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房地產三次「熊市」中銀行及股市興衰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3qf.html

從二戰戰後開始考察,香港房地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至今有過三次較大幅度調整的「熊市」。我們可以順便考察下香港銀行行業在房地產大幅調整過程中的興衰成敗。房地產行業作為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房地產市場波動對經濟的影響比日本、台灣、泰國、美國等國家地區都更為顯著。
  
從1954年開始,香港就進入了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時期。一方面是中國內地遷移過去的居民劇增,也帶去相當多的資金。香港60年代初期,人口就增加到 300萬。而伴隨的是工業經濟的騰飛,1956-1966年,香港製造業工廠數量從2944家增加到了8941家。財富的積累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長,加上香 港房地產商推進的「分層置業」和「分期付款」模式都導致了香港戰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期間房價的漲幅是很驚人的,在尖沙咀商業區,地段較佳的商舖在 1954年一年,房價就翻了1倍。
而當時的香港房地產企業也大幅增加到1960年的接近2000多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也有400家之多。不過這些房地產企業大多在後來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了。例如當時房地產行業的龍頭公司:置地、霍英東的立信置業、嘉年地產、廖創興家族等等,在後面都逐步退出或走向衰亡。
 
繁榮之後就必然是調整,到60年代初期,市場已經暗藏殺機。這就是60年代初期香港爆發的銀行危機。起源是1961年的著名華資銀行:廖創興銀行被擠兌破 產,創始人廖寶珊腦淤血病逝。為避免進一步的銀行風潮,港英政府制定和通過了《1964年銀行條例》,首次真正對銀行業進行監管,並設立相應的監管指標。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針對股本的要求(每家銀行必須有500萬股本要求),流動資金比例至少為25%,投資股票/房地產不能超過股本加儲備積累的25%,單一 客戶貸款比例不能超過總額的25%等等。
 
港英政府的想法很好,但結果卻是致命的。因為香港銀行業在經歷了長期的粗放式發展後,積累的問題反而全部暴露出來。例如廖創興銀行在1960年的存款總額 為1.09億港幣,但在房地產上的投資和貸款就高達8200萬,加上家族同時又有經營房地產,其內部的關聯交易頻繁。在缺乏存貸比、資本充足率限制、單一 客戶貸款比例限制、流動性限制等等必要的行業監管條件下。香港銀行,特別是華資銀行的經營毫無穩健性可言,危機一觸即發。
 
1965年1月香港,明德銀號被迫申請破產,然後是廣東信託商業銀行爆發擠兌潮。擠兌風潮席捲全港,在缺乏存款保護背景下,加上英資政府的「不作為」,使 得老百姓驚慌失措。恆生、廣安、道亨、永隆等諸多華資銀行被擠兌。後來在香港政府宣佈英鎊暫時為法定貨幣,並且從倫敦大舉運送紙鈔到港,同時限制儲戶取款 的金額等舉措下,暫時平息。不過不久,又爆發更大規模的擠兌浪潮。經營了30多年的本地最大的華資銀行——恆生銀行被大舉擠兌,一個月就失去了存款的 1/6,提款的人群,從銀行總部一直排到了香港會所。最終不得不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向匯豐出售股權宣佈結束。這場規模浩大的銀行風波,最終只有匯豐、渣打等 少數外資銀行獲益。其中匯豐銀行獲益最大,一舉吞併恆生等本地華資銀行,幾乎壟斷了香港銀行行業(市場佔有率超過40%)。而華資銀行從此走向衰落,也僅 有永隆、道亨等少數存活較久。
 
在銀行危機收縮信貸後,引發房地產危機。冒進的房地產商因此遭遇資金周轉的危機。1965年香港地價、樓價、租金都開始大幅度下跌。普通住宅及高檔住宅價 格在一年多時間跌去50%,商業及工業地產價格跌幅更大。在1966年的短暫喘息後,1967年又遭遇香港爆發「反英抗暴」運動,港英政府出動軍警鎮壓群 眾,左派受國內文革影響,反抗英國政府管轄的活動此起彼伏。香港政局不穩,大批外資人員撤離,中資的中產階級也紛紛移民。在風雨飄搖中,房地產市場再度惡 化。1967年港英政府賣地收入僅有1962年的18.7%。
 
在危機背後,是新興力量的崛起,李嘉誠、李兆基、郭得勝、鄭裕彤等後來的地產大亨們正是在危機中看到香港未來的希望,大舉在低迷時期逆勢吸納廉價地皮物業。這是一次財富的重大轉移。
 
儘管香港在1967年又一次修訂了《1964年銀行條例》,但並沒有解決香港銀行的監管問題。例如香港作為一個特殊的管轄區,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匯豐、 渣打銀行一度作為發鈔行,匯豐甚至常常扮演「准中央銀行」的最後支付者角色。這些問題,為80年代的又一次大規模銀行風波埋下了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恆生指數(追溯到1960年)從60年代初期的90多點,暴跌至1967年的58點左右,跌幅接近五成。如果時光機器將你帶回1966 年-1968年的香港,估計正常人是沒有膽量敢於投資股市的。首先就是政局不穩。1966年就由於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引發動亂。隨後港英政府宣佈戒嚴,期間 騷亂導致多人死亡。1967年澳門又爆發一二三事件,葡方鐵腕鎮壓,造成3死63人受傷。這導致港澳等地的左派人士極為活躍,被外國人壓制已久的矛盾被激 化。接著是全港大規模罷工,港英各部門基本處於癱瘓狀態。港英政府同時進行全港戒嚴和宵禁,宣佈禁止在任何地方張貼「大字報」等煽動性標語。到9月份,有 內地的一些中國搬運工人與羅湖邊界的香港警察發生衝突,收繳了他們的槍械。因此,香港人認為中方會軍事介入,人心更加惶恐不安。
 
其次是,香港中下層居民普遍對港英政府的「不公平」、腐敗等現象感到不滿。1966年8月份的《星島日報》上刊登的文章是:「認為香港無出路,百萬居民迷 茫」。民意調查,從18000多戶家庭深入調查,接近25%的居民表示如果可以選擇,將移民別處。因此判斷約100萬的居民有意離開香港。白種人對有色人 種的種族歧視和不公平的政策措施,成為老百姓最為詬病的地方。
 
加上當時香港的工業製造業面臨歐美發達國家的「反傾銷」,製造業舉目維艱。而房地產市場的崩潰以及銀行的大規模擠兌破產,導致股市更是雪上加霜。到 1967年,股市已是散戶聞風喪膽的地方。《星島日報》1967年6月的報導這麼說的:「本港上週股票市況,出現大規模崩潰局面,由於人心浮動,降價拋售 者擠,跌得更見淒厲。」
 
正是在這麼蕭條黯淡的局勢下,香港股市卻開始了新的一波牛市,而且是至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牛市。恆生指數從最低約60多點,漲到了1973年的1700多 點!而房地產市場、進出口貿易、經濟總量,都出現了空前的繁榮。丑到極處便是美。不到兩年後的1969年,香港人開始從各個方面來解釋股票市場的大幅度上 漲了:例如時局的穩定、外資的湧入、「移民」資金的回籠等等。
 
其實從1973-1976年期間,香港房地產市場也度過了三年左右的調整時期,但由於此前一輪熊市的打擊尚未完全消散,期間房價的漲幅還算平穩,遠不如股 市累計的泡沫大。因此,當市道調整時,房地產市場價格沒有出現大幅度下跌。倒是香港股市在極度投機泡沫破滅和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雙重打擊下,出現了歷史上最 「熊」的超級熊市,恆指一度暴跌至150點,跌去90%多。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的,香港人將股災歸結於很多因素,例如銀行加息、石油價格飆升、怡和公司發現假股票等等。甚至也有名嘴呼籲政府「救市」,1973年5 月7日,就有這麼一篇文章,稱「港府應該放手買香港股票」。不過也有有識之士指出,香港對上市公司應有更為嚴格的管制,另外,本地人缺乏投資經驗也是其中 最主要的原因。他指出「如果不是,恆指絕不會升至1700多點的高峰,如果投資者在1700多點時購入置地(房地產龍頭)公司的股票,當時股價為50.5 港幣,市盈率高達178倍。」
 
在石油危機和股市崩潰的雙重打擊下,香港經濟舉步維艱,全港失業人數高達20萬人,停工關廠時有所聞。而此時,一大批在牛市時期上市的公司暴露出「包裝過 度」和財務造假事件。例如保利工程公司,1972年12月上市,發行價2.2元港幣,上市兩個月後的1973年3月份的股價已經漲至25港幣,上漲超過 10倍。香港沒有IPO資金賬戶的管制,因此,保利工程拿著募集的資金又投入股市炒作股票,此外,主業也存在造假。到1974年終於暴露出種種問題,最後 被勒令停盤退市,僅僅上市不到3年。這只是當時香港股市亂象中的一小部分。1975年《星島日報》這麼描述的:「很多壞分子利用香港證券市場監管真空,偷 龍轉鳳將產業變換,誇大市值,再將股票申請上市,所以一個樓宇、一條船、一紙發明,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不足兩年中,已有一家公司被迫清盤,25 家公司宣佈不派息,既不派息也不發佈財務報表的,則佔40家。」
 
1973年的香港股災,股票下跌幅度是非常驚人的。不但包括很多小型公司股價跌成仙股(不足1元),藍籌股和行業龍頭公司也都跌到只剩渣。例如匯豐銀行 1973年最高峰時股價66.4港幣,到1974年的一年後,最低跌至7.6元港幣。老牌地產龍頭香港置地公司股價從66港幣,跌至一年後的3.4元。李 嘉誠的長江實業,從28.6元,跌至1.7元。
 
在股災後,香港政府檢討了自身的監管措施,終於在74年2月通過了《證券法例》和《保障投資者條例》。設立了證監處和證監專員。對於不正當買賣行為進行了 約束,包括內幕交易、造市等等。正是經過了對於市場規則的制定和監管完善,香港股市不僅沒有覆滅,反而在後期迎來更大的輝煌,這是後話。
 
在1973年-1975年的經濟衰退、房地產市場蕭條和股市崩潰的多重打擊下,仍有不少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並且成為日後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例如匯豐銀 行,1973年-1976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79億、3億、3.33億、3.93億港幣,沒有出現過業績倒退。恆生銀行也是如此,淨利潤分別為7000 萬、8150萬、9110萬、1.19億港幣。還包括東亞銀行等其他香港銀行龍頭公司,都實現了業績的平穩增長。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李兆基的新鴻基地產 等,也都保持了業績的平穩。正是這種優勝劣汰,保證了香港經濟的長期活力。
 
話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正當香港經濟在70年代初期焦頭爛額時,危機卻不經意間溜走了。1976年,石油危機終於告一段落,香港經濟迅速迎來轉 機,當年GDP增速高達17.1%。同時,香港政府逐步放鬆了對外匯、黃金管制,1978年宣佈解凍對銀行牌照的發放,大批國際銀行開始進入香港。同時 期,香港人口繼續膨脹,從1970年的400萬增加到1980年的500萬,大量新移民和67暴動時移民的居民重新返回香港。另外,50-60年的生育高 峰期人口正值結婚年齡,核心家庭正逐步取代大家族家庭,對住宅的需求旺盛。內地方面,1976年正式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內耗,1979年老鄧復出,將工 作重心轉移到經濟上。同時建立了經濟特區,吸引外來投資。香港經濟引來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榮,1975-1981年,GDP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
 
這些因素都刺激房地產市場在1976-1981年出現了繁榮。記錄在案的例如小型住宅(40M2)的售價,從1976年的大概2650元/平方米,大幅飆 升至1981年的10500元/平方米。香港中區非工業用地拍賣的價格,從1976年最低14910元/平方米,上漲到1981年的347200元/平方 米。其中,中區的康樂大廈附近地塊,拍賣收入超過47.55億,創當時的世界最大宗地產交易,單價超過329640元/平方米。在價格飆升的刺激下,投機 性日趨嚴重。「炒樓花」、「炒大廈」,炒風日盛。一個叫「金門大廈」的被在1978-1980年間轉手3次,價格從7.15億,炒到16.8億。地價、房 價的不斷上漲,逐漸脫離了老百姓的實際承受能力。
 
例如1975年,香港普通中小型住宅售價為2300元/平方米,一套40平米的小戶型售價為9.2萬港幣。當時香港普通居民月收入為1300元,購買一套 房相當於一個人6年的工資收入水平。到1981年地產高峰時,小型住宅售價為10000元/平方米,而普通居民月收入為3000元港幣,相當於8年半的工 資水平。另外,銀行的不斷加息也導致信貸出現收縮。1978年樓宇按揭利率平均為10.62%。1981年10月,樓宇按揭利率更是升至21%的驚人水 平。高利率削弱了購買的能力和增加了負擔的財務費用。另外,隨著第二次全球石油危機的爆發,世界經濟在1981-1982年左右陷入了經濟衰退中,貿易保 護主義抬頭,這對於出口業務較大的香港經濟構成了沉重壓力。
 
這些因素累積在一起,終於在1981年導致房地產市場崩潰。同時伴隨的是銀行爆發第二次擠兌破產風潮和股市的綿綿熊市。
 
1982年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北京訪問,中英雙方傳出在香港前途問題上產生巨大分歧。於是房地產市場以及股市信心最終崩塌。1982年香港地價普遍下跌 40%到6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檔住宅。南灣道的一些高檔住宅土地價格也下跌了60%。香港政府的賣地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例,從最高 35%,降到了83年的15%。在低價暴跌的同時,房價也開始大幅下跌。住宅價格普遍下跌3成到4成。例如北角住宅房價從10000元/平方米,跌至 6640元/平方米。
 
冒進的房地產公司遭遇滅頂之災。恆隆地產、鷹君集團、嘉年地產,還包括老牌的龍頭置地公司,都遭遇困境,而佳寧置業等公司更是破產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銀行業的新一輪危機。
 
1982年,百年老店謝利源金鋪倒閉,是整個危機的導火索。接著是傳出與之有業務往來的恆隆銀行被擠兌,短短幾個月便到了瀕臨倒閉的地步。這家歷史悠久的 華資銀行因為在房地產上投入了太多的資金,導致措手不及。最終被香港政府接管。這家銀行暴露的問題觸目驚心,虧損高達3.36億,其中一筆2.66億的款 項,被董事挪用。隨後,大來信貸財務公司清盤,香港存款保證公司、美國巴拿馬財務公司等一批發放信貸的財務公司破產。1985年危機進一步達到高潮,包括 海外信託銀行、工商銀行(並非國內的工商銀行)、新鴻基銀行、嘉華銀行、永安銀行、友聯銀行等一大批小型銀行被迫清算。
 
由於再次暴露出來的銀行業問題,1986年香港修訂了新的《銀行業條例》,其中很大程度是參照了當時剛剛萌芽的巴塞爾協議,例如首次提出了資本充足率的監 管指標等等。儘管仍然未能完全解決問題,但畢竟在不斷的修訂改進中,香港的金融監管日趨完善,也為後面成為國際化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遭遇房地產、股市和經濟的多重危機,香港的銀行業龍頭公司,都保持了很好的發展勢頭,並沒有出現危機。例如匯豐銀行,繼續利用危機蠶食 對手市場份額,繼續鞏固了自己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崇高信用」。匯豐銀行在1981-1985年期間,淨利潤從21.16億港幣,平穩增長至27.19億港 幣,期間沒有一年是業績倒退的,但增速相對處於歷史的低潮時期。1977年-2003年期間,匯豐銀行的淨利潤從6.14億港幣,增長到了2003年的 683.2億港幣,增長了100倍。期間,只有1990年、1998年、2001年業績出現過倒退。恆生銀行也表現出色,1981年-1985年的淨利潤 從5.94億,增長到9.32億,沒有一年業績倒退。淨利潤從1977年的1.54億,增長到了2003年的95.39億港幣,大致也有接近100倍的漲 幅。同時,匯豐銀行和恆生銀行也是極少數能幾十年都在恆生指數成分股之列的公司。
 
儘管1981-1984年的房地產「熊市」讓人印象深刻,但恐怕沒有人能想到,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大規模的房地產牛市,不僅持續時間超過了10年,而且漲 幅也更為驚人。同時,令人跌碎眼鏡的,還包括了股市。香港股市自1982年開始調整,最大跌幅接近40%,至1985年,市場反覆沉淪,幾次從600餘點 上漲至1000多點,然後又跌回原地。在消磨完投資者的信心和意志後,股市終於開始迎來更大規模的牛市,恆指從600多點,一口氣漲到了1987年10月 的接近4000點,只不過用了短短2年時間。繁華過後便是危機,1987年10月的全球股災再一次不經意間重創香港股市,恆指短短幾個月便暴跌至1800 多點,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回首香港歷史,不管是金融、房地產,還是股市,都是這麼在繁榮和危機中交替前進,只有那些臨危不亂,眼光長遠的,才能不斷將危機轉化為機會。而那些利慾熏心,被繁榮矇蔽眼睛的炒作之士,則不斷在各種危機中被市場消滅、淘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