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死因:夾死 蔡東豪

2008-10-30  NextMagazine


玩 具代工商合俊的內地工廠倒閉,七千名員工上街示威追討欠薪,債權人向法庭申請清盤令,工業股倒閉潮正式開始。內地設廠的香港廠商,處於惡劣的經營環境已持 續了一段時間,爆煲潮早已開始,上市公司因較有規模,生命力強一點,可撐多一陣。合俊倒閉把廠商的慘況搬上報章頭條,我以「廠佬」身份為合俊做死因調查。

傳媒報導上市公司爆煲最常用的字眼是「財困」,財困成因有多個,公眾較熟悉的例如擴張過度,信貸收縮令公司周轉不靈;管理層不務正業,投資 失利;管理層詐騙等等。內地報章引述供應商和員工,提出不同版本死因,其中不乏陰謀論;供應商和員工所說是否屬實,我這「遙距法醫」無法稽考,還是看實質 資料,特別是從合俊賬目着手調查。我的經驗是數據大部分時間不會說謊。

合俊上市僅兩年,可分析的賬目不多。一間公司為了上市,必定千方百計 粉飾賬目,以最好一面示眾。合俊上市前的過去三年業績,盈利最高3,900萬元,最低1,900萬元;上市後首年(即07年)盈利是3,000萬元。合俊 只屬剛符合上市資格的小型工業股,所以傳媒報導合俊是全球三大玩具代工商之一,這點值得商榷。美國最大玩具商美泰(Mattel)是合俊客戶之一,美泰 07年營業額60億美元,估計採購金額佔營業額一半,即30億美元;合俊去年營業額10億港元,佔美泰採購金額不足1%。玩具代工商數目不少,把合俊說成 全球最大代工商之一,恐與事實不符。

合俊上市兩年就倒閉,相信創了主版公司爆煲最快紀錄。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起點,不是終 點》,分析公司上市對管理層有什麼意義;有人視上市為公司發展進程的終結,個人榮耀的頂峰,也有人視上市為公司和個人要更上一層樓的踏腳石。合俊創辦人胡 錦斌從加拿大回流香港,1996年創立合俊,屬於工業遲來者。胡先生用了十年時間,把合俊建成一間具規模的代工商。九十年代中期香港遍地賺錢機會,全民炒 樓、炒股,胡先生反而在這大好環境選擇投資工業。從合俊上市前後的一段時間,營運上算是有板有眼,我看胡先生應該是(起碼曾經)有心做好這盤生意。

合 俊是代工商,沒有自家品牌,專為例如美泰這類大型玩具商代工生產。玩具屬於成熟製造業,過去二十多年玩具業建立了完善供應鏈,參與者熟悉供應鏈遊戲規則。 歐美大型玩具商派員工越洋到香港和內地設立採購總部,跟代工商建立緊密關係,他們對物料採購和生產流程瞭如指掌,代工商能夠賺取多少利潤,完全在他們掌握 之內。

玩具生產技術算不上先進,代工商能夠提供增值服務的空間有限,入行門檻低,運作透明度高,競爭激烈,利潤一向不高。在太平盛世,作為 客戶的採購總部儘量維持一個平穩和可持續增長的營商環境,讓供應鏈上所有參與者都可賺到合理利潤。從合俊07年以前的業績看到,毛利約15%,純利約 4%,這是代工商的合理利潤水平。利潤太低的話,代工商不願效勞;太高的話,採購總部自然會調整代工費。不過,這是太平盛世的遊戲規則。

07 年是玩具業不太平的一年,導火線是中國製造的部分玩具品質出現問題,美國玩具商要即時回收市面的玩具,這件事成為國際新聞,觸怒了美國人,因為有問題的產 品是玩具,受害者是最需要保護的兒童,美國人反應極大。美國玩具商最高管理層勢要嚴肅處理事件,美泰行政總裁便公開道歉,以果斷的回收行動來挽回消費者信 心。玩具商在海外的採購總部成為眾矢之的,背上辦事不力罪名,累公司陷入危機。一下子,採購總部和代工商多年來建立了的互信關係完全崩潰。

玩 具品質危機爆發後,代工商要增加品質監控工序,生產成本自然上升,所增加的成本不能轉嫁至玩具商 —— 玩具商的態度是,代工商一早就應該把品質監控做到最好!以我的經驗,增加品質監控所產生的成本對代工商不是最大打擊,最致命是危機爆發初期,代工商需報銷 大量物料和製成品。在這混亂期間,玩具商寧枉不縱,拒絕收貨兼取消訂單,同時對新訂單提出額外要求,代工商承受不菲的庫存損失。這打擊名副其實是「贏粒 糖,輸間廠」。

奇怪的是,合俊在07年賬目沒有為庫存作特別撥備,只宣布利潤下降;07年毛利和純利分別下降至12%和0.5%。07年業績是合俊上市後的首份全年業績,我相信管理層戰意仍在,不願看到業績見紅,來一招「頂着先」,把問題拖得就拖,寄望來年賺到錢問題就可一併解決。

除 了品質危機,07年亦是製造業崩潰最白熱化的一年。製造業依賴美國這經濟火車頭,可是美國經濟在該年開始呈現疲態,對外訂單數量和金額同時下降。製造業成 本在07年出現幾何級跳升,原因包括內地工人工資、人民幣、原材料價格等等同時急升。玩具業主要原材料塑膠屬化工產品,油價急升直接帶動塑膠價格急升。另 外,07年頒布的勞動法對合俊這類聘用大量短期工人的工廠打擊最大。由於淡旺季生意相差大,合俊聘用工人數目相差可達一半,勞動法正是要針對這類僱主。製 造業的海嘯在07年已來到了。

合俊步向死亡最清晰的症狀在08年中期業績看到了,其實這時候合俊已返魂乏術。08年上半年,合俊營業額不足 4億元,錄得2億元虧損,虧損包括為庫存撥備。來到這一刻,管理層可能見大勢已去,業績好壞已不重要,一次過任由累積多時的問題浮現出來。這時候合俊的情 況是垂死掙扎。宣布08年中期業績前,合俊把位於清遠的廠房售予獨立第三者,作價是資產淨值一半。合俊把上市集資得來的資金用來投資清遠廠房,這廠房被視 為主要生產基地,如今生蛋的「雞」也賣掉,由此可見管理層戰意盡失。至於作價為何是資產淨值一半,相信清盤人自會調查。

08年中期業績最致 命數據,是合俊錄得毛損(Gross Loss)2,600萬元,意思是營業額扣除物料、工資等直接支出,已錄得虧損,還未清付燈油火蠟。一間工廠只要錄得毛利(Gross Profit),即使純利欠奉,尚可抵銷燈油火蠟,有理由營運下去;一旦工廠錄得毛損,已失去生存意義,因為做一件蝕一件,應儘快結業。

過去一段時間,許多企業處於困境,有些困境來自收入萎縮,有些來自成本上漲。單邊受襲,對身經百戰的廠商,是司空見慣。07年工業海嘯來得既兇且快,經營難度屬前所未見。同時間收入萎縮,成本急升,廠商身在中間,慘被夾死。

有 傳媒指合俊倒閉的原因,是管理層不務正業,去年底嘗試變身礦股。我認為變身礦股此舉是合俊倒閉的「果」,不是「因」。07年股市牛氣沖天,賺錢似是輕而易 舉,在一片歡呼聲中,廠家卻要面對工業海嘯。廠家的朋友從股市賺到盆滿鉢滿,自己卻在掙扎求存,除了心情非常難受,轉為投資來賺錢的誘惑不容易抗拒。這時 候內地資源項目滿街都是,合俊找一個銀礦來變身,算是緊貼潮流。

我是半途出家的「廠佬」,以較抽離的位置去看廠家百態。廠家比較保守和殷實 的作風是環境造成。廠家建立一盤生意是眼前看見一件件產品從生產線製造出來,錢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對於恍似是數字遊戲的財技活動,始終抗拒。因此,我相 信合俊管理層是在工業海嘯出現後,感受到核心業務越做越艱難,才試圖變身礦股,希望能殺出一條血路。合俊學人搞財技的時候,公司已死。

合俊之死跟金融海嘯關係不大。金融海嘯對經濟的即時影響是銀行收緊信貸,可是銀行從來都不大相信廠商的還款能力。廠商能得到銀行關照的原因,一是歷史悠久,擁有出色往績,一是廠商把私人資產向銀行抵押。合俊借貸不多,申請清盤是由供應商提出。

寫 這篇文章對我是不容易,我不是隔岸觀火,自己身負帶領幾千名同事的重任,在工業海嘯中奮鬥,期望明天會變好。分析合俊之死令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即使時光倒 流,讓我為合俊這類玩具代工商從頭再做一次,我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結果未必能改寫。當然這是廢話,假如真的可以時光倒流,過去幾年我必定全力炒 股,08年前瞎着眼買上,08年後全力沽空,何須做廠咁辛苦。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0

富士康员工死因未明 家属质疑“猝死”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7/20100127043234385.html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深圳

        半年前,富士康员工孙丹勇因一部iPhone样机殒命;如今富士康员工马向前又离奇死亡。

        “法医说死因不明,这与富士康所称的‘猝死’不符。”昨日(1月26日),富士康猝死员工马向前的姐姐马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 表示,弟弟二次尸检后法医说,要进一步知道死因家属要申请尸体解剖。马慧说,目前父母对弟弟的去世已伤心欲绝,是否进行尸体解剖还需家庭商量。

        1月26日,马向前的家人和深圳宝安区松元派出所以及富士康方面达成一致,由松元派出所请宝安区刑侦大队的一名法医,在深圳市殡仪馆对马向前的尸体进行了二次检查。

        目前富士康已  “悬赏”50万元寻找马向前的死亡线索。对于家属认为马向前是被殴打致死的说法,富士康表示,尚未接到警方的调查结果。

两次尸检  死因仍不明

        “死因不明。”1月26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二次尸检,法医没有出具详细的尸检报告,仅向马慧表示年仅19岁、河南籍的马向前死因不明。

        “不是富士康所说的猝死。”此前,马慧就怀疑弟弟“猝死”的可能性。而富士康称,当时马向前经深圳观澜人民医院120医生现场确认死亡,警方法医初步判定马向前系猝死。

        马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24日,他们全家在龙岗殡仪馆看到了弟弟的遗体。“他的额头、前胸口都有淤青,脖子上有一条条压 痕。”马慧称,当时他们不能翻动弟弟尸体,只看到前胸和头部痕以及肚皮上的血迹,“有工友告诉我们法医对尸体检查过,并冲洗过尸体。”

        如果说1月24日看到的尸体伤痕仅为表象,那么1月26日二次尸检的伤痕让马慧和其父母大为震惊。“后脑勺偏左边有直径长达3.5公分的 伤包,有红肿和淤青。”马慧表示,马向前的尸体多处出现淤青,主要伤处包括两边的手肘和小臂有3处~4处位置不同、直径达2.5公分的严重擦伤,脚后跟、 前胸、额头有淤青,左耳朵有明显的红肿和淤青,黑色的淤青可看出之前流过血,同时,头顶有4个像被钉子扎过的小黑洞,“这绝不是剃头发刮伤的伤痕”。据马 慧介绍,裹尸袋上有两摊血迹,其中一摊血迹面积较大。

        “法医说死因不明,但没有说猝死,所有的伤都拍照了,也量了尺寸记录下来,要弄明白死因就要进行尸体解剖。”马慧说,1月26日早上,富士康有几个工作人员将他们送到殡仪馆,不过对于伤痕明显的马向前,“富士康到现在也没有作出解释。”

        对于是否会申请尸体解剖,了解死因,马慧情绪有些不稳,“我弟弟死得很惨,我父母看到已经很伤心,如果还要解剖……家里肯定要商量下,不知道父母同不同意。”在采访过程中,马慧的精神状态并不稳定,采访也一度中断。

出事前已递交辞职申请

        1月26日,富士康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关于马姓员工猝死事件说明》表示,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观澜分厂 物流员欧某发现马向前躺在厂区B3宿舍楼下,立即协同主管将情况通报公司安全部门及员工所属部门主管,并立即拨打120,富士康安全部门立即保护现场,并 拨打110报警。

        据富士康方面介绍,当时马向前经观澜人民医院120医生现场确认死亡,警方法医初步判定马向前系猝死。马向前为河南人,2009年11月入厂,并于2010年1月12日向部门人资主管提交了辞工申请,从1月20日起就没有上班。

        而马慧则表示,“我弟弟说,他的加班费比正常工资都高,所以上班都没迟到过,怎么会旷工两天呢?”马慧称弟弟曾因不熟悉工作程序,弄坏了 几个设备,因此被车间主管屡屡刁难,在换过好几个部门后,竟然被安排去扫厕所。马慧确认,马向前已向厂方提交了辞职申请,2月9日便可以离开工厂,不料竟 发生如此惨剧。

        马慧称,厂方的孙主管说其弟是在旷工的第三天凌晨猝死的。“但他的工友告诉我,1月22日22时许还看到我弟弟去上夜班了,他的被子叠得 好好的。1月23日凌晨4时多有人发现我弟弟死在宿舍楼下,他们下楼后发现地上还有血迹,离血迹8米处垃的圾桶位置有个破损的工作凳。这和厂方孙主管说的 是两种说法。”

        马慧认为,孙主管并没有及时告知马向前以死亡并一再拖延,同时弟弟的床铺被人动过,枕头拉链已被拉开。马慧得知马向前死在宿舍楼下,便前往死亡地点查看。“地上还有血迹,以及一张破损的工作凳。”马慧表示,她当时就怀疑弟弟可能不是猝死。

        富士康表示,集团公司孙姓主管在通知马某家属来厂处理善后时未告之其父母马某已死亡的事实,只是避免其父母出现情绪失控、发生意外,这完全是人道关怀并无掩饰真相之意。目前正对死因做进一步调查,详细情况正待警方公布。

郭台铭称富士康绝对规范

        在马向前家属质疑其被打致死后,深圳富士康行政总经理李金明向多家媒体表示,马向前属于猝死,这是事实。“2009年,富士康的70万人中有6人猝死,这个比例比社会平均猝死比例要低很多。”

        李金明还表示:“如果有人能够提供马向前不是猝死的线索或证据,或被打死的线索等,我们奖励他50万元。”

        尽管李金明言之凿凿,不过从二次尸检的情况来看,“猝死”一说并没有得到法医的明确肯定。而网上更是有不少帖子称,富士康经常出现中层干 部或保安打骂员工的情况。一名叫  “峰峰弟弟”的网友在2009年7月24日发帖详细说明了富士康保安打人的情况。多个视频网站上更有发于2009年8 月12日的视频,视频称富士康保安殴打员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的员工均身着富士康工装,并被多名保安追打。

        半年前,富士康员工孙丹勇因一部iPhone样机殒命,当时就有富士康员工被打的传言。不过富士康方面表示,网上的东西多是捕风捉影,目前公司尚未接到警方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接到后将予以通报。

        1月26日,正在重庆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向媒体表示:“我们目前有70万名员工。我们不能讲我们是最好的示范工厂,但在500强里,我们是最守规范的工厂之一。这一点绝对有把握。”

        “当然有一些意外,我们很惋惜,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郭台铭说。

新闻链接

富士康国际料全年业绩将显著下滑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除了要解决员工猝死的事件外,富士康国际(02038,HK)还面临着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

        富士康国际昨日  (1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虽然该集团在2009年下半年的营运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改善,但该公司仍预计在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年度综合纯利将出现显著下跌。

        富士康董事会认为,公司年度业绩预计将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加剧,导致对该集团产品需求的下降及价格的下 跌。另值得注意的是,外汇的波动以及相关的资产减值,也会对该公司的年度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据了解,2008年全年,富士康的利润仅为1.21亿美元, 同比大幅下滑了83%。

        受到业绩预警的消息影响,1月26日富士康股价受到重挫,全天下跌了8.701%,报收8.08港元,成交6030万股,成交金额约为4.92亿港元。不过,对于富士康的预亏,摩根士丹利表示并不意外,该行重申对富士康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1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1

失電視牌揭王維基三大死因

2013-10-17  NM
 
 

 

香港市民苦等多年,政府本週二終於公佈,原則上向有線寬頻(1097)旗下的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8)的香港電視娛樂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但王維基的香港電視(1137)大熱倒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被記者多番追問,仍堅拒透露香港電視的死因,更表明發牌不設上訴機制。

本刊綜合政府及建制派消息,發現王維基至少有三大死因,包括王維基做事狠辣及不計後果的風格,與梁振英政府眼中釘黎智英如出一轍,甚至有謠言指「肥佬黎」是香港電視的幕後金主,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再者,只發牌給兩間已經營收費電視的電視台,正正避免亞視因激烈競爭而「執笠」,以保留這間對北京及港府具利用價值的「香港中央台」。況且,王維基之前高調狂插政府拖延發牌,又以買地建廠作脅,令梁振英及行會成員非常反感,正是壓死電訊魔童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政府公佈決定後,王維基一直避見傳媒,但有香港電視員工透露,王維基早已停止招聘及建廠止血,又將手上近二十多億資金投資債券生息,為長期抗爭作好準備,下一步不排除以司法覆核形式反擊政府。

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爆冷不獲批免費電視牌照公佈後,網民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瘋狂轉載消息,並一面倒力撐王維基,有網民更開設「萬人齊撐!!!快發牌比香港電視!!!」專頁,短短數小時內讚好者已突破二十萬用戶。有網民甚至發起下週日(二十日)遊行,抗議政府黑箱作業。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亦在其facebook留言:「這個政府已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沒有普選,連看電視的選擇都被剝奪!」

香港電視位於葵湧的總部上下對發牌結果群情洶湧。藝人夏雨反應驚訝:「真係唔係好公平!我今個月先見過王維基,我問佢:『點呀?有牌未?』睇到佢好有信心咁答我:『無問題喎!放心啦,我一啲都無擔心。』佢仲一路都開緊劇。政府曾經講過會發三個牌,依家要有個令我可以信服嘅原因先得,真係唔合理!」新聞部的莊偉強得知結果後表示相當失望,「我哋究竟輸乜嘢?局長可唔可以解釋?點解去到呢個階段,都冇一個合理解釋去否定我哋嘅申請?我諗就算廣大公眾聽到呢個判決,都未必會開心。」

事實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在公佈發牌結果的記者會上,多次被記者追問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的原因,蘇錦樑反覆表示,行會審批申請時考慮了一籃子因素,但不包括政治考慮,又不斷指發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顧問冇話係四間(指發新牌後的電視台數目),顧問嘅建議係行會考慮嘅其中一個資料,行會唔排除日後市場嘅情況可以適當地引入更多免費嘅電視營辦商嘅可能性。大家要知道今日行會嘅決定,係一個循序漸進嘅形式去引入多啲競爭。」

嚴防翻版黎智英

不過,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香港電視的頭號死因,正是中央政府的政治考慮。原來有關免費電視市場的顧問報告早於兩年前提交給行政會議,並初步接納三個牌照申請者的要求,但臨門一腳遭中央叫停。「當年曾蔭權本來想在任內完成發牌,但收到中央指令,要拖延發牌,留給下屆政府處理。」觸動中央政府神經的,原來是有傳王維基與壹傳媒主席黎智英過從甚密,甚至指王維基創辦免費電視只是「代客泊車」,黎智英才是幕後金主。「姑勿論他們是否有關係,但從王維基那種做事狠辣,不顧後果的處事風格,已令中央政府非常憂慮。」有建制派人士解釋,王維基與傳統拜金商家截然不同,明顯不為利益所動,只講一腔熱血及夢想,甚至不惜賣走創辦廿年的公司。「這些特徵與肥佬黎在台灣搞壹電視可以話係如出一轍,北京一定不會容許有第二個肥佬黎控制電視媒介。」據本刊瞭解,王維基籌備香港電視時,曾撬走台灣壹電視一批員工,因而觸怒肥佬黎。為了向對方解釋請罪,王維基專程飛到台北宴請黎智英,飯局中肥佬黎狠狠地罵了魔童數小時,以洩心頭之憤,兩個之前不認識對方的人,卻因這事做了朋友。

政界刻意放謠言

之後,政商界開始傳出王、黎兩人愈走愈近的消息,有人更散佈謠言,稱香港電視取得免費電視牌照後,將會播放壹傳媒的動新聞。據悉,王維基聽到這些流言後深知消息敏感,或影響取得電視牌照的機會,自此便拒絕所有《蘋果日報》及《壹週刊》的訪問邀請,亦儘量推卻所有壹傳媒中人的飯局邀約,務求切斷和肥佬黎的關係。今年三月,王更發出公開聲明,澄清與黎智英並無任何關係,但有關傳聞在左派圈子內反愈傳愈盛,最終令香港電視中箭下馬。有政府消息人士形容,王維基出局的另一作用,正是要減少免費電視市場的競爭,保住無線及亞視的地位。「獨立顧問報告講明,預計廣告收益可養起五間電視台,問題係收視太懸殊,假設多發三個牌照,顧問報告預計亞視好快執笠。」

誓保香港中央台

消息人士解釋,亞視是電子傳媒界內唯一定位建制派人士發聲的渠道,無線電視以保持中立為由早已遭河蟹,中央政府為保建制派聲音,從一開始就不認同增發三個牌照,問題是出局者是誰。「外界很多人被王維基洗腦,以為投資了很多錢實入圍,但實情是電盈及有線已經有成熟的收費台,新聞取向亦已在掌握之內,發免費牌照給他們,基本上對現有傳媒生態影響最小,最多只是廣告收益重新洗牌。」消息人士說,相反若發牌給王維基,政府面對的變數實在太大,尤其佔領中環及政改討論將至,梁振英及中央政府絕對不會冒險。

電訊魔童難控制

政府知情人士又說,綜合以上兩大因素,王維基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可謂「必死無疑」,加上這三年等候發牌結果期間,王維基多次高調接受傳媒專訪,狂插政府拖延發牌,甚至威脅在去年底入稟法庭進行司法覆核,這些舉動都被認為是挑戰政府底線。「最離譜係話自己已經買地、起廠同請藝員,意圖製造既定事實,逼政府就範,如果咁樣就可以拿到牌照,咁以後餐廳食肆各行各業都先經營後領牌,政府是否逢申請必批呢?」據瞭解,發牌前夕,政府中人曾向王維基開出條件,要求他不要做「敏感的事」,惟王不答應,最終令他的電視大亨美夢告終。其實,為了免費電視牌照,王維基作出妥協,沒再投放資源於新聞台,並打算把員工調往其他組別,他曾向記者解釋:「新聞台已經好多台都做緊,我哋無優勢,我哋專注做綜藝節目。」據悉,王維基還曾「落order」,任何節目不可提及六四事件,但仍然不能力挽狂瀾。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政府做法不公道,「點解呢兩個有收費電視牌嘅,就可以玩多一個免費電視台,但王維基就唔得?」他認為王維基開拍電視劇集,對無線電視造成正面衝擊,是否因此而不發牌,政府需要解釋。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公眾有權知道王維基為何「失分」,他指出,無線及亞視須於下月底前遞交續牌申請,早前有線及電盈就提出拍賣大氣電波頻譜,影響無線及亞視的利益之餘,對政府亦造成一定壓力,皆因政府不想得失兩個免費電視台,故要作出交換,「你留意嚇,Cable同Now出過聲,依家就有牌;王維基唔知咩原因、可能好乖咁冇出聲,依家就冇牌。呢個係咪原因呢?」

準備作長期抗爭

自政府公佈香港電視不獲批牌照後,王維基一直避見傳媒,香港電視亦發表聲明暫時不作回應,有傳王維基與香港電視高層開緊急會議,商討下一步行動。不過,有員工指王維基早為長期抗爭作準備,包括已停止招聘人手,將軍澳建廠工程亦已叫停。早於一○年四月,王維基旗下的城市電訊(香港電視前身)以發行美國預託證券(ADR)方式籌得約四億元,王的持股量亦由五成一跌至四成五,打破過往「一定會持五成以上城電股份」的言論。至去年四月,他更捨棄「親生仔」,將香港寬頻業務出售予私募基金CVC,售價五十億。扣除交易成本及其他,實際收益三十六億,其中二十億派特別股息,王維基私人袋走約四億,其實公司落袋的不多。據瞭解,王維基暫已消耗近五億,其餘部分資金則買入債券收息養命。「蘇錦樑已講明無上訴機制,我估公司除了司法覆核反擊政府,可以話無路可走。」一名員工說。

日燒百萬苦支撐

翻開中期報告,香港電視期內虧蝕八百四十八萬,但當中並未撇除投資物業估值收益、銀行利息及投資等收入。經營電視業務實際上虧蝕近一億。一二年九月至今年二月,香港電視還只得三百四十萬元營業額,主要來自新聞製作的牌照費及出任藝員經理人的收入。電視業務的投資額極大,單是人工開支半年已達一億零五百萬,平均每日出糧五十八萬元,廣告及市場推廣半年則共花三百四十八萬。王維基曾自言每天在燒錢,早前接受訪問曾說:「我現在的確捱得很苦,每天要花一百萬元支撐著,痛不痛?很痛!」現已經完成的八套劇集,播放之日遙遙無期。現時現金流由去年同期廿六億大跌至八億七千萬,資金主要調往投資可供出售債務證券及作定期收息「吊命」。王維基要打反擊戰,留有數億彈藥。

TVB僅是小輸家

梁振英政府選擇性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TVB的利益必然受影響,但現時可說只是小輸家。由於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只設立兩條及一條頻道,擺明衝著TVB而來的王維基則有意開設十二條頻道,前兩者獲發新牌,對TVB的負面影響已減至最低。不過,受政府或發出新電視牌照的陰影籠罩,TVB的股價低迷。一一年一月,由「殼王」陳國強聯同台灣HTC創辦人王雪紅組成的財團,出價六十二億元洽購TVB兩成六股權。當時陳國強入股價每股五十五元,本週二免費電視市場終開放,電視廣播(511)股價徘徊於四十八元,跌近一年低位。賬面計,陳國強「代客泊車」蝕約七億元。但前無線業務總經理陳志雲認為,開放市場對TVB廣告收益影響不大,「即使TVB有四條頻道,但只有翡翠台係最賺錢,佢嘅根基係好雄厚,市場佔有率已經相當高,反而對亞視就好大影響。」資深廣告界人士曾錦強亦表示,增發兩個牌照,短期內不會對TVB的廣告價格或市佔率構成影響:「廣告一向都係滯後,要睇其他台嘅節目播放之後,質素好唔好,見質素穩定咗先轉會。」他說,有競爭固然好,但無線依然會成為廣告商首選:「啲客戶覺得唔落TVB,會爭好遠o架。」一位外資分析員表示,市場早已預期有新電視台加入免費電視市場,無線的股價早已反映。他認為無線的股價走勢,還要看新競爭者的表現,才可下定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59

日產LEAF電池急速玩完 大昌查半年不知死因

2014-02-20  NM  
 

 

政府近年大力推廣電動車,更買入近二百輛作為政府車輛,但電動車的電池壽命卻受到質疑。有讀者駕駛日產LEAF電動車兩年多後,發現電池急速老化,電池容量跌至原來的七成,叉滿電後只能行駛一百公里,代理商大昌行跟進近半年仍未知死因,並推搪日本廠方正研究解決辦法。

居於元朗的陳先生每天駕車到觀塘工作,之前駕駛汽油車輛,每月花近萬元入油。兩年前他得悉日產的純電動車LEAF甚獲好評,聲稱充電八小時便可行駛一百六十公里,遂到代理商大昌行查詢,當時職員大派定心丸,「Sales講到好到不得了,話個電池經佢哋測試,五年內容量一定不少於80%,所需電費又唔貴,好吸引。」陳見LEAF既可慳錢又環保,便花四十二萬元購買,代理並提供三年原廠保用。

豈料兩年來行駛五萬多公里後,陳發現電池容量急速下降,即使叉電一晚仍只有約七成電量,預測續行裡數更大跌至原來的六成,只有九十八公里,僅足夠來回觀塘至元朗,陳擔心愛驅中途無電「跪低」,便到大昌行檢查,惟店方一直找不到問題所在,又不肯更換全部電池,只不斷推搪須向原廠瞭解,由於坊間車行不懂維修電動車,苦無對策下遂向本刊投訴,「架車唔係平,我係信大昌行咁大間公司先買,但而家架車根本用唔到,揸咗出嚟都提心吊膽,剩番三個月保養都拖住我,嬲到而家只好放棄!」

跟進聲稱用十年剩七成容量

標榜「零油耗、零排放」的日產LEAF設有五座位,是全球首部大規模生產的電動車,一一年登陸本港。記者上週到九龍灣大昌行門市查詢LEAF,職員隨即以該車的電池特性作賣點,「電動車由四十八個模組組成,每個模組均有四塊電池,嚿電係有壽命嘅,五年剩八成度,十年就大概七成,電池你可以放心,邊個模組壞就換。」又強調三年保養期內,除了人為損耗外均可維修或更換。

代理找不出肇因

上週二記者相約陳先生在觀塘試車,當時車上顯示的續行裡數有七十六公里,陳由海濱道出發,經偉業街駛到啟祥道大昌行附近,雖然實際只行駛了約三公里,但續行裡數已跌至六十公里。當天記者與陳一同致電大昌行跟進事件,職員只解釋早前檢查電池均屬正常,因此不作更換,但當追問為何電池正常卻未能充足十成電,職員卻反口稱:「初初會跌得快啲,五年有80%呢個要係condition先得。」其後又把維修責任推卸給日產,「唔係我哋唔同你解決,係原廠嗰邊未有結果,我都答唔實幾時覆。」

專家話估計電池急速老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解釋,電動車起步或剎車會影響電流的穩定性,令鋰離子電池使用次數逐漸減少,但正常使用五至六年才須更換,陳先生的個案屬罕見。鄭又稱,電動車的電池分成多個模組放於車底,一般車房未必懂得維修及更換,須由原廠處理,而且花費不少,「電池佔一架車三至四成(成本),一換就要成箱換,好難一個cell咁換,都比較貴。」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理事長李耀培則估計,陳先生的汽車電池已老化,但廠方驗不到那部分模組出現問題,又不想整批電池更換,故一直膠著至今。他直言代理商有責任查出肇因,期間應為車主提供代用車,不可能一拖半年,「架車有咩頭暈身㷫都起碼有保養,車主要小心佢哋拖得耐就過咗保養。」

回應大昌繼續懶理

本刊介入事件後,大昌行依舊懶理陳先生的個案,只表示會繼續與日產保持緊密聯絡,但對於現時的調查進度和何時能作出決定,卻一概不作回應。(李詠珊)

壹判官

大昌行查唔到原因,無維修又唔更換,拖咗半年都唔解決,點樣叫其他車主有信心幫襯,咁嘅服務態度絕不要得!劣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76

飛機租賃死因調查 渾水摸魚


2015-06-25  NM

中國飛機租賃(1848)在上星期五復牌後急插。早前傳出可能受南航(1055)貪污案波及的公司 首席執行官(CEO)潘浩文,突然披露已於上週三請辭。首席財務官余大弟亦一同跳船,將於七月底離職。由於公司高層大地震,母公司中國光大控股(165) 首席執行官陳爽,將兼任中國飛機租賃首席執行官。

由第一掌舵人陳爽頂上,不單是臨危受命,也有一點公關意味。由最高級別的話事人落場,多少是希望可挽回公眾一點信心。陳爽也明言自己只是代理首席執行官, 未來會找其他具飛機租賃經驗的人選代替。今次出事只是潘浩文一人有問題,跟公司本身的營運無關。由此可見今次「潘離陳上」是公關、姿態多於一切,不想跟南 航的調查扯上關係。

渾水嘗試從公眾資料,去分析中國飛機租賃的前世今生,居然看出端倪。公司在上市前,即二○一一年八月四日,做過一次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根據計劃, 公司可以分別向25名承授人,授出所有購股權,獲行使而可能發行的股份總數為45,000,000股,相當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全部已發行股本的 7.7%。這手輪的發行價是6.38港元。

這手購股權可以看成「輪」。換言之,就是當公司股價高過發行價,只要承授人行使後把股票在市場上沽出,那就可以獲利。站在公司角度,這有點不利,因為這手 購股權變相等同承授人的提款機,尤其中國飛機租賃是中型市值、概念獨立又有光大背景的公司。如果這班人搶住行使沽出,股價是有點難炒上的,這就難得到基金 相中入股。因此,為保這個盲點,這手購股權在設計上是有利潤限制,以防承授人瘋狂行使造成太大沽壓。

按照計劃的條款,購股權的30%要於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的經審計淨利潤、達100,000,000港元方可予以行使。要行使60%,就要 150,000,000港元淨利潤;要行使100%,就要200,000,000港元。翻查業績數據,中國飛機租賃的經營溢利達212,445,000港 元,剛好超過這手購股權的利潤要求,承授人變相可以全面行使購股權了。事有湊巧,在業績公布後,二○一五年四月十五日開始,這手購股權就真的有人開始行 使,然後陸續也有更多承授人行使。再翻看股價,當時中國飛機租賃是長期維持在13元以上,再相比一下行使價,這班承授人獲利近一倍。在行使潮過了不久,潘 浩文就離任,然後股價就大插。渾水實在不得不佩服這班購股權承授人,在時機掌握之能耐,能夠在股價最高位行使獲利近倍,同時又避過一劫。這班人對股票、消 息的掌握,想必連股神畢菲特也自愧不如,渾水拜服。

渾水摸魚

一個是錯生紙醉金迷時代的偽文青,一個是混沌中的迷途小股童。兩個本來專門投資細股、拆解財技布局的炒家,最近踩過界在各財經傳媒撰文和辦報。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56

零售股真正死因 鴻鵠財誌

https://www.facebook.com/hunghukforum/


香港零售股已步入熊市多時,有些老闆歸咎於佔中和反水貨,令生意變差、盈利大跌,看前景這些零售股目前還沒有投資價值,雖然有劈租情況出現,但遠未足以扭轉劣勢,看來舖租還需要跌深、長時間一點才可以轉勢。


由於生意太差,最近公佈業績的金舖、化妝品公司,都會派高息利誘投資者,同時老闆持股量多數很高,派高息老闆可收回大部份,然後做私人投資,所以這些公司 業績後多數會升一段,然後在高位維持至派息,除息後股價應該會跌回原位,甚至有機會破位再跌,因為大家覺得,連老闆也不看好收息走人,外人還怎麼相信?


一直覺得香港零售股的弱點,仍過份看重分銷、渠道的利潤,以化妝品為例,基本上是代理和水貨海外品牌,大手拿巨量平貨後,在香港設店或網上分銷,從中賺取毛利;金舖則利用「香港不賣假金」的金漆招牌,吸引全中國的客戶,只要不停地買金加工便搞掂。

這種經營模式,可地道稱為「駁腳」,如果官腔點就叫「超級聯繫人」,工作只把買家和賣家接駁起來,其中的增值主要在人脈和分銷,並不會經營自己的品牌,或經營不到盈利,索性只當作點綴。

一個成功的品牌,可以為產品「作個故仔」,令消費者為同一堆原材料,付出倍數以上的價錢,例如同是銀鏈,你在街邊買的幾百元款,在同等重量下,在Tiffany 和Pandora會變成賣幾千元,買完後還要不覺得傻仔,女孩子戴出去又威又有面,這才算品牌。

沒有品牌,只有駁腳的公司,注定受宏觀因素影響,好景時遊客激增,不用長線投資在品牌,業績自然爆得快,大家感覺良好;到了逆境,自然要把好景賺的錢嘔出來,這是常理。

如果管理層只懂怪罪外在因素,不去思考怎樣脫離駁腳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那麼這間公司只是「巨型水貨佬」,隨著水貨市場的周期波動,沒法長期提升價值。

大家看看LVMH、KERING、Hermes的圖表,就知道即使市道差,運用品牌在世界其他地方接回生意,是可以把傷害大幅減輕,有些更在52周高位附近,香港方面,如果I.T不是有難以估算的外匯風險,其實它在中國和日本是有錢賺,以香港零售股來說是非常厲害。


鴻鵠財誌的相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364

雷洋死因”胃內容物吸入呼吸道“是怎麽回事

經過58天的調查,雷洋案結果終於出爐。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6月30日向雷洋死亡案件涉案警務人員及其家屬、雷洋家屬及雙方聘請的律師依法告知了雷洋屍檢鑒定意見。

檢察機關對北京明正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進行了審查,組織了專家審查論證、文證審查,確定死者雷洋符合胃內容物吸入呼吸道致窒息死亡。檢察機關將繼續依法偵查,結合偵查工作依法判斷事實和證據,準確認定行為性質和責任輕重。

2016年5月7日晚,雷洋離家後身亡,昌平警方通報稱,警方查處足療店過程中,將“涉嫌嫖娼”的雷某控制並帶回審查,此間雷某突然身體不適經搶救無效身亡。

上述檢察機關稱,涉案警務人員在執法中存在不當行為,昌平公安分局東小口派出所副所長邢某某、輔警周某起主要作用,且在案發後有妨礙偵查的行為。根據其行為性質和辦案實際需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已報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批準變更強制措施,對邢某某、周某以涉嫌玩忽職守罪依法決定逮捕。

一位不願意具名法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胃內容物進入呼吸道導致窒息的原因一般有兩種,其一是神誌不清、醉酒、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等,會使胃內容物進入呼吸道導致窒息。其二是外傷性打擊胸部、腹部刺激植物神經紊亂、膈肌痙攣等,也會使胃內容物進入呼吸道導致窒息。正常人不會出現胃內容物進入呼吸道從而引發窒息現象發生。

上述法醫進一步解釋了第二種情況的形成機理:胸腹部受到較強暴力刺激迷走神經,使胃腸和腹壁肌產生收縮,腹壓增高,賁門開放引起嘔吐;同時由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嘔吐時聲門開放,在吸氣狀態時將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內引起窒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48

馬警方通報金正男遇害案:死因未定 有4人在逃

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馬來西亞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金正男遇害案的調查進展。

據報道,馬來西亞警方介紹了已逮捕的4名嫌犯的情況。第一名女性嫌犯為越南國際,28歲,於2月4日到達吉隆坡。第二名男性嫌犯為馬來西亞國籍。第三名女性嫌犯為印度尼西亞國籍,與第二名馬來西亞男性有關聯,25歲,職業為按摩師。第四名被逮捕的男性為朝鮮國籍。

馬來西亞警方稱,除了已經被逮捕的一名朝鮮籍嫌犯外,另有4名朝鮮籍嫌疑人與本案有關。據悉,這4人在案發當天離開了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副總警長表示,警方懷疑朝鮮籍嫌犯已在2月13日離開大馬,仍在尋找他們的下落。

馬來西亞警方還表示,金正男的死因尚未確定,仍需進一步檢測。目前案件還在調查確認中,不能給予進一步確認的信息。

以下是央視新聞客戶端提供的記者會實錄:

諾拉昔(馬來西亞副總警長):沒有任何人明確告訴我們死者名叫金正男,死者身上證件顯示其名字叫金哲,我們按現在已有證據叫死者金哲,死者直系親屬若能來指認,我們也可以得到相關證據。

諾拉昔:記錄顯示死者多次來馬來西亞,我們不作妄測,只看證據。

諾拉昔:我們現在知道與朝鮮相關的只有死者國籍是朝鮮。

諾拉昔:第四個逃走的朝鮮疑犯應該持普通護照,而不是外交護照。我們現在不尋求其他雙邊國家合作,除非對我們破案十分重要,現在主要還是與國際刑警組織合作。

記者:印度尼西亞籍女嫌犯扮演什麽角色?

諾拉昔:現在還在審問過程中,對其指控還未決定。當然印尼大使館有充分權利可以隨時了解,我們不會對其拘禁過久。

諾拉昔回答央視記者提問:一定會將死者遺體移交給死者直系親屬,之前會確認對方身份。

諾拉昔:我們還沒有收到驗屍報告,尚無法確切告知死者死因。

記者:如何確認第四名嫌犯屬朝鮮籍

諾拉昔:我們是根據嫌犯證件確認的。

諾拉昔:不確定段姓女犯是不是越南公民,但其確實持越南護照。

諾拉昔稱只是將死者護照送到朝鮮大使館驗證,另外無法回答關於陰謀論的問題。

記者:金哲家屬為什麽沒從朝鮮來,而是從中國或其他地區來?

諾拉昔:我說的很清楚,金哲家屬目前並未露面。我們給了一定時限,如果到時家屬再不出現,我們會采取其他措施,其他細節不做過多評論。

記者:其他國家是否會對馬來西亞政府調查施加影響?

諾拉昔:我們會依法調查獨立辦案,不會受影響。我們國家的法律要求如何辦,我們就如何辦。會將所有的調查結果交給法庭,所有東西都會調查,不會遮掩。當然其他國家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評論,但我們有自己的辦事方法和章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73

創業作業:微軟的死因 宋漢生

1 : GS(14)@2013-10-25 12:23: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24/18477146

微軟行政總裁鮑爾默(Steve Ballmer)宣佈離職當日,股價即急升7%,是市場用真金白銀舉腳贊成,令鮑爾默面目無光。
科技圈中,鮑爾默從來不討好。一個原因,是微軟公司形象,過去十幾年越來越邪惡。現在好似難以置信,但曾經有段好長的時間,微軟是行內人心目中的偶像,個個爭住入,威水程度,不比近年的Google和facebook差。
形象變差,是一連串事件積累而成,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當互聯網興起,微軟明白自己的Windows圍牆越來越無用,於是千方百計,利用自己當時雄霸市場的瀏覽器IE,阻住地球轉。隨便問任何開發過網站的人,提起IE6這個名詞,十個有九個會爆粗,不信可以試試。
鮑爾默不討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樣貌兇神惡煞,講話大聲夾惡,最出名是上台嗌咪,嗌到聲帶都斷埋,初時我以為是惡搞新聞,點知真有其事。
再加上他不停塑造自己不是技術人的形象,在流行技術底話事人的行內更是罪加一等。簡單地說,你不會希望鮑爾默做自己業界代表。





鮑爾默功過 有三種說法

當然,業內人認不認同,跟投資者受不受,無直接關係。假如微軟交出成績,鮑爾默再討人厭又何妨。資金市場之所以不滿,是因為鮑爾默統領下的微軟,已經霸權不再。微軟的桌面地盤,成為過去式。現在和未來,都在互聯網、手機,以及其他流動產品。在這些領域,說微軟算是二線頭,可能都畀多了。
關於鮑爾默的功過,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微軟錯過了新浪潮,變相把江山拱手相讓,這是鮑爾默的錯,自作孽,抵打。這是最流行的說法。
第二種,對,微軟確實錯過了新機,但不應諉過於鮑爾默,蔡東豪之前一篇文章,支持這種說法,指微軟本業太成功,因此太注重守業,成功的盲點,令微軟看不到新的市場,以及新挑戰者的崛起。
第三種,是說微軟在新市場中大敗,不是因為看不到,或不願看市場的轉變,而是做不好。我傾向相信這種說法。
就以手機為例。微軟晨早就立心攻打這個市場,我記得十幾年前,仲有Compaq的年代,我買了部iPaq手賬,行的就是微軟的流動作業系統,後來出現的早期智能手機,都有行微軟手機系統,早過蘋果好幾年。幾年,在科技界,是一段好長的日子。
至於平板電腦,微軟的早着更明顯,又是幾年前,Bill Gates就樂此不疲地推廣可以用筆在屏幕上操控的平板電腦,每年都揚言平板電腦會大行其道,然後每次都落空。銷情差,但微軟一早睇好和投注落這個趨勢,倒是不爭的事實。
手機、平板電腦等等,這麼多年來,微軟投下的注額,應該非常大,當然微軟不好意思炫耀,因為大家都知,成果和注額不成比例。問題是,為甚麼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搞一大輪,竟然得個吉?
我估,這確實是被自己成功所累。蘋果復活之前,是谷底到不得了,本死無大害,可以專心致志,毫無包袱地衝。你可以說,蘋果軟硬兼施,贏出可能是因為軟硬策略選對了。那麼Google的Android呢?跟微軟一樣,搭檔別人的硬件,還不是在手機市場跑出?





自掏荷包掃股 真心佩服

最大分別,是微軟早着先機的頭幾年,都是嘗試把一向成功的桌面版,下調到手機版,道理上,這種用得唔好嘥的方法,最慳水慳力,最安全。Android呢,反正是新項目,由頭做起,當然一開始就以手機為中心。而蘋果,一向做開桌面,當時面對的選擇,跟微軟一樣,可以把舊有的下調。但喬布斯揀了難行的路,由頭做起,當中好大可能,是反正桌面市場,無可能扭轉對微軟的劣勢。
也是說,微軟沒有錯過新市場,只是做不好,做不好是成功所累,揹着兩大對手冇的重包袱,鮑爾默面對特別大的困難,最終挽救不了微軟的下坡。
無論怎樣看鮑爾默在微軟的功過,有一點,真要寫個服字。鮑爾默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是因為他揸住的大量微軟股票。當然,Bill Gates揸更多(起碼在他全捐了出去之前),但Bill Gates動用過自己幾多錢買股份?零。
鮑爾默不同,他很多的股份是真金白銀掏荷包買回來的。當年Windows95就出街,鮑爾默覺得新版會推微軟去另一境界,不但把自己有的都下注,更加借得就借,押得就押,晒冷買微軟。管理人鍾意講自己同公司同股東點樣同一條船,好似鮑爾默這樣做得到這個地步的,我未聽過,結果開大,抵他贏。
宣佈離職當日,股價急升,鮑爾默身家暴漲8億美金,大概是史上自己送給自己的最大一份退休禮物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4

用錯罪名是死因 胡詠言

1 : GS(14)@2013-11-19 10:53:02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胡詠言/007001004025/%E7%94%A8%E9%8C%AF%E7%BD%AA%E5%90%8D%E6%98%AF%E6%AD%BB%E5%9B%A0/117276
兩名社民連成員被指搶咪擾亂公眾秩序,向終院上訴,終院判兩人上訴得直。法官認為,無證據顯示兩人行為相當可能導致任何人破壞社會安寧,故一致裁定兩人上訴得直。
值得注意的是,終院五名法官判詞均認為,法庭不能接受兩人行為屬憲法保障的一種示威方式。五名法官又認為,他們本可被控普通襲擊罪名,以簽保守行為方式處理,日後遵守法紀,但控方未有控以該罪名。
按法官的判詞看,兩人脫擾亂公眾秩序罪,並不等於法官認同他們的行為,屬於憲法保障的一種示威方式。出現今日的結局,只是律政司引用了不恰當的罪名。正如法官判決書所言,他們本可被控普通襲擊罪名,以簽保守行為方式處理,但控方未有控以該罪名。
近年,香港的示威活動愈來愈激烈,愈來愈出位。這類出位示威活動,有一個共通點,每當有電視台及攝影記者採訪的場合,自然會「激」起來,一旦活動曲終人散,便各自鳴金收兵。說白一點,只不過是吸引人眼球的一場「騷」而已。這類「騷」出現頻率愈高,自然形成某種氛圍,這是政治伎倆一部分。信與不信,在乎一念之間。
示威是人權一部分,但並不等於大家認同「踩場」的示威方式,這種方式連起碼的尊重都欠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