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高於股價的公司-City e-solution (557) (updated 28/2/2008)

公司前身為城市酒店,以下是2000年股本重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627/LTN20000627031_C.doc

先出售其持有的附屬的大部分股權予大股東,套現61億後,然後注資2.2億和這家附屬合營一家新公司,佔85%的股權,剩下的資金用來:


(1)先 1送2.59,然後20合1,原0.05元面值的股票,後20合1成為1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814/LTN20000814012_C.doc

(2)再削減股本至0.05元,以派息0.95元(送紅股後,合股前,即折合現時的19元,或合送前的3.4105元)

(3)剩下6億搞科網業


但最後科網爆破,這家公司只剩下少量的業務維持,後來又要重新搞酒店,這就是現時的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5/LTN20080225313_C.pdf


現時:



現金 = 513,833,000X-Kizz Space,i U p O A k t R

X-Kizz Space9k;`0v+C1@ ~

負債 = 50,509,000


現金 = 463,324,000


股現金 = 1.21


股價 = 1.14

但本年盈利下降 80% 有四個原因:


(1) 今年沒稅項撥回(約2,300萬)


(2) 聯營公司虧損(約200萬)


(3) 證券虧損(上年有盈利),及


(4)外匯收益減少導致本年其他收入減少(約5,200萬)



上年經調整後利潤為500萬元,本年上升至1,400萬,上升180%


以扣除證券虧損及外匯的收入計,其盈利大約2,200萬元,即每大約6分錢,扣除現金的P/E是


= (1.14- 1.21)/ 0.06 = -1.17


不過以股息率計,這未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股息只得大約2.8%。







業績公告摘錄:業務回顧及展望
預期美國經濟顯然會二零零八年放緩,我們管理SWAN業務方面將採取審慎態度,以確保成本與業務活動一致。Richfield二零零七年簽署之新合約將二零零八年繼續產生穩定之收費收入,並將對SWAN之收入來源產生積極影響。展望未來,Richfield將專注謀求較大規模酒店之管理合約,該等合約可帶來較收費,因此利潤較



MindChamps已在新加坡樹立強大地位及聲譽,現正計劃二零零八年向香港等海外市場提供「如何學習」程式。此外,MindChamps現正通過在其新加坡之現有場所內設立預備班/幼兒園,擴充其產品範圍。



Tune Hospitality繼續在東盟地區(尤其是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及菲律賓)積極物色合適及具成本效益之發展地塊。二零零八年,Tune Hospitality預期另外爭取二十至二十五個地塊並承諾全部股東資本390,300,000港元(50,000,000美元)之大部分(如非全部)(本集團將出資40%)。若干已確定地塊之開發及規劃工程已經開始。



管理層團隊預期部分物業二零零八年底開業。我們預期大部分地塊將二零零九年投入營運。儘管年內作出兩項投資,本集團仍擁有大量現金資源,可在信貸環境緊縮之情況下利用二零零八年出現之任何投資良機。我們擬繼續尋求可提供巨大增長潛力之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3

可转债再融资28亿 SOHO中国储“金”抄底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28/HTML_LBHK6NLYWWPD.html


抄底的大幕已徐徐拉开?

刚刚过去的一周,富力地产(2777.HK)就先后购入广州从化市及北京朝阳区两块地,总占地面积84.25万平方米,涉资合共17.7亿元。该公司称,“不想错过发展优质项目的机会。”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一周,SOHO中国(00410.HK)董事长潘石屹在香港出席股东大会时也明确表示,SOHO中国已结束冬眠,开始寻找机会。

27 日,SOHO中国宣布,将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28亿港元。此前不久,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宣称,SOHO中国可动用现金高达200亿元。而根据截 至5月26日的最新数据,SOHO中国累积预售额35.77亿元,再加上于2008年未入账的约69.21亿元预售额,合计共104.98亿元。

虽然SOHO中国表示,104.98亿元中的部分款项预期确认为2009年下半年的营业额,但这并不能改变SOHO中国现金充裕的事实。“不差钱”的SOHO中国为何还在融资?这是否意味着其正积极布局抄底大计?

28亿5年期可转债

SOHO 中国的这次可转债融资多少令市场始料未及。该公司称,将发行本金总额2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发行缘由是为扩大资本基础,以具吸引力的条款获取即时资金。 本次发行联席牵头经办人为高盛(亚洲)、摩根士丹利与瑞银。债券将在新加坡上市,转换后的新股将于香港上市。扣除佣金及行政费用约6000万港元后,本次 融资净额约为27.4亿港元,将用作一般企业用途及潜在策略性投资。

公告披露,这批可转债年利率为3.75厘,到期日为2014年7月2日,债券初步兑换价5.88港元,全数兑换后,共计4.76亿股,占SOHO中国已发行股本的9.2%,占经扩大后股本约8.4%,债券可于3年后提早赎回。

5.88港元的初步兑换价格,较发行债券前最后交易日收市价4.90港元溢价20%,较最后5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市价每股4.88港元溢价20.49%;较最后1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市价每股4.72港元溢价24.58%。

对于该换股价,香港某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以目前SOHO中国净资产计算,20%的溢价是比较合理的,而目前市场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换股价格与市场状况好坏有关,如果像2007年的时候,换股价的溢价要大的多,但目前状况溢利20%也属合理水平。”

对于28亿港元的融资规模,他表示,发行可转债融资一般不会达到上百亿的规模,因为有利息成本,另外,发行的债券太多,将来转股后,也会使公司股权被稀释。

潜在收购进行中

一位对SOHO中国非常了解的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高层告诉本报记者,目前SOHO中国主要酝酿的收购目标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类型为商业地产与写字楼。

“ 他们一直在紧密关注市场,我个人认为,对SOHO中国来说,现在收购的时机已经到来。但究竟是不是抄底?谁也不知道底在哪里。做个假设,也许再过2个月, 一些收购的项目价位可能高一些,接下来价位也可能降一些。看趋势,SOHO中国认为抄底收购时机到来。”该消息人士说,SOHO中国的融资肯定是为潜在的 收购做准备。

“潜在收购不一定会是特别大的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项目,但200亿现金是足够应付这些开支的。此前收购的前门项目,SOHO中国使用的是他们手头现在可以动用的现金,因此发债融得的27.4亿港元不会用来支付前门项目。”上述房地产公司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她的说法与潘石屹5月19日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不谋而合。

潘石屹说,SOHO中国已经从去年奥运会后开始的不买一块地、不收购一个项目的冬眠阶段中醒来,目前在看一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内地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而如中关村这样的“跳楼货”是未来项目收购的一种方向。

瑞士某证券公司研究地产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SOHO中国出手的好机会。

“ 发债将增加SOHO中国的财务费用,因为要支付利息,如果不是项目投资,这对SOHO中国来说将是负面消息,因为不确定性会对SOHO中国的股东造成压 力,他们不知道钱用到哪里去了。”上述香港某证券行分析师称,SOHO中国的这次发债融资可能表明他们在做进一步的现金储备。

他认为,SOHO中国现金储备的原因是,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不明朗,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不明朗。手中握有更多现金,即使有项目收购,仍能保持现金流充裕,这可能是SOHO中国未雨绸缪的打算。

前述瑞士投行分析师分析称,目前北京、上海在商业地产与写字楼方面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SOHO中国以这两类房地产产品开发为主具有挑战性,他们需要专注于不受供应过度影响的领域,或需要一些差异化竞争策略。

但他也表示,SOHO中国开发商业地产与写字楼看重的是地段与土地成本、销售与出租等配套措施,以及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的定价,而这些是SOHO中国的强项。

潘石屹不久前曾表示,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小阳春”,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实施的减息、减税、放贷等措施,此后成交量降低是很正常的,银行不可能在以后的几个季度还以一个季度4.58万亿的速度放贷了。

迹象显示,潘石屹似乎在打算积极抄底的同时,不忘及时融资,现金为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9

林少陽忘記了-盈大地產(432)、永發置業(287)、湯臣集團(258)、天安中國(28)、會德豐地產(49)(更新於8月27日)


謝味皇兄提供湯臣集團(258)及謝Louis兄提供天安中國(28)及會德豐地產(49)。


上星期一,我看到林少陽先生的文章如下,內中提及淨現金的地產股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428


...


恒隆財政健全,是極少數處於淨現金水平的本港上市發展商(記憶中只得恒隆及冷門地產股大 昌集團 (088)手頭現金高於負債),根本不急於賣樓。巧合地,大昌近日亦積極推售其舂磡角的豪宅單位。

....


 


但他可能真的記錯了,如果只以負債等於現金減銀行負債減其他可換股票據等而論,雖然大昌地產仍是手頭現金高於負債,但恆隆現時非現金高於負債了。

 


此外,如果只以現金多於銀行負債而論,其實仍有一大一中一小的香港上市地產公司符合這個標準,分別是前名友聯建材、東方燃氣的盈科大衍地產(432)、前稱永盛財務、湯臣太平洋、浦東發展的湯臣集團(258)、和大昌地產接近同時上市的永發置業(287)、前稱新亞置業的會德豐地產(49)及天安中國(28)


恆隆之緣起(自脫苦海先生之紀錄):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4


五、恆隆集團

恆隆創辦於1960年,創辦人陳曾熙(1923-1986年),原籍廣東台山。陳曾熙戰前曾留學日木,攻讚土木工程學,回港後在永隆銀行任職,擔任外匯、 樓宇按揭業務,認識到香港地產業的潛力。50年代初,陳曾熙離開永隆銀行,與友人合夥創辦大隆地產,開始涉足地產業。其弟陳曾燾早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 曾在婆羅洲一帶經營建築生意,回港後協助兄長承包建築工程,生意逐漸做大。

1960年,陳曾熙兄弟自立門戶,註冊成立了恆隆有限公司,初期在九龍太子道一帶發展過不少住宅樓宇。恆隆的起步,得益於60年代初與港府的一次換地交 易。當時,港府需要恆隆擁有的九龍荔枝園後面的一個山頭興建瑪嘉烈醫院,於是以何文田山與恆隆文換,後來恆隆在何文田發展起恆信苑住宅樓宇,奠定了公司日 後在地產業發展的基礎。

1972年10月21日,恆隆在香港上市,公開發售2,400萬股新股,每股面值2元,以8.5元價格發售,集資逾2億元。恆隆上市時共擁有5個發展地 盤,包括港島半山區列提頓道1號的豪宅大廈恆柏園、北角雲景道的恆景間、恆英樓等,另有6個已建成或正在建築中的收租物業,包括銅鑼灣的恆隆中心、九龍的 柏裕商業中心、港島南灣道的寶勝樓等,已初其規模。

恆隆上市後,即將所籌集資金進行項重大投資,它耗資1.15億元以高價購入九龍旺角的邵氏大廈和新華戲院,而這兩項物業都須到1973年底才能交吉。由於 出價遠遠拋離當時旺角的樓宇價格,這項交易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後來,香港股市、地產暴跌,恆隆的大部分資金被凍結,以致錯過了1975至1976年 香港地價跌至谷底時廉價購入大量土地的良機。在把握地產市道循環走勢方面,恆隆顯然比長實、新地稍遜籌。

恆隆上市後首年純利曾高達6,570萬元,超過合和,比新地高出二成八,比長實高出五成。其股價亦一度衝至每股29.2元水平,市值達35億元。不過,由於恆隆看錯地產循環走勢,翌年純利大減近四成,直至1978年度才再度超越1973年度的水平。

在經營上,恆隆與長實、新地等相比一個明顯不同的特色是,它相當重視地產投資業務。1972年恆隆上市時,它的租金收入僅500萬元,佔公司經營收入的10%。但到1977年度,恆隆的租金收入已增加到2,880萬元,佔公司綜合純利的比重已超過45%。

恆隆在地產經營上的另一個重要恃色,就是它重視發展龐大的住宅計劃。早在1975年恆隆就興建有600個住宅單位的荔灣花園。1977年,恆隆與合和合組 財團,奪得地鐵九龍灣車輛維修廠上蓋的物業發展權,該項物業包括41幢住宅樓宇約5,000個住宅單位,即著名的德福花園。德福花園的發展利潤由地鐵公司 佔50%,恆隆、合和各佔25%,當時平均每個單位的銷售價達22萬元,超過原來的估計,恆隆賺取了可觀利潤。

1978年,恆隆以2億元向上市公司淘化大同購入約22.26萬方呎土地,計劃興建淘大花園。其後恆隆以每股9.65元收購淘大75.6%股權,使之成為 恆隆的附屬公司,以使進一步開拓淘大尚未開發的土地資源。淘大花園最後分四期發展,可提供4,800個住宅單位和部分商場,總投資達9.4億元。

1979年,恆隆與長實(恆隆佔37.5%),再投得地鐵旺角站上蓋物業發展權,興建一幢22層高的商業大廈旺角中心。80年代初,旺角中心推出之際,正值地產高峰期,扣除給予地鐵的盈利之外,總利潤高達43億元,恆隆賺得其中的1.6億元。

恆隆的發展,可說與地鐵站沿線上蓋物業發展有著極密切的關係。1981年,正值恆隆各項投資收成在望,業務進入高峰期之際,恆隆領導層雄心萬丈,先後與新 世界發展、凱聯酒店、華懋、信和地產、華光地產、怡華置業、益新置業、萬邦置業、廖創與企業及淘大等地產公司合組成3個財團,競投地鐵港島沿線9個地鐵站 上蓋物業發展權,全部發展計劃包括興建8幢商業大廈和擁有8,000個住宅單位的私人屋村,總樓面面積達700萬方呎,估計建築成本超過70億元,總售樓 收益高達183億元。其中,恆隆可獲利逾40億元。結果,以恆隆為首的3個財團奪得地鐵港島沿線9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消息傳出,全港轟動。

這時,恆隆的聲譽和實力都達到了它上市以來的最高峰,主席陳曾熙更打破一貫低調的作風,對記老暢談恆隆的發展大計,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據陳曾熙透露,當時 恆隆擁有的土地儲備,足夠發展到1987年,全部完成後擁有的總樓面面積接近1,000萬方呎。1981/82年度,恆隆錄得純利3.52億元,創上市以 來的第二個高峰。

80年代初,以恆隆為首的財團曾連奪港島地鐵沿線9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恆隆因而聲名大噪。可惜,後來遇上地產崩潰,恆隆被迫放棄金鐘二段的發展權,其他地鐵站上蓋發展權亦被迫押後。是役,恆隆備受打擊,股價亦一度跌至低點。

不過,恆隆與地鐵公司的合作關係並未中斷。踏入過渡時期,隨著地產市場的復甦,雙方著手修訂原來計劃,將地鐵沿線各站上蓋從原來的商業用途修改為住宅用 途,並減低補地價金額。1984年5月,太古地鐵站上蓋康怡花園動工,補地價3億元,另投資37億元,興建9,500個住宅單位,其中2,200個為居屋 單位。這個佔地17公頃的大型屋村出售時適值地產市道好轉,首批3,000多個住宅單位立即售罄。受此鼓舞,1985年7月恆隆再與新世界、廖創興企業、 萬邦投資及中建企業重組財團(恆隆佔60%),繼續與地鐵公司合作,斥資20億元發展港島剩餘的5個地鐵站上蓋物業,其中補地價僅6.14億元。是項計劃 包括上環果欄、海事處,灣仔修頓花園,以及天后站和炮台山站上蓋物業,總建築面積270萬方呎,其中住宅樓宇160萬方呎。這是恆隆在80年代最大的地產 發展項目。

不過,恆隆在80年代的發展,始終受金鐘二段一役的影響,對地產循環的戒心大增,投資策略亦漸趨保守。1985年以後地產市道逐漸回升,恆隆即迫不及待地 將地鐵沿線發展物業出售,則魚涌太古站上蓋的康怡花園、富澤花園及柏景台等8,000個住宅單位,即在1984年10月至1987年3月期間以樓花方式售 罄,絕大部分單位以每方呎500至800元分期售出,而這批樓宇在其後三年價格升幅逾倍,恆隆白白少賺了不少。也正因為對地產循環持有戒心,恆隆的土地儲 備亦逐漸維持在低水平,與長實、新地、恆地等相距日遠,若干很有潛質的物業,如太古水塘(現時的康景花囿)、樂活道地段(現時的比華利山等)均先後將半數 權益售予恆地,並由對方策劃發展及代理銷售,此舉亦削弱了恆隆的盈利。

1986年恆隆主席陳曾熙逝世,遺下龐大恆隆股份指明舊屬殷尚賢作為遺產信託人,其弟陳曾燾則擔任恆隆主席。陳曾燾時代,恆隆進行了連串集團架構重組。早 在1980年8月,恆隆已購得上市公司淘化大同75.6%股權,淘大以其食品加工業務為恆隆的盈利作出貢獻,同時亦為恆隆提供了牛頭角龐大土地儲備。淘大 被恆隆收購後地產業務比重加大,與母公司恆隆業務日漸重疊。1987年8月,恆隆與淘大重組,恆隆成為集團控股公司,並專注地產發展,而淘大則易名為淘大 置業,成為恆隆旗下地產投資公司,持有恆隆中心、柏裕商業中心、雅蘭酒店、康怡廣場、金鐘廊等一系列投資物業。1988年4月,恆隆透過淘大收購樂古實 業,並再度重組,將樂古改名為格蘭酒店,專責酒店業務。自此,恆隆集團自成一系,系內各上市公司業務清晰,便於發展。不過,亦有人批評恆隆將過多精力浪費 在業務重組方面,錯過這一時期積極增加土地儲備的良機。

1991年1月,陳曾燾退任董事,由陳曾熙長子陳啟宗接任恆隆主席,恆隆進入家族第二代管理時期。陳啟宗上任後,一方面表示將繼續遵循父親陳曾熙及叔父陳 曾燾的穩健發展路線,但同時亦採取了一系列矚目行動,包括親赴英、美、日等國進行全球巡迴推介恆隆集團;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如最早發行可換股價券吸引外國 資金、成功推行「C計劃」以打破銀行收緊樓宇按揭的僵局等等,獲得投資者的好評。陳啟宗並表示:恆隆會繼續積極擴大投資物業組合比重,同時在增加土地儲備 方面亦將更加活躍,爭取5年後與其他地產集團看齊。

不過,90年代恆隆系發展策略的重點,似乎仍集中於擴大投資物業方面,其中淘大置業擔任這方面的主角。1992年6月,淘大宣佈10股供3股計劃,集資 27.9億元,其後在8個月內全數用於擴展投資物業組合,包括以7.2億元購入約17萬方呎麗港城商場、以9億元購入約30萬方呎的中區渣打銀行總行大 廈、以3.3億元購入15萬方呎的長沙灣百佳大廈、以8億元購入的豪華住宅花園台2號等。1993年1月以後,淘大通過撥出內部資金及借貸共11.4億 元,10月再透過發行可換股價券集資19.9億元,繼續收購有升值、加租潛力的優質投資物業。換言之,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恆隆系已動用50億元購入投資 物業。

1993至1994年間,淘大置業的投資物業陣營進一步加強,先是位於太平山頂的山頂廣場落成啟用,該物業樓面面積13.4萬方呎,全部租出;而早幾年向 張玉良家族購入的銅鑼灣百德新街一帶物業,價位亦已大幅上升。「食街」經改造成「名店坊」後租金升幅逾倍。1994年,淘大又斥資12億元收購旺角麗斯大 廈,而拆卸重建的尖沙咀格蘭中心亦落成啟業。到1996年,淘大置業旗下的收租物業面積已達546萬方呎,絕大部分均是位於地鐵及九廣鐵路沿線的優質物 業,年租金收益接近24億元。至此,淘大已躋身香港一流地產投資公司之列。



在2000年及2001年的重組計劃,把地產業務轉移至淘大地產,並把之易名為恆隆地產,其後恆隆控股(10)把格蘭酒店(A,195,B,196)注入恆隆地產,並把之私有化。


業務轉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728/LTN20000728017_C.doc


格蘭酒店之注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829/LTN20020829011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1/LTN20090731123_C.pdf


 





恆隆主席陳啟宗先生之專訪等: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searchtext=%E9%99%B3%E5%95%9F%E5%AE%97&Submit=%E6%90%9C%E5%B0%8B&ownerid=10


2009年上半年業績:


公司有96.32億現金,但有91.66億長期負債和8億短期負債,以及15億的浮息票據,現時淨負債21.34億元。


大昌地產之歷史(來自脫苦海先生之紀錄)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5

大昌地產的創辦人陳德泰,祖藉廣東新會,早在1950年代初已活躍於香港地產界 , 1950年代中後期已成為香港較大的地產商。1972年8月,陳德泰創辦大昌地產 (集團)有限公司,同年12月11日在香港掛牌上市,將面值2元的股票共1,250萬 股新 股,以每股4元的價格公開發售,集資5,000萬元。當時,大昌地產除直接擁 有地 皮物業外,還擁有若干重要發展工程的少數股東權益,包括和記大廈25% 權益、 禮頓道一面積41萬方呎商場寫字樓組合40%權益等。
大昌地產上市後,充份利用股票市場狂熱的機會,發行新收購物業或其他地產公 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及聯營公司權益。1973年,大昌就先後15次發行新股,發行的 股數高達1.5億股,先後用於與新鴻基地產、泰盛發展、利興發展、嘉年地產及 和記國際等公司換股,又購入太批物業及地產投資公司,如購入喜來登酒店35% 股權、都城地產25%股權及太古昌25%股權等。

大昌地產在上市初期,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頗高,主席陳德泰更被稱為「地產 強人」。不過,大昌較少獨立自主地發展地產,也缺乏魄力獨力承擔大型發展項 目。上市不久,大昌就依附英資財團,協助其地產發展。當時,陳德泰與英資和 記洋行的祈德尊關係密切,大昌與和記屬下黃埔船塢在紅磡擁有龐大土地儲備的 黃埔船塢合組都城地產,以大昌的資金及由建築到銷售的系統,去發展黃埔船塢 在紅磡、大角咀及香港仔三座船塢的土地,但後來和記集團陷入財政危機,控制 權被匯豐銀行所奪,匯豐派「公司醫生」韋理入主整頓,安排和記與黃埔合併, 形勢發生變化。 韋理認為香港地產市道蓬勃毋須與大昌分享,因而推翻雙方往日的許多口頭合約,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對簿公堂,
後來庭外和解。1979年,大昌地產以3.1億元向和記黃埔購回都城其餘55%股權, 同時以1.1億元價格將中區和記大廈25%業權售回和記黃埔,雙方合作由此終止。

1973年,大昌地產還和英資太古洋行合作,聯合收購小型地產公司健誠置業, 改組為太古昌發展,當時太古集團剛涉足地產業,試圖借助大昌的經驗發展規 模龐大的太古船塢。後來,太古集團也覺得沒有必要讓大昌地產分享,遂於1977 年收購太古昌發展全部股權。大昌兩次與英資洋行的合作都半途夭折。後來大昌 又和希慎合作,興建希慎大廈及禮頓中心,1981年9月,利氏家族組成希慎興業在 香港上市,大昌變成持有小量股票的小股東,也不成氣候。大昌地產這種經營方 式,雖不致吃大虧,但卻失去大事擴展的良機。

1981年,大昌地產創辦人陳德泰病逝,公司主席一職遂由其長子陳斌接任。陳斌 1974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成後返港協助父親管理家族生意,當時出任 公司主席時年僅38歲,成為香港最年輕的集團公司主席。不過,由於大昌地產經 營作風較保守,缺乏大氣魄,此時已逐漸落後。

大昌集團(88)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25/LTN20090625233_C.pdf


公司現金有3.68億,銀行負債1.15億,淨現金2.51億。


原地產之由來是來自盈科拓展最初注入德信佳的資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0504/LTN19990504025_C.HTM


注資入東方燃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08/LTN20040308025_C.doc


私有化失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4/LTN2008021400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7/LTN20080417540_C.pdf


盈大地產今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0/LTN20090820182_C.pdf


公司有32.42億現金,短期負債2,400萬,長期負債21.66億,共21.9億,淨現金10.52億。

永發置業之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0


今年全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0/LTN20090720682_C.pdf


公司有5,900萬現金,無銀行負債。


湯臣集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7/LTN20090407623_C.pdf

2008年業績有15.13億現金,銀行負債3.85億,淨現金達11.28億。



會德豐地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7/LTN20090317305_C.pdf


如 果沒有辨證錯誤,該公司已在約150年前上市,原稱香港麻纜有限公司,在1880-1890年間因一連串內幕交易,導致香港制訂證券法,其後獲會德豐收 購。在1960年間改組,易名置業信託,作為會德豐地產旗艦,並收購張玉良之聯邦地產(77,已私有化),其後會德豐又版股購入置業信託,令張玉良成為大 股東,埋下被包玉剛全面收購的伏線。


其後,公司成為會德豐的地產業務旗艦,並曾發展鑽石山地王項目(後重建成荷李活廣場及星河明居),及投資有線寬頻(1097),之後又控制新加坡上市之馬可波羅酒店。


2000年,公司逐步整合,售出荷李活廣場及有線寬頻,其後又全購聯邦地產,之後又購入新加坡地產的上市公司,在2004年易至現名。


現時的會德豐(20)其實是收購九龍倉的隆豐國際(前稱隆豐投資,在1918年上市,後被會德豐收購,在約60年代又被包玉剛收購,並注入航運資產,其後獲注入九龍倉股權,成為購入九龍倉的旗艦),在1994年才易名會德豐。


2008年業績有55.93億現金、銀行負債21.14億,淨現金34.79億。


天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4/LTN20090824616_C.pdf


2008年業績有22.99億現金(6.02億為抵押現金),銀行負債18.77億,淨現金4.22億(若不計抵押現金,則為淨負債1.80億元。

大家仍找到這些高現金低負債的地產公司嗎,不妨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9

黄陈“决战日”敲定“9·28” 贝恩选择全部债转股备战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4/1516518.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李潮文发自上海、香港
陈晓为首的国美现管理层和贝恩资本已摆好了决战的架势。
昨日(8月23日)下午,国美电器召开业绩发布会,并公告将于9月2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在国美中报发布会上,陈晓号召国美股东认可、支持公司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投票、理性选择。
同时,贝恩资本也终于正式确认将在特别股东大会之前行使全部债转股权利,以便参与投票。
这无疑是一场决战前的最终动员会。
“国美不能再回到个人企业模式”
“国美不该且不能再回到个人企业的管理模式,遗憾的是,黄光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陈晓在发布会上说。
“股权之争、利益之争都不是本质,所谓陈黄之争更不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只是大股东的借口。”陈晓直言黄光裕要的是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想继续把国美当成其私人公司,一个工具性的企业,“这无疑是不符合大多数股东利益的,国美从上市开始就已经是个公众公司了。”
陈晓历数自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捕后国美股价的震荡经历,“公司两年间每一次受损均与黄光裕有关,他使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一次次从经营基本面转向其 个人因素导致的不明朗局势。”提及黄光裕提名的两位董事人选黄燕虹和邹晓春时,陈晓特别强调了二人“黄光裕胞妹”和“私人律师”的身份。
记者注意到,国美官方的新闻资料中,在介绍现有管理层构成时,称之为 “集团最称职的管理团队”。“或许陈晓未必是最好的人选,但现在也没人比他更适合了。”多位家电制造业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如此表述。
国美一位副总裁对《每日经济新闻》回忆称,当时公司众高管一筹莫展,最后只能靠陈晓出面以个人资产和信用为公司担保。陈晓本人也透露,去年6月份在中报 里有披露,那时其抵押担保还有13.8亿元,“在年初的时候这个数字还更大,那时候根本没有融资方案,我的担保今年9月到期,我也不会再担保,这原本就不 是我作为小股东的义务。”
即便是现在,国美的资金链也尚不能算宽裕。一位白电企业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称,目前国美尚无力一次以5亿元以上现金购货。前述国美副总裁亦对记者确认,国美资金链迄今确未尽复旧观。
国美董事会昨天表示,未来国美仍有资金需求,以保证对新业务和新机遇的掌控能力。
不过,陈晓昨天表示,国美对股票增发目前没有任何决定。陈晓表示,香港的17家零售企业上市公司都有一般授权,“假如我们有一般授权的存在,对公司在如何把握机会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会有一个弹性和灵活的空间。”
“对我个人而言,现在选择退出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是对公司、投资者、员工和股东不负责任的。”陈晓表示,股东的选择是最公平的,“我会坦然接受股东的选择。”
否认“阴谋论”
此前黄氏方面曾指责贝恩资本的注资条件苛刻,并指陈晓故意与贝恩结盟,以达到稀释大股东股权的目的。
陈晓对此回应,“我相信黄光裕先生的智商比我还高,但我的智商也不低,他所说到的这几件事情,没有一件是站得住脚的。”陈晓指出,正是黄光裕所说到的融 资、期权等问题,是管理团队在黄光裕个人犯罪给公司带来的史无前例的风险和困难时期采取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措施,并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赏的结果。
陈晓说,如果黄光裕不自己买卖股权,没有人可以让他手中的股权发生变化。
陈晓表示,2008年初时国美必须及时融资,但和华平、贝恩等大量投资机构接触,几乎无一例外都对国美过去和当时大股东的状态感到担心,都提出了前提条件:要摊薄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以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减少投资风险。
陈晓指出,国美在融资时遵循了黄光裕提出的要求保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要求,实际上经历过艰难的谈判,最终只有贝恩资本一家接受了原有股东不摊薄这一条件。“不存在所谓的苛刻条款。”
这次贝恩转股后将占股9.8%,黄光裕持股被稀释至约31%,但仍居第一大股东地位。
贝恩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则指出,他们不会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公司关键时刻能参与投票,与其他股东利益一致,这是我们转股的原因。”针对业界的 疑虑,竺稼特别强调,“贝恩没有和谁捆绑、共同进退的约定。”在公司前景不明朗情况下进入,会做常规保护性条款。贝恩投资的是可转债,对债权人都有一定保 护。
为董事会“加分”的财报
昨日国美公布的中报业绩似乎也能为现管理层加分。
这是一份颇为靓丽的报表。财报显示,国美电 器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9.62亿元,同比上升65.86%;实现销售收入248.73亿元,同比上升21.55%;经营利润同比上升86.14%,达 到1.24亿元;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28%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5.02%。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48%上升至17.04%。
在报告期内,国美的门店也重新实现了正增长,重启扩张势头。目前国美手握现金60亿元,同比上升120.5%。同时,运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也下降到3%。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对此评价称,国美发布半年报,意在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国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确实为管理层和陈晓加分不少。
陈晓在发布会上就业绩的评价也颇显拉票意味。他表示,国美的业绩显示上半年公司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与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管理层团结一致和广大供应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他着重强调称,国美脱困复苏多多受益于供应商的支持,目前国美已与供应商结成了稳固的零供联盟。
前述国美副总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资金受压之后,国美多采用周入周结的结算方式,与供应商的关系改善良多。而此前多家家电供应商亦对记者表示,眼下国美的合同规范了很多,与供应商的沟通更为积极主动,对陈晓团队的表现较为满意。
此外,国美还公布了其5年计划的一些具体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国美上市公司目前拥有700多家门店,另有400多家门店资源此前尚未装入上市公司,而归 黄光裕所有,主要分布于上海、北京等地。昨日陈晓没有透露如果黄抽走400多家门店的应对方法,但国美内部人士称,这400多家门店的经营质量并不高。
相关新闻
黄光裕阵营:股东大会时间蹊跷 或为增发拖时间
每经记者 郎振 尚希 边长勇发自北京
在接近黄氏家族的核心人士看来,国美董事会最终确定9月2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这个时间点的选取存在一定的技巧。“这有一个很长的准备过程,不排除有增发的可能。”
此前,包括黄光裕阵营在内的多位行业人士预计,股东大会时间或确定在9月中上旬。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机构对于贝恩债转股及增发股权都有很大的意见。”上述核心人士告诉记者,因为贝恩债转股或增发股权都将稀释所有股东的持股比例。
业内著名并购专家冀书鹏对此表示,增发对双方都不是很好的一张牌,对大股东不是,对管理层和贝恩资本也不是。“增发后,如果贝恩进行认购,其在单一性和波动性如此强的项目上进行大笔连续投资,是有违财务投资者策略的;增发后,管理层做强业绩的压力将更大。”
不过在冀书鹏看来,目前如果董事会进行增发,已经没有多大遮拦,因为董事会已经获得相关授权。尽管大股东方面会以滥用信托责任等名义发起法律反制措施,但从法律层面,对此进行认定的难度非常大。
昨日陈晓对此的态度也颇为“暧昧”,并未杜绝未来的可能。
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国美董事会进行增发,而20%的增发股份为陈晓或者贝恩资本获得,黄光裕阵营手中的股权将与陈晓阵营手中股权相差无几,黄光裕阵营此次努力很可能将化为泡影。
近日,黄光裕阵营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次黄氏阵营自认为获胜希望较大,但即使这次股东大会相关动议不成功,下次做好充足准备后还会再次发起努力,目前让此事走向和解的前提就是“陈晓下台”。
昨日,记者致电富达基金、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三方均表示对于目前与国美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不做评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6

28 Dec 10 - 新濠國際(0200)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0/12/28-dec-10-020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5

彭淮南阻升新台幣破功 科技廠出口報價28元

2011-1-6  TNM




上週五,被譽為7A級央行總裁的彭淮南,一面在台北匯市尾盤作價阻升,讓新台幣匯率在2010年終了,驚險保住30元防線,一面對海外滾滾熱錢下重手,拉高炒匯成本,力搏企圖狙擊新台幣的巨鱷—「避險基金」。

彭淮南捍衛匯率,為的是出口業、科技大廠。然本刊調查,科技大廠雖心存感激,但也認清新台幣升值趨勢,內部早就調整匯率報價,今年第一季出口報價訂在28元兌1美元,突破彭總裁的30元防線,全面啟動新台幣升值大作戰。

上週五,二○一○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熱錢狂炒新台幣,央行尾盤作價阻升,新台幣收貶一.五一角,台北匯市以三○.三六八元封關。檯面上,央行成功守住三○元防線,但新台幣盤後交易價格約為二九.一三元,已然遭國際炒手狙擊。

減匯損 廠商調報價

為嚴打炒匯,上週五央行理監事會後,除宣布升息,還首度調升外人新台幣活存準備率,以加重炒匯成本來逼退熱錢;同時,金管會也與央行聯手,組成「打擊炒匯專案小組」,要實地查核外資保管銀行,揪出熱錢,予以驅離。

面對熱錢肆意,儘管彭淮南動作不斷,但本刊調查,去年的最後半個月,新台幣匯率頻頻拉警報,盤中屢創匯兌新高,廠商們多已自求多福。「央行只是贏了面子(指守住三○元),年底前,外銷廠早就用二九元兌一美元的匯率來對客戶進行報價了。」業內人士說。

本刊進一步調查,不管是上游的面板、半導體業者,還是下游的NB、手機代工廠,上個月進行新年度財務規劃時,都已經把今年第一季的匯率報價,調升到二八.五元兌一美元當做基準,甚至出現二八元。

「如果再用三○元當新台幣匯兌基準,第一季財報就勢必出現匯損了。」一家NB代工廠業者直言不諱。

學者估 美元將反彈

一家電子代工大廠的財務主管透露:「早在美國聯準會二○○八年底進行QE1(第一次量化寬鬆措施)時,就已嗅到美元轉弱的訊號,著手匯兌避險。當去年十一月QE2確立後,更意識到新台幣升值已不可避免,只是何時升?怎麼升?升多少的問題。」

世新大學經濟系主任周濟說,今年第一季新台幣二八.五元兌一美元屬合理區間,未來則要看G2(美、中二國),美國若沒法解決經濟問題,持續量化寬鬆,新台 幣還有升值空間;中國若因通貨膨脹而升息,致使人民幣升值,新台幣就有水漲船高的壓力。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則說,台灣因經濟成長力道強,加上 ECFA簽訂,新台幣今年第一季會走強,但下半年不排除美國經濟好轉,美元反彈,因此,全年平均匯率看二九.七元兌一美元。

對於收取美元為主的電子業來說,新台幣升值,意味著營收、獲利都要下滑。以台積電為例,新台幣每升值一%,毛利率就會下降○.四%,聯電則為○.五%。「就NB代工廠來說,新台幣每升值一%,營收就會下降一%。」業者透露。

廠商憂 人民幣升值

為避免手中美元部位因新台幣升值而出現匯損,外銷廠多已做好準備。「除了購買遠期外匯避險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美元資產與負債保持平衡,也就是說,有 多少的美元資產,就要有多少的美元負債,這樣就不容易出現匯損。」一位財務長說。「千萬別想在中間賺取利差,只要不小心就會被燙得很慘。」

同時,外銷廠也開始向客戶提高報價。「還好近期全球原物料因美元疲軟而大漲,現在跟客戶談漲價,有談判的空間。」科技業者說。

不過,多家科技大廠財務主管私下透露,他們更擔心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畢竟,台商大多在中國設廠,所付出的成本都是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就代表營運成本 激增,比新台幣升值對獲利企業的衝擊更大。」NB業者搖著頭說。「中國去年陸續調整基本工資,加上物價指數飛快成長,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工資漲幅加上升 值幅度,人力成本漲幅更為可觀。」

郭台銘 向日商學習

新年伊始,科技大廠熱談新台幣或人民幣升值之際,台灣首富、鴻海董座郭台銘的目光,則是放在日圓。郭台銘說,「你看日圓從一百多元兌一美元,升值到八○幾 元,日本企業仍能生存,以往的匯率可視為環境的保護。」「順境人人會走,只是快或慢的問題,但逆境就看公司能不能生存。」也就是說,廠商生存與否,關鍵不 是匯率,而是企業本身的競爭力。

大多數的科技廠心知肚明,央行守得住一時,守不了永遠,更何況央行這回的敵手,市場傳言是國際炒匯巨鱷索羅斯。「索羅斯襲擊新台幣的傳言,已經在國內金融圈傳了一個多月。」業內人士說。

「這條巨鱷很難抓啊!因為它化整為零,找A買輪胎、找B買方向盤、找C買引擎,等你發現時,他已經來了很久了。」一位金控高層說,這波炒匯熱錢,一年多前 就悄悄進來,低價布局股市、債市、房市等資產,股、匯、房市多少都因此水漲船高;等到布局完後,再敲鑼打鼓召告天下「我來了」,激起羊群效應,么喝大家一 塊來炒匯,炒到目標後,再伺機獲利出場。

彭淮南 多管制阻升

而這一年多的熱錢布局過程,彭淮南都注意到。二○○九年第四季,新台幣兌一美元的均價,仍有三二.三一五元,但到了二○一○年第一季,就升到三一.九四二元,三二元關卡失守,熱錢開始發威。

第二季熱錢明顯發動攻勢。四月六日,美元匯率盤中一度升值逾一角,寫下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紀錄,匯市交易同時暴量十億美元。一週後,彭淮南立刻出 手,就外資時常停放的「資金港口」短期公債市場,下令只准出不准進,「等於封港」,金融業者說。同年六月起,央行每隔半個月,就找各家財務長喝咖啡或電話 問候,要大家換匯節制點,別給央行添麻煩。

第三季熱錢似乎歇手,新台幣兌美元維持在三一.九六元,看似平靜。這段期間,彭淮南對熱錢提出一套「柳樹理論」,他強調:「匯率要像柳樹一樣,在遇強風來時具有彈性,才不會被折斷。」也就是說,不能固守一個價位,這樣會被熱錢「打得頭破血流」。

逼太緊 副閣揆關切

沒想到,才談完柳樹理論,十月初新台幣就升破三一元,彭淮南大為緊張,幾乎每週都派人電話關切外資銀行與出口廠商。「新台幣(盤中)首度觸及二九元後,央 行的關切電話就更多了。」一名面板廠財務主管表示,「十一月有一天,公司結匯超過一百萬美元,央行電話就來了,查問用途。」

同時,央行還對熱錢步步緊逼,除了限縮國銀的海外遠期外匯(NDF)部位上限,再對大量拋匯的幾家外資銀行,進行金融檢查;還約來外銀主管,調查在特定時間,集中大量拋匯的主要原因。

在彭淮南督軍阻升下,匯率大幅震動,惹來副閣揆陳冲「不是健康」的關切。而彭淮南阻升新台幣下,大量累積外匯存底,弱勢新台幣氾濫,物價、房價高漲,也遭來「全民補貼出口」、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爭議。

韓圜貶 台商受衝擊

為此,上週五央行記者會上,彭淮南特別說明阻升新台幣的理由。他以面板業為例,透露二○○八年韓圜貶值後,韓國面板業轉強,超越台灣面板廠,暗示央行對新台幣「阻升有理」。

一位面板業者回憶:「當時價格已經殺到都見骨了,還是拚不過韓商。」半導體業者透露。「一家記憶體大廠去年上半年還賺了上百億元,下半年受到韓商低價傾銷衝擊,不但無法順利籌資擴廠,最近老董還頻頻向銀行調頭寸,苦不堪言。」

因此,對央行出手阻升,以美元報價為主的面板、半導體等科技大廠多心存感激。

但這一場索羅斯與彭淮南的對戰,誰能夠勝出,市場都屏息以待。

NDF與央行打炒匯

來台外資會進行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遠期匯率協定(Forward Rate)、新台幣選擇權等避險交易,預約出場時的匯率,以免獲利匯出時利率大變,產生匯損。這類交易到期後,只須就約定的匯率和到期日實際的匯率計算二 者的價差,進行交割清算,不涉本金支付,成本相對低,被視為以小搏大的套利工具,央行也由此下手防堵炒匯。

去年底,央行調降銀行承做NDF和新台幣選擇權的交易比重,過去銀行可承做的比重為總外匯部位的1/3,被降至1/5,為確保銀行聽令行事,央行還要金檢。

彭淮南小檔案

現職:中央銀行總裁

出生:1939年1月2日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及榮譽法學博士

經歷:1971年進入央行,歷任經濟研究處處長、外匯局局長、副總裁等職;1995年任中央信託局理事主席、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1988年接央行總裁

家庭:妻賴洋珠、育2子

防炒匯 央行阻熱錢套利

台灣出口競爭國的貨幣升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2

28歲公司主席 上市半年玩完


2002-6-6  NM




被市場視為金融界大賭場的創業板,最近又有公司爆煲。上市不足半年的數碼庫,上月中突然停牌,而公司於上星期發出聲明,表示有兩千萬元不翼而飛,要作出調查。而更令人震驚的,是該公司的主席、董事、非執行董事、會計師、公司秘書及一干高級管理層,在調查前早已辭職,全公司雞飛狗走。數碼庫主席余行聰,今年只得廿八歲,公司爆煲前還一度被譽為全港最年輕上市公司主席。可惜亦是太年輕,他為了急於將陷入財困的公司上市,集資救命,結果一錯再錯,人財兩空。揭開今次數碼庫爆煲序幕的,是數碼庫的會計師兼公司秘書甘俊英,於三月八日辭職。至四月底,佔兩成二大股的主席余行聰,又以健康理由,辭去主席一職。再過多幾天,非執行董事劉華森,即市建局主席亦請辭。公司高層連番變動,引來港交所注意,並展開調查,結果發現數碼庫的賬目有問題。就在港交所介入調查期間,另一非執行董事,科大前校長吳家瑋,及另外一位執行董事孫國健亦想辭職鬆人,事件愈來愈不尋常。至上星期,數碼庫發出聲明,指正調查前主席余行聰在未經董事會同意下,私自調動一筆為數一千萬的現金;另外集資所得其中一千萬元又無故消失,以及一宗由余促成,價值四百多萬的問題交易。聲明更進一步透露,原本於去年十二月上市集資了四千萬的數碼庫,現只剩得一百三十多萬元現金,情況匪夷所思。

董事避 世拒解釋上週四,本刊記者到灣仔中國網絡中心,數碼庫的寫字樓,希望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就現場所見,數碼庫只剩下約十名員工,接待處職員指沒有高層可以出 來回應。記者再到余行聰報住的窩打老道帝國大廈,應門的後生女,只承認姓余,再追問余行聰是否在家時,她突然發惡,表示要報警,再忿然關上大門。樓下的看 更表示,已兩個月不見余行聰出入。本刊再走訪了多名與集團有關的董事,不過均不得要領。其中非執行董事之一的科大前校長吳家瑋,已經離開香港。而另一位非執行董事劉華森,亦巧合外遊加拿大。記者再前往最先離開的公司秘書兼會計甘俊英,位於沙田第一城住所採訪。甘得知記者身分後,只表示:「唔得閒呀!不作回應。」其後記者再按鐘時,甘宅便馬上關燈扮無人。現時唯一留在董事局的董事鄭宇航,亦只透過公關表示,不願接受訪問。

股東難入手追究公司上下無人願出來解話,就連第二大股東,上市的華脈無線通訊,亦一直被蒙在鼓裡。華脈董事黎耀強無奈地表示:「我都係睇報紙先知呢件事,與你一樣都係知咁多。我曾致電余先生的手提及屋企電話,但都飛咗去留言信箱。公司現 在得番位鄭先生(鄭宇航),又十問九唔知,問呢樣話唔知,問個樣話無份做決策,現在咪等交易所嘅報告囉!」前稱百利好地產的華脈,前年初趁網股熱潮,改名 變身科網股後,便四出物色互聯網項目投資。黎耀強經朋友介紹認識余行聰,他在網上搜尋,發覺余行聰的數碼庫,曾替不少大公司設 計網頁,便有意入股數碼庫,並邀余前來推介。黎耀強語帶唏噓地回憶:「Herman(余行聰)係叻仔嚟㗎,我還記得他上來做presentation(推 介)嗰日,他真的很聰明呀,無論我問他什麼問題,他也可以即時回覆,反應好快。而且好勤力,半夜兩三點還在辦公室。加上我見他曾幫金管局、Nike等大企 業做網站,咁咪有信心投資囉。」

主席口才了得與余見面後,黎便決定買入數碼庫三成八(上市後 被攤薄至一成)股權,作價一億七千五百萬,以一成華脈股份支付。然而數碼庫出事,停牌前每股只剩五仙六,華脈手頭的數碼庫股份,只值三百多萬,投資差不多 泡湯。黎憤怒地強調:「我們的立場亦好被動。你要清楚,華脈的角色是投資者,他們(數碼庫)日常運作不是太清楚。」認識余行聰的人,都大讚他醒目。一名曾 與他合作搞網的IT人表示:「佢係好有諗頭嘅人,好識得推銷,同一句說話由佢個口講出嚟,都會講得特別好聽。「佢係喇沙仔嚟嘅,中四、五時已很活躍,搞好 多聯校活動,由細到大都係領袖型。大學畢業後就即刻出嚟創業,好有guts(膽識)!佢搞網時都好搏㗎!本來佢有夾band,唱主音,搞公司後都無再夾啦!」

前年一度風光余行聰於九五年畢業於中大社會學系後,便立即與朋友成立一間廣告公司,其後以一百萬元成立名為「青頭人」年青人網站。最初憧憬可以賺取網上廣告費,後來證明計劃失敗,損手離場。九七年,余再辦互聯網技術公司數碼庫,並為多間大機構、公司,如金管局、連卡佛、百老匯戲院等提供電子方案,設計網頁。余行聰最威水的日子,是前年三月與華脈互換股份時,余獲二千萬股華脈,那時市值四千多萬,余更計劃把數碼庫上市。可惜不久科網熱潮爆破,華脈股價狂瀉,到十月份禁售期屆滿後,余手上的華脈股份只值六百萬元。但為了將數碼庫上市,他沒有停止擴充,全公司的行政及研究費用,一年間由八十多萬激增至三千五百萬,令數碼庫財政緊絀,債務高達八百多萬。余行聰不單要以個人做擔保,甚至連母親黎善儀的帝國大廈住宅單位,也拿出來做抵押。

財困急忙上市財政緊絀令數碼庫上市如箭在弦,於是找來德勤企業財務做保薦人,及由近年在股壇冒起、由朱太打骰的金利豐證券牽頭包銷上市。就在籌備上市期間,數碼庫便被一器材公司入稟高院,追討一筆一百五十萬元的租用電腦器材費用。不久,余行聰更被財務公司歐力士,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一萬五千元欠款,可見當時情況有多狼狽。數碼庫以配售形式,於去年十二月集資四千萬元,理應紓緩公司財政壓力,然而公司上市不足半年,卻又忽然爆煲。原來,數碼庫業績不「靚仔」,去年做八百萬生意,卻蝕四千六百萬,上市集資時已欠缺號召力。據熟悉市場人士表示,不少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為增加股票吸引力,會暗地裡以折扣賣給庄家。股市淡靜時,大庄家可能以半價買入上市股份,然後以六折批出街,賺取一成。而接貨的庄家,再以七折、八折等再批出街,如此類推一層一層散貨。由於數碼庫上市時,遇上阿根廷金融風暴,股票掛牌當日已由招股價五毫子,跌了一半至兩毫半收市,亦間接加速數碼庫爆煲。

上市資金不見了根據數碼庫上週發出的公告來看,數碼庫上市不久,便又資金緊絀。首先公司集資所得的四千萬,遲至在三月底才收齊。四月十五日,數碼庫收到主席余行聰傳真通知,表示余在二月底代表數碼庫,向獨立第三者借了一千萬元,貸款在四月十六日到期,利息為七十萬元。數碼庫即時還錢。其後,余又向公司管理層透露,集資所得金額,其實還有一千萬未收到。數碼庫上市集資四千萬,但卻有二千萬不翼而飛,難免令人存疑。不久,余就辭職不知去向,由於事件驚動港交所,數碼庫馬上查數,發現余另外又私下以四百六十萬,向一北京公司購買軟件,交易並沒知會董事會。而更意料不到的,是公司今天竟然只剩下一百三十多萬現金。「現在全中環都喺度笑余行聰傻仔,通行都知數碼庫唔見錢。哎!其實余行聰咁後生,又無背景,當初根本唔應該上市,佢以為自己好醒目,但係金融圈,大把人醒目過你。」一商人銀行家說。雖然數碼庫賬目問題仍在調查,但另一上市公司人人控股卻混水摸魚,宣佈以每股兩仙,收購不多於三成的數碼庫股份。倘若收購成功,人人以僅僅三百多萬便買入一隻上市殼,值得一試。

股 壇新霸背景厚近日市場傳得鬧哄哄,指股壇近年崛起一位新霸主——朱太。由她打骰的證券行,最近非常勇猛,凡被該行睇好的股份,必然升到叭叭聲,早排當炒的 生化股如光通信,據悉當中便有不少盤源由朱太間行促成。另外,朱太間行亦進軍企業融資,替大陸民企搭線來港買殼,又包銷多隻創業板新上市股 份,如數碼庫及豐盛創意。這位神秘朱太,其實名叫朱李月華,是金利豐證券的老闆娘。每天她必與老公朱沃裕,返回證券行視事。金利豐的寫字樓,在中環國際金 融中心一期二十八樓全層。去年喬遷之喜,在開幕酒會上,到賀的嘉賓有賭王何鴻燊及四奶梁安琪,久未露面的東靈主席黃仕靈,及英皇老闆楊受成。原來,朱太的 爸爸李惠民來頭甚猛,是澳門賭場黃金廳的廳主,與賭王分屬老死,很有江湖地位。而朱太與梁安琪亦關係友好,江湖傳聞朱太與四奶經常攜手合作,為仙股公司大股東提供融資,年息可以高達四、五十釐。若然押股大股東無力還錢,便會把股票斬纜,上市殼便會易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53

28 Feb 11 - 信義玻璃(0868)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28-feb-11-086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7

28 Jul 11 - ASM太平洋 (0522)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7/28-jul-11-asm-052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2

28 Aug 11 - 中國聯塑(2128)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8/28-aug-11-212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