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計劃通過定向增發籌資超過90億美元,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簡稱:社保基金)卻無緣從中分得一杯羹。
通常來說,國有企業在公開市場籌集資金時,社保基金會是受益人之一。根據國有股轉持規定,任何一家含有國企股權的公司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或者大宗交易轉讓時,必須將相當於融資額10%的股份轉由社保基金持有。這部分股份來自於持有股份發行方控股股權的國有企業的持股。
但《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信和海通的定向增發卻可能繞過這一點,令本可獲得數百萬美元的社保基金空手而歸。
定向增發屬於非公開發行,面對不超過10家投資者。通過定向增發進行融資,母公司就無需執行國有股轉持規定,即無需向社保基金轉交股份。
這就是目前社保基金面臨的狀況。銀行界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兩家公司選擇定向增發是因為此次發行涉及發行新股票,進而會稀釋母公司的持股。而向社保基金轉交股份將進一步降低其持股比例。
公開資料顯示,海通證券在去年12月份宣布,計劃通過增發19億股H股融資約39億美元,發行價為每股15.62港元(約合2.02美元)。一周後,中信證券也宣布了增發H股的計劃。按照中信證券最新的股價計算,發行融資規模至多為55億美元。
目前,兩家公司的股票增發計劃仍有待股東以及證監會等監管部門批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