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5007.html
熊市最赚钱
华尔街上股指最大单日涨幅就出现在熊市期间。截至1987年,美国股票史上最大单日涨幅都出现在1929~1933年。这说明,股价的单日暴涨,在 历史上都出现在股价长期持续下跌的时期,其中最高的一次是1933年3月15日的15.34%。其他能够与1929年大萧条期间出现的单日暴涨幅度相提并 论的,只有1987年10月21日的道指上涨10.15%(黑色星期一刚刚过去2天),以及最近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久的2008年10月。
为了避免有人误以为在熊市期间出现股价单日暴涨是美国所特有的现象,我们再来看一下日本在20年前开始的一次大熊市,人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截至20世纪末,日经225指数由1989年底38900点的最高值跌去了大概2/3的市值。然而,日经225指数历史上最大的10次单日涨幅中, 有7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这次大熊市期间。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90年10月2日,单日涨幅达到13.2%,当时人们对于日本股市的前景普遍感 到悲观。
当熊市氛围占主导地位时,市场上的交易量会迅速下降,这也是市场恐慌期会出现股价戏剧性暴涨的原因之一。随着交易量的下降,市场会变得更加敏感,一小部分投资者的行为都会引起较大的波动。那些进场捡便宜货的抄底者会迅速地引起股价的上涨。
然而,在股市崩盘时期入场的投资者并非只是机会主义者。那些此时入市交易的理性投资者,或者会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或者只是坚持持有股票而不抛售,因为他们认为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疯狂的阶段。他们知道这些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也知道哪些股票是真正的物超所值。
迎接恐慌
在悲观的市场氛围中购买股票,并不一定需要非凡的胆识。如果你准备好了,尽可以在此时为即将到来的复苏赌上一把,因为历史经验坚定地站在了你这一边,而且历史也已经证明,此时的风险远不如看起来那么大。
奈德·戴维斯研究公司(Ned Davis Research)研究了1940年以来发生的29次危机之后发现,这些危机的主要影响是造成股价平均下跌7%。同时,复苏期平均是7个月,在其中的6个 月市场都表现得比危机之前更为强劲。美国银行在200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研究了之前60年在股市中发生的危机,发现在危机爆发之后的一年内,道指平均都会 上涨15.5%。
这些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误导,因为其中包含了我所说的“假恐慌”——具体将在下一章谈到。但是,无论恐慌是虚假的表象还是真正来自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恐惧,这两家机构有关危机的统计研究都足以证明崩盘之后股价将大幅上涨。
如果把本书内容总结为一个观点的话,那就是:股票市场的恐慌期是最好的赚钱机会,因为市场总是会反应过度,总是会自己纠正自己。这是最确定无疑的一 条投资定律,虽然我们都知道历史不一定总是会重演,但股市在这一方面的历史表现却是完全一致的——每次恐慌爆发之后,都会出现股价的暴涨。
这一理念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许多成功的投资顾问曾经坚持建议自己的客户挑战他们自身的畏惧心理,采取更加大胆的投资策略。约翰·邓普顿——邓普顿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曾经向他的客户提出一个著名的理念:在他人沮丧地抛售时买入,在他人贪婪地买入时卖出。
投资者为什么会讨厌廉价品
买入恐慌并非出自当事者的忧虑和惶恐,这听起来可能很有趣,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还可能是某些头脑敏锐的家伙对股价下跌做出的反应。那些率先看到市 场发出走弱信号之后迅速抛售手中股票的人,并不会马上宣称自己将要清仓离场,尽管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股价似乎即将崩盘。
然而,还是这批人,他们也会在股票大甩卖的时候加入抢购的人潮。他们这种“排队购买打折品”的做事原则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他们是在抢购自己需要的,或许只有低价甩卖时才能买得起的东西。
股票与其他产品没有太大的不同。假设那些抢购打折商品的人就是股票投资者,而且他们认为股票是其投资组合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价格便宜的时候,他们自然一定会出手买入。
然而,另一方面,那些讨厌廉价品的投资者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声称自己只会在股价处于高位、市场正在上涨的时候买入股票。这部分地说明了为什么牛市的交易量要远远高于股价下跌时期的交易量。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沃伦·巴菲特,被认为是现代最精明的投资经理之一,他也对这种毫无逻辑的追涨行为表达了同样的困惑。他以自己独有的风 趣口吻,表达了他对汉堡包的热爱:“我将用尽余生去购买汉堡包,当汉堡包的价格下跌时,我们会在家里全体高唱圣歌‘哈里路亚’。当汉堡包价格上涨的时候, 我们则会哭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买所有东西的时候都会如此——只有买股票的时候例外。当股价下跌,而你会因此赚得更多时,人们却对股票失去 了热情。”
正常人之所以会产生非理性的行为,更多的是因为恐惧而不是贪婪,这一力量影响着所有的股票市场。人们总是害怕被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套牢,但是稍加分析 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逻辑关系:如果在你面前有一家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世界级公司,其股票正在以一个诱人的折扣出售,那么这样的便宜肯定值得去捡。
一个简单的成功策略
人们总是喜欢把原本可以很简单的投资策略搞得很复杂。
的确,市场出现恐慌之后,股价很可能无法回到市场癫狂状态时的高点,但是对于那些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蓝筹股的精明投资者来说,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些投资者已经在价格处在历史低位时入市,买到了一份很有价值的资产。
这也为投资者奠定了非常好的盈利基础。有些投资者会因为危机前后的股价差异而感到困惑,但这仅限于那些在危机之前买入股票并一直持有的人。那些在危机爆发后股价下跌时买入的人,则只需要关注手中股票在危机过程中的变动趋势,在能获得满意收益的价位抛出。
每个身处股市的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水晶球,让它告诉自己何时该入市、何时该离场。但在现实中,这样的水晶球是不存在的,所以对于股民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担忧市场何时会发生反转,不再去关注影响散户决策的因素。企图预测市场的极端点位,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来说,懂得投资的纪律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设定自己想要达到的盈利目标,以及最大可承受的亏损比例。
在快速上涨的市场中,严格设定目标并坚持遵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形势下,这些损益指标的起伏不定,会使投资者因为奢求那些炫目的收益而延迟卖出股票。这意味着投资者更有可能在暴跌来临的时候被套牢。
在牛市中,明智的投资者会不断变换投资组合,先变现盈利,然后再投资于股票或者其他资产。不可思议的是,在熊市中,获得小规模盈利变得很困难,而在股价大幅暴跌的时候,获得高额盈利却似乎更加容易了。
价值投资者——投资于盈利能力稳定的公司,并准备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并不寻求赚取股票价差收益,此类价差通常是由各类“消息”或其他与公司主营业务 表现无关的因素造成的。在股市上涨期间,价值投资者更愿意继续持有手中的股票。这种坚持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尽合理,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先以符合估值的价格 卖出股票,然后在价格便宜的时候再买回来,这样他们同样可以做到在这只股票上持续获利。
当市场疲软的时候,金融分析师们最常给出的建议就是购买那些所谓的“防御型股票”。此类股票通常是指那些公用事业公司或其他乏味的公司股票,这些股 票虽然表现稳定,但却业绩平庸。可以肯定地说,求助于防御型股票对投资者来说完全是一种误导,因为在股价下跌的情况下,当其他板块出现许多物超所值的股票 时,防御型股票的价格却显得坚挺,甚至会变得相对更加昂贵。(摘自《恐慌与机会》第2章(原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史蒂芬·韦恩斯著,有删减,标题 为编者加,艾经纬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3qf.html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63817
勸君莫惜金樓衣
勸君須惜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詩.金樓衣.杜秋娘)
我貓王性好閒逸,追求優皮的生活,可惜我事業發展老是一團糟的!一直以來,我迫逼的學習與工作,忙得沒有時間好好的處理自己的投資。即是說我前是有前無後,有投機、無投資那類!然 而,吾今已年界知命,恐怕快要從商場退隱,千金散盡會否復來?感覺像我們這些中年人,需嚴肅審察個人理財問題!待到股市如斯行情,更加百感交雜!曾經有很 多客戶向我垂詢,如何入行做證券經紀,他們每每只看到賺錢時喜悅,忘卻股災的痛苦,熊市對股市炒家來說是一個消耗戰,我反認為股票投資是擁有正常收入的在 職人士之專美,每次消耗戰都會使一群股票炒家消失!說句實話。今天能在證券行立足的行家,除了我這群老經紀外,大部份都是通曉衍生工具操作的精英份子。在熊市裡,證券公司生意困難,加上今天的競爭激烈,我亦須提醒客戶股票存放在證券公司的風險!
上週恒生指圖走勢已跌穿250MA(250天移動平線),而去年很多時該指數都是處於250MA之下,無論如何去年不似熊市的格局?熊市如何定義?如果今天才走出來說熊市,我貓王認為遲了一點,杜氏理論(Dow theory)有謂市場的股票傾向羊群般移動 (Stocks tend to move as a group ),恒生指數象徵市場的含概,是量度市場的重要工具,一個多月前已提出股災之說!我已解述過,今天看主流指數作買入個股的參考,會錯得慘!我相信配對交易(Pair Trading)已把傳統的市場形態擾亂得很。中投資3保,即中芯國際(0981) 保利協鑫(3800) 及旭光(0067)在上月初還在狂升!像中國聯通(0762) 澳博控股(0880) 六福集團(0590)等強勢股現在還沒有脫離強勢本色,而最近發行的新股仍然以天價上市,這樣子,我怎能說今夕是熊市?事實上,我以前見過的熊市是寸草不生的!記得2000年電訊盈科(0008)及和記黃埔(0013)仍意態撩人的時候,很多藍籌股已悄悄的跌穿了250MA!今年年初已有多隻具代表性的大型股下穿250MA,那例如鞍鋼(0347)、中移動(0941)及中國人壽(2628),翻閱以前的圖表,待到指數下穿250MA時已是熊市第三期的開始了,老實說,我作為一名證券經紀,我希望這個是真正熊市也好、是隱蔽熊市也好,只期望它早日完結!若言今是熊市第三期的開始,則前路漫漫,若言以中國人壽(2628)這隻中資龍頭股為技術走勢的參考,它已於去年12月下穿250MA,這樣子,我曾解述過來季港股仍淡靜非常,不過有望見底!當然,我自己作了兩手準備,收集是小量的,待它大幅下挫時,就是啓我的投資時!
下圖試以上海綜合指數作為中國股市走勢的參考,這則未來數個月它仍未脫離危險期,而我貓王又三句不離本行,港股市場很多股份已經跌至單位市盈率,穩健的投資者可以等待代表性的指數發出訊號時才入市,寧願價位高一點,又或先從穩健的股份開始收集。
|
||||||
組合將有以下調整,買賣以本週三(15/6)收市價計算。沽出:80000股工商銀行、2000股滙控買入:50000股德昌電機、10000股中石化、8000 股中石油、2000股中國神華、2000股思捷、1000股新鴻基地產 現 時弱勢的港股將愈弱,強勢的亦暫時會有所調整,但當烏雲散去,它們會像鳳凰般再次飛上枝頭。過去一段日子,沽出手頭股票的投資者,自以為成了贏家,但當他 們把套出來的利潤,換入質素較差的資產,有些「金玉其外」的股票,一年後便會被發現「敗絮其中」的事實。這就是投資的運作模式,只有真正認識了解,才可當 股票是老友記。 論房託 領匯(823)其實是一隻值得買入及持有的房產信託基金(REITs),其價值證明了政府六年前的確賤 賣資產,還未計更早前賣掉的少數港鐵(66)股份。我聽過不少例子,某些發展商把自己投資的物業,以房產信託基金形式上市,我呼籲各位千萬別沾手,不要相 信他們從口袋中拿出來賣給你的東西。另一隻推薦的房產信託基金,是由鷹君(41)控制的冠君產業(2778),它持有優質的資產。不過你可以選擇持有在股 價上有更大折讓的鷹君。我有感在下一次香港地產市道低迷時,鷹君將會私有化。主席羅嘉瑞除了是一個心臟科醫生外,還是一個出色的數學家。根據上次公開的資 產負債表顯示,鷹君的負債近乎零。值得持有的還有利信達(738),一間手袋鞋履的生產及零售商,而且主要的產品都是以女性為主,非常明智。直至今年二 月,利信達的銷售成績增長強勁,其資產負債表顯示其負債同樣是零。當找到合適的地方及時機,現金充裕的利信達便可再作擴張。回顧今年其中一至兩項非經常性 項目,我不期望明年有六成增長,但當毛利受到控制時,兩成增長是絕對可以達到。我關注該公司的存貨量及債項,不過管理層在乎的卻是如何處理公司的流動資 本。利信達的級數雖然未能與特步和匹克體育用品相比,但觀乎管理層經營業務的態度,我毫不猶豫地認為,假以時日利信達也能進身一哥。 熊市繼續尋寶 現 時的組合蝕了多個月仍未帶來利潤,不過耐性就是這個遊戲的名字,形勢將會有所改變,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贏的策略就是買入及持有一些最好的股票。如上文所 述,我減持了工行加部分滙豐,銀行股只剩下農行及八千股滙豐已足夠。另一方面,以較低價增持組合中其他股票,及買入德昌電機(179),一間已重上復甦軌 道的前藍籌股。假如你持有工行或滙豐,你不須沽出,但建議減少比重,尤其當熊市當道,大部分股票的價值都被低估時。我不欲再增加組合股票的數目,現時十六 隻股票,我認為已是最優質。當然,市場上仍有很多值得買入的股票,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優質但股價未被反映的股票。祝君好運!艾薩 [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 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http://jimwong11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144666
看新聞報道, 港股技術上步入熊市(我唔識技術分析), 但短線跌了三千點, 估計應該會有短期反彈, 不過, 我決定就算反彈, 都唔會入貨, 寧願唔賺, 都唔要輸錢.
記得08年時, 多次大跌, 然後反彈, 跟住又大跌, 跌到你唔信, 跌到好多股低過淨現金值, 我怕又黎一次, 唔敢博. 參考以下blogger(You'll never walk alone) 以市帳率分析熊市底部. http://ynwa-investment.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08.html. 95年-08年多次熊市底部P/B:由0.93-1.35倍, 「目前恆指的預測帳面值14254,用以往熊市底部的不同P/B值計,今次低潮期的恆指的底部介乎13,256至19,243之間。今次的危機同是比較嚴 峻,用P/B值1.1至1.2倍推算,今輪熊市的底部估計在15,679至17,105之間。」我認為這方法推算值得參考.
記得今年三月 時, 看見企業公佈的業績, 有唔少都出現盈利倒退, 毛利下降的情況, 原因主要在於通帳引致的成本急增, 企業未能轉嫁成本給消費者, 已知今年股市路難行, 現在情況仍然無改善, 通帳仍然惡, 仍然未見企業轉嫁成本的能力, 大陸仍然未放緩緊縮政策,收緊銀根,企業借貸成本貴, 淨係利息支出都令成本大增; 而家歐美債務危機, 影響股市, 影響財富, 影響消費力, 影響銀行借貸, 又再一次的消費需求急速下跌, 歐美消費力弱, 中國出口企業就慘了, 成本因為通帳增加, 市場消費力卻在下跌, 人仔又升值, 大陸人工又加, 工業出口股死得, 跌多多都唔好亂買.
參考09年的復甦, 隨著經濟的下滑, 商品價格跟住下滑, 成本下跌了, 下跌初期, 由於市場供應多, 需求弱, 企業的貨品銷售價跌得仲快過成本下跌; 但過一段時間後, 企業執笠汰弱留強,加上因為之前企業存貨減少了, 市場供應少了, 而政府谷經濟的政策生效, 消費力增強, 企業議價能力提高, 貨品銷售價升得快過成本, 毛利提高, 做成新一輪的牛市.
今日的情況是, 人仔愈升愈有, 美元愈跌愈有, 中國在谷內需, 提高人民的消費力, 所以要讓人民的工資穩步增加+人仔升值, 由於中國人的工資上升, 內需的消費力有無限憧憬, 內需企業的成本轉嫁能力亦較強, 在近一年的公司業績中, 內需股的業績算不俗, 或在一些係大陸有生意的港資內需股, 佢地係內地的增長都很不錯, 所以在下一輪的牛市, 集中研究內需股.
幾時先係新一輪牛市? 假若商品價格下跌, 通帳受控, 中國放寬銀根, 俾企業容易d 借錢, 成本不再增加甚至下跌; 同時, 人仔仍然升值, 買外國貨品或者原料會平d, 而人工仍然保持穩步增加; 當物價不再增加或甚至平了, 人工增加了, 有多餘錢便出黎消費, 消費需求增加了,其時不少中少企已經執笠, 汰弱留強, 又再重演09年的復甦, 其實歷來牛熊牛熊, 都是不斷交替.
不過, 商品價格會容易下跌嗎?歐美又準備大印銀紙, 流動性又增加了, 美元又跌了, 商品價格又點下跌呢? 或者要等到歐美日停止印銀紙, 通帳由高滑落, 才有牛市轉機. 但又要諗下, 唔印銀紙又點還債呢? 唔還債即係要違約, 一違約就又死得. 即是要還債>印銀紙>商品價格高>通帳;同時歐美經濟差消費弱> 滯漲> 股價跌
但我在想中國會否唔同呢, 我指中國讓人仔加速升值及工人薪金升, 同時打算減進口稅, 令購買商品較便宜, 那樣一些進口零售商, 如香港的佐丹奴, 利信達待, 雖然成本因通帳而增加, 但成本應該可以轉移給消費者, 他們在中國的增長應該無問題, 問題只是香港的業務唔知會唔會因為租金上升而拖後腳者.
當然而家未必係熊市, 但企業的盈利能力下跌卻明顯, 既然前路危機重重, 而家入市都係賭錢, 何不等待企業盈利明顯好轉時再入市 ?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301182&time=2011-09-09&cl=115&page=all
股指期貨催生出中國寬客(Quants,金融工程師)的萌芽,這些蹣跚起步的初學者們在近期跌跌不休的股市中獲益豐厚。
在股票型公募基金上半年整體收益率為-8.03%的背景下,上海某私募基金產品以36.91%的收益摘取2011上半年「最掙錢」基金之冠。
在近期理財產品發行慘淡背景下,上海一券商一月連發五隻小集合,且每隻發售期不過三日,即告罄。如此業績、如此搶購風潮,均發生在以期現套利、另類投資策略為主的中國對沖基金群體,令新生的寬客們為之振奮。
他們開始互相打聽、私下學習,於是,越來越多的散戶、機構投資者開始湧入對沖基金行列。這樣導致兩個結果,一方面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指數的期現套利基差收窄,參與者收益率大幅縮減。另一方面,對敲、操縱賬戶進而影響股指等不規範行為開始萌芽。
9月2日,證監會宣佈,期貨市場賬戶規範工作正式啟動。實名制後的期貨市場,可成為公平競技之地。
機構蜂擁
2011年,被業內視為中國對沖基金元年。9月8日,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公司自7月中旬起發行的三隻 對沖基金均售罄,「我們這幾隻產品都是規模在2.5億以上的小集合,由於有200人上限的約束,所以受到資金在100萬以上投資者的追捧。」他稱,該公司 今年3月曾創下首隻對沖基金一日售罄之先例。根據統計,自成立之日至8月12日,在上證綜指跌幅達15.7%的背景下,該產品收益率超越大盤18.4%。
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交易成功的關鍵是確保期貨標的和現貨變動的一致性、實現跟蹤誤差(現貨組合和股指收益率的差異)的最小化。
理論上,若能在現貨市場上精確複製股票指數,則跟蹤誤差為零,無風險地捕捉到基差收益。但實際操作中不可能做到無差異複製,現貨複製的越接近股指,跟蹤誤差越小。對滬深300指數的高精度複製需要複雜的金融工程模型和程序化交易系統。
自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股指期貨誕生後,擁有對沖和槓桿屬性的對沖基金開始施展拳腳。對於前述能夠對抗市場漲跌的投資盈利模式,內地高淨值投資者青睞有加。目前已有多家機構紛紛跟進申報了類似對沖產品。
國金證券研究員張劍輝指出,量化投資之所以會有超額收益,與市場不成熟、非理性因素較多有關,也與市場中量化方法使用的多少有關,目前中國市場量化投資的應用相對較少,給機構參與提供了空間。
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當前宏觀環境的複雜性,決定了A股市場很難重現2007年大牛市和2008年大熊市,在無法單邊做多或做空的結構化市場中,對沖基金將越來越受高端客戶和大額資金青睞,在中國的發展空間也很廣闊。
套利升級
隨著諸多機構的湧入,期現套利市場收益率大幅下降。套利者的策略開始升級。
博弘數君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弘投資)CEO劉宏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現在參與股指期貨套利的人太多,以至於部分資金已經離開 套利市場,追逐新的「藍海」。「比如我們去年股指期貨套利的年化收益率是20%,今年已經低到年化收益率5%-8%了。」劉宏認為,這是由於中國股指期貨 市場發展較快,效率較高,「半年走完了別人幾十年的路」。
博弘投資原本以套利基金為主要產品,但自今年以來,該公司套利基金的規模從2010年的30億元縮減至現在的2億-3億元。「佔我們基金總規模的10%。」劉宏表示,公司從去年底,便開始陸續轉型。
國泰君安前述市場部人士表示,期貨現貨的基差收益的確在收斂,以前的期貨升水常態,現在經常會出現縮水情況,導致僅盯基差收益的投資者無法操 作。國泰君安表示,去年年底開始,公司意識到期現套利的侷限,因此今年年初起,發行的對沖產品均從早期的期現套利轉向更高層次的阿爾法套利。
與股指期貨有關的套利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期現套利、跨期套利、結算日套利和阿爾法套利。其中,阿爾法套利是套利中典型的高收益、高風險套利 方式。業內專家表示,這種套利僅適合有能力挑選出具有穩定阿爾法證券產品的投資者。同時,在做阿爾法套利的時候應與市場驅動因子監測體系結合起來分析。當 預期通脹因子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時,由於通脹無牛市,投資者可買入通脹受益股,賣出股指期貨,享受通脹受益股帶來的阿爾法收益。阿爾法套利因其高風險、高 收益特性,有可能在股指期貨市場回歸均衡,低風險套利機會減少的時候成為主流套利方式。
「我們今年的產品不完全複製指數,而是選擇一批強於指數的股票,做阿爾法套利。」國泰君安人士表示,公司目前阿爾法套利產品佔比達20%。
中投證券張曉東認為,目前股指期貨機構入市比例仍然較低,套利機會尚未被充分挖掘。預計今年的期現套利機會依然十分豐富。不過,他表示他所帶領的衍生品團隊正在考慮做一些有風險的阿爾法套利,通過主動承擔風險獲取更高的收益率。
尋找新機會
博弘投資劉宏表示,公司之前關停的套利基金,現在90%轉為定向增髮指數基金,「這部分資金有23億元。」
據私募排排網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905只非結構化私募證券產品的年內平均收益率為-6.24%,而同期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收益率為 -8.03%。其中,博弘投資劉宏管理的「博弘定向增髮指數型基金4期」以36.91%的收益成為上半年最掙錢的私募。這次統計中,博弘投資旗下的3只產 品均在收益榜上排行居前,均是投資於定向增發股票的類指數化產品。自去年11月第一隻該系列基金成立以來,博弘投資目前已累計成立了22只基金,參與定增 項目19個,總規模超過23億元。
「由於定增系列基金的表現優異,市場對該產品頗為認可。」海通證券研究員羅震表示,定向增發由於資金上的高門檻(通常幾千萬甚至上億),使得其過去只能成為機構涉足的領域。而通過金融創新,普通的高淨值投資者也能通過購買信託產品的形式參與其中。
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表示,關注到博弘投資的定增基金受追捧的情況,公司也正在研究,準備推出定增系列的基金。「做量化策略這塊,是有一定的有效期,你必須不斷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優化自己的策略。」國泰君安人士說。
羅震也表示,一方面,博弘投資開發的定增系列基金本質上技術門檻並不高,容易被後來者模仿;另一方面,定向增發項目數量有限,因此,隨著覬覦這塊蛋糕的機構越來越多,其中的收益可能最終將被攤薄至市場平均水平。
「投資市場,沒有一種交易策略是長期使用的,參與者必須不斷尋找新機會。」劉宏說。
實名制啟動
由於參與資金量集中湧入股指期貨市場,其對現貨指數的影響逐步凸顯。「到期日效應」開始萌芽。「現在還比較輕微,也就半小時的波動,但這個趨勢已經引起關注。」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
所謂「到期日效應」,是指股指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時,由於交易中買賣失衡而導致標的指數及其成分股的成交量和波動性顯著增大的現象。
申銀萬國分析師檀向球表示,影響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的因素主要包括:最後結算價格的確定,投資者結構與行為,現貨市場交易機制及深度,是否存在多種衍生品同時結算等等,其根本原因是現金交割制度。
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證監會正在對期現貨在跨市場套利中可能產生的違規和風險行為進行調查。監管層已經關注到,由於參與跨市場套利者的增加,如對敲等違規行為開始萌芽。
前述人士表示,證監會正在起草關聯賬戶的認定標準,未來可能會合併計算,落實實名制,同時統一開戶,規範歷史賬戶。
9月2日,證監會公告稱,開始正式啟動期貨市場賬戶規範工作。根據要求,各期貨公司年底前須完成期貨休眠賬戶處理,逾期未通過規範檢查的賬戶,證監會將凍結其開新倉權限。這是9月2日晚,證監會在發佈《關於開展期貨市場賬戶規範工作的決定》中的主要內容。
證監會表示,期貨市場賬戶規範工作包括休眠賬戶處理和歷史賬戶規範兩部分工作。這項工作是繼全面實施統一開戶制度後,期貨市場在完善賬戶管理方面的又一項基礎工作。
浙江財經學院、上海中大經濟研究院聯合課題組在《股指期貨跨市場監管——基於投資者跨市場交易行為的理論及實證研究》(下稱報告)中表示,目 前,國內進行跨市場監管方面已經逐步完善,但是在市場操作的過程中,卻依然存在著極大的漏洞與不足。該報告表示,目前對跨市場操縱主體方面的監管很薄弱。 對於能夠進行跨市場操作的主體,比如基金經理,他們雖然不能進行股票市場的投資,但是卻能夠進行股指期貨的投資。
「在股指期貨保證金交易的機制下,他們會遇到暴利的誘惑。他們可以通過自己開戶或者利益相關人員開戶的途徑,進入到股指期貨的交易當中,做空股指期貨,並且拋掉手中持有的大盤權重股,進而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報告稱。
證監會9月2日表示,賬戶規範工作從賬戶管理這一基礎環節入手,將較徹底地解決期貨市場20年發展過程中積累的賬戶管理遺留問題,使期貨市場實名制和統一開戶等基礎制度最終得到全面和徹底的落實,有力打擊分倉、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
翻看我的過往記錄,對大勢研判是我的弱項,我是常常說錯話的,為此我需要解剖自己,雖然大勢研判,對個人而言,難度遠遠高過行業和個股的研究,但是應該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全能型的選手麼,至少,在錯誤中尋找正確的方向,是需要一直努力的。
我也觀察過,大勢研判裡面,也是分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大類的,國內還是以技術面為主,美國則完全是基本面佔絕對主導地位;技術面裡面,又以時間週期最為主要,淘股論壇的「只有我懂」屬於這一類,不過弄到現在,也搞得確實只有他懂了,別人懂不懂,也無關緊要了;
以我現在的經驗和認識,技術面只作為參考,基本面還是最核心的,從個股操作上的角度來講,研究大勢,只需要在兩個極端點下點功夫就可以了,其他的時間,都 一定能找到適合投資的行業和個股,這個認識很重要,長期角度上來講,牛股熊股本質上和牛市熊市的關聯度是不大的,牛股不因熊市而走熊,但會走得不那麼牛, 熊股不會因牛市而走牛,只是會走得不那麼熊,牛市對牛股有放大作用,熊市對熊股也一樣,只有在兩個極端市裡面,上述的規律會有不同,那就是極端牛市和極端 熊市,像2006-2207,屬於前者,2008則是後者了,這兩類市場,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因為它傷害人很厲害,但同時,它給予的機會也最大,除此兩類 外,平衡市,一般烈度的牛市和一般烈度的熊市,都不需要在大勢研判上花費太多的精力,精力應該在個股上,讓全民都激動得牛市和讓全民都沮喪的熊市,數年間 才有一回,在這一點上,時間週期還是有幫助的,而且牛熊是輪迴的,這個肯定,所以當不遠的過去,大熊曾來親密過,那應該是件開心的事!
在極端牛熊市的判斷上,巴菲特的股票總市值和GDP的比值,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招數,這個在大致描述資產估值的市場狀態上,是一目瞭然的,非常有效,今天,當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率達到相當的程度後,這個小技巧,也開始適用於中國股市了;
美國股市由於背靠其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和民選政治基礎,其牛熊規律,主要有產業發展和輪動來推進,這一點非常清晰,每一輪牛市的核心都是產業的深度變化所 致,熊市也亦然;中國在大周期上也遵循美國的這個產業輪動規律,但由於是發展中國家,政治體制特殊,它又有自己的特別之處,03/04/05年,美國股市 就開始了以煤電油運等資源性為主的牛市,而中國則處於深度熊市中,不過積壓的結果,是06/07年火山噴湧一般的爆裂式牛市,由此可見,中國股市牛熊的判 斷,參照美國雖然重要,但還是要兼顧自身的特性的。
過去的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詞就是全面資產證券化,這一步邁得挺大,簡直就是量變到質變,基本上是扯著蛋了,把社會主義的蛋黃給打破了,現在開始提出 私有化,屬於一脈相承,屬於不動聲色的深度社會變革,已經不可逆轉,什麼重慶啊之類的基本上就是在這個趨勢上泛幾多反向的浪花,泡沫幾天,很快就過去的, 坊間談論的很熱鬧,其實和多數人有個鳥的關係,政治總有一幫人在玩,只要他們推進的大方向是順人類文明走向的,具體他們怎麼玩,愛咋咋的,到一定時候,真 的成為民選政治,才需要投入真心的熱忱,當然民選政治不會頭上掉餡餅,是需要有個學習過程的,國家政策怎樣和普通民眾的利益聯繫起來並且具備簡單的可操作 性和可建議性,不是現在薄先生的政治沉浮可以做教材的,作為政治文明的進步,我希望看到薄先生不問政治之後還可以從事別的行業,否則,中國的政治文明要走 的路還很長;
所以對當下中國,資產全面證券化和部分行業的私有化,意義挺大的,公民和國家,以股權關係建立起聯繫可能比一句全民所有制這樣的空話在架構上更接近共同擁有資產,如果對於中國,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那他肯定會有正面表現的機會的;
過去的十年,也是房地產的十年,和資產證券化的意義指向相反,房地產的輝煌十年,正是一個再次創造階級代溝的十年,你我同學同好同事,十年前什麼都一樣, 十年後因為當時在房產的投入態度上不同,就可能裂變成兩個階層,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社會導向上的失衡甚至不公,對社會健康發展不利,居住是人的基本生存 要求,也是一個社會人維護基本尊嚴的必需品,任何一個健康社會都不會拿這個東西去深度炒作,中國顯然是走偏了,而且,既得利益者覺得這輝煌十年遠遠不夠, 還要再來十年,甚至二十年。。。。。。
房地產的財富效應,吸引和滯留大把的社會財富,進入的資金,都希望自己只是一個引子,還會有更多的資金進來壘金子,並且事實也確實如此的在這樣發生著,如 果不是外力強烈阻擋,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崩潰收場,然而其勢如此之烈,這種慣性,需要幾年,甚至連續動用嚴厲的行政政策才能制止;
其實想想是挺危險的,一面是進入公民社會的基礎構架,全面資產證券化後以股權關係建立公民和國家財產之間的利益關聯,一面則是以囤積人們生活必需品的房產來居奇牟利,奴化本可以在精神上有健全獨立人格的社會中堅群體,這兩個方向,走到今天,似乎很明確,到了一個節點了;
房地產是個攻堅戰,實際上以我的理解,房地產任何的利空,都是股市長期的利好,這句話只適用於當下中國,是有絕對限制的,如果不是06/07年的脈衝性牛 市,整個過去的十年,中國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大大的熊市,而他的對面,正是房地產火紅的十年,他們之間的相互逆轉,短期將超越由行業發展主導的牛熊市轉化, 最後回歸本位,交給行業發展去主導,這也是中國股市近期似牛卻熊,沒有明顯的產業板塊輪動的根本原因吧。
以我的理解,中國的深層次改革,其實在構架上是已經具備了的,在中國,政治既然那麼敏感,那就先不去動它,既然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 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的總和,當經濟基礎改變的時候,上層建築的變化也是順理成章,就不必那麼大動干戈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一個持 久,慢行的牛市,有利於中國深層次的變革。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歷來是眾多巴菲特追隨者的經典學習範本,其中體現的大師投資理念值得投資者反覆研讀。本博客將從今日(4月11日)起連載《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每日兩篇,期待能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巴菲特給合夥人的信 1958
1958 年股票市場的總體情況
一 個運作中等規模投資信託的朋友最近寫到:浮躁易變的情緒是美國人的主要特徵,而這一特徵造就了1958 年股票市場。1958 年的股票市場,用「亢奮」 這一詞形容最合適。我覺得這句話——無論從業餘角度還是專業角度——很好地概括了主導 1958 年股票市場的心理變化。在過去的一年中,幾乎所有的理由 都被找出來,以證明市場是可投資的。無疑,相對於以前的若干年,現在的投資者隊伍中充斥了更多的浮躁人群。他們持有股票的時間取決於他們這樣的想法:多長 時間內企業利潤可以快速且毫不費力地實現。越來越多的此種人群加入投資大軍,股票價格不斷地被抬高。雖然不太可能預測這種現象會持續多長時間,但是我相 信:這些人群造訪的時間越長,他們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
我無意於預測股票市場,我主要的精力是尋找被低估的證券。公眾普遍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從股票投資中獲利。然而,我深信這種信仰將最終導致麻煩。如果發生,被低估的證券價格(依我看而不是其內在價值)也將無可避免會受到實質影響。
1958 年的經營結果
在我去年的信中,我曾寫道:
「我們的業績,相對而言,可能熊市中表現比牛市中表現更好。因此,能有以上的結果,主要還是我們處在應當表現相對好的一年。如果哪一年市場總體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能夠趕上平均水平我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後 句正巧是對 1958 年這一年的描述,我的預測成為了現實。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 435 點上升到 583 點,再加上 20 個點的紅利,總體收益 水平是 38.5%。整年運作的五個合夥企業獲得了比 38.5%略高的平均收益率。1957 年底至 1958 年底的一年時間中,他們以市場價值計算 的收益率在 36.7%至 46.2%之間。考慮到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資產已經且仍然投資於從快速上漲的市場得益甚少的證券之中,我相信這些結果是相當好 的。我仍然預測我們的投資結果在下跌或盤整的市場中將高於平均水平,但是在上升的市場中我們所能做的僅是跟上。
一個典型的狀況
為 了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操作方法,我想我最好回顧一下 1958 年具體運作。去年我提到我們最大持股約佔我們各個合夥人企業資產的 10%-20%。我得指 出,我非常樂意這只股票的價格是下跌的或者是保持穩定,這樣我們就可以建立更大的頭寸。正是這個原因,這只股票也許會在牛市中拖累我們的相對表現。
這 只股票是位於新澤西的 Commonwealth Trust Co. of Union City。我們開始購買這只股票時,保守計算,它的內在價值是 每股 125 元。然而,儘管每股收益達到 10 元,它卻有充分理由沒有作任何現金分紅。其中最大的理由是其被壓低的價格僅有每股 50 元。我們擁有 一個管理良好並且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銀行,但是交易價格遠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管理層對我們這些新股東很友好,該筆投資最終損失的可能性很小。
Commonwealth Trust Co. of Union City 的 25.5% 的股權由一家大銀行持有。Commonwealth 擁有資產約達 5000 萬美元,約為第一國民銀行或位於奧馬哈的美國國民銀行的一半。這家大銀行一 直想對 Commonwealth Trust Co. of Union City 進行合併。出於個人的原因,該併購一直被阻止。但有證據顯示,這種 情況不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因此我們有了這樣的良好組合:
( 1 )很強的防禦性特徵;
( 2 )建立在一個步伐上的優良穩定價值;
( 3 )儘管可能是一年或十年,但是這個價值最終釋放。如果後者屬實,其價值大概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即每股 250 美元。
一 年多以來,我們成功地獲得了 Commonwealth 約 12 %的股權,平均成本約在每股 51 美元左右。很明顯,我們具有保持股價不動而增持股 票的優勢。我們所持股份將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張而增長,尤其是我們成為第二大股東後,就具有足夠的投票權以就合併事宜提供徵詢建議。
Commonwealth 大約只有 300 名股東,平均每月約有兩個交易商。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說這部分股權從快速上漲的市場得益甚少了。
不幸的是,我們的確遇到了一些競價對手。他們將股價抬高到 65 美元,而我們既不是買家也不是賣家。對於一個並不活躍的股票,很少的購買單子就有可以創造價格如此的較大變動。
這就解釋這樣一個重要性:我們投資組合中的持股,不能作任何「遺漏」。
年底,我們成功地找到了一筆特殊的交易,這筆交易可以使我們以一個富有吸引力的價格收購而成為最大的股東。所以,我們以每股 80 元的價格售出 Commonwealth 的股份,於此同時,市場交易的價格大約打了 20 %的折扣。
顯而易見,我們還可以在 50 元左右的價格,耐心地、積少成多地收集股票。雖然我們相對市場的業績表現可能因此而不太好看,但是我仍將很高興地進行這樣一項目。一 旦
Commonwealth 實現了利潤的大幅增長,我們將變得十分富有。因此,當我們基於業績的長期結果而估計時,我們的業績表現在任何一個單一年份具有很大的侷限性。不過,我認為,投資這樣一個低估且有很好(安全邊際)保護的項目,是獲得證券長期收益的可靠手段。
我 可能提到,在 80 元左右收購的買家多年後也將做得不錯。畢竟,80 元相對於內在價值 135元而言的低估程度,與 50 美元相對內在價 值 125 元的低估程度比較,是不同的。在我看來,我們的資金應當在更好地形勢下動作,所以決定以 80 元賣出再以 50 元慢慢收集。這種新的動作 力度要稍微大一點,Commonwealth 佔我們合夥企業的資金總量達到了 25 %左右。它的低估程度並不比我們現在持有的證券低估程度大多少,但 是由於我們是最大的股東之一,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更快地修正低估狀態。正是因為這一特別的持股,我們確信在我們持股期間內,我們的業績一定會優於道瓊斯 指數。
現狀
股指越高,被低估的證券就越 少。我越來越感覺很難找到足夠數量的、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我寧願增加我們的 WORK-OUT 的比例,但很難找到正確的時間。因此,儘可能地,我試 圖通過在幾個低估的證券上獲得較大倉位,以創造獲利了結。這種政策將會導致實現我早先預期:熊市或盤整中業績高於平均水平;牛市中業績處於一般水平。
我希望基於這樣的基礎被評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隨時提問。
(上述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