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媒曝疑似渾水狙擊對象名單 信息來源仍是謎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9/4ONDA3XzQzMDA4OQ.html

香港股市從來都不缺乏精彩故事,特別當這個主角是「沽神」渾水(MuddyWatersResearch)時。近日,一份疑似渾水做空35家赴港上市公司的名單,在市場間瘋狂流傳,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民營企業。

尋找源頭

在今年4月以前,人們提到渾水只不過因為它是一家職業做空北美股票的機構。但現在,每一個港股投資者卻不得不豎起耳朵收聽它的行蹤。

事 情起源於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於4月初接受的一次採訪。他當時表示,「財務造假的中國內地公司喜歡去西方上市,但我想隨著渾水這種機構出現,這一趨勢正 在放緩。現在我們聽到了一些關於香港市場的風言風語,儘管很難確定香港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欺詐重地,但投資者應該小心。」最後,布洛克還賣了一個關子,稱未 來數週內將發佈一份關於內資公司「出售評級」的報告。

但渾水隨後發布的報告並未針對任何一家赴港上市企業,而是將矛頭對準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傅氏科普威(FSIN)。

儘 管如此,港股市場的忐忑卻絲毫沒有減輕。就在上週末,市場傳出一份以民企為主的上市公司名單,有傳聞是渾水研究報告將會狙擊的對象,涉及35家香港上市公 司,只提及公司名稱,並沒有詳細內容。然而,就是這樣一份連詳細內容都沒有的疑似名單,在風聲鶴唳的環境下也足以讓市場出現擔憂情緒,尤其是當這份名單很 可能就來自於渾水。

蹊蹺的是,這則傳聞並不能通過任何公開資料求證,而只是見諸各大香港報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上週六(5月5日),香港一媒體刊發了題為《渾水名單疑雲涉35間上市公司》的文章,並公佈了那份「疑似MuddyWater名單」。該名單中包括了忠旺(1333)、華寶(336)等知名企業。

據該媒體報導,忠旺的發言人已表示,公司一直和投資者有溝通,但未接到有投資者就名單事情做出詢問。另外,瑞年國際(2010)和長興國際(238)發言人則稱,未有聽過相關報告,故不作評論。

不過,渾水官方網站卻並沒有上述名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郵件向渾水求證,但截至發稿前仍未獲回覆。記者又試圖聯繫香港媒體,希望瞭解報導中提到的疑似名單的來源,但該報編輯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並未對此作出回覆。

真做空還是渾水摸魚?

即便香港媒體明確列出了這份涉及35家上市公司的「疑似名單」,但市場仍不乏質疑其真實性的聲音。

《每 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某網友就在一香港論壇上撰文稱,「渾水名單疑點重重。首先,渾水一向是先低調出擊,後高調宣傳。這就意味著其出售前從不向外界透 露做空名單,因為保密是做空大戶最重要的原則;其次,渾水每次攻擊對象不多,從不玩大包圍;再次,先放風不是渾水風格。其通常是早已事先持有相關公司淡 倉,等股價暴跌及大客戶跟隨做空後,再發報告。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市場草木皆兵,雖然有懷疑,小消息都會導致股價大跌。」

據渾水網站資料統計,2010年全年,渾水共發佈9份研究報告,涉及2家上市公司;2011年,共發佈13份報告,涉及5家上市公司;2012年截至目前,共發佈5份報告,涉及2家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5

港媒稱港交所曾有條件批准阿里上市 馬云拒絕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766.html

10月7日消息,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及集團管理層上週秘密來港,市傳曾與投行及基金界會晤,再度闡釋「合夥人」制度。有投行及基金經理引述阿里管理層消息透露,阿里最大單一股東軟銀曾作出重大妥協,放棄其持有逾三成股份的投票權,目的是讓阿里巴巴集團可採用「合夥人」制度方式上市。

U9928P31DT20131007071048

成就「合夥人」持股合規

消息透露,阿里巴巴提出的「合夥人」制度在香港沒有先例,因此也就沒有相關定義,但是監管機構根據《收購及合併守則》中,持有三成股權為主要股東定義作為標準,要求阿里巴巴集團上市時,最大股東須持股逾30%。

目前,阿里巴巴的股權架構是雅虎(34.89, 1.02, 3.00%)、軟銀、阿里合夥人分別持有約22.8%、34.7%、10%(其中馬云持股7%)。據透露,軟銀為了讓阿里巴巴順利上市,破天荒承諾將其持有逾三成股份的投票權,悉數「委託授權」予阿里合夥人,即阿里合夥人將持有逾四成投票權,合乎監管機構規定。

馬云拒「減持限制」陷僵局

消息人士透露,軟銀放棄投票權,最終換來港交所向阿里合夥人提出「減持限制」的有條件批准。

不過,港交所也提出了另外的一些限制,其中包括:降低股東大會提名董事的重選次數至一到兩次,同時「合夥人」制度設有三年有效期,期間馬云及管理層最多可減持其持股的25%。上述政策意味著,持有7%股權的馬云,最多只能減持1.75%的股權。港交所提出的所有減持限制,均集中於阿里合夥人及馬云身上。

實際上,只要馬云接納港交所有關建議,阿里巴巴集團便可以在九月底遞交正式上市申請,今年底前上市。可惜馬云最終不願妥協,令上市計劃再陷僵局。

上海上市難度高

市場聚焦阿里巴巴集團何時啟動美國上市之際,突然有消息指出,阿里巴巴集團有可能在國內上市。據瞭解,阿里2012年5月向雅虎回購其中約兩成持股時,雙方已就阿里2015年前上市,開列四項條件,包括在特定情況下,內地可作為上市地點。

《華爾街日報》旗下財經網站MarketWatch中有專欄日前報導,阿里上市計劃或延至明年進行,最終上市地點包括紐約或上海。

不過,A股尚未重啟新股發行,加上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境外註冊民營企業可能涉及的複雜情況,內地上市對阿里而言,目前只能視為後備方案。

此外,阿里巴巴與雅虎的股份回購協議規定,阿里上市時其中一個上市協調人,必須由雅虎選任,因此在阿里沒有最終上市定案前,不可能要求雅虎選定上市協調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54

港媒:匯豐系統故障 客戶交易瑞郎一夜狂賺21%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24

file_china_hsbc_hsb101_29923901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匯豐控股正就有關該行系統故障給香港客戶帶來不當獲利的有報道進行調查。

有報道稱,在瑞士央行取消瑞郎兌歐元上限後,該行網上銀行系統沒有顯示瑞郎上漲後的最新報價,導致香港客戶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買入瑞郎。

香港《蘋果日報》與《信報》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客戶的話報道稱,他們周四晚間在系統錯誤的情況下獲利。匯豐發言人Maggie Cheung通過電子郵件表示,該行正就報道內容展開調查。

據《信報》報道,一人稱自己在兩個小時的操作中獲利,未透露具體數額。《蘋果日報》報道,一人在買入5萬港元瑞郎後獲利4000港元(520美元)。

《蘋果日報》稱,當瑞郎市價在8.80-9港元區間波動時,有人以8.266港元的價格買入瑞郎,還有人據稱獲得21%的回報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通過電子郵件彭博新聞社表示,金管局正向各銀行摸底匯豐事件的潛在影響。香港金管局拒絕就匯豐事件置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1

亞視關門在即 李嘉誠次子躍升港媒霸主

2015-04-13  TWM  
 

 

創台逾半世紀,香港第一家電視台的亞洲電視(簡稱亞視),即將走入歷史。四月一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不再發放無線電視的續期牌照給亞視,也確定亞視一年內就將關門大吉。

曾經與香港無線電視(TVB)瓜分香港電視版圖,亞視曾寫下華人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電視台紀錄;只不過,隨著經營權多次轉移,亞視經營績效也越來越差。到了商人王征成為最大股東時期,雖然他發下豪語,要將亞視打造為亞洲CNN;但二○一一年,亞視發生誤報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死訊事件,公信力跌落谷底,績效更無力回天。

就在亞視垮台同日,香港政府也宣布,華人首富李嘉誠次子、身價四十五億美元的李澤楷,旗下事業拿下十二年無線電視播映牌照,使得李澤楷成為香港媒體新霸主。

此消彼長,李澤楷拿下無線電視這塊牌照,對他經營香港媒體市場具關鍵影響力。先前,李澤楷已擁有香港第一大電信商|| 電訊盈科、財經報紙|| ︽信報︾,及收費電視台「Now寬頻電視」經營權,版圖橫跨電信、報紙與電視。如今再跨足收視群體最多的無線電視,未來他的影響力,勢必越來越大。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2

【國產裂車】星洲官員賴港人搞事 港媒公開信反擊!

1 : GS(14)@2016-07-15 05:12:22

新加坡中國製「裂車」運返原產地青島更換零件,事件由Factwire傳真社爆出,其後廣為本港及海外報道,不過,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日前堅稱,裂紋不涉及安全問題及不影響列車運作,故認為無必要公開,更指控,事件是由於香港派系企圖為中國製造麻煩,令新加坡遭受池魚之殃。許文遠本周三(13日)在當地碧山地鐵車廠召開簡報會,其間聲稱:「香港一些派系企圖為中國大陸製造麻煩,令新加坡遭受池魚之殃。我沒收到內幕消息,未知是真是假,但這是有可能的。新加坡不幸成為別人的暗箭,與此同時又受到株連。」
Factwire傳真社昨日就事件向許文遠發公開信:「作為一家公共服務的新聞機構,當有涉嫌失職或瀆職的公職人員因為我們的報道而『惱羞成怒』,那證明我們所做的事是對的。」公開信中稱,許文遠在公開場合發表失實言論,攻擊最先揭發事件的傳真社,對其言論深表遺憾,並指Factwire由3,300名香港市民集資創辦的新聞通訊社,完全沒有商業和政治利益。公開信頂頭更引用嘲諷專權政治、英國著名小說《動物農莊》作者George Orwell的一句話:「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新聞公開的,正是有些人想隱藏的事件。其餘的都是公關手段。)新加坡購入、由中車(1766)旗下中車青島四方製造的列車退回原產地青島替換裂紋車身,港府被爆早於一年前已知情,但以政府做大股東的港鐵(066)照常以60億港元批出合約,向中車四方訂購93列8卡車廂列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5/196960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70

港媒求獨家 淪中共喉舌

1 : GS(14)@2017-01-22 01:57:02

【中國新聞自由報告】【本報訊】國際記者聯會昨公佈「2016年中國新聞自由報告」,重點提及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等人失蹤事件,屬於被綁架及強迫認罪。報告稱,最令人擔憂的是幾間港媒,為求「獨家」願意淪為內地當局喉舌,傳播被扣押者的強迫招供,其中一名被扣押者更疑似被中國國安由香港綁架回大陸。報告今年以「中國緊握:扼殺媒體」為題,紀錄了中國內地及外國記者、作家、出版商、博客、公民記者及其他媒體工作者遇到的挑戰。報告指,自2008年起紀錄了中國曾扣押的媒體工作者及記者的個案,數目達68人。


轟港府扼殺言論

報告強調,在銅鑼灣書店事件中,令人震驚的是,一些港媒接受了大陸當局提出的「獨家」訪問被扣押者「承認」各種「罪行」。訪問受到嚴密的控制,記者在報道中未有交代被扣押者的下落或身體狀況。媒體願意成為宣傳的喉舌,反映他們已放棄了自己誠實報道的責任及保衞公眾的知情權。國際記者聯會指出,媒體與大陸當局合作是對專業操守的嚴重背叛,侵蝕了獨立監察權力的信心,「媒體工作者在中國境內外失蹤的事,引起港人極度關注」。聯會又稱,內地當局使用不公正的法律、任意的規則、不經審判的拘留、秘密審訊、電視「認罪」、宣傳、限制命令、審查、監視、互聯網控制、驅逐、恐嚇、扣押家庭成員和身體襲擊等,迫使內地的媒體沉默。至於香港當局就利用民事訴訟、不公平的規定、廣告的商業力量,來扼殺言論和減少媒體的多樣性。不過,仍有一些媒體工作者,為保護公眾知情權而進行頑強鬥爭,準確公正地報道及表達中國的真正聲音。■記者蔡朗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