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敲鑼打鼓慶祝A股再破2000--不用還的債券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fhyh.html
如題。港股最大的風險之一在於大陸的A股,隨著她跌破2000,港股風險進一步釋放。不用還的債券,誰都擠破頭想去圈錢。這種市場為主導思想的股市(就是騙局),騙了投資者那麼多次,沒戲了,未來十年也許都沒戲!無形的手,利益鏈太強大了,那麼久沒見誰東窗事發---背後的確很強大,誰都無法戰勝的博弈對手。

對於只想圈錢而不回報投資者的股票及公司,PE為0,跌破淨現金(注意不是淨資產)都沒投資價值,他們會通過各種財計把投資者騙得血本無歸!港股的民企風暴,在A股上演時,才是大陸股票真正的低位(市場不成熟,投資者不懂分辨真假好壞,會把有價值的股票連累,香港的民企風暴,藍籌股照樣穩得很),我相信這是才是A股的機會。這條路還很長,阻力太大。信心沒了,也會禍及有投資價值的大盤藍籌,信心是很難恢復,大部分人等不到那天!!

投資有風險,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08

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時隔兩年再破億 港口庫存進上升通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30

剛剛度過春節,中國鐵礦石市場在2014年的情人節就“馬上獻出了大禮”:全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自2012年以來再度突破一億噸。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鐵礦石進口量刷新單月進口紀錄。聯合金屬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全國34個港口鐵礦石庫存10086萬噸,較前一周大幅增加456萬噸,自2012年來再度突破億噸大關。其中澳礦4430萬噸,巴西礦2110萬噸,南非礦461萬噸,印度礦198萬噸,貿易礦3541萬噸。而根據新華網報道:Mysteel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10612萬噸,環比上周漲326萬噸,同口徑庫存10091萬噸,創下近兩年新高。其中,澳礦4827萬噸,巴西2426萬噸,貿易礦3433萬噸。這已是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連續第八周上漲。港口庫存快速攀升,對鐵礦石價格形成明顯地壓制,其中進口礦跌幅尤其明顯。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上一次港口鐵礦石庫存突破億噸,還要追溯到2012年。根據中華商務網數據,2012年8月、10月期間,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連續多天保持在一億噸以上。實際上,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份進口量也再次刷新了鐵礦砂及其精礦的單月進口數據。中國1月份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8683萬噸,較上月增長1345萬噸,增幅達到18.33%,同比大增33%,單月進口量創下了歷史新高。《每日經濟新聞》註意到,自2013年下半年起,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便一直維持高位並屢創新高,此前紀錄是2013年11月的7784萬噸。市場機構西本新幹線的監測顯示,自2013年5月份以來,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在調整中逐漸增加。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在去年5月3日為7460萬噸,而截至今年2月14日,該數字已升至1.023億噸,累計增幅達37.13%。在西本新幹線的監測中,自進入2014年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進入上升通道。多位業內人士對1月份的進口數據表示驚訝:每年一季度都是鋼鐵業的淡季,且今年鋼價還遭遇“倒春寒”,在這種情況下,鐵礦石進口量大增讓人意外。對此,專家做出了如下解釋:中聯鋼分析師胡艷平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鋼鐵市場一直沒有像樣的上漲行情,需求偏弱,今年1月份的產量就沒有去年高,消化減慢導致港口庫存不斷激增。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說:鋼廠由於普遍資金壓力比較大,在操作手段上更傾向買期貨(鐵礦石),因為從港口買現貨要全額打款,而後者不但可以不用全額付款,還能作為一種對沖手段減少風險。去年11、12月鋼廠資金緊張,很多是通過招標平臺采購遠期鐵礦石去了,而期貨交易時只要交20%左右的保證金,余款發貨時再付清就可以了。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周遠見,不少鋼鐵企業及貿易商通過進口鐵礦石進行融資、資金回籠及周轉。此外,鐵礦石進口量屢創新高,與去年年中多個高爐相繼投產有關,這不斷消耗著鐵礦石的庫存。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鐵礦石消耗不斷增加,促使鐵礦石庫存的進一步的下降,為滿足生產需求,國內的鋼鐵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紛紛增加了鐵礦石的進口量。據中鋼協公布的數據,2013年,國內共投產高爐27座,其中新建投產煉鐵高爐22座,煉鐵產能約2500萬噸。據每日經濟新聞,國內一家民營鋼廠高層的謝洪波表示,很多鋼廠的“期貨模式”是鐵礦石庫存量激增的原因之一。鋼廠庫存消化減慢的確是港口庫存下不去的一個原因,今年1、2月的產量還是比較低的,鋼廠計劃的增產也還沒有出現。鐵礦石港口庫存在短期突破1億噸,更多是去年底各鋼廠通過招投標集中采購釀下的“苦果”,這些礦在經過40天左右的周期後已經陸續到港。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表示,去年11月份以後,鋼廠開始面臨兩難選擇: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2月,國內礦山恰逢冬季很多選擇停產,鋼廠為保證需求會加大生產原料的儲備,但資金鏈的緊張又不能讓鋼廠大量買進現貨。於是,很多鋼廠在操作手段上只能更傾向買期貨鐵礦石,避免了從港口買現貨要全額打款的尷尬。“去年11、12月鋼廠資金緊張,很多是通過招標平臺采購遠期鐵礦石去了,期貨交易時只要交20%左右的保證金,發貨時再付清余款就可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00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再破千點 六年來12月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48

中國股市正洋溢著“買買買”的熱情,被視為經濟晴雨表和國際貿易先行指標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卻再度跌破1000點。全球貿易低迷和A股的瘋漲形成鮮明對比。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A股,中國股市

如下圖所示,2008年以來,從未有哪個年份的12月BDI像今年這麽低。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A股,中國股市

這已經不是BDI今年第一次大跌。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

1月初,BDI連跌9日,累計跌幅25%;
4月上旬,BDI連跌14天,創8個月新低,跌幅逾37%;
6月24日,BDI創年內新低,截至24日今年跌幅高達60%;
7月22日,BDI跌至2013年1月以來最低點,也創下了1986年以來最低7月值;
10月上旬,BDI重回1000點下方,接近金融危機以來最低點,BDI同比降幅高達約50%。

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的環境下,BDI大跌不算意外。今年10月,IMF再次下調全球經濟預期,認為全球經濟“複蘇仍在繼續,但疲軟且不平衡”。如下圖所示,兩年來共識增長預期仍未持續回升。

 
BDI,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GDP
 
在目前基本面疲弱的形勢下,A股持續飆漲令一些市場人士費解。缺少基本面支持的股市明顯存在風險。今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亮出了“中國股市奔向泡沫區域”的標題,警告中國散戶無視數據體現的實體經濟加劇下滑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44

有他在 雷軍英文再破都不怕!

2015-05-18  TCW

沒想到小米科技總裁雷軍的英文這麼蹩腳!日前網路上瘋傳一段雷軍在印度秀英文的短片,不但誤把「你們滿意嗎?(Are you happy with that ?)」講成「你們還好嗎?(Are you OK ?)」離譜的發音,也讓網友笑掉大牙。

雷軍的英文這麼破,卻發豪語要在五到十年內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龍頭,難怪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曾公開嗆聲:「離開中國,我們一定贏小米!」難道,小米真的走不出這個魔咒?

雷軍當然知道自己的弱點。這場首次移師海外的新品發表會,他蹩腳的英文秀只是一段兩分鐘的笑點,而其餘一個半小時鉅細靡遺的產品細節,由一年半前從Google挖來的副總裁雨果.貝拉(Hugo Barra)獨撐全場,仿若雷軍的海外分身。

「他們不過在模仿一年前的小米。」貝拉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面對招數相同的競爭對手,他的發言與行動都相當強硬。三週前,華碩跟小米不巧於同一天在印度新德里舉辦新機發表會。擅於經營粉絲社群的小米動員超過兩千人,完勝僅有三百位媒體參加的華碩,在那之後,貝拉馬上再踩華碩的主場--台灣。

成功推升海外銷售設廠、新品發表,都他武器

事實上,數字也證明,他正在打破小米走不出中國的魔咒。

根據研究機構IDC統計,二○一三年,小米在中國以外地區,只賣出十七萬八千支手機,不到一%的出貨量。該年十月,貝拉走馬上任擔任小米國際副總裁,二○一四年,小米海外市場出貨量躍進為整體出貨量的七%,共四百八十萬支手機,增近二十六倍,超過宏達電全年出貨量的四分之一。

這並不是奇蹟般的數字,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四百八十萬支銷往世界各地的手機,約三分之一來自印度。

印度擁有十二億人口紅利,是今年手機業者兵戎相見的戰場,但一位手機業高層指出,當地市場封閉,沒有地頭蛇帶路很難成功。貝拉在小米的第一步棋,就是通路、產品、製造三路並進。去年躋身印度第五大智慧型手機業者,今年更極有機會進入前三。

他先是找來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當通路靠山,再頻頻向印度政府示好、釋出要在當地設廠的訊息;更挖角昔日Google的印度籍同事出任印度主管,甚至,對消費者大獻殷勤,說服雷軍移師海外,在印度首發第一支國際新品。

靠人脈站穩印度本事大,把塔塔當家變股東

不過,最讓競爭對手傷腦筋的一步棋,莫過於今年四月,貝拉找來印度塔塔集團第四代掌門人、曾擔任塔塔執行長超過二十年的Ratan Tata,以個人身分投資小米。

「沒有人比塔塔更了解怎麼在印度做生意,我們把他當成小米在印度的導師。」貝拉透露,他們本來就是朋友,雙方從去年就密切接觸至今,真正進入投資評估後,他才介紹塔塔與雷軍見面,在幾個星期內拍板定案。

這項投資案,讓其他對印度躍躍欲試的競爭對手大傷腦筋。一位同樣猛攻東南亞的手機品牌高層坦承,小米此舉等於找到了門神,成功在印度豎起競爭門檻。

玩臉書提升黏著度國外出差,不忘揪團見米粉

IDC資深分析師嚴蘭欣認為,無論產業地位、國際知名度甚至他的人脈網絡,貝拉的存在,對小米仍是一大加分。

「除了開拓業務,我的另一個價值就是把小米的故事傳遞到全世界。」貝拉也深知自己的任務,就是擔任小米走出中國後的代言人。他,必須成為小米在國際舞台上的雷軍。

「銷售數字很重要,但我也很重視社群網路的擴散力。」雷軍勤於經營微博,貝拉則耕耘臉書。他常在凌晨仍興奮的更新近況。出差到東南亞各國,甚至也會在臉書直接揪團聚會。雷軍重視發燒友(重度科技使用者),他也發揮工程背景,花費近兩小時時間,把手機零件全部拆開,證明自己用料實在。知名部落客電腦王阿達說,過去從來沒有其他手機業高層這樣做過。「他滿有誠意的,讓我們更了解產品的本質。」

雖然小米在中國的成功故事已傳至全球,但也吸引更多競爭對手想在新興市場複製小米經驗,以電商模式銷售高性價比手機。「在中國以外地區,小米的品牌辨識度不高,商業模式相對容易被複製。」一位分析師說,華碩嗆小米有憑有據,因為去年,真要論中國以外出貨量,華碩確實略勝小米。

而且,印度企業與外資合作破局,外資認賠退場的案例時有耳聞,小米積極與地頭蛇結盟之際,如果沒有漂亮成績、或守住主控權,很容易被人整碗捧去。「我們還在剛起步的階段,」貝拉坦承,還有許多進步空間。

雷軍雖然英文很破,但却懂得找來有國際知名度的貝拉當自己的分身。從一個刷機作業系統的軟體公司,到年出貨六千萬支的手機品牌,小米發跡以來,每一次大躍進都跌破眾人眼鏡,小米的國際化之路在貝拉協助下,若再有跌破眼鏡之舉,也許將不再令人意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66

當頁岩油廠爆倒閉潮…… 三關鍵證據:油價再破底機率小

2015-09-21  TCW

獲利難、籌資慢,油價下跌讓美國頁岩油業者陷破產壓力。

產油大國「以跌止跌」的算計似奏效,讓油價這波低點確立。

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曾說,「行情總在悲觀中落底、懷疑中成長」,這用來說明當下油價後市恰如其分。

國際油價從二一四年中每桶百美元以上跌落至今,在四十美元至五十美元問震盪已久,近兩個月甚至一度跌破四十美元關卡,更加深外界看空油價走勢,但從供需面來看,不應如此悲觀。

油價不悲觀!

中國大量儲油採購暴增,最多成長30%首先,是中國石油企業逢低買盤持續進場。根據《日經BuSiness》報導,中國在八月採購了約三千六百萬桶原油,創下歷史新高,目前在杜拜原油現貨市場整體達成的交易中,九成來自中國。另外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中國七月原油進口量,逼近每天七百三十萬桶,年成長三成,累計前七月採購量年增一成,中國今年可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

美國需求回溫進口量,穩住兩年前水準中國不斷儲存石油的邏輯,當然與中國政策目標有關,畢竟中國對於一直由歐美等礦業巨頭和資源貿易商把持的原油市場感到不滿,根據英國巴克萊銀行統計調查,今年以來中國每天將戰略儲備量增加了十萬桶,預計今年下半年,最多每日十七萬桶。

但這能否止跌油價?從過去幾年走勢來看,中國只能算是次要因素,因為真正能讓油價止跌的,將是美國石油進口量回溫,而這現象正在發生。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資料,美國每月進口石油數量,目前大約維持在二○一三年的水準,但是如果對照油價走勢來看,油價當時價格區間在每桶八十美元到一百美元,對照目前每桶四十到五十美元差距頗大,但進口量卻接近,這透露什麼意涵?

簡單說,不管油價多貴或者多便宜,美國基本石油進口量就是要這麼多,基本需求底線就在這,美國石油進口商不會因為貴而不買,也不會想貪更便宜而延後下單。

過去十年,美國一直在發展替代能源和頁岩油,來降低對海外石油依賴,因此逐年降低對外進口,改採用國內頁岩油與天然氣來填補,特別是當油價每桶衝破百美元時,國內廠商積極創造進口替代的誘因更大,加上華爾街籌資容易,因此創造了所謂美國能源革命,也就是頁岩油熱潮。

但當油價持續崩跌後,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南美洲、俄羅斯等供應商,為了維持產能與現金流,不願意減產,反而還願意提供海外買家更多折扣,讓美國本土油價與國外油價相差無幾。

再加上美國頁岩油生產業者因為獲利難,導致籌資緩慢被迫關廠者越來越多,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頁岩油產業上半年現金流出逾三百億美元,畢竟美國頁岩油業過去七年全面擴張,靠的都是借來的資本,或者是賣股票籌現,不是靠本身獲利。

一日一倒閉就會對煉油廠商造成供給缺貨,除非未來景氣慘澹,廠商不願意增加低價庫存,否則這對於長期供貨穩定是一大隱憂,但從買方來說,也是加快美國煉油業者提高進口石油 的理由。

事實上,這就是當初沙烏地等產油大國打的算盤,比誰的現金口袋深,讓油價快速下跌進而產生以跌止跌的效果,只要美國頁岩油業者產量下滑,油價供需就會恢復正常,而這場賽局看來已經進入尾聲。

頁岩油業淘汰賽剩兩條路:購併或者關廠

因為根據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十六家頁岩油廠倒閉,同時美國五月和六月的原油產量已下滑,財務壓力的確限縮業者鑽探與完成新油井的能力,花旗集團商品調查全球主管摩斯(Richard Mprse)說,美國頁岩油業已經開始淘汰賽,倫敦能源研究機構Energy Aspects更預估,如果美國原油價格低於每桶四十五美元,美國頁岩油業將遍體鱗傷。

對頁岩油業者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即將到來的重議借貸。

這種談判一年進行兩次,分別在四月和十月進行,頁岩油生產商與銀行,雙方針對貸款擔保的原油資產價值進行重估。

而與二0二二年觸及的每桶一百多美元相比,原油價格現在已經下跌了一半,因此十月的重估很可能導致頁岩油公司可獲得的融資大幅縮水,反而形成資金排擠效應。

根據花旗預估,過去這種高風險事業貸款年利率可以低於七%,但未來資金成本占比會上升到一五%,等於每桶損益成本,得推高至少五美一兀到十五美元。

理論上,這種結果將讓美國頁岩油產量下降,因為小廠只有兩種命運可以選擇與對手合併,或者乾脆關門。

隨著基本面逐漸出現供給缺少,需求回溫的正面現象,交易市場上也有一些反向指標露出端倪。像是美國最大石油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美國石油基金(U.S.Oil F),截至九月四日為止淨贖回股數,創二00六年成立以來最高紀錄,淨贖回金額也創二0二二年底以來新高,早在今年初,當時油價因為有望從六年低點反彈而成為市場寵兒,如今卻又再度被投資人反手拋售,凸顯底部時市場反覆震盪的特性。

當然,油價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和中國經濟不佳,造成總體需求下滑,但是當美國決定升息,和中國人民幣不再劇貶,最壞情況的發生機率應當極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38

受美指再破百壓制 土俄沖突難改市場趨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050.html

受美指再破百壓制 土俄沖突難改市場趨勢

一財網 戴金鴻 2015-11-25 23:57:00

盡管土耳其、俄羅斯之間爆發的沖突使得低迷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獲得喘息的機會,但隨著美元指數再度站上100關口,大宗商品市場則重回頹勢。

盡管土耳其、俄羅斯之間爆發的沖突使得低迷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獲得喘息的機會,但隨著美元指數再度站上100關口,大宗商品市場則重回頹勢。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美聯儲加息的動態才是大宗商品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截至發稿,美元指數報100.0359,當日最高曾一度上探至100.0896。受此影響,大宗商品市場再現暴跌。最新數據顯示,現貨黃金價格大跌0.44%,報1070.62美元/盎司;LME銅價格暴跌1.87%至4535美元/噸;LME鎳大跌1.31%至8675美元/噸;ICE布油價格則暴跌2.02%至45.19美元/桶,NYMEX原油也下跌1.87%至42.07美元/桶。

近日,俄羅斯一架蘇-24戰鬥機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附近墜毀。這一事件也導致土耳其、俄羅斯兩國關系再度緊張,從而推升市場避險情緒。單從事件發生後市場表現來看,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銅、黃金以及原油等產品價格盡數上漲,而地緣政治問題再度升溫背景下,歐洲股市則多數下跌。

市場一度認為,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長期處於下跌趨勢中,部分工業金屬價格已經創出新低,並且低於金融危機時的水平。此次土耳其與俄羅斯爆發的沖突有望成為大宗商品價格反轉的一個重要導火索。

其實,今年以來,地緣政治問題一直是困擾全球市場的主要問題。時不時爆發的小範圍沖突總是導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然而,隨著地緣政治問題頻發,並且最終不了了之,市場對於此類事件的避險情緒也逐步變得緩和。此次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摩擦,市場人士就曾表示,總的來看,雙方爆發軍事沖突或斷絕貿易關系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內市場出現緊張情緒還可以理解。但是隨著事態的好轉,相信市場還會恢複此前的趨勢。

另一方面,在眾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下,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隨之而來的是美元指數再度突破100整數關口。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上修為增長2.1%,符合預期,初值為增長1.5%。美國商務部指出,此次GDP數據被上修主要得益於消費的增長,非耐用品及耐用品的消費都有所上漲,服務業方面醫療保健消費增長明顯。

紐約MUFGUnionBank首席金融分析師ChrisRupkey對此表示,“經濟繼續以良好的速度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美聯儲12月16日加息所需要的。”

對於此種市場表現,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市場的需求以及美聯儲加息行為才是目前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其他突發性事件如果不是影響重大,基本無法改變目前的市場走勢,尤其是孱弱的大宗商品市場,而此前巴黎恐怖事件也驗證了這一觀點。

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數百人傷亡震驚了整個世界。按照往常經驗,諸如此類突發性事件發生,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會升至高點,部分帶有避險屬性的品種會受到青睞。

然而,事件發生之後,黃金價格在獲得短時支撐走高後,隨即回落。此後黃金價格甚至一度跌破五年低位。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黃金通常被看作是避險投資品,但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後個人投資者的需求並沒有提高。

美銀美林在其調查報告中指出,隨著風險偏好的回歸,投資者降低現金、債券和防禦類股的持有比重,增持與經濟狀況有關的景氣循環類股。

美銀美林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市場風險氣息已經大幅降低,投資者甚為樂觀。調查結果顯示,約38%的基金經理人將中國經濟衰退列為首要風險,但是約有52%的投資者相信中國經濟未來三年的增速將維持在6.1%~7%之間,而10月僅有不到30%的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

因此從現在來看,短期內大宗商品恐難企穩回升,起碼這一趨勢要到12月美聯儲最終結果出來之後才能見分曉。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9

敲鑼打鼓慶祝A股再破2000--不用還的債券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fhyh.html
如題。港股最大的風險之一在於大陸的A股,隨著她跌破2000,港股風險進一步釋放。不用還的債券,誰都擠破頭想去圈錢。這種市場為主導思想的股市(就是騙局),騙了投資者那麼多次,沒戲了,未來十年也許都沒戲!無形的手,利益鏈太強大了,那麼久沒見誰東窗事發---背後的確很強大,誰都無法戰勝的博弈對手。

對於只想圈錢而不回報投資者的股票及公司,PE為0,跌破淨現金(注意不是淨資產)都沒投資價值,他 們會通過各種財計把投資者騙得血本無歸!港股的民企風暴,在A股上演時,才是大陸股票真正的低位(市場不成熟,投資者不懂分辨真假好壞,會把有價值的股票 連累,香港的民企風暴,藍籌股照樣穩得很),我相信這是才是A股的機會。這條路還很長,阻力太大。信心沒了,也會禍及有投資價值的大盤藍籌,信心是很難恢 復,大部分人等不到那天!!

投資有風險,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26

兩個月暴跌20% 再破40美元的油價恐難止跌

早在今年6月初,國際油價已經攀升至52美元/桶的全年高位,一掃此前“20美元區間”的陰霾。然而,在此後的兩個月間,國際油價又悄然開啟了一撥洶湧的跌勢——美國西德州輕質原油(WTI)三個多月來首次跌破$40/桶,錄得4月下旬以來新低。

“上月歐佩克(OPEC)調查顯示石油產量達紀錄高點,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隨之加重,WTI周一擴大跌幅。另外,有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數7月增加44個,報於兩年多來最大月增幅,這都使得油價承壓。”嘉盛集團分析師James Ch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截至北京時間8月2日17:00記者發稿前,WTI報40.06美元/桶,布倫特報42.23美元/桶。東證期貨預計,由於油價供求再平衡受阻,WTI 未來將下行至 35 美元/桶,布倫特對 WTI 價差均值為 1 美元/桶。

供應過剩格局未改

眼下,影響油價的無疑有兩大主要原因——供需面和頁巖油沖擊。就頁巖油革命而言,其今年勢頭暫緩,而原油供過於求的格局仍然是主導油價下行的關鍵。

“產能過剩格局未改,而且原油過剩進一步蔓延至成品油,導致油價進一步下挫。”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記者稱。

截至目前,油價已經持續下挫近10個交易日。周一(8月1日),原油期貨價格繼續重挫,美國中質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分別跌破40美元/桶和42美元/桶整數大關,錄得4月下旬以來新低,8月2日仍不斷下挫。

據某月度調查顯示,7月OPEC成員國的原油產量很可能創下了最近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市場有關供應過剩的擔憂情緒進一步加強。原油和煉油產品庫存都繼續保持過剩狀態,從而導致油價承壓。

據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最新估測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全球原油供應量較需求量高出了20萬桶/日。“就近期而言,市場參與者將密切關註定於8月10日公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盡管全球原油供應一度中斷,但OPEC的產量仍有所增長。” 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其實,上一輪油價反彈並非因為原油供過於求的格局有所好轉,而是因為一些突發事件。金曉對記者表示,上半年產生諸多供給中斷因素刺激油價反彈,如 Kirkuk-Ceyhan 管道被蓄意破壞、北海油田檢修、科威特石油工人罷工、尼日利亞的 NDA襲擊油氣基礎設施、利比亞Harrigen港出口被封鎖和加拿大森林大火。此外,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下降。供給端出現明顯收縮的同時,亞太地區和美國的原油進口需求在年初呈現較高的增長。因此, 市場看到了再平衡的希望,這一預期也是油價2月以來反彈最核心的動力。然而,當前這一動力似乎已經消退。

油價跌勢恐將持續

至此,各界最為關心的便是——國際油價的暴跌是否仍將持續?

“原油本身具有風險資產屬性,當前市場情緒仍然疲弱,避險情緒高企,因此近期看淡後期油價走勢。”銀天下交易員對記者稱。

從供給側而言,金曉表示,盡管 1 季度油價出現 2003 年以來的低位,但是油企所披露的一季度產量大多高於目標,不少企業還上調了 2016 全年的產量目標。由此反映出北美原油產量,尤其是美國原油產量未必會如 EIA 所預計的出現斷崖式下降。

此外,2016 年油企加速申請破產保護,重組方案無一例外均是債轉股,債轉股會使得原本債務纏身的企業輕裝上陣,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從需求側而言,今年前 4 個月,無論是亞太地區還是美國,原油進口需求均十分強勁。“然而進口需求強勁的背後並非是自身消費能力的提升,進口的高增速難以貫穿全年。”金曉稱,綜上所述,供給中斷因素多難以持續,而原油的進口高增速難以貫穿全年。

因此,再平衡受阻或將導致油價2月以來的反彈在 6 月底行將結束,“預計WTI將下行至35美元/桶,布倫特對WTI價差均值為1美元/桶。然而,我們也看到價格驅動的再平衡是市場必然要走的方向,因此從中長期來看,油價的震蕩中樞可能上移,而且對供給中斷的反應也更為敏感。”金曉稱。

就短期走勢來看,WTI重要界限水平200天均線也位於40美元/桶價位附近,“尤其目前該均線跟40美元/桶相交。若油價跌破40美元/桶和200天均線後繼續走低,下一重要下行目標位於關鍵支撐38美元/桶和34美元/桶。”James Chen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85

離岸人民幣漲幅擴大 再破6.91、6.90兩大關口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飆漲將近600點,強勢收複6.91、6.90兩大關口,漲幅達約0.9%,刷新2016年12月14日以來高位至6.8992元。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9412。

匯豐外匯策略師Joey Chew稱,人民幣中間價強於預期以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趨緊,可能已促使部分投資者平掉了美元/離岸人民幣多頭倉位。隨著中國繼續加大資本項目管控力度以遏制資本外流,人民幣資金緊張的狀況或將惡化。

瑞穗銀行策略師張建泰稱,今天離岸人民幣強勁上漲的主要原因似乎在於流動性緊張,今天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明日次日遠期點上漲逾120%至65個點,漲得非常誇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32

12月外匯占款跌幅再破3000億 連續十四個月下降

1月16日,央行公布數據,我國2016年12月末外匯占款余額21.9萬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3178億,連續十四個月下降,且連續兩個月降幅超過3000億元。但較上個月3827億元降幅有所收窄。

去年三季度以來,外匯儲備不斷減少、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的規模呈現逐月擴大的趨勢,這都體現出目前存在資本外流加速的問題。央行近日公布了2016年12月的外匯儲備余額,為3.01萬億美元,全年外匯儲備減少了3198萬美元。外匯儲備的減少意味著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縮水,造成國內流動性收緊。申萬宏源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在上個月的報告中稱,預計未來2-3個月外匯占款仍將面臨巨大壓力,外占的加速下行需要更長期工具對沖。

通常情況下,央行可以通過增持國內資產(釋放貨幣)或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來釋放更多的流動性,或者是同時進行。後者更加有效,每降低100個基點能釋放1.4萬億基礎貨幣。

但從2016年的情況來看,自從去年2月下旬普降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後,其後央行更多采用了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等方式來保持適度的流動性。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期借貸便利余額為3.4萬億元,凈投放量和月底余額均創紀錄新高。去年全年,中國外匯占款下降約2.9萬億元。同期MLF余額凈增加近2.8萬億元,基本對沖了外匯占款流失形成的基礎貨幣缺口。

有種觀點認為,央行在用增量MLF和公開市場操作對沖外匯占款減少造成的基礎貨幣投放不足,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近日央行在2017年工作會議中指出,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並強調“調節好流動性閘門”和“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這被市場人士普遍解讀為“意味著供給到市場的流動性不能過多”。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近日的媒體會上稱,2017年中性貨幣政策,目前的解讀是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方面會非常謹慎,降息可能會有一次,但是也有可能不降,就是0到1次。降準的可能沒有。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從更長的時間看,對沖外匯占款減少造成的基礎貨幣投放不足最終還是需要降準。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首先,從MLF與降準的替代關系來看,短期兩者具有一定的替代關系,但長期來看,差別仍然比較明顯,比如降準具有深度、全局投放流動性的特征,而MLF是短期的、定向工具,所以長期對流動性的補充效果區別較大。第二,從降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來看,從補充長期流動性缺口的角度看,降準存在必要性。

李慧勇指出,在特朗普新政和美國經濟向好的樂觀預期支持下,美元大概率將保持強勢;1月份或將再次迎來居民換匯和企業債務重整的高潮。外占趨勢性下行需要更長期的工具對沖,可延長MLF的期限,未來MLF的期限將向一年以上甚至三年期延伸;另一方面降準這個剛性工具運用的概率也在提升。近期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平滑,使短期資金緊張程度有所緩解;但以逆回購為主的資金投放時間偏短,外匯占款下降這個偏長期的憂慮並沒有根本緩解。

德意誌銀行高級策略師劉立男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央行可以通過MLF方式管理流動性閘門,並防範降準帶來的“大水漫灌”,但是這樣的流動性補給的機制也恰恰是造成短期流動性存在風險基礎的結構性因素。經過她的測算,2016年MLF的平均久期為8個月,對於銀行來說,短期資金滾動的壓力尤其大。與此同時,MLF的平均資金成本仍然高於降準。在她看來,2017年,央行可以考慮把一部分MLF替換成降準,創造性地綜合使用各種工具。“央行是否願意這樣做,取決於整體的杠桿水平、金融風險、包括對於匯率的沖擊。”她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