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4824
第87期月供匯控以$69.75購入56股,第49期月供領匯以$27.55購入143股,第41期月供中人壽以$22.85購入172股。 恆 指七月在21663.16點至22770.47點上落,波幅1107.31點,平均總成交667億,比六月少27.2億,全個月升42.15點 (0.19%),如果日日睇實個市,可能會覺得波濤洶湧,如果一個月睇一次,就會非常平靜。八月至今風高浪急,一兩個月之後回頭看,情況會否如七月相同?
超 市大減價,市民爭相「趁低入貨」,第二天超市見銷路一般,買兩件再九折,上日已買的市民,二話不說,多買兩件;購買新車的人,不會因新車落地後車價大幅貶 值三、四成而憂心,更加不會第二日賣出新車止蝕,反而興高彩烈地遊車河。同樣的情況,出現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的行為卻很奇怪,八月股市大減價,不少人由 堅信到止蝕離場,縱使以理想價買入,遇上幾個percent跌幅,已經心亂如麻。生活的點滴用於投資,見抵買便買,買了之後再特價,多買兩手,買得心頭 好,便可以繼續吃喝玩樂,就是這樣簡單。
經過一輪「調整」,以價 值投資的角度,市場選擇多,各取所好,股神在股市急跌後洽購保險公司,並接受訪問時說 I like buying on sale,相信也有入貨。由於平日懶惰,股票大減價期間,沒理會市場雜訊,在比較價值與價格之後,在採購日買入的股票都是熟囗熟面,盈富基金、永利控股、 瑞安房地產、聯塑、金風科技,當中,對永利控股最熟悉,折讓最大,購買也最積極。價值投資者以心水價(價值加合理折讓)買入,同樣不會因市價進一步下跌而 憂心,當然,不想在風高浪急之時買賣股票,人民幣仍是理想選擇,在招商銀行大陸分行的三個月人民幣定期,息率3.1%。
市場波動,難以預計下月市況,一動不如一靜,下月維持標準供款。 永利控股第三度發出盈喜,年多前認為「陸續的「盈喜」是預期之內」,逐一兌現,有說短期的波幅在於供求,長遠股價會反映價值,在永利控股的情況,暫時股價還未反映價值,原來「短期可以好長」,要避免被「市場的不理性」拖跨,一定要用「閒錢」否則,分析正確而輸錢,是非常無趣的事。八月八日晚出盈喜,八月九日早上用$0.64-$0.7買入,去年底永利控股每股資產值$1.94,現在肯定超過$2,折讓六成半以上,如果派息不變,息率超過4.29釐。在六月永利控股以36.2M出售一項物業,當時該物業賬面值只是28M,這業物於2008年3月簽約,購入價22.95M。
剛要出post之前,永控再有出售物業通告,以 64.8M出售灣仔地舖,其賬面值只係28.5M,是2009年3月以23.6M購入,可見其入賬非常保守。以此推論,其賬面值低於市價三成以上,以其 2010年年底的物業資產值5.31億計,即其隱藏價值1.5億以上,或每股四毫以上,當中未計算2011年的升幅。如果認為地產股盤數有水份,永利控股 盤數就有點Dry。 在「分析工業股」指出藏富於存貨可能是凶兆, 資產值大升但用於廠房未必是好事,永利控股藏富於物業,在通脹預期下則是吉兆。
Anyway, 永利控股第一次出盈喜,2010年中期業績增長172.43%,第二次出盈喜,2011年全年業績增長36.89%,今次出盈喜,據通告顯示,主因是由投 資物業公平值變動,2010年上半年永利控股只賺40M,若果盈喜代表增長50%,今年上半年只需賺60M已夠數,加上上半年業績,配合其一向保守的入賬 方式,相信仍會保留這份隱藏價值。 看過一篇宏利投資部主管的訪問,除了一些老生常談外,她認為林業股、食品及畜牧股較難審核及分析。
換句話說,這些行業比較容易作假,這是值得記存,尤其是中國食品股,盤數已經難搞,品質問題無時無刻出現,結論是避之則吉。 金 風繼續下跌,幾乎所有資訊都建議沽出,大行不斷下調目標價的時候,如果相信已進入持續的通脹時代,油煤價格不會回落到十餘年前,而且還因美元貶值已拾級而 上,現在投資風電,收未來的電費,如果有國家補貼,大型電廠必然大舉投資,現在產能過盛的問題,估計是電網未能配合中小型風電場,中央調控的結果是壯大持 有電網的大型電力公司,過程中,中小型風電設備同時淘汰,而最終目標並非放棄風電。比 較金風去年第三季與今年第一季業績可以看到,在生產中的訂單由3799MW跌至2782MW,同時面對成本上漲,因此,2011年第一季盈利跌17%,並 預期上半年營業額倒退,由於中國盈警制度,跌0-50%是同一個range,究竟半年業績是倒退接近第一季的17%,還是接近盈警上限50%?若果相信市 場總有些人能「先知先覺」,陰謀論的推論是接近上限,筆者沒有內幕消息,只能等公佈業績時才能知曉。
有 一個值得討論的數據,金風在制中訂單減少,不過,第一季中標但未生產的訂單卻由去年第三季的1531MW大升至4201MW。由於季度業績沒有註明「中 標」有關的法律責任,亦沒有註明該批訂單是否來自大型電廠,因而未能推論金風最壞的時刻已過。不過,這與上述推論不謀而合,有些項目在第一季時 postpone了。金風的問題並不在訂單量,成本的亦是次要,最大的問題是油煤價格,人是虛偽的,只要油價從回十年前水平,「全球氣溫上升」便不會受重 視,「新能源」有關行業又會進入冰河時期。
油價大跌的可能性比上世紀末低,這推論的主要理據是,上世紀末工業生產開始大量轉移到中國,當時遍佈單車的中國 以煤為主要發電原料,令原油供求失衡,加上97金融風暴,令需求進一步萎縮,才令原價跌至谷低。 美 國玩完一場大龍鳳,終於通過提高國債上限,之後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場戲愈玩愈大,如果奧巴馬連任,唔知QE4之前會點樣。股神批評標普犯錯,並認 為美國不會出現雙底衰退,美國經濟三年內不會再度衰退。無論從任何角度,出事的話,誰敢擔當,通過提高國債上限及推出QE3是理所當然,奧巴馬上任之後已 三次提高國債上限及量化寬鬆政策,可說是具「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很多人擔心歐美多國國債危機,核心問題是人類對貨幣的信任,沒有金本位的貨幣,大家都 係講個信字,世界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磅、人民幣供應都不斷增加,人類對貨幣沒有信心,最終結果唔係轉買黃金,而係戰爭收場,只願愈遲愈好。歐 美都嚷著削減開支,可說是「去福利化」,民主共和兩黨做了一件同時向選民交代,儘管對己方有利,又對美國有利的事,值得香港官政學習,「最低工資」已成定 局,放棄競爭法,否決外傭居港七年成了港人,是香港長遠之福,兩項議案始作俑者,屬社會精英,若說「成也英國、敗也英國」,並不反映事實,眼見問題都是咎 由自取。
說回美國開綠燈印銀紙,預期歐洲亦會如此,合理 的預期是息口繼續低企,通脹持續。低息會刺激通脹嗎?答案並非必然,反過來高息也不一定壓抑通脹,二十幾年前香港供樓利息超過20釐,樓價一樣大漲小回, 將兩者劃上等號是不恰當,最簡單去解釋通脹是供求,當貨幣供應超越人群的需要,通脹便會出現。提高國國債上限,人們仍會相信美元,因為美國主宰資主主義的 遊戲規則,軍力遠超其他國家。
美元不會如十幾年前的英磅一夜之間貶值,但如果有秩序貶值對美國有利的話,美元便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曾 經跟進了一斷時間的和記港陸,月頭出了中期業績,這間幾乎出售所有業務的公司,現在只餘下上海兩幢商用物業,市值9.6億,上半年收租0.416億,以及 和記旗下發行債券12.3億,年回報5釐,其餘現金及存款超過44億。業務比永利控股更簡單,主席報告最大的難度是要將財務報表用文字寫一次,最重要是將 有限的內容,分別放在財務業績、業務概覽及展望,擔心的話,只要將上一份財務報表,改了今年數據便可。
管理層多次聲稱為股東尋找投資機會,但一直無動作, 期間長實分拆匯賢,和黃分拆香港及廣東省港口業務,何時才抽空為和記港陸小股東尋找機會?和記港陸每股資產值約$0.71,估計上海物業賬面值有折讓,加 上個殼值二、三億,現價已充份反映。由於和黃已持有股權已接近上限,注入全資業務的機會不大,注入合資項目,又或者以高PE出售規模較細的業務套現的可能 性較高。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72358/index
第88期月供匯控以$64.95購入60股,第50期月供領匯以$27.35購入144股,第42期月供中人壽以$19.42購入409股。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131144/index
第89期月供匯控以$63.95購入124股,第51期月供領匯以$27.15購入145股,第43期月供中人壽以$19.74購入402股。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241891/index
第90期月供匯控以$62.4購入63股,第52期月供領匯以$27.9購入141股,第44期月供中人壽以$22.35購入355股。
領 匯中期派$0.6311,由當年上市第一次分派$0.2181開始,已連續11次增加分派,回顧之前51期供款記錄,2008年10月曾以$12.66購 入,以呢次分派計,年息已超過10厘,如果認定今次有排跌,在撈底時不防考慮領匯。如果以派息來比較領匯與房委會的效率,大約是一比三,大家都理解政府架 構臃腫,成本效益遠比私人機構為低,偏偏一大班白痴經常要求政府管呢樣管果樣。月供退休組合下月標準供款。延伸上月對歐債的看法,現時歐元區都 不同程度地進入福利社會,影響較輕的德國,除了經濟相對好,還幸合併東德後經過一翻努力,現在算得上最令人安心的歐盟國家。所謂歐豬各國的問題,簡單而 言,入不敷支,增加收入等同增加稅收(政府的收入一律定義為稅收),增加徵稅同時會減少人民做需要交稅的行為,當後者的增幅大於前者,會出現愈加稅,稅收 愈少,舉個極端例子,當薪俸稅增至100%,我們寧願坐在家中也不工作。當福利社會稅率增至工作所得與福利愈接近,愈多人選擇不勞而獲,令收入減少支出增 加。政府不能再增加稅收時,只好減少開支,香港在金融風暴之後,政府出盡渾身解數,也只能凍結公務員薪金,未能如星加坡大刀闊斧地減薪,可想象 到民主國家的執政者,寧可以發債「得過且過」,而不大力減少開支「與民為敵」。經過多年累積,這些國家逐漸「碌爆卡」,連Min. Pay都有可能還不起。美國與歐豬都有根本性的問題。不過,美國可以印銀紙「找數」,由於各國或多或少都是債權人,美元貶值總比美國破產好,加上美國軍力 鶴立雞群,大家仍然相任美國,只要唔好印得太快,同時「做樣」削減開支,大家都好交代,由於要分開來印,成個過程會以年計,三年之後會否又三年,無人知, 不過,太快解決並非大家樂於見到,有時印鈔機開得太快,中國會有官員出來「旱預」他國內政。歐豬情況大不同,豬仔無權印歐元,國力又不夠強,可 供出售的資源又不多,最大的籌碼是已經發出,並已流通到歐盟各國,甚至全世界的債券,豬仔有事會連累其他豬盟國家,隨便印歐元救豬仔的話,又怕一兩年後又 「碌爆卡」,因此,安份守己的國家一於懶懶閒,迫豬仔開源節流,由於開源能力有限,等同迫豬仔慳d洗,暴亂也好,被人行刺也好,一日見搞唔到一份有盈餘的 財政報告,一於企硬唔救,只要最終印銀紙引至的損失少於歐元解體的損失,歐元還是會印,只是唔救懶豬。又蠢又懶的豬唔會一朝一夕變得醒目,反正呆著等,不 如乘機要求債權人削債,上月底先來過「開天殺價」,成功固然好,失敗也無害,若債權人還價七五折,也很不錯。若削債有進展,「印銀紙」的損失減少,將更加 傾向「印銀紙」了事,削債的新聞是好消息,幅度愈大,消息便愈好。每次見到暴動騷亂,反政府的豬國新聞,對歐債危機也是好消息,政黨更替有利實行新緊縮措 施,也是好消息,技術員又行近印刷機一步,距離開機時間又縮短一些。與此同時,中國對通賬警惕尤甚於西方國家,因為西方國家擔心的是經濟,中國擔心因此發生社會動蕩,縱使通賬得到舒緩,也只能略為放鬆銀根,無論程度如何,相對歐美大印銀紙,人民幣點都會繼續升值,預期人民幣仍是防通脹組合的必然選擇。8 月9日,恆指跌1159點,收報19330.7點那日開始計,恆指最低位在10月4日收報16,170.35點,呢一日恆指市盈率8.87倍,息率超過4 厘,對息口敏感的投資者,股票組合佔投資的比例應該這水平上調,而唔係沽貨離場。這個月恆指波幅擴大,之後隨時大上大落,就算歐債比美國次按更大鑊,一樣 可以大上之後先大落,2007年股市創新高時,次按問題已講了超碼2年,這個月只買入盈富基金,盈富基金宣布末期息$0.5,不錯,有人認為歐債問題未 解,恆指預測低於10000點,如果成為事實,恆指息率便創造歷史,因此,要創造事實,必然出現歷史未出現過的經濟環境。在別人恐慌時買進,的確知易行難,尤其好友都轉呔看淡,以前錯失了多次機會,科網股爆破、911、SARS都因為「睇定d」而看著股市上升,進而因為股價比不久前的低位高而「一等再等」。無 論價值投資或者技術投資,低買高賣或者長期持有,在看過的兩、三百本財經書裡面,都會找到成功例子,喜歡長期持有+價值投資這組合,是因為花時間最少,每 年review一、兩次策略,以及定下有利於投資者的買入價,在網頁中設定alert,到時到侯便會收到email提你買貨,買完之後把買入價調低起碼2 成,再等下一個email。
今年買入的三隻IPO,只有新買入的中信證券力保不失,其餘已潛入水底,但無阻「集郵」的雅興,周大福有如新秀麗,是個人偏愛,定價調低仍不便宜,買一手償心願,新華人壽也趕尾班車,中國金融股依例認購。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664782/index
第91期月供匯控以$57.8購入68股,第53期月供領匯以$28.7購入137股,第45期月供中人壽以$19.22購入413股。
今期匯控供款,是2009年5月之後最低,中人壽更是月供45期 以來更低,同時,領匯卻以歷史高位供款,沒有時間去打理投資組合,月供組合自然成長,反正工作忙,下月繼續標準供款。下一個關注點是中人壽會否派息,匯控 派息會否減少,至於領匯,應該沒有這方面的憂慮,最近領匯再在坑口購入海悅豪園商場,回報合理,如果年尾仍然有充裕資金擴大物業組合是件好消息,永控斥資 二千幾萬購入駱克道,也可反映其現金流裕,末期息應該起碼保持中期息2仙。
展望2012,國際政壇大執位,由北韓序幕。中港台管治班子齊齊換班,歷史上是第一次,中國黑箱作業,權力核心為十三億人選擇,香港表面上競爭激烈,市民感覺上可以用民意左右小圈子,但看到梁振英助選班子,似乎是場高手準的戲。
近月美國決定撒兵伊拉克,加強「圍堵」中國兵力,又向緬甸招手,中緬水力發電項目叫停,令中國避開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路線蒙上不明朗因素,取於大自然而的風力能源,是必然選擇。
十二月國家電監會發佈《風電安全監管報告》,風電仍然快速發展,截至十月,2011年風電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6.9%,佔全國發電量1.5%,‘十二五’ 預計至2015年增至3%,2020年再倍增,其實,只是延續過往計劃。如果比較過去五年,增長率相對減少,但基數大,經過近一年的調控後,這消息總算屬於正面。這幾個月看過一些資料,風電產能過剩,引至價格下調,技術水平不足,令downtime長,接駁電網亦有問題,加上過去集中在高中風速地區發展,忽略低風速技術及開發,最終中央出手,令市場得以持續發展。
無論如何,相信風電行業已離谷底不遠,由於2011年不少project都暫緩,為了追回進度,2012年各大風電商將可大幅減少存貨,從新上路,2013年又可以大放光芒。
人民幣連跌多日,算是對美國種種行動高調回應。為何人民幣突然轉弱?與外資企業的財爺閒談,原來中央對外匯匯入加以控制,中央要做一件事,可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到月尾時,人民幣已經又創新高,經濟是大洪流,能擋一時而不能改變。
雖然沒有更新股價,長線組合也好,價值投資組合也好,肯定組合價值都下跌,唯獨在年頭為了抵禦通賬的2011年防通脹組合可以達標,即人民幣、領匯、永利控股。展望2012,物價繼續上升,去年的組合依然適用。
2011最後一個月,一次過抽了三隻IPO—新華人壽、海通證券、周大福,海通證券擱置上市,由北京潔能補上,分別成為第33-35位成員,連續三年抽入六隻新股,佔了組合一半以上,一向以過去12個月總派息除以總購入成本計算組合表現,計入三隻新股後,息率3.3%,還是去年那句,等待幼苗成長。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670905/index
第92期月供匯控以$59.81351購入66股,第54期月供領匯以$28.05724購入140股,第46期月供中人壽以$19.98購入197股。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679017/index
第93期月供匯控以$68.6購入57股,第55期月供領匯以$29.4購入134股,第47期月供中人壽以$22.4購入176股。
價格升跌唯一直接原因是供求,股票市場亦相同,甚麼政策,甚麼危機度至股市下跌,是基於一個假設,就是這些原因會令買家卻步,出現供過於求,進一步影響價格。2007年恆指創歷史新高時,次按問題已出現多時是個反證。也許,歐債危機會成為下一個熊市的主題,或許,世界末日才是主題,又或者,中國金融體系出現問題,誰知呢?恆指平均成交由去年12月462億,到1月554億,2月近700億,傳統智慧認為股市仍帶上升動力。
內地遊客已成了港澳主要客源多時,近年不斷上升,令賭業股與零售股大放異彩。甚至香港六合彩及賽馬收益亦大增,不難想象,內地資金對港股同樣舉足輕重,去年底中國調控通賬令資金緊綴,亦有可能是2011年下半年跌市的主因。年結已過,計劃經濟師又要面對經濟放緩的新難題,銀行存款準備金會繼去年十二月轉向下調(2008年底之後第一次下調)之後,二月再次下調,預期今年將進一步下調,情況有如格老年代以息率調控經濟,在若干年後,中國會否步美國後塵,出現什麼什麼泡沫?且看中國財金官員能否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無論如何,中資金融股仍然是好選擇,恆指亦會受惠。
要留意的一點,所謂的印銀紙,已成了短視的人類「解決」經濟問題的良方,危機存在,但是否被過份渲染?王立軍走入美國領事 館,其後「自行離開」,原因暫時成迷,香港解讀為他投奔西方不成,大陸有人解讀為達賴病重,中方派人向美國要人,亦有人解讀為他受薄熙來迫害因而嘗試他 走,版本多多,傅媒的公信力已令我輩失卻信心!將歐債危機無限擴大,同時把通賬預期完全拋諸腦後,而作出清倉行為,是對投資組合不負責任的行為。當眾人認 為歐債危機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跌市,會否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升市之序幕?
領匯月供價又創新高,縱使去年恆指曾跌至近16000點,領匯仍然比金融海嘯後的低位高出一倍,這是我堅信熊市並未來臨的原因。回說領匯,上市至今派息有增無減,中期業績派$0.6311,如果派息不倒退,全年起碼派$1.26,以股價$30計,股息仍超過4.2%,比ibond少,比人民幣預期升值加定期的回報低,不過,領匯股價長期跟隨派息緩緩向上,綜合回報仍有可取之處,在派息不倒退的大前題及息率合理的情況下,預期月供組合仍會繼續持有並每月供款。
匯控末期息14美仙,全年41美仙,折合港元約$3.2,以股價$70計,息率約4.57%。賭業股又是豐收的一年,派息不俗,由於賭業股營運成本龐大,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業績會跌穿「盈利爆發點」而大幅下降,甚至虧損,觀察股息回報時,適宜以整個經濟周期的總派息除以總年數,即係「好天斬埋落雨柴」。友邦全年派息$0.33,仍有上升空間。
在公佈全年業績前,一些股票會被炒高,如永利控股這類成交稀疏的細價股,亦會成交大增。今年永利控股又發盈喜,並提前在三 月九日公佈業績,前者是預期之內,領匯可以拾級而升,永利控股是大半隻收租股(以資產分佈計),股價上升只是追近實際價值,現價仍有大折讓;後者是意料之 外,永利控股近幾年由四月中,提前至三月底,這次再進一步提前公佈業績日期,在管理的角度,是好消息。待接近業績公佈時,沽出小部份持股,令平均價降至極 低水平,是我喜歡的做法。預期永利控股派息起碼2仙。
主要持股中,領匯、永利控股及匯控在增強現金流的同時,亦是防通賬概念。中國城鎮人口突破50%,城市化是不歸路,組合內的瑞房與聯塑,都是這個主題的概念股,投資金風是估計國家勢所必行的能源政策後作出的決定,喜歡中人壽是因為預期中國人均收入上升,保障中長線對保險的需求。幾間業務風馬牛的公司,共通點是中長線的預測需求不斷,可讓懶人少看股價。
第96期月供匯控以$68.05購入58股,第58期月供領匯以$30.5購入129股,第50期月供中人壽以$19.1購入206股。
IPO再添一員,海通證券成為第36位成員。
不知不覺,月供股票已經八年,組合價值一天的升跌,經常超過每月供款,令人懶得更改月供金額,反正收息逐年增加,已達組合目標。
恆指 又一次跌穿兩萬點,相比去年八月,除了歐懶豬問題之外,多了中國沿海局勢緊張,以及梁振英即將接任特首的兩項變數。前者是中美博弈遊戲,上月已作分析,每 一次出問題,都是入貨時機,後者對香港的影響是梁振英執政期內能否敏捷地作出相應政策改變,很多人擔心供應增加會打擊樓市,這是誤導性的,樓價是受供求影 響,只看供應,便會出現董伯伯八萬五的結果,八萬五的失敗是沒有因應金融風暴作出調整,曾特首任內樓價不斷上升,是政府當年為了救市減少供應,開放自由行 之後,及至大陸樓價升幅以倍計,政府都沒有前瞻地增加供應,引至供求失衡。要真正穩定樓市,供應需要比需求走前兩、三年,情況好似以前格老用息率去調控經 濟,永遠用領先數據定策,再以最新數據微調,香港回歸以來一直都做唔到,同一班公務員,同一班議員,無可能期望一個新特首與幾個新官員可以扭轉。要香港官 員、議員準確地預測需求,以他們的質素,不可能!但求他們反應快少少當幫忙。預期新特首新政策會對2012年的香港有利,但隨時間過去,後知後覺,最終樓價還是大升大跌,幾年一個周期。
難為並非不可為,完全穩定樓市,需要有足夠的現樓作儲水庫,如果市建局項目是獨資由政府發展,便可作此用途,餘下的問題是樓價指標,可以由港人平均工資及建築物料價格建立一個指數,市建局的樓價跟隨指數升跌。
延伸思考,政府點解要穩定樓價?點解唔去穩定米價、菜價?邊個授權政府去穩定物價?
大市經過兩周調整,不少股票已跌到吸引水平,正開始將早排公佈業績期時沽出股票慢慢買回,永利控股出公告,話正考慮以建議分拆之方式將其物業投資業務在聯交所獨立上市。對永利控股股東而言,是個大大好消息,上月提及的憂慮亦一掃而空。截至2011年底,該業務資產值6.88億,減去負債0.14億,就算減埋所有未分配負債1.91億,都值4.83億,每股值$1.5,現在股價只係大約$1…這個月唯一的工作係將現金換成股票,然後先收4仙 股息,再靜待分拆的進展。永利控股發得公告,而且對原股東有利,相信股東會會順利通過,而其資產組合簡單,聯交所阻力不大。管理層作此決定,相信為了減低 風險而出售部份股權,同時令公司股價獲得合理反映,而非完全為了套現,否則,管理層大可全數出售物業,然後全數派息。如果好似太古分拆地產形式上市,原股 東可以得到新股股票,在$1買了的股東,收到4仙股息之後,又可能在不久將來再得到約值$1.5的新股,就算永利控股股價下跌,亦是2012年下半年的最佳投資!整個計劃最大的障礙是新股的定價,定價太低可能令計劃告吹,到時股價回歸平淡,因此,切記不能高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