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期月供匯控以$65.4購入60股,第59期月供領匯以$32購入123股,第51期月供中人壽以$19.24購入205股。
外遊回來,股市與一個月前差不多,實在沒有價值不斷重複論述觀點。將組合轉往永利控股非常順利,在$1.02或以下完成。匯控被降評級,卻是眾歐洲銀行最佳之一,反而成了好消息。永利控股股東會上,主席表示分拆物業的計劃仍未上交,小公司的效率並不能與藍籌相比,還是要慢慢等待。
七 月三日,下半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回顧上半年投資表現,由於沒有經常查閱股價,只能粗略估計。四大持股是匯控、永利控股、領匯及中人壽佔股票投資八成以上, 單看他們的表現,大概了解組合的成績。退休組合以月供增加股票,整個上半年沒有調整供款,是組合已成規模,每月新供款對表現影響不大,索性以不變應萬變, 匯控一月時的供股價在六十元以下,領匯一月供股價約為二十八元,中人壽一月供股價在二十元以下,加上所派股息,上半年退休組合回報是正數。永利控股公佈業 績前曾經機器性地減持,在他公佈正考慮分拆物業投資後全數買回,並將其他股票轉往他,現股價比任何一次增持都高,回報也是正數。
新特首上場,延續上屆弱勢,其蜜月期短到上任前已耗盡,是世間罕見。梁特首僭建事件,最難以解釋的是,為何傳媒一直沒有發現?競選前後,唐英年以及眾高官相繼被揭露住宅僭建,以梁宅僭建之明顯,香港所有傳媒竟然無一發現?這件事進一步令筆者對他們失卻信心。
新班子乏善足陳,加上弱勢已定,對投資者是好消息。投資最怕是難以預期的事情,強勢統治易出現預期以外的事情!預期新政府繼續以派錢期望收買人心,預期人心難以滿足,弱勢繼續弱勢,最終還是靠中央政策傾斜,愈弱勢愈傾斜,預期下半年投資回報比上半年佳。第98期月供匯控以$66.15購入59股,第60期月供領匯以$33.1購入119股,第52期月供中人壽以$20.65購入191股。
月供領匯五周年,第一期是在2007年8月,即恆市最經典的V型反彈那個月。
房委會管理差是不容置疑,並沒有為納稅人做好本份,將納稅人的錢補貼大小商戶!這情況並非香港專利,最近看了本「常識經濟學」的小書,內有一章節《經濟成長及政府的角色》,簡潔地述論經濟學對政府角色的觀點,值得一看。
匯控洗黑錢事件股價一度下跌一成多,公佈業績時對此事件作大額撥備,似乎管理層老早已清楚事件,並以出售非核心業務作準 備。在撥備還會增加的聲明下,股價止跌回升,恆指重返兩萬以上,匯控仍算是火車頭,以上種種也不算奇怪,最奇怪的是渣打被傳洗黑錢之後縱使否認,股價卻跌 得更多,是否一些投資者已獲知結果?八月月供繼續維持不變。
恆指上上落落,除了藍籌股外,三、四線股亦受牽連,永控一度跌至買貨基準價一元以下的$0.92,獲悉後連忙上網,只餘下$0.98 18000股賣盤,購入後賣盤已重上$1,其後股價再上升,整個過程買賣都不多,好些日子都是零成交,這類極少成交的四線股,必須以閒錢投資。IPO元老永旺出盈警,其中一個原因是為葵涌工廠大廈減值,永控持有幾億物業,8月13日 公佈業績時要留意,預期永控受影響較永旺細,原因是永控物業組合主要是地舖,雖然有見頂跡象,但永控的估值比較保守,短期而言,縱使輕微跌幅,也不需要為 組合減值,而且,永控五月公佈考慮將物業組合分拆,相信反而會將估值充份反映在帳目上,以便以最佳價格分拆。除了股值外,我這一名小股東最關注的是分拆的 進度,期望公佈業績時會交代,另外,好息之徒當然希望永控能續派中期息2仙(增派更好!)。
新特首班子風波不斷,在寸步難行的預期下,新政策難以一一落實,反正新政策十居其九都是「善意的毒藥」,對投資者(及資產階級)是個好消息。第100期月供匯控以$70.8購入55股,第62期月供領匯以$35.1購入112股,第54期月供中人壽以$22.05購入179股。
領匯供款又一次創新高,以4厘回報計,領匯下一次股息將會大升,預期比上次派息升約17%,每股分派約$0.77,且看「4厘回報」的想法,是否仍然可行。下期供款繼續不變,匯控已12期不變,領匯第28期不變,中人壽亦第11期不變。
月供匯控100期,傳統觀念中,100是重要數字,這個blog亦藉呢個大日子改動一下,以後月供指示只維持記錄組合交易及有關股份的想法。另外,由於永利控股股價與價值逐漸拉近,之後會不定期將搜尋下一隻永利控股的經過記錄下來,作將來檢討。股神曾經講過,投資前最好把原因寫下來,否則便不要購買。為了「寫出來」,自然要四處搜尋有關資料並作思考,這個過程會更了解投資項目。
2009年3月9日,係最近一次恆指熊轉牛的大日子,當日恆指收報11344.58點,經過三四個月的反彈後,恆指已經橫行了三年。如果由2009年4月開始月供計劃,定額買入匯控、領匯及中人壽,結果如何?而早年的想法,把月供定時不定量供款(股價下跌時增加供款,反之亦然),是否效果較佳?
如果每月定額購入匯控、領匯及中人壽,平均買入價分別為$75.6、$23.59、$28.89,結果只有領匯賺錢,賺超過四成,匯控蝕約一成,中人壽約蝕兩成。當然,三隻股票這期間都有派息,實際回報會高一點。另一方面,如果以定時不定額供款(以下是自已的數據),我的平均買入價為$75.01、$22.77、$26.2,成績比定額供款為佳。簡單一點說,每次在平均買入價以下增加供款,平均買入價自然下調。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月供選擇如能具有較強的派息能力,對長期月供的投資者是件好事。領匯是個上佳例子,過去12期月供總金額為$47811,所收股息共$14261,實際只需$33550,即每月$2796(遠比$4000少!),隨著持股月增及派息增長,每年所需投入的資金會愈來愈少,若有一天派息比供款多,便進入自然增長階段。
投資者各有所求,月供股票未必對每一位都適合,這一系列的資訊,並非投資建議,卻是對市場書本中,只講理論,不談踐實以外作些補充。
政府新班子將「置安心」推倒,推出「港人港地」,最快2015年推開千餘個單位,是垃圾政策(個人認為,「置安心」方向極佳,只要作一些調整,將成為世界各國仿效的房屋政策,有時間另文記錄)。以近期梁特首及其新班子的表現,在經濟學,或者管理學角度都不合格,梁特首會否在2015年 之前腳痛也成疑問。正所謂物以類聚,早在選舉時站在當時侯選人後面的陣容,現在的表現是可預期,正如股神所講,總有一天會有機會由傻瓜來管理,買股票時要 選擇連傻瓜也管理到的公司,好似可口可樂、箭牌等。股神亦曾經講過,管理者的誠信最為重要,會誤導投資者的人,遲早會誤導自已。股神呢兩句箴言,好似在講 兩個特首候選人,真有趣!
近年各國所出現的金融危機,宏觀而言,執權者都會「印銀紙」,之前已記錄過。近期歐洲、美國、甚至中國都有不同名稱的「救 市方案」,都是預期行為,只是各國決策者都要扮到迫不得已,以免成為千古罪人。最終「解決」方法都是通貨膨脹(唔一定物價上升),即係各地人民共同承擔, 至於會否導致物價上升?唔知道!市場認定通脹等同「d野貴左」,是美麗的誤會,當然,兩者經常同時出現,投資組合延續對通貨膨脹及物價上升的來臨作出準備,但絕不能以「一注獨贏」的心態分配組合,於借貸前亦要慎重考慮。
中國與美國將會相繼交棒,亞太區緊張局勢預期得以舒緩,如此,投資前景將漸見清晰(未必轉好,但清晰是投者最重要的因素),不看好股市前景的人,選擇不投資靠邊站最穩妥,選擇買空的風險太高。
| ||||||
上星期的港鐵列車殺狗案,港鐵最大的錯,不但是處理不了突發事件,也在於由上至下在運作中沒有考慮群眾的情緒。港鐵,只不過是香港眾多官僚機構的其中之一。 港鐵無論是車廂抑或車站,都充斥大量的指示標語:「請勿飲食」、「請小心看管你的財物」、「小心腳趾」、「緊握扶手」……有些語氣屬於勸說,有些是指令式。總之,在港鐵管轄範圍,平均每秒鐘,最少可以見到三張以上的指示標語。不只是港鐵,香港大多數公共空間,都有指示氾濫的現象;在公共廁所,就連洗手的程序,也有指示。不過,港鐵的指示氾濫問題,特別嚴重。除了港鐵,我想就只有共產國家的官僚,才會這樣積極地去告訴老百姓要有怎樣的言行舉止。以今時今日的香港民情,有人會即時想到,因為港鐵多了非本地人,所以指示也愈來愈頻繁。當然,人多,摩擦也多,自然不過。指示標語氾濫,也反映了官僚的心態;在他們心目中,溝通就是到處張貼指示標語。這種想法,無疑是太天真,太簡單。有理由相信,官僚相信,一張標語不夠指示性,就貼多幾張,只要數目夠多,就可以改變港鐵乘客的行為。另一個可能,就是港鐵官僚根本沒有想過,究竟這些標語有沒有效,最重要就是公開說明之後,犯規的人就是錯,執法就合情合理。無錯,港鐵附例的辛辣,極為罕見;之前曾經有人質疑過為何港鐵有權自行立法和執法,但在愛秩序的香港,似乎主流民意支持執法從嚴的原則。究竟在密度極高的環境,怎樣才可以令人人都存在得舒服一點?每天在上落班的高峰期,我就很厭惡那些堆積在列車閘門附近的乘客;為什麼不可以往車廂中間挪移呢?方便自己方便人嘛。假如我是港鐵的官僚,或許我也會到處張貼「乘客請往車廂中間站立」的指示標語吧。假使標語沒有效用,立法可行嗎?早前,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就提出,要立法強制讓座,結果,這個建議在網絡上被瘋傳。難以執行的法例,跟沒有用的指示標語,其實都是白紙上的黑字,沒有制約力。說到底,假如人的行為不是自願自發,要維繫制度和秩序的成本,可以非常之高。官僚,尤其是營運鐵路的官僚,難免有點技術背景。操作機器和制度,或許他們很在行;但是將人當作機器般去管理,這種心態卻很容易將社會的關係變得高壓。無論是一間公司的管理,抑或環境空間的秩序,甚至整個社會的管治,道理都是一樣。技術官僚處理不了人性,處理問題也不近人情。上星期的港鐵列車殺狗案,港鐵最大的錯,不但是處理不了突發事件,也在於由上至下在運作中沒有考慮群眾的情緒。港鐵,只不過是香港眾多官僚機構的其中之一。事實上,政府和公營機構,絕大多數都是如此不近人情,只不過港鐵和一般市民的接觸面闊,亦頻繁;三日一小事,十日一大事,自然不過。經營一個環境、一個社會,需要的智慧絕不簡單。妄想以鋪天蓋地去改變人的行為,反映了官僚的膚淺和敷衍。奇怪是,社會上總有人相信官僚;在香港,這個問題尤其嚴重。香港人覺得社會愈來愈沒有人情味,愈來愈高壓,說到底,還是源於迷信官僚的文化。
李兆富公共事務顧問及時事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 ||||||
日立製作所曾創日本製造業虧損最慘紀錄,之後雖翻轉向上,但近兩年來總市值幾乎減半,內部員工彌漫一股「等待上級指示」的風氣,也許是原因之一。 四月,是日本 新年度的開 始,日本機電業 龍頭日立製作所 (Hitachi)也有了新貌。二0一四 年起擔任社長的 東原敏昭,今年 四月起更進一步 兼任執行長,負起經營責任。由於近年來,前社 長、現任董事長 的中西宏明推動 許多改革,被視為日立業績復甦的關鍵人物,中西不再擔任執行長後,外界難免憂心。 執行長換人當 新人事布局外界不看好 回顧日立的業績,近年來有如坐雲霄飛車般。0九年三月底止的0八年會計年度中,日立創下日本製造業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額:七八七三億日圓(約新台幣二三一二億元)。但在一一年度谷底翻身,創下最高淨利三四七一億日圓,短短三年就上演戲劇化的「V形復甦」。 轉虧為盈的功臣,是以現任顧問川村隆為首的「川村小組」。當時,川村原本是集團董事長,緊急就任為總公司的董事長暨社長,並從集團旗下其他公司召回五人,組成與董事會同時存在的川村小組,將公司權限集中於這六人;後來透過將五家績優上市子公司收為完全子公司等策略,並去除集團內部自相競爭等不利因素後,在一年內就由虧轉盈。 一年後,川村只擔任董事長,原本擔任副社長的中西宏明一0年起晉升為社長。中西接手後,斷然執行多項改革,像是退出電視事業、出售自己打造起來的硬碟事業,及合併日立金屬與日立電線事業等。 一四年起,他交 出社長一職;今 年四月,更卸下執行長身分。 對於日立的 新人事布局,外 界擔心中西過去 的成功經驗,讓 公司習慣聽命行 事,內部有一 股「等待上面指 示」的風氣。 其實中西 兩年前就有意 交出執行長的 職位,因為他 那時就慼覺到 「大家都在等侯 指示」,「不自己先思考,覺 得『乾脆問中 西比較快』,這樣的想法很要不得」。 事實上,日立的狀況,也不如從前。日立和目前依然為經營危機所苦的同業相比,有些評論家認為日立是勝組,但日立在V形復甦後,出現「停滯」的狀態,到現在都還沒有擺脫。 股價低迷 總市值兩年少一半 對此,股市的反應也很敏感。日立的總市值雖從0九年的跌破一兆日圓,回漲至一四年的四兆日圓大關,但近兩年來幾乎一路跌,四月二十五日總市值為二·六四兆日圓,長此以往,可能跌破兩兆日圓。 雖然東芝與夏普等同業的 狀況都不好,但和東京證交所第一類股的所有個股相比,日立的跌幅很大。同為電子股的三菱電機,營收只有日立的一半左右,總市值卻是大型電機企業的領頭羊。由此可見,停滯很難看成是外部因素導致。 有人認為股價的低迷原因 之一,在於旗下事業太複雜。 日立的事業從冰箱到核電都有,財報合併的子公司共九四七家,上市子公司共九家(一五年三月底時),有些事業狀況好,有些狀況不好,容易出現抑制股價上漲的情形。分析師指出,總部很難確切掌握每一個部門發生了什麼事。但這也並非停滯的唯一因素。 日立一三和一四年度營業 利益連續創歷史新高,可惜一五年度預料會下滑。中西一向強調「全球性企業必須有一0%的營業利益率」,但近兩年都在六%上下踏步。漸漸有人認為,以中西的風格,很難把營業利益率拉抬到二位數。 虧損事業已砍光 改革沒新招投資人擔憂 能砍的虧損事業或子公司 幾乎都已砍光,也不太有裁員重整的餘地。一再下滑的總市值,正反映出投資人對於日立遲無新招的擔憂。雖然中西否認日立存在著停滯慼,只表示「能迅速實現的成果都已實現,剩下不易實現的成果,難度本來就會愈來愈高。」但這是虛張聲勢,還是真有確切自信才說的?有待觀察。 | ||||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支持地方防汛救災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指出,近期,全國多地汛情嚴峻,防汛救災任務艱巨,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軍委要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根據新的汛情和救災需要,指揮人民解放軍和武警相關部隊迅即奔赴防汛救災第一線,發揚我軍能打硬仗的光榮傳統,發揮突擊隊作用,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恢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作出貢獻。
中央軍委就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對軍隊進一步做好支持地方防汛救災工作作出了部署。目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相關部隊正奮戰在防汛救災第一線。有關部隊正積極準備,確保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一聲令下,迅即行動。
據央視新聞消息,江西宜春工地坍塌事故已造成67人遇難,2人受傷已送醫救治,還有1人正在搜救中。目前搜救面積已經過半,救援工作還在緊張進行。
24日清晨7時左右,江西宜春豐城電廠三期在建冷卻塔施工平橋吊倒塌,造成橫版混凝土通道倒塌。報道稱,事故發生時,正好是泥工和鋼筋工交接班的時候,現場施工人員共70人。
據最新報道,中新網報道稱,在事故中失蹤的一人已經找到,正在搶救。
事故發生後,正在國外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西省和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後處置等工作,盡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訓,嚴肅追究責任。近期一些地方接連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國務院要組織各地區各部門舉一反三,全面徹底排查各類隱患,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切實堵塞安全漏洞,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當前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爭分奪秒搶救被困人員,全力以赴救治傷員,盡最大努力減少傷亡。安全監管總局要牽頭成立國務院工作組抓緊趕赴現場,指導和幫助地方做好人員搜救、傷員救治等相關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並依法問責。進一步督促地方嚴格落實各領域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監管和防範措施,嚴防此類重特大事故再次發生。
江西省召開豐城電廠事故新聞發布會,全體起立向事故罹難者默哀
豐城電廠三期擴建工程位於豐城市尚莊街道石上村,由江西贛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總承包。監理單位是上海施耐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是河北億能煙塔工程有限公司。豐城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是2015年12月28日開工,其中冷卻塔項目(總高度165米)是2016年4月份開工,目前冷卻塔已施工完成70多米。
事故救援現場
正在國外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疫苗行為,性質惡劣,令人觸目驚心。有關地方和部門要高度重視,立即調查事實真相,一查到底,嚴肅問責,依法從嚴處理。要及時公布調查進展,切實回應群眾關切。習近平強調,確保藥品安全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之責,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藥去屙、刮骨療毒的決心,完善我國疫苗管理體制,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全力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安全穩定大局。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當前,有關地區和部門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好總書記關於疫苗案件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履行好執紀執法、監督檢查的職責,依紀依法嚴查快辦,從嚴問責,及時公布相關處理結果。
炙熱的輿情背後,是事關群眾生命健康的痛點,也是民心聚集的焦點。多家疫苗生產企業屢次因為疫苗不合格被曝光,這其中有沒有監管不力、失職瀆職?長生生物25萬支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流入山東,並且絕大部分已經被註射使用,當地相關部門在處理過程中是否存在隱瞞拖延的情形?監管部門對長生生物“不痛不癢”的處罰是否存在“以罰代法”?還有,一些地方衛生部門、防疫機構及某些工作人員是否與企業“勾肩搭背”,存在政商關系不清、利益相互勾連、拿好處、吃回扣等問題?對此,有關地方和部門必須以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的嚴謹細致態度進行調查,給出讓全國人民信服的回應。
回顧輿情事件的來龍去脈,源於不久前國家藥監局依據舉報線索,會同吉林省局對長春長生公司進行飛行檢查後,發現問題,發布通告。不可否認,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能發揮了作用,阻止了不合格狂犬病疫苗流入市場。然而,“問題疫苗”輿情的持續發酵,也正是因為過去這個領域監管工作存在“歷史欠賬”。民生無小事,出現類似的問題之後,某些地方、部門信息不暢、行動滯後、措施無力,令群眾無法信任,更無法滿意。信息不對稱,回應不及時,責任沒人認領,種種問題堆積下來,釀成了“情緒的巖漿”。出了問題是可怕的,而沒有有效的改進辦法和措施,沒有制度機制上的亡羊補牢、紮緊籠子,以致讓問題反複發生更可怕。這也警示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黨員幹部,守土必有責,守土必盡責,不作為不擔當的話,小事就會拖大,大事就會拖炸,最終有關責任主體會為失職失責付出高昂的代價。
吃一塹,必須長一智。群眾反映強烈就要查個清楚明白,必須要重拳出擊,要讓利欲熏心、喪失底線、漠視群眾疾苦的企業和人員受到嚴懲,通過嚴厲打擊、嚴肅問責形成高壓震懾。同時,還要加快織密監督網的進度,強化日常監督,不但要管住企業、行業,更要把嚴管落實到全流程、全鏈條,形成全覆蓋。
相關部門要對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疫苗案件“解剖麻雀”,與時俱進研究探索形成有效對策和長效機制。例如,通過調整有關政策措施,加大對涉及民生問題違規違法企業和人員的懲罰力度,提高違規違法成本,形成“不敢”。通過加大對行賄者的懲治,設置違規企業黑名單、行業準入白名單等措施,多管齊下、綜合施治,全方位堵塞監管漏洞、避免安全隱患,給人民群眾一個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