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李家誠先接棒美麗華 李華華

2008-09-03 AppleDaily

講開又講,噚日美麗華酒店(071)股東會,四叔俾記者捉住問港股走勢,至於本來嘅主角美麗華,就留番二公子李家誠負責。四叔話,家陣美麗華係由董事總經理李家誠打骰,等佢親自解畫喎。睇嚟四叔想畀多啲機會二少發揮,吸收經驗為日後接棒鋪路。

改名唔係想分拆

李 家誠被問到,點解將美麗華酒店改名為「The Mira」,二少解釋,係為咗配合酒店翻新後嘅新形象,加強新品牌嘅發展,並非想淡化家族色彩,或者將酒店分拆上市。佢仲話,家陣美麗華仲翻新緊,要明年 先完工,雖然翻新工程仲未完全搞掂,但酒店嘅房租每間平均加咗六嚿水,嚟緊仲有上升空間喎。美麗華酒店由楊志雲創辦,佢85年過身後,酒店股權引嚟大批富 豪爭奪,當中包括長實(001)及中信泰富(267),後尾楊志雲家族揀咗四叔入股,因為信四叔唔會將美麗華拆骨斬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

陈玮:消费连锁:美丽故事后的风险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002/t2829121.htm


  在消费连锁的投资热潮中,既有PE成功投资百丽、小肥羊等美丽故事,也有PPG、ITAT等遭遇滑铁卢的昔日明星。这些失败案例反映出消费连锁模式有共同的风险点,投资者可以围绕“加减乘除”法从四个指标考察企业,排除风险,发掘长期投资机会。

  近年来,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针对同一类商品,投资销售渠道比投资制造赚得多。比如,2007年5月,卖鞋的百丽国际 (01880.HK)在香港上市,发行市盈率31倍;2009年12月,做鞋的匹克体育(01968.HK)上市,发行市盈率仅9倍。2007年10月, 卖运动服装的中国动向(03818.HK)上市,发行市盈率是15.4倍;而2009年6月,生产运动服装的361度(01361.HK)上市时,发行市 盈率仅8倍。即使到了2010年1月,以渠道销售为主的百丽和中国动向市盈率分别为37倍和20倍,而以生产为主的匹克和361度市盈率分别只有18倍和 12倍。
做鞋的不如卖鞋的、做服装的不如卖服装的赚钱,反映当下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对这两类商业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价。也许这会让匹克体育和 361度的老总感到郁闷,但在中国消费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连锁模式毋庸置疑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当然,这一领域也吸纳了嗅觉灵敏的PE的大笔投资。不过, 在最近几年消费连锁的投资热潮中,我们既见到了PE投资百丽、小肥羊等企业的成功故事,也目睹了PPG、ITAT等明星遭遇滑铁卢的全过程。消费连锁故事 美丽,风险也不小,投资者需要格外小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消费连锁的魅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高度关注,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爆发出勃勃生机。在中国改革的前20年,国人都忙于辛苦工作, 把中国变成世界工厂,近十年,随着中国逐渐拥有了世界最庞大的民间储蓄和外汇储备,国内消费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中国人似乎还成了最有钱的消费群体,无论巴 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香港的海港城,都有排队购买LV包的中国人身影。中国的消费时代才刚刚起步,从国际比较看,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一直稳定在 68%,而中国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这一比例还从2005年的38.7%降到2009年的36.1%(图1)。在提振消费和内需的大趋势 下,消费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已经迎来30年来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 级,消费主题从上世纪80年代的解决温饱、90年代的家电,发展到2000年以来的住房、汽车、教育和旅游。伴随这次升级,尤其是新生代日益成为消费的中 坚力量,消费的产品、内容和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已经发育成熟的连锁企业,正成为消费渠道的主流模式。从餐饮到酒店,从零售到百货,从医疗到教 育,连锁已经渗透到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消费行业发展空间巨大,连锁模式易于快速复制又能抵抗经济周期,因此,投资消费连锁行业近年成 为PE界的时尚,歌力思、汉庭、俏江南、千禧之星,越来越多的公司获得了PE的投资,美邦、七天、湘鄂情、小肥羊,众多的公司成功实现IPO,为PE带来 了不菲的回报。根据ChinaVenture的统计,2005-2009年,中国消费连锁业共发生投资案例147起,涉及投资金额 42.08亿美元;同期在海内外IPO的消费连锁企业102家,募集金额共101.4亿美元。


  横看成岭侧成峰:
关注潜藏的投资风险
  然而,看起来很美的消费连锁模式,也存在不少 缺陷。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失败的投资案例相继出现:曾是国内最大服装销售连锁机构的ITAT四面楚歌;风光一时的PPG于2009年彻底关 门;FUN服饰的300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部关闭。如果投资互联网企业失败,也许能背回几台电脑;如果投资消费行业失败,也许背回来的只有一个曾经风光的品 牌,消费连锁的投资风险并不比互联网小。
表面上看,ITAT的失败在于经营模式有缺陷、扩张速度太快,PPG关门在于广告投入过度导致资金链断裂,FUN关闭在于经营不善,实际上,这些失败背后隐藏着消费连锁投资共有的风险点。
脆弱的品牌。消费连锁业门槛低、空间大、参与者多,既能快速复制也易于被对手模仿;良好品牌建立起来难,而负面消息却传播快、杀伤力大,在多米诺骨牌效 应下,消费连锁的品牌有其脆弱的一面,一旦品牌形象逆转,将对企业构成致命伤害。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价值149亿元的三鹿品牌消失于无形, 反而成为负资产。PPG倒闭后,其巨资打造的品牌在法院拍卖时却无人问津。2009年,围绕汪氏蜜蜂园发生的产品虚假宣传风波,也对其品牌构成了极大的伤 害。
不可靠的规模。连锁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断开店,形成规模效应,但这种规模往往并不可靠,如果产品、服务或资金、管理跟不上,规模扩张就会变 成成本扩张,从而使规模变成勒住企业的绳索。ITAT在发展高峰期,由于管理模式及收入不匹配,往往一边开店一边关店,或是这个月开店、下个月关店。究其 原因,一方面,规模与管理能力相关。连锁经营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对管理者的能力、持续投入的精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数家店发展到百家店、单个城市发展为 区域市场、单一产品发展为系列产品,其间面临的管理难度,决非随店面的增加而同比增加的,尤其是在扩张到30家店和过百家店时,往往都会碰到管理瓶颈,这 时就能体现出连锁店的管理水平所在。另一方面,规模与盈利能力相关。消费连锁类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运营,但如果是太轻的资产与跑得太快的营销,虽然一度会 催生出惊人的扩张速度,但往往只有成长没有盈利,再好的故事也不能保证成功。因此,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盈利和管理能力作支持,规模并不可靠,往往一件小事 就能导致规模大幅缩水,甚至影响资金链,威胁企业的生存。深圳的铜锣湾百货就曾因为大连一家店拖欠电费,导致全国60多家门店关闭。即使是家电连锁巨头国 美,2009年也为了保持盈利而关闭100多家店面。
结构重组的成本。从业务结构看,消费连锁企业初期往往以个体工商户的方式注册运营,然 而,只有将多家个体店整合为公司制统一运作的企业,才具有投资价值。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系列的法律安排,还会出现较大的重组成本和不确定性。重 组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导致两个不良结果:一是本来赚钱的单店不盈利了,原因是重组后管理成本、税务成本、人力资源在内的直接成本上涨;二是本来运营不 错的单店品质下降,因为原有的管理体系发生了变化。从管理结构看,消费连锁企业初期多以家族管理为主,夫妻店很多,如果按照规范的治理结构运营,可能也会 产生额外的矛盾和冲突。真功夫2009年爆发的两位创始人管理权之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此外,很多早期的民营消费连锁店往往以现金销售为主,容易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其经营管理中也具有较浓厚的家族色彩,由此导致的关联交易问题亦值得投资者关注。
消费连锁企业融资时往往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起码会描述现在多少店、明年再开多少店、到时盈利会有多高的令人激动的计划,但如果理性思考,故事的背后风险还真不小。回头看看以前接触过的企业,没有完成计划的绝不在少数。


  加减乘除:
连锁企业的关键看点
  那么,PE应该如何考察连锁企业,从中发现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投资机会?结合这类企业的特点,可以围绕“加减乘除”法,从四个指标进行考察。
对于连锁企业,加法就是规模,通过新开店跑马圈地,带动收入的增长。门店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往往会成为企业成长故事的源头,也容易得到PE的青睐。在做加 法时,管理层的专业选址眼光很重要,连锁消费品店并不是简单地开在人流多的市中心就会成功,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受众定位、租金成本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减法,反映的是规模效应下直接成本的减少,即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品牌知名度的上升,很多以管理费用为主的固定成本可以转化为逐步向下的变动成本,同时,企业的议价能力也会提升,采购成本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毛利水平会增加,从而达到规模增加、成本反而下降的良性循环。
乘法,就是当企业的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其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就不再是简单的单店算术相加,其规模和品牌、渠道和服务的力量就会反映出来,从而带动原有门店的收入实现内在增长,这一增长可以老店的收入增长率为指标进行考察。
除法,就是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所有门店的经营成本下降,其反映的是协同效应,品牌的扩张性和管理延伸到位是其中的关键,即通过管理经验的积累,提升每间店的经营水平,让企业获得净利润的增长。
加法和乘法反映的都是收入增长,其中,加法是指开新店带来的整体收入增长,乘法指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实现成长,特别是实现老店的收入增长;减法和除法反 映的则是成本控制,减法是直接成本,除法是运营成本。作为PE,不仅要看到连锁经营的加法和减法,还要注意乘法和除法。跑马圈地固然重要,但管理和规模之 间的关系同样要处理好,否则就会陷入开店、关店的游戏之中。
对连锁企业而言,加法和减法比较直接,一般企业都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实现。而乘 法,即老店收入的自然增长(一般看3年以上的老店),则能比较直接地反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顾客忠诚度以及店址、货品选择等经营能力。连锁企业一般的毛利 率在50%左右,如果规模大、议价能力强,毛利率可以再高些,但毛利率高并不代表净利率高,净利率还要受到经营费用的影响。企业通过除法获得的净利率水 平,直接反映其管理水平,比如,是否有统一高效的物流系统和有效的店长、店员的配置与培训是否合理,这些经验的积累都能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从而提高 盈利能力。
因此,在加法和减法之外,考察企业做乘法和除法的能力,对全面了解连锁企业的内在优势非常关键。如果一个企业新店开得比较快,收入 的增长全部来自于新店,而老店的收入和利润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并且老店的单店盈利能力一般,那么可以大致认定,其增长基本属于投入型,其实并不稳固,一旦 没有新的投入,增长就会停滞,风险会比较大。如果一个企业老店的盈利能力强,并且保持很好的增长,那么可以相信其经营非常稳健—没有投入也在增长,增加投 入则会发展更快。做好乘法和除法,尽量提升公司的盈利曲线,将同等规模下的盈利水平从图2中的线I提升到线II,是连锁企业发展的关键。

  团队和管理:
连锁的真正基石
  品牌与规模,是连锁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具有不可靠性和某种程度的欺骗性;“加减乘除”则从内部考量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能更接近企业的本质。不过对连锁企业而言,做好“加减乘除”法、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石,最终还在于团队和管理。
消 费连锁企业门槛低,没有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更不存在政策壁垒,而且产业链长、管理节点多、风险点多,在这样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对管理的依赖比其他 模式更高。可以说,消费连锁业是一个完全基于管理的行业,是一个在管理方面慢工出细活的行业,其店铺拓展、商品采购、店铺摆设、服务标准化、员工培训等各 个方面,都对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践行最佳管理的企业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而这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需要企业管理者长时间的主动摸索,并不断 吸收其他人的经验,这对其视野、胸怀和心态提出了严格的考验。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Ray Kroc)将自传取名为《艰苦卓绝》(Grinding It Out),一语道尽了管理连锁行业的艰辛。
对于连锁企业管理者而言,店面规模 发展到瓶颈阶段、管理链条延长后,在管理团队、后台服务系统、商标品牌管理、激励机制、物流管理、产品支持、内控和财务管理水平上,都要有相应的匹配,是 一个尤其重要的考验,也是PE在考察连锁企业时应该关注的问题。那些以加盟为主的企业,管理水平更应是考察的重点。PE千万不要受所谓轻资产、完美模式和 快速扩张的概念吸引,而应当明白成长性、管理和盈利能力才是企业本源。
在这个新到来的消费大时代中,无论连锁企业的经营者还是投资者,只有深入理解消费连锁的这些特点,认识并控制其中的风险,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故事。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4

富士康高管:苹果补贴代工费纯属“美丽误会”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6/1127698.shtml


每经记者 李伟铭 严翠 发自深圳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苹果补贴富士康2%代工费纯属子虚乌有!”近日,一位富士康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透 露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继富士康发生“12连跳”之后,其代工的最大客户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以下简称苹果)也受到 “牵连”。随后,众多媒体纷纷报道称:为提高富士康生产线工人工资,苹果将补贴富士康2%代工费,用以提高工人待遇。
然而,记者近日向富士康 询问苹果的补贴是否到位时,上述富士康高层人士表示,“所谓苹果宣布提高补贴2%,这纯粹是众多媒体一厢情愿的猜测,很善良也很天真。”
苹果 宣布提高补贴2%,这个消息难道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富士康“被补贴”2%
“直到今天,富士康也没有得到苹果任何增加的补贴。” 上述富士康高管表示,虽然苹果、戴尔和惠普都宣布将调查富士康的工作条件,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也表示,富士康的状况“非常令人不安”,但苹果从未说 过、也不可能将富士康的代工费提高2%。
既然是个“误会”,为什么当事方富士康和苹果都不出面澄清此事?
“那段时间,富士康接二 连三发生跳楼事件,已经备受媒体诟病,哪里还有资格、信心或者心思站出来澄清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上述人士说。另外,苹果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户,也是最强 势的客户,富士康根本得罪不起。
对苹果的高度依赖,让利润微薄的富士康面对“被补贴”传闻,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公开财务数据显 示,2009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毛利润为4.3%,纯利润低至1.9%;相比之下,苹果利润率达到27%,惠普为9.6%。
业内人士 评论称,苹果的高利润,既与其产品本身的高品质有关,也与向代工企业付出极低的代工费不无关系。
“补贴”消息出炉始末
苹果将提高代工 费的消息究竟从何而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历史报道发现,早在5月28日,就有香港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调查小组在调查后认为富士康工资低是导致事 件频发的主要诱因,为帮助其最大的合作代工厂商早日走出舆论困境、恢复正常生产,苹果公司拟对公司在富士康代工的相关产品进行直接补贴,用于提高富士康内 地工厂的工人待遇。
上述消息还“精确”透露,第一个受补贴的产品将是苹果iPad,目前苹果支付给富士康的iPad代工费大约占总售价的 2.3%,补贴后预计能达到3%,相关事项已提交苹果公司董事会。
5月26日,有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当天表示:“富士康最近发生的事件令我 们感到悲痛和不安”、“我们正在与富士康的高级管理层取得直接联系,苹果的一个团队正在独立评估他们为解决这些悲剧而采取的措施……”
随后, 苹果将“补贴”工人工资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国内数百家媒体纷纷转载或者引述 “苹果补贴富士康2%”的消息。
然而,消息已经传出近两个月,富 士康高管表示并没有看到所谓苹果对富士康的补贴,苹果公司也始终没有对是否真正补贴作出回应。
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苹果中国 的公关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苹果中国公关只能对产品问题作出回应,其他均不负责。”
传言与苹果无关?
有业内人士猜测,在富士 康事件甚嚣尘上的阶段,对外界盛传的“补贴”沉默不语,或许另有原因。
在6月2日富士康宣布一线员工工资从900调至1200元后,乔布斯在 美国一次数字大会上回应富士康事件称 “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6月3日,苹果公司还通过电子邮件发布了乔布斯对于富士康事件的回应:“每一起自杀事件都是一出悲剧,但目前富士康的自杀率还是 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平均水平。”
香港渣打银行一位分析师也认为,在苹果面前,富士康一直非常弱势。一位富士康前高管曾对媒体表示,真正能决定 工人基本工资的,既不是当地政府,也不是代工企业,而是苹果这样的幕后大老板,“苹果除了影响代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通过强势话语权,渗透到企业内部 管理,包括高层人事任命。”
该高层举例称,2009年8月,郭台铭亲自点名的接班人之一蒋浩良突然脱离鸿海一线业务转为特别助理,就与苹果有 关。
“所谓借增加代工补贴以提高代工厂工人工资,压根就是没影儿的事,苹果既然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干嘛需要澄清?”富士康一高层人士表示,这 其实与苹果无关,只能算媒体“自作多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53

細小是美麗 黎智英



2011-1-20  NM


有人跟周有光教授說他的書室太小 了。他回應說:夠了,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讀到周教授這句話,我深有同感。我住過大屋,覺得一家人「四散東西」,疏疏落落的像一盤散沙而不像一家人。 要找一個人,往往要像叫救命那樣大聲呼喊。這樣的一個家彷彿永遠處於危機邊緣,給人不舒適的感覺。

我喜歡細小的房屋、窄小的廳房,一家人縱然默不作聲各做各事,偶爾的腳步聲、一聲咳嗽、一聲嘆氣、一聲歡笑,或挨靠枱椅發出的吱吱嚓嚓磨擦碰撞聲,都像是一家人在默默神交,予人一種親近的氛圍,處身其中令人溫暖安心。那才是一家人的感覺啊。

我喜歡一個人躲在小書房裡。要是過了一陣子也聽不到家人活動的聲音,我會不期然走出書房去找他們才可以安心。即使整天躲在斗室,只要偶爾聽到家人舉動中的聲音,我便感覺好實在,一點也不孤獨。

細小的書房有個好處,坐在窗前望出窗外,天空也變得更廣闊,自己的心情,想像力好容易便飄出去,目窮千里,隨着鳥和彩雲神遊,整個人自由飄逸舒暢極了!斗室沒有束縛着我的心境,這可能也正是周有光教授所說的室小心乃寬吧!

我的辦公室也很細小,只夠幾個人擠擁在一起開會。做事要集中精神。辦公室一大,空氣中便像是飄浮着一些來歷不明、要跟我交談的訊息,令我不能集中精神。第 一次到我的辦公室,孫大偉便跟我說,這不是辦公室,這是軍戰室;你不是在這裡辦公,而是在這裡策劃打仗。孫大偉這個人既詼諧又機智。

是的,工作時我就像是上戰場那般專注。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會有人咔嚓一聲敲打窗門的玻璃,及至我轉過頭來,孫大偉已從窗外飄進來跟我交談!他生前調皮生鬼,到了天堂相信他不會改變這個脾性,說不定有一天他真的會這樣做。我現在等待孫大偉會像天使般來臨。

這個世界有多大對我並不重要,那個「大」是形容空間的距離,那只是個概念。我要的是個我可以感覺得到、觸摸得到的世界。這個感覺的世界給我的感覺愈是強 烈,這個世界便對我愈有意義。在令我感覺強烈的世界裡,即使空間細小,我也覺得足夠了。記得與老婆初戀,在小小的被窩裡摟緊她,那小小被窩是個夠我倆天長 地久的世界了。

人生在世,大家追求的並非概念中的世界而是實實在在生活的世界。有些人一天到晚嚷着如何熱愛人類,可是卻忽略身邊最需要他們愛的人。又有些人以拯救地球為使命,卻無視身邊最需要他們幫忙的親人。還有些人寄志遠方,卻對眼底住在屋簷下的一家幾口視而不見。

人們往往有個野心太大的毛病,只顧設想大問題,可是我們可以實實在在解決的往往是身邊的一些小問題;只要妥善解決這些小問題,那便可以帶來好大好大的人生意義了。你要在細小的屋簷下有個幸福的家,還是當個永遠在環遊世界的頂級推銷員?

野心大、眼光遠,其實都只是自我膨脹的反映而已。自大當然是對「大」這個概念的幻覺之一。有些人入座必定要揀房間的正中來坐,好威震八方。又有些人一行出來就要鶴立雞群,好傲視群雄。不斷爭着出位,那又是個多麼痛苦的經營啊,可是不少人就是耐不住當不成大佬的痛苦。

只要有人對這樣的人稍有微言,更莫說是厲聲批評,他便會永世恨你入骨,因為他不認為別人有資格評論他。他就是一言九鼎,眾人開會,最後一句話永遠都是由他 來說的,沒有人能夠超越他的權威結論。這些人固步自封,把自己關在牢獄裡,不僅永遠不會進步,更舉步維艱。這些人又多麼可憐啊!但這往往就是「大」這個幻 覺給這些人帶來的災難了。

相反,要懂得壓縮自我便要困難得多了。可以這樣做的人要有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的胸襟;甚至對他的誹謗亦要容忍,他更會自我反省、檢討過失,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為自己創造進步的機會。能夠這樣做的人都一定有莫大的自信心。

自信心愈強的人,他的自我便愈小。壓縮了自我,也就相對地擴大了做人做事的空間,這樣的人便好比藏身在細小而堅硬的外殼裡,毋須在狂風暴雨中冒着樹大招風的危險強自出頭,而靜觀其變,放眼廣闊無垠的天地。

曉得壓縮自我的人不會為拍馬屁的人所蒙蔽,也不會墮入激將法的挑釁陷阱。他會舒舒服服在堅殼裡把握時機、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和機會。他不會為情緒或幻覺所影響,而以冷靜、理智的頭腦做人做事。在我來看,這就是細小是美麗的最好例子了。

有人說,過去交通阻隔、資訊不靈,人與人之間大有距離;現在全球一體化了,海闊天空,世界變得大了,我們不是應該將志氣、視野和野心擴闊到全球去嗎?

不,讓我們回到原先的問題去。世界不應是個空間距離的概念,而應該是個觸覺範圍內的世界。以前,貿易和資訊不發達,就算在地理上近如泰國或菲律賓的國家, 大家亦很少跟那裡的人來往。現今資訊、貿易發達,跟這些國家的人互動交流只是彈指之間的事而已。即使遠如歐美非洲,來往也方便極了,天涯海角確已變為毗 鄰。

我們觸摸到的世界變得細小,一方面那要歸功於英語這個國際語言的普及化,另一方面則是拜先進的交通工具及互聯網絡等資訊科技所賜。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只 要能夠運用英語及高科技資訊工具,國界便變得模糊,距離也愈縮愈細小,在生活及工作上我們可以得到的方便亦愈來愈多。

可是這個全球化的過程尚未完成,也可能永遠也不可能完成。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大障礙是文化習俗,倫理價值觀,宗教和政治制度所形成的隔閡。我們甚至可能永遠都不能克服文化習俗和宗教所形成的障礙,但我們是有望克服倫理價值觀和政治制度上的差異的。

過去兩百多年的歷史明顯地顯示世界正循這個方向走向大同。在最近幾十年,這個趨勢尤其加速,人權倫理價值觀和民主的制度已迅速成為世界的主流,世界各國已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同的世界族群。

在經濟和軍事上逐漸在崛起的中國已成為個超級大國,但中國卻拒絕加入為全球化世界族群的一分子。當中國還未成為世界人權和民主主流的一分子之前,中國跟全 世界的隔閡依然深邃,一日這個隔閡未消除,《世界真細小小小》這首迪士尼的歌謠仍是理想多於現實。走向世界大同是今後中國對世界和平的最大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6

借贷消费是个美丽的传说 陈思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17k2d.html

  经济学有个最根本的,就是供和求的关系。这里讲到的“求”是有效的需求,比如说咱们每年挣三万块钱,不向银行贷款,攒个三五年钱,只能买四五万元的房子。

 

  借贷消费是个美丽的传说


文/陈思进

  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上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年轻时候一有稳定的工作,我就开始往银行贷款,住了大房子,然后就开车,我每个月还银行的贷款,我这一辈子就舒舒服服,等到我死了的时候,银行贷款正好付完。

  中国老太太一听,说这我太冤了,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存钱,存啊存啊存,存到快死的时候刚买了一个大房子,我小孩还把我剩下的钱买了一个很好的坟墓。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实际上这违背中国的传统,以前中国老祖宗就说,不要寅吃卯粮。

  如果只有少数人这样做,真是能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因为物价还是今天的物价。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消费,都去银行借钱,都用明天的钱,每个人的消费能力都会迅速地提高,拉大需求,因为供求关系变化,会使得物价也迅速上涨。

  经济学有个最根本的,就是供和求的关系。这里讲到的“求”是有效的需求,比如说咱们每年挣三万块钱,不向银行贷款,攒个三五年钱,只能买四五万元的房子。

  如果大家都问银行借钱,突然间每个人都有了三十万,需求就立刻放大了十倍,这种情况下,房价也就会相应地成十倍地增长。

  “用明天的钱”听着很好听,但是明天的钱有的时候是不确定的,比如工作没有了。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房价泡沫破灭,很多人工作没有了,三个月后没办法继续供款了,这个房子就被银行收回了。

  很多人用明天的钱圆了明天的噩梦,这个就是美国现在的现实。 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有1200万家庭房子被银行拍卖。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洛杉矶机场,搭了大片棚户区,就像地震之后一样,那是一大景观,全世界的新闻记者都去了。 这就是借了钱消费的后果。

  银行利率低的时候,往往放松信贷,美国政府或者美联储故意把银行利息放低,先把你拉进来,但是银行利息不能锁定。在美国叫Floating Rate(浮动利率),你借三十年,可能前两年是2%到3%,但是三年一过,五年一过,它立刻回到5%、6%。开始每个月供款七八百块钱,但它跳到6%的时候,你就得供1200块,跳到8%的时候,你可能要供1600块。

  美国现在的贷款,是很多人在四五年前贷款,现在五年一过,银行要利率提高了,美国现在是第二波又有七八百万人或者已经破产,或者濒临破产。

  银行利率是不能锁定的,而且贷款的时候文件写得清清楚楚,是几百页的合同,但一般来说老百姓不会看很复杂的合同,而且那种猫腻儿都是用很小的字去写的,律师都得读四五天,有很多陷阱。

  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当成为整个社会群体性行为的时候,是很不现实的。日本、美国已经证明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41

美麗說和蘑菇街: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3/226138.html

蘑菇街与美丽说数据对比图(数据均由官方提供)

蘑菇街與美麗說數據對比圖(數據均由官方提供)

兩家常常被拿來相提並論的創業公司,已經開始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們誰能笑到最後?

有這樣一類網站,它們並不向用戶售賣物品,卻能從中交易中賺取收入;它們不必自建物流,也不用操心供應鏈,卻能以極其輕盈的身姿在笨重的電商模式下遊刃有餘;它們既不是B2C,也不是C2C,它們叫做「社區化的電子商務」。

在「社區化的電子商務」的範疇內有兩家公司經常被相提並論,它們是美麗說和蘑菇街。

前10000個用戶如何獲得?

位於北京的美麗說誕生在清華大學東門的華清家園。「我們在那裡租了一個兩居室,大概一個月5500元的房租。」美麗說創始人徐易容回憶道,「那是2009年11月,最早我們是6個人,大概到2010年1月份產品的原形出來了,3月份拿到線上做內測。」

「最開始從周圍的朋友拽上來玩兒,發現來的人都走掉了,因為他覺得這兒沒東西,空空的。」徐易容回憶說,「當時確實受到一些打擊。一直到5月份左右,開始用了一個比較土的辦法,從豆瓣、天涯的版面發文章,一直到6、7月份的時候,開始有一夥人來過來留下了,他們沒有走。」

相比之下,誕生於杭州的蘑菇街創業初期則順利得多。蘑菇街的四位合夥人中三位是前淘寶員工。創始人陳琪曾經是淘寶用戶體驗團隊(UED)的開創者,之後開始負責淘寶物流等新業務的拓展。2010年,他離開淘寶開始創業,最初創辦的網站叫做卷豆網。

卷豆網的定位是「社區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核心功能是當社區安裝卷豆網的淘金鏈後,如果有點擊網站上的淘寶鏈接,會被瞬間自動轉換為淘寶客鏈接,在 用戶成功交易後,社區會得到相應的淘寶客佣金。(註:淘寶客是淘寶商家營銷體系的一部分,只要獲取淘寶商品的推廣鏈接,讓買家通過用戶的推廣鏈接進入淘寶 店舖購買商品並確認付款,就能賺取由賣家支付的佣金。)

「我們發現很多社區的轉化率很低,一天還成交不了幾單,所以我們決定反過來自己做一個社區。」陳琪說,蘑菇街是在2011年情人節上線的,最初的一批用戶是從他妻子創辦的一個女性論壇中導過來,之後的用戶大多來自於新浪微博和QQ空間。

從第1萬個用戶發展第100萬個用戶,兩家公司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微博。

為了推廣蘑菇街的微博帳號,陳琪鼓勵公司的技術團隊做了很多接入微博平台的第三方星座、運勢小測試,每個測試完成後用戶都會被推薦關注蘑菇街微博,漸漸的,蘑菇街開始在年輕女孩中流行開來。

美麗說同樣是微博營銷的高手。通過高質量的微博內容運營和豐富的活動,美麗說官方賬號的粉絲迅速突破百萬,微博成了美麗說最大的用戶來源。在美麗說的首頁,使用新浪微博登錄被置於最顯著的位置。

問題很快來了,與很多創業公司一樣,創業中期的美麗說與蘑菇街幾乎同時遇到了社區定位、盈利模式以及大公司的挑戰。

社區定位差異

由於在地理上接近淘寶,加之創始團隊多數是從淘寶離職創業的,蘑菇街開始將自己與淘寶的用戶群做了交集,瞄準的用戶是「二三線城市90後小姑娘」。

同時,蘑菇街開始將自己定位為一家導購網站。陳琪給自己員工設定的KPI考核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轉化率,一是每100個人中有多少人找到了對應的商品,二是每100個人中有多少人達成了交易。

在網站的很多細節上,蘑菇街促進商品交易的思維也得到體現。例如同樣是商品展示頁面,蘑菇街上最顯眼的是「購買」和「求團購」,而美麗說則是「收集」和「喜歡」。

在徐易容看來,地處北京的美麗說未來將成為一個垂直微博,而這個垂直社區的內容就是「時尚」。由於前期大量用戶是從新浪微博、豆瓣等相對高端的社區導入,大量的早起用戶逐漸的奠定了美麗說「面向一線城市年輕女白領」的定位。

隨後,美麗說請來了台灣資深時尚媒體人馬念慈擔任時尚運營總監,不斷的將自己植入到各類時尚活動中,增強自己的時尚感。

對於美麗說員工而言,對時尚達人的挖掘、運營、維護是最重要的KPI。

向左還是向右

在盈利模式上,雖然兩家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還都是商品的淘寶客佣金,但是兩家網站對未來盈利方式的選擇頗為不同。陳琪認為,來自每一筆交易的佣金收入將是蘑菇街的主要盈利來源,而美麗說的選擇則是品牌廣告。

陳琪表示,品牌廣告目前跟蘑菇街的大定位不契合,雖然蘑菇街具備一定的媒體的作用,也會做一部分品牌廣告,但是戰略大方向上將是促成交易、收取佣金。

徐易容更看重社區形態、用戶以及他們所帶來的品牌力量。

他認為整個社區的用戶應該分為三層,最頂層是有觀點的意見領袖,大約佔5%,主要是靠社區的激勵體系吸引他們;第二層是樂於分享的活躍用戶,大約佔20%,主要是靠產品、功能的層面吸引他們;剩下多數底層用戶是圍觀群眾,主要通過網站給它們帶來的價值上吸引他們。

「對於美麗說而言這5%的核心意見領袖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們創造的大量優質、有美感的原創內容才能吸引用戶。」徐易容解釋說,在美麗說非常強調網站上的優質內容,而導購性的網站則會比較強調流量。

徐易容認為,大量優質用戶會使社區的點擊增值,一個優質用戶對商品的推薦本身就是對品牌的強烈背書,因此未來的商業模式也一定會建立在這一點上。

徐易容打的一個比方也許更能形容美麗說與蘑菇街的區別,他將新浪微博和淘寶當作形態的兩個極端,美麗說是偏向於新浪微博一邊,而蘑菇街則更偏重淘寶一邊。

對於淘寶等大公司下場做社區化電商網站,兩位創始人的觀點比較一致,他們都認為淘寶對自己並不構成太大威脅。

陳琪表示,淘寶已經做了很多了類似產品,但是對蘑菇街沒有任何影響。對淘寶來說,一方面對他們沒有投入優勢資源;另一方面,他們最擅長的是交易,面對的多數是商家,而做社區不是想發力就發力的,不善長的事情拚命發力是沒有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8

美麗說:「閨密式」導購制勝法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07/226696.html

創業者:徐易容

創業項目:美麗說

創業地點:北京

創業時間:2009年11月籌建,2010年3月上線

商業模式:基於興趣圖片,通過時尚教母、時尚達人等專門教女性們如何穿衣打扮,產品可直接鏈接到淘寶或B2C商城,獲得成交分成。

獲得風投情況:已獲得三輪投資。首輪融資來自藍馳創投,第二輪是紅杉,前兩輪融資累積1000萬美元。第三輪由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藍馳創投、清科創投跟投,共數千萬美元。

網站打動「她」

一直以來,時尚與互聯網結合得不是很好,美麗說要做的是把二者結合起來。

因為我們要做女性垂直的社會化媒體,不能讓男人進來,不能有關於男人的顏色如藍色、綠色等,所以,網站究竟要用什麼顏色?是我們建站後一個糾結了很 久的問題,大家想了很長時間,覺得我們的目標用戶是城市白領,既不能浮誇也不能太持重,選來選去最終確定了薔薇粉主色調。剛開始很多朋友和同行都不理解甚 至嘲笑我們,但現在看來我們是對的。很簡單,你會發現這個行業裡的網站,都在慢慢靠近薔薇粉這個顏色。

在產品設計上,現在流行的鏈接分享的創意最初就來自美麗說。傳統時尚雜誌發佈時尚圖片,但用戶無法點擊購買;互聯網時代可以增加鏈接,但沒任何信 息,用戶也不會點擊進去。但美麗說做了網上鏈接,比如當用戶分享出某個商品鏈接,後台系統會自動把鏈接裡包含的重要信息如標題和圖片抓取下來。這樣,點擊 之前,用戶基本上可以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進而判斷是否購買。

所有這些,無非是為了打動「她」。

說起找用戶,美麗說的經歷非常有意思。最初,誰也不知道第一批核心用戶在哪裡。所以,上線以後我們團隊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去拉用戶。怎麼拉?我和同事們紛紛潛入各個導購群,結果慘不忍睹,沒發上幾個鏈接就被人踢出來了。

後來,我們找到群主,比如說一個月給你500塊,你來體驗美麗說,儘量多帶點你圈子裡的人過來玩。結果同樣慘烈,很多人體驗完就走了。

可是,這樣的笨辦法不是完全無效。大概5月份時,我發現有兩個各100多人的小組進來後沒走,7月份更是達到了400多人。雖然這個故事我講過,但今天我依然覺得,正是當初我們的「笨」辦法,才積累了最早的一批種子用戶。

「閨密」教你打扮

回到美麗說的定位,教你穿衣打扮。

比如,我們到一般的購物網站,你進去之後,它是怎麼做的呢?它會先問你買衣服還是褲子,好,買衣服你往下刷,然後問你買長袖還是短袖,買長袖再往下 拖鼠標。好了,當你買了長袖之後,它還會跟你說是不是還想逛逛短袖……大致情況是這樣,其實這是典型錯誤的方式。經典的例子是這樣的,比如你逛的是小碎 花、蝴蝶結,你的建議應該是配蕾絲,因為你肯定是個日系甜美風的女孩,可以向她推薦這樣的東西。再比如我發現你逛的是機車包,會推薦你搭配的可能是哈倫 褲,都是英倫范的。

這意味著,用戶在美麗說上不僅會看到對服裝的傳統分類,襯衫、褲子、裙子等,更能學會如何搭配的能力和對美的鑑賞力。

比如,我請來了台灣「時尚教母」馬念慈。她非常精通搭配之道,能從流行趨勢中對服裝搭配給出專業意見,而美麗說則把這種搭配轉換為商品間的相關性,當用戶挑選組合中的某件商品時,美麗說就能自動推薦給用戶其他搭配的商品。

美麗說要做的,便是像一位閨密一樣教你穿衣打扮,給你分享心得。我們擁有的超過3萬個時尚達人,她們非常會穿衣打扮,並且會把自己穿衣打扮的心得拿 出來和其他女孩子分享。其他女孩會覺得這樣的心得有用,不是只在那裡看,會覺得這樣穿是比較好的。如此一來,在鏡子面前就可以節約時間,你不用痛苦地來回 換,不知道怎麼搭。現在,美麗說在產品形態上還結合了團購、不同場景下的穿搭交流等,是一個更豐滿的社區。不過我們的主旨沒有變化———幫助女孩變得更漂 亮。

天然的導購

截至4月中旬,美麗說的註冊用戶數是1500萬,每天上傳的圖片在十萬張以上。我們是一個社會化媒體,從盈利模式上,目前為電商做用戶導流獲得成交分成是一部分收入,未來的主題收入模式應該還是廣告。

去年,淘寶4000億元的銷售額中,與女性時尚相關的佔到將近1/4,線下的購物中心,大部分也是女性時尚相關的商品。美麗說獲得分成收入的模式很 簡單,因為懂時尚,手上有一批忠實粉絲,能把導購真正做到增值,幫用戶挑選東西,對電商而言,美麗說能帶去精準用戶,所以在用戶社會化的分享中創造導購機 會,像淘寶、凡客、好樂買等都是合作的電商。其中,美麗說用戶分享的單品鏈接七八成來自淘寶,剩餘則是其他電子商務網站。

不過,美麗說未來的盈利模式一定是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現在寶潔、倩碧等品牌都是我們的客戶。

去年4月,美麗說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除了美麗說的APinterest,還有很多風格類APinterest,比如「昕薇瑞麗風」、「歐美風」等,現在移動客戶端安裝量是720萬,未來希望在此領域另有斬獲。

美麗說和Pinterest看上去長得像,比如採用瀑布流形式展現圖片。不過,美麗說本質是社會化電商,成為淘寶及B2C商城做導購入口。所以,我們並不是它的「中國兄弟」。

———徐易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4

美麗說:「閨密式」導購制勝法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07/226696.html

創業者:徐易容

創業項目:美麗說

創業地點:北京

創業時間:2009年11月籌建,2010年3月上線

商業模式:基於興趣圖片,通過時尚教母、時尚達人等專門教女性們如何穿衣打扮,產品可直接鏈接到淘寶或B2C商城,獲得成交分成。

獲得風投情況:已獲得三輪投資。首輪融資來自藍馳創投,第二輪是紅杉,前兩輪融資累積1000萬美元。第三輪由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藍馳創投、清科創投跟投,共數千萬美元。

網站打動「她」

一直以來,時尚與互聯網結合得不是很好,美麗說要做的是把二者結合起來。

因為我們要做女性垂直的社會化媒體,不能讓男人進來,不能有關於男人的顏色如藍色、綠色等,所以,網站究竟要用什麼顏色?是我們建站後一個糾結了很 久的問題,大家想了很長時間,覺得我們的目標用戶是城市白領,既不能浮誇也不能太持重,選來選去最終確定了薔薇粉主色調。剛開始很多朋友和同行都不理解甚 至嘲笑我們,但現在看來我們是對的。很簡單,你會發現這個行業裡的網站,都在慢慢靠近薔薇粉這個顏色。

在產品設計上,現在流行的鏈接分享的創意最初就來自美麗說。傳統時尚雜誌發佈時尚圖片,但用戶無法點擊購買;互聯網時代可以增加鏈接,但沒任何信 息,用戶也不會點擊進去。但美麗說做了網上鏈接,比如當用戶分享出某個商品鏈接,後台系統會自動把鏈接裡包含的重要信息如標題和圖片抓取下來。這樣,點擊 之前,用戶基本上可以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進而判斷是否購買。

所有這些,無非是為了打動「她」。

說起找用戶,美麗說的經歷非常有意思。最初,誰也不知道第一批核心用戶在哪裡。所以,上線以後我們團隊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去拉用戶。怎麼拉?我和同事們紛紛潛入各個導購群,結果慘不忍睹,沒發上幾個鏈接就被人踢出來了。

後來,我們找到群主,比如說一個月給你500塊,你來體驗美麗說,儘量多帶點你圈子裡的人過來玩。結果同樣慘烈,很多人體驗完就走了。

可是,這樣的笨辦法不是完全無效。大概5月份時,我發現有兩個各100多人的小組進來後沒走,7月份更是達到了400多人。雖然這個故事我講過,但今天我依然覺得,正是當初我們的「笨」辦法,才積累了最早的一批種子用戶。

「閨密」教你打扮

回到美麗說的定位,教你穿衣打扮。

比如,我們到一般的購物網站,你進去之後,它是怎麼做的呢?它會先問你買衣服還是褲子,好,買衣服你往下刷,然後問你買長袖還是短袖,買長袖再往下 拖鼠標。好了,當你買了長袖之後,它還會跟你說是不是還想逛逛短袖……大致情況是這樣,其實這是典型錯誤的方式。經典的例子是這樣的,比如你逛的是小碎 花、蝴蝶結,你的建議應該是配蕾絲,因為你肯定是個日系甜美風的女孩,可以向她推薦這樣的東西。再比如我發現你逛的是機車包,會推薦你搭配的可能是哈倫 褲,都是英倫范的。

這意味著,用戶在美麗說上不僅會看到對服裝的傳統分類,襯衫、褲子、裙子等,更能學會如何搭配的能力和對美的鑑賞力。

比如,我請來了台灣「時尚教母」馬念慈。她非常精通搭配之道,能從流行趨勢中對服裝搭配給出專業意見,而美麗說則把這種搭配轉換為商品間的相關性,當用戶挑選組合中的某件商品時,美麗說就能自動推薦給用戶其他搭配的商品。

美麗說要做的,便是像一位閨密一樣教你穿衣打扮,給你分享心得。我們擁有的超過3萬個時尚達人,她們非常會穿衣打扮,並且會把自己穿衣打扮的心得拿 出來和其他女孩子分享。其他女孩會覺得這樣的心得有用,不是只在那裡看,會覺得這樣穿是比較好的。如此一來,在鏡子面前就可以節約時間,你不用痛苦地來回 換,不知道怎麼搭。現在,美麗說在產品形態上還結合了團購、不同場景下的穿搭交流等,是一個更豐滿的社區。不過我們的主旨沒有變化———幫助女孩變得更漂 亮。

天然的導購

截至4月中旬,美麗說的註冊用戶數是1500萬,每天上傳的圖片在十萬張以上。我們是一個社會化媒體,從盈利模式上,目前為電商做用戶導流獲得成交分成是一部分收入,未來的主題收入模式應該還是廣告。

去年,淘寶4000億元的銷售額中,與女性時尚相關的佔到將近1/4,線下的購物中心,大部分也是女性時尚相關的商品。美麗說獲得分成收入的模式很 簡單,因為懂時尚,手上有一批忠實粉絲,能把導購真正做到增值,幫用戶挑選東西,對電商而言,美麗說能帶去精準用戶,所以在用戶社會化的分享中創造導購機 會,像淘寶、凡客、好樂買等都是合作的電商。其中,美麗說用戶分享的單品鏈接七八成來自淘寶,剩餘則是其他電子商務網站。

不過,美麗說未來的盈利模式一定是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現在寶潔、倩碧等品牌都是我們的客戶。

去年4月,美麗說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除了美麗說的APinterest,還有很多風格類APinterest,比如「昕薇瑞麗風」、「歐美風」等,現在移動客戶端安裝量是720萬,未來希望在此領域另有斬獲。

美麗說和Pinterest看上去長得像,比如採用瀑布流形式展現圖片。不過,美麗說本質是社會化電商,成為淘寶及B2C商城做導購入口。所以,我們並不是它的「中國兄弟」。

———徐易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5

美麗動人的中國股票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7e9f.html

摘自我的新書《股民的眼淚》(人民大學出版社八月底出版),

1974
年,福布斯的記者問巴菲特,"覺得目前的股市如何"?巴菲特笑答,"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性慾強烈的男人到了 ... 色情場所一樣!" 還說,便宜的好公司太多了,他只恨自己資金不夠。

當然,一直到八年以後,即1982年,美國股市才大振雄威。1968年到1982年,美國經歷了15年的大熊市,市場的市盈率曾經低達68倍。小型的成長性很好的公司不僅特別便宜,而且還派發很高額的紅利。當時,誘人的公司比比皆是。

本人不才,永遠不敢產生我們教宗的那種感覺。不過最近我也開始感覺到很多中國公司的股票特別誘人。當然,很遺憾,它們的上市地點主要還是在海外(香港和美國),不在滬深。我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今天,我們慶祝慢牛投資俱樂部成立一週年,請允許我講講7個股票:民生銀行H股,寶業,河南建業,中集安瑞科, 中油燃氣, 深圳國際,和茂業國際。這些也是我的主要投資。


們預測一家企業未來幾年的利潤時,應該儘量粗略,不要追求準確。越是追求準確,越是錯誤。同樣,在預測企業估值時,我們應該力求模糊。當然,估值永遠應該在對企業的質量和公司治理很滿意的前提下進行。


(1)
民生銀行H 1988 HK
*中小銀行未來幾年還有比較高的增長。
*民生銀行, 招商銀行是中小銀行中最優秀的。
*行業確有很多問題。但是,我找不到沒有問題的行業或公司。如果銀行業出大問題,那其它行業不知道會爛成什麼樣子。銀行業特別適合小投資者,不需要太多研究, 具有綜合性特點。
*估值如此低,我等得起。
*在它的H股和A股之間,我當然選擇H股。雖然同股同權,但是兩個市場的投資者所面臨的利率環境不同,機會成本也不同。這對於估值有巨大的影響。
*招商銀行H股也同樣很有吸引力。
*民生銀行邊配售新股,一邊分紅,不理性。

2)寶業地產(2355 HK
*
誠實和穩健的團隊,建築與地產開發並重,
*自從2003 IPO以來,風格一貫,業績和股價表現不俗;
經常處於淨現金狀態。業內罕見。
*股價對賬面淨資產的折讓超過50%。每股賬面淨資產(注意: 賬面淨資產!)7.9港元,股價3.8港元。
*分紅高。息率高達6%。
*深得基金喜愛。但是,遺憾, 交投淡靜,故適合投資者長期持有。
*沒有開套現壓力。沒有外債。內債十億元左右。
*符合巴菲特的持股標準。

3)河南建業(832 HK
*具有寶業所有的優點,只是負債率稍高:50%左右。
*每股賬面淨資產為2港元, 跟股票價格相若
*全部地產項目集中在河南省各地市。管理層精耕細作能力強, 善於在極低的樓價裡挖掘利潤。
資金周轉速度快,去化率高。
*只有一個地塊成本稍高。


4)中集安瑞科(3899HK
這是一家製造燃氣儲運設備和化工儲運設備的國企。前者為主要業務(在行業內有領袖地位),後者為次要業務(在業內沒有明顯優勢)。主要工廠在石家莊,蚌埠,荊門,南通和歐洲。
*國企。製造業。這兩個特點通常都不是我之所愛,不過這家公司是例外。它是燃氣儲運設備製造行業的領袖,而且它的團隊確有少見的工作激情。
*近幾年燃氣行業增長前景不錯。這也許比管理團隊的素質更重要。
2008年和2009業績大跌,證明公司業務有週期性。
*估計今明兩年的利潤增長率高於30%。明年的市盈率可能在8倍以下。
風險有三:(1)母公司還會再犯2008-09年注資時的錯誤,傷害小股東利益嗎?(2畢竟是製造業國企。(3)化工儲運設備的製造業務在業內不具備領袖地位,而且行業競爭格局惡劣。

(5) 中油燃氣(603 HK
*直接控制和通過與中國石油的合資企業(中油中泰)控制全國30個城市的天然氣供應。中油燃氣在合資企業中的股份為51%。具有國企的安全性和市場化運作的高效率。
*與其它類似公司的區別是它的業務重點在於傳輸管道,而不是城市管道氣體的供應。
*與中裕燃氣相似,這家公司也將因為未來幾年燃氣銷量的巨大增長(每年複合增長可能超過30%)而獲益。
*與大型燃氣公司(比如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的區別在於,它的增長率會更高。
2013年的市盈率大約在10倍以下,這跟高成長的壟斷性公司完全不符。
對股票交投要求比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持有華潤燃氣

 
6)深圳國際(152 HK
*控制深圳高速公路51%股份。深高速雖然不是高速成長的企業,但相對穩健,無需在激烈競爭中掙扎。
*若干高速公路中最失敗的和昂貴的清連公路已經在股價中得到反映。
*在南京和深圳的若干物流項目的回報率長期太低,不過正在改善。
*持有中國最佳航空公司,深圳航空,的49%股權。利潤前景可期,雖然行業前景黯淡。
*在出售非核心業務(比如南玻的股份)方面速度太慢。
資金周轉不夠快。有改進潛力。
2011年的高分紅難以重複,但是未來分紅依然會不錯。
總體ROE夠高,但是在全球資金回報率下降的環境下,它顯得不差。
*市盈率5倍左右

*缺點:作為國有企業,不可能完全避免政府支配。管理層激勵不夠。

7)茂業國際(848 HK
20085月香港上市,價格3.1港元(也許略高)。今年七月的股價跌倒了1.2港元。
業務發展速度快,而且穩健。
*大股東持有股份78%左右,有利於避免大股東對小股東的剝削(即利益衝突)。
*不同於大多數百貨公司,茂業自有物業比重高。物業開發利潤沉澱在茂業。不同於大多數地產商,茂業的物業開發量體裁衣,非常適用。每個項目的規模不大,容易消化。茂業的項目至少可以自用,不愁用家。在全國商業物業整體過剩的新情況下,這一條很重要。
*今年利潤增長放緩,但是依然有增長(上半年的預報有增長)。

*茂業百貨自有物業比重大的好處在於,近幾年當租金上升的時候,茂業的成本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
*茂業持有的若干少數股權,增值潛力巨大。
這樣的公司在10倍市盈率左右,絕對吸引。在國內A股市場,這不敢想像。

*茂業百貨避免了兩個錯誤。一是大手筆花錢在電子商務,二是從去年起,業開新店的速度放慢了。這有利於短期成本的節省。
*城市綜合體特別不容易管理,因為太大,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運營的最佳狀態。而茂業的項目見效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14

藥妝連鎖 美麗「錢」景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207/t20120718_330065.htm

  超市巨頭接連試水,連鎖藥店扎堆變妝,當治病救人的「藥」邂逅扮靚美容的「妝」,開啟了又一連鎖業態的美麗「錢」景。

  2012年6月1日,聯華超市(00980. HK)旗下藥妝店品牌櫻工房第一家門店在上海開門迎客。由聯華超市與日本GROWELL集團、上海每日通販合資組建的櫻工房連鎖品牌定位於日式藥妝店,匯 聚7000餘種商品,涵蓋基礎護理、化妝工具、健康食品、美容儀器等。按照規劃,櫻工房年內將在上海高檔商務社區開設5-8家門店,並於2015年後逐步 向泛長三角地區拓展。
  聯華超市並非首家進軍藥妝店業態的零售企業。早在2010年底,華潤創業(00291.HK)旗下健康及美容零售連鎖品 牌「VIVO采活」就在香港地區首次亮相;2011年8月,內地第一家門店在西安開張。隨著2012年5月「VIVO采活」落戶濟南,不到9個月時間,這 個華潤家族中的小字輩已在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安慶和濟南等城市擁有了11家門店,幾乎趕上了香港地區的14家門店數量。不僅如此,華潤創業還在 2011年中以7296萬元的價格向同屬母公司華潤集團的華潤北藥收購了連鎖零售藥房,並計劃把這152 家以三九品牌經營的門店改造成「VIVO采活」或「華潤堂」。
  綜超巨頭開闢新戰場,一方面符合行業業態細分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二者的不謀而合,同樣預示著藥妝這一新興業態的美麗「錢」景。當治病救人的「藥」邂逅扮靚美容的「妝」,中外資品牌扎堆湧入,連鎖藥店接連變身,連藥企也紛紛打起了主意。

  藥店再「變妝」
  與綜超相比,因為名稱中同含一個「藥」字,藥店與藥妝似乎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繫。 事實上,「藥妝店」的雛形出現於20世紀初的美國,本就是在醫藥分業制度背景下從傳統藥店轉型而來。在日本,凡是有化妝品銷售的藥店都可稱為藥妝店,藥妝 已經發展成為零售業的四大支柱業態之一;而在英法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藥妝店其實就是個人護理用品店,只不過在店內都有藥品專櫃。在藥妝頗為興盛的這些國 家和地區,藥店的化妝品銷售比例佔到了整個化妝品行業的30%。
  因此,藥店變身藥妝店,似乎是最順理成章的事了。只不過,在中國市場上,不管是當年的海王星辰(NPD.NSDQ)藥妝匯,還是杭州的武林藥妝館,都未曾嘗得這個新興業態的甜頭,更別說是打開市場。
   然而,2011年5月,《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明確指出,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銷售和健康服 務等多元化經營。藥店「變妝」熱潮二度來襲。先有老百姓大藥房將其2000平方米的長沙東塘店變身為藥妝店,後有海王星辰再度試水藥妝概念,新店在深圳寶 安開業。而整個2011年,第一醫藥(600833)更是開出了10家健康加芬藥妝店,其中一半為對原有的藥店進行模式嫁接。有數據顯示,在深圳和廣 州,80%左右的藥店都開始進行化妝品的銷售。
  與此同時,醫藥企業也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這場藥妝淘金熱中。同仁堂(600085)和片仔癀 (600436)都在集團下設立子公司,生產經營包括化妝品在內的日化用品。前者連續推出了三個系列化妝品洗浴日化產品,並在旗下藥店內開闢了化妝品專 櫃;而後者的「皇后牌」和「片仔癀」兩個品牌的化妝品已經貢獻了2011年集團收入的7.5%。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70家醫藥企業已經推出或正在開發相 應的化妝品、日化用品。
  不管是連鎖藥店還是醫藥企業,也無論是首度嘗鮮還是再度出擊,「藥」字幫集體「變妝」都不外乎改善盈利能力這一黃金準 繩。從海王星辰2007年以來的盈利水平不難看出,儘管毛利率基本穩定在48%的水平,但淨利潤率的下滑趨勢十分明顯(圖1)。面對日益攤薄的利潤空間, 近年來許多連鎖藥店都開始了便利店化擴張(詳見本刊2011年2月《連鎖藥店便利店化經營》),多元化經營成了必然的出路。化妝品作為「非藥品」的重要組 成部分,被許多連鎖藥店視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從2009至2011年,海王星辰除藥品、保健品和中草藥以外的其他產品收入佔比已經從15.7%提高至 21.4%。

   屈臣氏、萬寧專美
  早在各大連鎖藥店此番前仆後繼地「變妝」之前,來自香港地區的屈臣氏和萬寧 已經充分享受了「美麗」的高速成長。作為最早進入內地藥妝連鎖業態的港資品牌屈臣氏,鎖定15-35歲的女性客戶群,過去五年裡以34%的年複合增長速度 開店,截至2011年底門店數量已達到1063家。比其晚進入中國15年的萬寧,同期平均每年新開店數量也超過40家,佔據了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四大 區域20多個城市,2012年更是計劃新開60家門店(表1、圖2)。


  對比屈臣氏近兩年在各區域市場的財務數據,中國內地藥妝市場飛速起步的特徵一覽無遺。 作為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集團的保健及美容零售品牌,屈臣氏的業務遍佈12個歐亞市場,而中國市場已儼然成為集團業務增長的「發動機」。集團財報顯 示,2011年,屈臣氏在中國內地市場新開262家門店,年銷售突破130億港元,比上一年增長3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增幅也同樣 達到了34%;雖然對集團的收入貢獻度僅為9%,但EBITDA佔比高達21%。相形之下,歐洲雖為其最主要的市場(以其他品牌經營同一業態),不僅收入 和EBITDA貢獻明顯下滑,且收入規模接近中國內地市場的5倍,EBITDA則不到兩倍。與此同時,2010和2011年分別為9.3%和7.8%的同 店銷售增長,也遠快於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歐洲市場(表2)。


  過百億的銷售數據、超千家的門店數量以及逾30%的業績增長,對覬覦中國內地藥妝市場的本土和海外品牌來說,無疑都是巨大的誘惑。除了 已先期進入、背靠統一集團的台灣地區康是美與購入51%貴州一樹藥業的荷蘭GRI集團旗下品牌舒普瑪(SUPER-PHARM),日本知名藥妝連鎖店松本 清(Matsumoto Kiyoshi)也已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藥妝店和超市投入百款自主品牌試水,為將來在中國開店做準備。隨著藥妝名號的日益走紅,近年來這個細分行業的規模 以每年10%-20%的速度擴張,增幅約是歐洲市場的兩倍。

  美麗「代價」
  只是,藥妝果然如看上去的那麼美嗎?
  海王星辰早在2004年就在深圳 華強北開出了第一家藥妝匯,看似火紅卻一直虧損,最終關門了事,並一度完全放棄了藥妝概念,全力發展社區店。而同樣率先「吃螃蟹」的杭州武林藥店也因房租 問題被迫關店。海峽對岸的康是美2005年就把深圳選為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站,之後的作為卻實在難以恭維。2010年8月,日本第二大藥妝店Segami 與上海百齡藥業合作在上海高檔商圈設立日式藥妝店,但眼下的結局卻是:Segami撤資,合作中止。
  如果說早年的失敗是因為國人剛開始接觸「到藥店買化妝品」的理念不久、消費習慣還有待培養,那麼「外來和尚未唸成經」除了合作雙方分歧的主觀原因之外,更多則是來自於「商品」的客觀因素。
   Segami在引進日本進口產品的同時,曾寄希望在中國本土化妝品企業的協助下實現「產品本土化」。日本藥妝店崛起的背後是一大批本土藥廠的支持—政府 出台了相關政策,促使中小醫藥企業轉而生產化妝品與保健品,眾多健康美容製造企業隨之崛起,從而為藥店「變妝」提供了充足的貨源。反觀中國,國產化妝品仍 處於發展初期,銷量僅在20%左右,雖然也有不少醫藥企業推出了化妝品品牌,但大多數藥企僅有單品,沒有形成完整的產品線,遠無法滿足藥妝店商品種類過萬 的鋪貨需求。而如果完全依靠進口商品,審批和高額關稅是兩道必須跨越的檻。同質化競爭無可避免。
除此以外,雖然市場環境好轉,但這同樣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且不說積極「變妝」的藥店,以絲芙蘭(Sephora)和千色店為代表的化妝品專營連鎖也幾乎瞄準著同一群人的錢袋子(表3)。藥妝店可謂面臨著上有商場、中有專營店、下有超市的三重夾擊。


  如何殺出重圍?以海外藥妝連鎖以及屈臣氏、萬寧的成功經驗來看,多引進「獨有品牌」,且積極研發自有品牌商品是最有效的一條途徑。在這 些品牌的官網上,「自有品牌」的推薦往往都被安排在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或乾脆以「獨家呈現」的字眼展現。屈臣氏的2000多種自有品牌商品已覆蓋肌膚護理 類、沐浴類、頭髮護理、造型類、女士護理、男士護理以及保健品等,佔到全部商品種類的20%左右。由於自有品牌實現了廠家到終端的直接對接,又省去了推廣 等費用,對消費者而言意味著更出色的性價比,而對商家而言則是更高的毛利;自有品牌只在自有門店銷售,因此有利於藥妝連鎖突出品牌效應、培養顧客忠誠度。 只是,自有品牌的開發並非易事,且極易產生質量風險。對剛剛啟程的本土藥妝連鎖而言,修煉才剛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