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觀點 - 施永青 鏈家能不靠規模效應嗎? (2013年05月22日)

1 : GS(14)@2013-05-22 14:23:37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5595&d=2050

【am730專欄】我在中原行「無為而治」。老子主張「道法自然」。中原的發展模式,亦效法自然界生物的有機生長模式。我們會把公司也視作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具有求生意志與繁殖意志。憑着我們的求生意志,中原會先在市場上找到一種可以持續生存的模式。這種模式必須能夠從環境中吸取養料,組合成自己的機體,並不斷演化,降低自己的消耗,增加自己的產出與能量,證明自己是比行家更優秀的好種,那就可以大量繁殖(複製自己),擴散開去,以佔領更多的空間。
我們從兩個人一張枱,到今天四萬多人、三十多個城市,基本上都是靠自己賺到的錢去發展的,沒有借銀行的錢,亦沒有靠市場的資金。在用人方面,我們亦是盡量用自己培養出來的人,無需要獵頭,亦不用大規模挖角。我只盡量用自己賺來的錢,以及盡量用自己培養出來的人,作為對公司過度發展的制約。
內地有些行家,笑中原小家子氣,缺乏宏觀的視野,沒有利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大好環境,充分利用資金作長遠的大規模部署,率先佔領戰略高地,以提高後來者的難度。
以鏈家在北京的發展為例,2005年,鏈家還是一間細公司,只有20家分行。到2007年已發展至300間,增長了15倍。在短短的兩三年裏,作這麼高速的增長,不似是有機增長,很大可能是要靠盈利之外的資金投入。
條數不難計。鏈家說:2005年他只做了1,500宗交易,以20間分行計,一個月每間分行做6.25宗生意。當時北京的樓價只有一百萬元人民幣(下同)一間左右,就算當年鏈家已可收到樓價的2.7%做佣金,平均一間舖一個月也只有168,750元的收入。即使有20%利潤,一間舖一年的利潤也不過40萬元左右,由是每間舖的盈利,僅夠開一間分行。即是說,如果鏈家是利用自己的盈利去擴充的話,一年最多翻一番,三年也只能從20間分行變成80間。但鏈家卻在三年裏擴展到300間,相信一定要靠額外的資本性投入。
很明顯,鏈家在決定大規模擴充前,基本上還未找到一套比行家更優勝的營運模式。他是靠擴大規模,然後靠模式效應去建立優勢的。
2007年,鏈家雖做了15,000宗交易,卻是由300間分行完成的。平均每月每間分行只做了4.17宗交易,產能比2005年還低了33%。這樣的業績根本不足以支持鏈家作進一步擴展。但鏈家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卻依然大事擴張,靠的不外是資金上的優勢吧了。
鏈家所謂的「真盤源」模式,基本上是取得規模優勢後才提出來;它只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卻不存在着打開局面的功能。此之所以,鏈家進入其他新城市時,都沒法利用他的營運模式就達到收支平衡。他們只能寄望待規模大了之後,形勢可以改觀,且看這個日子是否真的會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