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借款人或非同寻常:海王生物疑点重重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908/1026528243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

吹水終於成為現實-曼盛生物科技(512)(補充)

該公司原名太陽神,創辦人懷漢新,是一名「下海」商人,在80年代末進入保健品市場,主營飲劑。不到幾年,已成為一家非常出名的保健品公司,在1993年上市,該年營業額13億,盈利2億,曾一度佔全國保健飲劑的65%。

但是上市後,該公司進行多元化,因攤子太大,難於照顧,所以全部虧損而回。

另外保健品市場,在1990年代初保健品銷售商利用廣告轟炸,導致該行業的井噴現象,但因保健產品良莠不齊,終於在1995年爆破,導致該公司的沒落。

2002 年被迫賣殼至現大股東遠大集團關係公司,現大股東在2002年進行多次注資,並多次配股收購,但仍不能挽頹勢,其後在2004年3月,20合1,之後更進 行兩次供股,一次1供3,每股8仙,一次1供2,每股11仙,2005年第一大股東把股權轉讓予第二大股東後,其後並無動作。

以下是2年前一份快破產的報紙的一名財經寫手的專欄:

2006-04-20 成報




















曼盛勢成遠大集團上市旗艦



喺 熱熾嘅投資氣氛下,曼盛生物( 512 )除了具大股東龐大注資憧憬外,公司亦有引入外資巨頭作為策略性股東嘅引子下,預期未來股價將會展翅高飛。根據國內網上媒體報道,曼盛將會獲國務院屬下企 業之中國遠大集團,注入總資產高達30. 5 億元醫藥產業,同時再引入一家國際性名列前茅嘅大藥廠作為策略性股東,呢兩項重大嘅利好消息,勢可刺激曼盛嘅股價展開巨大升浪。依家,曼盛市值只係1 . 3 億元,純屬一隻淨完身等待大股東注資做嘢嘅殼股,所以擬注入30. 5 億元嘅資產,相當於依家公司市值嘅22. 5 倍,每股資產2 . 85元,所以刺激作用會好勁抽。噚日,曼盛股價以12. 2 仙報收,仍然處於谷底邊緣,值博率相當吸引矣!

最近,曼盛嘅控股權成功落係中國遠大集團嘅掌舵人之胡凱軍手上,其持股量約54. 8 % 。根據國內網上媒體報道,中國遠大集團擬將醫藥產業嘅資產注入曼盛,使其成為中國遠大集團嘅海外上市醫藥旗艦,然後再引入一家「M 」字頭嘅國際大藥廠做策略性股東,預期未來曼盛業務變身後嘅發展前景將會相當樂觀,加上有外資入股作為強心針,所以呢隻股份極大機會可變身成為一隻基金愛 股,依家係佢變身前奏趁低吸納,潛在上升空間會相當可觀矣!

傳注資兼外資入股

舊年,曼盛收購擁有中藥及保健產品製造商「雷允上」及「九芝圖牌」中國以外全球獨家分銷權嘅海珠,令曼盛與中國遠大集團拉上第一段情。大家知道,國內常說 「北有北京同仁堂,南有蘇州雷允上」,而雷允上係一家享譽過百年嘅中藥企業,正是「六神丸」始創企業,而有 265年歷史嘅雷允上,是由中國遠大集團嘅醫藥產業一部分,所以曼盛做了佢嘅海外獨家分銷商,已經同中國遠大集團拉上密切嘅關係。

最近,曼盛控股權又賣畀中國遠大集團嘅掌舵人,故此從舊年至今,投資銀行一直流傳中國遠大集團會將醫藥產業注入曼盛,使其成海外上市旗艦。

與雷允上再續情緣

成中國遠大上市旗艦根據報章報道,曼盛會大量發行新股予中國遠大集團,換取其龐大嘅醫藥產業。依家,中國遠大集團係一家集醫藥、房地產開發、國際貿易及金 融證券業等產業於一體嘅股份制集團公司,遠大集團目前已控股或參股了三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分別是如意集團、華東醫藥、浙江醫藥。

此外,遠大集團旗下還包括蘇州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常熟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武漢制藥廠等,在醫藥領域涉及了化學藥製造、生物製品、批發、零售等子行業。 中國遠大集團業務規模大,所以今次會先選擇向曼盛注入醫藥產業,而雷允上係其中一項,一來雷允上已是廣為華人認識的百年老店,二來是雷允上早已研究來港上 市,希望通過本港融資市場籌集來發展業務。

雷允上「六神丸」已被列為國藥絕密產品,現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八成。雷允上現產80多種中成藥。鑑於中草藥產品及健康食品嘅銷售額超過 200億美元,正以年均高達兩位數嘅速度迅猛增長,所以雷允上呢家百年老藥店,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注資後,曼盛會成為其上市旗艦,故此曼盛股價可望展開 綿綿升浪。

而家,曼盛股價仍然未起步,所以極之抵博矣!噚日,其股價以12. 2 仙報收!

黃希知


但請勿稱讚此名寫手的先知先覺,以下是部分對這專欄的評價: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6181&highlight=512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7393&highlight=%A6%A8%B3%F8

yylam:
其實有少少想八下 , 呢一挺報章推介 , 個筆者係自己都有份買丫, 定係收左人地著數先會推介 ?
我發覺呢d股 , 只會炒一兩日, 唔怪得d人話報紙佬一唱得既股 , 就好沽啦.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7593&highlight=%A6%A8%B3%F8

yylam:
再咁玩法 , 我諗成報呢個筆者, 遲早出事.

但是老吹又被它撞中一次,不過要兩年才兌現,那些信眾未猜中已經輸死,以下是今日這公司的一份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9/LTN20080509364_C.pdf

大股東注入一盈利2,000萬的製造製物業務的70.98%股權,以1.5億的承付票據及5,000萬的可換股債支付,換股價0.3元,同時售出原太陽神的保健品飲劑業務,作價100萬元,收購完成後,正式易名為遠大醫藥控股。

驟眼看來,此次收購對公司有利,但是只是為公司減少大部分的虧損(上年虧損5,200萬,售出的資產虧損約4,000萬),但仍不能帶來太多的盈利(2,250萬(預期2,000萬盈利上升12.5%) x70.98% = 1,580萬),最多能持平。

但是有一項潛在利好因素,就是收購的公司有一塊地,那塊地的資產,在今年3月重估後有1億元的利潤,公司完成收購後持有70.98%股權,所獲得的盈利效應約7,100萬,但只是一次過,並只是帳面數字,但卻對今年的業績卻有大幫助。

以該公司全面攤薄後計,在完成收購後,計及重估因素,今年盈利約有每股0.06元,以10倍市盈率計,股價已是0.6元,不過這次重估並不具可靠性,若無其他因素的影響,2009年的盈利鐵定會下降,所以公司並不具備任何投資價值,可見畫餅的利潤只是用來炒作拉抬短期的股價,在長期而言,公司股價肯定會回落。

總而言之,星期二復牌的股價一定會上升,此股價並一維持一陣,但以最終股價應只限於原地踏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1

不過二供一-聯康生物科技(69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09/LTN20090309586_C.pdf


繼高寶供股後,公司6供1,每股1毛錢,再1送2紅股,即2供1,每股3仙3,由大股東全面包銷。


連削股本都唔做,真是太急。


另外看來對高寶信心低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48

生物动力亏损放大两倍放弃收购哈尔滨酿酒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5/20090425015959495.html



        专注于生产、分销及销售乙醇的生物动力(00039,HK)昨日发布了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期 内营业额仅为380万港元,公司去年亏损1.05亿港元,而2007年同期亏损仅为3480万港元,亏损额度扩大了两倍以上,每股亏损18.54港分,不 派息。与此同时,公司对外宣布放弃收购哈尔滨酿酒股权。

        年报显示,去年公司的亏损主要分为五部分,包括无形资产减值 6460万港元,商誉减值约23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约970万港元,确认购股权开支约1740万港元,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约550万港元,而前 四项的开支在2007年度均没有。生物动力认为,公司在哈尔滨的生产设施仍未投入运作是导致公司年内亏损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鉴于生产规模细小及设 施所在地区的能源成本高昂,故管理层停止银川生产设施的生产,导致年内有关银川生产设施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约970万港元。

        一直以来有意收购哈尔滨酿酒27.3%股权的生物动力同时也宣布,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该项收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2

金迪之迷-高寶綠色(274)、聯康生物科技(690)、綠色能源科技(979)、大凌國際(211)


昨天,我看到了一位讀者可以讓筆者以匿名發出這篇文章。


他對我前幾天的引錄出的韓風先生的文章有感而發,現把他引錄的文章節錄,加上其他關於這幾家公司的文章引之如下:


關於本博客及湯財文庫的新聞如下:


壹仔講背後玩家: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998


輪胎造油: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83





看了這篇文章,雖然不知道指那間公司,心血來朝,看一看金迪生物科技。



....



最 新出事的兩家公司,分別是環保科技(即金迪生物科技)及生化科技公司,其中一家因主席借貸過度-將其持有的56%公司股份全部抵押貸款,使公司陷於危險邊緣,更奇怪者是其後 該公司又於去年發債1.5億美金,條件是該公司主席須控有公司至少一半股份!之後的故事是主席未能及時還款,跟住會發生咩事-當然係借款者將抵押品-即係 啲股票擲出街啦。至於另一間公司出的問題,則是資金流失,詳情如何改日再談,但中國公司在外聲譽則肯定受到影響。所謂「人無信不立」,處事營商,信譽實在 比黃金更重要。...


『金迪生物科技前主席去職事 因一篇報道重新浮出台面

● 苗丰恬

龍籌企業金迪生物科技(Bio-Treat)

前主席榮克敏聲稱有人偽造其辭職信、被公司董事會免去主席職位一事,表面上似已塵埃落定,近期因一篇報道而重新浮出台面,更牽涉到一名中國公安高層。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報道,中國前公安部部長助理、
經濟犯罪局局長鄭少東與金迪生物科技的現任總裁陳剛、其姻親梁惠以及一個詐騙集團合作,侵吞榮克敏的資產,導致后者在金迪生物科技所持有的上億元股票被侵吞、上海公司賬號被查封。

榮克敏在2006年11月向廣東東莞公安局經偵隊報案,
卻因鄭少東的從中作梗而不受理睬、案件石沉大海。不過,這項內幕隨着鄭少東最近在中國公安清理門戶過程中被“雙規”、而被揭發。 

針對該報道所指,金迪生物科技在接受本報詢問時,做出以下答復。

金迪生物科技表示

公司與指責已無關聯

金迪生物科技發言人表示,
公司在前年已針對榮克敏的指責展開調查,并通知新加坡交易所調查的結果。另外,新加坡高等法庭也在同年的10月3日,駁回榮克敏較早于1月9日提出的上訴。

發言人說:“這些因素很明顯地指出,
本公司與榮先生所提出的指責已經沒有關聯。”

金迪生物科技發言人說,公司在司法程序進程中,
曾經几次嘗試聯絡榮克敏但不果。它表示會繼續嘗試,以便與榮克敏解決任何雙方還未了結的事件。金迪生物科技相信,隨着事情的告一段落,將能使它專注在核心業務上、為股東增加價值。

至于報道對股價可能產生的影響,金迪生物科技表示,
身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將繼續遵守為股東增加長遠價值的承諾,而中國政府近期刺激內需,也為公司提供了施展所長的機會。

榮克敏在2006年公開聲稱,
有人偽造他的簽名向公司遞交辭職信,使他在毫不知情下被迫卸任。

他在同年10月的股東大會上要求董事會提供資料,
向他解釋公司較早時宣布他賣掉5000萬股股票、把脫售所得的部分金額付給公司主要員工作獎勵的交易。

針對榮克敏提出的不滿,金迪生物科技設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
也在股東大會上解釋,由于榮克敏自從2005年11月以來便沒有出席董事會議,因此董事會決定委任新人選來取代他。

隨后,榮克敏向該公司展開法律行動,要求賠償約4億元的損失,
但至今未獲成功。

我國高等法院在前年1月9日決議,
指榮克敏不應在本地對公司展開法律行動,因為這么做是不恰當的。榮克敏與妻子提出上訴,但又于3月24日由于起訴與陳詞不完全符合而遭駁回。榮克敏又再次提出上訴,在今年2月被我國的上訴法院駁回。

去年7月,上海法院判決,
要榮克敏將他在金迪生物科技上海子公司的所有職務、蓋章以及文件全部交還給公司,因為他已不再是公司合法代表。

新交所對該報道不予置評。
本報也通過榮克敏的律師嘗試聯絡他本人,但在截稿前未獲回應。』

榮克敏當日在新加坡提出起訴,其中一位被告是979主席葉偉樑,
葉偉樑曾任大凌和274的非執董。不知甚麼原故,在二零零四年九月三十日,葉先生由274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004/LTN20041004098_C.pdf

5月3日《亞洲周刊》報道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355608991/17ae1a.cfm

『公安清理門戶孟建柱為港商雪冤 .紀碩鳴

......

表面上,鄭少東要為企業經營護航,暗中,
鄭少東卻是聯同不法分子強佔企業資產的黑手,甚至不惜動用警力要置受害者死地。他不僅成為黑勢力的保護傘,更是直接的打手。金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港人榮克敏任主席,總部設在東莞市常平鎮土塘工業區(注:即高寶綠色科技城),該公司於二零零四年在新加坡上市,榮克敏是第一大股東。不幸的是,他結識了一伙由美國潛逃回港的詐騙團伙。零六年,榮克敏發現其簽名遭人冒充,屬下的創思生物技術工程(東莞)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被變更了,有人更蓄意偽造文件涉嫌侵吞財產,而這些行為都在廣東的東莞實施。他報案但沒有人理睬,只能自己遠到上海華東政法學院司法鑑定中心作出司法鑑定,認定簽名屬偽造,不合法變更法人。

零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榮克敏向東莞公安局經偵隊報案,
提供了書面資料,也有兩位公安作了筆錄,但時至今日,尚未收到東莞公安局的任何答覆。該案涉及金額巨大,並涉及上市公司,在廣東報案後卻石沉大海。

去年,這伙人更變本加厲,在東莞宣布以「寶盛」公司名義「買下」
榮克敏十多億價值的新加坡股票,既沒有合同,也沒有交易,更沒有任何政府部門的批准。而「寶盛」公司法人代表竟是一個叫汝鳳、什麼都不知的農村青年。

港商資產被侵吞

零四年,
港商榮克敏從自己的香港公司轉入一千萬美金到他的上海公司,該款事後又原款由原銀行退回,與東莞無任何關係,東莞法院卻受理以欠款起訴榮克敏,還到上海查封帳號,扣起數千萬款項。榮克敏提出管轄異議,東莞法官卻至今迴避不答,直到鄭少東出事被雙規後,東莞法院才暫緩審理該案,但至今還查封了榮克敏上海公司的帳號。其實,東莞法院越界辦案,背後就是因為有鄭少東一伙撐腰。去年,榮克敏通過渠道向廣東省公安廳作出投訴,但由於鄭少東等一伙人的阻撓,結果不了了之。

榮克敏主要從事污水處理等環保項目,零一年曾獲「
上海市高新技術認定證書」;零四年獲「國際環保傑出貢獻獎」,此外還多次被國家政協等部門評為「全球傑出華人五百強」、「全國誠信人物一百強」等。要侵吞榮克敏資產並置他於死地的是他上市公司聘用的總經理陳剛,背後的主謀是陳的姻親梁惠民。

梁惠民是廣東恩平聖堂鎮人。據香港媒體報道,
名片的頭銜雖只是香港上市公司高寶綠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集團資政,梁卻是該公司的實際話事人。他的名片上更醒目的註上:「廣東公安廳維護社會治安基金會副會長」、「廣東警察學會理事」、「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名譽教授」等頭銜。梁惠民向人表示,他先後捐給治安基金會三千萬,還稱「枱底下捐的遠不止此數」。

梁惠民在廣東神通廣大,接觸和周旋的都是廣東的廳局長,
不僅和鄭少東有私交,和陳紹基也是哥們。梁惠民別名梁晶、梁鏡、梁境、梁明鏡、梁錦華、楊國偉等。他身攜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假護照,持有梁惠民和楊國偉兩個中國居民身份證;還有兩個回鄉證。一九九八年,美國證監部門起訴梁明鏡(梁惠民),指他和兄弟兩人竊取了一百五十萬股票,以他人戶口買賣等。當局令他們交出三千三百四十萬美元的利益,並罰款十萬美元。

梁惠民有勾結了十多年的鄭少東等人支持,一心要置榮克敏於死地,
然後吃掉其全部資產。零八年七月,眼看在東莞久攻不下,沒法讓榮克敏就範,鄭少東向上海公安經偵總隊開出「協查」通知書。知情人士透露,僅這一紙「協查」,鄭就收了數千萬。據悉,鄭以此類「協查」要求地方抓人,涉及數額巨大的「項目」,一次收款就要上億。

去年十月份,喜愛網球的鄭少東又親赴上海,觀看大師杯網球賽,
還召集了鄰近省市的公安經偵領導開了一小時的會,實際是進一步布置對港商榮克敏的迫害。梁惠民、陳剛等人同時飛抵上海為鄭買單。

此前,鄭少東還從公安部抽調人員派出督察小組到上海督辦。據悉,
督察組谷姓處長也因違紀被雙規。去年十一月,上海公安局分管經偵的副局長朱影批示,對榮克敏實施限制出境。事後,鄭給上海有關人員發獎金,朱影成為鄭的上海手足,也在鄭落馬後被調查。而梁惠民在事發後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亞洲週刊依梁的名片電話找他,電話那頭稱找梁惠民要打另一個電話,電話接通後,接線小姐又將電話轉到內線,但內線一位女士聽說找梁,一再說﹕「你打錯了!」接著掛斷。而梁東莞公司的電話也已是空號。

.......

人民公安,本應是人民的保護者,
如今某些掌握實權者卻墮落為貪腐的權貴,成為迫害百姓的黑勢力。隨著鄭少東、相懷珠被調查,港商榮克敏、徐敏芬、徐東方等人受迫害的真相也漸漸水落石出。其實,遭鄭少東、相懷珠、陳紹基等人以權謀私迫害的受害者何止幾個,他們都希望隨著鄭少東、相懷珠等人案件的揭露,等待中央有關部門為民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
的名字曾經出現在真優美的招股書(p.127, 128),招股書英文版本顯示這公司與收購金迪生物科技的公司名字相同,寶盛在2008年11月14日公佈不再是金迪的股東,暫時仍未發現新股東的任何資料。有一個網站,紀錄了一間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的資料,資料寫著法人代表是何汝風(風和鳳的簡體字極為接近,是兩個人還是出現錯字?), 通信地址是東莞市常平鎮振興購物廣場步行街A18-A19號,黃頁竟然顯示這地址有間曼詩貝丹化粧品有限公司,真優美旗下的品牌名稱正是曼詩貝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03/LTN20071203403_C.pdf
於二零零七年九月十日,高寶化妝品(中國)與獨立第三方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東莞寶盛」)訂立協議,內容有關東莞寶盛每月就高寶化妝品(中國)排放的污水及廢氣及產生的噪音向高寶化妝品(中國)提供環境測試、維護環保系統及有關環保政策的顧問服務。該協議的固定期限為兩年。

倘協議一方違反協議任何條款,協議另一方有權於期限屆滿前終止協議。根據該協議的條款,東莞寶盛須每月向高寶化妝品(中國)就其提供的服務提交報告。

高寶化妝品(中國)須向東莞寶盛按月支付服務費人民幣20,000元,並須承擔環保系統的保養費用。東莞寶盛曾參與部分大型環保項目,包括廢水排放處理、油脂處理、火車衛生間改造及中國鐵道部下屬企業鐵路排污處理、中國東莞常平鎮一個14,000噸排污處理項目及中國東莞麻涌鎮一個20,000噸排污處理項目。東莞寶盛未曾發現本集團違反任何環境保護措施或本集團所採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存在任何不足。本公司將於日後就任何已查明環保措施不合規或不足作出本公司認為適當的補救。由於本公司最近方委聘東莞寶盛,故於營業記錄期間並無支付東莞寶盛任何款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03/LTN20071203402.pdf

On 10 September 2007, an agreement was entered into between Global Cosmetics (China) and 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Dongguan Bao 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Limited*)
(“Dongguan Bao Sheng”),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third party, in relation to the provision by Dongguan
Bao Sheng to Global Cosmetics (China) of a monthly environmental testing on the sewage, air and noisedischarged by Global Cosmetics (China), mainten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and consultancy service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agreement was entered into for a fixed term of two years.

Either partyshall have 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e agreement before its expiry if there is any breach of any term of the agreement by the other party. Pursuant to the terms of the agreement, Dongguan Bao Sheng shall providemonthly report to Global Cosmetics (China) on its service provided.

Global Cosmetics (China) shall paya monthly service fee of RMB20,000 to Dongguan Bao Sheng and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aintenancecos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Dongguan Bao Sheng has been involved in some large-scale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jects, including the waste disposal treatment, grease treatment, modification oftoilets on trains and train sewage treatment for the corporations under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of the PRC,a 14,000 tonne-sewage treatment projects in Chang Ping Town, Dongguan, PRC and a 20,000tonne-sewage treatment projects in Ma Yong Town, Dongguan, PRC. Dongguan Bao Sheng has not identified any non-compliance or weaknes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dopted by ourGroup. To the extent we consider appropriate, we will remedy any detected non-compliance or weaknes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dopted by us in the future. As Dongguan Bao Sheng wasrecently engaged by us, no amount was paid to Dongguan Bao Sheng during the Track Record Period.

減持紀錄:

http://biotreat.listedcompany.com/news.html/id/117659


http://eticket.gzrail.com.cn/oldcorpfile/09HZ.htm
HZ00680 那一行

http://www.dg114city.com/SearchByClass.asp?CC=030603&CN=%BB%AF%D7%B1%C6%B7%A1%A2%BB%A4%B7%F4%C6%B7曼诗贝丹化妆品有限公司
地址:常平镇振兴购物广场步行街A18-A1.


电话:839025714

2007和08年初的舊聞
http://mail.dmg.com.sg/dmgnew/dmgrshnew.nsf/d0a27a8e37b843124825716600274c67/b4e8821a752f4936482573d10003a84d/$FILE/ATTGG16A/DMG_Daily_20080115.pdf
http://mail.dmg.com.sg/dmgnew/dmgrshnew.nsf/5e91aa4d8b4ba4ef4825716600274c64/694c1d78c090b4834825737e00082eb5/$FILE/ATTRQWWD/DMG_Daily_20071024.pdf

"Bio-Treat makes headway in fight with ex-chairman

BIO-TREAT Technology is making progress in its courtroom battle with ex-chairman Wing Hak Ma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firm said yesterday that it has begun legal proceedings against Mr Wing and ex-financial controller Zhao Min in Shanghai for their refusal to hand over company seals and documents. It has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a halt in legal proceedings in Singapore for alleged fraud filed by Mr Wing. In its update on the legal proceedings involving Mr Wing and the company, Bio-Treat said its subsidiary in China, Jinai Bio-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started legal proceedings against Mr Wing on Jan 4 as he 'continued to refuse to hand over his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certain seals and documents' even after his appointment with Bio-Treat was terminated.

Upon Mr Wing's termination as chairman, Bio-Treat's CEO and executive director Dennis Chan replaced him as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f Bio-Treat's subsidiaries in China. Meanwhile, Mr Wing's lawsuit in Singapore against Bio-Treat, Mr Chan, former independent director Jerry Yip and current independent director Kwok Chi-Shing has been halted. Mr Wing has sued for a potential loss of some $400 million, as well as interest, costs and damages to be assessed, on the allegation that the defendants conspired to defraud him of his 30 per cent stake in the company - which he estimates to have a market value of $400 million - through a complex series of actions.

Among his claims, Mr Wing alleged that he was tricked by Mr Yip into signing documents later used to set up the Wing Family Trust that was used to fraudulently transfer Mr Wing's shares and that his signature was forged on several notices which effected the transfer of his shares to some of the nominee companies in the trust structure.

This complex trust structure enabled the defendants to manage all of his shares without his knowledge or consent, Mr Wing had claimed. The suit also alleges that Bio-Treat lodged false and misleading announcements with the Singapore Exchange - which gave the impression that Mr Wing knowingly divested his stake in the company - and that his signature was forged to effect his resignation last October. In response, Bio-Treat appointed Allen & Gledhill
to represent the company in this matter in October. It subsequently applied to the High Court here on Dec 7 for an order that the proceedings be halted 'on the basis that it was not appropriate for the plaintiffs to have commenced the proceedings against the company in Singapore'.

Though Bio-Treat is listed in Singapore, its operations are mostly in China and none of the defendants or plaintiffs (Mr Wing and his wife Yiu Ching) in this lawsuit are Singaporeans. The High Court ruled in favour of Bio-Treat's application on Jan 9 and ordered Mr Wing to pay for the application. He has filed an appeal against this decision, which will be heard in two weeks' time."

主角榮克敏雖然擁有港人身份,但身份神秘,

資料顯示曾任職國家外經貿部,也曾在解放軍工作。

案中有三個被告,我很奇怪被告中沒有來自神秘買家。Dennis Chan即是陳剛,港人,聲稱在1987年中文大學畢業,
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可真厲害,現在是Bio-treat的CEO,亞洲周刊指他是梁明鏡的姻親。Jerry Yip即葉偉樑,綠色能源科技(979)主席,曾在大凌、274、Bio-treat擔任獨立非執董,但在274時曾改為非執董;巧合地979、274、690的核數師都是浩勤會計師事務所;榮克敏對他的指控最為嚴重;Bio-treat罷免榮克敏的其中一個理由是無法聯絡他,但榮克敏聲稱在16/1/2007他在上海辦公室見過葉偉樑等人。Kwok Chi-Shing估計就是獨立非執董8112郭志成,不知榮克敏當日想控告他的原因,也從未發現任何資料顯示他或8112與979、274、690有密切關係。

Jerry Yip:
http://www.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8681&s=app&hide=Y

Kwok Chi-shing:
http://www.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32238&hide=

新加坡法院以案件在大陸發生,所有相關人士也非新加坡人,
不受理案件。香港一直想吸引外國公司都香港上市,但如果有類似情況,監管機構可以點做?


原來蔣老爺岳華本來是姓梁的,原名梁樂華,
而且與梁生兄弟也應該有一面之緣。
http://multiculturalcanada.ca/cdm_item/ctimes/128320/100/20

以下就是該位讀者的評述。

昨天,公司公佈一項收購,而該項收購剛剛在一小時前出爐,是收購真優美的分銷商,明天或後天有機再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1/LTN2009052127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2/LTN20090522460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8

鱷兄對精優藥業(858)及遠東生物製藥(399)的研究

鱷兄對藥股的研究非常深入,在之前給我的信中,大量提及精優藥業(858)及其關連公司的黑幕,這是他第一篇文章,請多多支持。

http://crocodilehk.blogspot.com/2009/05/858.html
之前,鱷兄曾經給了幾封長信予筆者,論及精優藥業(858)和聯合基因集團(399,前遠東生物製藥),因精優藥業案未審結,所以為免妨礙司法公正,我把關於精優藥業的論述刪除,只論述聯合基因現時的一些事情。

以下是鱷兄的來信:

858的事情已經說得太多,應該說說聯合基因,毛主席是透過聯合基因持有858的。聯合基因在大陸一直是非不斷,一直被質疑假借基因科技之名進行傳銷,除了星湖科技的案件,另一件廣為人知的是「復大深喉」事件。

到了07年,開始出現一種說法,聯合基因將會在香港上市,加入聯合基因作加盟商,可得到聯合基因的原始股(或正確點原始股購買權),上市後可大賺特賺。其後一再傳出聯合基因會借殼上市,終於在去年的9月,399發表通告毛主席私人收購399

問題到了,399通告是指毛主席私人收購399,但是聯合基因在自己網站發稿表示是聯合基因旗下的富龍集團收購399,這篇稿之後被刪除,但因早已被人轉載,仍能在網上找到。傳聞聯合基因也曾向加盟商廣發短訊,表示聯合基因成功借殼上市。

全文如下:

「聯合基因控股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遠東生物制藥

916,聯合基因集團旗下的富龍集團有限公司(Richlong Group Limited)與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遠東生物制藥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HK.00399的控股股東凱佳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收購凱佳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并通過凱佳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遠東生物制藥科技有限公司75%的股份。

根據香港法例,此項收購案需要得到香港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的批准,并需要以一個規定的價格對遠東生物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股東持有的股票進行全面的收購。926日,香港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批准了富龍集團隊凱佳公司的收購及對遠東制藥其他股東發起全面收購的方案。目前,全面收購工作已經開展。 」

事實上,聯合基因也不是說說就算,有相為證(聯合基因香港那批相片),顯示聯合基因是大張旗鼓的宣揚已經成功借殼上市,更曾大肆慶祝。

http://mark.les.blog.163.com/album/

今年1月,傳聞聯合基因向加盟商發出短訊,叫人購買增發股(估計因有人提出借殼上市無可能有原始股,所以改為增發股),售價是每股0.16,好像還有其他售價版本,可能是加盟商等級有別,奇怪的是短訊叫人入錢到一個私人帳戶,而非聯合基因公司戶口。

既然399成功借殼上市,加盟商要的是聯合基因而非遠東生物製藥的股票,公司不改名又如何回應加盟商的期望。之後一直不發覺399有發行新股的記錄,但毛主席曾經在場外減持,至於加盟商最終是否收到股票,我就查不到了。見到阿叻的案件,我就會想起399原始股事件。

你以往說的大部分所謂老千股,從道德上是說不過去,從投資角度更絕對買不過,不過用的都是合法手段,至少表面見到的是如此。

叻哥事件,請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232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246

....

論及其商業模式,鱷兄稱:

他們銷的是基因檢測,聲稱藉檢測能夠預知重大疾病。

至於是否傳銷,初步看是幾似,加盟商是分成三級,

可是不大清楚他們如何分帳。發現一篇舊文,約略提到他們經營模式,只是看完也不太明白。另外發現有個《三級批發製度2008版》,分帳模式或許有些修改,可是找不到相關內容。
http://www.biosino.org/news-2006/200603/0632-2151.html
最近,公司把一手股票由2萬股,改為一萬股,如有看過我的Blog較久的人,應該知道是拆細,其後的東西我不會說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0/LTN20090520246_C.doc

希望鱷兄把自己的文轉載回自己的Blog上面,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45

生物质能尚难形成有效商业模式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hygc/200904/t2282278.htm


对替代能源的需求使生物质能成为全球热点,中国也不例外。众多企业进行了尝试,但投产之后,原料涨价、政策反复、销售不畅、融资困难、产业环境恶劣 等问题很快暴露出来。表面上看生物质取之不尽,其实在现有条件下,能量转化效率低、中间成本高、外部性显著,原料“稀缺”的门槛更是难以逾越。而第二代技 术仍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能无疑还是一个幼稚产业。
  大型国企在资源、技术以及渠道上更具实力,而中小企业目前难以构建有效的商业模式。面对种种困局,政府态度犹豫不决、支持乏力,产业风险很大,短期内,投资者的掘金前景黯淡。

  从复兴到狂热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估计,地球上每年新增生物质量约1700亿吨,存储能量3×1021J,相当于目前全球能耗的10倍。中国每年新增有机废弃物约13亿吨,折合3.71亿吨标准煤,另外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潜力折合4.25亿吨标准煤(表1)。



  毫无疑问,生物质的资源量足够巨大,而更重要的是,生物质是物质型能量源,这一点是其他几种可再生能源所不具备的。因此开发生物质能意义重大,欧盟首脑会 议明确提出:生物燃料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汽油和柴油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唯一渠道,在美国、巴西、日本等国也高调倡导生物质能源。中国 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划,扶持生物质产业(表2)。



   产业“大发展”俨然就在眼前,社会各界躁动起来。
  地方政府开始“拓荒”。海南省研究打造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贵州各地抢种麻风树;新疆规划种植近万平方公里甜高粱制乙醇
  国有企业积极“圈地”。中粮集团高调收购丰原生化(000930),控制燃料乙醇市场;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纷纷启动麻风树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国能生物质先后建成15家生物质直燃电厂,获得政府核准建设的项目达40项,等等。
  民间资本也不甘落后。2005年5月,从事生物柴油提炼的四川古杉集团在纽约交易所上市(NYSE: GU);2006年6月,同样从事生物柴油业务的福建卓越通过在BVI的离岸公司China Biodiesel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在英国伦敦证交所二板市场挂牌(AIM: CBI)
  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宣布”投资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进军生物质市场。
  一时间,“21世纪生物能源产业迅猛崛起”迅速成为舆论的主旋律。甚至有人拿奥巴马当选总统大做文章,畅想美国政策如何带动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
窘迫的幼稚产业
  尽管理论上生物质是可行的替代能源,但实际应用并不尽如人意。
  2006-2007年,许多欧美生物柴油厂的利润被原料价格的上升侵蚀殆尽,不得不依靠政府补贴维持,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中国的情况更糟,根据《2008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现有的300万吨生物柴油产能的利用率仅有10%,而在建项目总规模却有至少300万吨。
  对生物质的质疑也开始出现,有人提出了生物燃料的“五宗罪”:与人争粮、能效低、环境污染、经济性差、规模不经济。这些并非空穴来风,生物质能开发在原 料、技术、政策和商业环境方面都存在问题,额外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乙醇燃料使空气质量恶化、大面积单一作物对生态的破坏等严重的副作用也暴露出来。客观地 看,这是一个幼稚产业,大的突破还要假以时日。


  原料之困
  生物质能与风能、光伏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原料更加“稀缺”。尽管生物质资源量巨大,但原料获取和转化过程中需要额外投入,导致原料总成本居高不下。


  能量密度低,原始成本高
  与其他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相类似,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低,需要大量的土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席Richard Pike估计,“英国若用生物燃料替代1%的柴油和汽油,种植原料所需的土地恰好是其国土面积的1%”。
  中国依靠全球5%的耕地供养全球20%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其中谷物和食用植物油脂都是净进口。因此,利用耕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或者将粮食 用来制取燃料不现实。为此,国家在批准了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黑龙江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安徽丰原生化以及河南天冠)之后,于 2006年全面叫停了其他粮食深加工项目。
  考虑全生命周期能量转换所计算的生物质能量效率更有说服力。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的计算,甘蔗的转换效率是8倍(即1份能量输入能得到8份输出),甜 菜是1.9倍,玉米按照美国工艺是1.5倍,中国则不到1.2倍。而且,中国没有条件像巴西那样大规模种植甘蔗来发展燃料乙醇,因为把甘蔗制成糖比制成燃 料合算得多,而其他的作物能量效率又太低。
  “与人争粮”成了诟病生物质能源的主题,尽管两院院士石元春等学者极力反对这种提法,倡导种植非粮作物和利用边际性土地的“非粮”、“非耕地”路线。但这 一路线下,产量和能量密度都低于普通粮食,原料成本还是很高。近两年,甜高粱、木薯燃料乙醇项目不断上马,但普遍亏损,第一个试点的广西中粮20万吨木薯 乙醇项目不得不申请补贴。2008年4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湖北、河北、江苏、江西、重庆等5省市的非粮燃料乙醇专项规划面临同样的尴尬。
  事实上,国家从未间断向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企业发放补贴,而且随着粮价上涨,原定补贴额度已不足以弥补亏损,财政部又通过颁发《生物燃料乙醇弹性补贴财政管理办法》加大补贴力度。
  我们认为,不管是否与民争粮还是与粮争地,目前的生物燃料的原料成本都很难控制,无法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物流不经济,中间成本高
  此外,生物质物流也很不经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储存、运输,在生产出洁净能源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甚至污染环境,很难形成闭合的能量循环系统。
  以秸秆发电为例,考虑到收购过程中车损、燃油及人力消耗,即使宽松估计,经济收购半径不宜超过50公里,生物柴油所需的地沟油收购半径也只有300公里左 右。而木本植物制油的路线则更显昂贵,它涉及到育苗、栽培、基建、维护、采集、运输等许多环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成本到底多高迄今没有准确的估计。

  替代用途多,机会成本高
  秸秆可用于造纸、建材、制沼,同样是当作废物处理,燃烧发电所支付的价格明显偏低,何况很多秸秆还被用于还田或生活用。因此,与这些成熟产业争夺资源,秸秆发电当然没有优势,盈利难是必然的。
  地沟油也有类似的问题,近年其价格随油价一起飙升。2005年,福建等地的地沟油还有过每吨800元的价格,2007年初已升至2000元/吨,2008年又涨到5000元/吨(图1)。



  众多案例表明,企业上项目时缺乏动态的眼光,盲目上马。在以往没有商业需求的时候,秸秆、地沟油都被当作废弃物,但成为一种资源后,供应者就会更多地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讨价还价中,企业没有议价能力,日子很不好过。


  商业环境不成熟
  同时,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大环境还很不成熟。


  政策裹足不前
  大国国策的层面讲,中国政府在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动作仍显缓慢。虽然在发电和沼气领域提出了较高目标,但在国家石油安全方面却缺乏前瞻性。
  其他大国对生物质开发更为重视。2007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提出了生物燃料不少于运输燃料10%的目标;同年底美国颁布《能源自主与安全法》,提出 2020年生物燃料替代20%运输燃料的目标及逐年计划;印度计划于2017年汽油中乙醇的掺混比例达到20%;而巴西在2007年已实现了用甘蔗乙醇替 代50%的汽油。
  对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等战略性技术,美国均给予高额补贴,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加快市场培育和技术进步。
  中国的石油远比欧美紧张,且生物质原料相对充裕,但2020年的规划中生物燃料替代率却仅有2%。而且,政策的可操作性低,“雷声大、雨点小”。尽管出台了鼓励政策,但缺乏配套的计划或指导意见,规模化和商业化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令主管部门和企业无所适从。
  此外,政策缺乏公正性。中国的油品流通主要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垄断,一些先期进入生物燃料领域的企业缺乏产品入市渠道。国家每年向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企业发放补贴,但走非粮路线的企业还须“一事一议”地审批,不利于形成公开公平的市场。


  缺乏系统的产业链
  生物质能的开发还需要高效率的商业生态链条。首先种植环节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之后还需在收购、调配、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整合。
  生物柴油的原料问题突出,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地沟油”等废弃油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培育高含油量和高生态适应性品种是生物柴 油的关键。遗憾的是,中国的生物柴油产业在初期没有打好基础,各地盲目种植油料树木,品种单一,形成“南方只有麻风树、北方只有黄连木”的局面。而大面积 单一树种增加了虫害等问题。而且,按照现有的信贷标准,树木种植不能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木本植物种植周期长,投入大,若没有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企 业很难独立承担。
  由于缺乏标准和系统支持,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担心低质量产品影响自己的声誉,对采购生物柴油持“暂不支持”态度。
  垃圾发电推广困难也是缘于缺乏社会系统支持。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导致热值低和难烧透,能量产出很低,且伴随着严重的二次污染。
  因此,生物质能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统筹和配套支持。目前看,政府的作为还远远不够。


  没有进入良性循环
  2008年3季度,有人对四川古杉的盈利真实性提出质疑,引起其股价暴跌,从约10美元大幅跌到约2美元,跌幅高达80%。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商业化盈利为初衷的生物质企业有限,很多企业目的“不纯”,圈地者有之、贪图政策性资金者有之、造假融资者有之、造势者有之、讨好地方政府者有之,“包装”、“化妆”甚至“伪装”现象严重。
  由于大企业参与不多,现有企业大多实力不强,缺乏信誉,加上时常暴露的丑闻,市场信心很难建立,整个产业也很难走入良性循环。


  短期内投资者掘金难
  从目前的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和商业环境看,生物质能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相比之下,大型国有企业比民营资本更具优势。财务投资的机会非常有限,也许第二代生物能技术的突破会带来大的转机。

  商业模式难建立,中小企业无优势
  目前,技术略为成熟的主要是糖淀粉制燃料乙醇、植物油或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农林废弃物制固体颗粒燃料、沼气利用等,但其中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成本优势)的并不多(图2)。



  我们看好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盈利的企业,而不是依靠政府补贴和减税来获得利润的企业。原料控制能力、技术水平、销售渠道是有效商业模式的必要条件。
  然而很少有中小企业能够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按照倪维斗院士等人的主张,采取分布式的能源利用方式更为现实,但分布式运作规模小、管理难,容易导致整体运营 效率低下。北京德清源的鸡粪沼气发电项目就是一个例子,2008年8月正式发电后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但年发电很少,只有1460万千瓦时。这些循环经济 项目可以作为企业的有益补充,却无法脱离主业变成独立的业态。
  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更有优势,因其具备研发实力和市场渠道,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进而控制区域资源,如陈化粮、秸秆(新疆的甜高粱、东北的玉米秸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向日葵)和稻壳(黑龙江、新疆的农垦系统)等(表3)。



  中粮集团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掌控了除河南天冠以外的3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企业,随后开始拓展木薯、红薯、甜高粱等非粮作物项目,并提出2010年生产燃 料乙醇310万吨、占全国60%市场份额的目标。从其产能规划中可以看出董事长宁高宁志在成为中国燃料乙醇领导者的企图(图3)。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由国家电网公司、龙基电力集团投资)获得政府核准项目40项。截至2008年底,已有生物质发电厂15家投入运营,累计发电26亿千瓦时,消耗秸秆300万吨,节约标准煤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万吨,占国内生物质发电市场70%的份额。
  技术有待突破
  生物质的转化主要采用热化学和生物学技术(表4)。为了解决能效低的问题,学术界开始了诸如细菌光合制氢等新的尝试。

  “第二代生物质能技术”进展也比较乐观,比如依靠基因技术培育更具效率的物种;或者寻求工艺突破以提高转换效率。很多专家对培育微细藻类和纤维素发酵寄予厚望。
  相对于大豆和麻风树等常规作物,富油微藻含油量(或蛋白质)可达干重的40-70%,生长速度却高出几十倍(根据日本能源学会对大阪等地的养殖试验,植株 数每50天增长100倍甚至更多),单位土地面积产油率是麻风树的10倍以上,可用边际性土地和各种水域大规模培植。
  目前美国在微藻生物柴油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已有壳牌石油、雪佛龙(Chevron)、PetroSun Drilling等公司提出了积极的微藻生物柴油计划,荷兰Algae Link公司则开发出新型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纤维素乙醇的能源效率高且不会与粮食直接竞争,可能是燃料乙醇的优选路线。以往俄罗斯是唯一发展木材酸分解工业的国家,现在美、日等国的开发力度更大,在 美国由DOE(能源部)和NREL(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导,目标是2015年将纤维素乙醇的价格降至0.16美元/升以下。
  以上两类技术路线的目的都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能效低和减排不力的问题,但技术上都不成熟。目前微藻培养方式、提油技术均存在能耗大、投入高的问题; 纤维素乙醇的主要技术瓶颈在于高效转化菌种和纤维素酶(酶制剂约占成本的80%)以及前处理过程的改进,现有项目多停留在中试阶段。
  “第二代技术”吸引了欧美风险投资和大企业的关注,杜邦(Dupont)等公司已经启动研究计划。中石化、中粮也与丹麦酶制剂商novozymes进行合 作,共同开发玉米秸秆制乙醇技术,但中国起步晚,基础薄弱,力度不大,又缺乏良好的宏观环境,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
作者分别为威士曼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和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


 


  老资源的新用途
  尽管是新名词,但“生物质”(Biomass)的本质无非是通过生物体(主要是光合作用)固化的太阳能,不仅是最古老的能源形式,也是各种化石能源的最初 来源。不过当下流行的“生物质能”也并非完全是新瓶装老酒,其借助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将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质转换成固、液、气等形态的高效能源来代替 油气和煤炭。
生物质能的开发主要是对粮食和非粮植物、农林废弃物、禽畜粪便、生活和工业垃圾等物质的转换利用,主要产品有生物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固体成型燃料和甲烷等(图)。普遍认为,生物质能具有产量大、可再生、可储存、碳中和等优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98

炒生物炒死物 林夕

2009-07-17  AppleDaily






 

既 然當年鬱金香都可以炒出個熱潮出來,大概沒有甚麼是不可以炒然後賣的了。有次在花墟看中了一個盆景,有一株微型榆木扎根在類似桂林的石山中,猶豫間花農可 能人急生智,說這類樹根入石山的盆景,製作需時,打理得好,會越來越值錢,意即,可以一炒。


這豈非等如藝術品,買回來先飽了自己眼福,還可以賣出去造福世 界,真是福慧雙修。但即使是藝術品,也不見得只升不跌,曾被基金垂青的幾個中國當代油畫大匠,在最近幾個拍賣會中都出現流拍的情況,更別說那石中一株榆 了。如果盆景也可炒,龍吐珠的極品名種白金龍當然可炒,稀有的國蘭參賽奪冠後自然當炒。這些生如夏花燦爛死如秋葉靜美的東西,忽然暴斃又是個甚麼炒法?


有 些生物會炒死,有些卻像巨星、畫家,死後反而當炒。最該炒的就是木材的屍體。在北京參觀過一家仿明式傢俱店,都以新木料製作,有沒有舊木?有,店旁的倉 庫,便收藏着大堆大堆的原株的老舊正宗細葉紫檀樹幹,原來都不打算用來造成傢俱,都在等炒。


可以想像,下一手接貨的人,也不見得會把這冠軍木切割成實用 品,同樣都在等炒。這批老紫檀在明朝已被採光,只因當時流行黃花梨,而清代愛紫檀,用的都是明朝留下來的料。剩下來的木料,不是捨不得用,而是在物主手上 發揮無用之大用。在這樣一場交棒儀式中,千年成材的紫檀因硬度高而命薄,一一倒地成死物,但死得也未免太寃了吧?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80

蝕底?-華瀚生物製藥(587)


剛剛接到會計仔兄的問題,詢問為何這家公司「賤賣」美即產品業務。

在 今年11月中,以西京、信達為首的三家海外公司,注資6,240萬及6,770.4萬現金,換取美即16.68%股權,即估值為7.8億港元,以去年美即 盈利6,623萬計,市盈率約11.78倍,看來估值很高,但以其去年這樣惡劣的情況下,仍能增長94.29%,PEG僅0.12,這個估值可能有點偏低。

(1)

中國全通都有幾個人投資,但是股東都好像沒太多錢,才引入西京等基金,但是這個case真的有點離奇。

以入股的估值買下管理層的一半都是3.939億,只是華瀚公司2年多的盈利,加上據2009年6月業績公告顯示,其有4億現金,應有足夠能力,加上他有美麗的財務報表,借一筆錢買美即,然後注資不難,回報甚至更多,所以我也不明白為何要引入基金,甚至要減持股權。

我相信,這是美即管理層想保留控制權,但沒有錢,卻又不想受上市公司控制,加上引入新股東可以令他們上市,才會這樣吧。

但是以上市公司財務角度來說,應是上市公司注資,然後雙方其後以較高價減持予基金,上市公司減持股權多於管理層,這樣也可達成目的。

但是這個建議會使管理層持股量少於上市公司,這會使管理層權力減少呢,為了避免這個局面,所以就使用這套方案。

不過,如果不想這樣的話,也可以由基金注資,兩位股東不注資,這樣一來上市公司股數不會減少,二來又可引入資金,三來管理層仍保控制權。但是為何不用這套方法?


(2)

剛剛我發覺
大股東是中國人,但之前的銀團貸款,卻以新加坡銀行牽頭,這代表了甚麼?


銀團貸款:

http://www.huahanbp.com.hk/attachment/LTN20060703019_C.pdf


牽頭銀行:
http://www.ocbc.com.cn/html_chinese/download/OCBC_Fact%20Sheet_Traditional%20Chinese.pdf?bcid=M1_C5_S2

如果是好的公司,中國銀行不吝於借貸,但利息可能高,不過可以由香港的中資銀行組銀團借外幣,這樣利息就低,但他們也沒這樣做,由此我就覺得非常奇怪。

我估計,公司的現金或有機會是虛數,上次
供股只還了公司的借款,沒了現金,當然就要套現。這就是他為了套現要做的工作,不是自願的。


在上半年結期前六日,財務總監辭任,可能和這件事有關?

(3)

引入投資者方面,其中兩個來頭不少,一個是西京,一個是信達,他們中資背景雄厚,前者持有華瀚約10%股權(近來有增有減,但總體上在供股後是增持的),所以引入他們,首選應該是中國的深圳創業板。

如在深圳創業板估值上市,因增長強勁,估值也可能非常高,只是它佔那部分可能估到40倍P/E,並未計上市後的大升,那時就值60倍P/E,就可能值10-15億。

如以值10億以上,如不引入這兩位股東,在香港上市,估值可能只有25-30倍P/E,手上持有49%股權,以去年盈利計,即值8-10億多。如在新加坡上市,估值更低。

不過在認購入身份來說,有一個神祕公司Good Record,公告著墨不多,只稱其屬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一家有限公司,而其主要業務是投資控股。

雖然他稱是獨立第三者,但我相信這批人應和大股東或是其他打通關節的人物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這些人借這機會賺一把錢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09

hierro: 乙醇概念—生物動力(39)


網友古惑的羊問一隻較為冷門的股票-生物動力(39,前和寶國際),其實我們的網友hierro先生,在兩個月前寫過一篇長文,談談這股的價值,筆者經過小量更新後,貼之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Hierro/14060


前言
此股前身名為和寶國際,於2001年1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集團本從事製造及銷售手袋產品、相關配件及成衣;及後上市時之大股東因挪用公司現金而入獄,故他於入獄前把公司控制權售予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CEC),全購價為每股$0.0267;CEC為一封閉式投資公司,其中一名執行董事路嘉星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之行政總裁,另一名執行董事區致華亦曾任職哈爾濱啤酒集團。



業務概述:
集團主要業務為從事製造、銷售及分銷乙醇產品。


董事會:
路嘉星先生,執行董事及主席,現為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的董事、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統一企業中國控股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二零零五年二月至二零零八年五月期間,路先生為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間,彼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前曾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李文濤先生,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席。

孫如暐先生,執行董事,為滙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趙滌飛先生,執行董事,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技術執行總監。

李建權先生,執行董事。

呂貴品先生,執行董事,曾擔任寧夏西部光彩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鼎立先生,非執行董事,現為She Communications Limited行政總裁及聯合創始人。


陸海林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於私人及上市公司的會計及審計工作、財務顧問及企業管理方面擁有逾三十五年經驗。

梁君國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資本及影響評估研究組主任及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ZUCHOWSKI Sam,獨立非執行董事,於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Inc.、First Pacific U.S. Securities (Aust.) Ltd及Capitalcorp Ltd.均擁有職務。彼亦曾出任多間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上巿公司的董事。


股本及市值:
已發行股本:795,063,263
於2009年2月4日之市值為:3.47億


核數師
時間    核數師
上市—12/2008    中瑞岳華
12/2008—現在    安永

收購及集資紀錄:

[1] 2005年7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進行2供1,共發行100,000,000股新股,集資$53,000,000,供股價較前收市價折讓14.29%,包銷商為第一上海證券。 [2] 2005年9月,收購蓓蕾(天津)乳業有限公司70%股權,作價人民幣55,000,000元。 [3] 2006年4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20,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6.67%,集資$10,460,000。 [4] 2006年5月尾,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12,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3.75%,集資$6,320,000。 [5] 2007年5月,向大股東收購乙醇業務,以發行220,000,000股新股支付(當時股價為$1.89);另外大股東收購公司原有之手袋及乳品業務,作價為200,000美元再加上$72,500,000股東貸款。 [6] 2007年6月,以每股$1.62配售58,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份17.46%,集資$92,000,000。 [7] 2007年11月,收購哈爾濱釀酒餘下27.3%股權;其後因市況不就而失敗。 [8] 2009年2月,授出800,000份購股權予董事們。 [9] 2009年12月2日,收購大股東於中國從事酒類批發及零售業務之公司,作價$37,000,000,以發行78,556,263股新股支付,配股價$0.471,佔已發行股本13.6%,在2010年1月13日成功收購。 [10] 2009年12月3日,以每股$0.43配售36,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6.23%,集資$15,020,000。 [11] 2010年1月18日,以每股$0.40配售103,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14.88%,集資$40,400,000。



 

 
 
公司業務分析: 
乙醇的三個主要市場為:(i)            食用酒精(作為中國白酒的原材料)(ii)          燃料(作為燃料添加劑)(iii)         工業酒精(化學及藥用方面)公司將集中於食用酒精及燃料領域。 食用酒精:明報:[1] 
1. 哈爾濱的生產工廠已經完工,此廠房生產食用酒精、飼料玉米乾酒糟(DDGS),年生產量可達6 萬噸。 
 
2. 每噸白酒約可售25,000 元,是酒精的5 倍。 
 
3. 該集團已於今年9 月份,取得四川不倒翁及黑龍江北國春的牌照,於內地若干地區生產及銷售白酒。除銷售取得牌照的酒外,該集團亦擁有自家品牌冰城及小坑頭。 
 
4. 在擴大銷售網絡方面,以3,700 萬元收購Rightsouth全部股權,並且利用Rightsouth持有的合營公司廣州酒類專賣店連鎖有限公司(廣州酒類)70%股份的權利,銷售旗下及其他品牌酒類產品。廣州酒類擁有25 間自營專賣店及50 間聯營專賣店。 
 生物燃料:由於中國政府暫未容許外資進入生物燃料範疇,公司暫只能給內地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服務。 
股權乾散度 
 (截至2009月12月24日之資料)
頭10間證券行持貨量 49.40%
不在CCASS的貨數量 37.23%
不願意披露的名稱的投資者的持股量 0.40%
乾散度(總和) 87.03%
以乾散度來計算其實不算最好,個人認為最佳的乾貨度應該頭10間證券行應有90%或以上持貨量(198則達此之乾散度);但考慮此股餘下街貨之市值僅約為5,154萬,其實一點也不算差。  
市場人士平均成本價 
http://webb-site.com/dbpub/hpu.asp?issue=2856&hide=&s=datedn根據David Webb的資料,近兩個月成本價約30-50仙,和批股價相若,故他們的水位不太大,有炒上誘因。


 
相關公司營業情況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告: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9-08-07/600519_2009_zzy.pdf從第4頁可以看到,白酒之Operating Margin超過80%。 
購入/賣出原因: 
購入原因:1.    公司未來發展之業務主力在於食用酒精,而管理層在此範疇有多年經驗,可以信任。2.    從收購進程來看,公司正逐步走向由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發展,符合市場炒內銷的概念。3.    現時在香港上市的酒類公司只有從事啤酒或葡萄酒,從事製造白酒的只有這一間及金六福集團(472);白酒毛利比其餘兩種酒類要高得多。4.    圖表有所配合,升時大成交,下跌時成交細;從28/12/2009之股價/成交量來看,只需$530,000就能把股票拉升約10%,可見此股的貨已經歸邊,盤子很輕。5.    公司每次收購資產時均以配售新股給大股東完成,可見大股東對公司前景相當有信心。6.    公司核數師轉為Big4之一的安永,在零營業額、僅得80萬現金及1億多的負債之下有此行為,可見公司有心做大。7.    從盤路看街貨僅約為5,100多萬,公司市值亦僅為2億多;這些數字均讓人有所憧憬。 賣出原因:1.    公司是否能成功是未知數。2.    公司並非有心做大,所有消息均是莊家散貨之技倆。3.    公司財政狀況差,資不抵債之情況不能改善,但經配股後,財政情況有少許改善。  
相關新聞 
國際金融報:http://huilin.myttc.cn/n/091209/710542.html茅台带头涨价把白酒弄贵 毛利率在91%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