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保基金之炒家本色 胡孟青

2009-05-07  AppleDaily





A CAFE 逢周二、四刊出游資充裕,投資者明顯按捺不住,港股在一片疑似牛市氣氛下,出現恐慌性買貨,信不信由你,且看會否真係再出現2007年底「升到你唔信」之 象,信專家倒不如信市場,資金氾濫,褲頭勒得太緊,有時都想放鬆一下,手持資金觀望得太久,亦難免會手痕。

投資者近期普遍開始忙於在市場 中,找多點證明,代表市況出現轉機的訊號,態度明顯由早前找藉口按兵不動,到今天的找藉口出擊。近期熱錢極速流入,未必單純認為,港股具防疫能力,只是歐 美地區更危險,加上附送上海開立「國際版」,讓港股回歸上市,以及港幣很快與人民幣1兌1的空穴來風傳聞,資金似層層聞風而至,只是熱錢的熱情幾時冷卻, 還看官方幾時對有關傳言作出回應。還記得在2007年11月初,若非溫爺爺自境外發功,煞停班直通車,睇怕投資泡沫唔知幾時才肯爆。

有說以動態市盈率衡量,經濟增長下行,配合股份全流通因素,令內地A股不再享有如2007年時所獲70倍市盈率的高估值,上證指數現時的2,500點,已儼然等如當年的5,000點,現時相當於25倍市盈率已屬高估,預示隨時有調整。

股 民眼中的「國家隊」級數投資者,肯定是社保基金,該基金如何部署,一向成為可靠指標,只因佢哋有如insider。一向講求防範風險及保持資金安全性的全 國社保基金,雖然亦逃不出2008年的熊市,惟其表現仍優於內地股市全年65.4%之跌幅,基金去年底資產投資收益率為負6.79%,資產總值為 5,623.7億元(人民幣,下同)。自2001年成立以來,雖然自2003年6月才開展股票投資,基金資產於8年之間,仍增長7倍,年均投資收益率 8.98%,起碼已經跑贏我們的外匯基金。

今年首季社保基金的持倉水平已達75%,相當於股份指數仍在6,000點時的持股水平,持股數量 雖較去年同期下降9.25%,即與去年第四季比較(環比),卻出現8.69%的增長。該基金在首季持有181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共151億元的股份,較去 年第四季的155家共102億元,環比顯著增長48%。在181家持股中,所持股份足以成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上市公司中,竟然有108家屬於首次公布進 入十大股東之列。

社保基金首季增持或首次買入共126隻股票,投資堅過好多自以為是炒家,起碼勁過嗰班啱啱炒燶外匯及衍生合約、未學行先學 走嘅上市公司,炒得精叻原來唔需要搞到好複雜;社保基金今年首季投資收益率達34.54%,跑贏上證指數首季之30.28%升幅,足以反映其積極性及指標 作用。

然而,要從其投資方向找贏家秘笈跟住追,似乎又未必係人都啱,皆因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批發零售、房產開發、電力供應、交通運輸、鋼鐵產業共八大範疇,統統成為其囊中物,好難照單執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63

社保曲折入股國開行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56679&time=2011-05-08&cl=115&page=all

從減半入股到維繫財務被動投資人的身份,社保入股折射出國開行引資窘境
財新《新世紀》 記者 張宇哲

 

  延宕多月後,全國社保基金(下稱社保基金)終以百億元入股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 。

  4月底,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匯金公司)、社保基金和國開行簽署協議,社保基金出資100億元戰略入股國開行,持股比例為2.19%。國開行原註冊資本金3000億元,財政部持有51.3%的股份,匯金公司持有48.7%的股份。

  這距離2009年初國務院批覆社保基金入股國開行、農行已經過去兩年有餘,入股金額也已由2010年7月達成意向時的200億元減少了一半。

  「根本問題還是盡快確定國開行的戰略定位,及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否則監管部門、股東都很難受。」一位國開行人士坦言。

減半入股

  按照國務院2008年批覆的國開行轉型方案,社保基金、國企都可入股國開行。迄今為止,社保基金是國開行確定的惟一境內戰略投資者,境外投資者暫時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更早時,市場預計社保基金入股國開行的資金有可能高達500億元。彼時社保基金已開始了盡職調查。2010年5月,社保基金如期入股農行150多億元,對於入股國開行卻拖延頗久。

  對於社保基金此次減半入股,接近國開行的知情人士透露說,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保基金希望可以取得一個董事席位,擁有投票權,但遭到了財政部的異議。

  「相對於國開行3000億元資本金而言,至少入股500億元以上,才可能擁有一個席位,一兩百億元太少了。」一位接近銀監會人士對此評價。社保基金入股交、中、工、農四大行時,未獲董事席位。

  目前國開行董事會由15名成員組成,匯金公司、財政部、國開行分別在其中佔據4席,另設3名獨立董事。

  「財政部和社保基金相當於老子和兒子的關係,其利益一致。」一位接近匯金公司的人士認為,這個分歧不涉及公司治理;社保基金入股,純粹是從財務投資人的保值增值角度考慮。

  「社保基金現在被證明是最成功的機構投資者之一,應逐漸發揮其在公司治理上的作用,而不僅僅是被動的財務投資人的角色。」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截至2010年底,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總規模8568億元,成立十年來的權益投資收益2772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9.17%,高於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7個多百分點。

估值難題

   「國開行的中長期貸款規模較大,風險難以測算。對國開行的估值是個難題。」一位國開行的潛在投資者表示。這也是社保延遲入股的另一個核心原因。

  相對於其他商業銀行股權,國開行股權回報相對低。國開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國開行資產規模突破5萬億元,不良貸款率0.68%,淨 利潤353億元。分析人士指出,社保基金的入股價高達約13倍市盈率,而目前已上市的工行、建行、中行的A股市盈率分別僅為9.6倍、9.3倍和8.7 倍。

  但一位接近社保基金的人士表示,入股國開行,是社保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從其長期資產配置考慮,相較於持有20、30年期收益率為4%-5%的國開債而言,淨資產收益率(ROE)8%的水平,還是很恰當的。

  目前國開行並無上市計劃,社保基金入股後的收益將主要依賴於分紅,而非上市後的減持套現。

  股東對於國開行的分紅率要求並沒有確定,「至少比其他大型商業銀行上繳匯金的45%的紅利政策要低10個百分點以上。」接近國開行股東方的知情人士透露。

  「這個13倍的市盈率只是給社保基金的,其他的機構投資者如果要進來的話,要支付更高溢價。」前述知情者透露。

  相較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20%以上的ROE(淨資產收益率)水平,國開行8%的收益率水平的確比較低,且低於社保基金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

  雖然國開行已經從保本微利的政策性銀行變身為商業銀行,但仍自我定位於支持國家戰略領域,包括一些利潤低、風險大、具有政策性特點的業務,如新農村建設和醫療、教育、保障房等社會投資薄弱環節。

融資難題

   「目前國開行沒有上市的預期,只能靠內生利潤方式補充資本金。但其業務特點決定了其利潤不可能大幅增長,加之近年來國開行規模擴張得也很快,這給國開行自身以及股東、監管者壓力都很大。」一位接近銀監會人士表示。

  目前,國開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7%,已逼近非系統重要性銀行10.5%的監管指標。如果按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11.5%的要求,國開行資本金的補充更是迫在眉睫。

  相較於已經上市的商業銀行可以持續從資本市場融資,「國開行只能考慮吸引戰略投資者,但戰略目標又決定了可以選擇的戰略投資者範圍很窄。」一位 國開行人士透露,「我們不能受商業資金左右,否則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就會改變,只有像社保基金這樣的資金才能夠與國開行服務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的經營宗旨 相匹配。」

  國開行董事長陳元也曾表示,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這樣的長期資金,與國開行的資產特點、戰略設計比較匹配,可以使民生領域的資金通過國開行再次投入到民生領域之中,實現良性循環。但社保基金此次入股減半,亦再次折射了國開行的引資窘境。

  「問題是,國家到底需要不需要國開行這樣一個開發性的金融機構?如果需要,就應提供相應政策支持,包括債信等級、風險權重、授信集中度、投資集中度等;如果不需要,就明確讓我們純粹商業化,那些中長期性質的業務就別來找我們了。」一位國開行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3

社保基金安全縮水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8-12/100290302.html

2004年-2008年,五項社保基金的年收益率低於2%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長勇

  自2010年2月開始,中國實際負利率已延續18個月,7月CPI更升至6.5%,與一年期存款利率之差擴大至3個百分點。實際負利率對基金收益的蠶食顯而易見。

  8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發佈數據,2010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傷、失業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23886億元,其中85%為財政專戶存款。

  五項社保基金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債券形式,其中,各級政府財政專戶存款20319億元,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出賬戶和其他銀行存款1416億元,暫付款751億元,債券投資369億元,委託運營366億元,協議存款665億元。

  因財政專戶存款、其他銀行存款、暫付款、協議存款均屬「存款」,佔比高達96.92%,債券投資佔1.54%,委託運營資金僅佔1.53%。

  人保部沒有公佈2010年全國五項基金的收益率。財新《新世紀》根據財政部公佈的「全國五項基金收支決算情況表」,以五項基金當年「利息收入」 佔「年終滾存結餘」(扣除當年利息收入)的比重為標準,計算出2004年-2008年五項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1.47%、1.41%、1.35%、 1.59、1.93%。

  其中收益最高的是委託運營,此舉始於2007年,為支持九省份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中央財政補助了部分資金,全國社保基金理 事會與九省簽署委託投資協議,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委託由其投資運營,並承諾每年3.5%的保底收益率,超出部分全部歸個人賬戶所有。截至2009年末,九省 個人賬戶委託資金年均收益率達18.9%。

  但按照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資產配置方案,投資於資本市場的資金比例要控制在30%以內,60%的資金依然要配置為固定收益類投資。由此計 算,2010年末,全國五項社保基金中配置於資本市場的資金,佔保險基金總額的比重最多為0.46%,委託運營對提高基金社保整體收益的貢獻甚微。

  人保部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因實際負利率導致保險基金縮水,不能只看短期影響,很多年份實際利率是正的,保險基金的收益要看長期總收益。

  但是,2004年至2010年,CPI分別為3.9%、1.8%、1.5%、4.8%、5.9%、-0.7%、3.3%;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 分別為1.98%-2.25%、2.25、2.25%-2.52%、2.52%-4.14%、4.14%-2.25%、2.25%、 2.25%-2.75%。

  七年間有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四年的實際利率為負,且實際負利率水平較高。「社保資金的投資,首先要保證安全。」財 政部社會保障司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社保投資收益不能只看負利率,現在資本市場還不很健全,投資風險很大。尤其要考慮社保資金投資由哪一級政府 做,「如果讓縣或市去投資,可能早就折騰沒了。」

  上述官員稱,社保資金投資可能需要更高層級政府、更好的專業機構去管理。但是,現在社保基金還未實現全國統籌。雖然全國已做到省級統籌,但實際是兩級調劑,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省級統籌,有的還是縣級統籌。「這種情況下,絕不把錢交給他們去投資。」

  財政部官員強調,正是考慮到控制風險,1999年出台了《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規定基金結餘除根據財政和勞動保障部門商定的、最高不超過國 家規定預留的支付費用外,全部用於購買國家發行的特種定向債券和其他種類的國家債券。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基金結餘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 或間接投資。

  今年7月1日施行的《社會保險法》也明確要求,社會保險基金存入財政專戶。財政部官員稱,目前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委託社保基金會投資運營,「這是惟一的特例。」

  財新《新世紀》見習記者邢昀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9

[轉載]揭秘社保基金投資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zb9r.html

 

  

20年來,跌破13年均線的一共是3次:998點、1664點和目前。前兩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資業績,這一次會成為例外嗎?

 

 

     2011年12月31日     《中國證券報》    金學偉

 

  滬深股市每一次漲跌輪迴,都會產生關於一類主力的神話。從最早的大戶神話、券商神話、莊家神話,一直到後來的基金和私募神話。但每個神話都會在其後的調整中迅速破滅。現在我們將目光轉向包括養老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在內的長期資本,它們能否在中國股市中創造出自己的神話?

 

 

  這一神話其實一直在上演。從2000年到2010年,全國社保基金採用「社保理事會直接投資」和「委託專業機構投資管理人獨立賬戶管理」相結合方式,獲得了累計2771.7億元、年均9.17%的股票投資收益。在這一過程中,股票市場出現了三輪大調整,三輪調整的平均跌幅高達60%。

 

 

  究竟是什麼因素使社保基金在十年一場夢般的股市中創造了投資神話?很簡單,那就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三句話。

 

  先看長期投資。以2000年上證指數的年收盤為起點,到目前為止,中國股市有過 7個下跌年份,年度平均跌幅為23.6%;有4個上升年份,年度平均漲幅為79%。以累計幅度來說,7個下跌年份的累計跌幅為165%,4個上升年份的累 計漲幅為318%,等於前者的1.93倍。儘管調整一輪又一輪,但長期投資確能取得良好的正收益,這有數據為證,也有包括社保、巴菲特在內的成功經歷為 證。

 

  與長期投資相匹配的一定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不是一種理念,也不 是根據當前經營業績和利潤增長率,然後再用市盈率和當期每股稅後利潤一乘,或以當前的利潤增長率和市盈率一除;而是一種基於長期經營能力和長期現金流的評 估,它們包括現金流法、資產重置法等。如你認為它們太理論化,那就講幾個可用之於大盤的簡單方法。

 

 

  一種是指數的長期均線法。一位美國的價值投資者做過研究,以PE、PB、 PC等價值評估指標和長期移動平均線做比較,當大盤跌破它們的15年均值後買入並做長期投資,你猜哪個業績更好?想不到吧,是指數跌破15年均線後!中國 股市的歷史較短,波動頻率較快,因此,我們可用13年來代替。20年來,跌破13年均線的一共是3次:998點、1664點和目前。前兩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資業績,這一次會成為例外嗎?

 

 

  一種是成交量法。說來慚愧,這種非常技術的方法竟然是中國最優秀的社保基金管理人之一的歸江告訴我的。他說成交量是水,成交量越大,說明股價的水分越大,而我們只買乾貨!

 

  還有一種是未來估值法。自1994年來的17年間,我國上市公司的年均利潤增長 率大約在12.3%。2010年全市場加權平均每股稅後利潤是0.5元,以這樣的增速計算,10年後不攤薄的每股利潤將達到1.6元,以10年後15倍市 盈率給它定價,平均股價為24元,而目前的加權平均股價為7元。以此計算,10年的復合收益率將達到13%,即使以10年後10倍市盈率計算,年均復合收 益率也將達到8.6%。

 

  至於責任投資,許多人會嗤之以鼻,但歷史已無數次證明,在投資與經商活動中投入一份社會責任感,從來都不會吃虧。

 

  浪花總是快速地濺起,又快速地落下;潮水總是氣勢洶洶地捲來,又無可奈何地退 去。唯有洋流和湧,和緩而悄無聲息,但勢大力沉。從這個角度說,中國股市以往所有神話般的主力都是浪與潮,而長期資本則是流與湧,它們一定會在中國股市創 造出自己的長期價值投資神話。與這樣的主力站在一起,你以為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4

社保基金是如何投資的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185

這塊「社保基石」的含金量,關乎每個人的生活

從只吃利息,到大規模投資股市,再到多元化投資,十年中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跑贏大盤。

它跑得越來越穩,但是也越來越難。

近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通過其官網披露了2011年年報。

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社保基金管理資金總額達8688.2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資產了58.02%;委託投資資產佔比41.98%。

自成立以來,社保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額2845.93億元,年均收益率8.4%。在這一整體收益中,股票資產的收益率遙遙領先:自2003年6月開始投資的八年多時間裡,股票投資累計收益1326億元,佔全部投資收益46.6%,年化投資收益率達18.61%。

同時,社保基金的實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1年底為1375.72億元,先後投資交行、工行、中國人保等金融企業及京滬高鐵、中航國際等工商企業,並參與了交通銀行、中國南車的定向增發。

近日國務院批轉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擴大全國社保基金規模,充實國家戰略儲備。市場研究人士推測,在養老金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全國社保基金可能成為彌補虧空的重要力量。

作為對國計民生發揮著越來越大影響力的社保投資,投資情況日益為市場所關注。南方週末記者梳理了自2003年以來的年報數據,試圖還原其投資和運作模式。

2005:「牛熊轉折點」的意外收穫

2005年是A股股權分置改革的關鍵之年,社保基金出手,有「護盤」意味。而在「牛熊轉折點」上大規模入市,為其後數年間的超額收益奠定基礎。

早在2003年6月,社保基金理事會便決定投資股市。然而股市連續下滑,延宕到2005年才大規模介入。在此期間,基金收益以存款利息與國債收益為主,三年投資的收益率僅略高於國債收益率。

隨著2005年6月上證指數下探998點歷史低位,社保基金開始發力股票投資。據媒體統計,此後三個月內,社保基金理事會一舉成為30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相對應的市值高達4.7億元。

當年年報顯示,在全年56億元經營收益中,高達37億元的利息收益依然佔比66%以上,但與上年相比,股權投資收益由4.4億元增加到7.7億元。

在股權投資收益大增時,社保投資收益分類裡出現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指數投資收益」,顯示出理事會在投資個股的同時,還通過指數投資做多大市,並因此而獲利5億元。

值得注意,2005年正是A股市場中股權分置改革的關鍵之年,社保基金在這一關鍵時刻的果斷出手,某種意義上有強烈的「護盤」意味。

在這一輪「牛熊轉折點」上的大規模入市,也為其後數年間的超額收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從資金來源上看,社保基金也獲得了財政撥款之外的另一個重要「財源」:那就是國有股的劃撥與減持。

2005年社保基金總資產規模增加294億元,其中財政撥款100億元,國有股減持收入82.66億元。這一國有股劃撥和減持,在此後數年中逐漸成為社保基金的主要資產來源之一。

2006-2008:從巨盈到巨虧

2007年的「超級盛宴」,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中,成為難以迴避的挑戰。

從2006年開始,社保基金的資產規模和投資收益雙雙劇增。

短短兩年內,資產規模整整翻了一倍;而其投資收益則從2005年的5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億元,再暴增至2007年的1132億元。

在這一資產暴增中,其盈利結構也出現了變化:委託投資取代直接投資,成為社保基金盈利的絕對主力。

從投資比例上看,2005年社保基金委託投資收益僅為10億元,不足整體收益比例的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委託投資收益已暴漲至佔整體收益的82%以上。

從2007年社保基金的大宗資產結構變化中,可以看出管理層的新「賭注」:在自有投資增加五百餘億的同時,其委託投資資產增加了1013億元,佔據社保投資的「半壁江山」。

但2007年在股市中的這場「超級盛宴」,到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中,卻成為另一場難以迴避的挑戰。

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期間,上證指數從6124點高位狂洩至2730點附近,跌幅高達55%以上。

在此期間,社保基金資產總額依舊增加了一千餘億,達5623.70億元,同時實現收益233.62億元,似乎並未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

但實際上,這些數據只是在新舊會計準則更替之際所形成的誤差:隨著2008年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社保基金的年報結構及數據統計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關鍵的變化之一,是所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產計量,以「公允價值」變動取代了過去按照成本計算的浮動盈虧。

按照新的會計準則計算,社保基金2008年年初資產額調增到5669.29億元,而2008年度投資收益則為-336.7億元——這也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出現年度投資虧損。

不過,即便如此,另一個數據更為關鍵:那就是按照新會計準則計算下的公允價值變動額。

以股票資產而言,社保基金在當年度拋售股票所出現的虧損將被計入年度虧損;而其所持有的大量未拋售股票,則將按照年度結算時的市值與購買市值之間的差額,計入「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項目。

2008年社保基金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額高達-627.34億元,這意味著其持有的未售股票資產如果在結算日全部清盤,將出現這個數字的虧損。算上這部分,社保基金在2008年度的整體虧損高達963億元。

2009-2011:「公允價值變動」的挑戰

雖然相比過去兩年的市場跌幅,社保基金的證券類投資尚算「跑贏大盤」,但繼續維繫。

從此,「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成為影響年度盈虧的關鍵指標。

2009年社保基金資產總額再度大幅提升至7766.2億元,其中包括國有股轉持近600億元。當年6月開始,每年均有數百億國有股權轉入。

在投資收益上,社保基金再度實現大幅盈利。當年實現收益427.66億元,其中證券收益221億元,利息收益131.7億元;同時交易類資產公允價值增加422.82億元,佔基金年度總收益的「半壁江山」。

由於社保基金年報中並未對相關資產分類予以說明,因此外界並不清楚其間的股票、債券及其他投資比例。由於此類資產損益按照新會計準則,並未計入公允價值變動,因此具體損益情況亦不明晰。

與前兩年過山車般的收益率變化相比,2010年的基金投資相對平穩,在各類資產規模小幅上升的同時,銀行存款從760億元降至172.8億。這也是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存款規模下降,顯示基金在多個市場內同時進入建倉階段。

2010年實現的340億投資收益中,利息收益(144億)與證券收益(185億)大體相當,但如果扣除105億元的公允價值虧損,則證券收益僅為80億元。

與高達2095億元的交易類金融資產相比,其證券投資收益僅為3.8%,甚至不如整體投資收益率。

而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其430.95億元的已實現收益額,卻面臨著-358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從而使得其整體投資收益大幅縮水至七十餘億,整體收益率大跌至0.84%的歷史低位。

從這一結構變化來看,2010年的嘗試性建倉,並未為社保基金在證券市場中帶來預期收益,雖然相比過去兩年的市場跌幅,社保基金的證券類投資尚算「跑贏大盤」,但這一投資收益率已難以繼續維繫。

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在證券市場的投資風格正從早期的激進轉向後期的穩健甚至保守,而中國證券市場的政策性與投機性等特徵,也使得規模龐大的社保基金通過二級市場投資盈利的道路日益艱難。

新近公佈的一系列政策趨勢顯示,社保基金在未來可能轉向以實業投資為主體,實體投資與資產證券化相結合的方式,獲取更加穩定的投資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21

樓繼偉:社保改革不能再等 做實個人賬戶已無法持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31

養老保險,樓繼偉,個人賬戶,名義個人賬戶,NDC

本文系一財網發布的《第一財經日報》文章,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作者郭晉暉。

導語:真金白銀積累的個人賬戶試點13年難以為繼,去年空賬3.1萬億元,未來支付壓力加大,名義賬戶制重回決策者視野。中國財長樓繼偉認為,“記賬式”的名義個人賬戶(NDC)是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模式,“改革不能再等,要快。”
NDC模式是指,個人賬戶中沒有真實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把繳費和收益都計入賬戶,作為未來發放的依據。

中國運行了17年的“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制度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隨著自2001年開始的做實個人賬戶試點難以為繼,名義賬戶制重回決策者視野。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天表示,做實個人賬戶已經無法持續,名義個人賬戶(NDC)是下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擇的模式。

樓繼偉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國際論壇2014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發布式——‘三中全會的理論突破與名義賬戶研討會’”上發言時做出如上表述的。

在“統賬結合”的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是做“真金白銀”的積累型個人賬戶,還是“記賬式”的名義賬戶,一直都在理論界和政府部門中充滿爭議。

過去17年,“做實”為主流,如今,承認空賬的名義賬戶制獲得了更多的共識。樓繼偉以學者身份“力挺”名義賬戶制,更是加重了名義賬戶制在養老保險頂層設計中的權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做實個人賬戶13年未果的情況下,及時轉向名義賬戶制,輕裝上陣,把精力放在加強個人賬戶多繳多得的功能上,以期在制度結構上徹底解決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

從“做實”到“完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養老保險改革的基本方針是“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個人賬戶”。鄭秉文說,從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向完善個人賬戶制度轉型,意味著個人賬戶功能定位的重大改變。

樓繼偉認為,中央不提“做實”而提“完善”,為個人賬戶轉向名義賬戶制提供了改革的空間。“名義賬戶制並不等於是欠賬,並不等於空賬運行,它是一種可選擇的模式。”樓繼偉說。

中國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結構,本質上是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混合型部分積累制(現收現付制加個人積累制),其初衷是將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的優勢發揮出來,目的是實現預期穩定和多繳多得。

在制度的實際執行中,由於政府沒有承擔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轉制成本,個人賬戶繳費不得不用於保障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形成了“空賬”。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3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已經達到了3.1萬億元。

雖然為解決規模越來越大的空賬問題,2001年中央決定由遼寧省實施個人賬戶試點,但各省做實的積極性並不高。2008年盡管已經擴大到了13個省份,其中一些省份還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了委托運營協議,但此後再也沒有省份願意加入。

試點運行13年來做實賬戶額與空賬額的差距越來越大,空賬規模從2007年的1.1萬億元擴大到了2013年底的3.1萬億元,做實賬戶額則從790億元提高到了4154億元。

樓繼偉表示,早在遼寧試點兩年之後他就發現個人賬戶難以做實,一是因為代際成本無法化解,二是面臨高成本和道德風險,做實之後若是選擇像智利完全市場化的運行模式,管理的費用非常高,而且一旦有投資項目破產,政府必須為道德風險買單。

個人賬戶成為了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塊“心病”。鄭秉文說,做實賬戶試點曠日持久,進展並不順利,制度長期不能定型,空賬成為影響參保人信心的一個軟肋,當初建立個人賬戶調動參保人積極性的目的基本落空了。

“做實”走到盡頭

自2008年之後,再沒有任何一個省份願意加入到做實個人賬戶的行列中來。一方面是由於轉型成本的解決沒有法制化、力度有限,中央財政僅對少數幾個省進行數量有限的配比補貼,東部發達地區的試點省份完全由地方財政解決,大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

上海人社局數據顯示,上海每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來就收不抵支,缺口很大,財政補貼成為常態。2007年~2013年共補貼538億元,主要用於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其中,2007年~2008年,擠出102億元做實賬戶,此後均未做實。截至2013年,做實賬戶基金僅為123億元。

鄭秉文說,不僅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積極性也在消退。各級政府都意識到將財政資金存在個人賬戶,將變成永遠都不可能收回的“沈沒成本”。擴大補貼規模等於將更多的財政資金置於貶值風險之中。

宣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失敗的標誌性事件,是2010年以來中央財政對遼寧做實試點的補貼處於暫時中止狀態,當期發放的缺口由遼寧省閑置的個人賬戶資金補足,從而提高宏觀資金運用的效率。

人社部社會保險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在昨天的會議上稱,面對養老保險基金發放的當期缺口,中央特批遼寧省向已經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借支發放養老金,如今借款額已經達到了700多億。

唐霽松說,做實個人賬戶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

遼寧試點的困境,促使樓繼偉從關註積累制的智利模式,轉向了以瑞典為代表的名義賬戶制。

名義賬戶制度的學名為“名義繳費確定型”,其本質有兩點:在融資方式上實行現收現付制,在給付方式上采取繳費確定型。簡而言之,就是以後個人賬戶中沒有真實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把繳費和收益都計入賬戶,作為未來發放的依據。

鄭秉文認為,在目前統賬結合框架內,個人賬戶部分從做實賬戶轉向名義賬戶,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賬戶從實賬到空賬的轉變。“這輪改革是制度升級,是結構調整,目的是增強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強化精算中性因素。”他說。

“改革不能再等,要快”

樓繼偉認為,當前統賬結合的制度應該堅持,但有巨大的改進空間,有非常不完善之處,在公平性和持續性上都有問題。

“改革不能再等,要快。”樓繼偉說,因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越來越嚴重,近年來已經出現了給付增長大於繳費增長,2013年兩者差距仍在擴大。

2013年出現的一個新情況是,養老保險征繳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的增長率為13.40%,總支出增長率為18.69%,後者比前者高5.29個百分點。

“這不是老齡化能夠解釋的,說明參保單位、地方政府都趕在全國統籌之前‘放水’,政府主動要企業個人少交費,甚至把一些不符合的人也加入到制度中來,所以必須盡快進行改革。”樓繼偉說。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壓力越來越大,當期結余比上一年減少了200多億元,備付月數也比上一年減少了0.10個月。黑龍江省已經嚴重收不抵支,當期結余為-40.43億元。

該報告還顯示,如果只考慮征繳收入,不含財政補助,2013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只有163.17億元,比2012年減少了742.45億元。全國只有12個省份征繳收入大於支出。

樓繼偉表示,由於社會保險的碎片化,各地財政已經對社保共計付出1.7萬億元,占社會保險總盈余的6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47

中信海通定增融資 社保基金或無緣分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70

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計劃通過定向增發籌資超過90億美元,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簡稱:社保基金)卻無緣從中分得一杯羹。

通常來說,國有企業在公開市場籌集資金時,社保基金會是受益人之一。根據國有股轉持規定,任何一家含有國企股權的公司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或者大宗交易轉讓時,必須將相當於融資額10%的股份轉由社保基金持有。這部分股份來自於持有股份發行方控股股權的國有企業的持股。

但《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信和海通的定向增發卻可能繞過這一點,令本可獲得數百萬美元的社保基金空手而歸。

定向增發屬於非公開發行,面對不超過10家投資者。通過定向增發進行融資,母公司就無需執行國有股轉持規定,即無需向社保基金轉交股份。

這就是目前社保基金面臨的狀況。銀行界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兩家公司選擇定向增發是因為此次發行涉及發行新股票,進而會稀釋母公司的持股。而向社保基金轉交股份將進一步降低其持股比例。

公開資料顯示,海通證券在去年12月份宣布,計劃通過增發19億股H股融資約39億美元,發行價為每股15.62港元(約合2.02美元)。一周後,中信證券也宣布了增發H股的計劃。按照中信證券最新的股價計算,發行融資規模至多為55億美元。

目前,兩家公司的股票增發計劃仍有待股東以及證監會等監管部門批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4

假存單、假定期、假印鑒 連環套套走社保資金1.4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37

(CFP/圖)

高達數百萬元的好處費,洞開銀行內部數層通道,在里應外合作用之下,東風公司1.4億元社保資金終被掏空。

相關銀行業人士說,存放在銀行的社保資金被李誌勇等“有心人”打主意,一方面因銀行監管有疏漏,另一方面與東風公司社保中心有關人員的職業素質不無關系。

這是一起震驚湖北銀行界的金融詐騙大案。

因牽涉銀行之多,金額之大,且是社保資金,又涉及知名公司,此案自事發之日就未能及時見諸報端。直到被告人王艷等不服判挪用公款罪而上訴,到二審才浮出水面。

2015年1月8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公開審理李誌勇等8名被告人挪用公款等罪,一宗不為人知的社保資金詐騙案才得以公開。

第一被告人李誌勇,2000年到2010年共十一年間涉案13起先後騙取6.27億元,其中有一起是東風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的1.4億元社保資金。

一並涉案的王艷,當時是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

真存款換來假存單

2006年底,李誌勇認識了時任中國建設銀行武漢江岸支行永清支行(相關證據顯示,該分行又名永清分理處)行長陳科。李聲稱自己的公司需要資金運轉,跟陳科提出自拉存款到永清支行,希望陳能將這些存款作為質押,再給自己放貸款,並許諾事成後給予高額好處費。出乎意料,陳科不但自己同意幫忙,還拉來一位櫃員合作。

2007年3月,李誌勇通過關系聯系到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周華。作為好處費,包括周華在內的關系人可分得全部存款的2%。

2007年4月4日、16日,東風公司在建行永清支行分兩次開戶共存入2000萬元,並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彼時,從銀行櫃臺遞出來的,是早已準備好的假存單。

真的2000萬元存單去哪了?李誌勇拿著真存單,在陳科的幫助下,冒充東風公司人員,於2007年4月29日,成功獲得建行江岸支行放出的1800萬元貸款。

此回合中,李誌勇共拿出30萬元好處費。陳科分得16萬元,相關銀行櫃員分得3萬元。

假定期與真活期

2007年4月,陳科由建行永清支行調至該市建行的解放路支行,將協助作案的櫃員一並帶了過去。

2008年10月,需要用錢的李誌勇再次找到周華,試圖再次引存東風公司資金。這次,李誌勇更大膽,給中間人的好處費也升至5%。

到建行櫃臺,開戶,存款,活期轉定期。同樣的方式,東風公司又分兩次共存入2000萬元,定期1年。到期去取時,卻被告知不但存單是假的,賬戶里的錢壓根就沒辦過“活期轉定期”業務。據相關證據顯示,去取錢的東風公司工作人員大鬧至晚上九點半,銀行承諾解決該問題。

2008年11月28日,東風公司財務人員到建行解放路支行通過支票轉入1000萬元。李隨即指使自己公司財務人員利用私刻的東風公司公章,將1000萬元轉到自己公司的名下。

同樣的操作方法,2009年2月18日,李誌勇又轉得東風公司1000萬元。此過程中,建行相關職員獲得5萬元好處費。

彼時,東風公司社保中心持有四張假存單,因尚未到取款期,並未被人察覺。

與職工醫療、養老息息相關的社保資金,堪稱“養命錢”。 (CFP/圖)

假印鑒開戶,偷梁換柱

2009年9月,東風公司新的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王艷上任。據了解,王還考上了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同月,李誌勇通過關系找到王艷,希望通過給中信銀行拉存款方法貸款。知情人士透露,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賬目上常年有二十多個億。

要想把東風公司的社保資金拉到自己目標銀行,李誌勇找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客戶經理王凱做自己的銀行內應,開出的好處費為400萬元或存款總金額的1%-2%,外加一輛價值40萬元左右的皇冠車。起初,王凱沒有答應,原因是“東風公司的戶很大,比較敏感,風險很大”。後經李誌勇反複遊說,加上王凱之前已為李挪用5000萬元客戶資金,被李視為把柄,最終不得不答應。

2009年9月18日,該行梨園支行客戶經理前往東風公司,“上門服務”開戶。

事後查明,東風公司在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的真正開戶時間是9月21日,有三天的時間差。

這三天發生了什麽?

原來在18日那天,王凱在拿到東風公司的開戶資料後,並未回銀行,而是去找了李誌勇。李誌勇托人複刻了核心資料卡上的東風公司相關印章,並將《授權委托書》上財務人員姓名作了手腳。

案發後王凱承認,“上門服務”是違反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的,這一點也得到了該行有關負責人的證實。但之所以仍選擇“上門服務”,就是為上述操作爭取時間。而據東風公司出納介紹,除建行要求其公司必須到櫃臺辦理開戶外,其他銀行均可“上門服務”,因此中信銀行的行為並未讓他們懷疑。

9月21日,李誌勇的公司財務拿著“包裝”好的開戶資料來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在王凱的幫助下,用假的印鑒卡開了真的東風公司賬戶。

據當時負責開戶的櫃員回憶,“開戶資料均為複印件,沒有原件”。按照相關要求,負責審核的工作人員需給東風公司打電話核實開戶信息。中信銀行武漢分行結算運營中心一副經理也稱,“他們確認給公司公司打過電話,詢問是否開戶”,但忘記是否確認授權人的姓名。

如果確認,該戶就開不了。因為被李誌勇更改後的授權人並非東風公司工作人員,後面的一切原可以避免。

1.4億社保資金被掏空

開戶成功,東風公司轉入1億元社保資金後,李誌勇開始謀劃怎樣能把1個億套走。

9月25日,財務人員在李誌勇的吩咐下,填寫了3張電匯憑證,分別為一張3200萬元和兩張2400萬元,共計8000萬元。據負責審核的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會計主管事後回憶,“填寫過程多次出錯,重新寫了好幾次”。

就在李誌勇的公司財務人員在中信銀行轉款時,碰巧東風公司的財務人員也來該行拿進賬回單及定期存款單,但在王凱的幫助下李誌勇套走了8000萬元社保資金。

10月10日,李誌勇再次指使財務人員拿著已填好的電匯轉賬單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去轉賬,這次是將剩下的2000萬元轉給自己名下的另一公司。

至此,東風公司存在中信銀行的1.4億元社保資金被全部掏空。

這期間,東風公司55萬元溢出利息也正常到賬,並收到了王凱送來的定期存單,只不過是假存單,但未引起懷疑。就算後來對賬公司郵寄來的對賬單的賬面僅有164.2元,東風公司仍未發現破綻。

事後查明,東風公司認為這筆錢是活期存款的利息,就在對賬單上蓋了章,並把對賬單寄回了中信銀行。詭異的是,假印鑒開的戶,真印鑒的對賬單也通過了中信銀行審核系統。

直到2010年1月,東風公司在建行解放公園路支行一筆1000萬到期,去取時被告知是假存單,且假存單被沒收,才發現公司社保資金賬目出了大問題。

又到風口的社保資金

社保資金被有心人打主意,這不是第一次。

2006年的上海社保貪腐案,轟動全國。34.5億元社保資金被挪用,28人被控,其中牽涉原上海市市委書記陳良宇。

與職工醫療、養老息息相關的社保資金,堪稱“養命錢”。集結起來的社保資金,如何管理?如何投資?其實,國家早有規定。

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辦法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範圍限於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的比例不得低於5%,其中銀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於10%。”

據東風公司內部人士介紹,東風公司的二十多個億社保資金,“不是存在這家,就是存在那家”,而且,其存款均是按照內部體系一級一級簽字批準後的公司行為。

相關銀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存放在銀行的社保資金,被李誌勇等“有心人”打主意,一方面因銀行監管有疏漏,另一方面與有關社保中心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不無關系。

在中信銀行賬戶上8000萬元被轉走的當天,就在現場的東風公司財務人員沒有如願拿到定期存單。事後調查發現,其當時並未向銀行買過支票等金融票據,進而無法進行活期轉定期業務,更談不上有定期存單這回事。但後來東風公司還是收到了王凱送來的假定期存單,只不過當該公司王艷懷疑存單顏色不對時,被王凱以“印刷批次不同”搪塞了過去。

在這起不為人知的詐騙社保資金大案中,主謀李誌勇獲刑20年,而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王艷被法院以“挪用公款罪”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

“怎麽就構成挪用公款。”這讓王艷的辯護律師不能接受,這是典型的金融詐騙。而王艷的哥哥甚至懷疑妹妹在案發後遭遇刑訊逼供。

2015年1月8日,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當辯護律師詢問王艷本人是否受到刑訊逼供時,公訴人立刻抗議,“這與本案無關”。在辯護律師闡述相關性後,被審判長允許繼續發問,但提問的話音剛落,檢察院公訴人予以制止,“王艷你可以不回答”。隨後,審判長宣布休庭10分鐘。再開庭時,已經換成下一個被告人,王艷沒有再出來。

(文中王艷、王凱、陳科、周華系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64

社保、國開金融、郵儲共參與,螞蟻金服為何魅力如此大?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54

社保、國開金融、郵儲共參與,螞蟻金服為何魅力如此大?
財新記者 張宇哲/文


觀察者言:從長期看,如果戰略和戰術得當,螞蟻金服的估值無可限量。但從當前看,300億美金的估值也不無合理之處。而引入社保基金、國開、郵儲做戰略投資者,這步棋走的意味深長,充滿想象空間。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首輪引資已接近收官。據財新記者從多個渠道獨家獲悉,此次螞蟻金服估值300億美元;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名單中,“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國開金融分別入股約5%、3%、3%,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還有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有望分一杯羹,名單尚待最後確定。


“可惜的是,這是家不缺資本的公司。”去年初,高瓴資本的董事長張磊在被財新記者問及時,難掩對這家公司的興趣以及很難投進去的遺憾。


螞蟻金服此番為何會選擇國開行和郵儲銀行作為戰略合作者?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與螞蟻金服的戰略布局有關。目前,螞蟻金服的重要業務方向包括移動、農村金融與國際化業務,並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下沈。自去年起,螞蟻金服的“兄弟”公司阿里巴巴集團(BABA.NYSE,下稱阿里)已在進軍農村領域。去年10月,阿里計劃開拓農村電商市場,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投入100億元發展千縣萬村計劃,即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帶動農村創業機會,讓“淘寶村”模式在全國範圍推廣。而在農村市場和移動金融領域,國開行和郵儲銀行確實和螞蟻金服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


螞蟻金服未披露對引資進展,有關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對此暫無法置評。


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


2014年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下稱小微金服)最終取名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宣布正式成立。當時的註冊資本為12.29億元。


螞蟻金服與阿里目前無直接的股權關系,但螞蟻金服是其服務提供商,也是重要的合作夥伴。


螞蟻金服的前身及主體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1年,以要取得中國央行發放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為名,公司管理層單方面把支付寶從阿里的VIE結構里剝離,轉讓到馬雲和謝世煌(阿里創始員工之一)出資設立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馬和謝各占股80%和20%)手中,這在當時曾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最終,以馬雲為首的管理層與阿里的股東們達成了協議,事後追認了支付寶的剝離成立,代價是與雅虎、軟銀等阿里的大股東達成了補償協議,相關框架協議於2011年7月29日簽署,並在2012年11月15日及2014年5月3日先後做了兩次修訂,補償金額水漲船高,最終以分享比例而非絕對金額的形式確定下來。


2014年8月13日,阿里巴巴於上市前夕曾修改招股說明書,更新的招股書顯示,阿里董事會、軟銀、雅虎、小微金服各方通過了新的協議:阿里每年將獲得37.5%的小微金服稅前利潤。一旦小微金服上市,阿里可以選擇“利潤分享”終止,從而一次性獲得IPO時小微金服總價值的37.5%。


阿里巴巴在招股書中也對支付寶股權做出新的安排,稱馬雲和謝世煌持有的股份將逐步改為員工持股,馬雲持股比例降至7%,後續還會引資。馬雲向阿里書面承諾,有意逐漸減少在小微金融中持有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權益,直到保證在阿里IPO前,他在小微金融中權益所占比例,不超過他以及他的關聯方在阿里所占權益,且他本人不會在這種減持中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2013年11月,尚處於籌建過程中的螞蟻金服曾公布過目標股權架構,即40%由員工持股,另60%股權將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


國字頭機構進入


據接近交易的觀察人士稱,這幾家國字頭機構投資螞蟻金服,首先是認可國家對互聯網領域的支持方向,以及螞蟻金服依托阿里的基礎,各方股東也會植入自己的資源幫助其發展。


一位接近國開金融的知情人士透露,看好螞蟻金服的團隊、模式和未來的競爭優勢,這也是此前國開金融戰略投資阿里的延續。“與之相比,國開金融與螞蟻金服的協同作用更大一些,包括可提供小微信貸資金和技術支持等。”


螞蟻金服將跟隨阿里的“千縣萬村計劃”進入農村金融領域。2014年11月,螞蟻金服首席運營官井賢棟曾在財新“金融混業觀察圓桌會議”上表示,農村金融將是螞蟻金服正在布局的戰略重點,而農村金融領域也正是國開行、郵儲銀行與螞蟻金服最可能發揮協同效應的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從三家戰略投資者背景看,與螞蟻金服可以最有協同效應的是郵儲銀行。郵儲銀行擁有3.9萬個營業網點,深入城鄉,擁有中國最大的個人金融業務零售網絡以及農村金融小額貸款客。在信用卡業務方面,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均希望攜手郵儲銀行,聯合發行信用卡,通過嫁接傳統銀行強賬戶,來發展網絡銀行業務。


一位郵儲銀行高層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正與螞蟻金服探討在農村金融領域有哪些方面可以深度合作。不過他亦強調,傳統銀行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都會建立防火墻,以防止客戶資源流失。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中,國開行和郵儲銀行均為支持農村金融的主力銀行。中央一號文件稱,國開行要創新服務“三農”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鼓勵郵政儲蓄銀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


國開行從2003年就啟動了“中國商業可持續小微企業貸款項目”,聯合世界銀行和德國複興信貸銀行(KFW),共同為合作商業銀行提供中長期、大額轉貸款批發資金。自該項目啟動以來,國開行先後向包商銀行、臺州銀行、九江銀行等12家地方中小商業銀行提供無償技術援助,並為其中的6家提供了中長期轉貸款資金支持。


估值300億美元


在部分投資者看來,目前螞蟻金服300億美元的估值已經不低了,其五個板塊現在業績並不支持更高估值。


不過,阿里上市之前估值350億美元,業界亦認為偏高,但上市後市值高達2000多億美元。


2014年12月,美國太平洋頂峰證券(Pacific Crest Security)曾對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和螞蟻微貸估值,稱高達700億美元,其中支付寶估值600億美元,螞蟻微貸100億美元。


阿里巴巴招股書曾披露,阿里董事會、軟銀、雅虎、小微金服各方通過新的協議,約定小微金服IPO時估值需超過250億美元,融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按前述37.5%的補償比例,阿里可在小微金服IPO時獲得的一次性現金回報將不低於93.75億美元。


由此看來,半年過去後,目前首輪引資的估值基礎是在當時的股東協議基礎上溢價了20%。


螞蟻金服將服務人群鎖定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芝麻信用和正在籌備中的網商銀行等。其中,支付寶是螞蟻金服之魂,也是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不可或缺的支柱。支付寶註冊用戶約為8億人,其中實名的活躍用戶約3億多人。支付寶每天的支付筆數超過8000萬筆,其中移動支付的占比超過50%,每天的移動支付筆數超過4500萬筆。支付寶錢包的移動活躍用戶數達到1.9億。相較之下,中國最大銀行工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是1.3億,支付寶用戶數量已足以與工行媲美。


余額寶則是依托於支付寶的一個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2013年下半年創立後,六個月就創下5000億元的驚人規模,但對公司而言主要是賺人氣而非盈利。該基金的管理人是阿里控股的天弘基金,2014年5月天弘基金宣布,公司註冊資本由1.8億元增加至5.143億元,阿里持有其51%的股權,天津信托持股16.8%,內蒙君正持股15.6%,蕪湖高新持股5.6%,員工持股11%。


螞蟻微貸因依托阿里的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及支付寶的賬戶數據,被認為是目前最符合商業邏輯、最有風控能力的小貸模式。截至2014年底,螞蟻微貸的小額貸款規模約200多億元,信貸客戶累計超過100萬人次,累計投放貸款超過2500億元,不良率約為1.5%。


螞蟻金服持股30%的網商銀行去年底拿到核準批文,但至今尚未正式成立。網商銀行未來如何有效整合螞蟻金服的資源,以何種商業模式推進網絡銀行,目前外界還知之甚少。


也有觀點認為,螞蟻金服的數據資源和雲計算平臺才是最有價值的資產。據公開資料,螞蟻金服的雲計算平臺可支持每天10億筆的支付交易,具有30分鐘億級賬戶的清算能力。基於此雲計算平臺,支付寶對接200多家金融機構,每年能完成數百億人次的電子支付,在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排名第一。


按照螞蟻金服的戰略,雲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是支持這些業務的底層平臺,螞蟻金服將開放這些底層平臺,與各方合作夥伴一起,開拓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新生態。


“投資是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包括對螞蟻金服團隊的信心、對中國中小微企業的信心等。不排除一兩年之後螞蟻金服又給投資人一個驚喜。”接近國開金融的知情人士表示。






來源:財新《新世紀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50

國改投筆——黨國為莊,國資為標,社保做市值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8029322
結合幾個消息面變化看:
1、競爭類企業紛紛停牌:如上海的光明集團旗下的光明乳業和梅林、上海電氣明牌集體上市。
這類企業都屬於競爭類,國改模式也都是划來划去甚至直接無償注入(白給上市公司)。對提升生產力水平和實際經營水平並無立竿見影的效果。
2、在社保巨額虧空的前提下(延長退休政策說明已達到透支極限),證監會說支持和鼓勵社保基金入市。
3、郭樹清主政的山東明確劃轉省屬國企30%的國資充實省社保基金,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管理。

綜合以上的消息面變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有些破家當要賣,還要賣出好價錢。賣出來以後給社保。社保可以入場玩。
———————————————————————————————
在中小創,流行一種做法叫市值管理。我管他叫董事長炒股票,董事長炒股票的目的是為了高位套現。怎麼做呢?可以簡單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董事長找來一個有錢的莊,比如徐翔。然後徐翔找來十個私募。
先收籌碼。收完籌碼開始放利好,抬升股價。
第二階段:股價抬升了先定增圈錢再去併購,高PE併購低PE。把概念搞足。
第三階段:董事長講故事,出貨。

對照這個模式:
董事長現在是受命於黨國的國資委。有錢的莊就是社保了。私募是其它關聯國資方
這些都是現成的。
而第二階段也無需去併購,手頭就有現成的國資可以不斷注入。市值高了立刻注入一些兌現。
第三階段,這個故事比任何一個中小創的故事都完美,這個故事叫牛市!
————————————————————————————————
分析到這不難知道賣國改的競爭類是為了填社保窟窿。也不難推測,賣國資的模式是通過做大國資上市平台。
那麼如何對標?
1、省屬競爭類是重點,尤其是資產優良,現金流多的競爭類,最快的是百貨類。這種標的有這優良的群眾基礎。高速公路也是不錯的標的,但受限於路改政策難度。可能要到牛市高潮才能兌現。
2、央企112中的小市值平台。國家的政策是112要壓縮成60。央企管理層為了避免被吃掉,或者被吃掉時能有更多的談判籌碼。那麼小個頭的會有強烈的注入傾向。就好像刺蝟魚在遇到攻擊時,會把身體變大嚇跑敵人。同樣的策略也會適用於省屬重點企業。兩車模式會越來越多。
————————————————————————————————
我個人的策略是先賭百貨,在賭112小市值。這是從時間上佈局,希望來得及吃兩道國改菜。
補充一句以佐證我的邏輯:杭州解百已經明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