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們去大陸,就像在國外賣中國菜

 

2011-3-21  TCM




華南金控副董事長、華銀董事長林 明成,是目前公股行庫中任期最長的銀行董事長,對台灣銀行業十年浮沉,感受深刻。他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強調,台灣銀行業現在握有大中華發展、升息 和體質改善三大優勢,「未來黃金的十年,應該是在金融業。」以下是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過去三、四年,很多外商銀行已經插旗大陸市場,台灣銀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對台商……我們比外資、陸資跟港資更清楚

林明成答(以下簡稱答):華南的香港分行是台資銀行裡面最早的第一家,這二十年來,台商到大陸投資加起來將近五萬家,與我們往來的有一萬五千家。還沒登陸 前,他們都經過香港、再經過海外分行(OBU),來做業務的結算,已經占了總行業務裡面二十個百分點左右。

登陸最大的利基點,是台商的母公司跟我們有多年往來,我們對他們的認識,比外資、陸資跟港資更清楚,很多信用調查、額度調撥,都可以共用,彈性很大;這是 我們跟外資、港資、陸資銀行不一樣的地方。

其次,台資銀行的利率不會比別人拿得更多,並且服務又周到。這種情況,就像到一個國家,那?堻ㄛO做一些外國菜,就是沒有中國菜,可是一大堆的中國人在那 邊,我們今天有一家中國菜到那邊,你想想看他們會不會來啊?應該會來吧!所以我對台灣銀行業登陸前景一片看好。

問:相較於彰化銀行的分行設在昆山,第一銀行設在上海,為何華南銀行要將第一家登陸分行設在珠三角流域的深圳?

答:從競爭角度來看,的確因為有台灣銀行業過度競爭的前車之鑑,所以我們避開長江三角洲,選擇珠江三角洲的深圳。

再看台商發展面,五萬家(指大陸台商)其中約兩萬家左右在珠江三角洲,其中深圳中小企業最多,過去華南銀行香港分行一萬五千個客戶群,大多數集中在珠江三 角洲一帶,加上深圳辦事處在成立分行之前,已經待了七、八年,潛在客戶將近有一千七百家左右,等於我們掌握了將近兩萬台商。

根據這兩點,未來我們在業務面的設定是,深圳分行做以人民幣為主的業務,香港分行承做外幣為主、人民幣為輔的業務,兩個分行相互交叉來服務台商。

問:分行成立後的目標第一年要衝獲利,第二年以後的策略?

答:第二年一方面衝人民幣存款,把放款量衝大,第二個就是跟大陸的銀行有好的往來,拆借才會順利。所以我們對大陸的大型國有銀行、商業銀行簽MOU,未來 還會簽兩、三家。

國有銀行之外,同時布局城市銀行,與福建海峽銀行簽有合作協議。會選福建,理由跟深圳一樣,台商很多,廈門有台商企業三千三百家,福州也有三千家左右。我 們打算從點到面,先從廣東再到福建慢慢擴張,人力資源調度也比較容易。

再拉高到整個區域來看,銀行現在都是規畫整個大中華經濟區,大陸能夠成長,台灣也相對能成長;並且利率,也從谷底漸漸往上升;風險控管方面,我們歷經這十 年來各種的風暴,已經經驗很多,可以做一個優質的風控的銀行。在這幾個要素之下呢,未來黃金的十年,應該是在金融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8

“蒜你狠”發威價格大漲 種蒜者和囤蒜者卻說“像在賭博”

近日,大蒜價格又一輪上漲,再次讓這個餐桌上的大眾食材,成了“高價貨”。和之前類似,這輪的“蒜你狠”,一時間引發廣泛關註及討論。為此,新華社記者走訪河南、北京多地田間、菜市場,聽聽在這輪“漲價潮”中,種蒜者、囤蒜者、賣蒜者、買蒜者都怎麽說。

種蒜者說:“靠種大蒜賺錢,基本看運氣”

記者采訪了不少種蒜者。王西賢是來自河南省中牟縣的農民,2011年開始種大蒜,每畝地投入3000元買種子、化肥,剛開始收入不高。2015年他種了4畝大蒜,到今年收獲時收入不錯,所以2016年又增種了3畝大蒜,期待明年能有更好收成。

王西賢說:“種蒜比較辛苦,收的時候一棵一棵挖,很耗人力,賺的是個辛苦錢。蒜價的漲跌我一直看不透,感覺跟賭博差不多,明年價格也不知道會咋樣,只能聽天由命了。”

河南省中牟縣冷藏保鮮協會會長劉少臣分析認為,由於冬天嚴寒,2015年種的大蒜減產15%,加上當年大蒜播種面積減少10%,造成今年中牟的大蒜批發價格從每斤3.7元開始一路上漲,漲到每斤5元以上,個別的能漲到每斤6元。而農民看到大蒜價格上漲,將手里的一部分大蒜留做了蒜種,這就再次推高了蒜價。

囤蒜者說:“風險太高,準備轉行”

價格上漲,囤蒜到底還賺不賺錢?近幾年,一些地方的囤蒜大戶掙了些錢,買了新車,建了新冷庫。河南一不願具名的囤蒜大戶透露,因為擔心大蒜行情漲跌不穩定,怕賠錢,其今年開始不再囤蒜,轉行做綠化工程了,“相對就比較牢靠、穩定。”

3年前專門將冷庫出租給囤蒜人、靠收取租金賺錢的中牟人黃興奇,如今也開始幹起了大蒜收購。不過,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囤蒜也賺了一些錢,但感覺風險還是太高,又準備轉行,“一些本地人貸款炒蒜,就像賭博一樣。做大蒜生意的人都是‘碰點兒’,誰也弄不準。”

對於目前大蒜市場的狀況,劉少臣分析指出,大蒜價格主要靠市場來調節,一方面市場上有大戶“炒蒜、攪局”,另一方面小戶在“上漲行情”影響下惜售。其實,“囤大蒜的人‘今年虧、明年賺’,總體上真正賺錢的只有20%左右,看不準行情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賣蒜者說:“價格‘水漲船高’,也賺不了多少”

在北京多個菜市場、超市,記者發現大蒜價格達到每斤10元左右。

在北京朝陽區的一家新發地菜籃子社區服務店里,大蒜價格為每斤10.8元。該店店長王先生介紹,大蒜的進價兩個月前還是每斤6塊多,現在已漲到了9塊多。“尤其,一個星期前價格漲得特別快,光一個星期就漲了2塊。”不過,他說,由於大蒜屬於調味品,不像其他蔬菜是“剛需”,目前店里的進貨量沒怎麽變,消費者的購買量也變化不太大。

“現在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我們賣10塊多,其實利潤也就是10%不到。”王先生說。

北京另一家直供果蔬批發零售的一體店里,大蒜價格為每斤9.5元。記者逗留近半個小時,發現店里買蒜的人很少,偶爾挑選大蒜的消費者最後也就只買了一兩頭蒜。徐大姐在店里當售貨員很長時間,她介紹道,店里大概每兩天會進一次大蒜,每次進100斤左右,但每天賣得也不多。

買蒜者說:“漲得多,只能買少點”

那麽,消費者是否願意為這一輪大蒜的“漲價”買單?至少在北京,記者發現不少買蒜的都“嫌貴”。

年過六旬的北京市民田大爺,正在一家社區服務店挑選大蒜。經常買菜的他介紹,對於他們家而言,大蒜就是調味品,平時買得不太多,偶爾買一次,基本也就是一兩頭。田大爺說,去年大蒜大概就是每斤5元,現在價格跟去年同期相比,貴了一倍。“這段時間漲得很快,我一個月前買的時候還是7、8塊一斤,這之後會不會便宜點還不好說了。”

北京市民趙大娘則說:“現在大蒜都貴得離譜了……兩三年前,大蒜最便宜的時候一斤1、2元就能買到,今年開始漲得厲害,上半年就已經幾塊錢一斤了,尤其近來這個月漲得特別快。”

趙大娘告訴記者,往年她經常買大蒜,而且每次一買就是一、兩斤,現在也就偶爾買點,買一次差不多夠吃一、兩頓就行。“現在價格漲這麽多,我也只好少買一點了,沒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