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局】初企Springpad:輸在沒有Pinterest的運氣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9/144510.html失敗。
這是商界的熱門話題,但人們討論的大多是失敗如何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很多時候,成功和失敗的差距不在於創始人夠不夠牛,不在於工程師的名聲夠不夠響,也不在於有沒有好的顧問。很可能,取決於進軍市場的時機(不是越早越好),簡單點說,看你的運氣如何。
初企Springpad就是個典型例子。它成立於2008年,一度被認為能與筆記軟件Evernote一較高下。然而,光有好的產品遠遠不夠。由於該公司沒有好的盈利方式——雖然他們已經盡力,也有傳言稱亞馬遜和谷歌要收購該公司——公司無法正常運轉。6月25日,Springpad關門大吉。
Springpad是一款管理應用,可用於菜單、電影、房屋修葺、室內設計等方面,功能和Pinterest幾乎完全一樣,但它比Pinterest上市的時間早兩年。產品的核心功能是收藏商品,以便用戶以後購買。但是,2008年這款應用上市時,手機應用的黃金時期還沒到。等Springpad公司意識到Pinterest在山寨他們的時候,為時已晚。更糟糕的是,他們甚至不知道該怎樣從自己提供的免費服務中盈利。
「我們的產品很棒,」Springpad的創始人之一傑夫·簡納(Jeff Janer)說,「但我們沒把生意做好。從盈利的角度來看,我們考慮過在現有基礎上為人們提供一些能讓我們盈利的有用信息,這要涉及到微交易。我們考慮過把一系列房間管理軟件與筆記本電腦捆綁出售,並將彼得·沃爾什(Peter Walsh)大師的廚房即時管理軟件(Instant Kitchen Organizer)作為免費樣板,但我們從未直接對軟件進行收費。剩下的選擇就只有靠廣告收入或增值服務收費。我們試過找廣告商,但我們的規模對他們來說實在太小。」
大起大落
五月,Springpad對外宣佈,他們沒錢了。用戶聽到這消息之後都懵了。這款軟件——它有著強大的個人助理功能,卻少有人賞識——這幾年一直得到生活貼士網站Lifehacker的大力支持,哪怕是對其一條小小的評論也會掀起大風大浪。Springpad將自己定位為管理軟件,但比Pinterest擁有更多功能,也比Evernote更易用。然而,當意識到盈利問題,已時不他待。
簡納告訴我,較嚴重的問題之一,是他們從來沒真正從國外用戶身上得到收益。約35%-40%的用戶身居外國,但「我們用於展示圖書、電影、商品和菜單的數據都是針對美國用戶的。用戶比較商品價格的時候,軟件給出的價格是用美元來衡量的,這對來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用戶來說沒什麼意義。我們的海外用戶主要用Springpad來管理事務和記筆記。」
Springpad曾考慮過籌集更多經費,也考慮過被大企業收購,這些事實無疑給他們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據報導,Springpad曾與谷歌和亞馬遜商討過收購事宜,並將為亞馬遜的Fire手機設計一款筆記軟件。最終,谷歌挖去了Springpad的創始人之一週傑夫(Jeff Chow)以及四位工程師,隨後,Springpad對外宣佈放緩業務。周等人將參與開發谷歌的Play Newsstand軟件——這款軟件與Flipboard功能相似。
「真是喜憂參半,」簡納說,「如果收費,不知道人們會不會付費;如果開源,不知道軟件會不會掉價。這些都很難講。我們的確有一幫忠實的用戶,但我不能確定他們肯不肯付費。對某些人來說,我們挺重要的。」
傑瑞米·羅伯斯(Jeremy Roberts)在其著作《Evernote Every Day: Getting More Out of Evernote》中說道:「也許,Springpad團隊在尋求資金擴展業務的時候,投資者沒能看到Springpad能為商界帶來的價值。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Springpad一定會給很多企業(比如設計工作室)帶來福音。」
心繫用戶
Springpad在得知自己快要彈盡糧絕的時候做了一件堪稱楷模的事:努力為用戶尋找近似產品。Google+的Springpad用戶社團的領袖亞克·傑爾維克(Art Gelwick)告訴我:「Springpad遇到的情況很特別,不僅公司全力幫用戶尋找近似產品,我們社團也自發幫助其他人評價分析儘可能多的產品,以幫助人們找新家,找新的經營策略。Springpad提前一個月找到我,讓我幫忙測試他們用於遷移數據的工具,並教用戶該如何應對,儘量減少自己的損失。」
Springpad用戶交流部的部長卡丁·米勒(Katin Miller)補充說:「我們的力量來自於用戶。我們一直聆聽用戶的意見,他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需要,我們做決策時也會考慮他們的意見。Springpad有一支才華橫溢的隊伍,當時我們一邊放緩業務尋找出路,一邊與其它科技公司交流。人們都很驚訝:我們人這麼少,卻做了這麼多事情。我們的員工從來沒有超過20個人,卻有三款設計精良、功能強大的應用在市面上流通。但是,畢竟沒錢了,也就沒戲唱了。要怪就怪我們生不逢時。」
後會有期
對Springpad的創始人和用戶來說,這個結局喜憂參半。周將在谷歌任職,而管理過四家初企的簡納正在考慮從事CEO團隊管理;而米勒正在開發一款新型工具軟件,用於為廣大家庭制定烹飪流程。「我們有的是企業家必備的熱情、能量和創新力,」簡納如是說。
熱情、能量和創新力固然必不可少,卻不一定能救你於水火之中。
「和我們功能相似的應用現在越來越多,而現在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Springpad用戶交流部前部長米勒遺憾地說道,「如果我們晚幾年進軍市場,並優先進駐手機市場,結局就很可能不是這樣了。不過,我們幾位元老還是挺興奮,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