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國際礦業巨頭紛紛離開傳統煤炭行業時,一心想成為大型國際化綜合性能源企業的神華卻在逆勢海外擴張 ◎ 本刊記者 張伯玲 文zhangboling.blog.caixin.com 在國際礦業巨頭紛紛調整資產 配置離開傳統煤炭行業時,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華)卻加快了海外投資煤炭的步伐。 2013年12月2日, 有俄國媒體報道,神華擬投資80億美元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煤炭生產。這一巨額投資令市場錯愕。神華海外投資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對財新記者否認了該消息,稱“ 哈薩克斯坦煤礦資產價格已高,除非政治因素,神華不會考慮投資”。不過他證實,神華的確在滿世界找煤。12月11日,神華宣佈獲准在靠近中俄邊境的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勘探和開發Zashulanskoye 煤礦床。此前的10月底,神華與蒙古國簽署了貿易合作協議,並簽下了一條連接塔本陶勒蓋煤礦的鐵路項目,這令一度僵持的塔本陶勒蓋煤礦投資項目重現轉機。此外,神華目前還在澳大利亞考察多個煤礦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煤炭業境外並購活動達到巔峰後,2013年中國煤炭企業並購交易量持續下滑。“ 近兩年煤價一路下跌,整個行業進入寒冬,企業效益受到影響,沒有富餘資金進行投資,而且煤炭開采出來也賣不出價。受此影響,煤炭企業海外投資熱情降低。”國家安監總局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長黃盛初在12月初的一個論壇上表示。 神華近期的逆勢擴張令業界關注,如此會否重蹈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覆轍——虧損經營呢?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給出了相對樂觀的評價,而這種樂觀主要源於對神華海外並購策略的分析。 價格因素非常重要 12月11日,神華宣佈將投資近9.1億美元在俄羅斯開發煤炭以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煤炭年產能是600萬噸。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神華先與俄羅斯多元化礦業、金屬和能源巨頭En+ 集團子公司東西伯利亞煤炭無限股份公司(Vostsbiugol)各出資50% 成立合資公司Razrez Ugol LLC,然後通過這家合資公司參加外貝加爾地區當局的許可拍賣。該合資公司出價2.5億盧布,折合4520萬元人民幣(780萬美元),購入Zashulanskoye 煤礦的勘探和開發許可。 該煤礦床C1高熱量低含硫煤預計儲量2.52億噸,計劃年產能600萬噸,部分煤炭出口至中國。預計2018年正式投產,2021年實現產能最大化。 更大的投資在基礎設施部分。由於遠東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神華還將與En+ 集團計劃建設連接最近火車站的100公里長車道、公用事業線路、飛進飛出的工人營地、主要員工的永久住所以及社會配套設施,總投資約55億元人民幣(9.02億美元)。 “ 自從2009年中俄簽署了能源合作開發後,我們就一直在看俄羅斯項目,”上述神華海外公司管理層人士透露,“除了外貝加爾地區,還看了楚科奇自治區一些地區。不過主要是看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神華在蒙古塔本陶勒蓋煤礦的合作項目也在今年10月有了新的進展。塔本陶勒蓋煤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未開采礦,這個競爭激烈的項目此前因蒙古國內政局變化而幾多波折。10月25日,神華在北京與蒙古國相關企業簽署鐵路項目建設和煤炭貿易諒解備忘錄。其中,神華與蒙古國額爾登塔本陶勒蓋公司(ETT 公司)、能源資源有限責任公司(ER 公司)和塔本陶勒蓋公司(TT 公司)代表分別簽署了《關於成立聯合體建設連接蒙古國噶順蘇海圖口岸——中國甘其毛都口岸鐵路項目諒解備忘錄》和《中蒙煤炭企業關於促進煤炭貿易諒解備忘錄》。 此外, 在今年6月也有媒體報道,神華有意與其他企業一起競購力拓在澳大利亞煤礦資產,估價約為3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96億元。 上述神華海外公司管理層人士證實,“ 力拓高層的確曾就出售澳大利亞煤礦資產一事親自拜訪神華,我們明確拒絕,因為價格太高。”他透露,神華目前在看的澳大利亞項目“ 不止一個”,因為煤炭資源豐富、政局相對穩定的澳大利亞是神華海外考慮的一個重要地區,“ 同時,目前中國的環境治理,使得中國轉為採用更潔淨的燃料,而澳大利亞煤炭正是這種優質煤炭”。 他強調,神華海外投資煤礦,非常重視價格因素。12月2日《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報道稱,神華擬投資80億美元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煤炭生產。哈薩克斯坦出口和投資股份公司副總裁卡爾曼諾夫稱,神華投資的煤炭年加工能力達600萬噸。首期神華將投資20億美元,後續投資額為60億美元。但這位神華海外公司的管理層人士否認了這一交易,稱“80億美元的價格投資這個規模的煤礦,我們是不會考慮的”。 銷售不是問題 神華的第一個煤炭海外大單是2007年,以3.31億美元投資建設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煤電一體化項目,建設規模2×150MW 燃煤機組和一座年產約230 萬噸的露天煤礦。2008年神華在澳大利亞獲得了沃特馬克煤礦項目、烏淖斯和馬斯洛風電項目。 2008年歲末上任的集團董事長張喜武,更堅定了神華要走大型國際化綜合性能源企業之路。“ 神華海外開發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為了擴大資源量;二是要擴大資源品種,未來除了煤炭,還可能尋求其他礦產品資源;三是經營的地域區域多樣化和國際化。”上述神華海外公司管理層人士表示,國際礦業巨頭都是走這一路線,比如美國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oration),美國境內煤炭儲量約占85%,在澳大利亞的煤炭儲量約占15%。 他同時透露,神華開始海外並購與中國煤炭行業逐漸從出口轉向進口的環境休慼相關。目前神華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商。 自2009年中國首次成為煤炭淨進口國之後,由於進口價格低廉,煤炭的進口量迅速攀升。根據海關數據,2012年中國煤炭進口量達到2.9億噸,2013年前11個月的進口煤量達2.9億噸。2012 年神華進口煤炭2500萬噸,預計2013年進口量將增長到3800萬噸。 山西汾渭能源咨詢公司價格組經理曾浩分析認為,煤炭在未來幾十年仍將是中國主要的消耗能源,目前通過長距離海運的進口煤到港價格與國內煤價有每噸50元左右的價差,約有20-30元/ 噸的利潤。現在除新疆、寧夏等西部地區,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對進口煤依賴性仍較大,神華海外買煤礦主要是為了占據進口煤炭市場。 在曾浩看來,神華有很好的銷售渠道和模式, 老客戶占60%-80%, 僅有20% 是內耗、散售,“ 所以對神華來說 銷售不是問題”。 參與基建化風險 目前,煤炭市場的行情看起來並不利於海外並購。 穆迪12月11日發表的《2014年亞洲鋼鐵與煤炭行業展望》指出,煤炭量增加影響了煤價反彈的可能性。該機構預計,2014年動力煤價格將保持不變,每噸80-85美元,煉焦煤價格將維持在每噸150美元左右。 在海外煤炭並購方面,走在前面的兗州煤業(600188.SH/01171.HK) 被穆迪調低信用評價,將其發行人評級和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由“Baa3”下調至“Ba1”,認為公司盈利水平下降超出預期。兗州煤業上半年業績受煤炭價格下跌影響,雖銷量同比上漲6.8%,但銷售額同比下降10.8%,今年前三季度虧損 5.89億元,主要是澳大利亞項目的虧損。 近期澳大利亞政府放寬了兗州煤業對澳子公司持股比例限制,主要原因也是考慮到澳大利亞煤炭產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包括煤炭需求增長放緩、煤價持續下跌、諸多礦場關閉等因素。 “ 煤炭需求下降,價格下跌,對神華來說肯定也有影響,但是神華的海外項目選擇並不是盲目的。”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研究員李朝林認為,以神華一直想參與的蒙古項目為例,蒙古國的焦煤都是優質焦煤,而中國市場優質焦煤很少,“ 目前從蒙古進口焦煤到秦皇島的價格與從山西到秦皇島的價格差不多。 一旦神華修好蒙古鐵路,進口焦煤的成本肯定能降下來,價格將更具優勢。”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神華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策略就是在海外並購時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 神華的海外投資策略主要是通過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蒙古、俄羅斯、美國的並購獲取煤炭、頁岩氣等資源和技術,在獲取資源的同時獲取鐵路的陸位、港口的碼頭以及電廠的電源點這三種資源。”上述神華海外公司管理人士透露。 從最近神華所簽署的海外項目來看,鐵路建設是其海外開發煤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蒙古煤炭開發為例,目前蒙古只有一條南北主幹線鐵路,從俄羅斯穿過烏蘭巴托到達中國二連浩特,此外還有三四條與之連接的支線鐵路,遠不能滿足目前需要,更不用說塔本陶勒蓋煤礦投產後的運輸需求。 “ 神華在國內有自己的鐵路,在俄羅斯、蒙古等鄰國建設鐵路後,國內國外鐵路網可連接起來,這是神華的優勢。”煤炭貿易專家黃騰對財新記者表示,聯合開發鐵路,雖然投入很大,但這是神華的另一個盈利點。 2009年,神華籌建由內蒙古甘其毛都口岸至包頭萬水泉車站的甘泉鐵路,該路線屬國家Ⅰ 級單線電氣化鐵路,2011年順利通車,其北端的甘其毛都口岸距塔本陶勒蓋煤礦南端僅180公里。 而甘其毛都口岸作為中蒙邊境口岸,對應的正是嘎順蘇海圖邊境站。此次神華與蒙古簽署的就是建設蘇海圖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的鐵路。 俄羅斯的情況也是如此。目前俄羅斯遠東鐵路的運力已經接近飽和,基礎設施老化,再加上中俄兩國每年幾十萬噸的石油運輸也通過鐵路,更顯運力不足。此次神華與En+ 集團也計劃投資鐵路建設。 鐵路的利潤率在神華的各項業務中是毛利率最高的。目前神華擁有五條相連的自有鐵路專線,可以將煤炭運輸到港口銷售給內地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根據神華財報,從2009年至今,鐵路的毛利潤率一直在40% 以上,遠高于20%- 30% 的煤炭毛利潤率。 曾浩認為,鐵路一旦修建起來,俄羅斯、蒙古的煤礦資源可通過神華的鐵路運到中國,神華即使在煤炭銷售方面的利潤很少,但鐵路的利潤不可忽視。 不過,鐵路建設也非易事,另一位煤炭行業分析師認為,“ 由於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跨度非常大,加上氣候和地質條件惡劣,在俄羅斯投資建設一公里鐵路需要150萬美元,遠高于60萬-80 萬美元的國際平均價格。” |
9月4日,俄羅斯最大工業集團之一俄羅斯國有工業集團Rostec稱,將與中國神華集團共同開發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煤礦,發展工業與基礎設施,建設發電設備以及可向中國出口電力的高壓輸電線路。
《中國日報》報道稱,根據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於2016年聯手開發位於俄羅斯阿穆爾地區的Ogodzhinsky煤礦區,並建設濱海邊疆區的“希望港口”煤炭港口。預計項目總投資額將高達100億美元。
該項目將有助於解決俄羅斯阿穆爾州與中國北方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同時滿足當地電力需求。
Rostec首席執行官Sergey Chemezov對《中國日報》表示,投產以後,該項目利潤率可能為20%左右。
俄技集團與眾多中國合作夥伴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合作,加強與神華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益處。與神華的合作是我們在亞太地區開拓俄羅斯能源業務的全面舉措。
這表明,圍繞烏克蘭危機,在歐美與俄羅斯關系逐步惡化之際,中俄兩國之間能源合作在進一步深化。目前,歐盟正討論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措施,預計結果將於本周末之前公布。
實際上,自從包括能源、食品等行業遭受歐美三輪層層升級的制裁之後,俄羅斯與中國的能源業聯系就愈加緊密。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及,今年5月,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除了油氣產業,中俄其他方面的合作關系也在增加。俄羅斯央行上個月還表示,已和中國人民銀行就本幣互換協議達成一致。
上周末,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稱,俄方致力於進一步深化同中方的能源合作,將與中方密切協作,持續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等能源領域大項目合作。
Ogodzhinsky礦床位於Gerbikan-Ogodzhin煤炭盆地,預測煤炭總儲量16億噸。該礦床開發預計需要投資50億美元,預計將在2019年投入運營,年產煤將達3000萬噸。阿穆爾州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經濟潛能預計可達4000億美元。
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創立於2007年,有663家下屬企業,合共組成14家控股公司,其中9個在軍工產業,5個在民用工業。集團下屬企業遍布俄羅斯60個地區,其產品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2013年俄技集團的營業收入達為325.9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神華是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12月22日晚間,中紀委官網網站發布“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文江等2人接受調查”的消息,該消息稱,經神華集團公司黨組批準,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神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文江,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監察局主任師劉寶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針對張文江、劉寶龍兩人涉嫌違紀違規被調查的消息已經神華集團官方網站發布。神華集團新聞宣傳部消息稱,張文江、劉寶龍二人已被免職,並表態“神華集團對任何違紀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無論涉及誰,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另外,在官方網站發布此消息的同時,神華集團亦在其官方微博“神華之聲”中對此消息進行了發布。
針對於張文江、劉寶龍兩人被調查的具體原因,目前中紀委及神華集團官方尚未有進一步的消息披露,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展,被調查前位居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職的張文江亦曾有過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的工作經歷,曾擔任該公司董事長一職。事端是否起於寧煤集團目前尚不得知。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11月份開始,中紀委曾開始針對包括神華集團、中石化、中國聯通等八家央企在內的企事業單位進行第三輪專項巡視,近日,關於神華集團超發年薪及公款旅遊問題亦被中紀委官方進行通報。但此番張文江和劉寶龍兩人被查是否和中紀委針對包括神華集團在內的第三輪巡視有關,目前神華集團相關人士尚未給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答複。
在神華集團副總經理、中國神華(601088.SH)高級副總裁王品剛或跳樓身亡的消息彌漫開後,10月30日早間,中國神華也緊急公告稱,王品剛於2015年10月29日去世。但該公告並未就外界所傳的“跳樓”做回應。與此同時,中國神華還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 去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對神華集團進行了專項巡視。巡視期間及之後,神華集團及中國神華的多名管理層紛紛因違紀違法被調查,神華內部也掀起了多輪黨風廉政及反腐敗旋風。僅神華自己的兩輪巡視期間,就處理了271人之多。
王品剛
是否跳樓暫無法證實
有傳聞稱,王品剛是在10月29日下午跳樓身亡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詢問有關人員王品剛的去世原因時,得到“目前還沒有,我們知道的就是發布公告內容”的這一回應。
今年54歲的王品剛,1987年獲得了東北電力學院的雙學士學位。其曾擔任元寶山發電廠副廠長。1999年3月加入神華集團後,他的個人履歷也十分出彩:北京國華電力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兼發電營運部經理,綏中發電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而2004年至2010年,他被升任為中國神華副總裁一職,2011年至2013年任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10年4月起,王品剛出任神華集團副總經理。2011年5月起被任命為中國神華高級副總裁。中國神華2014年度報告顯示,王品剛從中國神華領取的應付報酬總額(稅前)為99.64萬元,其中16.95萬元為兌現以前年度績效年薪。
本報記者今天上午查詢了神華集團網站上的領導團隊“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一欄,沒有發現王品剛的名字。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神華的諸多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名單中,王品剛的名字位於五大高級副總裁的第四。
王品剛的去世,是否與中央巡視組入駐神華、神華內部嚴查腐敗有關還不得而知。而去年11月底中央巡視後,多名神華內部高管及管理層紛紛落馬卻是事實。
據中央部署,2014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對神華集團進行專項巡視。僅僅在2014年12月單月,就有四人出事。神華集團總經理助理、神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文江、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安全監察局主任師劉寶龍、中國神華原副總裁華澤橋、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安全監察局黨委書記、副局長牛進忠等皆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組織調查。
2015 年6月7日,中國神華高級副總裁郝貴接受有關機關的司法調查;8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稱,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犯罪對這名神華前高管決定逮捕。
神華董事長張玉卓強調黨風廉政建設“絕不含糊”
中央巡視後,神華內部也在嚴查嚴辦腐敗及有違黨風黨紀的人員。
今年8月14日,神華各部門的4800多人參加了該集團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王品剛本人也出席了此會。
當天會上,神華不僅通報了張文江、劉寶龍、牛進忠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情況,還通報了幾起因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力被追責的案件。
”集團公司黨組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絕不含糊,也絕不會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神華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張玉卓表示,全面從嚴治黨,國企不能例外、神華不能例外,任何一個子分公司也不能置身其外,各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既要掛帥又要出征,該得罪的人就要得罪,從而形成“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強大震懾。
在中央巡視之後,神華集團黨組成立了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分析集團的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聽取有關情況匯報,督導重要案件查辦。研究制定紀檢監察監督、巡視監督、審計監督、法律監督、下派監事會監督、員工監督等協調聯動機制,形成監督合力。
同時,神華還開展了集團內部巡視。截至彼時,神華集團黨組已開展了兩輪巡視。據張玉卓介紹,巡視發現的主要問題表現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物資采購和工程項目應招不招、規避招標、擅自變更招標方式等問題屢禁不止;違反規定程序選人用人和超職數、超待遇配備幹部問題比較突出等等。
兩輪巡視期間,神華共處理27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1人,對25個基層黨組織通報批評和誡勉談話。其中在今年的第二輪內部巡視期間,督促國華電力公司黨委對各有3名黨員、幹部被地方檢察院立案調查的下屬兩個電廠進行問責,對7名相關電廠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兩個電廠黨委分別作出深刻檢查。
“下一步,神華集團將進一步持續保持內部巡視監督力度,按照一年半左右巡視全覆蓋的總體要求,突出子分公司領導班子和黨組管理幹部這個重點,繼續保持深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形成有力震懾的力度。”集團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卞寶馳也對媒體表示。
趕在周日(17日),神華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關於2016年1月價格政策的消息,消息來源於神華銷售集團。其中最引人關註的是,環比去年12月份的現匯售價,神華銷售集團與用戶談判之後確定的各煤種價格有漲有跌,但總體上漲2.68元/噸。
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等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方面1月是一年當中煤耗最高的階段,另一方面在煤礦限產保安全和煤礦放假影響,1月整體產量不足,全國煤炭市場處於階段性企穩時期,神華集團的煤炭價格小漲也是正常的。
產能過剩,經濟結構轉型,煤價已在下探(網絡資料圖)
總體上漲2.68元/噸
成立於2011年的神華銷售集團,負責神華集團煤炭產品及油品和化學品銷售業務,是神華集團對外銷售的窗口。神華集團於1月17日在官方微信上發布的這則消息,內容就來源於神華銷售集團。
上述消息顯示,在2016年度訂貨會上,神華銷售集團與用戶開展集中談判,絕大多數用戶選擇了“年度定量、月度定價”的長協合同方案,約定月度長協價格參考上一月度最後一期環渤海指數定價。
根據上述合同條款的約定,神華銷售集團2016年1月份的長協價格參照2015年最後一期環渤海指數372元/噸制定,並同步取消了量大優惠和免息收取承兌匯票等優惠政策。
記者註意到,5500大卡和5000大卡動力煤的現匯價格,分別為372元/噸和330元/噸,其余熱值煤種現匯價格以5500大卡、5000大卡為定價基準煤種、按單卡熱值進行測算。
據神華銷售集團方面統計,環比去年12月份的現匯售價,各煤種價格有漲有跌,總體上漲2.68元/噸。對此,神華銷售集團方面稱,這個價格方案貼近市場,對促進行業穩定有積極作用。
為什麽神華集團1月的煤價能夠小幅上漲呢?關大利道出了實情,一方面由於天氣因素,民用煤耗達到峰值,工業用電雖然增速有限,但采暖這塊增幅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整體來說,1月是一年當中煤耗最高的階段;另一方面去年12月底煤礦限產保安全,而今年1月底煤礦還要放假,雙重因素影響,使得1月煤礦整體產量不足,供應偏緊。
“在全國煤炭市場處於階段性企穩時期,神華集團1月的煤炭價格出現小幅小漲也是正常的。”但關大利也坦言,2016年全年煤炭價格並不容樂觀。
神華銷售集團方面也表示,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預計2016年國內煤炭市場仍將處於供大於求的態勢,競爭將日益激烈。
3年內停止審批新建煤礦
為了扭轉煤炭行業嚴重“供過於求”的局面,有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淘汰落後產能,並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1月15日,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局局長黃玉治在會上表示,從2016年起的3年內,國家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停止審批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停止審批煤礦生產能力核增項目。
然而,關大利也指出,目前已經審批但尚未投產的在建煤礦數量也是很大的,所以就算三年內不再審批新建煤礦項目,就目前和已經審批、在建的項目,產能也足夠大了。
據了解,2015年,全國計劃淘汰退出煤礦1052處,實際已確認退出名單1300處。截至目前,全國煤礦數量已經降至9624處,完成了“十二五”煤礦數量控制在1萬處以內的目標任務。
2016年,貴州、雲南、黑龍江、江西等地仍將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全國力爭淘汰退出各類煤礦1000處以上。
對此,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朱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果這個過程完全是市場自己調解,也是可以達到這個結果的;但因為政府在擴大產能過程中一直都是主要推力之一,所以現在化解產能也肯定離不開政府的作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最關註的則是持續淘汰落後煤礦,是否有助於煤價止跌乃至回升?對此,關大利指出,各地要淘汰產能的對象,大部分都是小煤礦,而且很多小煤礦已經停產,所以對煤價沒有什麽太大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趕在月底,上市公司集中公布了2015年業績預告,有人歡喜有人愁,煤企就讓資本市場頗為發愁。
1月30日,中國神華(601088.SH)率先對外公開了2015年度業績快報,雖說收入、盈利也都雙雙下滑,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高達161.45億元,當之無愧地蟬聯煤炭業的“王者”。
然而,其它煤企的日子則有點“揭不開鍋”。1月30日,包括山煤國際(600546.SH)在內的6家煤企發布了2015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虧額在61.86億-66.06億之間。
若是算上之前也預虧的中煤能源(601898.SH)、陜西煤業(601225.SH)、雲煤能源(600792.SH)和大同煤業(601001.SH)等4家煤企,也就是說,目前10家上市煤企2015年預虧額就在135.86億-151.06億元之間。
10家上市煤企預虧逾135億(網絡資料圖)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朱彤等諸多專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利潤額還比較高的煤企,基本都是非煤板塊在支撐著,因為早在過去煤炭行業“紅火”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未雨綢繆”,開始打造非煤板塊了。
又有6家煤企預虧
資本市場對於煤企2015年預虧早有心里準備,但當煤企較為集中地公布預虧額之時,想必有的投資者還是覺得多少有點在“意料之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了6家煤企於1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山煤國際、平煤股份(601666.SH)、鄭州煤電(600971.SH)、恒源煤電(600403.SH)、大有能源(600397.SH)和國投新集(601918.SH),去年預虧額分別約為11億、20億、5億、13.5億-14.5億、10億-13億和2.36億-2.56億元,合計在61.86億到66.06億元之間。
幾天前,中煤能源、陜西煤業、雲煤能源和大同煤業,也對外表示,2015年各自預虧23億-28億、27億-33億、7億和17億元,共計74億-85億元。
換言之,上述10家上市煤企,2015年預虧額合計數,最少也有135.86億元,最高則可達151.06億元。
為何有的煤企預虧額卻是一個範圍呢?對此,陜西煤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虧額都是由公司財務部門提供的,因為有的煤企比較大,預虧額在初步統計上會存在一個誤差,所以提供了一個預虧範圍。
10家上市煤企給出的預虧理由也是大同小異,即煤價下跌成為“共同虧損”的直接原因。“2015年,由於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及煤炭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導致公司2015年累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這是山煤國際方面在公告中的解釋,也基本代表了其它9家上市煤企的心聲。
至於預虧額高低,就在於規模大小不同,正如廈門大學能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所言,現在煤炭業務規模越大的企業,預虧額反倒越大。同時,煤礦自身條件不一樣也會影響企業業績,比如有的企業毛利就已是負數,凈利潤自然虧得更嚴重一些。
恒源煤電方面就向記者表示,公司礦井條件比兗州煤業差一點,所以煤炭業務的毛利(收入減去成本等於毛利)就已經是負數了。
也有不虧的煤企
雖然業績下滑幾乎已經成為所有煤企都難以逃脫的“夢魘”,但並不是所有煤企都是虧損的,也有“特立獨行”者,還是賺錢的。
1月29日,兗州煤業(600188.SH)在發布的2015年度業績預減公告中稱,經財務部門按中國會計準則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減少65%左右。
2014年,兗州煤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842億元;粗略計算一下,2015年,兗州煤業2015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接近8億元。
為何在行業“寒冬”中仍能取得這樣不錯的成績?兗州煤業方面將其歸功於三點,一是通過實施一系列節支降耗經營措施,商品煤銷售成本同比下降,影響2015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加約9.7億元;二是通過實施美元債券回購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措施,影響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加約2.3億元;三是實現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影響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加約3.1億元。
除此之外,2015年,中國神華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是正數,約為161.45億元,雖然同比下滑56.9%,但還能凈賺上百億元,確實為煤炭行業吹來了一縷春風。
然而,據中國神華內部人士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實際上,公司的煤炭業務也基本沒有什麽利潤了,主要是因為公司領導層比較有眼光,提前幾年就布局了電力業務。
林伯強等市場人士也坦言,中國神華早在煤炭業“紅火”的時候,就已經通過並購、自建的方式,打造煤電一體化,用自己的煤來發自己的電,所以現在雖然煤炭業務不行,但電力板塊卻還有可觀的利潤。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恒生指數回到20,000點以下,有人說是因李先生的腸胃炎,有人說是因權威人士的言論。人總愛找藉口,而忘記自身問題。事實是無論環境順逆,都應先從自身出發,做好自己。以「供給側」(supply side)改革,針對過剩產能及過度投資,將較「量化寬鬆」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L形經濟發展」或就是其一;但以自身出發,並不只靠印銀紙,或可有更好的發展基礎。神華股價不斷尋底 內地部分行業有過剩產能及過度投資,當中每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例。查看恒指成分股,上週收市市值最低的,是股價再創新低的利豐(494),市值約349億港元,相信《壹計就明》的讀者不會覺得愕然;而僅次於利豐,就是煤炭股中國神華(1088),股價亦在不斷尋底。神華是內地最大煤炭生產企業,亦是世界第二大煤炭上市企業,主要從事煤炭和電力業務,2007年成為恒指成分股。或許,單以上週香港收市H股390億港元市值衡量神華,未必公平,因為神華也有A股在上海上市,上週收市A股市值就約2,600億元人民幣。可是,若以股價表現而論,神華確令人失望,股價從2011年的40港元,就一直輾轉下跌,到上週收市是11.5港元。當然行業產能過剩及煤炭價格下跌,神華股價下跌應是大勢所趨。市場指出,內地有超過六成上市煤炭企業,在2015年出現虧損,如在香港上市市值僅次於神華的中煤能源(1898),就在2015年轉盈為虧。故此,神華2015年的利潤雖倒退,而仍能保持溢利,不少分析員就認為神華財務表現應已較優勝,並不時建議大家注意神華的重組及合併概念。不知大家有否一次又一次失望而回,從神華的財務報表中,其實可看到一些自身問題。 神華利潤率持續下跌 神華的經營收入已是連續兩年按年下跌,2015年的跌幅更由2014年的12%,擴大至30%。神華最新公布2016年第一季營運數據,經營收入按年下跌5%,經營收入跌勢似仍未有穩定下來跡象。神華的毛利率由2011年的37%,下跌至2012年的31%後,就保持平穩,2015年是30%;但利潤率卻持續下跌,以稅前利潤率為例,就由2011年的31%,跌至2012年的27%,再持續跌至2015年的19%。經營收入及毛利率下跌,可以歸咎行業或大環境;但利潤率跌幅大於毛利率跌幅及其他支出上升,卻不能只怪行業或大環境,而與自身問題無關。神華毛利率過去數年保持平穩,但利潤率卻持續下跌,原因至少在兩方面。第一,是一般及管理費用,在收入下跌之下,仍然增長不少,2015年就升10%;其次,是財務成本,過去兩年分別升34%及15%。神華的財務成本增長,與非流動負債持續上升有關,神華過去兩年的非流動負債,就累升了接近八成。以財務數據而論,神華股價下跌,不但有行業原因,也有其自身原因。以重組及合併概念選股,是大家那杯茶嗎? 林智遠Nelson Lam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