立,投資者以為胡亂入市即有盈利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沒有虛心學習的態度、沒有充足的市場理解、沒有適當的資訊數據,就妄圖火中取栗,其實無異與虎謀皮!為什麼從前容易發生股災現在卻難得一見?就是因為現在市場中的投資者已比以往有長足的進步!水準比以往有所提高!因此如果自己在市場中準備不足,就很容易給比了下去。比了下去代表什麼?不說也可以自明瞭罷!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62&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30

劉思明﹕配合資金撈底 博反彈留意成交

1 : GS(14)@2017-04-22 10:13:40

【明報專訊】港股跌勢未止,恒指下試3月份低位,國指更失守萬點關口,惟個別熱炒的股份低位現強勁反彈,有資金入市撈底,若要博反彈,須留意成交。

恒指昨低開48點向下,早段最多跌200點、低見23,723點反覆回升,收市報23,825點,跌98點或0.41%;國指相若跌0.60%。大市成交722億元,低於60天平均半成,成交偏淡。國指失守10000點關口,短線超賣或有反彈,惟料20天線約10200點已有較大阻力,而隨着走勢進一步轉差,後市仍有機會下試9700點甚至9500點水平。

科技器材軟件服務逆市做好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30比70,跌逾3%佔下跌股份半成多;大市普遍下跌,但仍未見有拋售情况;陽燭對陰燭為38比62,低位有買盤支持。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八成下跌,其中油氣及相關跌1.7%,表現已經最差,沒有行業有明顯沽壓。

科技器材、軟件服務逆市做好,各有約七成股份上升,升勢較為全面,前者具資金配合向上。蘋果公司或於iPhone系列面世10周年推出紀念版手機,瑞聲(2018)急升半成創新高;其他消費電子股如比亞迪電子(0285)、偉易達(0303)、中興通訊(0763)買盤相對積極,成交比率(昨天相對60天平均成交額)上升。相反,軟件股除了投機味較濃的雲遊(0484)動力及成交較強外,其他交投一般。

鞍鋼留意降軌阻力

雄安概念、基建建材、金屬礦石及重型機械等回吐後出現強勁反彈,金隅(2009)、天津創業環保(1065)量價齊升。馬鋼(0323)、鞍鋼(0347)、中鋁(2600)、中材(1893)、中建材(3323)低位反彈逾4%收市,惟當中只有鞍鋼有資金追捧。鞍鋼博反彈要留意降軌阻力(詳看《技術取勝》)。

兗煤短線6.4元吸納

重型機械股中聯重科(1157)、重汽(3808)急跌後反彈,反而之前具抗跌力的龍工(3339)卻擴大跌幅,收市跌一成。煤股情况相似,走勢偏強的兗煤(1171)昨捱沽,惟即市在低位已找到支持,短線可於6.4元吸納,並設低收於6元止蝕。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97&issue=20170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75

跌1%撈底尚早

1 : GS(14)@2017-06-17 12:35:54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決定加息0.25厘,理論上,地產股及收息股對加息最敏感,不過,昨日恒指成分股中,本地地產及收息股面對的沽壓並不強,收息股中電(0002)還逆市上升。

本地地產股沽壓不強,相信是因為許多投資者仍在觀望這次加息對本地樓價影響有多大,料很快就有答案。新地(0016)在元朗有一個新盤即將推出,如果銷情理想,預料地產股又會回升了。

可趁低買入銀行股

收息股的抗跌能力更強,美國雖然加息,但香港所有銀行不會加儲蓄戶口的利率,錢放在銀行一樣無息或只收微不足道的息率,因此不會影響買股收息的吸引力,更何况,數隻優質的收息股前途無限好,盈利增長空間大,吸引力很強,這幾隻收息股已經成為今年的強勢股,這包括港鐵(0066)、中電及領展(0823)。

昨日的跌勢相當全面,這包括銀行股,理論上,加息有助銀行息差擴闊,可以賺取更高的利潤,但是昨日銀行股也全面下跌,這應該是可以趁低買入的股份,只不過昨日的跌幅也不算多,有沒有撈底的誘因也說不準。昨日一早,股市開市不久,馬上有記者打電話給我,問我有什麼板塊可撈底,我的答案是恒指只下跌1%,撈什麼底?收市時,恒生銀行(0011)只跌0.06%、東亞銀行(0023)跌0.45%、中銀香港(2388)跌0.72%,跌幅都很小,並沒有撈底的誘因。

九七後息跌樓價跌 難與現况相比

昨日,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以1997年的樓市與利率水平與目前的情况比較,1997年與目前的樓價都是創新高,1997年樓價由高峰下跌時,利率也跟着下跌,由高峰期的10厘以上跌至2厘、3厘,不過目前的利率仍處超低水平,將來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如果樓價下跌再加上利率上升,壓力會更大。

陳德霖的勸告是值得參考的,不過他所提的事實又使到我們懷疑利率對樓價的影響力有多大,以1997年至2003年為例,正如陳德霖所說的,利率是下跌的,但是樓價也下跌,可見,當年樓價的下跌不是因為利率上升而下跌,當時利率下跌也無法支撐樓價,跌市肯定另有原因,因此,目前香港樓價會不會下跌,就得看當年使到樓價下跌的因素會不會再重現。

影響樓市的因素是相當複雜的,絕對不是單一因素可改變樓價、利率、供應、需求、經濟環境、股市表現等,都會影響樓價。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67&issue=20170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54

政策利好內房 中金:趁調整撈底

1 : GS(14)@2018-01-02 00:07:11

【明報專訊】內房股沉靜多月,去年底再掀炒風,全賴元旦假期前召開的住建部工作會議為2018年樓市政策定調,繼續鼓勵剛需、去庫存等。中金表示,去年熱點城市調控對部分剛需、改善性住房存在「誤傷」,但住建部明確今年調控將更精細等,該行認為H股內房調整接近尾聲,建議撈底。

上月住建部工作會議除了要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外,亦再次強調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做好三、四線城市縣城去庫存,以及推進新一輪棚改等,再次引發市場關注正面政策可利好明年樓市需求。

衛星城市庫存低於一二線城市

中金指出,首套房貸款利率因按揭額度不足已較基準利率普遍上浮一成,與政策初衷相違,未來不排除人行窗口修正的可能。三、四線城市平均庫存已至歷史新低,當前開工未售庫存只為約14個月,低於2009年水平。不過,包括核心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市庫存已低於一、二線﹔然而部分中西部三、四線市和縣城庫存高企,料這批城市將成今年去庫存重心,故判斷三、四線城市銷售量不會顯著下降,料按年僅跌5%。而且棚改規模企穩在580萬套,均為銷售及投資端提供支持。該行認為H股內房調整接近尾聲,建議撈底,推薦中海外(0688)、龍湖(0960)、禹洲(1628)及合景泰富(1813)。

碧桂園去年銷售額5500億冠內房

德銀指,支持剛需、改善需求的政策正面,棚改規模580萬套較市場預期的500萬套為多,該行預期在次級城市布局較大的發展商將受惠。上述政策或為今年整體樓市需求帶來支持,預期利好開發商股價。基於對2017/18年強勁銷售及盈利上升的預期下,加上開發商2018年或有更進取的銷售指引,該行預期內房板塊將反彈。

內地CRIC研究中心公布2017年內房銷售排名,碧桂園(2007)以合約銷售5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榜首、去年受股權爭奪戰影響的萬科(2002)反超恒大(3333),以5239億元居次,恒大以5131.6億元排名第三。若按合約銷售的權益金額計,則排名大換位。恒大以4880.2億元排榜首、碧桂園以3961億元居次、萬科以3772億元排第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69&issue=20180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40

盧志威﹕環球進加息周期 美房託公用股未宜撈底

1 : GS(14)@2018-01-15 02:26:20

【明報專訊】美股連升多日,情况十分超買,只是要談論見頂,似乎言之過早,因為市場仍然有熱炒的板塊,例如攝影器材生產商柯達(Kodak),也宣布本月底推出虛擬貨幣「柯達幣」(KodakCoin),刺激股價最多升近140%,由於仍然有熱炒股,即是市場仍然有購買力,只是資金輪動,要找到合適的板塊和公司持貨。

目前的強勢板塊,仍然是消費、資源、科技為主,其中汽車股及石油設備股有轉強之勢,但是部分零售股,因為12月的數據差於預期,故此有急速的調整,整體格局,似乎中期仍然向好,只是短線升幅過大,可能需調整,或是高位進行整固,暫時可以觀望,待情况有變才作應對。

日央行突減買債 美長債急跌

論弱中之弱,可以數美國的房託及公用股,前晚美國30年長債急跌,新舊兩位債王同時宣布美國長債的牛市終結,原因是日本央行宣布削減部分長期國債的購債規模,這個消息在之前的央行報告或言論中沒有任何預示,故此市場的反應甚大,認為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回歸正常。

短期「收水」勢帶來震盪

短期來說,「收水」必定會帶來震盪,2018年環球將會進入加息周期;到底是經濟增長快,還是收水速度快,將會成為股市可否再創新高的關鍵。

由於頭幾個交易日的升幅過大,就算看好後市,也應該暫緩高追,耐心等候,尤其是弱透的美國房託及公用股,更應該小心,不宜太早撈底。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75&issue=2018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