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神华:收购资产岂能应付了事? 孙旭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p187.html

中国神华(601088)将于 2月25日召开2011年 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收购控股股东神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部分资产的议案》,这一收购广受市场欢迎,被认为是集团资产注入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公司 重视市场形象、对市场呼吁积极回应的表现。然而,在认真阅读完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以下简称会议资料)后,我们认为从这些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中国神华 的此次收购有应付差事之嫌:首先,部分资产收购价格是否合理难以判断;其次,部分资产收购价格过高;最后,部分资产没有必要收购。
 
部分资产收购价格是否合理难以判断
中国神华此次拟收购的是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头矿业)所拥有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以及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股权,交易价格为87.02亿元,其中包头矿业交易价格为30.69亿元。
中国神华公布的会议资料附有所收购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然而从报告中我们难以判断包头矿业和其他一些企业的收购价格是否合理,原因是一些关键信息没有批露。
以包头矿业为例,资产评估师采用了成本法和收益法两种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最终采用了成本法的评估结果。然而,对于增值最多的资产项目——采矿权,评估报告却没有披露细节,只是简单地说:“本评估报告根据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矿权报告(中企华评报字[2010]第555-01-1号、中企华评报字[2010]第555-01-2号、中企华评报字[2010]第555-01-3号)结论进行汇总,所涉及的矿权数量为3宗。”
其实,中国神华披露的这份资产评估报告就是中企华报字[2010]第555-01号,那么,为什么不把3份采矿权评估报告一同披露呢?
采用两种方法对包头矿业评估的价值相差无几(成本法为30.69亿元,收益法为29.66亿元),可惜的是,收益法也未披露关键信息——折现率以及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了解估值知识的投资者都知道,这两项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太大了,为此,专业投资者甚至要对这两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比之下,中国神华披露的对神华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的评估信息就充实多了。例如,对折现率的披露:
折现率由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构成,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取银行间国债市场10年期到期收益率,风险报酬率根据评估对象具体情况按照成熟股票市场的基本补偿额与国家违约补偿额之和计算,同时考虑相关行业及企业各种风险等因素,因此本次评估折现率取值为12.27%。
再如,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
预计2011年吸收存款规模增长率为51.90%、2012为8.33%、2013年为7.69%、2014年为7.14%、2014年以后吸收存款规模将保持2014年水平。
我对评估师预计财务公司2011年存款规模增长幅度之大有些疑惑,但其预计2014年以后吸收存款规模再无增长显然是保守的。其实,就算财务公司2011年业务规模不增长,按历史业绩计算其市盈率也不高——财务公司2007-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1、2.75和2.68亿元,以20.35亿元的评估值和2009年净利润计算,市盈率只有7.59倍。
与财务公司相比,包头矿业的历史业绩不够稳定——据评估报告,2007-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35、7609和2279万元,奇怪的是,根据更早前披露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资产暨关联交易公告》(以下简称关联交易公告)中“关联方介绍”部分,包头矿业2009年净利润竟然只有164万元。此外,包头矿业大部分价值在于还处于建设阶段的李家壕矿。因此,中国神华只有对包头矿业未来预测的信息进行全面、详细地披露才能令投资者心安,至少要比对财务公司的披露更全面、更详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部分资产收购价格过高
中国神华此次拟收购的资产中包括(神华)北京遥感勘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遥公司)100%的股权。对北遥公司,评估师采用资产基础法[1]和收益法评估的价值分别为2376和1649万元,并最终采用了资产基础法的评估结果。对此,报告中有这样的解释:
由于该公司主要从事资源勘探工作,近年来收入及利润的波动较大,2007-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1086.28万元、213.52万元、-534.44万元,基于该公司业务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较大的特点,评估人员认为本次评估采取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即故本次评估结论为该公司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2376.22万元。
据关联交易公告,北遥公司2010年9月30日的净资产是-558.77万元,换言之,已经资不抵债了。这是因为北遥公司2010年1-9月亏损高达2264.13万元。对于盈利能力如此之差的一家公司,中国神华以2376万元进行收购,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对于这样一家公司,评估师是如何用收益法评估出1649万元的价值的?我们很感兴趣,可惜,评估报告没有披露任何关键的细节。
有趣的是,中国神华此次拟收购的还有神华和利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公司)80%的股权。从历史数据来看,信息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不小——2008年和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24和452.44万元,2010年上半年则亏损503.46万元。然而,这一次最终采用了收益法的评估结果,而且看上去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本次成本法评估结果为7202.26万元,收益法评估结果为8430.25万元。两种方法评估结果差异1227.99万元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法的评估价值是对企业各类可确指单项资产加和基础上得出的。而收益法的评估结果是通过对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得出的。
综合以上分析,评估人员认为本次评估采取收益法评估结果为本次评估结论较为合理,故本次评估结论为神华和利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8430.25万元。
我们对会议资料中披露的10份资产评估报告进行了统计,发现哪种方法评估值高,最终就采用哪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
表1:中国神华拟收购资产评估情况
单位:万元
净资产(账面值)
净资产(最终采用的评估值)
增值率
成本法评估值
收益法评估值
包头矿业
101,313
306,940
202.96%
306,940
296,580
呼电公司
58,886
62,568
6.25%
62,568
62,426
神宝公司
194,972
433,117
122.14%
433,117
429,976
柴家沟矿业
14,819
54,844
270.09%
54,844
51,222
物资公司
31,834
62,825
97.35%
62,825
62,313
财务公司
133,744
203,480
52.14%
135,296
203,480
天泓公司
2,318
33,026
1325.04%
33,026
32,726
北遥公司
166
2,376
1333.10%
2,376
1,649
信息公司
5,263
8,430
60.16%
7,202
8,430
洁净煤公司
9,317
9,302
-0.16%
9,302
9,295
 
部分资产没有必要收购
对此次收购资产的意义,中国神华在会议资料中说的很明白:
为进一步扩大煤炭资源储量,在提升经营规模、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煤炭、电力一体化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以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收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所持共十家从事煤炭、电力及相关业务公司的资产。
然而,很难看出神华天泓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泓公司)有多大被收购的意义。评估报告中对天泓公司有如下介绍:
公司经营以贸易业务为主,实施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公司围绕神华集团主业,开展了工装与劳保用品、礼品与福利产品、装修与矿石加工等为主营业务的国内贸易及服务贸易。
评估结果中天泓公司资产增值最多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增值2.98亿元,而其净资产总共增值才3.07亿元,这表明天泓公司母公司的业务并无多大的价值。那么,天泓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哪家子公司呢?据关联交易公告,应该是神华集团金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烽公司),金烽公司100%的股权于2010年12月10日由神华集团无偿划转至天泓公司[2],如果不合并金烽公司,天泓公司的合并报表中净资产只有4177万元;合并后则为2.64亿元。
问题是,神华集团为什么要把金烽公司的股权在资产评估基准日后划转至天泓公司,而不是直接将金烽公司作为被收购的第11项资产呢?
 
本次收购对中国神华无疑有着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其中部分资产(如财务公司的股权)的收购价格甚至可以认为是比较低的。然而,毕竟出现了上述问题,令人怀疑公司是否在为了收购而收购,或是在收购中未能做到以(全体)股东利益为重,颇为遗憾。


[1] 从报告内容来看,资产基础法和成本法为同一种评估方法。
[2] 会议资料中的信息与此矛盾,其相关内容为:“根据神华集团于2010年7月29日做出的《关于神华集团金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无偿划至神华天泓贸易有限公司的通知》,决定以2010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将神华集团所持有的神华集团金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无偿划拨给天泓公司。金烽公司及其控制的新蒙公司于2010年8月由神华集团无偿划拨至天泓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9

神華百億投資中蒙邊境 意在奪標蒙古最大煤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7/1NMDAwMDIzMTA1NQ.html

拿下蒙古國價值3000億美元的塔本陶勒蓋煤礦,對連續在中蒙邊境頻頻發力的神華集團似乎勢在必行。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發改委的消息稱,神華集團總投資100億元的煤電焦化項目日前在烏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園區開工建設。

本 報記者瞭解到,該項目由神華巴彥淖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項目規劃達到年產1200萬噸洗煤、480萬噸焦化、48萬噸甲醇和4.8萬噸焦油的生產 能力。目前,一期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並計劃於2012年全部投產,屆時將達到年產600萬噸洗煤、240萬噸焦化、48萬噸甲醇、3萬噸焦油的能力。

而就在這個動輒百億的項目之前,神華集團為打通中蒙路上交通的甘泉鐵路鋪架工程也於3月28日全面開工。

在順利入圍該礦的競標短名單後,神華集團的搶先佈局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加大「競標勝出」的戰略籌碼。

「神華對海外項目的投資非常謹慎,澳大利亞的沃特馬克項目進展也不是很順利,但這並不會影響神華大手筆拿下蒙古這個富礦的決心,從目前神華的一系列舉動看,勝出的把握非常大。」一名接近神華集團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入圍名單將再度篩選

3月中旬,蒙古國政府公佈了入圍於2010年12月8日啟動的塔本陶勒蓋礦區西區塊全球公開招標的六家公司(聯合體)短名單。按照計劃,蒙古國政府將邀請這些公司(聯合體)進一步談判,以選定最終中標方進行上述區塊的合作開發。

國內一名曾代表中資企業參與蒙古礦產項目談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入圍公司或聯合體的合作協議草案將提交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會議討論,以確定最終勝出者。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蒙古國實行設有總統的議會制,每年召開春季和秋季兩次會議。

4月5日,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2011年春季會議在烏蘭巴托國家宮開幕,塔本陶勒蓋項目的開發建議書也是此次春季會議的焦點之一。

「除了入圍的企業之外,世界各大投行圍繞蒙古礦產的IPO爭奪戰也正值白熱化,在蒙古國內,這個大型煤礦所引起的關注度非常高。」中國礦業協會一名密切關注該項目進展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在這個零下25攝氏度的國家,這簡直就是一場血腥的冷戰。蒙古國政府現在有10到12名政府高官在直接從事這項工作,他們詳細聽取了我們的方案,並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國家這是非比尋常的。」國外一名投行人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如此說道。

據 本報記者瞭解,2010年7月,蒙古國政府向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提交了有關塔本陶勒蓋項目的全國性意見徵詢2個月後,蒙古國最終批准了塔本陶勒蓋項目的 建議書計劃。國家大呼拉爾以88.7%的贊成票投票通過了該項計劃,並支持該項目在政府的指導下設立一家從事礦業開採、生產、銷售的公司,該公司由國有的 蒙古額爾登礦業公司控股。

「蒙古國政府與意向投資者進行了幾輪談判,並修訂了礦產法,截至去年秋季會議前,全球共有11家公司或者財團對塔本陶勒蓋表示了投資意願。」上述中資企業談判代表說。

2010年10月,專門負責塔本陶勒蓋煤礦開發和運營的額爾登——塔本陶勒蓋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作為國有蒙古額爾登礦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蒙古國議會的批准,該公司將把30%的股權通過IPO的方式出售給國外投資者,另外10%的股份將會以有價證券的形式自由出售給蒙古國民眾,還有10%股份將會出售給蒙古國內的企業,而剩餘的50%股權將完全控制在蒙古國政府手中。

「蒙古國希望在與外國投資者的合作中獲得最大利益,所以在入圍企業或者聯合體的選擇中,也會綜合考慮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因素,蒙古國不希望經濟過分依賴於某個國家。」上述中資企業談判代表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入圍企業(聯名體)的合作開發草案將陸續提交蒙古國政府,最終勝出者有望在2011秋季會議前敲定。

中國礦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入圍名單可能縮減至3家左右,幾家企業聯合開發的局面把握較大,「因為現在蒙古政府考慮的是經濟與政治的平衡。」

神華的優勢

對於喊出「再造一個神華」的神華集團而言,無論最終入主塔本陶勒蓋的方式是單獨開發,還是與其他財團共同開發,神華角逐勝出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神華的優勢是由幾大方面決定的,包括鐵路運輸優勢,地緣政治優勢,以及市場優勢等等。」一名接近神華集團的業內人士表示。

位居亞洲腹地的蒙古國,通過與神華甘泉鐵路對接,出口中國或借助中國北方港口輻射亞太煤炭市場對其誘惑力非常巨大。

公開資料顯示,塔本陶勒蓋煤礦距離中蒙邊境的甘其毛都口岸僅有255公里,而往東距離出海口則遠至5000公里。與此同時,在電力、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塔本陶勒蓋所在的南戈壁省也同樣缺乏。

而根據神華跨國鐵路運煤專線的基本走向,甘泉鐵路將南起神華包神鐵路萬水泉南站,向西沿陰山山脈經巴彥淖爾市海流圖鎮、川井蘇木到甘其毛都口岸,全長354公里。

神華集團表示,甘泉鐵路將於今年年底投入運營,設計年運輸能力近期為2500萬噸,遠期為6000萬噸。

2010年,蒙古已成為我國進口煤第三大來源國,且進口量較2009年大幅上漲。

「蒙古國內的煤炭開採條件非常好,露天就可以開採,而且煤炭資源大多又以品質較高的焦煤為主,開採成本小,回報率高。」上述業內人士說。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在競投蒙古國的煤礦開採項目上,神華集團具有較大的優勢,因而獲得塔本陶勒蓋煤田項目的成功幾率也相對較大。

「神 華集團正在修建中蒙之間的運煤鐵路,這是神華集團最大的優勢,蒙古國無論是對中國出口煤炭資源還是借道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煤炭,鐵路運輸都是最佳選擇。 另外,此次與神華集團合作的三井物產此前就代理神華集團在日的煤炭銷售業務,這對於今後蒙古國的焦煤在日銷售也是一個較為有利的條件。」張硯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

神華的塔本陶勒蓋猜想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2942&time=2011-07-24&cl=115&page=all

神華中標蒙古塔本陶勒蓋12億噸大煤礦,但「多國部隊」為未來開發埋下隱憂,最可能產生爭議的問題就是產品運往哪裡
財新《新世紀》 實習記者 蒲俊

 

  中國企業奔赴蒙古找資源的熱潮已持續經年,但神華集團新近中標的區塊還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震動。

2010年3月,神華集團副總經理凌文透露,已就塔本陶勒蓋煤礦與蒙古政府進入第二輪談判。Jerome Favre/Bloomberg/CFP


  7月4日,蒙古國政府召開的一次非例行會議上,塔本陶勒蓋(Tavan Tolgoi)煤礦項目西部Tsankhi區塊的招標結果出爐,神華牽頭的聯合體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了該項目40%的股份,俄羅斯-蒙古企業聯合體和美國 皮博迪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分獲36%和24%的股份。日本三井物產也很可能與神華合作參與這一項目。

  消息出來後,落選的韓國能源機構公開質疑招標程序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由於相關結果還須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確認,並經議會批准才能生效,神華聯合 體的中標還面臨些微變數。但更大的挑戰在開發階段,多國聯合開發的模式能否有效運轉?挖出的煤將運往何方?交通問題如何解決?道道都是難關。

「全世界都想要的項目」

  報導鋪天蓋地,各方表態仍相當謹慎。神華拒絕評論,三井物產相關人士在接受財新《新世紀》採訪時也稱,對競標結果還不太明確,正在向蒙古國政府 求證。目前蒙古正值國慶——那達慕節放假期間。節前的7月9日,蒙古大呼拉爾的春季議會結束,按原計劃應在7月6日提交議會審議的招標結果已被推後。

  對於目前披露的結果,多位在蒙古有投資經驗的業內人士稱為意料之中:蒙古政府借此既部分滿足了中國的大胃口,也照顧了與自己在地緣政治、歷史文化等各方面淵源頗深的俄羅斯,同時沒有忘記美國在中俄之間的平衡作用。

  塔本陶勒蓋煤礦是目前世界上尚未開採的最大規模煤礦之一,其原煤出焦率最高可達66.9%。更具吸引力的是,它是一個露天礦。目前已探明儲量為 64億噸,其中約有18億噸是市場上緊缺的焦煤。此次向國外投資者招標的西部Tsankhi區塊資源量約12億噸,主產焦煤、三分之一焦煤和肥煤。一位曾 有意參與投資的人士形容說,這是「全世界都想要的項目」。

  在德意志銀行的推薦下,神華集團從2003年就開始關注塔本陶勒蓋煤礦。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神華想一家獨攬,但中蒙雙方在鐵路建設等方面有分歧,2009年談判擱淺。神華是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煤炭年產能超過4億噸。

  2010年3月,神華集團副總經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1088.SH/01088.HK)總裁凌文透露,已就塔本陶勒蓋煤礦與蒙古政府進入第二輪談判。同年9月,神華與三井物產簽署合作協議,三井物產方面證實協議中確實包含共同開發塔本陶勒蓋煤礦項目。

  2010年12月,蒙古重啟塔本陶勒蓋煤礦西部Tsankhi區塊全球招標,吸引多家全球知名能源及貿易公司參與,神華亦在其中。現金、地理位 置是神華的兩大優勢。中國神華董秘黃清曾表示,「公司賬上有700億元現金可用於收購」。儘管中國的鐵路貨運一直由鐵道部壟斷,但神華從2009年就開始 建設甘泉鐵路,其北端的甘其毛都口岸距塔本陶勒蓋煤礦南端僅180公里。這被認為是為日後從塔本陶勒蓋運煤做準備。

蒙古概念未退潮

  目前,蒙古出口中國的煤炭佔其總出口量的一半,中國在蒙投資佔其外來投資的60%以上。不過,蒙古並不願意中國一家獨大。一位在蒙多年的中資人士指出,中國在蒙古的經濟「軟實力」影響上,不及俄羅斯,也不及在蒙古經營多年的日本和韓國。

  據蒙古國商工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08年底,中國對蒙古的直接投資總額為16.79億美元,註冊企業近5000家。其中,超過一半的投資在礦 業領域。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但坊間也一直傳言,不少前往蒙古「淘金」的中國投資者最終折戟而歸,「都去蒙古,很熱鬧,但真正成功的沒幾個」。

  投資熱潮中還有PE的身影。2008年4月,厚朴聯合淡馬錫以3億美元入資香港龍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龍銘持有蒙古主要鐵礦石產區Eruu Gol一處鐵礦53%的股份,其餘47%為蒙古公司Dornyn Gobi所有,該項目的鐵礦石含量達3.04億公噸。2009年9月,龍銘又獲中投7億美元可轉債投資。

  龍銘曾計劃2010年在香港上市,後因市況不佳未啟動。厚朴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龍銘在蒙古投資雖有波折,但是在往光明的方向去,「蒙古這個概念現在還值錢,儘管出過一些事,但並沒有打消資本市場的積極性,相反還在繼續升溫」。

  2010年1月19日,南戈壁能源在香港招股,路演時國際配售機構認購達到4倍,公開發售部分錄得超額認購20倍。在傳出中標塔本陶勒蓋煤礦項目消息後,7月6日,中國神華的A股股價也突破32元,創下年內新高。

「多國部隊」大挑戰

  神華雖斬獲標的,但蒙古政府將中標各方組建為「多國部隊」,這種架構為日後的開發埋下隱憂。

  作為全球最大的私人煤炭企業,近年來美國皮博迪能源遭遇瓶頸——國內增量有限,海外也僅通過併購在澳大利亞和委內瑞拉等地擁有少數項目。2005年後,皮博迪陸續在北京和蒙古設立辦事處,發展遠東意圖明顯。少為人所知的是,美國對煤炭的依賴不亞於中國,靠煤獲取能源的比重接近該國能源總供給的半數。因此,美國能源公司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可能比中國同行更為迫切。

  俄羅斯方面也始終在對塔本陶勒蓋煤礦的開發權施加影響。據蒙古媒體報導,蒙古礦產資源與能源部長佐日格圖(D.Zorigt)曾承認,由於塔本 陶勒蓋煤礦項目等問題,俄羅斯曾通過停止向蒙古供油施壓,時間長達一個月。不過,前述中資人士認為,俄羅斯企業對實際參與塔本陶勒蓋項目開發興趣並不大, 中標後很可能轉手套現。

  蒙古媒體稱,中標名單出爐前,蒙古政府與名單上的6家企業/聯合體進行了18輪談判,內容涉及預付款金額、煤礦管理和環境問題等。中標者需預付 10億美元。前述中資人士分析稱,蒙古政府一方面將拿這些錢給國民發放福利,緩解國內矛盾;另一方面,用於塔本陶勒蓋東區,這區塊由蒙古國有企業 Erdenes開發,計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到香港或倫敦市場IPO。

  在這次神華聯合體中,構成細節和三家中標者的合作方式尚未浮出水面,較大的一種可能是按40%、36%和24%的比例組成一家合資公司。

  一位礦業資深投資人士認為,在塔本陶勒蓋煤礦項目如何進行前期投資、做不做IPO、產品運往哪裡等問題上,三家中標者都可能出現分歧。俄羅斯方 面缺乏資金,中美兩方則可能在對項目回報的要求上存在較大差異,「三五年內,塔本陶勒蓋煤礦項目可能都難以看到產出」。華泰聯合證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亦認 為,由於項目規模巨大,且由多國聯合開發,預計項目投產時間不會早於2013年底。另一個大問題是交通。目前蒙古只有一條南北主幹線鐵路,從俄羅斯穿過烏 蘭巴托到達中國二連浩特,此外還有三四條與之連接的支線鐵路,遠不能滿足目前需要,更不用說塔本陶勒蓋煤礦投產後的運輸需求。

  據熟悉蒙古投資情況的人士介紹,圍繞塔本陶勒蓋煤礦的鐵路規劃目前主要存在兩種方案,一是直接向南修建一條鐵路到達中國境內,二是修建一條東西 向的線路,與南北主幹線匯合,南可以抵達二連浩特,向東則經喬巴山到達俄羅斯境內,與俄遠東鐵路網相連。中方當然鍾情於第一個方案,但上述人士分析,蒙古 方面「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並不十分願意在二連浩特之外,再在中蒙邊境上開一個「口子」。如果按照方案二,由於蒙古通向二連浩特的鐵路建成後60餘年未經 升級,其運力將成為塔本陶勒蓋煤礦產品輸出的瓶頸。

  負責蒙古鐵路運行的烏蘭巴托鐵路公司,由俄羅斯鐵路公司與蒙古道路、交通和旅遊部各持股50%,實際運營中俄方佔主導地位。蒙古推出的第二個方案規劃,俄方亦有參與。

  另外,蒙古的政治法律環境對神華也是全新挑戰。據介紹,首鋼等中國企業在蒙開發的圖木爾泰鐵礦項目就出現了因執政黨更迭,項目被收歸國有的情 況,至今仍未解決。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的張秋明認為,蒙古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法律法規,「而是立法者不清楚投資者對國家有何求,而且缺乏與受立法行為影響的 投資者的磋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4

中國神華:信息披露還可改進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duel.html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1年第35期)
 
中國神華(601088)定期報告披露的信息之詳盡在A股上市公司中可謂佼佼者,不過,仍有可改進的地方。從2011年半年報的情況來看,我們建議公司進一步細化對煤炭生產成本的披露,並披露公司對外捐贈的思路和計劃。
 
上半年業績增速平平
2011年上半年,中國神華實現營業收入1006.92億元,同比增長4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218.68億元,同比增長16.1%。這一業績可謂平平,其中淨利潤的增幅還略遜於2010年上半年(16.6%)。
中國神華上半年淨利潤增幅低於營業收入,原因很多,如企業所得稅負擔加重——2011年上半年實際稅率(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為25.19%,而上年同期僅為20.73%,僅此一項就使淨利潤減少了15.18億元。事實上,中國神華稅前利潤增長為23.61%,遠高於淨利潤的增幅。
不過,我們最關注的原因不是所得稅,而是毛利率下降和營業外支出增加。鑑於其實際稅率已經達到並略超過法定稅率,如無意外,中國神華的所得稅負擔未來理應不會再有顯著增加。
 
煤炭生產成本增長快於煤價增長
2011年上半年,中國神華的毛利率為43.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個百分點。中國神華業務複雜,有煤炭、發電、鐵路、港口和航運五大業務分部,這增加了分析其毛利率下降原因的難度。不過,我們只對盈利貢獻最大的煤炭分部作重點分析。
表1:中國神華煤炭銷售價格表
2011年上半年
2010年上半年(重述)
銷售價格變化
銷售量
銷售價格
銷售量
銷售價格
百萬噸
元/噸
百萬噸
元/噸
%
國內銷售
188.0
424.5
140.0
401.9
5.6
  長約合同銷售
87.4
333.3
82.7
361.7
-7.9
    坑口
4.7
169.5
3.4
159.0
6.6
    直達(沿鐵路線)
41.0
233.1
36.0
260.3
-10.4
    下水
41.7
450.3
43.3
461.9
-2.5
  現貨銷售
100.6
503.8
57.3
459.9
9.5
    坑口
18.9
132.9
11.1
152.8
-13.0
    直達(沿鐵路線)
23.9
493.5
14.8
429.6
14.9
    下水
57.8
629.4
31.4
583.0
8.0
出口銷售
3.2
668.6
5.8
514.0
30.1
合計/加權平均價格
191.2
428.6
145.8
406.4
5.5
 
由表1可知,中國神華上半年煤炭銷量增長了31.1%。
 
表2:中國神華煤炭分部營業成本
2011年上半年
2010年上半年
單位成本變化
成本
數量
單位成本
成本
數量
單位成本
百萬元
百萬噸
元/噸
百萬元
百萬噸
元/噸
%
外購煤成本
21,399
48.3
443.0
10,970
29.6
370.6
19.5
自產煤生產成本
15,543
142.9
108.8
11,502
116.2
99.0
9.9
  原材料、燃料及動力
2,764
142.9
19.3
2,193
116.2
18.9
2.1
  人工成本
2,118
142.9
14.8
1,539
116.2
13.2
12.1
  折舊及攤銷
2,690
142.9
18.8
2,387
116.2
20.5
-8.3
  其他
7,971
142.9
55.9
5,383
116.2
46.4
20.5
煤炭運輸成本
17,075
191.2
89.3
14,412
145.8
98.8
-9.6
其他業務成本
1,665
931
合計
55,682
37,815
 
由表2可知,中國神華自產煤銷量只增加了23.0%,只是由於外購煤銷量大幅增長了63.2%,才使得公司整體煤炭銷量增長31.1%。銷售外購煤的毛利率當然不能與自產煤相比,這是煤炭業務毛利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神華煤炭業務毛利率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產煤生產成本上漲9.9%,而加權平均煤價只漲了5.5%。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神華自產煤的生產成本增幅(10.1%)已經超過了煤價的漲幅(10.0%),只不過差距極微罷了。
近年來,國內煤價連續攀升,發電企業效益下滑甚至虧損,今年部分地區出現電荒現象,發改委則要求煤炭企業將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維持在2010年水平不變。在這種環境下,期待煤價大幅上漲並不現實,但成本上漲過快肯定也是人們不樂意見到的。
遺憾的是,儘管中國神華披露了自產煤生產成本的明細情況,但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分類還應該更細些,即應將「其他」類繼續細化——上半年,「其他」成本佔自產煤生產成本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半(51.4%)。
我們將2011年上半年自產煤生產成本與過去幾年作了對比,發現「其他」成本增長是最快的,引人關注。
表3:中國神華自產煤生產成本
                                                            單位:元/噸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上半年
與2006年相比,2011年上半年累計增長
原材料、燃料和動力
13.5
18.3
23.0
21.7
23.0
19.3
43.0%
人工成本
8.5
10.3
11.9
11.3
14.1
14.8
74.1%
折舊與攤銷
22.6
21.4
18.0
24.1
24.6
18.8
-16.8%
其他
21.7
22.1
33.2
43.7
49.3
55.9
157.6%
合計
66.3
72.1
86.1
100.8
111.0
108.8
64.1%
其他成本佔總成本比例
32.7%
30.7%
38.6%
43.4%
44.4%
51.4%
備註:以上數據取自當年年報,與下一年年報中的「重述數」有差異。
中國神華在半年報中對「其他」成本的增長並非沒有解釋,但失之於簡略了——「主要原因是環保支出、礦務工程費增加」。
 
對外捐贈增長近5倍
上半年,中國神華的營業外支出高達7.25億元,其中大部分為對外捐贈,為6.11億元,而上年同期僅為1.07億元,同比增長4.7倍。
即便是對中國神華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6.11億元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今年2月,中國神華啟動了向母公司神華集團收購資產的步伐,以87.02億元收購了10家從事煤炭、電力及相關業務公司的股權或資產,這些收購的資產上半年實現淨利潤也不過7.58億元。換言之,投資者期望收購的資產能夠增厚公司的業績,事實也確實如此,然而對外捐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收購資產的貢獻。
與其他央企相比,中國神華的對外捐贈金額之大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據媒體報導,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公佈了央企今年上半年的捐贈情況,84家央企共計捐出12.73億元,其中,神華集團捐出5.9億元,幾乎佔到了央企上半年捐贈總額的一半。
從半年報數字來看,上半年賺錢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是工商銀行(601398),其淨利潤為1094.81億元,是中國神華的5.01倍。工商銀行上半年的營業外支出只有2.98億元,為中國神華的41.1%。由於工商銀行未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營業外支出的具體情況,我們無法得知其對外捐贈額,但顯著低於中國神華是毋庸置疑的。
捐贈是好事。巴菲特經營的伯克希爾公司不給股東分紅,卻不吝於捐贈,有一段時間甚至請股東們按照持股份額指定捐贈對象。不過,在對外捐贈大幅增加後,中國 神華的管理層如果能在年報或其它公告中將公司對外捐贈的思路和計劃公之於眾就更好了,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增強股東對公司的認同感,也有利於股東對公司盈利有 一個更準確的預期。
我們發現,有些分析師在點評中國神華半年報的研究報告中沒有更新相關盈利預測,這使得他們對中國神華2011年營業外支出的預測數低於上半年實際發生數,有的分析師甚至預測營業外支出為零。這些分析師的工作態度顯然不夠嚴謹,或許年報中多披露些捐贈方面的信息能夠給他們提提醒。
 
年報是投資者關係管理的重要途徑
平心而論,中國神華年報中信息披露之詳盡在A股上市公司中絕對稱得上佼佼者,我們之所以提出上述建議也是因為公司比較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
遺憾的是,中國神華在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中過於注重與分析師的溝通,在某種程度上忘記了年報才是與投資者溝通效率最高的途徑。在2011年半年報中,中國神華用了不短的篇幅闡述其對投資者關係管理的看法。
為樹立中國神華資本市場藍籌形象,公司將資本市場預期管理作為2011年上半年投資者關係工作的重心。
2011年上半年,公司通過業績發佈會、全球路演、A股路演、投資論壇、公司拜訪、電話會議等多種途徑與投資者和分析師保持積極、坦誠溝通,共會見分析師、基金經理1100餘人次……
通過梳理過往投資者關係工作,公司改進工作,從資本市場對公司估值方式選擇和估值模型搭建入手,加強與分析師交流,合規提供分析師估值模型所需相關數據,引導資本市場對中國神華的正確、合理估值。
我們認為,與業績發佈會、路演、電話會議等方式相比,年報披露至少有兩個優勢——更公平、更令人信服。更公平是指對所有投資者一視同仁,而更令人信服是指年報披露的信息具法律效力,投資者更有理由相信年報而不是研究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3

神華3季報大有進步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dwbq.html

 

  不久前,我對中國神華(601088)的信息披露提出批評,認為其半年報對煤炭生產成本中的「其他」成本和捐贈事項披露不夠。令人欣喜的是,公司3季報在上述兩方面有顯著改善。下面是對捐贈的披露:

 

神华3季报大有进步

 
   下面是對「其他」成本的披露:

神华3季报大有进步

 
   與去年相比,內容詳盡多了。

神华3季报大有进步



 

   讚賞神華的上述行為,期待神華的信息披露工作能做得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7

喜之郎豪擲逾3億 成煤炭企業中國神華十大股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30/4NNDE4XzU1MDc4NA.html

單提到中國神華、喜之郎,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一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煤炭企業,一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果凍布丁專業生產和銷售企業。然而,若把這兩家主營業務可謂是分馬牛不相及的企業聯繫到一起,就極其新鮮了。

這樣「新鮮」的一件事情正發生在二者身上,緣起則是中國神華近日出爐的三季報。如果說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8%是季報的一大關鍵點,那麼,「喜之郎」三個字出現在中國神華三季報中,豪擲逾3.15億元成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0.09%,就著實讓人吃驚了。

果凍企業投資煤炭企業,喜之郎是怎麼想的呢?「可能跟公司領導層投資行業或公司喜好有關,雖然煤炭市場當下不太好,但神華還行,可能喜之郎在賭經濟復甦,應該是長線投資。」大同證券研究員於宏向記者分析。

10月29日,《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廣東喜之郎集團,接線人員起初告訴記者,「負責接待媒體採訪的領導不在」,隨後,又稱「領導現在以及整個下午都在開會,不方便接受採訪」。總之,無論何種情況,記者被告知,公司領導無法接受採訪。

喜之郎不差錢

其實,查閱中國神華半年報,喜之郎的身影還沒有出現,也就是說,喜之郎是在三季度買進中國神華股票的。

縱觀中國神華整個三季度股價,9月5日出現過最低點,為20.93元。同時,截至2012年9月30日,陽江喜之郎果凍製造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約1505萬股。若喜之郎所購公司股票全部在該最低點買入,也需要為此次購買付出3.15億元的真金白銀。

也就是說,喜之郎此次買進中國神華股票,該筆投資肯定超過了3.15億元。作為國內最大的果凍生產商,喜之郎真的不差錢。

翻看陽江喜之郎果凍製造有限公司的歷史,有如此表述,它是廣東喜之郎集團陽江生產基地。廣東喜之郎集團成立於1993年,生產和銷售果凍布丁、海苔、奶茶三大系列產品,擁有喜之郎、優樂美兩個中國馳名商標和美好時光省著名商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果凍布丁專業生產和銷售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即食海苔、奶茶生產和銷售企業。

對於一家以果凍起家的企業,竟然大手筆購進煤炭企業的股票,不得不讓人感慨,這個行業的毛利率是多麼可觀!「果凍行業的毛利率確實不低,並且,對於喜之郎來說,公司旗下其他品牌盈利也非常不錯。」上述研究人士告訴記者。

喜之郎集團官網在公司簡介中如此寫道,集團總部設在廣東深圳,固定資產達70億元。現有管理、營銷、研發、生產員工1.5萬人。喜之郎集團在全國設立40多個分公司、辦事處,擁有1000多個經銷商,上萬個分銷商。「以喜之郎目前的實力和投資看,公司現金流應該比較充足。」上述人士繼續表示,有些公司比較喜歡炒股,投資證券的公司一般是現金流比較充足,或管理層對炒股情有獨鍾。

長線投資賭煤價上漲?

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煤價一直在走下坡路,雖然近幾週止跌企穩,但上漲乏力,漲幅非常小。同時,在整體國內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煤炭何時能夠再次回到以往的黃金年代並無定論,喜之郎卻一頭紮進煤炭中,此舉,是否明智?

「雖然今年的煤炭企業整體形勢不比以往,但神華在眾多煤炭企業中相對還是比較穩健。至於喜之郎,可能在賭經濟復甦,覺得這個時機買入比較好,現在買入短期內不見得會有較好的收益,但公司可能比較看好神華的長期發展。」大同證券於宏告訴記者。

不過,從中國神華三季報中看到的,卻是三季度公司業績的同比下滑。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神華實現淨利潤約113.7億元,同比下降了8%。

「縱觀三季度利潤,很多煤炭公司利潤為負,神華只是同比降了,因為本身神華煤炭產量高,煤價高的時候,公司的煤炭價格就低於其他煤炭企業,當煤價下降時,公司客戶群不會有太大變化。再加上煤制油項目也注入了上市公司,神華的業績還是比較穩定的。」於宏向記者分析。

雖然第三季度略不如去年,但前三季度整體看神華的業績還是不錯的。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神華實現營業收入約1783.7億元,同比增長15.5%;淨利潤約365.6億元,同比增長6.5%;每股收益1.838元。

儘管煤價的下跌,使得煤炭企業為了保價不同程度降低了煤炭的產量,但神華作為煤電通吃的大型國企,似乎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2012年1至9月,公司商品煤產量約2.3億噸,同比增長10%;煤炭銷售量約3.3億噸,同比增長15.1%;總售電量為14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

拋開一家公司,整個煤炭行業近期肯定不會太好,會有一到兩年低迷期。「喜之郎購買中國神華股份,應該是長線投資。神華市盈率在行業裡已經很低了,股價可能不會漲得很快,但跌幅也不會大,畢竟業績擺在這裡。」於宏如此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9

從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看廣匯煤化工的真實盈利水平 天地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4din.html
昨晚,中國神華公司公告,中國神華只收購包頭煤制烯烴項目。這明顯是上市公司給集團實驗項目買單。

經初步測算,擬收購資產對應的於 2012 年 6月 30 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佔本集團2012年6月30日合併財務報表下歸屬於本公司股東權益(2313.64億元)的比率低於6%,擬收購資產對應的 2012 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佔本集團 2012年上半年合併財務報表下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1.81億元)的比率低於 3%。

也就是說,截止2012年6月30日,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淨資產低於138億元(實際應該接近該數目),淨利潤低於7.5億元。整個項目的淨資產收益率,不及神華正常業務的一半。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真實盈利水平,是非常受質疑的。

這就是中國上市企業和控股集團兩體制的弊端。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淨資產遠遠高於廣匯的哈密煤化工,負債率也遠遠低過廣匯的哈密煤化工,但是,就這樣,今年上半年神華包頭的淨利潤還不到7.5億元。如果按照全負債經營,計算資本利息的話,那神華包頭的煤制烯烴項目,應該是不掙錢的買賣。

神華包頭煤化工如此,全負債經營的廣匯哈密煤化工能將奈何?

廣彙集團的過人之處在於,去年就將上市公司600256的房地產業務,置換成了集團手中燒錢的煤化工新能源股權,未雨綢繆呀!

另外,12月21日,廣匯能源全天融資買進1.7237億元,融資餘額升值29.2649億元,遙居A股融資榜首。第二名包鋼稀土600111的融資餘額為22.6721億元。

廣匯能源的融券餘額僅僅0.2578億元。不要說,廣匯不漲,是因為市場做空,這只是賭徒們的一個美麗的藉口。

由於融資融券賬戶,本來就需要股票資產做抵押,綜合來看,這29億元的融資買進盤,總賬戶持倉應該在90億元水平,其中大部分底倉也應該是廣匯能源的股票,一共6億股!

2012年,中國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的最大賭局,無疑正在廣匯能源600256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95

神華喊冤內含玄機,停產只是一個傳說 央企「鬥法」環保部

http://www.infzm.com/content/87907

中國最大的煤炭集團為何會高調反擊環保部的處罰決定?尚方寶劍在握的部委為何高調公佈決定,卻低調處理違規企業?一起司空見慣的環保違規案,其後又有何隱情?

央企第一罰

「違規項目停產、罰款十萬」,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領到了2013年環保部開具的第一張央企罰單。

2013年1月22日,環保部在其官方網站首頁公佈對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以下簡稱包頭分公司)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稱,2005年3月,該公司煤制烯烴項目通過環評批覆,已於2010年6月投入試生產,但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至今未通過驗收。

環保部認為,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包頭煤化工分公司違反了「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南方週末記者調查獲知,事情源於地方政府配套的排污管線滯後,在2011年6月以前,近一年時間內,為不耽誤煤制烯烴項目投料試車的進度,包頭分公司將污水直接排入黃河中。

據悉,煤制烯烴項目配套的主供水管線、廢水外排管線及雨水外排管線由包頭市九原區負責建設,根據2005年8月17日包頭市政府與神華集團公司簽訂的框架協議以及後期包頭市政府的安排,最晚應於2010年4月30日前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除開出罰單,此次環保部還要求,2013年2月8日前,包頭煤化工分公司須將改正違法行為和履行處罰決定的情況書面報告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

「正在風口浪尖,不接受任何採訪。」儘管事發一週,1月31日,包頭分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李強仍婉拒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

公開資料顯示,包頭分公司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煤基甲醇制烯烴工業化示範工程,也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核准的唯一一個煤制烯烴項目。

上述項目於2006年12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2010年5月全面建成,8月打通全流程,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生產出合格聚烯烴產品。2011年1月正式開始商業化運營。

相較其他項目,煤制烯烴項目被神華集團寄予厚望。包頭分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在2012年便數度造訪該公司。

金融危機後,神華即提出「科學發展、再造神華,五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的發展戰略,在傳統的煤炭產銷之外,煤化工為另一新路。目前,神華已在內蒙古、寧夏、陝西、新疆等地籌建一大批煤直接液化、煤間接液化、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項目。

此次環保部的叫停令直指包頭分公司,對神華而言,無異於當頭一棒。

神華喊「冤」,冤從何來?

蹊蹺的是,這樣一起司空見慣的環保違規案,其後的演化卻出乎所有人意料。

就在環保部叫停令公佈1天後,2013年1月23日,神華集團和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別在其官網發佈兩則內容雷同的澄清聲明:包頭分公司試生產至今,環保設施全部投入運行,污水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

神華集團稱,2011年3月29日,包頭分公司提出環保驗收監測申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受理了該申請,於2012年3月出具了《神華煤制烯烴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報告顯示監測合格。當年6月1日,包頭分公司向環保部遞交了《項目驗收申請報告》和《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環保部正式受理了該項目驗收申請。

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2012年6月29日,環保部曾發佈《關於2012年6月份受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和調查結果公示的通告》,通告表明,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驗收,內蒙古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廢氣、廢水、噪聲、污染總量控制均已達標。

此後,2012年8月16日至9月6日,環保部委託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包頭環境監測監察支隊對該項目進行無人機環境遙感監測,監測結果合格,已經具備驗收條件。

對於當時驗收情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拒絕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

武漢市環保局法規處處長劉文潔分析認為,此案中環保部受理公司驗收申請,並將「現場監測結果」予以公示,但未曾以正式文件批覆通過驗收。「只要環保部未作出通過驗收的行政許可,項目就不能正式投產。」

不過,神華的公開「叫板」還是奏效。此前,「叫停令」一直被環保部置於官方網站首頁。就在神華高調「反擊」的第二天,這份索引號為000014672/2013-00027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藏」了起來,隱匿於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下,公眾需要輸入譬如「煤制烯烴」等關鍵詞才能一覽全文,官網首頁的鏈接已不見蹤跡。

一名接近環保部的人士透露,類似在環保部官網首頁刪除行政處罰書鏈接並不鮮見。可以佐證的是,央企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多在信息公開欄內,首頁罕有出現。

上週,包頭分公司總經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被處罰主要是和環保部的檢查程序在時間上沒有接洽到位。他同時強調,包頭分公司所有的配套環保設施均符合標準。

煤化工禍「水」

既然神華堅稱一切合規,為何會接到處罰令?南方週末記者獲悉,玄機在於,儘管包頭分公司配套設施符合標準,但地方政府承建的污水外排管線卻並未同步竣工。

這一切與「污水」有關。

與包頭分公司同處包頭九原區哈林格爾鎮的西海漁場緊鄰黃河,2011年4月份,暴漲的黃河水漫過河堤進入漁場,成千上萬條肥碩的黃河鯉魚暴死,漁場主人劉成義決定尋找真兇。

沿黃河上行,劉成義找到了包頭分公司。包頭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支隊信訪辦告知包頭分公司,外排廢水可能有超標現象,排入上述漁場的廢水有三股,其中包頭分公司排水量較大。

包頭分公司排污真相,露出冰山一角。

南方週末記者調查得知,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自2010年打通全流程試產以來,由包頭九原區政府承建的生產廢水排放管線工程進展滯後,由此導致包頭分公司外排生產廢水一直未能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部的批覆要求,排往包頭市南郊污水處理廠,而是通過外排雨水管線經虎賁亥洩洪溝進入黃河。直到2011年6月30日,該管線才具備使用條件,但也只能排到昆都侖河。

包頭分公司聲稱,外排含鹽廢水在黃河稀釋作用下,環境影響在可控制的環保容量之內,與死魚沒有關聯。但其仍與哈林格爾鎮政府達成意向,向劉成義賠付部分資金,同時哈林格爾鎮新打三口地下深井,採用地下水解決魚塘的用水問題。

為不影響煤制烯烴項目投料試車進度,2011年4月11日事發之後,包頭分公司曾與九原區政府和包頭市多部門協商,採取臨時排放方案,即先修通排昆都侖河的11公里管線。

正是外排管線建設,導致包頭分公司違反了環保部的「三同時」制度。

上週,包頭分公司的一位高層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透露,「當生產線負荷處於80%時,排放出來的污水經過處理後,是可以完全達標的。但負荷一旦提高到90%甚至更高,污水處理設施就滿足不了生產要求。」

據悉,包頭分公司的污水處理設施包括生化處理站、脫硫廢水處理站、回用水超率反滲透處理,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天環境)為總承包商。就在神華發佈澄清聲明3天後,博天環境亦在其官網聲明,本次包頭分公司煤制烯烴受罰,與博天公司總承包建設的污水處理工程無任何關聯性。

2月5日,南方週末記者致電包頭九原區委宣傳部長張春霞,她表示對剩餘的外排管線建設進度並不知情,而主管領導均在基層調研,春節之後才能答覆。

而包頭分公司上述高管則信心滿滿,他表示,在向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提交驗收申請後,有信心通過。

曖昧的結局

南方週末記者獲知,目前,包頭分公司已提請行政復議。根據《環境行政復議辦法》第三十三條之規定,環境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與神華喊「冤」相伴的是,環保部的叫停令並未真正施行。

2013年1月30日,包頭市郊外的九原區哈林格爾鎮土黑麻淖村外,巨大的鋼架、聳立的煙囪,在落日的餘暉裡,彷彿一片工業裝置藝術區。不過,進出的車輛和從廠房上空的白煙,提醒人們這裡是一條晝夜不息的生產線。

本文截稿時,距離環保部叫停該項目已經半月有餘,而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尚未有環保部官員督查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停工的決定。包頭分公司一位環保工程師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承認,確實沒有停工。

而包頭分公司總經理武興彬則對外界透露,包頭分公司並無對抗環保部的意思。如果停產,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他還解釋,包頭市哈林格爾鎮在夜間最低氣溫在零下十多度,晝夜溫差大。如停產將可能發生管道爆裂、有害氣體洩漏等嚴重事故。

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化工裝置停工難、開工更難。神華的煤制烯烴裝置一停工,所帶來的損失巨大。據估算,該裝置停工一天的損失估計超過410萬元,一個月的損失則為1.23億元,佔到了該項目一年淨利潤的1/10以上。

2012年,該煤制烯烴項目計劃全年生產聚烯烴產品52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億元以上,利潤總額10.8億元。

在強大的質疑聲中,這場環保鬥法開始變得「曖昧」許多。2013年2月2日,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官網上撤下了那條火藥味十足的聲明,環保部則默認了自己的軟執法。

一位不願具名的環保專家表示,企業環保違法成本低,環保部門居然只能最多處以區區10萬元罰款,而所謂「責令停產」根本就是一個傳說,根本難有執行力。他認為,如果沒有將違規企業關進「籠子」裡的更有效機制,指望「依法行政」來解決環境問題,只能是烏托邦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18

中國神華:不需用會計手段增加利潤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k7n.html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3年第19期)

 

中國神華(6010882013年第1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10.65億元,同比下降1.3%;實現營業利潤164.74億元,同比下降2.58%。在煤價一路下跌的情況下,這一成績在行業內實屬難得——據Wind數據,1季度煤炭開採行業(申萬三級行業標準)營業利潤平均下降37.30%

一體化模式業內稱雄

中國神華之所以能取得上述佳績,主要要歸功於其煤電路港航一體化的經營模式。1季度,公司煤炭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4%,且毛利率下降——煤炭平均生產成本在上升,而平均售價下跌了6.9%;但與此同時,發電業務營業收入增長了3.0%,且毛利率有所提高——平均售電電價雖說下降了0.4%,可平均售電成本下降的更多,為5.7%

1:煤炭開採行業上市公司20131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情況

                                                          單位:%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營業利潤同比增長率

600145.SH

國創能源

119.24

600157.SH

永泰能源

49.91

600714.SH

金瑞礦業

48.23

600780.SH

通寶能源

20.93

000552.SZ

靖遠煤電

17.20

601088.SH

中國神華

-2.58

600403.SH

大有能源

-5.44

600123.SH

蘭花科創

-17.29

002128.SZ

露天煤業

-21.40

000571.SZ

新大洲A

-23.77

600392.SH

盛和資源

-27.84

600546.SH

山煤國際

-30.11

600348.SH

陽泉煤業

-30.33

601898.SH

中煤能源

-30.72

000937.SZ

冀中能源

-31.76

600121.SH

鄭州煤電

-34.98

601699.SH

潞安環能

-39.48

601101.SH

昊華能源

-42.65

000983.SZ

西山煤電

-44.86

600381.SH

*ST賢成

-45.78

600997.SH

開灤股份

-46.84

600652.SH

愛使股份

-50.76

601

平煤股份

-54.50

600508.SH

上海能源

-55.34

600397.SH

安源煤業

-63.04

000780.SZ

平莊能源

-64.85

000933.SZ

神火股份

-70.28

600971.SH

恆源煤電

-72.94

601918.SH

國投新集

-76.64

600188.SH

兗州煤業

-80.17

600395.SH

盤江股份

-86.77

000683.SZ

遠興能源

-102.88

601001.SH

大同煤業

-110.99

000968.SZ

煤氣化

-158.60

 

有趣的是,單從數據來看,居然還有5家同行業上市公司1季度營業利潤大幅增長。難道,這些公司擁有比一體化更能抵禦煤價下跌的經營模式?答案是否定的。

國創能源全名為貴州國創能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確有進軍煤炭行業的計劃,但從2012年年報來看,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建材,產品為陶瓷潔具。公司期待2013年實施非公開增發,實施產業轉型。由此來看,國創能源還不是煤炭公司。

與國創能源一樣,通寶能源也不是煤炭公司,按公司年報的說法,「公司所屬電力行業,擁有發電和配電兩大主業。」

永泰能源1季度營業利潤增長,發生在2012年的一起併購是主要功臣。公司2012年淨利潤增長了181.23%,年報中對「公司利潤構成或利潤來源發生重大變動的詳細說明」是「報告期內公司收購山西康偉集團有限公司並將其納入合併範圍使公司煤炭產、銷量和利潤相應增加」。永泰能源將康偉集團納入合併範圍的時間為201241,因此,今年1季度利潤繼續增長也就不足為奇。

金瑞礦業的情況較為特殊。一方面,公司所在的青海省「煤炭供需缺口大、市場封閉性強,需求集中度高,煤炭資源基本在省內消化。青海省長期處於煤炭供給不足狀況。」另一方面,「近三年,公司每年向關聯方橋頭鋁電銷售的原煤佔公司煤炭銷售總額的70%左右。橋頭鋁電每年的煤炭需求量遠超過(公司全資子公司)西海煤炭的供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金瑞礦業1季度營業利潤仍能增長似乎也不是難事。不過,即便在利潤大幅增長後,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不夠強大,1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只有1.04%

在靖遠煤電的營業利潤增長中,會計因素可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1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同比下降10.22%,按常理營業利潤不可能增長很多。然而,由於公司的管理費用降幅高達78.23%,營業利潤終於不降反升。對管理費用下降,季報中的解釋是「核算口徑變化,生產人員績效工資在製造成本中核算。」這就是說,生產人員的績效工資原先是計入管理費用的,而現在計入煤炭的生產成本。可是,1季度靖遠煤業的管理費用減少了2.83億元,營業成本卻只增加了1.43億元。

2:靖遠煤電第1季度經營情況

單位:億元

2012年第1季度

2013年第1季度

增加

營業收入

10.37

9.31

-1.06

營業成本

5.32

6.75

1.43

管理費用

3.62

0.79

-2.83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管理費用

1.43

1.77

0.34

 

事實上,今年1季度靖遠煤電的人工成本同比有增無減。根據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4.10億元,而2012年同期只有3.34億元。再看資產負債表,應付職工薪酬由上年末的6.94億元上升至8.01億元,表明支付現金多並非是因為兌現去年的年終獎。

回過頭來看靖遠煤電的會計核算口徑變化,將生產人員的績效工資計入管理費用意味著直接影響損益,而計入生產成本則未必——如果生產出的產品沒有售出,則不會影響損益。1季度末,靖遠煤電的存貨由上年末的3.73億元增至5.18億元,增幅高達39.11%,而存貨增加的原因就是「庫存煤炭增加」。

根據年報對成本的披露,靖遠煤電的煤炭生產成本中人工成本可能比較高,若非如此,改變核算方法也不會對公司損益造成較大影響,「公司煤炭單位生產成本302.08/噸……生產成本中,材料成本22.82/噸,同比下降8.47%;電力成本11.7/噸,同比下降10.77%;折舊費8.94/噸,同比下降11.68%;提取安全生產費22.39/噸,同比下降5.76%;維簡費10.5/噸,與上年持平。」彙總上面列出的明細成本項目,只有76.35/噸,只佔總成本的四分之一稍多。

綜上所述,只有永泰能源的利潤增長含金量稍高,但隨著公司規模日益擴大,通過併購來獲得增長將越來越困難。引人注意的是永泰能源對一體化的態度,年報中稱公司制定了「煤、電、氣」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正在穩步實施與推進。由此可見,中國神華開創的一體化經營模式確實是公司取得競爭優勢的利器。

會計估計變更令人無語

利用會計手段使得賬面利潤增長是在行業景氣低迷時一些公司常用的做法,但這種做法很難說會對公司價值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會因為要多交企業所得稅而使得公司價值受損。因此,在發現中國神華可能也在這樣做時,我感到很驚訝。

在一季報中,中國神華稱,「為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標準化水平,公司制訂並實行了《固定資產價值與實物協同管理辦法》及《固定資產目錄》,使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其預計使用壽命更加接近,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反映更加公允。此次變動不會對公司已經披露的財務報表產生影響,同時經評估認為對本集團當前會計期間的整體運營表現和財務狀況不產生重大影響。」

於是,我們看到1季度中國神華煤炭生產成本中折舊及返銷明顯下降。

3:中國神華歷年第1季度自產煤單位生產成本

單位: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成本

71.3

75.7

81.2

110.5

115.2

121.5

122.2

其中:原材料、燃料及動力

14.1

15.7

20.9

19.4

20.3

23.7

24.2

     人工成本

9.7

9.2

11.0

10.9

16.0

15.8

14.8

     折舊及攤銷

21.1

21.2

19.1

21.7

19.0

20.4

16.9

     其他

26.4

29.6

30.2

58.5

59.9

61.6

66.3

 

3中的數據除2007年外均來自於當年年報,由於中國神華不時收購集團資產,合併報表範圍的變化使得煤炭單位生產成本中折舊及攤銷有時比上年降低一點不是不可以理解,但像今年這樣的降幅(17.16%)則是前所未有。

根據前面的數據和分析,中國神華的一體化經營模式使得公司能夠比行業內其他公司更好地應對煤價下跌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助於會計手段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令人無語,甚至會有投資者認為公司管理層這樣做是對未來業績沒有信心。

與借助會計手段相比,我更希望中國神華能控制好管理費用。

2012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9.6%,管理費用增長25.9%,增幅超過收入。對此,公司方面的解釋是「主要是固定資產修理費增加以及經營規模擴大導致相關經費增加。」

20131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增長0.1%,管理費用增長13.4%,增幅仍然超過收入。對此,公司仍然是那個解釋。

另據年報披露的2013年經營目標,中國神華營業收入增長8.4%,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合計增長19.8%。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2012年,儘管管理費用增長,但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下降了23.54%12.21%,且這兩項費用的金額遠低於管理費用。這表明,管理費用的增幅仍將遠超收入增長,這恐怕很難用經營規模擴大來解釋,也不該總是因為固定資產修理費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47

神華工業污水直排黃河報告曝光 排污工程涉作假

http://www.21cbh.com/HTML/2013-5-28/yMNjc1XzY5NDEyMQ.html

在本報報導他的漁場遭遇神華劣五類污水污染後(詳見本報《低碳週刊》5月7日21版報導),5月13日,包頭漁政等部門專門前往他的漁場來取魚樣,準備拿到北京進行化驗。

為此,他在13日下了420米長的7片魚網,但到了14日,他只捕到10條一寸長左右的小魚,總計才半斤左右。這距離漁政部門需要化驗的3公斤要求甚遠。

而2011年他發現魚被污染時,曾多次找漁政部門未果。劉智傑是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蘭桂村7組漁場承包人。2010年秋季,有釣魚者發現他的漁場的魚味道有腐蝕的感覺。次年春季破冰後,大批死魚翻上來,他才發現魚池出了問題。

為此,劉智傑一直在向環保、漁政等部門呼籲調查包頭一級水源地水質污染問題。但一直未得到官方檢測結果。

近期,本報從有關渠道獲得了一份被「掩藏」了2年之久的檢測報告,即包頭環保和農業部門對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以下簡稱神華煤化工公司包頭分公司)排污的檢測報告。

\

灌溉水農業檢測報告<<<點擊進入現場更多圖集

包頭市環境監測站的報告顯示,2011年3月31日該部門對神華排水樣品分析結果是,化學需氧量、溶解性總固體分別為68毫克/升和2240毫克/每升,超過了(《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5類地表水40毫克/升的標準的45%,屬於劣五類。而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溶解性總固體含量需要在1000毫克/升以內。

另外本報報導的神華污水導致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蘭桂村7組耕地荒蕪被棄的原因也找到,根據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檢驗報告顯示,在2011年對水樣監測,神華污水全鹽量為1.33g/kg[每立方分米(升)1.33克],超出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的30%。

西北農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同延安認為,依據上述報告,該灌溉水偏鹼性。不適於非鹽鹼地區作物,特別是氯離子含量超標,對作物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

劣五類污水入黃排污報告曝光

一份被「掩藏」了2年之久的檢測報告曝光。

根據上述包頭環境監測站的監測報告顯示,神華煤化工公司包頭分公司以及寶鋼電廠對黃河水污染嚴重。按照地表水標準,屬於工農業均無法使用的劣五類水。

這份對3月31日神華包頭煤化工公司排水的監測報告顯示,化學需氧量為68毫克/升,超出了(《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5類地表水40毫克/升的標準。

當期在西海湖漁場北部取樣水的化學需氧量為70毫克/升,也為劣五類地表水。而該漁場為野生魚漁場,並不允許網箱養魚,為包頭市一級水源地,需要達到2級地表水標準,即化學需氧量需要達到15毫克/升以下的含量。

上述漁場為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蘭桂村村民劉成義承包。該漁場北部取樣水的氨氮含量為0.997毫克/升,為3類地表水標準,也未達到一級水源地可以直飲的二類地表水標準。同期取樣的神華污水氨氮含量為0.745毫克/升,也超出了2類地表水0.5毫克/升的標準,為二類地表水。

另外該報告也顯示,在反映為神華排水,神華鐵路緯四路口北150米,包鋼電廠灰廠排口,虎賁亥洩洪入黃口的污水中,溶解性總固體的含量,也均超過了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的1000毫克/升的含量。其中神華排水含量為2240毫克/升。虎賁亥洩洪入黃口溶解性總固體含量為1610毫克/升,超出正常標準的60%以上。

但是劉成義,以及劉智傑的漁場到底是溶解性固體超標,還是化學需氧量超標導致大批魚死亡,仍無答案。劉成義指出,在2011年曾要求漁政部門前來嘗魚,也吃出了腐蝕味道,當時都吐了,儘管一再要求其化驗,卻一直沒有動靜。

劉成義稱,污染應該主要是神華導致的。因為包頭電廠已存在了很多年,沒見漁場死魚事件。「神華是2010年開始生產的,下半年漁場出了問題,問題應該主要在神華。」

為此,劉成義一再找環保部門反映相關情況,從包頭一直到內蒙古,直到環保部。最後環保部於2013年1月15日對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包頭分公司的煤制烯烴項目,以配套管網未建成,環評未驗收為由,下發10萬元處罰書,勒令停產。不過,有媒體調查發現,上述項目並未停產。同時2月份環保部進行了驗收,3月份下發了驗收證書。

耕地鹽分超標緻百畝耕地絕收

2個水樣pH超出中國農田灌溉水最高限制標準。

同時,本報記者獲得的另一份農業部門的檢測報告顯示,神華污水對當地耕地的影響。

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11年的一份檢測報告分析認為,其2份水樣的全鹽量含量分別為1.33g/kg、1.4g/kg,超出了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非鹽鹼土地區1g/kg的標準。

灌溉水農業檢測報告<<<點擊進入現場更多圖集

該報告也顯示,其2份報告的ph值分別為8.98、9.45,均超出了5.5-8.5的上述水質標準。此外,氯離子兩份水樣也分別達到316.5mg/kg、337.1 mg/kg以上,超出250mg/kg的限值。另外硫酸根離子的一份水樣也處於超標狀態。

西北農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同延安分析稱,「依據上述報告,該2個水樣pH超出中國農田灌溉水最高限制標準,說明該灌溉水偏鹼性。」

「且含鹽量高,雖未超出鹽鹼地區標準,但超出非鹽鹼地區標準,所以不適於非鹽鹼地區作物,特別是氯離子含量超標,對作物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他給出結論。

此前,多名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蘭桂村7組村民稱, 神華煤化工公司包頭分公司的污水導致鹽鹼程度高,導致該組500多畝減產甚至絕收,進而最後被撂荒。

該組村民趙玉柱今年60歲,全家有40多畝地,其中30畝在黃河邊本地,已經全部被化工污水污染,目前只有10多畝地距離遠,未澆上黃河水才沒被污染。

他指出,2010年他種玉米畝產1000多斤,2011年畝產下降,每畝只有300-400斤,畝產收入甚至不敵人工,於是在2012年將這黃河水澆壞的30多畝全部放棄。2013年繼續全部放棄撂荒。

4月底,本報記者在當地看到,已被污染的水仍在源源不斷地往蘭桂村的農田澆地。當地村民給記者的解釋是,目前政府打的1口深井非常有限。全組大部分田地,仍不得不使用黃河污水澆地。

但是該污水澆灌地後的玉米,農民不會自己食用,最多作為飼料。

離奇的配套污水處理管網

難道神華污水排到天上去了?

儘管2013年2月,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包頭分公司的煤制烯烴項目,通過了環保部環評。但該項目的污水到底排向了何方,仍舊是個謎。

在本報5月7日報導神華劣五類工業污水直排黃河後,劉智傑被包頭環保部門、神華、當地鄉鎮部門的有關人士,「邀請」到九原區立交橋下的污水口勘察,被告知目前仍在排污的水屬於包鋼的污水排放口,而不是神華排污口。

也正是該排放口,其4月份的取樣水被拿到北京監測,測出工業污水達標,但是未達到地表水5類標準。

不過劉智傑和劉成義還是表示了納悶:在2011年監測該排污口時,西邊的幾個排污口水就很少,當時主要是右邊的一個排污口排水入黃。現在右邊的排污口被檢測仍是劣五類污水,西邊的排污口近期未排,政府告知說此未排污水的排污口屬於神華排污口,但是右邊的排污口不是神華排污口,難道神華污水排到天上去了?

為此,劉成義專門去了神華所稱的尾閭工程(神華稱,今年2月份環保部對神華污水進行了環評驗收,工業污水不再直排黃河,而是排入了包頭市的污水截流的尾閭工程),但是未發現該工程啟動。同時包頭市九原區污水處理廠也未竣工,南郊污水處理廠也早已搬遷。所謂鹿城區污水處理廠,只是一個沉澱池,並無污水處理廠。

「過去環保部門下的文件,說導致漁場污染的主要是神華,如果現在說神華沒排污了,那過去環保部門的文件下錯了?!包頭環保部門報告寫的神華污水超標報告又是從何而來?!」5月18日,說起這些,劉成義感到無奈。

劉成義想詳細瞭解的是,既然今年1月15日下文件,讓神華停產,原因是配套管網沒建成,到2月份,神華環評就驗收了,3月份下發驗收文件,「這1個月內配套管網運行好了,難以置信」。

為此,劉成義在5月24日向環保部申請環評公開。

他申請公開的內容包括3月18日環保部對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的神華煤制烯烴項目的驗收報告——《關於神華煤制烯烴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函》(環驗〔2013〕62號)。

同時申請公開2013年1月15日神華的煤制烯烴項目環保設施未通過環保部門驗收的調查報告,即——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2012年9月27日《關於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環境違法問題的調查報告》(華北環督發〔2012〕105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