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藥妝連鎖 美麗「錢」景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207/t20120718_330065.htm

  超市巨頭接連試水,連鎖藥店扎堆變妝,當治病救人的「藥」邂逅扮靚美容的「妝」,開啟了又一連鎖業態的美麗「錢」景。

  2012年6月1日,聯華超市(00980. HK)旗下藥妝店品牌櫻工房第一家門店在上海開門迎客。由聯華超市與日本GROWELL集團、上海每日通販合資組建的櫻工房連鎖品牌定位於日式藥妝店,匯 聚7000餘種商品,涵蓋基礎護理、化妝工具、健康食品、美容儀器等。按照規劃,櫻工房年內將在上海高檔商務社區開設5-8家門店,並於2015年後逐步 向泛長三角地區拓展。
  聯華超市並非首家進軍藥妝店業態的零售企業。早在2010年底,華潤創業(00291.HK)旗下健康及美容零售連鎖品 牌「VIVO采活」就在香港地區首次亮相;2011年8月,內地第一家門店在西安開張。隨著2012年5月「VIVO采活」落戶濟南,不到9個月時間,這 個華潤家族中的小字輩已在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安慶和濟南等城市擁有了11家門店,幾乎趕上了香港地區的14家門店數量。不僅如此,華潤創業還在 2011年中以7296萬元的價格向同屬母公司華潤集團的華潤北藥收購了連鎖零售藥房,並計劃把這152 家以三九品牌經營的門店改造成「VIVO采活」或「華潤堂」。
  綜超巨頭開闢新戰場,一方面符合行業業態細分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二者的不謀而合,同樣預示著藥妝這一新興業態的美麗「錢」景。當治病救人的「藥」邂逅扮靚美容的「妝」,中外資品牌扎堆湧入,連鎖藥店接連變身,連藥企也紛紛打起了主意。

  藥店再「變妝」
  與綜超相比,因為名稱中同含一個「藥」字,藥店與藥妝似乎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繫。 事實上,「藥妝店」的雛形出現於20世紀初的美國,本就是在醫藥分業制度背景下從傳統藥店轉型而來。在日本,凡是有化妝品銷售的藥店都可稱為藥妝店,藥妝 已經發展成為零售業的四大支柱業態之一;而在英法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藥妝店其實就是個人護理用品店,只不過在店內都有藥品專櫃。在藥妝頗為興盛的這些國 家和地區,藥店的化妝品銷售比例佔到了整個化妝品行業的30%。
  因此,藥店變身藥妝店,似乎是最順理成章的事了。只不過,在中國市場上,不管是當年的海王星辰(NPD.NSDQ)藥妝匯,還是杭州的武林藥妝館,都未曾嘗得這個新興業態的甜頭,更別說是打開市場。
   然而,2011年5月,《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明確指出,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銷售和健康服 務等多元化經營。藥店「變妝」熱潮二度來襲。先有老百姓大藥房將其2000平方米的長沙東塘店變身為藥妝店,後有海王星辰再度試水藥妝概念,新店在深圳寶 安開業。而整個2011年,第一醫藥(600833)更是開出了10家健康加芬藥妝店,其中一半為對原有的藥店進行模式嫁接。有數據顯示,在深圳和廣 州,80%左右的藥店都開始進行化妝品的銷售。
  與此同時,醫藥企業也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這場藥妝淘金熱中。同仁堂(600085)和片仔癀 (600436)都在集團下設立子公司,生產經營包括化妝品在內的日化用品。前者連續推出了三個系列化妝品洗浴日化產品,並在旗下藥店內開闢了化妝品專 櫃;而後者的「皇后牌」和「片仔癀」兩個品牌的化妝品已經貢獻了2011年集團收入的7.5%。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70家醫藥企業已經推出或正在開發相 應的化妝品、日化用品。
  不管是連鎖藥店還是醫藥企業,也無論是首度嘗鮮還是再度出擊,「藥」字幫集體「變妝」都不外乎改善盈利能力這一黃金準 繩。從海王星辰2007年以來的盈利水平不難看出,儘管毛利率基本穩定在48%的水平,但淨利潤率的下滑趨勢十分明顯(圖1)。面對日益攤薄的利潤空間, 近年來許多連鎖藥店都開始了便利店化擴張(詳見本刊2011年2月《連鎖藥店便利店化經營》),多元化經營成了必然的出路。化妝品作為「非藥品」的重要組 成部分,被許多連鎖藥店視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從2009至2011年,海王星辰除藥品、保健品和中草藥以外的其他產品收入佔比已經從15.7%提高至 21.4%。

   屈臣氏、萬寧專美
  早在各大連鎖藥店此番前仆後繼地「變妝」之前,來自香港地區的屈臣氏和萬寧 已經充分享受了「美麗」的高速成長。作為最早進入內地藥妝連鎖業態的港資品牌屈臣氏,鎖定15-35歲的女性客戶群,過去五年裡以34%的年複合增長速度 開店,截至2011年底門店數量已達到1063家。比其晚進入中國15年的萬寧,同期平均每年新開店數量也超過40家,佔據了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四大 區域20多個城市,2012年更是計劃新開60家門店(表1、圖2)。


  對比屈臣氏近兩年在各區域市場的財務數據,中國內地藥妝市場飛速起步的特徵一覽無遺。 作為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集團的保健及美容零售品牌,屈臣氏的業務遍佈12個歐亞市場,而中國市場已儼然成為集團業務增長的「發動機」。集團財報顯 示,2011年,屈臣氏在中國內地市場新開262家門店,年銷售突破130億港元,比上一年增長3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增幅也同樣 達到了34%;雖然對集團的收入貢獻度僅為9%,但EBITDA佔比高達21%。相形之下,歐洲雖為其最主要的市場(以其他品牌經營同一業態),不僅收入 和EBITDA貢獻明顯下滑,且收入規模接近中國內地市場的5倍,EBITDA則不到兩倍。與此同時,2010和2011年分別為9.3%和7.8%的同 店銷售增長,也遠快於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歐洲市場(表2)。


  過百億的銷售數據、超千家的門店數量以及逾30%的業績增長,對覬覦中國內地藥妝市場的本土和海外品牌來說,無疑都是巨大的誘惑。除了 已先期進入、背靠統一集團的台灣地區康是美與購入51%貴州一樹藥業的荷蘭GRI集團旗下品牌舒普瑪(SUPER-PHARM),日本知名藥妝連鎖店松本 清(Matsumoto Kiyoshi)也已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藥妝店和超市投入百款自主品牌試水,為將來在中國開店做準備。隨著藥妝名號的日益走紅,近年來這個細分行業的規模 以每年10%-20%的速度擴張,增幅約是歐洲市場的兩倍。

  美麗「代價」
  只是,藥妝果然如看上去的那麼美嗎?
  海王星辰早在2004年就在深圳 華強北開出了第一家藥妝匯,看似火紅卻一直虧損,最終關門了事,並一度完全放棄了藥妝概念,全力發展社區店。而同樣率先「吃螃蟹」的杭州武林藥店也因房租 問題被迫關店。海峽對岸的康是美2005年就把深圳選為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站,之後的作為卻實在難以恭維。2010年8月,日本第二大藥妝店Segami 與上海百齡藥業合作在上海高檔商圈設立日式藥妝店,但眼下的結局卻是:Segami撤資,合作中止。
  如果說早年的失敗是因為國人剛開始接觸「到藥店買化妝品」的理念不久、消費習慣還有待培養,那麼「外來和尚未唸成經」除了合作雙方分歧的主觀原因之外,更多則是來自於「商品」的客觀因素。
   Segami在引進日本進口產品的同時,曾寄希望在中國本土化妝品企業的協助下實現「產品本土化」。日本藥妝店崛起的背後是一大批本土藥廠的支持—政府 出台了相關政策,促使中小醫藥企業轉而生產化妝品與保健品,眾多健康美容製造企業隨之崛起,從而為藥店「變妝」提供了充足的貨源。反觀中國,國產化妝品仍 處於發展初期,銷量僅在20%左右,雖然也有不少醫藥企業推出了化妝品品牌,但大多數藥企僅有單品,沒有形成完整的產品線,遠無法滿足藥妝店商品種類過萬 的鋪貨需求。而如果完全依靠進口商品,審批和高額關稅是兩道必須跨越的檻。同質化競爭無可避免。
除此以外,雖然市場環境好轉,但這同樣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且不說積極「變妝」的藥店,以絲芙蘭(Sephora)和千色店為代表的化妝品專營連鎖也幾乎瞄準著同一群人的錢袋子(表3)。藥妝店可謂面臨著上有商場、中有專營店、下有超市的三重夾擊。


  如何殺出重圍?以海外藥妝連鎖以及屈臣氏、萬寧的成功經驗來看,多引進「獨有品牌」,且積極研發自有品牌商品是最有效的一條途徑。在這 些品牌的官網上,「自有品牌」的推薦往往都被安排在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或乾脆以「獨家呈現」的字眼展現。屈臣氏的2000多種自有品牌商品已覆蓋肌膚護理 類、沐浴類、頭髮護理、造型類、女士護理、男士護理以及保健品等,佔到全部商品種類的20%左右。由於自有品牌實現了廠家到終端的直接對接,又省去了推廣 等費用,對消費者而言意味著更出色的性價比,而對商家而言則是更高的毛利;自有品牌只在自有門店銷售,因此有利於藥妝連鎖突出品牌效應、培養顧客忠誠度。 只是,自有品牌的開發並非易事,且極易產生質量風險。對剛剛啟程的本土藥妝連鎖而言,修煉才剛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